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化现象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学校园里,主要包括姓名演绎、个性特征、灵感顿悟、潮汕方言等类型。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家庭管教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和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所导致的。为此,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其文明用语的习惯;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语文文化现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文化现象管理论文 篇1: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

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有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1]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亦。”[2]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笔者试就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粗浅的探析,希冀能给中学学生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汕头某中学共有2000多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该中学的学生也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给老师起绰号的文化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1.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2.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数学林”(数学老师姓林)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狼眼”(白眼珠多、黑眼珠少)、“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冰山老妖”(教龄长,不拘言笑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孙大炮”(喜欢吹牛)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油条”(喜欢吃油条)等等。

3.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学生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4.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该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尖嘴”(长相不雅,嘴有点凸)、“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给老师起绰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中学生的生长、发展的心理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细究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2.家庭管教的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而导致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的泛滥。

3.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使中学生产生疑惑和焦虑,并引发了各种情感障碍行为。由于中学生的鉴别和筛选能力不强,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也被中学生大量接纳和吸收,扭曲了他们的道德观,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并模仿其中,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这种情感特征便流露在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中。

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稳定性、成熟度仍较低,易感性高而承受力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对是非、美丑观念辨别不清,为人处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上的缺失。学生们给教师起绰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体会不到起绰号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三、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应对的措施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已成为中学校园里的“牛皮癣”。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既是一个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层面问题,也是一个关系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

1.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

给老师取绰号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学生的教养、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勒文森指出:“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8]而恶意绰号、低俗绰号则折射出当今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文明素养不足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导孩子理解他的感情,体谅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与老师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家长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时不刻给他们做出榜样,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意义。”[9]所以,家长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中学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很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将使用流行语作为衡量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水平和增添语言活力的方式。但新生事物中也不乏未经筛选的糟粕,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鉴别文明用词、剔除脏污语言,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这是消除中学生给老师起恶意、低俗绰号的关键一步。

2.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

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饥渴,反映出他们迫切要求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绰号代表了教师给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代表了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它是映射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信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担当的教育责任和祖国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要以高尚的情操和师德去影响和塑造中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善待中学生,对中学生保持同情、友善、信任和尊重。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都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教师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那些贬义的绰号给教师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学会人际沟通,不能逞一时之乐,不经意间做出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否则后果会十分严重。

3.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或喊绰号经常发生的场所依次是教室、操场和走廊等地,时间多集中于课间休息,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常发场合的监督,如注意课间中学生的活动,设立专职的课间活动监察员等,避免出现监管盲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学校的管理层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这一文化现象,要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周、板报、校报、家长会、专题演出等形式,宣传文明用语的规定,促进安全、文明校园气氛的形成,优化学校软环境。一般认为,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比同龄人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但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调查结果表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净化中学生言语,注重对中学生言语艺术的培养十分必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忽视中学生的言语培养,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很难说他有较高素质。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 赵翼.陔馀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3] 力量.乳名、学名与语言及传统文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2).

[4] 张浩.直觉、灵感或顿悟与创造性思维.重庆社会科学,2010(5).

[5] 何小薇.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2).

[6] 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7] 甘霖,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 高慧芬.称呼形式与社交距离.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9] [苏联]马卡连柯.马可连柯教育文集(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陈明波 黄素龙

语文文化现象管理论文 篇2: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

摘 要: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学校园里,主要包括姓名演绎、个性特征、灵感顿悟、潮汕方言等类型。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家庭管教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和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所导致的。为此,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其文明用语的习惯;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关键词: 中学校园 教师绰号 产生原因 应对措施

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由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1]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亦。”[2]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我试在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探析。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一)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二)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孙大炮”(喜欢吹牛)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等。

(三)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学生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四)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某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二)家庭管教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而导致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的泛滥。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当今社会速变化迅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使中学生产生疑惑和焦虑,并引发各种情感障碍行为。由于中学生的鉴别和筛选能力不强,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也被中学生大量接纳和吸收,扭曲了他们的道德观,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判断。这种情感特征流露在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中。

