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论文

2022-04-21

【摘要】通过概述企业升级和技术学习与创新相关内容及学界研究成果,概括了技术学习与创新对企业升级的影响,指出了我国企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学习与创新所面临的不利的产业结构现状、高成本与风险、缺乏支持与激励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学习文化与支持机构、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及引入高质量FDI等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1:

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研究

摘要:本文以近十年来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作为参考,对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经分析发现,FDI在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上并不明显。反之国外的R&D在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介质上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不过,这个促进是建立在条件上的,也就是说这项国外的R&D技术溢出跟国内的研究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一定要呈水平结合。

关键词: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FDI R&D

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是技术的进步,只有技术进步经济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以国际贸易,FDI,人口迁移等途径为主的技术溢出又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人指出,利用国际贸易和FDI为传输渠道的这

项技术为物化型技术的溢出,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

国外学者首先考虑的溢出效应是东道国的经济福利。关于FDI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上,进行了检验并且考察了其技术的主要渠道。通过对这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和时序数据,在FDI技术溢出上的假设进行了研究求证。研究发现,FDI在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上呈现很大的溢出效果。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产生的外溢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美、日两个国家更是呈双向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在FDI技术溢出效应很难通过研究论证来进行分析。据某国制造业在1978到1990年期间的企业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国在FDI技术溢出呈负溢出效应。另一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其也不支持正溢出效应,即使发现FDI溢出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国际贸易在技术溢出方面备受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进口贸易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自从国外学者利用进口份额来对国外在R&D上的存量进行构造,证实R&D在国外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对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很多学者也通过这一证实来进行后续研究。除此之外还有C&H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数据处理方式,缩小了处理结果的偏差,其结论也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度越高,越能从R&D中收获利益。通过对国内的R&D的存量和人口数量进行一个平减,并且以人均的进口量来作为比对国外的R&D,在采用了一系列OECD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面板数据之后,研究表明了,进口贸易的技术能够对这些国家带来200%的TFP增长值。

在以上的研究中,利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模型。虽然方法不同,不过其得到的结果都有表明到,国内的生产力和R&D在投入方面存在的相关数据,其R&D效应的存在。不过也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对此表示怀疑,而且不支持R&D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的显著性这一结果。也有相关研究结果实证了这一方面,且国内学者还认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这两方面有互相影响的关系存在。

1 模型的设定

1.1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说明: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时间为1992-2002年。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能将截面与时间的变量相结合,以减少缺省变量的问题,也让模型的确认变得更为困难。其模型分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三大类。

3 关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本文采用15个国家11年内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其对于FDI在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R&D的存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但是FDI的系数是负的。这说明,FDI不仅会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有时还会产生阻碍作用。结果如表3: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美、日、韩的拟和程度和各项检验都比较先进。三国的计量分析从侧面上反映出中国在FDI和国际贸易上对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

计算结果如下:

说明:表中显示的为估计参数,括号中为t检验值;*,**,***分别代表10%,5%和1%显著性水平。

在表4中可以看出国内的R&D资本存量与TFP增长呈正相关。但是在外资存量中,日本的R&D对中国的FPT的影响最大。在中国的进口产品中,以日本的电子产品为多。这些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也就显得国内的技术溢出效应尤为明显。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进口和出口都可以提高。不过是各自的影响不同而已,所以在模型中没有包括这些原因,也会对结果产生相对比较小的影响的。

4 结论

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和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还有在国内主要的贸易伙伴的技术溢出对于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中R&D资本存量能促进我国的产出增长,但是FDI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相当明显。而且在只考虑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经济的影响后,许多发达国家将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项目通过FDI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国外的R&D溢出促进了中国的TFP增长。但是这种促进是需要国外R&D技术溢出与国内的研发水平互相结合的。

参考文献:

[1]黄凌云,范艳霞,许林等.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2):125-130.

[2]黄先海,张云帆.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27-32.

[3]苏为华,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2):58-65.

[4]刘和东.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与门槛效应的分析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2):30-36.

[5]陈立龙.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效应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78-79.

