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

2022-07-03

摘要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从切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采取选择性执行、虚假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以及被动性执行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暴力拆屡禁不止都一定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有着重要关联。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导致了诸多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的减损,削弱了中央权威,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 篇1:

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选择性执行的行为普遍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首先描述了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含义、表现及其危害,然后结合案例分析它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根源出发,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煤矿

近年来,重大煤矿事故在我国频频发生,一直是困扰党和政府的一道难题,它更是一个涉及到复杂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问题。中央为解决矿难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并没有被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选择性的执行。本文结合2006年10月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的案例,分析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与对策。

一、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含义、表现及危害

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更有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然而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选择性执行行为。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的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的需要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对政策原来的信息或是精神实质误解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这种选择性执行活动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有的只是在形式上象征性地执行公共政策,而不是实实在在地认真执行;有的只是选择公共政策的部分内容加以贯彻,而不是无条件地执行全部内容:有的是缩减公共政策目标与范围去执行。个别的也有超出公共政策的界定去执行。

当然,这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带来了很多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降低政策执行效率;公共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妨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后继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会威胁到政府权威的合法性。

二、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

(一)政策執行主体自身利益驱动

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对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划分。各项公共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都是人,而人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的,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当所制定的政策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政策执行者则有可能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应对上级政策。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解决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央或上级政府以全局的名义依靠政治和行政的权威对地方资源的调动,有时侵害了地方利益。这种上下级侵权的行为导致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对策”对付中央政策。所以说,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是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2006年10月5日发生透水事故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早在2003年1月11日该矿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时,依照当时关于煤矿事故安全生产的法律,当地政府本应关闭该煤矿。却没有关闭。因为,如果不关闭煤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了经济增长这一硬性指标。政府官员也可因此而获得升迁的机会。另一方面,矿主会基于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给政府官员一些好处,希望政府批准他们继续经营非法煤矿,这样很多政府官员经不起诱惑,就形成当今普遍的官煤勾结现象。既然不关闭煤矿有了种种好处,地方政府当然会选择不关闭,这样选择性执行行为产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政府执行主体自身的利益驱动会导致选择性执行。

(二)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能力低下

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主要指对政策信息的认知能力和使用政策资源的能力。如果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知识丰富,了解自己各方面权利和义务,对所要执行的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原则与策略理解深刻且执行政策的相关资源充足,那么,政策执行主体选择正确的行为的方式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说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案例中。导致这一矿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矿主拒绝执行市、县政府下达的停工指令。从另一角度反应当地政府的执行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当地政府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矿主不执行停工指令这种情况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监督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多元监督主体构成的监督网络,然而这种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得并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尚存在着因制度的依附性而导致监督主体不能正常履行监督职能的监督“缺位”,因各种监督主体之间互相干预而导致对方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履行的监督“越位”,以及因社会主体的监督职能和权益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和规范而导致的监督“空位”,行政监督制度的缺陷无疑降低了地方政府因采取“对策”行为被查处的几率。

在这个案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监督或真正有效监督。就煤矿事故而言,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追求,肯定不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共政策,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为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不按照政策执行的后顾之忧,这样,在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普遍发生。

(四)责任追究不到位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体系中。对政府做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即各种法律、决策不能受到法律上的责任追究。只能通过内部的行政处罚,如警告、记过等表现出来,而地方政府的选择性行为大多是以决议、命令、行政规章表现出来的,这使得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的成本很低,导致选择性执行行为成为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潜规则。

在上述案例中,早在2003年,矿难发生时,当地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官员并没有受到责任追究。

三、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现象的防治对策

当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现象普遍存在,对我国政策的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防治这种现象,确保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从上述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行为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几方面的意见。

(一)建立开放式的政策制定体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利益

建立开放式的政策制定体系就要求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问题界定、信息收集和意见征集等方面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各方面的利益主体包括地方、部门政府、政府官员和公众等从各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要求,在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考虑和照顾地方的利益。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追求,制定出对各利益主体造成最小影响的政策方案。使执行机构

的价值取向与政策的价值取向尽量趋于一致,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利益冲突,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执行。

就煤矿事故来说,在制定解决煤矿事故政策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利益,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一味关闭所有不法生产的煤矿。一方面可以制定一些整改标准。让煤矿企业在适当的期限里进行整改。最后实在不能达到标准的责令关闭。另一方面,中央可以相应地给地方政府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从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政府认真执行政策。

(二)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

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行政的实质,就是政府行为受法律行为的制约。地方政府因自身利益驱动会滥用公共权利为自身谋利。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并不是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方方面面都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而是将最重要、最必要的程序制度加以确立。

