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2024-04-09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精选多

篇)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大家现在都是大学生,都是校园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是和谐,是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其实我们大家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就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那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个价值观和行为方向。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行为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

《国富论》中指出了制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校来说,制度是校园管理的具体形式,体现一个学校的责任感。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好的校园规章制度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和谐的规章制度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保障。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但我们现在所缺的是“行为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的校园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相和谐

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的自身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是无形的,高低、好坏、深浅,皆取自于个人内在,但它又是有形的,它会通过你的一言一行彰显出来,应该如何提高自我人文素养呢?

1、我们应当立足于课堂。

2、我们应当涉猎人文书籍。

3、我们应当注重人文行为。

大学生本身应该具备的自身人文素质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

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3、加强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能够分工和协作的有序的场所。有序性及其所呈现的秩序使个人活动得以可能,从而也使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社会秩序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具有普遍必然性。正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秩序对人的必要性,秩序同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利益要求。

4、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是社会认可的一般性、普遍性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本职业活动特别要求的个人品质和行业性道德规

范。

5、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尊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注意沟通,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方法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把握和处理好成长中必不可免的情感问题。

6、、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应该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其思想和行动都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当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假如你不能改变你自己,那么你就去改变世界;假如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你就去改变你自己。

7、社会耐受能力。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耐受能力。当身体遭受疼痛时,应尽量忍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便可缓解疼痛,否则对身体更加有害;当心理受到刺激时,应沉着冷静,调节自我。比如在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拥有充分的自信。忍他人所不能忍,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

质。控制能力。人必须能够控制自己,在一定的场合中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如果不能自控,任意发泄情绪,必将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8、社会知觉能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感觉到身边的信息。只有掌握了所需要的信息,才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正确安排行为去实现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自然思维能力。包括价值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片段和逻辑推理。在生活、学习中才不致于走弯路。社交能力。大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0、自我康复能力。人的一生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如何调整自己,使自己尽快康复,是人们重新积极追求高质量生活必须得学好的。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转载

标签:

校园

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一个文化素质低的民族,不可能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而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民族,其文化素质必然优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而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起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会影响日常的文化交流而且必将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机械呆板,缺乏后劲,而本专业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现

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素质高,同时人文素质也高的实用型人才。

面向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要在21世纪继续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跟上全球科技革命的步伐,避免文化的冲突与精神的滑坡,必须在重视经济科技的挑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文化的挑战;在抓好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应更自觉地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渐进的,却又是深刻的、长远的,它会影响甚至改变一代人或几代人,因此忽视人文科学教育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下降。

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要消除它引起的负面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培养人

们的人

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用文化的力量缓解、限制、抵消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不利的一画。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阶段和快速发展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使得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本身正逐步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又使许多人物欲膨胀,丧失理想。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对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等负面作用,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极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社会的”终极关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2、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校开设

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获得系统人文科学知识的主渠道。各学科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还要挖掘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制定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可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来实现。目前,在选修课中,适当增加人文科学类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

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人文素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二是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三是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

融合转变,就是要彻底克服专业教育中的不良倾向:“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在实践中,要通过向综合性学科的转变,大力重视人文教育,开设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如美学、伦理学、古典诗词鉴赏等,以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应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开展:

1、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

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

3、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懂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

5、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文学、艺术教育。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

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对教师本人的道德修养,对教师本人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一种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他的文化修养和

人格风范,将直接影响和感化自己的学生,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中,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都能给大学生美的熏陶,提

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

学校要造就一个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学校环境应当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学校应营造一种体现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和精神的氛围,校园的环境建设、环境布置要体现我们的民族风格,校园的宣传媒体也应有意识地传播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等,使学生在学校里时时处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环境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信息环境三个方面。

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如奉献和务实,争创一流,勤奋、廉洁、奉公的干

风,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文明、朴素的学风等。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又要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在物质环境的建设方面,可按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四个原则来建设校园,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各种教育的功能。

在信息环境方面,可加强图书馆、计算机房等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获取各种信息的条件。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发达,要特别注意发挥它的正导向作用。

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

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

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看看学生们,①有没有爱心②有没有责任心③有没有自信心④有没有坚强的意志⑤有没有高雅的意境。引导他们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情操,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人文知识和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荣辱观,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避免培养缺乏人文素质的

