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公共音乐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本文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为个案,调查中职生公共音乐课学习现状,分析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提高公共音乐课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音乐欣赏课实践方法的研究

【摘要】本文就对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地方乡土教材的编撰原则和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堂的实践方法的探索展开论述,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来研究和分析中职音乐欣赏课材料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丰富和发展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理论,更好地提高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中等职业人才。

【关键词】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实践方法

中职学校的音乐课是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要的美育课程,音乐欣赏课又是能够最直接、最有效促进中职生完善音乐素质、提升音乐修养、增强音乐审美能力的很好途径。多年以来,音乐乡土教材的开发、运用都很少,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赣南有着非常丰富的乡土音乐素材,如赣南民间小调、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音乐、上犹九狮拜象音樂等。用这些优秀的地方乡土艺术形式和内容,可以编写出适合中职学校使用的乡土教材,并融入公共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是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赣南本地客家音乐为例,着重在音乐乡土教材的编撰原则和乡土教材融入公共音乐欣赏课方法这两方面进行探索。

一、中职学校音乐欣赏地方乡土教材的编撰原则

(一)注重乡土教材的艺术性

编撰乡土音乐教材应注重内容具有较高艺术性和艺术审美价值,作品内容能够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突出赣南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艺术形象,并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注重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艺术表现的地方性和独创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种乡土音乐教材中作品的艺术美。

(二)注重乡土教材的思想教育性

在编撰乡土音乐教材时,要注重高它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如教材能够让学生通过学唱赣南客家民歌,欣赏赣南采茶戏、歌剧,培养民族情怀,增强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和热爱国家的情感。编撰乡土教材时,把“民主性精华”编入教材,把“封建的糟粕”拒教材之外。还要考虑把乡土教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

(三)注重乡土教材的经典性

赣南乡土音乐素材众多,如兴国山歌、民间小调、劳动号子、赣南采茶戏、于都唢呐和客家特色歌剧等,所以应突出乡土教材的代表性、经典性。在乡土教材的选材和编排上,注重内容健康向上,情绪激情昂扬、奋发向上,情感优美抒情;艺术形式表现上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力求创新;既要继承乡土音乐的“正宗性”,又要根据新时代特点弘扬和发展乡土音乐。

(四)注重乡土教材的适宜性

在乡土教材编撰时,应避免和现行中职音乐教材发生冲突。应根据中职生文化基础不太好,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比较差等特点,做到理论上避免深奥,语言运用上要通俗易懂,举例要典型和形象生动,书本教材要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教材要声音清楚、影像清晰。在内容编排上,还要考虑到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素质,内容丰富,而不枯燥,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乡土音乐的责任感。

二、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方法

播放制作精美的本土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将本土音乐教材融入中职音乐欣赏课之前,应精心制作好本土音乐的音频视频资料。安排好欣赏本土音乐的课时,不能与传统音乐欣赏课相冲突。当播放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形象生动逼真、音乐美妙动听的本土音乐视频展示给学生们时,他们肯定会为之眼前一亮,惊喜得发现咱们家乡竟有如此美妙的音乐艺术。老师乘此机会,就要及时抓住学生感到新奇的心理,激起学生欣赏、学习本土音乐的强烈兴趣。详细介绍本土客家音乐的种类、历史沿革、演唱风格、演奏特点等,从而引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感。

三、教师准确范唱,激发学生欣赏、学习本土音乐的热情

要将乡土音乐有效融入音乐欣赏课,音乐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音乐教师做到不仅会准确地范唱,而且能够会教学生如何发声、咬字吐字和感情表达,进行示范,这是音乐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那么,如果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标准的地方方言,配以恰到好处的表情及形体表演来进行本土客家民歌、赣南采茶戏音乐片段标准的范唱,他的演唱肯定会深深地打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极大热情,感受到自己家乡本土音乐的魅力。

四、经典乡土音乐曲目学唱,保持、强化学习兴趣

要将乡土音乐有效融入音乐欣赏课 ,还必须把音乐欣赏与演唱实践有力结合。让学生唱起来、动起来,打破以往只听不唱、沉闷的课堂局面。还要考虑到学生声音打不开,不太会识谱视唱的情况,音乐教师就要耐心地带他们练声,叫他们如何视唱。先用简单易学的曲目来教,还必须耐心的一句一句地范唱,把握鼓励、表扬的尺度,不断反复练唱,老师及时点拨、纠正,直至学生完全唱会唱好。让学生感觉到获得一点成就感。这样,慢慢地保持、强化学习乡土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

