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如何增强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这是当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电子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与货物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系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显著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等优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际贸易信息技术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

摘要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的有效整合。在综述现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提出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合的3种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

Research on Mode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Curriculum//Huang Xueji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China 400065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综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对此国内外很多专家也进行了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根据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将“整合”模式分为3类,可简称为3L。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Learn about IT)。目前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把检索语文、数学资料作为学生练习。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Learn from IT)。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3)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Learn with IT),即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根据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和“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1]。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从教学模式的层次高低进行划分:“探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的常规教学;“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仿真实验教学模式”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教学[2]。

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余胜泉对“整合”模式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一级分类中将“整合”进程分为3个阶段:1)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3)全方位的课程整合。二级分类则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信息技术发挥功能的不同,将3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为10个层次[3]。

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在“四阶段”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阶段”分类,可看成是“整合”模式所从属的5种类型:1)计算机素养的培养:2)计算机辅助教育;3)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4)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5)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4]。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Ferdi Serim提出“整合”的3类方法:传统方式(Traditional Approaches),强调基础性知识;进步方式(Progressive Approaches),强调意义建构过程;转型方式(Transformative Approaches),强调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5]。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以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为我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拓了思路,为广大新课程的执行者提供了实践的方法。但这些模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不能也不可能用—种模式去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应针对具体的课程,根据其教学的具体目的、条件及学生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组合。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学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经贸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国际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其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学习最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学习方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课堂听课方式之下,特别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扮演好帮助者的角色,教学模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为学生学习创设知识建构的情景。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能主动地进行发散式、实践性学习,真正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合的模式思考

3.1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教学形式仍是在同一时间对整个班级群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不过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不但可以用板书、板画、挂图、投影等向全班学生传授教学信息,还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来传递。该种模式需要教师备课时研究教学内容,利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者是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制作有关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从共享的资源网、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资源库里挑选适当的课件进行处理;课堂上教师利用计算机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件展示个案情景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进行意义构建并自我评价;最后教师总结整个教学内容。该种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教师:研究教学内容­——设计电子教案——创设情境——展示教学信息——教学总结

学生:进入情境——思考问题——接受情境

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如国际贸易术语、商品的品质、数量、价格、包装、运输、保险、支付等交易条件基本内容的介绍等。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各项内容全面形象地呈现于课堂,因而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课堂呆板陈旧的状况,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自身的不足。首先,学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缺乏自主性;其次,过于关注学生群体,而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多媒体的介入虽然会使课堂生动活泼,但有时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体把各种原由抽象得出的结论诠释为直观的过程,客观上可能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多媒体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的使用,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适量,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势必是教师照着幻灯片宣科,学生也失去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2 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创设问题,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整合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首先由教师就特定课程知识提出探究主题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主题进行探索,教师在目标制定、角色分工、计划完善、资源提供、作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最后要求学生形成最终作品并进行展示。该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教师:研究教学内容­——设计电子教案——情境资源展示——提出问题并分配任务——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监控辅导——内容总结

学生:接受任务和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创建作品——作品展示和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很难满足这个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如在讲解合同形式时要求学生查阅“电子合同是否有效”;讲解价格条款时提出“人民币是否自由兑换”等问题。这是一种简单的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方法,但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对一些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调研、设计和讨论。如在讲解贸易准备阶段时,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分角色,再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国际市场调研,最后每组形成具体的国际市场调研报告和进出口经营方案;在讲解贸易磋商环节时,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和出口商角色,并能利用网络,通过E-mail、QQ等工具进行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并签订合同。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知识的建构者,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而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其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程序,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组织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安排上注意学生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相适应,从易到难,逐步加大,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资源处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可以通过分组,组织小组间竞争、辩论,最后整理、完善研究成果,撰写报告,并把报告在全班展开讨论,获得更大资源的有效共享。

3.3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指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以多媒体信息为传输媒介,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人机交互为主导、人与人交互(指学生与学生间交互、学生与教师间交互等)为辅实现学习目标,是一种很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方式。这一模式的实现需要教师事先创建专题学习网站或选择专业教学软件,组织学习素材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学习,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最后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并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该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创建专题学习网站或选择专业教学软件——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和监控——总结评价