作者简介:

李建清(1980-),男,福建厦门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企业管理方向。

作者:李建清

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2:

企业升级的技术学习与创新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概述企业升级和技术学习与创新相关内容及学界研究成果,概括了技术学习与创新对企业升级的影响,指出了我国企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学习与创新所面临的不利的产业结构现状、高成本与风险、缺乏支持与激励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学习文化与支持机构、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及引入高质量FDI等对策。

【关键词】企业升级;技术学习与创新;产业升级

【作者简介】李军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政治经济学在读博士,广东广州510006

前言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在全球迅速扩散、跨国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以及物流和通讯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了企业技术活动的转型与升级。新技术模式已经影响所有发展中国家,驱使一切生产活动去应对新兴技术,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新技术来竞争。最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而落后者也开发出新的能力来有效地利用新兴技术。跨国企业纷纷寻找日益细分的增值活动。以寻求特定环境的技术升级和生存能力。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和能力,以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实现自身的升级,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一、概述

(一)企业升级概述

升级反映出事物从一种状态积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企业升级是指企业根据资产状况、战略目标、盈利能力及生态可持续性的标准,从一种经济活动发展到另一种被认为是更可取的经济活动的运动过程。通常情况下,企业升级需要朝着更加复杂的活动转移,这些活动需要投入新技术或提供额外的技术知识,改进生产工艺,因而进入壁垒较高,专业化或一体化程度高。不管基础如何,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各国的企业都必须进行升级。

由于要素禀赋决定了静态的比较优势以及一个国家的贸易模式,因而产业升级可被看作是一个沿着比较优势阶梯向上“移动”的自发调整的进程。因此,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对相关要素价格变动的反应。当企业积累资金。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推动工资大幅上涨,或者说是劳动力变得稀缺而资金成为了丰富要素。从长远来看,由于劳动力可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工资在部门间趋向均等。因此,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资金积累的部门,还会影响整个经济。当工资大幅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与技术含量不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变得没有竞争力,迫使企业投资于更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技能更熟练的劳动力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升级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工业化早期,企业升级主要表现在企业致力于自然资源部门和低技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煤炭、纺织等采掘业或轻工业;第二阶段,比较优势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变化,原先的比较优势不再具有优势,主要表现为工资上涨,企业劳动力过剩的经济特征逐步消失,而资金积累逐渐增多,依靠投资转而成为比较优势,企业升级主要集中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等重工业;第三阶段,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与扩散,相应地高技能劳动力不断增多,技术成为比较优势,企业升级主要依靠技术来进行。

企业升级过程其实是把各种能动的生产要素合理高效地配置到生产流程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它涉及两个目标:跟踪和吸收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能力及在产品创新、质量方面更具竞争力。因此。现阶段企业要实现升级,首先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学习和模仿能力;其次是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促进品牌和能力提升。通过提升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的专业化和质量,占领高端市场,树立品牌以及建立行业标准。

(二)技术、技术学习与创新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技术的定义不同。Abetti(1989)把技术定义为在科学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工具与技巧,用于产品、工艺、系统和服务等的发展、设计、生产和应用。笔者把技术定义为产品制造、工艺应用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认为技术学习与创新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增量的改进,“学习”和“创新”活动的类型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不同,两者都涉及风险、时间和精力。

(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

Vinod Kumar等f19991探讨了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从而培养他们自己的科技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人员的供应、转移渠道,政府的介入以及公司的学习文化等。Dieter Ernst(2000)认为韩国电子产业的升级,应该从技术多样性(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l、有利于提升国内能力和产品专业化的政策和制度方面着手,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SaniayaLall(2000}采用新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模式进行详细分类,发现低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慢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增长最快,各国用来获取竞争力的战略差异很大,如果不考虑学习过程和政策因素,单纯运用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模式。Tran Ngoc Ca(2002)探讨了在越南的外国公司的技术能力。认为技术技能的传播需要通过培训、渗透和书本知识进行,扩散到当地的合作伙伴并影响当地市场的吸收能力。Sanghoon Ahn(2003)认为采用新技术,需要把直接生产活动的资源转移到学习或调整活动,这可能会暂时降低生产力。EricHERSHBERG(2004)提出了产业升级的概念,认为升级的基础是学习、制度和政策。Andrea Morrison等(2007)从全球价值链和技术能力角度出发,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的框架。Gregory Tassey(2008)认为全球化技术为基础的增长政策势在必行,指出世界正在见证技术为基础的竞争,这是许多国家承诺投资技术和有效利用的结果。