“机器人”和“单面人”。具体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与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在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人生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指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能够与时俱进;二是心理层面,指人的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三是品质层面,核心是能够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四是能力层面,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自由、个性化的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人文素质直接相关,由此看来,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容,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同时是人的专业能

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专业和职业的限制,往往偏重于熟悉就业岗位的技能训练,缺乏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则可使高职学生经常进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训练,形成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弥补高职学生思维训练的不足,锻炼其思维的多样性、完整性。大量事实证明,艺术修养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专业人士,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音乐、绘画、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做事,但是却能丰富你的文化背景,拓展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为其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之我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和潜在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的核心力量。他们素质怎样将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认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重视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为祖国“四化”建设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该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其思想和行动都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当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假如你不能改变你自己,那么你就去改变世界;假如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你就去改 变你自己。

二、耐受能力

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耐受能力。当身体遭受疼痛时,应尽量忍耐,转移

自己的注意力便可缓解疼痛,否则对身体更加有害;当心理受到刺激时,应沉着冷静,调节自我。比如在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拥有充分的自信。

三、忍

他人所不能忍,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控制能力。人必须能够控制自己,在一定的场合中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如果不能自控,任意发泄情绪,必将给自己和周围的人 带来伤害。知觉能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感觉到身边的信息。只有掌握了所需要的信息,才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正确安 排行为去实现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思维能力。

包括价值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片段和逻辑推理。在生活、学习中才不致于走弯路。

五、社交能力

大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篇2: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校园,都是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事情。大家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叫和谐,怎样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吗?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都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的价值观和做法。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成长的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做法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做法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一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校园的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传统的道德文化相和谐。

篇3: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一、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使大学生常久处于高度紧张和过分的压力之下,从而身心劳累,精神疲惫。一些理科学生往往不懂得自我调节,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迷失了奋斗方向,变得无所适从,更有甚者,在遭遇了一些挫折之后,感到无法排解,就会采取一些伤害自己或是他人的极端行为。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使他们的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性情宽厚,使他们既投身事业又淡泊名利,既奋力拼搏又与人为善。

二、能使学生具有更完善的审美情趣

一般来说,理科学生的思维是比较严谨的,善于逻辑推理和计算,但相对于文史哲艺术等学科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有些缺乏,而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则可以使他们的审美感更加的完善,审美情趣会更加深刻。在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中,审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追求之美中让人奋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让人在恬淡舒适的田园生活中流连忘返。人文素质总是有助于理科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提高人生质量。

三、能提高理科学生的领悟能力

在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中,文史哲艺都可以使理科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智力水平进而能使得人文素质整体提高。而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往往思维活跃、善于联想、敏于分析。人文素养所造就的领悟能力足以扩大和提高人分辨是非善恶的知觉,激发和拓展人追本溯源的精神。它能让理科的学生跨越不同的领域界限,在多重知识的碰撞火花中,获取更多灵感,创造出更新的理论,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未知,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人文素质的培养对理科学生的确非常重要。人文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凝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指引着人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和素质,是个人、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一种内在灵魂和生命。理科学生在祖国未来的建设和民族复新过程中承担了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此使命。在理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学”。所谓“教”是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说的,相对的“学”则是从理科学生的角度来谈的。

首先是要解决“教”的问题。在这里,世界各国大学在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大量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形成了渗透模式[2]、融汇模式[3]、通识教育模式[4]等几种比较典型的教育模式,很值得思考和学习。这些教育模式在具体实施时有一定差异,但是它们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以培养高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的各类人才。

1. 课程设置全面合理。

高等院校在给各个专业进行课程结构设计和具体课程安排时,应当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师资情况等,精简部分陈旧、烦琐、复杂的专业课程,这样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有时间安排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在课程设置时,除了专业课程以外,还应该把部分历史文化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艺术修养课程也纳入理科学生的必修课体系中去。

2. 营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娱乐文化有密切联系的,内含不同文化层次的综合性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5]高等院校应当努力打造出自己的校园文化和精神追求,这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同时,会积极的追求进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3.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高等教育应当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强调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应该如此,应当注意到,科学、技术等课程也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专业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应当注意从中挖掘这方面的知识,如:方法论、技术史等,对提高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会起到交叉渗透的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4. 创造更多的实践项目。

