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思考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平面设计艺术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思考和研究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揭示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导向的内在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问题探究揭示我国平面设计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学思考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学思考研究论文 篇1:

面向核心素养的数学体验式教学评价框架构建

【摘要】数学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是新课标理念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更注重数学教学的社会性功能,强调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参与、交流、表达、思考。研究者对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结构要素,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提炼反思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体验式教学;结构要素;评价框架

2014年,教育部印发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并且“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其指标主要涉及文化学习、自我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领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如何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仅在“课程内容”中强化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渗透数学文化,而且在“学业评价”中把“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作为考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其实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学科思想與方法的感悟与体验。因此,“思考如何做中学,如何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1],发挥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育人功能,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有关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内涵、特征、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价值维度展开[2-5],整体研究视角单一,关于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评价研究不足,且较少研究能突出数学学科的体验特色。笔者通过对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的梳理,总结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些内在结构要素,并以此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评价框架,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认识

1.数学体验

体验是主体全身心的投入,是经验和精神的统一,是主客体之间的融合和意义关系[6]。体验是经验的激活、内化与升华。内化的知识成为主体的素质储存起来,通过思维的加工,涌现并创生新的知识体系,产生新的意义与价值。经验作为体验的结果,具有相对静止性。而体验作为一种过程,具有情境性、亲历性、情感性、反思性等特征。体验是主动的经验。“体验—经验—再体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经验源于活动。学生在经历实践活动的体验中获得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再次体验,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基于对情境的观察,激发问题意识,进而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进行思考、表达与交流,从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在此基础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数学思维发展,感受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归纳起来,数学体验就是学生把数学认知融入心理结构,达到融合状态,产生数学情感与价值,领悟数学意义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体验学习给予了高度关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体验与理解,且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体验是体现过程性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形式。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在体验学习的时代背景下,体验式教学强调知识经验,强调人的发展,强调过程体验和感悟,强调个体的亲历与反思,其有效形式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倡导“做中学”。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体现“做”的学科,需要学生思考和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活动经验。因而,开展数学体验式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能使数学学科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人们对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对体验内涵的认识,再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数学体验的内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交流,从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获得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者对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如有研究者提出“数学知识的背景→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的升华→数学应用”[7]的体验式教学模型;还有的研究者构建了实践性问题解决的体验式教学设计系统,从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及教学情境等范畴出发,总结教学原理[2]1-166;等等。数学体验式教学也存在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如吕传汉教授提出的“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理念及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其实质是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形式。

通过对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的梳理,我们可以归纳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些内在结构要素,其中基本的要素包括问题情境、问题解决、数学交流、提炼反思。问题情境驱动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与平台;问题解决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和能力系统,是教学实施的主线;数学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提炼反思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对学习体验的升华。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体验式教学注重突显其学科功能与社会性功能,强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数学学习的能力,即注重数学教学的学科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前者主要关注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获取,后者主要强调学生学习体验中的参与、交流、表达、思考。为此,数学体验式教学倡导情境的呈现与问题的提出,数学文化的渗透,关注学生的获得与感受。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评价框架构建

根据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结构要素等理论基础,遵从“目标—情境—问题—反思”的设计思路,笔者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提炼反思这三个维度建立评价框架。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指向任务目标,形成任务期待,激发、唤醒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环境下,进一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教学开展的主线,提炼反思用来检验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产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具体地说,问题情境创设包括目标确定、情境准备、问题确定、问题提出。其中,目标确定是前提,情境准备是基础,问题确定是关键,问题提出是核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应突显多元目标取向,且要清晰,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后,创设适宜的情境,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发体验教学的产生。情境性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情境既为学生学习的进行提供了背景,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信息载体。基于此,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的情境化,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的起点,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思考性体现了问题情境的核心价值,表现在问题情境所蕴含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活动中[8]。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既体现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诉求,又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回到问题情境的原点,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情境。

2.问题解决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关注解题过程与策略的研究。无论是杜威问题解决的五步骤模型,还是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到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都要求解题者明晰问题类型,进行方法假设与检验。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要素。有研究者认为,数学问题的解决由以下五种要素构成:表征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算法、调整思路、交流反思[9]。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由理解、分析、推理、实践、反思和表达等多种要素构成,具有情境性与综合性[10]。可见,问题解决主要涉及模型构建与方式策略选择等基本要素。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数学体验式教学不仅注重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模型构建与方式策略选择,而且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与动手操作、数学交流与表达等。问题解决具体包括动手操作、数学发现、数学交流与表达、引导探究、验证与证明等五个二级指标。在主要表现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参与,包括外在的行为参与和内在的思维参与,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动笔计算。数学发现,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找对观察点,大胆猜想,进行假设,并寻求解题策略。数学交流与表达作为教师观察学生体验的突破口,渗透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学生要进行数学交流,就要有交流意识(一种数学交流的心理倾向),而有交流意识的前提,就是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又要在一定的任务环境、问题情境中产生,从而调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交流与表达突显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社会性功能,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突显参与性。引导探究,即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并经过深思熟虑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且合理的启发、引导。验证与证明,即学生在进行数学猜想、寻求解题方案的基础上,能进行形式化推理及严格证明、举例论证、验算与解题回顾。