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认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受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技术链和创新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企业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创新收益、创新人才、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制度等内部条件的制约。从产业升级角度看,这些研究可分为四类:①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孙自铎(2003),王一鸣等(2005),张昌彩、童书兴、常建坤(2005),赵惠芳、牛姗姗(2008),薛光明、韩江波、白玲、吕明元、林思达、王立军(2009)等;②以高新技术产业或信息技术产业带动产业升级的有孙育红(2001),刘慧、吴晓渡、韩霞(2003),马健(2005),牟彤华(2006),许晓冰等、刘常勇、刘阳春(2009)等;③通过合适技术选择实现产业升级的有陈佳琪(2004),季小立、盛方龙(2005),黄茂兴、冯潮华(2007),李秋斌(2008)等;④从技术进步角度研究产业升级。蒋黔贵f2000),范泽孟、徐建华(2002),祁文辉、金志奇(2006),王立军(2007),徐德云(2008),魏丽华(2009)等。国内学者更多地是围绕宏观要素和行业结构特点来论证企业创新能力,较少从企业内部技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构成和运作机制着力研究。

二、技术学习,技术创新与企业升级

(一)技术学习对企业升级的影响

升级及到生产工艺、生产工程或营销方面的特殊技能。任何形式的升级都必须借助于技术知识的吸收和转化,以用来操作机器、提高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或分析全球市场需求格局等。因此,企业升级的第一步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企业技术学习的能力构成了升级的重要基础。企业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交流。

企业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高壁垒位置的占据。但个别企业可能没有足够有效的升级资源。如技术,知识,信息或资本。那么学习和通过借鉴他人的成果或者模仿他人成功的经验就显得很有意义。根据企业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如果仅仅通过市场过程而忽略企业外部的学习、借鉴和内部的培训、总结和积累,企业不能在非市场机制中有效升级。技术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竞争力的先决条件随着时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高增长行业不久也会变成了低增长的陷阱。一旦竞争对手提高模仿能力,知识积累便成为进入更高利润领域的关键。这种知识基础是某种产品或某个行业发展起来的,能让参与者获得有关知识并在另一种产品或行业中繁荣起来。如今衡量产业升级效果不仅包括创造性思维和适当冒险精神等个人能力和学习行为,还必须探索企业的知识转化的能力和效果。技术学习可充实、补充和提升企业的知识资产。

企业外部学习活动可促使知识流动、外溢和转化,从而更快地学习竞争对手的技术。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模仿是最有效的和最快速的升级手段,尤其是竞争者之间的模仿和追随更容易学习吸收竞争对手的技术知识,使企业的升级成本更低,更加高效;企业内部的学习过程可储备和积累技术知识,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技能,为产业的升级打好基础。企业通过内部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和知识转化机制,为企业升级奠定基础。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就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基础条件。总之,企业学习为产业升级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条件。

(二)技术创新对企业升级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化将为那些集中于价值创新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巨大的回报。跨国企业通常进入并占领壁垒高或对高附加值分配施加影响的产业领域,遵循“高端”(high road)发展模式。相比之下,创新效率低下的国家或地区注定要走成本竞争的道路,从而可能遵循“低端”(10w road)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生产别人不能生产的商品和提供别人不能提供的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成功的必要条件。竞争能力不是静态的,潜在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使他们能够提供更便宜或更具有市场分割敏感性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维持企业的地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和不断地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自身升级和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企业的技术的更新就是一次重大的升级。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升级。技术创新对企业升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促进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第二,技术创新使不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出现较大差异;第三,技术创新通过影响需求结构以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或转变生产方式;第四,技术创新淘汰了一批传统产业,同时催生了一批新产业;第五。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企业之间不断出现垂直整合。