实践活动是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理科学生可以很好地巩固自己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人文知识。在这方面,高等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社会实践教学,例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

从“学”角度去看如何提高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有三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理科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局限在“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应该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定位目标“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一些非专业的文化课和德育课时,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这些课的学分而学习,那么这样形成的学习动机必然是不稳定的、弱化的,学习所取得的效果必然是比较一般的。只有树立了比较高端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引理科学生去完善自我;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得理科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2.延拓兴趣,广泛涉猎文史哲美等学科。文学可使人从中获得快乐,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由“纯文学而言之,则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学作品的这种“娱乐”功能不是停留在感观层面的,而是深入人精神的。史学和哲学可使人变得睿智,更加辩证地去看待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美学可使人更具审美情趣,更好地分辨是非善恶。

3.善于总结、感悟,将知识融合。《论语》为政篇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进而可做老师了”,后一句的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的人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的人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这就告诉理科学生在学习文史哲等学科特别是对哲学理论的学习时,应该注意勤加思考和总结,联系现实的社会现象,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即使得记录下来,以求知识的内化。

理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是简单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在从“教”和“学”两方面考虑了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出现。而对于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去探索和找寻出更多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韩永信.论胡锦涛的科学人才观[J].宁夏党校学报,2008,(1).

[2]张金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7-181.

[3]靳贵珍,康健.康奈尔大学——务实与理想的融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刘梅.美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通识教育实践经验与启示[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1).

篇4: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中学的文理分科、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选择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人文知识积淀甚少,而在大学阶段,专业的细化和知识的专业化也导致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提高。甚至有人说:“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没文化。”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理工科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与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素养和层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理工科院校如果固守一味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淡化了塑造灵魂、陶冶心灵、规范行为、完善品格的工程,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理工科专业的培养任务之一。

一、正确认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与道德意识

现今社会的流行音乐、网络文化等多以娱乐性为主要特征,一些学生为了排解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就通过消极、颓废的音乐或书籍来发泄情绪,而对那些包含着民族情感、民族气韵、凝聚着历史感和使命感的文化产品不屑一顾。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一些理工科大学生还出现了缺乏政治意识与民族归属感、日常行为不够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等种种问题。可见理工科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史常识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失衡现象已经不容忽视。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对高等院校的定位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1]从而使高等教育中出现过分强调专才教育,关注工具价值和技术教育的实用性,忽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的现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理工科大学生,读写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普遍欠佳,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以后,则体现为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的薄弱甚至缺失。

3.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及时完成目标定位与角色转换

由于过早文理分科,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非常少。进入大学后,很大一部分学生失去了“高考”这一奋斗目标,无法及时进行目标定位与角色转换。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年龄的成熟度远远小于其生理年龄,对事物的认知度和判断力也因其片面的社会文化常识而显得薄弱。需要通过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来挖掘其潜力,拓宽其知识面与兴趣面,对他们的角色转换进行有效引导。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消除理工科大学生负面情绪,降低高校恶性事件发生率

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当代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2]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高智商犯罪的案例,不难发现理工类大学生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文史类大学生。切实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他们接触文学、艺术、法律等知识,提升其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消除理工科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是降低高校恶性事件发生率、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5.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拓宽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面

面对高校连年扩招、高学历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岗位“门槛”升高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震荡,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已不容乐观。近几年,金融、电子、物理、化学、医药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再下滑,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难更成为普遍现象。通过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积极挖掘他们的各方面潜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有效拓宽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面,增加其就业率。

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探索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理工科院校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在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些以理工科为主体的综合性高校里,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教育也已成为学校工作重点。近几年,国内高校就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如增加理工科学生阅读社科书籍的学分、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有许多值得探索之处。

1.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从经验来看,仅仅靠开设文科课程进行知识灌输,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效果并不好,必须在高校营造一个浓郁的人文氛围,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校训。“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精炼文字概括,是学校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浓缩,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与旗帜。”[3]在教育部2007年评选出的优秀校训中,“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云南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山大学)等十八所高校的校训榜上有名。目前,许多大学由于在办学定位上仍存在偏颇等原因,致使校训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目标,“求实”“求是”“团结”“勤奋”“创新”“严谨”等词均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众多校训中。要想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校训必须首先成为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气息的灵魂。部分高校也应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客观地评估本校校训,使本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优秀校训的引领下得到提高。