3.提炼反思

提炼反思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提炼是对整个教学的集中概括。反思是体验的本质特征。反思是对过去事物的回顾、思考、反馈及评价的综合体。反思是问题解决能力螺旋式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升华,有助于实现思维的飞跃。反思包括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

提炼反思包含抽象概括、信息反馈、分析与评价等三个二级指标。抽象概括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归纳与总结,使知识形成体系并系统化,使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信息反馈是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具有灵敏的教学观察力与洞察力,通过观察不同層次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分析与评价则要求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情况等。学生也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反思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反思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说一说解题思路,思考还有没有更优的解题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为教师改进教学奠定基础。详细的面向核心素养的数学体验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评价的维度渗透了教学结构要素,教学结构要素为评价维度指标层级的选取提供了依据。评价的三个维度之间呈现递进关系,有层次性,又有融合交叉的部分。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问题,会面临新的问题情境,还会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思维策略,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评价的三级指标可为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三、结束语

限于篇幅,笔者只是建立了一个面向核心素养的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初步理论框架。此框架的合理性还有待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此框架的主要依据是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结构要素。如何围绕这些要素进行教学评价,如何使用评价框架,需要教师们结合课堂观察,辨析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根据确定的评价维度的具体指标开展教学。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总体反思教学。对于如何为指标赋值并确定权重,以量化教学的整体效果,有待未来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丁瑞常,顾明远,彼得·圣吉,等.面向未来的教育如何定位教师角色与价值:顾明远与彼得·圣吉凝聚东西方智慧的再次跨界对话[J].比较教育研究,2017(2):38.

[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上海宝山同洲模范学校数学体验教学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索云旺,童嘉森,吴万辉,等.论数学体验及其生成[J].数学教育学报,2004(1):7578.

[5]张鹏程,卢家楣.当前体验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13(3):2528.

[6]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陈秀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3(5):1819.

[8]任旭,夏小刚.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4):1518.

[9]蒋盼盼.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内在结构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2017(10):7377.

[10]伍远岳,谢伟琦.问题解决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4851.

作者:杨燕芳 任旭

文化学思考研究论文 篇2:

对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的思考

摘要 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平面设计艺术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思考和研究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揭示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导向的内在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问题探究揭示我国平面设计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发展史 视角

1 平面设计的由来及现状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20世纪中后期凸现于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构建设计范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最早使用来描述他所从事的设计活动的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正式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术语。平面设计在21世纪开始朝多媒体的方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美国人菲利普·梅格斯(Philip B. Meggs), 是较早系统研究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史的西方学者,并于1983年推出著作《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该书被设计史学界视为权威著作,是现有的平面设计论著中最完整的一本,作为一份通史性质的文本,梅格斯在他科学精到的叙事框架中,把繁杂的平面设计历史内容进行了合理有序的安排,让学习者清晰地认识到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理论学习研究者,更能学习到在纷纭的设计历史现象中整理线索、提炼重点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人学者王受之套用了梅格斯原著的基本框架,完成了第一本中文版的《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在这个框架内,平面设计的历史被分割为技术、门类、风格、理念、人物、专题、个案、教育等条块。以各个时代不同特点为侧重点,交织使用通史、断代史、类别史的编写手法。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真实而又全面地展现了世界范围内平面设计风起云涌、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具有母本的许多优点,在此基础上,王受之先生也增添了为数可观的辅助史料,使得该书占有的史料大大超过了梅格斯的原著,也更加适合初学者体会具体历史的细节,尤其是适合层次较低的学习者。另外,一些学者从平面设计的范畴中选取个别专门的项目,如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海报设计等进行研究,并有不少的著作,推进了平面设计史的研究深度,主要代表学者有约翰·巴尼科特、爱德华·戈特沙尔等。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中国现代设计发展逾30年,有关平面设计史方面的学术理论研究总体上基本停留在引进、介绍水平上。我国国内学界也初步开展了针对平面设计发展史的本土化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翻译介绍和比较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经担任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负责人的柴常佩在翻译《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时,截取了现、当代部分,成书为《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该书以小册子的方式在大陆出版,是中文版中最早的翻译版本。(2)学习和借鉴的角度展开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的平面设计史著作为母本,结合国内的设计教育现状展开研讨,主要有2010年门小勇《平面设计史》。该书主要内容仍以介绍西方平面设计发展史为主,几乎未提及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历程。(3)评论性及学术性文章探讨。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主要有2009年朱时辰撰写的评论文章《“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的前世今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学者的史论治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史论观,并呼吁中国设计理论界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研究史学过程中产生具有原创性的成果。2011年杨婷婷撰写的学术性文章《浅析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史的发展与演变》主要依据我国时代史书上对中国近现代设计起源的时间界定来展开分析,指出了平面设计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风格和面貌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