我国企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如果不及时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就只能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由于缺乏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中国制造企业备受跨国公司的挤压,零部件产业正在经历阵痛,迫切需要升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要实现升级,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学习,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吸收和消化,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同时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

三、我国企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学习与创新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产业结构不利于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

从产业结构与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它们可带来更持久和更深入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持续提高生产力,具有更多的溢出效应,因为技术密集型活动能创造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低技术产业也能产生学习活动,但其落后的技术基础限制了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发生,它所产生的技能和信息对于其他活动只有有限的应用性。我国产业结构没有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是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初级产业与重化工业部门比重高,附加值高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低,造成高级化需求结构与低度化供给结构的矛盾。另外,国有企业在大部分行业仍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企业大多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而建立的,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但他们依靠垄断或政府扶持可赚取丰厚的利润,因此,对技术学习与创新的动力不足;而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过小或资金限制,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程度较低。我国中低端产业过多,高端产业过少的产业结构,导致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乏力的局面。

(二)企业难以承担技术学习与创新带来的高成本与风险

企业对新技术不了解,要想以合适的价格引进合适的新技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就必然存在成本和风险。在生产中使用新技术,需要对技术特征作进一步学习,必要时对技术作出改进。使之符合本地的环境、生产规模、技能和能力。即使企业引进的技术在国外很常见,企业的学习过程也可能是漫长的,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和不可预测的。不同技术所涉及的学习和创新过程也尽不同,企业获取的知识越深,困难也就越大。我国虽然开放国际贸易、国外投资和知识流入,但这些并不能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打包好的进口产品或技术。同样不能确保降低学习与创新的风险。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缺乏接触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充足机会,缺乏技术学习目标、必要的指导及集体学习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增加了少数企业学习与创新的成本与风险。

(三)缺乏支持企业学习与创新的有效机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顺利地承接了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造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在今天却变成了阻碍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的步伐。很多企业缺乏装备升级、技术创新的动力。没有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学习与创新程度很低,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核心技术的能力。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左右,专利转化率在25%左右,推广率在10%~15%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企业对技术、信息、技能等的需求是很难得到完全满足的,而我国企业得到政府、技术支持机构的资助与扶持较少。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也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现行的金融部门贷款担保方式及对新技术项目评估措施很难让企业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贷款投资,许多技术支持机构提供的培训内容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等等。这些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支持企业学习与创新的机制,在我国实行的效果相差太远,导致我国企业在技术学习与创新方面很难获得实际有效地帮助。

(四)没有形成有效地市场调节与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激励体系还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在经营上往往急功近利,追求高新技术的热情不高,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宏观方面,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政策规范不够,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重引进轻消化,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协调与互动。企业科技人员不能有效地参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局面。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只有不到33.2%的企业建立独立的技术改进机构和研发部门,甚至48.4%的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发达国家在30%以下。同时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导致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依赖进口,一些关键设备基本依赖进口。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量化考核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五)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投入力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亚洲新兴国家要低很多。1991-199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支出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一直徘徊在0.5左右,1999年略有上升,为0.65%,而同时期印度、美国分别为0.85%与0.27%,而韩国、日本、瑞典在1997年分别达到2.79%,2.83%,3.95%。科技研发经费不足,导致我国研发能力的落后。根据近几年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在所列示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一直不高,比印度还低。虽然中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排名逐年上升,但无论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还是人均研发经费,排名都很落后。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一直都很低,而且一直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资金缺乏,或看重短期利益,忽视技术改造的长期收益。

四、促进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的对策

(一)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终生学习的企业文化

古典经济学一般假设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转移和扩散是相对容易和自动的。技术投资的最大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吸收过程,对市场驱动的资源分配的任何干预都假设是无效和扭曲的。这种对技术的做法具有严重误导性,尤其是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氛围的培养。技术既不像有形物品那样出售。也不像先进知识那样渗透。拥有专利的跨国企业或引进方为了保持竞争力,会极力阻挠技术的扩散,同时技术本身含有的隐性元素,技术的成功转移则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当地深入学习等来完成交易。只有若干隐性元素能够被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发完成后,那些嵌入的技术元素才能更好地得到应用。学习过程通常是缓慢的、渐进的和路径依赖的。学习通常发生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得不到相应的技能与信息。因此,许多企业不知如何去学习,他们必须与技术拥有方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失去原先积累的技能和知识(通过类似过程获得的),所有特征意味着技术学习面临着广泛的协调问题、外部性、市场丢失fmissing markets)、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市场失灵(stiglitz,1996)。