(2)学风。优良的学风,正是人才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一方面应强化学生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风建设,以促进学风建设,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应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大学学习不应只体现在文化课学习上,还应体现于大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的同时,形成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态度、一种意识。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从而凝炼出学校的文化特色,滋润学生的心灵。

(3)宿舍文化。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以宿舍及周围场所为主要空间,共同生活、学习、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是高等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宿舍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比班级、学院甚至学校更为重要的一个亚群体,更是大学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高校的素质教育与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宿舍管理工作的改善以及加强宿舍文化活动的良性运行十分重要。理工科院校应积极建立健全以宿舍为单位的党、团、学生组织等基层组织和制度,制定宿舍发展计划和学期目标,鼓励学生在宿舍内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分发挥宿舍这一环境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工作中的作用。

(4)第二课堂。学习空间和范围非常广大的第二课堂,是一种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效教育方式,是增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交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严谨教育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可以称之为一种活泼教育,它更丰富、更灵活、更开放、更自主。第二课堂的教育方式更突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学生既可以是活动的执行者,也可以是活动的设计者。理工科大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更容易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5)人文讲座。正如熊庆来先生所言:“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生命与精神。”人文讲座正是传达这种学术生命与精神的最好载体,是营造校园浓郁文化气息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国内许多优秀的高校目前都拥有如东陆讲坛、孔目湖讲坛、百年讲坛等固定的人文讲坛,但是少数高校在组织人文讲座时仍存在种种弊端。理工科院校必须客观认识人文讲座的价值,使讲座在数量与质量上达到平衡,方能发挥出人文讲座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真正作用。

2.加强精神内涵修养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对他们加以引导。必须坚持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理工科大学生向先进思想靠拢,逐渐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理想与信念。一个有素质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这个过程不能通过说教模式来完成,而应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思想。各高校情况不同,就要在具体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范式。例如通过两课教育、入党培训等平台,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继而使他们在理想与信念的支持和指导下逐渐提高人文素质。

(3)学生心态。这里的学生心态主要特指学习人文知识的心态。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实践中,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人文知识和理念。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教导他们树立一种欣赏而非审阅、探索而非记忆的学习态度。在端正心态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到提高人文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产生提高人文素质的自觉意识。在学生心态的培养过程中,要积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进而使其心态得到升华,使学生完成“有趣—乐趣—志趣”的思维转变。

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要求科学和人文教育携手开阔我们的视野。要解放思想,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阶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期待不久的将来,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能有飞跃性的提高,从而推动全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离京.发挥高校职能作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体会[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01).

[2]胡平,刘倩.从校园暴力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J].中国青年科技,2006(12).

[3]罗嘉军.着力发挥校训的育人作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

篇5: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同济大学医学院 许一萍 曾盈

摘要:医学专业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换和体现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新课题。我国的医学科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差距尤为明显。医学院校要在更新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注重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既具专业水平又具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任务。

近年来,医学院校不断并入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正在形成有利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然而,从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密切相联系的,在对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的形成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人文素质的形成又是潜在的,需要进行人长期引导和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综合性大学开展人文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证明,培养一个真正意义的人才,除了拥有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外,还应具备对事物的好奇心、进取心、博爱、美感等人文素养。对医学人才而言,不但要具备医学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情操、更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独特的人文精神,从社会、心理等广泛领域去探索人类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的规律,从而回馈服务社会。

1.1.医学人文学科的目标。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在校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相提并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文与医学的融通,从而培养医学生克己奉公、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内在素质。可喜的是,知识经济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经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规范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1.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不少医学生在诚实守信、勤奋谦虚等基础素质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流畅地书写医学文件和日常应用文;缺乏“爱伤观念”,对待病人冷漠、无所谓和不负责任;功利思想较强、团结协作能力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和社会利益,缺乏吃苦奉献的精神。河南医科大学的黄学勇老师[1]抽样调查河南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结果显示,医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掌握情况也不佳,特别是高年级医学生。

