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由于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多是18~25岁之间的青年,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管理人数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河南省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改革策略展开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 篇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综述

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现已形成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格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后,伴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了从复苏崛起到发展壮大的巨大转变,现已形成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法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民办高等教育法制的起步阶段(1978~199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在各方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法规,教育工作从此走向了依法治教的新时期,民办教育的立法也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1982年,彭真委员长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国家一定要用足够的力量举办教育事业,同时又要发动各种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依靠广大群众来举办教育事业,提出“两条腿”办教育的方针。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办教育事业的根本法律依据,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工作开始启动。《宪法》第19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第一次在我国宪法中对社会力量办学做出原则规定,将社会力量办学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明确了社会力量举办各种教育机构的合法性,确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有力地支持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984年,教育部转发了《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试行办法》,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中指出:“应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及文化补习班。其课程设置、招生对象要尽可能与在职人员培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师进修和社会青年职业培训相配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鼓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离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体经济单位和个人,遵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积极自愿地为发展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鼓励和指导社会力量办学,充分肯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要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这些规定集中反映了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对地方办学、社会力量办学开始“松绑”,并给予了一定的自主权,促进了这一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987年7月,《社会力量办学若干暂行规定》提出要“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办学的补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进行了说明。这是我国当代民办教育立法的第一个部门规章,标志着民办教育创制性立法工作的出现。

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采取大家来办的方针,要在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鼓励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

1992年,为了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进行国家考试试点方案》。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1993年从北京开始,后在北京、上海等五省(市)进行试点,至1996年共批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500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主要是对一些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的推行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举办和实施正规的学历高等教育提供了契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社会改革进程明显加速。与之相适应,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大会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多种所有制结构逐步建立,私营、民营经济获得合法性地位,民办高等教育获得政策支持,民办高校得以快速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做了新的规划,提出要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明确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首次提出建立我国民办教育体制的问题,对民办教育在全国范围的规模发展,规范办学产生了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同时,该《纲要》还明确了在政策上对民办教育给予支持与鼓励,并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方针,“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这一管理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重申和贯彻,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1993年8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规定,这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其中规定:“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及其教师和学生享有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同时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做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规定。这对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参与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是个极大的鼓励,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由单一的“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向多样化发展模式转变;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

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举办。政府通过专项补助和长期贷款等形式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立法,明确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以及对在职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责任。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某些科类的高等学校可以试行以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财政补助为辅的办学模式。社会各界办学应以职业学校为主。国家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好机构和人士按照我国法律和教育法规,来华捐资办学或合作办学。”

1994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国家教委关于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名称问题的批复》、《关于近期全国高等学校设置审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民办学校向社会筹集资金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校名规范、筹集资金、印章管理、招生广告刊登等进行了规范,对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秩序、保障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民办教育的合法性在教育最高法规中得到了体现。

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1996年4月10日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及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确立了长远规划。同年,发布专门针对民办教育的政策还有:《国家教委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经费问题的意见》。这些文件对政府的职责、民办学校的审批、民办学校的财产及财务管理、民办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等作了规定。

这一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得到了确认,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下,在政策上给予了民办高等教育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也出台了一些对民办高校进行管理的部门规章。虽然在《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中有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条款,但是这些条款基本上没有超出1982年《宪法》一般性倡导范畴,对于在实践中如何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尚无章可循,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或行政法规,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法律地位不高,法律效力不强,更没有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地位等重要问题做出进一步规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大。

二、民办高等教育法制的发展阶段(1997~2001年)

1997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该条例对民办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规范,重申了发展民办教育十六字方针,规定了发展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体制,规定了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教学和行政管理、财产和财务管理、变更与解散、保障与扶持、法律责任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这是我国关于民办教育的第一部专门行政法规,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有了提高。但是该《条例》同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社会力量应当以举办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为重点……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这些限制性规定,客观上抑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同时,尽管从总体上看,该《条例》是对这一时期规范民办教育政策的汇总,并提升到国家法规的层面,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该《条例》“没能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着重对投资体制进行了规范,至于具有深层次影响的民办教育地位、办学体制、学校产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与范围等问题并没有加以明确。因而,很多民办学校认为政策规范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管理随意性较大,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尚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等等”。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法律上排除了对民办教育办学范围的不合理的限制。这对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规定“社会力量应当以举办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为重点……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是一次突破,这标志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严格控制的禁令开始解除。

1998年,国家在办学体制上继续进行改革,《面向2I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而且还提出“社会力量不但可以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而且也可以举办普通高等学校”。至此,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禁区从政策法律角度被彻底打破。这标志着我国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方面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大了。

在这一阶段,《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行政法规,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上国家在办学体制上的进一步改革,以及直接对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使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都有所提高。但这些都只是初步缓和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缺少专门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矛盾,根本无法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许多实际问题。此时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仍然显得薄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仍然缺少

有效力的法规依据。

三、民办高等教育法制的初步确立阶段(2001~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有些过于笼统和原则,很多新问题尚缺乏法律法规的依据。因此,随着民办高校的增多,继续将民办教育发展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以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就已经将民办教育立法工作列入了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1999年教科文卫委员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了民办教育立法领导小组,开始起草工作。经过四年的调研、论证,2002年6月《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正式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基于对现实的选择,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进行了规定。这是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之后,我国出台的又一部教育法典,也预示着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该法对民办教育的性质、对民办学校办学方向、民办学校设立的条件、设立程序、管理体制、学校的组织与活动、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规定,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有法可依,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同时将民办教育的管理方针由“加强管理”修改为“依法管理”,体现出更强的法制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民办高等教育的依法办学提供了更好的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将要进入一个依法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促使早日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2003年4月,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性质、法律地位、合法权益,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