上述种种研究,对于平面设计发展史的研究方法论在我国获得学界认同、建立理论基础、积累实践经验,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新中国自成立至今的平面设计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但是,它们多是从平面设计的对象因素、涉及的功能、最终采用手法等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有些研究还停留于简单的翻译和介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平面设计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关系如何强化?社会体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平面设计史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因此,从历史学的角度挖掘平面设计发展的文化基础、价值取向、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思想实现进一步的结合,是新中国平面设计史研究核心所在。

2 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范畴

笔者认为研究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视角,以平面设计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为重点,来体现平面设计发展在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中的社会作用与社会功能。主要内容如下:

(1)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下平面设计的概念阐释与理论辨析。包括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视角对新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历史审视和梳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平面设计概念再思辨。同时在解析国外研究理论之上,对处于不同政治体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特征给出进一步的描述。

(2)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3)比照国外平面设计发展历史,界定我国平面设计发展的层次与范围。包括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各方面层次。

(4)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体系构建。包括平面设计起源与形成、基本内容、不同评价及对平面设计发展史的“本土化”研究等。

(5)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研究的作用,即通过平面设计发展研究体现社会文化发展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关系、社会文化发展与艺术价值观念关系、社会文化发展与审美取向相符关系、国家文化形象构建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互依存关系等等。

(6)提升我国平面设计事业整体品质,推进我国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目标与路径选择,包括如何以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理念,实现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促进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判断能力、舆论导向能力的提升。

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本土环境,对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平面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在详实的资料分析基础之上,运用比较历史学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平面设计发展史的特点、现状,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视角,对我国平面设计发展定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研究中突出问题意识。因此,平面设计发展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及互动分析等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遵循论从史出的实证性原则。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访谈方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

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的研究假设及初步的观点是:

(1)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历程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政治文化背景,研究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角度考量。

(2)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包涵明确的目的:即还原平面设计原来应有的面貌,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的讨论和阐述中,提出平面设计的理论原则和基本构成因素。

(3)体现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体系构建应更具有本土性,它更多地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4)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研究从本质上揭示平面设计发展史也是一部意识形态发展史,影响平面设计风格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因素的总和。

3 结语

目前学界对涉及到我国平面设计发展历史研究的专著数量极少,因此对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的研究能够填补学术空白;其次,通过研究新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试图揭示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导向的内在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再次,通过问题探究揭示我国平面设计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门小勇.平面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柴常佩.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

[4] 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5] 吕锋.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6] Muller-Brockmann,Joself:A Histor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s, New York:Hastings House,1967.

作者:余劲松 陈胜利

文化学思考研究论文 篇3:

探索科研教学论文推宣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以作者倡导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为基本框架,从科研理论建设,课堂教学,学位论文指导,日常学业指导,培养模式宣传等五个方面梳理介绍其综合思路及各部分连贯关系。希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关键词:探索;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把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贯穿于研究生教学和学业培养中,是研究生教学与学业培养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自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基本采用以鲁迅、王国维、胡适为代表的学者借鉴吸收西方学术研究方法,其主要范式特征就是文体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这种研究范式对于结束20世纪前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零散研究局面,把古代叙事文学研究带入现代化进程,功莫大焉。但经过100多年的实践,这种来自西方的研究范式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合中国叙事文学实际情况的龃龉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诸多由多种文体和多種作家作品汇集而成的故事类型(如王昭君故事、西厢记故事)形态被独立的文体史和作家作品研究所割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研究生研究方法教学造成的影响,从1993年开始,我本人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探索,并始终把这种探索与研究生课程教学、学业指导、学位论文指导,以及教学成果推宣密切捆绑,同步进行,建立了基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文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和“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博士招生方向。27年来围绕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这一中心,我们努力从科研、课程、学业和学位论文指导,以及教学培养成果推宣等四个方面探索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研究作为研究生课程和学业指导创新的学术基础