二、人文素质教育落后的成因分析

我国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使得中学阶段过早文理分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被题海所淹没,缺乏艺术、文史、伦理、人文等素质的学习培养,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入医学院校后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2.1.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建设时期,人们把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放在了首要位置,部分考入综合性大学又被调剂的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认为医生职业收入低、风险大,因而在校期间忙于考证和跨实用专业考研的不在少数,而把将来立志为病人奉献的义务搁在一边,这种重利轻义的功利观念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2]。

2.2医学院校课程比例和教育方式尚待完善。高等医学院校难以协调专业主课和人文社科类辅课在学时方面的冲突,学校要增大人文课程的比重有相当的难度。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形式又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践不够密切;人文教育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通常以笔试的成绩为标准,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教育的成果,且难以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进积累经验。

2.3.在临床实习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临床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仅关心学生对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工作繁重,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言行,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临床教学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估手段。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构建

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而非单纯的疾病本身。如今,医学发展与人文学科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医

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是人文医学的精髓[4],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医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为患者提供疾病的防治,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安抚患者的心理起伏,体现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因此,医学必将在分科基础上整合成整体医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1.转变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确切地说,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领导、教师齐抓共管,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3],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3.2.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使形成较高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等,是人文学科的重大责任[4]。如今,许多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后,都着力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积极实施通识教育、全才教育,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专业限制,鼓励医学院学生踊跃跨院选修人文医学课程,既可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实现专业学科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合,还能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实践基地、校园氛围、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3.3.优化完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医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5]。国外很多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训练方面开发了很多优秀成熟的项目,致力于向缺医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服务,并同大学建立广泛的联系,使这类教育紧密整合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中去[6],值得国内学习借鉴。我院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人文医学教研室,依据大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当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建立了实践性教育为特点的人文医学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文医学师资队伍,在新培养计划修订时设定了人文医学类课程和实践活动,逐步凝练出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特色:即实践、人文和创新。今年暑期,各系陆续开展了专业题库的建设,尤其注重结合临床学习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突出同济医学教育的特色。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精神无处不在,与教师的阅历和学识融为一体。一个学识渊博、专业精深、情趣高雅,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教师队伍,其自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风范、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乃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发挥教师高度的文化承担意识与创新教育观念。年终考核对教师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还要考核其人文素质水平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造就高品行的教育家,从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3.5.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思想品格、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同济大学“同舟共济”的校园文化,无不影响着每一个医学生的成长。第一,我院坚持每年在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他们宣读《医学生誓词》,在校学习期间每月邀请专家名人来校讲座,既讲学科前沿、学习研究方法,又讲如何做人;第二,每年举办一次“学术节”,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参与学生除了能尽早接触科研外,还在课题申报、实验取证、结题汇报,最终投稿发表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第三,每学期定期举办科技报告会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第四,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积极倡导经典阅读,传播文化精髓,探讨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第五,通过举行定期的医学人文研讨会、开办医学人文论坛,聘请资深教授讲课,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既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接触名人学者,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极富启迪性。实践证明,置身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就能随时随处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就能激发起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力量,为学生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

3.6.加强社会实践。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教育模式强调,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必须建有相应的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7],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接触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增进背景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我院的医学生志愿者中队,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民工子弟学校的结对服务、家教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国情民情,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确立社会责任感,从内心滋生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文精神。

3.7.重视医学临床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整整一年的临床实习,对一个准医生今后毕生将从事的职业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教学中强化素质训练就必须得到重视。首先,身教大于言传,老师要在医疗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与病人交往的技巧。其次,临床教学中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精心准备教学案例,而不是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要增加伦理、社会、法制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某些争议大的检查、手术和技术,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要将价值观念引入临床教学,利用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多学科内容综合评估医学;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处理好医患关系。第三,临床实习期的人文素质评估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个人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法,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也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院对临床出科和毕业技能操作考试都采用的客观结构式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项从国外引进,能够客观公正考核并综合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考试方法。该考试要求模拟类似临床医生接诊(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的真实空间,由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接受诊疗。考试分设8个考站(含4个标准化病人考站、2个计算机考站和2个模拟考站),每一个学生面对的是经培训的SP,考核学生收集病史、体格检查、临床思维、临床操作等技能,特别强调考核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的素质。目前教育部已将是否进行该项考试作为评价医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篇6: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

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2、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

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

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都能给大学生美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4、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

篇7: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问题调查

尊敬的同学:

你好!

