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但专业技术强、人文素质高的媒体人才短缺问题也逐渐突显。本文讨论在融媒时代背景下,面对传媒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激增,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新的挑战,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粗浅的探讨,对大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提出一些思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篇1:

试析文学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 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由此可见,文学教育不仅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教授的内容,而且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话题。其实,除了大学中文专业要实施文学教育,其他非中文专业也应该注视文学教育,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有机整合。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呢?这是每个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 渗透方法

文學教育不仅是西方国家19世纪以来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以文载道”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中国现当代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胡适、鲁迅、王国维等人都十分重视和提倡文学教育。他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可以对人的情操和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当代研究者明确指出:“所谓文学教育,就是语文教学中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为出发点,以文学接受为基本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提升作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教育行为。”由此可见,文学教育不仅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教授的内容,而且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话题。其实,除了大学中文专业要实施文学教育,其他非中文专业也应该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将其渗透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有机整合。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呢?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思想,获得人生体验

大学生正处于花样年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接受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速度快,可以很容易地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启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思想和行为。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从中选择启迪人、激励人效果佳的文学作品,将积极向上的文学主题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一定要与学生的人生体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同身受,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般注重情操陶冶,力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进入文学审美的优雅境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与作者达成心灵共鸣。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让学生在开启心灵的同时获得对文学艺术美的深入感悟,汲取珍贵的人生体验。

二、教师要投入情感,开启学生智慧

文学的终极追求目标是向善,使人在文学世界中获得感悟,收获人生哲理和情感审美。所以,文学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感恩、憎恶、无奈、淡然……这些情感都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投入足够的情感,以身作则,唤起学生真挚、丰富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人生体验,进入文学世界分析文学人物的境遇,达成情感共鸣。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感情地为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与体现,以此发展智慧,培养文学情怀。在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诵下,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家眼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并不是简单的自然界景物,而是被作家赋予了诸多情感,有着大自然的灵性。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尽情释放内心情感,在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中对现实生活形成进一步的体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触人文情怀。

三、介绍作家生平经历,提高人文素质

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凝聚了作家的思想和人生经历,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大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将作家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及人格魅力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带领学生“身临”作家争取尊严、抗争命运的“现场”,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声声慢》中体会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心境;从《人间词话》中体会王国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单寂寞之情;从《围城》中感受钱钟书“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至深人生哲理;可以从海子的《春暖花开》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唏嘘生命的脆弱;从张爱玲的《半生缘》中感受她几十年来孤廖、苍凉的心路历程。这些文学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家的思想精华,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要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人生顿悟,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联系当今实际生活,古为今用

作为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追求社会与人生的美好境界。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信息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诸多古老文学作品所散发出的朴素思想,依然对现实生活有极大的参考作用和实践意义,其具备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得我们必须为之注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古代文学思想与当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深的体悟。

如今,孔子的仁德思想仍然能够调节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彼此和睦相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精神,至今对现实生活有着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沟通古今,增长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只有紧密联系当今生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做到古为今用,教材上死板的文字才能变成鲜活的思想,文学作品也才能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总之,文学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正视文学作品的作用,从中汲取人生经验与教训,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发挥应用的作用,使文学教育实至名归。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需要借助教师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努力,深入挖掘作品精华,使之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保升.试析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

[2]韩世姣.构建大学语文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3]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4]郭玉壶.语文课呼唤个性化教学[J].陕西教育,2004:3.

作者:张晓姗

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篇2:

浅论融媒行业需求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但专业技术强、人文素质高的媒体人才短缺问题也逐渐突显。本文讨论在融媒时代背景下,面对传媒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激增,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新的挑战,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粗浅的探讨,对大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融媒时代;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B419

一、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了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各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力建设,各地媒体从设备到技术日益成熟。不管融媒体中心如何建设,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都是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即“内容为王”[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曾祥敏作为评委在分析2019年第29届中国新闻奖时总结说,所谓“融到深处,回归内容”,内容是根本,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而最终的目的是让优质内容面向移动端,面向不断分化的用户,从而产生更大影响力。优质的内容来自传媒行业从业人员,优质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来自我国的传媒高等教育。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对应用型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人文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媒体高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面临新的挑战,急需大学语文教师共同努力面对,着力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二、融媒时代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综述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创新途径,学界已有诸多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看法,惠及许多大学语文教师。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总体表现为:边缘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壓缩学时甚至取消大学语文课程,大多数非中文类专业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把精力集中在本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学习上,对大学语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加上大学语文教师均为中文类专业毕业,对其他学科专业的了解不深,不能很好地将语文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普遍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人才培养成效不明显。

(二)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媒体融合的大发展,当代大学生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博客、QQ、微信、微博、微视频、直播、抖音等新媒体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既是信息源,也是传播媒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着媒体融合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力建设,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一大瓶颈。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的融媒体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促进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融媒人才语文素质待提升。以新闻传播行业为例,单一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有的从业者擅长编辑,但写作技能欠缺,有的适合念稿播音,却不适合现场采访等,急需具有全媒型新闻传播理念,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掌握采访、写作、编辑、播音等多元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学界关于融媒时代人才培养的研究讨论很多,如邵君立、吴登容的《融媒产业思维下的电影剧作教学研究》,李琳的《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创新探究》等。人文语文素质教育必须满足融媒时代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各类融媒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视同仁”,需针对不同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不同的人文、语文教育。

2.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更大。如今,中国大学慕课、U课堂等在线学习教育平台,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大量普及。而课堂讲授、课后引导等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就我国目前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来讲,大学语文教师均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所属部门大多是本校中文系或文学院,大部分教师把精力放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和课程教学上,而对于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不感兴趣,在他们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发挥的作用已不可忽视。