就煤矿案例而言,中央可以将一些涉及解决煤矿事故最重要的、合理的、和必须的执行制度法制化,这样可以减少政策执行主体受利益驱使后行为的随意性,从法律的层面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地方政府如果不进行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宣传,将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三)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

为了解决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的问题,应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素质,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

拿煤矿事故来说,可以对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政府官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执行政策过程中应该履行的义务,执行这一政策需要的相关资源以及执行政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对各种情况的决策能力。如果地方政府有较高执行能力,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考虑到矿主拒不执行政策这种普遍的行为,进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停止非法生产煤矿。

(四)完善监督机制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于现行政策监督制度失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当务之急是要理顺监督体制,改变专门监督机构现行的双从领导体制,实行垂直管理,使监督机关的财政权、人事任免权等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安排,保证专门监督机构超然行使监督权;强化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职能: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只有在这种完善的监督制度下,地方政府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时,才会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大众的有效监督,进而约束他们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的行為,确保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五)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制度,是为了约束执行者,把政策执行控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内,使违背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的身上,从而增强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微机意识。要严格政策执行的考核制度,增强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对由于政策执行失败造成损失的执行者。要追究其行政及法律责任;要重点强化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促使执行者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风险预警机制,将有助于激发政策执行者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政策执行者权责一致,从而便于对政策执行者实行有力的监督。拿煤矿事故来说,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采取强有力措施,该停未停、该关未关,造成后果的煤矿一律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

总之,政策执行主体自身利益的驱动是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同时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以及相应的约束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又强化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减少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冲突、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以及完善约束政策执行者行为的制度着手。

作者:范 美

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 篇2: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 要 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从切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采取选择性执行、虚假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以及被动性执行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暴力拆屡禁不止都一定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有着重要关联。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导致了诸多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的减损,削弱了中央权威,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执行力 问题分析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把政策目标变成现实的重要载体和保证,同时也是维系政府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执行,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根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各类矛盾集中凸显,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现象在我国广大基层地方政府部门中较为普遍。

一、选择性执行

选择性执行简言之即“趋利避害”。地方政府和干部为了满足本地区或个人的利益,不顾国家政策原则,站在小团体权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对决策内容进行取舍,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就贯彻执行,不利的就有意歪曲或舍弃,使原决策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对于这种对政策断章取义的行为,国外有学者很形象地称之为“选择性执行。”在当前中国政治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在对上级政策进行执行时往往以自己的利益损益值作为对策参考,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之间设置利益“过滤”机制。一些政府执行主体,如果认为上级政策触犯了其利益,就会以各种借口变通、拖延或改变执行这些政策,出现诸如执行滞后、敷衍执行、选择性执行等现象,严重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出现所谓的“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的现象。豎例如,一些地方把国家规定的“局级干部每年出国不超过一次”的限制性规定,在实际中变成了“每年必须保证一次”,致使有些人出国考察变成了公款旅游。有些官员出国时为避开纪律和财经规定约束,利用相应的利益输送渠道让企业出资供其出国旅游,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权力寻租模式。

二、虚假性执行

虚假性执行是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的执行,某些政府在执行的政策有损于自己的权益的时候,就会制定表面上与上级政策一致,实际却相违背,制定相悖的实施方案。例如:1998 年,某香港报纸以《铁面朱总安徽受骗》为题报道了安徽省采取“大跃进”做法,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安徽检查农业工作,在安徽某地,朱镕基看到农村粮库满得无法再装得下,路边都是装粮食的车子。可这一切都是当地政府瞒天过海做出的假象,当地政府把数县粮食集中到一地,造成粮食丰收,粮库储备充足的假象。这一假象被曝光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关注。再比如,近年来,为了抑制全国居高不下的房价,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价政策。然而,许多地方政府为化解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房价的力度,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如延期出台执行细则、有选择性地发布土地存量数据或开发用地。通过表面大张旗鼓搞政策宣传而暗地里却拒不执行方式来欺瞒中央政府,看似积极落实宏观调控,对中央政策精神坚决执行,背地里却成为了推高房价的推手,导致全国许多地区房产市场的畸形发展。

三、机械性执行

在长期的官本位思想统治下,我国政府人员形成了相应的惰性,习惯于简单机械的方法。把政策执行理解为照搬、照抄、照转,打着落实会议精神、落实文件精神、落实讲话精神的旗号,表面上严格执行,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教条式、应付型的执行。这样的政策执行者被称为“录音机”、“收发室”,看起来它们是“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实际上它们对上级政策并没有认真理解和领会,执行中只知道“穿衣带帽”,照搬照抄,敷衍了事,全然不顾政策执行的效果。实践中,人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往往习惯于用开会议、发文件等简单方法执行政策,重任务布置,轻实际落实和检查监督,导致上级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全国许多地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房屋拆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不做充分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不足额补偿居民损失的前提下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野蛮强制拆迁,加剧了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导致矛盾激化,进而影响政策的顺利实施,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执行效力。豏权能得势不得理,力可服人难服心。