为了深入了解我院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我们特做此抽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所有数据均用于统计研究。请你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衷心感谢你对这次调查的大力支持。

请你再问题后面所提供的选项打“√”(本问卷除题后另有注明之外皆为单选)。

1·你的性别:(1)男(2)女

2·专业:

3·生源地市县(区)

4·你的政治面貌()

(1)共产党员(2)共青团员(3)民主党派成员(4)群众

5·你所信仰的是()

(1)马克思主义(2)尼采超人哲学(3)实用主义(4)悲观主义(5)其他 6·如果你为“幸福”下一个定义是()

(1)自我价值实现(2)成功人士(3)物质生活优厚(4)其他

7·你是否经常上网或通过报纸·电视等了解新闻()

(1)经常(2)偶尔(3)很少(4)从不

8·课余时间你喜欢做什么()

(1)上网(2)到图书馆看书·学习(3)逛街或呆在寝室(4)其他 9·你锻炼身体的时间大约是()小时/周,你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

(1)好(2)一般(3)较差

10·通常情况下,你用过的草稿纸·面巾纸等物品会怎样处理()

(1)顺手丢掉,不管是在哪里

(2)公共场合就收起来,没人看到就顺手扔掉

(3)看心情,又是扔到垃圾箱,有时顺手扔掉

(4)很讲究公共卫生,从不顺手扔掉,总是把他扔到垃圾箱中

11·在食堂打饭,你会()

(1)自觉排队

(2)在没人看管时先打为快

(3)别的同学排队我就排队,别人不排我也不排

(4)从来不排

12·当你看见身边的水龙头因为没有关紧而不停的滴水时,是否想过去把它关掉()

(1)会的,我一直这样做(2)偶尔会,看心情

(3)视而不见,反正又不是我开的(4)把水龙头的水方的更大,然后偷偷走开 13·在无人的楼道内,你捡到一个钱包,内除有百元现金外还有其他东西,你会()

(1)既没有失主身份说明,又没有目击者,自己也不偷不抢,只好当作喜从天降,将

他占为己有

(2)拿走钱,把钱包留在那里

(3)立刻写一个招领启事,暂时提失主保管

(4)交给管理员阿姨或别的负责人处理

14·你是否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

(1)经常(2)偶尔(3)看心情(4)从未让过座

15·有些学生违反学校规定,甚至受到纪律处分,你的看法()

(1)很正常,违反规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2)这些学生素质太差,生活习惯不好(3)

学校处理的还不够严格(4)学校处理的很正确(5)应改变一些管理方法

16·你感觉周围的同学心理很正常吗()

(1)都很正常(2)大部分都很正常(3)很少的一部分人正常(4)都不正常

17·你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

(1)较强(2)一般(3)较差

你与同学之间相处()(1)融洽(2)较为融洽(3)一般(4)不融洽

18·你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坚持哪种观点()

(1)已经座好了准备,凭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干好自己的事业

(2)凭父母亲友关系,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用自己担忧

(3)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前途渺茫,迷失了方向

(4)从来没有想过来的问题

19·您对下列事件了解的情况()

(1)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①了解②一般③不了解

(2)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①了解②一般③不了解

(3)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胜利返回①了解②一般③不了解

20·您对国际反恐行动的态度()

(1)恐怖主义是违反人道的,应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①同意②不同意 ③不清楚

(2)世界范围的反恐行动都应该在联合国主导下,在国际法范围内进行①同意②不同

意③不清楚

(3)仅使用军事手段无法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①同意②不同意③不清楚

13·您认为党的十六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1)代表了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创新的精神

(3)有一定的意义,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4)说不清楚

(5)不了解

21·您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可以实现

(2)比较切合实际,基本可以实现

(3)有很大困难,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4)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5)说不清楚

22·您认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1)综合国力强大,国际地位提高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2)经济快速发展 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3)经济体制改革深化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4)政治形势稳定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5)政治体制改革深化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6)精神文明建设加强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7)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①乐观②一般③悲观④说不清