五、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灵活穿插乡土音乐教材

现我校使用的音乐欣赏教材是《公共艺术》(音乐篇),是面向全国中职学校推广使用的,由于篇幅所限,很难编进全国所有民族、地区的乡土音乐材料,所以就应在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灵活穿插本地乡土音乐教材。如在中国汉族民歌劳动号子欣赏教学中,可以穿插赣南民歌南康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它不仅具有劳动号子节奏简单、一领众和、即兴编词和即兴演唱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节奏比较固定、结构较短、旋律铿锵有力和演唱风格粗犷豪放的特点。使学生通过鉴赏这首音乐后,能够联想到古老的赣南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情形,领悟到他们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和争取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六、让地方戏曲、歌剧进课堂,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地方土生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戏剧,产生年代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具有悠久的历史。2006年5月,赣南采茶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能够反映赣南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九龙摘茶》《五岭之春》和《花灯仙子》等以及著名赣南地方歌剧《长长的红背带》《山歌情》《八子参军》等随机、灵活地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就能够欣赏到正宗的赣南地方戏曲音乐和歌剧音乐,让学生沉浸在这美妙动听的音乐当中,享受到音乐的旋律美、协调的伴奏、栩栩如生的布景和悠扬悦耳的歌声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通过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地方乡土教材的编撰原则和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方法的探索,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来研究和分析中职音乐欣赏课材料运用和教学方法选择,丰富和发展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理论,在于更好地提高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中等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鈺婷.弘扬当地音乐文化创新民族特色音乐教学[J].艺术教育,2010(08).

作者简介:何金龙,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学音乐审美。

课题基金:本文为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度课题“中职学校公共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ZJJG-15-097)。

作者:何金龙

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2:

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公共音乐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本文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为个案,调查中职生公共音乐课学习现状,分析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提高公共音乐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音乐课 现状 调查

2013年3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正式颁布,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成绩,但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得在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基于此,为了深入地了解在中职学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基本状况,笔者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98份,收回有效问卷5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程度较低

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自开始实施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调查访谈中,大多数中职学生们对所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持欢迎的态度,当问及“在中职学校音乐学习还有必要吗”时,76%的学生选择“非常必要或必要”,且有64%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表示喜欢。但在音乐艺术的认知程度上,大多数中职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与器乐技能水平低下,关于“您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知道多少”这一问题时,有38%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会”,54%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算是初级水平”,仅有8%的学生表示“精通音乐理论知识”;在回答“请问您的音乐识谱能力”问题时,有多达65%的学生表示“不识谱”。由于长期以来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缺乏“对音乐的深度理解和审美感知”,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程学习更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回答“您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问题时,有74%的学生选择“流行音乐”,17%的学生选择“艺术歌曲、钢琴曲作品”,9%的学生选择“民族歌曲、古典音乐、歌剧、器乐曲作品”等传统音乐。就中职生而言,学习公共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缓解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多开设一些有趣、实用的公共音乐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实操课),学习中既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又能从中收获乐趣和知识。因此,在回答“您期望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是什么样的”问题时,有46%的学生希望开设“音乐欣赏课”,63%的学生希望开设“音乐实操课”,13%的学生希望开设“理论知识课”,仅有5%的学生选择“纯理论式讲课”。从学生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音乐课程改革应体现两个方面特点:一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二是音乐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学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兴趣。

当问及“除了公共音乐课,您还通过哪些形式接触音乐”时,66%的学生选择“大众媒介(网络、手机、电视)”,20%的学生选择“校外音乐活动”,14%的学生选择“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可见,结合现有的公共音乐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构建大众媒介公共音乐教育平台,正是今后中职学校推动公共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学生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积极性有待激发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拓展模块中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外音乐活动(第二课堂),广大学生对此表示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求知欲望,增强自信心,满足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表示欢迎,但对专业学习时间紧张的中职生来说参与活动人数不多,缺乏吸引力。在调查中,回答“您希望校园里多组织一些音乐类活动吗”的问题时,选择“希望,但不会参加”的占56%,有16%的学生选择“不希望”,选择“希望,而且会参加”的学生仅仅只有28%。因此,如何真正体现公共音乐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将其输入到第二课堂之中,使得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也是今后开展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思考与建议