正因为学习存在着市场失灵,我国企业可能会无法承受与有着更多学习经历和更好网络支持的外国企业的竞争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因此,要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机制。从企业了解的技术人手。逐步向外围延伸,选定一个方向的外围技术,搜索、整理相关技术信息,组织人员参观、培训以获得更多的“诀窍”(know-how)。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渗透,以期达到“知道为什么”(know-why),能对该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增量改进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产品、新工艺、新设计,甚至具有创新性的技术。

此外,掌握新技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深化,以及人力资本和网络来支持。因此,企业还需要建立起终生学习的文化。没有这些持续不断的努力,企业只能建立一个低技术活动的竞争位置(competitive niche)。因为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在一个开放的市场,新技术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要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状态。每个阶段的学习都需要新知识与技能,因而变得更具挑战性。

(二)建立支持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的机制

企业升级不仅仅要建立内部学习与创新机制,一个完善的外部支持机制和制度也很有必要。企业的基础设施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升级战略和成本投入。在发达国家,支持企业升级的各种服务主要由市场提供,政府仍然感到支持不够,建立政府机构来增加这些服务和功能。对于我国而言,市场为支持企业学习和创新的服务远远不够,政府更应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市场机制或政府投资,建立为企业提供支持的服务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技术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资源与技术信息,帮助企业挑选技术,升级到更先进、高增值的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检修服务,以及在技术应用方面提供有偿或免费的培训服务。香港地区的生产力委员会(HKPC)在上世纪60-70年代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二是建立技术推广机构,主要任务是向企业推广合适的新技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研发机构合作。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等广泛采用这种技术支持方式;三是建立各种生产率中心来改进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生产效率和效益,为不同行业提供特殊的培训服务。中国台湾的中国生产力中心(CPC)就是为了促进工业自动化,以应对工资上涨及产品日益增加的精度和质量而设立的机构:四是建立政府独立或合资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主要目的是测试、学习、修改及应用外国新技术。并与企业合作,使这些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可以用来设计、研发新工艺、新产品,为企业提供独立开发的自主技术;五是建立各种计量、标准、测试和质量检测中心,帮助企业校准、保养机器设备,检测产品质量,确定行业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加大学习与创新资源的投入

匈牙利的证据表明,雇佣高技能人才越多的行业,进行的投资和创新活动越多,并且这些行业和企业积累人力资本也越多。技能的持续提高是劳动素质偏向技术变革的结果。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创新的努力,可以理解为一个联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能创造出一些持续的工业现象。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得不持续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熟练的劳动力,因为他们更容易适应创新。高技能人才可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使企业将更多投资于创新活动,创新活动的高额回报反过来又吸引高技能人才。企业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必须先储备一定的技术技能,积累相应的专业知识,加大学习与创新资源的投入。企业升级不能忽视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我国企业不仅需要从内部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而且要从国际市场引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利用他们来克服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技术制约因素。通过内部培训、参加各种培训班甚至出国学习等形式培养自己的员工,提高他们的技能与知识水平,同时积极从国内、国际各种渠道引进亟需的高技能人才,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学习与创新环境,以便更好地带动企业学习与创新。