23·您认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因素(选择主要的三项)

(1)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困境(2)农业和农村发展困难,农民收入增加缓慢(3)

腐败问题(4)失业·下岗和就业难问题(5)社会治安问题(6)个人收入差

距的扩大(7)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8)邪教组织活动(9)加入 WTO带

来的负面影响(10)各种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11)其他

24.您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选择主要的三项)

(1)个人能力(2)受教育程度(3)自我奋斗(4)经验(5)家庭背景(6)社会

关系(7)权力(8)诚实(9)健康(10)机遇(11)金钱(12)其他

25.您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就业问题(1)有(2)没有

如果有,主要是什么因素(选择主要的三项)

(1)专业没有优势(2)能力问题(3)找工作的人太多(4)找工作过程中的不公正因素(5)学校的品牌(6)户口因素(7)性别因素(8)待遇达不到期

望值(9)其他

26.您对我院大学生以下方面的评价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1)集体观念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2)法制观念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3)学习积极性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4)艰苦奋斗精神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5)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6)团队精神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7)文明礼貌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8)心理素质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9)人际交往能力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10)纪律观念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11)诚信意识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12)奉献精神 ○

1强○2一般○3较弱○4很弱(13)竞争意识 ○

27.您对下述这些现象的态度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浪费粮食○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2)逃课迟到早退○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3)考试作弊○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4)论文抄袭○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5)吸烟○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6)男女同学之间有不得体的行为○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7)沉溺于上网○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8)语言行为不文明反对 ○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9)看反动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0)说假话○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1)偷窃○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2)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3)乱扔果皮纸屑○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4)酗酒○

1反对 ○2默认 ○3赞成 ○4无所谓(15)赌博○

28.您对本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1)人文素质相关课程设置○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2)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3)教学管理○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4)教材与教学内容○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5)教学实践○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6)课堂教学效果○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7)学术科研氛围○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8)教学条件设施○

1满意 ○2不太满意 ○3很不满意 ○4说不清(9)校园网络服务水平○

29.对与以下说法,您的态度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1)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2)金钱高于人格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3)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4)竞争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和偕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5)志愿者服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6)劳动和奉献仍然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7)人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8)再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 ○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9)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

(10)大学生应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中国最广大

1同意 ○2不同意 ○3难以判断 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30.您在学校里参加的社团(可多选项)

(1)专业学术类社团(2)思想理论学习社团(3)文艺类社团(4)娱乐类社团(5)

体育类社团(6)其他(7)未参加

31.获取知识的方式(1)自学为主(2)教师授课

32.您的人生态度:(1)干一番事业(2)过小富即安生活(3)没想过

33.您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1)墨守陈规(2)顺其自然(3)创新

34.您对未来的态度是:(1)迷惘(2)充满希望(3)没想过

35.你认为“人文修养”应包括哪些方面

(1)爱国(2)道德标准(3)文学知识广泛(4)以上都不包括

1.你的爱好是否广泛:(1)是(2)不是

2.你觉得自己的文学修养如何:(1)很好(2)还可以(3)一般(4)比较差

3.你觉得是否熟悉世界及中国历史:(1)很好(2)还可以(3)一般(4)比较差

36.是否熟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1)熟悉很多(2)一般了解(3)很少

37.你最愿意听的讲座或报告类型是:(1)科技(2)文艺(3)政治(4)历史(5)哲

学(6)其他

38.下列文艺作品中你更喜欢看

(1)中国古典作品(2)国内当代作品(3)港台作品(4)西方古典作品(5)外国

当代作品(6)都不喜欢看

39.《第四交响乐》的作者是

(1)柴可夫斯基(2)贝多芬(3)莫扎特(4)海顿

40.你最爱听的音乐类型是

(1)流行音乐(2)名族乐曲(3)古典乐曲

41.下列影视类型中你最爱观看

(1)爱情片(2)武打片(3)生活片

42.吴承恩的代表作是

(1)《西游记》(2)《水浒传》(3)《三国演义》

4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政权是

(1)夏(2)商(3)周(4)秦

44.你对我校人文氛围和校园文化生活评价是

(1)很好(2)一般(3)不好

45.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人侵占50年之久的__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1)香港(2)澳门(3)台湾