(一)优化现有的课程模块,适当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

就学生对于所开设公共音乐课的普遍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关注焦点是:多样化的音乐形式、趣味性的音乐知识和有效的学习过程。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希望上的公共音乐课主要是两大类:音乐欣赏课46%,音乐实操课63%。具体的音乐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和趣味性。比如关于“您希望加大开课力度的音乐课程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排在前几名的是现代电声乐、音乐剧、欧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课程中学生希望上的有动漫艺术、剪纸、影视赏析等。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上述课程,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中职生而言,当前的公共音乐课程尚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课程模块,适当融合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

(二)加强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制约着中职学校音乐课程的有效开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设施匮乏。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考和聘用途径引进更多音乐教师,增加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另一方面加大有关音乐教学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音乐器材的配置,以此来满足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所需的物质资源,保障在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为例,近年来该校为配合公共音乐课程实施,从学生兴趣和爱好出发,引导他们成立民乐社团、醒狮社团等有地方特色的学生音乐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大合唱比赛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歌剧表演赛、舞蹈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利用假期与特定时间邀请老年音乐家和各类音乐爱好者到该校举办音乐表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微信、广播等各类宣传媒介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仅仅只是听听音乐,更要“唱出来、跳起来”,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音乐学习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公共音乐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人文精神”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学就是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如何将人文化的音乐教育和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成为中职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肖敏.公共艺术·音乐[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韦琳.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开展《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5,(05).

[3]丁燕.陶冶性情均衡发展——试论中职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4).

[4]苏林泉.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J].职业教育,2013,(34).

作者:戴丽艳

中职生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3: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教学与校园公共音乐教育融合的研究

【摘要】目前,综合类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情况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能反映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和美育的发展现状。采取民办机制的独立学院也是一个有较大规模的高校群体,公共音乐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情况如何?也是值得我们思索、关注的一个课题和研究区域。独立学院中开设有音乐专业的学院,音乐专业教学与公共音乐教育、校园美育教育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也值得去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专业;公共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一、综合类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国内综合类高校分为理工科、文科、师范等不同的类型,各类学校的校园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状况也是各不相同。大部分高校开设了音乐专业,包括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学等不同的类别,通过各种渠道地了解和调查发现开设了音乐专业的综合类高校的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状况普遍比没有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要相对先进,普及面也比较广。未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由于没有音乐专业教学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设置、场地设备等相关资源作为支撑和资源共享,完善程度相对较弱。

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艺术中心并配备了相应的师资、场地和相关资源,没有艺术中心的高校也都有团委在组织开展全校的艺术类活动,一般来讲团委都下设有大学生艺术团和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以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并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据了解,大学里的学生社团一般有流行乐团、读书社团、书法协会、旅游协会、模特协会以及各种志愿者社团,这些社团很好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艺术生活,让大学生在学习之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全面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并拓展自己的爱好。但以上社团大部分是业余团体,以大家的爱好为支撑开展和生存,大多缺乏专业的教师,偶尔会请一些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普及程度有限。接下来,探讨开设有音乐专业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

二、设置音乐专业对开展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开设有音乐专业的高校中,音乐专业的专业教学都能够很好的推动校园的公共音乐教育,校内音乐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主要有师资、场地、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平台等重要资源。以上这些资源能够切实有效的影响和推动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和公共音乐教育水平,其它门类的艺术教育资源也具有相同的功能,比如美术、模特、舞蹈、文学、书法等,相应的专业教学资源都能够很好的渗透到公共艺术教育中。但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如何让专业的教育和公共艺术进行最好的融合并互利就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了。

音乐类专业教育可以在社团教育、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开设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可以和大学生艺术团进行融合,为学校培养更多有较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师资、教学场地、教学平台以及社会资源都可以最深入的共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竞争力。在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方面,可以利用丰富的师资资源面向全校开设相应的公选课如音乐欣赏、音乐多元文化启蒙、合唱、舞蹈、西洋管乐基础演奏、音乐剧歌剧赏析等等优秀的公共音乐课程。由于有音乐专业的师资作为依托就可以大量开设有一定实操能力的课程,让大学生真正的有音乐技能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教学也能够相辅相成的发展,作为音乐专业来讲,合唱、西洋管乐等比较容易普及的课程,参与人员大量增加,能够在搞好教学的前提下,大大丰富校园文化和推动校园公共音乐教育水平。作为在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来讲,能够在学好自己本职专业的同时接受到专业的音乐教育,使自己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以上音乐专业教学和公共音乐教育的融合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发挥正能量。