(四)加大引入高质量FDI。提高技术扩散效应

高质量的FDI对新技术的转让和开发变得日益重要,跨国公司(TNC)活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创造和技术努力所带来的好处甚多。大力引进FDI,引进高技术投入和高产业关联的项目,对加速我国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进程意义重大。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和外部化两种方式①把技术转移给东道国,他们一般不出售其最有利可图的技术,经常控制外部化转移方式,以使买家难以得到技术的核心元素。有能力的技术买家也会因此觉得技术获取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到最后几乎不可能获取在商业上成功的新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FDI或出口来利用它们的新技术。“高质量”的FDI是以出口为导向、采用新技术并能与当地建立紧密联系,而且主要限于以高科技活动。它能为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确保他们的需要能满足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是利用FDI并支持国内企业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活动。目前,我国企业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外国项目的时候。重点考虑的方向应该是积极引进高产业关联项目和高科技,高技术投入的项目,运用FDI来掌握相对复杂的技术。技术越复杂,外溢效应越大,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延伸学习过程,激发更大的学习潜能,降低技术努力带来的风险。

(五)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学习和借鉴

企业要想在开放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在技术方面,就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相结合。“走出去”指的是企业积极向先进的企业学习。交流和探讨。“引进来”是有所挑选地引进技术知识。企业加快升级步伐,要积极主动走向世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益于技术交流和借鉴的活动,向行业的领导者学习技术和管理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要模仿,更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结合自己的产品和业务流程,将已有技术增量改进,使之适合自己,适合市场。在技术的学习和借鉴方面,腾讯公司是技术学习和交流的最佳案例。有人曾经说,腾讯是中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山寨”企业。腾讯绝大部分的业务和技术都不是自己开发和独创的,腾讯的成功靠学习、靠模仿,通过互联网无穷的学习和交流资源。

作者:李军华

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3: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构建包含执法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区际度量指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运用2000~2010年我国的时间序列及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不同方面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效率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贸易开放、FDI是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要素。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TFP;FDI;国际贸易

一、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olow在《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中指出: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生产率增长值中无法被劳动和资本生产率中所解释的部分。也就是说,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来源于知识、教育、培训、组织变革和创新、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效益等因素导致的生产率增长。

而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可以凭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依靠法律对创新知识赋予的垄断性专有权,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激发企业进一步的研发投入与自主创新行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通过影响本土企业及跨国企业的生产行为而作用于一国全要素生产率。

其一,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对本土企业产生积极与消极效应,对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最终影响就取决于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David and Willmore利用专利保护、贸易制度等方面的跨国数据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充分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的作用较强。Kanwar和Evenson使用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保护对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可能产生抑制效应。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法律手段在一定时期内使创新主体获得了独立开发与产业化的权利,这种排它性的生产行为会延缓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其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等行为的影响,会对东道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首先,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进入发展中国家被模仿的风险,增强了外资企业转移先进技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预期,促进了FDI与国际贸易的发生,这不但使得发展中国家可模仿技术集扩大,而且能获得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Helpman认为处于技术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收FDI,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模仿和吸收,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柒江艺、许和连从企业层面的估计结果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的证据。Titus按SITC的2位数分类的20种产品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进口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引起产品进口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增加。

然而,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FDI与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可能负向作用于东道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由于大部分外资企业占据世界技术领域前沿,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就为外资企业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技术市场提供了可能,使在技术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Doanh的研究表明,若国内市场中某些产品已被国外的生产商所控制,那么,这些国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国外生产商的垄断能力。

二、计量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假定生产函数满足以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

其中Yt为一国或者地区在t时期的产出,Kt、Lt分别为t时期的资本和劳动投入。θ、1-θ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为全要素生产率(TFP)。

正如已有文献所表明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两个重要内在因素;知识产权制度则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国际贸易与FDI作为国外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提高国内的知识资本存量,同时也通过技术溢出促进了国内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类似于高凌云和王洛林等的研究,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一)基于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结果

首先采用我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OLS回归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开放度、FDI、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方程(1)仅考虑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作用,方程(2)在控制其它影响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程(3)则引入知识产权与相关控制变量的交叉项,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部分的影响途径。

表1中模型(1)、(2)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并没有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TE)与技术进步(TC),实证发现,存在微弱证据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全要素生产率中TC部分的提升,但对技术效率存在一定促进作用,尽管这种促进作用在10%水平下不显著。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还主要以模仿型驱动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规模、速度来体现优势,质量与结构还存在很大调整空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保护机制,激励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生产与贸易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型产品,扩大我国企业模仿的技术集合,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改进,推动产出不断朝生产前沿面靠近。但同时由于我国在前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对较弱,国外先进技术及产品的进入,在一定程度加剧了高端产品市场和技术的竞争,对我国突破式创新活动反而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在短期无法实现突破式创新的情况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导致模仿难度的上升以及模仿成本的增加,使得更多资源被投入于技术模仿,从而阻碍了技术进步。