46.我国的河母渡遗址位于

(1)四川(2)陕西(3)浙江(4)福建

47.如果不限制你看电视的时间,你选择看下列哪类节目的时间最多

(1)电视剧或电影(2)世界和全国风景介绍(3)评论类(辩论赛,实话实说等)

(4)科学技术(5)体育节目(6)其他

48.你认为目前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哪些属于“人文实践”的范畴

(1)艺术节(2)科技节(3)运动会(4)远足(5)诵读诗歌比赛(6)国旗下讲话

(7)主题班,队会(8)参观人文景观(9)看电视,话剧,歌唱类节目(10)公益,社区服务活动(11)值周检查(12)课外小组(13)军训

49.你认为我校卫生环境绿化情况

(1)好(2)不好(3)一般

50.你觉得我们国家环境治理在哪方面最薄弱

(1)法制体系不健全(2)行业主管部门经管不利(3)群众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51.上大学后,你遭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1)学习成绩不理想(2)恋爱不成功(3)不适宜宿舍生活(4)就业竞争太激烈

52.遇到挫折,您和周围的同学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

(1)冷静处理(2)不知所措(3)绝望沮丧(4)大发脾气

53.您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1)专业水平(2)心理素质(3)公关能力(4)道德素质(5)其他

54.您认为就业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1)缺乏实际能力与经验(2)就业期望过高(3)就业人数多(4)其他

55.面临就业难,您的态度是?

(1)先就业再择业(2)考研(3)待业

56.你对自己的人文素质水平的评价态度()

(1)优秀(2)良好(3)一般(4)较差

57.您对我们本次问卷调查的评价()

(1)优秀(2)良好(3)一般(4)没有意义

58.您最想说的一句话(20字以内):

篇8: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自身基本素质形成过程中, 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 通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化之物”, 包括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言谈举止等, 是人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个人与社会、个性与共性的矛盾体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产物[1]。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的内在品质, 是与科学素质相对应的人的基本素质[2]。

(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基本的人文关怀

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 而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对象, 它是人通过各种途径将人文知识进行内化而形成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品质, 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进一步成为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文精神实质是人类自我关怀, 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价值, 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

(二) 搞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所以, 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 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 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三) 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 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 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 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 导致物欲至上, 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 (权力、金钱) ”“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2], 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 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 转变办学思想, 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3]。因此, 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沉住气, 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 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 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 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 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 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 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 以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 应该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只有学生认识到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外界的努力才能有效转化。除了社会家庭的努力以外, 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为重要, 辅导员也好, 授课教师也好, 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进入大学的目的和大学学习的特点,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课余时间;避免大学生以简单的“实用”标准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 忽视一些文、史、哲、艺的课程, 完全倾向于技能学习和业务学习的短视行为。

同时, 高校应尝试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 以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一般来说, 工商管理教育主要应涵盖六大学科: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 (含贸易) 、外语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法律学科, 有些学校课程总量达到45门。为了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 增加或者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不现实。所以,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 在讲授业务知识的同时, 嵌入人文知识, 内化人文精神。以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影响学生, 以先贤哲人的精神激励学生, 做到润物细无声是较可行的办法。二是建设校园文化, 深入开展文化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体验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优美的校园景观、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本身就是对学生人文气质的最好熏陶。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展、绘画书法展览来宣扬高雅的审美意趣;用各种晚会、体育比赛、演讲活动、读书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用各种高水平的、生动有趣的讲座来提升学生的人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宽阔静谧的图书馆和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可能性……就像江西理工大学的胡龙华在长期的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提出的KEP模式: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即人文知识教育 (knowledge education) 、人文环境熏陶 (environment affect) 和人文实践升华 (practice improve) , 顺应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于知识→启迪精神→营造氛围→实践升华→止于境界的内在规律[4],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马抗美, 郑真江.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J].新学术, 2007 (2) .

[2]廖勇, 陈颂坚.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探究[J].社科纵横, 2009 (1) .

[3]张杰.浅谈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J].大众科技, 2005 (12) .

上一篇:供销社产业化工作总结下一篇:《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