四、被动性执行

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消极被动执行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上级催一催,他就动一动,甚至有的地方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依然对国家相关政策不予执行。有的地方政府在遇到执行难度较大的社会问题时,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直到矛盾激化或是上级政府或部门督办之后方才采取相应措施。当前,全国很多大中城市“房地产”过热问题十分突出,中央政府多次实施宏观调控,在全国各地派出调查组、督察组巡查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但许多地方政府似乎高枕无忧,甚至还为房价飞涨而暗自窃喜;中央政府疾言厉色,许多地方政府表面上唯唯诺诺,实则阳奉阴违。

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强弱除直接表现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行为中,还可以通过其掌握的政治资源得以体现。当前,执行力的低下对地方政府带来了严重后果,那就是政治资源的大量流失。反过来,由于政治资源的流失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政府陷入到了政府执行难的恶性循环。□

(作者:白城师范学院, 现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注释:

豍卜郭济.政府权力运筹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豎徐坷.政府执行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豏3.2011年3月26日,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违法强拆致人死亡一案.

作者:高凤民

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 篇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三个思考维度

摘 要: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本文试图从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概念、现实状况、公共理性三个维度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现实状况;公共理性;公共性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等多个环节,其中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对公共政策执行这一环节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实施是实现国家目标,管理社会事务,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概念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策执行者借助一定的机构和人员,采取各种行动将公共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效果,以实现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的完整过程,公共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公共性。常见的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有过程模式、互动理论模式、循环模式、博弈模式、综合模式等,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理解与合理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执行的理论框架,以求全面深入的解决公共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促使公共政策执行的高效进行。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现实状况

(一)各方利益相互博弈,难以进行有效协调。一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执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利益群体,通过竞争、博弈与合作,而达到相对均衡的结果。在现实情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一般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而公共政策执行有可能是由各地方政府分散进行的,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执行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很难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往往要考虑其局部利益,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整体利益、局部利益、群体利益、个人利益等多元化的利益就难以整合一致,随之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公共责任的危机、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公众的信任等。

(二)执行机制不尽完善,未能更好解决问题。在权力配置机制方面,表现为纵向与横向上执行权的配置不合理与不明确;在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方面,政策评估机制不科学,比如政策评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分析,用定性结论取代定量结论,责任追究制度缺损;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公众参与机制方面,公众参与环境政策执行的意识相对薄弱,一般不直接涉及到自己利益的公共政策执行,公众就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政府也没有很好的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来保证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与正当性。

(三)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混乱,执行技术与手段仍需改进。由于公共政策直接涉及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管理部门的权责不明确就会使得管理职能的交叉,有收益的争相要管,没有收益的互相推诿。在现实状况中,公共政策的执行一般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的,多以行政手段为主,较少运用其他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等,就有可能忽视了公共问题的时效性与复杂多变性,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

(四)公共政策的执行偏差。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可能采取拖延执行的方法,不采取积极的甚至不采取措施对发布的公共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在与执行主体自身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也有可能根据自身对公共政策的偏好,制定出与需要执行的公共政策表面上相一致、但实质相违背的替代性执行方案或措施,或另搞一套,使得执行的效果偏离既定目标,还有的公共政策主体进行变通执行或有选择性的执行,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从公共理性的角度思考公共政策的执行

在这里引用学者史云贵在《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对公共理性的界定:“现代公共理性不是国家理性,不是政党、政府理性,更不是大众理性,而是横跨国家(政府 )、政党、利益集团和个人之间,并以成熟自律的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利益整合的机制和能力。”[1]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理性研究述评》一文中认为,“现代公共政策应该是在以政府为主导,政党、利益集团、个人等各方利益主体有效参与和平等互动的基础之上, 通过沟通、协商、妥协和平衡而形成一种契约意识。”现代公共政策的执行在于实现公共利益,这正与公共理性的核心内涵相一致,因此运用公共理性来理解以及实施公共政策更能体现公共政策的本质,更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

结语:现代公共政策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同时也体现着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利益。毛主席曾讲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而不去付诸实践,那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公共政策的执行就决定着是否能将政策理想转化为实际效果,同时,以公共理性的角度来思考现代公共政策的执行,更有利于把握公共政策目标的精髓,更能体现现代公共政策——公共性——这一根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左晓男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旅游发展论文下一篇:职德育工作创新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