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网——接受专题性学习资源——借助网上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网上自我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法律知识。最终使学生对整个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交易流程和各项业务环节的操作技能。如在讲解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支付等内容时,让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查最新的运费表、船期表、保险费率等。课程结束时,可以借助专业的教学软件(如国际贸易单证学习、国际贸易交易平台)安排1~2周的模拟交易和单证制作试验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外贸真实信息环境下查阅各种相关知识的资料,并提交到教学平台,以加强学生对交易流程和操作环节有更清楚的认识。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避免了学生在网上的“信息过量”和“信息迷航”,使学生在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研究、设计、开发或选用教学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在指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网站和学习网页后,教师要讲述操作要领及所用到的一些工具,布置任务然后让学生自行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就弥补了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不同需求以及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不足。学生在学校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在资源库里查找资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总结

以上3种模式是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也比较常见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下面将它们作一个横向的比较(表1),将更有利于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选择构建课程整合的模式。

这3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在日常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取长补短,有机地结合运用。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笔者以为:在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融合过程中,应以第一种教学模式为基础,在理论教学环节重视第二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第三种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自主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应用新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22-28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47-56

[3]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9-13

[4]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8

[5]Serim F. Technology Across the Curriculum[EB/OL].http://www.infotoday.com/MMSchools/nov01/dcon0111.htm

作者:黄学锦

国际贸易信息技术论文 篇2:

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摘要】如何增强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这是当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电子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与货物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系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显著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等优势。电子信息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其重要性已日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电子信息;国际贸易;商务转化率;电子商务;效率;成本

一、前言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主要从事水泥生产的工程设计、技术服务、水泥生产技术研发、水泥生产装备制造、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等工作。近几年来,合肥院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巩固工程设计和核心装备制造技术优势的同时,实施了以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推动了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快速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相继承担国外二十余条水泥生产线总包工程。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开展,为合肥院培养了一批与国际业务接轨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推进了合肥院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业务成为合肥院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增强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竞争力,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这是当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电子信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贸型企业应该从提高自身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认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快付诸实施。外贸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电子信息系统主动发布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电子信息作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其重要性已日渐显现出来。

二、电子信息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很多单据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双方的书面文件较少,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具体的电子文件形式,可能导致交易缺乏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表达都虚拟化,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加上黑客、病毒的侵扰,从而使得交易的信用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大大增加。

2.法律法规问题

证据问题:伴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和运用,如何鉴别电子商务单据资料的真伪,如何在法律事务中运用和采信电子单据证据已成为新型贸易法规的重要问题。

签字与认证问题: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草拟了《统一电子签名规则》,即国际上对签字认证的通行做法“电子签名制度”,规定这种电子签名是由代码和符号加密组成的密钥,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但各国的规定仍然有所差异,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

网络订立合同问题: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国际贸易仲裁的重要证据,而交易双方的电子文件可能通过网络传递过程中在生效时间、生效地点等方面不一致,因此,有待于全球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进行界定。

3.物流配合问题

电子信息系统下的国际贸易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统一。信息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技术支持下,可通过轻轻点击瞬间完成。而物流资料空间位移,即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保管等各种活动是不能直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来完成的。

4.信任问题

通常的货物采购方式,先对货物进行实物考察与检验,再决定是否选择该产品。在电子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开展商务活动。通常是货到后才能见到货物真面目,并且售后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这些情况使客户对产品缺乏信任感。

三、电子信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成国际大市场的形成

电子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虚拟的国际大市场,在网络环境中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由于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在全球范围充分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的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价格扭曲,同等质量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加速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

事实上,电子信息系统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根据国内外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由于企业引入电子信息系统,将会使国际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国际市场将因而重新划分。