3.课程编排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各高校的排课量非常少,在课时上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以笔者所在的山西传媒学院为例,大学语文课程仅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每周2课时,且个别二级院系大学语文课程只在第一学期开设,其他课时均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占用。另外,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达一千多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代表性教材有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等,剩下的则是高校组建团队自编使用的教材[3]。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我国普通高校的类别分为综合、师范、民族、工科、农、林、医、语文、财经、政法、体育、艺术12类,但至今未见专门针对某类型大学编写的通用大学语文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融媒时代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针对融媒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的艰难困境,对于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策略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教学内容应当与各地特色文化相结合

传媒人才在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不仅要在技术、智力支撑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应担起主动挖掘当地文化遗产、开展文化项目、进行文化宣传的排头兵职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有机结合我国各地历史文化,引导每位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优秀文化,进而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自身特色,打造优质本土节目。

我国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选取的是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按照时代或文章体裁安排作品讲授,在教材使用和课堂讲授中未充分考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另外,在信息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有时教师在课上讲授的内容,学生只要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就可获得。因此,一方面教师需要不遗余力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紧紧结合各地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有关内容。在授课中,虽然不可能教会每一位学生充分认知、发掘自己家乡的文化,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类问题,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以自己家乡为例进行讲解,如笔者是山西太谷人,而白居易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祖籍山西太谷。在讲授白居易及其作品时,笔者适时结合山西太谷县与白居易有关的历史文化,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名人志士,进而开展课堂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热点问题展开价值探讨

在媒体高度融合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很丰富,速度也很快,但他们普遍缺乏信息判断力,影响其精神家园的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应用型、技能型专业课程,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还要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价值探讨。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很难实现的。如在讲授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关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充斥各类媒体、泥沙俱下的各类信息,从屈原到钟南山,甚至还可以讲解一些反面事例,这些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三)教师自身素质应当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在融媒时代下,大学语文课程要想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学质量,而其关键就在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教学展示方式单一,或仅通过口头语言和板书开展教学,必然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内容枯燥无趣。融媒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熟练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用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更要求教师跳出传统思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多关注时事热点,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讲授中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做到旁征博引、游刃有余[4]。如笔者在为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学生讲授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时,融入了影视摄像技术中的景别、视距、“拉镜头”、特写拍摄等概念,以一名“学生”的角色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影视摄像技术在古典诗词中的精彩表现,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升。

四、结语

我国媒体融合大发展,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创新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才能配合其他学科专业,为培养新时代传媒人才贡献力量,才能发挥其“大用”功能。本文所提出的创新策略并不能完全解决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如针对某类型高校编写专门教材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问题等,需要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大学语文教育紧跟时代、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赵晓军.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传媒观察,2020(2):100-103.

[2] 孙海苗.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0-29.

[3] 张妮.浅论大学语文的现状及其发展途径[J].现代交际,2020(1):156-157.

[4] 林莹秋.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22-125.

作者简介:刘磊(1981—),男,山西太谷人,硕士研究生,山西传媒学院基础课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汉语史。

作者:刘磊

大学语文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篇3: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都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要继续在改革和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以适应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教育理念。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个教育阶段都极为重视的教学理念,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高素质、有着健全完善人格的人才。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一、当今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实效的社会,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社会大众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在这种实用思潮的席卷之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冷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促使他们把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定位于业务素质的提高,这样一来,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大学语文就必然被学生忽视。二是学校支持力度的不足。有些高校压缩甚至停开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三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非专业化。作为中文专业的人才,现在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对整个文学史的把握上基本能做到深入细致,但是对一些具体篇章的理解分析则缺少专业的眼光和水准。

正如吕永林先生所说:“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内部的问题,说到底,在我们的时代,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危机源于整个人文教育所遭受的危机。”在遭遇危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大学语文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

1.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和品格塑造

大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章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贯穿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勇于为祖国、为民族献身的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这些壮怀激烈、吟唱不衰的名作,是作者自我情怀的一种表露,也是其爱国爱民、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的显现,更是亘古以来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学生可以心生敬仰之情,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2.可以培养大学生较高的审美素质,有利于陶冶性情

审美素质是理解、欣赏文化艺术的一种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由此可见爱因斯坦对审美素质的重视。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为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提供了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学会区别美与丑、崇高与卑劣、正义与邪恶,从而激发他们的美感,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高层次的语文能力: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重点、快速高效地检索和阅读、严谨准确地表达和写作。而大学语文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人们不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字表达,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很难与别人顺利而高效地交流,更谈不上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式、启迪创新意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文学作品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创造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内容新颖的:《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诗作中瑰丽奇特的想象,至今令人惊叹。而且文学欣赏本身就是一个对文学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在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批判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措施

1.大学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当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只作为一个和谐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大学语文教学作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语文能力支撑,为学生在自我人格的完善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熏陶,为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引导和训练。

2.大学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

高校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对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热情也高于文化基础课。因此,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康德曾谈到,“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常常会成为人前进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要把握好这一规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里,你想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实现个人的价值”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走进来”,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唤醒他们的内在需求。

3.大学语文教学要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决不能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篇章的剖析上,而应当着力于对作品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内容的阐发。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把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可以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比如组织文学社团、开展社会调查、举办文学讲座、开展读书月活动、举行演讲比赛、组织辩论赛等,使学生有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4.大学语文教学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专业水平,能用专业学者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所谓教师学者化,就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方面是著名学者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20世纪初的大学语文教学就有如此的优良传统,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都讲授过大学语文;另一方面是已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把成为著名学者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大学语文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大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永林.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N].光明日报,2004-12-21.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责编:赵洋

作者:张红霞

上一篇:中职实用型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激发学生兴趣英语语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