(四)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稳定性、成熟度仍较低,易感性高而承受力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对是非、美丑观念辨别不清,为人处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上的缺失。学生们给教师起绰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体会不到起绰号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三、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应对的措施

(一)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

给老师取绰号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学生的教养、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勒文森指出:“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8]恶意绰号、低俗绰号则折射出当今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文明素养不足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体谅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与老师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家长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时不刻给他们做出榜样,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家长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中学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很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将使用流行语作为衡量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水平和增添语言活力的方式。但新生事物中也不乏未经筛选的糟粕,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鉴别文明用词、剔除脏污语言,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这是消除中学生给老师起恶意、低俗绰号的关键一步。

(二)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

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反映了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讯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高尚的情操和师德去影响和塑造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对他们保持友善、信任和尊重。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也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教师应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教师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那些贬义的绰号给教师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不能逞一时之乐,不经意间做出伤害老师感情的事。

(三)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或喊绰号经常发生的场所是在教室、操场和走廊等地,时间多集中于课间休息,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常发场合的监督,如注意课间时间中学生的活动,设立专职的课间活动监察员等,避免出现监管盲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学校的管理层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这一文化现象,要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周、板报、校报、家长会、专题演出等形式,宣传文明用语的规定,促进安全、文明校园气氛的形成,优化学校软环境。一般认为,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比同龄人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但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调查结果表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净化中学生言语,注重对中学生言语艺术的培养十分必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忽视中学生的言语培养,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很难说他有较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05.

[2]赵翼.陔馀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840.

[3]力量.乳名、学名与语言及传统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2).

[4]张浩.直觉、灵感或顿悟与创造性思维[J].重庆社会科学,2010,(5).

[5]何小薇.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2).

[6]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212.

[7]甘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95.

[8]高慧芬.称呼形式与社交距离[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作者:陈明波 黄素

语文文化现象管理论文 篇3:

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合理设计学习活动

编者按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这个单元是典型的活动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而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教材共安排了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三个学习活动,由于任务多、时间跨度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关于该单元的教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龙祖胜、高菲建议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根林分析了该单元的教材编排特点,考察了该单元的实施现状,提出应以表现性评价引导语文实践活动落地生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季丰着重从目标确定、学情考虑、活动规划和过程管理四个方面,介绍了该单元操作实施的有益经验。希望这三篇文章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并开展“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活动,使学生从中收获单元学习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是由关注教师的“教”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强调要由学科知识中心的“传递型教学”转向构建以活动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根据适切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进行真实有效的深度学习和体验,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合理使用新的统编教材,深化教学改革,其核心要求是教师在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标准尤其是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学科教学规律和学情,设计好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在借鉴前贤时彦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拟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语文的“独当之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準(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好的创新,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来重新构建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并对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明确的描述。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时必须理解并落实好这些新要求,力求做到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为此,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学习活动中落实好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性、科学性、教育性与人本性。它厘清了学科课程的育我人目标,指明了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方向,规划并引领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在研读统编教材的同时,要深入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全面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为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认真领会语文学科的本质,深入思考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何在,力求使自己的教学从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升到核心素养的培育,从结论的获得提升到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要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强调统整和融合,力避分别落实、割裂呈现”;一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力求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立足点和根本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融入和提升其他三方面素养”。