2.国际贸易手段得以更新,企业效率大幅提高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国际贸易的大势所趋,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国际贸易跨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它特别需要能不受空间限制的快速、连续工作的系统。国际贸易中大量的单据处理,需要高质量的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电子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贸易这些要求,因此电子信息系统必将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国际贸易的一些交易手段变得更加便利、快捷。订单、发票、提单、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等贸易单证将通过网络在各交易主体、监管部门以及交易相关方之间进行传送,省去了通过传真与信函等传统方式传输的书面文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3.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客户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信息系统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外贸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4.应用电子商务,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模式中,信息查寻、合同订立和执行、售后服务等方面所花的费用是国际贸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这些成本。当然,电子商务会增加技术、安全、法律等新的成本,需增大包括软硬件成本、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投入,风险和安全成本也可能增加。实践表明,两相比较,电子商务大幅降低了总体成本。

通过推行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增强外贸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并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成本优势十分明显。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几倍。目前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互联网上,减少了中间环节,产品直接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买卖双方的交易。

5.减少对有形资源的依赖,降低外贸企业投入

企业建立电子信息系统,网上信息发布、网上广告已经部分地替代了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中的广告宣传。企业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和提高知名度。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虚拟洽谈开发新的客户。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业务的有形广告宣传投入。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等。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要小很多,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6.国际分工更加深化,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生产厂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信息沟通障碍,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距离,因而电子信息系统将通过国际贸易进一步延伸到国际生产领域,从而深化国际分工,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企业借助网络直接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安排生产,促进不同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的分工与协作。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招标采购,以取得最优惠的供货条件。电子信息系统使生产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时从企业内部或外部调用信息、人员组成新的机构,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组织形式可以随时发生变化,经营更加灵活。

四、利用电子信息平台提升外贸企业营销能力

1.优化企业网站,提高访问量和信任度

企业网站建设目标就是: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给访问者留下良好的印象。面向更多的客户,更好的展示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光顾网站,提高企业网站信任度,最终在企业网站达成产品销售。

企业网站访问量、信任度与网站建设过程的细节管控和网站的日常维护有直接关系。

网站要透明,访问者能通过非常翔实的页面,知道企业是真实存在的。企业越是透明,提供真实存在的要素越多,企业形象在客户印象中就越完善越真实。将公司的发展历程、规模、注册资本、公司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现在流行的三维城市地图放在页面上,将公司的典型客户、以及一些优秀业绩案例放上企业网站上,真实、可靠、有知名度的典型案例,能给客户带来较高的信任度。网站信任度是客户访问网站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信任度高的网站能够赢得比较稳定的回访量和竞争优势。

突出企业的专家、专业形象。在网页内容中,出现与本行业相关的名词、本行业的专有名词,这样会提升企业网站的专家形象,越是专属名词,专有名称,几乎就等同于专家形象。如果网站访问者相信所登录的企业网站是这个行业的专家,那么,企业建立网站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精美的图片、动感的flash、圆角表格等,这些细节可以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对互联网访问者的重视程度。具有精美网页的网站比图片模糊,排版不美观的网站更具有可信性和影响力。

建立有效的客户咨询功能,及时更新回复用户反馈和咨询信息,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对用户的咨询、回复以及来往邮件全部要正式化、书面化,切忌浮夸和捏造,确保对公司产品或服务有兴趣的客户在网站上任何一个咨询都能得到详实满意的答复。

除了英文网站的投放外,应当投放一些海外目标市场的语言网站。比如目标市场在越南的,应开辟越文的网站;目标市场在俄罗斯的,要开辟俄文的网站。这样更具针对性,定会收到更多来自目标市场的询盘和订单。

2.注重企业网站实效,提升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

随着搜索引擎营销流入中国,很多人看到了效果,也加入了此行列,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已经优化好的网站如果后期不进行有效的维护,排名自然也跟着下降。搜索引擎往往能促进吸引更多客户访问企业网站。网站排名十分重要。网页级别值(PR)越高,排名越靠前,其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

企业网站要注重实效,企业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请设计公司、购买域名,购买空间等,都是为了搞好网站,提升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提高访问量。

注重网站的链接功能。在网站上添加同一系列及同一地区合作盟友、或知名网站的链接有助于提高企业网站的排名和客户访问量,最终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订单量。综合排名在前网站,其反向链接的数量也高。维护好企业网站,除了增加网站的外部链接外,同时需要外贸企业不断更新网站内容。最新产品信息的上传,行业信息和新闻的更新都是必要的。