针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以多种文体和多种作家作品汇集而成的形态特征与传统文体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之间的龃龉,我经过几年的研究思考,决定借鉴并改造西方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主题学研究方法,创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在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故事类型进行系统梳理和索引编制的基础上,对其中有一定时间长度和文献厚度的故事类型进行个案研究。个案故事类型研究包括: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深入挖掘搜集该故事类型全部文献材料;对全部文献材料进行阅读考证后进行时间顺序排列和故事主题倾向辨析梳理,找出全部文献材料所反映该故事在历代各种文献材料全部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异同变化;对该故事类型演变发展过程中全部异同变化现象深入进行历史文化学和文学的解读分析。

由于一个个案故事类型中包含诸多文体和诸多作品,因此从个案故事类型整体角度切入进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方法就解决了传统文体史和作家作品研究对个案故事类型中诸多文体和作品汇集一体的割裂文体的弊端,成为弥补和替代传统文体史和作家作品研究方法的有效范式。

围绕这种研究方法的学理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我把这种研究方法的探索作为重要学术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来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目标,共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六朝叙事文学的主题类型研究” “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这样的学术研究基础为以此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开设和学业论文指导奠定了坚实学术基础。

二、以“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作为培养训练学生叙事文学研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手段

我从1993年开始指导中国小说史和明清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个角色首先面临着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按以往惯例,应该按照传统路径,从文体史和作家作品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我当时受西方民间文学领域主题学研究的启发,认为民间故事类型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故事类型形态相似,所以可以借鉴吸收主题学研究方法,用来解决文体史和作家作品范式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研究所产生的割裂作用。这种探索创新不仅应该是一种科研目标,同时也完全可以成为指导启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掌握叙事文学研究新方法的教学实践平台。经过慎重思考后,我决定用正在思考建构中的“中国叙事文化学”作为研究生学业课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课程名称:中国叙事文化学(曾用名:中国文学主题学)。

(2)开课时间。硕士生课程:从1994年开始,至2020年,连续开设26次。除我本人门下学生外,本系同专业方向其他同学也有若干选课者,累积听课人数约80人。

博士生课程:从2005年开始,至2020年,连续开始15次。除我本人门下学生外,本系同专业方向其他同学也有若干选课者,累积听课人数约50人。

此外,从1996年开始,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指导若干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其中部分选题也使用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

(3)讲义教案概况。讲义教案名称:《中国叙事文化学》。

讲义版本变更:从1994年开始使用第一版本,后经数次变更,至2016年大约六易其稿。变更主要围绕叙事文化学的体系设计、学理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经数次调整修改,逐渐趋向稳定合理。

定本教案基本内容:绪论:从主题学到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一章:叙事文化;3第二章:叙事文化学的对象;第三章:个案故事类型文献搜集;第四章:故事类型的文化批评;第五章:叙事文化学与比较文学;附录:中国叙事文化学论文写作范式。

(4)课时与授课方法。周2学时,2学分,40课时;以课堂讲授为主,附之以课程作业和阅读书目检查。

(5)课程效果。第一,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突出受到学术思想创新意识,尤其是学术研究方法创新的熏陶影响。第二,受到系统扎实的文史研究文献使用基本功训练。第三,基本掌握了相关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方法。

三、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指导学位论文写作

与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形成对接的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学习是对该研究方法的学理知识认知和具体研究程序方法的掌握;而学位论文写作既是课程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测试检验,也是依据所学知识方法的研究实践。

1.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经过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课程培养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方法。但课程学习本身不是课程教学和学位培养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课程学到的研究方法进行古代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的学术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从199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2004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共指导门下硕士学位论文35篇,32篇采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做故事主题类型研究;博士论文22篇,全部采用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做故事主题类型研究。

2.学位论文选题类型

根据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设计,学位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研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神话传说故事主题类型:如嫦娥故事主题研究、西王母故事主题研究、大禹故事主题研究、蚩尤等恶神故事主题研究等。

帝王主题类型:如汉武帝故事主题研究,曹操故事主题研究,武则天故事主题研究,唐明皇故事主题研究,刘邦故事主题研究等。

历史名人主题类型:如伍子胥故事主题研究、项羽故事主题研究、张良故事主題研究、司马相如故事主题研究、花木兰故事主题研究、包公故事主题研究、苏轼故事主题研究、岳飞故事主题研究、济公故事主题研究、李师师故事主题研究等。