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音乐专业教学与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融合模式研究

(一)整体情况介绍

本人是广东省的一名高校教师,对广东的相关情况较为熟悉,现就民办独立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音乐专业教学和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这是一所隶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二级独立学院,办学16年,在校生14500余人,这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院校,学校的和谐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文化的良好营造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至关重要。2004年开设艺术设计系,2009年增设音乐表演专业,2012年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音乐表演的学生400余人,音乐专职教师30余人,开设有声乐、器乐、舞蹈三个方向。近年来为学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举行了大量的实践演出活动,使得校园文化和公共音乐教育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具体特色项目介绍

音乐舞蹈系全体师生多年来,严谨治学,潜心研究,探索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活动项目,在音乐专业学生得到很好锻炼的同时,大大推动了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加强了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如“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实践项目。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自2009年招收专科生以来,由于专业教学成果和教学过程体现方式的特殊性,全体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至2012年9月招收本科生,进入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实践阶段,经过多次研讨,为突出教学亮点和特色,立项了“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作为教学实践活动项目并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是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學实践活动,旨在把教学过程延伸至公开的舞台,给每位学生搭建充足而公平的实践平台,突出教学亮点。此项活动的主要手段是以“演”促“教”,进而将实践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惯例每周一晚上在学校公开的演出场所举行,并面对全校师生开放,吸引了广大师生前来观看,营造了活跃的艺术氛围,浓厚的的校园文化氛围。自2013年10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近80场音乐会的演出活动。

(三)项目基础及成果介绍

此项校园文艺活动依托于音乐表演专业的相关教育资源,师资、学生、场地和教学设备等。音乐表演专业有教师30余名,在校学生400余人,琴房、舞蹈房等各类实训场地80余间。开设有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方向,长期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场和综合类演出活动,很好的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普及高雅艺术。基于这样的基础,让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的观众群体有音乐专业的学生和非音乐专业的广大师生组成,每次演出过程中主持人都会对演出的作品、演奏的乐器等情况,做简单的介绍,让观众观看都能有收获。针对音乐专业的而言,可以在观摩过程中取长避短交流学习。每次演出结束后都会有其他专业的师生向我们的演职学生和老师询问一些感兴趣的有关音乐的问题,并得到很好的解答。基于以上教学资源、演出队伍和观众群体的畅通、良好基础,这项校园文化文艺活动五年来良好的开展,并得到了广大師生的一致好评。

(四)项目受益面和效果介绍

截至目前,“校园周周金钟声系列音乐会”的校内参与演出并在锻炼中受益的学生达到1600余人次,观摩人数已达25650人次,对我们以工科为主的学校的校园高雅艺术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宣传作用。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因在校期间获得充分的锻炼,专业综合素质好,就业率高,提高了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层次。

近五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极大丰富和提高的同时,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也获得较好的成绩,首先是2016年3月省教育厅对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进行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此项实践活动得到了省厅专家的一致好评,并以90.4的好成绩通过了评估考核;其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成果必须是体现在舞台上和赛场上,以上实践活动项目的执行,使学生们有了相对充分的锻炼平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心理素质等。在不断的演出排练过程中,成绩得到了提炼,在学科竞赛方面有了较好的成绩,多人多次获得省市级大奖。

(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紧密结合

音乐表演专业所有的实践项目能够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专业演艺管理团队对其进行保障,于是我们的学生团体“金钟演艺工作室”于2012年10月就应运而生了,四年来承担了所有演出实践活动的策划、剧务、编导等任务。2016年5月成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立项,真正让音乐表演专业在综合类学校中起到了应有的角色作用,也使得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校园文化的无缝对接。

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专业团体“金钟演艺工作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音乐会、汇报演出、专业考核等活动的全面策划、编排、舞美、录播等操作。旨在培养综合型实用人才,使得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在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和表演能力的同时又能完成演出活动的全程策划。模式为“演艺公司”,为学生在校期间提前进行市场化的公司经营模式的训练。音乐表演专业也同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为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到社会中进行表演和策划实践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和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深入融合建设,能够很好的提高校园公共音乐教育的水平,完善校园艺术文化的建设,培养出有综合能力和健康身心的当代大学生。以后还将不断地探索公共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资料,以便通过音乐专业的师资等资源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和推动公共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李丽丹(1984—),女,汉族,河南人,硕士,讲师。

作者:李丽丹

上一篇: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论文下一篇: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