注重行业信息和新闻的更新。企业新闻,行业新闻要经常更新,网站内容更新频率代表企业网站的活力。会让客户相信这是一个用心负责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一个长期不更新的网站,会给访问者感觉这个企业不具活力,陈规守旧。经营状况不会良好。给客户留下不良印象。一些可能的订单也会流失。

从网站上传到被搜索引擎收录是需要时间的,除了与产品品牌本身的知名度有关外,还与关键词的冷热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冷门关键词比热门关键词排名上去更容易。收录时间与各大搜索引擎本身抓取网页的速度也有关系,比如Google收录页面的速度就比Yahoo快,MSN上的网页较前两者更容易排上去。

3.流量转化销量,提高网站商务转化率

外贸网站最重要的营销目标是提高网站的商务转化率。要获得高回报的网站营销,就必须努力提高网站的转化率,把流量转化为销量。即让浏览网站的访问者最大程度的变成客户。转化率是后期销售更多产品获得利润的基础,因此转化率比订单金额、利润率更值得重视。

(1)在产品推荐区放置容易获得转化的产品

有些企业网站常把高利润或滞销的产品放置在产品推荐区或者促销区来引导客户。这种做法非但对提高转化率无助,而且很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推荐区必须在第一时间让客户获得信任和好感,通过性价比高的产品,并辅之以资质证明,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提升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让流量顺利转化为销售量。

(2)避免不必要的内容干扰

有的企业网站在页面上放置许多弹出窗口或者广告位,希望引导客户点击。这对于靠显示广告次数获得收入的信息类网站是有益的,对于做外贸的企业而言,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分散客户的注意力,干扰客户的购物流程。因此,删除无助于用户完成最终购买产品的信息,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促进商务转化率。

(3)网站设计应环环相扣

网站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紧凑,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外贸网站无法向用户展示产品实物,因此,精心准备的产品说明会对客户产生吸引力。富有特色的产品说明应包括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文字说明要做到简明、扼要、清晰,图片资料要做到图片清晰、美观,尤其要注意细节资料的解释说明,更能显示产品的优质与价值,也越能得到客户的青睐。将极大的提高网站的商务转化率。

(4)提高询盘的回复效率

客户的询盘就是客户订单的前奏。询盘回复直接影响到交易能否进行和网站商务转化率的水平。收到询盘后,首先分析客户。通过搜索引擎去查找询盘公司的相关信息。一般规模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行业网站,有时还可以搜索到一些别的公司对此公司评价的新闻,从而可以了解到这个公司的信誉度,实力、专业度等。回复要及时和专业,最先回复更容易把握商机。尽量制作一份信息详备的报价单,给客户一个非常专业的感觉。

在充分了解对象的基础上,了解询盘公司的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可以进行价格定位。因为通常按价格水平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鲜明特点。大体上是欧美以及东南亚对质量的要求相当的高,价格不能低,否则客户会对产品质量不信任;其次是非洲和南美,对质量要求不高,价格是较敏感的因素。

4.引入B2B营销手段,实施网络营销

B2B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是英文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即商业对商业,或者说是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过B2B形成一个全球大市场。引入先进的B2B营销手段,实施网络营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在目前B2B电子商务浪潮中,国际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因为国际贸易数额庞大,发展潜力大,这一领域的电子商务前景广阔。

B2B是目前盈利状况最好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B2B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聚合众多的企业商家,形成买卖信息海洋。买家与卖家在平台上选择交易对象。

B2B由于有一定的企业数量规模,客户相对来说比较精准,可以大大减少客户搜索厂商的时间。客户喜欢在这种平台上寻找产品。产品排名影响企业的销售效果,同行业的供应商有上百家,排名次序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媒体、各大网址导航站上重复出现的都是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外贸B2B平台,这就为选择B2B平台提供了依据。B2B平台有饱和效应,如果平台上的供应商过多,很难保证企业产品排在前面,这样的平台对企业来说效果不佳。在B2B平台发布信息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扩大信息的覆盖面,使企业信息被搜索引擎收录,关键词获得好的排名。排名靠前的产品自然容易被发现。对已经发布的产品进行更新发布和对产品内容页加入精准的关键词,对排名优化很有帮助。