文学形象主题类型:如绿珠故事主题研究、柳毅传书故事主题研究、谢小娥故事主题研究、红线女故事主题研究、红叶题诗故事主题研究、李慧娘故事主题研究等。

3.学位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程序

按照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设定并经相关课程教学传授,故事主题类型学位论文在选题确定的基础上,大致包括以下程序:一是对该故事类型做“竭泽而渔”式文献材料挖掘搜集;二是在全面掌握材料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阅读,按时间顺序和情节内涵属性进行归纳梳理;三是在文献材料梳理的基础上找出所有文献材料在情节形态流变过程中的异同变化;四是对所有情节异同变化现象做出历史文化和文学的根源挖掘和原因解析。

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为中心的学业指导

鉴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相关学科方向的学业从课堂教学到学位论文均与中国叙事文化学这一学科主题相关,为配合课堂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顺利进行,我门下研究生的学业指导的重心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1.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门内读书会

为解决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体在读和部分毕业学生参加的同门读书会。读书会除交流部分读书信息外,主要内容集中在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和学位论文写作情况的交流分享。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届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从选题到论文写作进展,一般举行3~5次读书会。这类读书会一般由学位论文撰写者报告论文选题或写作进展情况,所有与会人员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指导。这样,论文撰写者能够及时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及时进行论文调整修改。旁听同学在多次参加这类读书会过程中,也能够逐渐了解熟悉使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的路径和基本套路,有助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状态。

2.按学院部署举办叙事文化学主题学术沙龙

南开文学院每年举办多次“博士论坛”主题沙龙,基本形式是每届毕业季博士以学术沙龙的形式报告自己的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要点,展示其学位论文写作成绩。按学院部署,我们每届毕业季博士参与主讲的题目,均为采用叙事文化学方法研究个案故事主题类型的内容。通过学术沙龙活动,既宣传了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又能够与与会者进行学术交流,听取吸收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和该研究题目本身的意见。

3.个别学业辅导中的叙事文化学知识巩固

因为每位同学的知识结构、学术能力各有不同,除了读书会和学术沙龙,还需要大量因人而异的个别学业辅导。这些辅导中占主要部分的是关于用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进行课程作业写作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内容。从选题到文献检索挖掘,到故事类型文化和文学分析的角度方法等等,需要大量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的一对一个别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为叙事文化学课程和学位论文写作扫清障碍。

五、以各种方式进行成果推介宣传

为推广宣传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主要包括:

(1)与多家学报合作,设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栏目。从2007年开始,我们陆续与《天中学刊》《九江学院学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合作,设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其中《天中学刊》自2012年起至今已连续八年,每年出版四期“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栏目,共发表论文80余篇。加上其他各种刊物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主题的栏目,发表的论文已经超过100篇。栏目文章来源主要为“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学习作业和学位论文中的部分章节改写而成,也有部分其他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论文,此外还包括学界学者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批评文章等。这些栏目文章逐渐受到学界肯定和重视,有些论文已经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些栏目和文章既是对中国叙事文化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深入探讨,也是对于我们采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理念进行科研、课程、学位论文、成果推宣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检验和肯定。

(2)应邀宣讲推广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中心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从2008年开始,先后应邀到武汉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二十多所高校做专场学术报告,介绍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扩大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产生了较大作用。

(3)举办以中国叙事文化学带动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为主题的学术会议。2019年8月,本成果与《天中学刊》合办“中国叙事文献与文化高层论坛”,就本成果中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问题、相关课程建设和学位论文写作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扩大了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带动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

(4)完成体现以中国叙事文化学带动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年度跟踪报告。2019年,完成“南开人文社科系列年度报告”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年度报告》(第一册),即将出版。报告分四个部分:提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背景和缘起、从课程建设入手创建中国叙事文化学、在学位论文实践中摸索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早期理论探索。反映了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第一时段(1994—2004)的基本情况。

(5)搭建互联网+平台,及时进行教学与学业指导互动。因中国叙事文化学为学界最新前沿,可资参考借鉴资源有限。为强化学生学习效果,随时进行课堂教学与论文学业指导,我们一直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其作为课外辅助教学和学业交流的重要阵地。从2000年开始,先后摸索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课外教学互动,最终确定使用正式学术网站(yayusw.com)、学术论坛(yayusw.com/bbs)和QQ群、微信群作为课外教学互动园地。这些网络园地的主要内容有:上传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课程讲义、课程作业、课程与学业答疑讨论等。

采用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走过26个年头,已经基本形成稳定而有效的课程建设、学位论文写作和学业指导模式。希望能够得到高校和学界同行的批评,完善和扩大推广这种培养模式的有益成效。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宁稼雨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微时代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