为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应由国务院具体规定的问题,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设计具体制度,格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原则或精神,结合民办教育的实际,固定具体措施,增强法律规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制定并公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第十项指出,要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在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9月24日),这些新政策的出台,或有违《促进法》精神,或中止部分原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政策,或将民办高等教育限定在职业教育及专科层次,必然影响到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起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界的深切关注。

2004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收费行为,保障民办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第五部分第19条决定: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2006年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16日,《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经教育部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予以发布(自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该规定共26条,主要就民办高校招生、管理、教学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如对民办高校的年检制度、财产过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等,对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三个文件总结了民办高校的成功经验,也指出了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

这一阶段,我国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立法体系的基本建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更加规范,确立了我国现阶段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是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个体系是以《宪法》为母法,以《教育法》为基本法,以《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为主,由《学位条例》、《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共同组成,同时包括国务院的有关行政法规、教育部发布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制定的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实现民办高校依法办学,政府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机制、模式及鲜明的特色,改变了单一培养人才的模式、局面,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给公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新的参照系,对公办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为我国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正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形势与现实,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保障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引导、保护和激励广大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壮大,逐步提高竞争力,形成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 周文波]

作者:王晓松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 篇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策略研究

摘 要 由于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多是18~25岁之间的青年,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管理人数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河南省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改革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指导课 教学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目标缺失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步法加快,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200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但是,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行政化管理倾向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管理理念没有摆脱以政治管教为主的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的尊重。

学校始终工作的重点放在实现学校稳定和自身发展的目标等方面,以维护学校利益最大化为最重要的归宿,在管理制度制定和管理方法应用上,仅仅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了个性的张扬,以及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主体性、能动性的发展,导致学生的各种需要和发展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形成了一种非民、非协商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主要依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以学校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要,而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这说明高校在管理目标制定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并没有真正的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之一。

1.2 管理方法单一,师资力量匮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数量与学生管理人员的比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就是说,采用常规的“控制与操纵”方式进行管理已经不行了,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建立一套侧重于服务与激励的学生管理方法体系。由于任何管理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措施来实现,因此,管理的行为和方法是否恰当成为了管理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传统管理理念影响下,统一式、封闭式、包揽式的管理方法依然随处可见,在管理过程中,依靠规章、条例来限制、约束学生,缺乏对学生情感的考虑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不可否认,这种管理方式曾经在学生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助于形成整齐划一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但是,这与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是互相矛盾,其潜在的弊端也已经日益凸显,这也正如同其他学者所述“传统的教育方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2006年由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师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要求学生与辅导员的数量比例应保持在200:1以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高校都远远高于这一比例,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300:1。这种形式出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诱发了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辅导员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一些学生甚至反映有事找不到辅导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局面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的掌控和把握。由此可见,师资理论匮乏的问题已经影响了对学生的正常管理工作。

2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将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这里所讲的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学生为本,即强调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地位,将学生视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其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形象,首先应该对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加以明确,所谓管理者是对学校管理而言的,而对学生而言应该是服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工作中要对学生认真负责,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管理,从行动上要做到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同时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坚实有效的教育服务思想,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行之有效、严格规范、张扬个性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2 健全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自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教育模式以来,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同一学期所修科目不尽相同,其在上课时间和业余时间利用方面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手不管,而是要从制度上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以及与本年级学生管理机制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行为规范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同时,积极组织和调动各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学生管理。因为,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依据。

2.3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民主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在我国高校可谓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已经在学生中增强,因此,在对学生管理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不能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学生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来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互联网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重要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直观生动、交流畅通、联系便捷等特点,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2.4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还要广泛地涉猎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所具备综合素质的多少,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即建立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师资队伍。

作者:陈忠宝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 篇3: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 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法制建设起步晚,基础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亟待完善,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法制进程的重要思想保障。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及中国法制建设关系的论述,探究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制建设 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和理论要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立法工作的指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立法工作的指导,第一就是要求立法机关在立法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群策群智,做到立法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就是要求立法工作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实际,让立法真正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障经济建设的桥头堡。第三就是要求立法工作要做到法规全面,形式协调,内容可持续,作为规范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法规的全面是实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立法形式的协调有利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识法、懂法、守法,从根本上保证法律的实施。内容的可持续要求我们的立法工作要与时俱进,立法既要反应社会发展变化,又要对社会发展产生规范指导的反作用,以此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2、加强科学发展观对司法工作的指导,有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科学发展观对司法工作的指导,首先要求司法机关切实维护司法工正,坚持以人为本,在司法工作中做到保障人权,尊重人民的司法权力。其次要求司法机关充分发扬司法民主,通过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司法实践。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第三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廉洁自持,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切实行使人民群众赋予的司法权力,努力做到公正司法,民主司法。第四要求司法机关在审判,检察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办案经验,与时俱进,把司法工作与立法工作相结合,不断推动立法完善,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3、加强科学发展观对行政工作的指导,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加强科学发展观对行政工作的指导,其一,要做到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利,履行行政职责,行政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法规的制定也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其二,切实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方便群众,执法为民作为行政工作的最高准则。加强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质量。其三,廉洁执法、政务公开是保证行政工作廉洁公正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保证执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体现。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遵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标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了依法治国工作在我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基础和基本条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将法治文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相结合,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任华杰,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学及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崔瑞兰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8.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2]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5

[3]邢贲思.科学发展观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6

[4]江金权.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5

[5]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10

[6]方勇.高等教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作者:任华杰 崔瑞兰

上一篇:物理教学方法研究论文下一篇: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