具体到“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由于很多教师认为该单元隶属于“当代文化参与”这一学习任务群,应直接对应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没有很好地理解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时,过于强化、显性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要求,而弱化了通过言语活动、经典文本输入或输出,来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针对“当代文化”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出语文学科与历史、思想政治等其他学科在学习同一内容时的差异(事实上,有关当代文化的学习,从历史、思想政治学科角度,也可以采用纯哲学手段、纯社会学立场、纯历史视角与方法,虽然也能探寻当代文化背后的深邃之处,但这些非语文手段、非语文立场不是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核心要义),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与特性,导致该单元的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甚至“非语文”化。事实上,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该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学生身边有关家乡文化的资源转化为适合学生言语活动的学习资源,通过设计合宜的阅读理解(有关家乡文化的经典文本或典型时文)、写作与交流表达(围绕家乡文化现状的审视、总结、提炼、反思与建议)、梳理探究(探究家乡文化背后深藏的诸多奥秘)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育。这也启示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思考语文学科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学习活动中落实好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合理定位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基于课标对“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把握好“家乡文化生活”的单元学习目标。对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教师在进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时,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要求。其中,最核心的语文学习目标是“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这里的“剖析”是指引导学生基于调查、访谈,分析家乡文化的成因,概括提炼家乡文化的本质,透视家乡文化背后深藏的诸多奥秘,进而学习论证说理;所谓“评价”是基于事实合理反思、评价家乡文化的价值与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是“学习”,而不是“学会”,这就提示教师要更关注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的方法与策略的学习,侧重论证说理的过程与方法指导,而不能盲目拔高学习要求。此外,在落实“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目标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并通过对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的传播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情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亮点是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并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五个不同水平,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中明确:“水平一和水平二是语文学科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把高中语文学业质量划分为五个不同水平等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的五个等级的设置,也要求教师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时,在学习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上必须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具体到“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教师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对“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要求,以及语文必修学习结束后所对应的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的等级要求,结合学情准确定位单元学习目标,进而实施精准教学。

从笔者调查了解到的“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单元所属任务群的学习要求,也没有合理审视该单元属于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学习任务,更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达到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的相关要求,对单元的学习目标定位过高、过大、过空。具体表现在,单元学习中动不动就要求学生进行高阶思维、问题探究、归纳总结、语言创造、文化反思,一味强调基于当代文化现象进行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热衷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综合性、研究性很强的语言活动,远远超出了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淡化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训练和对学生思维基本品质的训练。这是教师在实施“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时必须要反思的地方。

三、基于教材編者意图和学生学情实际,合理设计学习活动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标准设置的若干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改变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中心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参与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同样体现了统编教材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的特色。一方面,本单元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文化自信”为隐性的精神主线,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培养家国情怀,发挥语文学习的铸魂培元作用。另一方面,又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为另一条线索,通过让学生开展学习调查、访谈、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等体验性、参与性或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素养。从单元属性上看,本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是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的单元,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活动为核心,所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自主参与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相关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完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特定学习任务,带动教材所提供的相关资源以及教师基于学生、学校和区域文化实际所精选、补充的资源的学习。

基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本单元的特点,教材编者已经精心设计了“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三个主干性学习活动。教师应该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熟知的家乡文化生活,将活动和任务细化为教学的目标、要点、难点,形成教学方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去自行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还可以超越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自己另外设计一些更加贴切、有趣的活动,以便有效完成单元的教学。当然,“教案的设计形式要改一改,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全是授课的讲稿或者程序,而主要是问题(课题)、解决问题(课题)的方法与材料提示、对学习和交流活动的组织引导、读书的引导等”。

再者,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鲜明的教学价值取向:要求教师聚焦并精心设计典型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现实问题。新教材提倡的是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的大单元教学,要先明确单元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然后以任务来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因此,“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一定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具有语文学习价值、针对性强的言语实践任务,比如,通过阅读有关家乡文化的经典文本、整理和筛选资料信息、写作调查报告和倡议书以及主题演讲等几大具体任务,明晰整个专题学习步骤,分解学习难度,形成任务梯度,丰富学习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要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文化传播建设相结合,访谈、调查、阅读与书面表达交流相结合;同时,要大力引导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说,丰富学习的方式,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拓展视野,以此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当然,不管对单元学习活动怎么具体化,都应该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核心要求: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述自己见解的能力;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的变迁,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的认识,辩证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

总之,如何根据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规律,用好语文统编教材,充分发挥母语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当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学习与实践,并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者:龙祖胜 高菲

上一篇:稻米梯田世界文化论文下一篇:民间故事儒家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