在B2B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的类目要准确,类目名就是关键词。无论客户是用点击网站类目的方法还是搜索的方法查找供应信息,类目正确的都会比类目错误的信息被展示被曝光的机会高,正确的类目有利于搜索引擎收录,获得客户的关注。

五、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让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感受到了的巨大竞争压力,若想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贸易领域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进行重新思索与定位,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营销手段。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为这一改变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电子信息系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电子信息系统对外贸企业发展有许多积极意义: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企业机构和体制的完善;规范业务的运作,使业务人员能够对客户进行规范周到的服务;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度,建立品牌;加快交易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运转速度和效率,使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业务情况,并作出正确决策;改进营销方案,发现商业机会,发掘新客户;减轻业务人员劳动量,提供信息共享;增强与用户联系和沟通,改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国际化营销能力,增强外贸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孙景杨(1963—),男,江苏盱眙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作者:孙景杨

国际贸易信息技术论文 篇3: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究

摘要:国际物流指的是多个国家之间进行的物流活动,是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好与坏。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为国际贸易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及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进而对两者未来协同发展深入研究。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环境;有利条件;協同发展

1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国际贸易指的是多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主体是不同的国家,实现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的贸易活动。而货物从一个国家生产出来之后,由消费国购买,从而实现了商品货物的流通,形成了国际贸易行为。

第一,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的基础。由于存在国际贸易活动,就会引起国际物流行为,因为如果想要让货物产品从一个国家移到另一个国家,就需要有物流运输。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定会促进国际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国际物流行业也同样是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也是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有力保证。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就需要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物流,并且国际物流行业的高效运行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国际贸易促进物流国际化发展。由于物流行业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宽泛,例如运输、仓库存储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行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而国际贸易活动也带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实现国际贸易发展,就必须要发展国际物流行业,要打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缩小国际物流运行成本,进而获得最大的国际贸易利益。国际贸易的发展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而具有科学化、效率化的国际物流也对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促进紧张。如今新时期的国际物流发展都注重降低了国际贸易之间的交易费用与运输成本,不断扩大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三,国际贸易对现代物流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因此国际贸易也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物流行业提高质量、效率与安全。对于质量方面,如今国际贸易行业结构不断变化,许多高级货物取代了传统的初级产品,因此对物流运输质量提出了要求的变化。对于效率方面,由于物流行业具有多重环节,因此要统一整合物流环节,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输效率。对于安全方面,由于国际物流要面对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受到自然、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2 现代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第一,降低了国际贸易运输难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由于全球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因此许多科学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货物的交易,而不同国家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也相差较远,所以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物流形式,有些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落后,难以适应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物流技术,因此国际物流的发展解决了这种难题。

国际物流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与工具、设备、条形码技术等,对传统的物流技术进行改革,这种物流技术的发展让国际贸易更加便捷,不但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提高了当代国际贸易的效率。而国际物流提供了服务也在发展中完善,推动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物流运输形式多元化与信息系统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国际物流信息缩短了世界各国家的距离,并且增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让产品货物流通周期变短,运输速度加快。而现代物流运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形式,增加了国际贸易数量,尤其是现代物流运输具有安全、灵活等特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3 结语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条件,而国际物流的完善又是实现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具有相互的反馈作用,但是国际贸易对于国际物流行业产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国际物流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在新时期西方国家与东南亚国家是全球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促进了国际物流行业发展,我国需要调整新时期的物流策略,发展物流技术,进而为我国贸易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征. 现代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08) .

[2]雷权勇. 基于国际贸易的江苏沿海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J].中国商贸,2011,(23) .

[3]熊美珍. 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业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策略建议[J].中国商贸,2011,(18) .

[4]任燕. 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12) .

[5]杨长春. 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1) .

作者:赵欣

上一篇: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土地治理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