表1中的式(2)给出了考虑贸易开放、引进FDI、人力资本、研发等因素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的估计结果。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FDI是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贸易开放及FDI通过国外技术输入与溢出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变量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这一方面可能是源于该变量并未真实反映我国研发投入状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由于我国科研体制及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科研投入效率相对低下、科研结构不合理,因此,R&D投入虽然大幅增加,但并未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

当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开放、FDI、研发投入的交叉项后,实证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虽然不能直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却间接通过影响贸易开放、FDI而正向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在控制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FDI、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直接作用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确实能够通过改变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影响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产品,进而影响从外部获取的技术、管理等知识资源,作用于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而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投入交叉项系数为负的结果更进一步说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所以对全要素生产率可能存在负向影响,关键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未能起到有效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作用。正如前面所阐述的,一方面,虽然我国近十年来在无法取得突破式创新成果的情况下,过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就只可能迫使投入更多资源于模仿型生产;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开放、FDI的激励作用,使得外资更愿意投资于知识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这对于本就仅有小部分企业能够朝产业链上端发展的我国企业来说,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生存环境更恶劣,被锁定于“技术底层”的可能性就增大,反而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提升。

(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

本部分进一步采用我国30个省份(重庆数据包括在四川省中)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于面板数据估计中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模型的选取采用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水平上接受原假设条件,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根据表2的估计结果,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后发现,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效率改变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阻碍技术进步的作用明显减少且在大部分方程中不再显著。

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自主创新仍旧处于初期阶段,以模仿、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依然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模式,因此,国际贸易、FDI等国外知识传入渠道、规模及质量的变化就能较大程度影响我国的可模仿技术集。即使这种传输进来的知识能否被吸收、能否被转化为国内生产力还受人力资本等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知识型产品的贸易及资本的流入确实通过直接与间接溢出效应为我国生产效率的改进提供了可能与空间。这种作用途径更好的体现于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FDI、国际贸易的交叉项的方程(3)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不但能通过影响我国的FDI与国际贸易而提高我国可模仿技术集的规模与质量,促进技术效率的改变与提升。而且,尽管技术型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确实使我国企业发展环境更加严峻,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我国企业以及国内对于自主创新资助力度的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企业在恶劣环境中置之死地而后生,逐渐取得了一些突破式的技术进步。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进步的阻碍作用尽管仍旧存在,但已变得不太显著。知识产权通过影响自主创新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还可从方程(3)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投入的交叉项系数中得到一定程度反映。

其它控制变量的系数表明,FDI、人力资本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变得更加显著,研发则明显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要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外资质量与优化结构,进一步促进贸易结构升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能不说是一种较好选择。尤其要注意研发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研发作为技术创新的基本投入,本应是技术进步与效率改进的最好驱动力,但本文却与李宾的研究估证类似,研发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认为中国基础研究强度的过低,与以市场换技术的科技政策相结合,可能就造成了我国研发在促进国内TFP 提高方面作用不显著甚至为负向影响的结果。

五、结论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保护知识型资产专有及使用权的特定性制度,通过影响国外企业及国内企业的生产行为而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秉承索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界定,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0~2010年我国的时序数据和30个省份的区域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FDI、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不同方面的影响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尤其表现于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效率方面。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得到更明显的体现,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的影响虽然仍旧为负,但已经变得不显著。这可能是由我国现有的技术进步方式决定的,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仍旧有限,主要以模仿生产、引进吸收的渐近式创新为主,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明显使得产出不断朝生产前沿面靠近,但促进生产前沿面移动的作用却未有效发挥。

2.知识产权保护还间接通过影响贸易开放、FDI而正向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确实能够通过改变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影响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产品,进而改变我国的可模仿技术集,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研发效率不高、研发投入结构扭曲的事实,在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过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可能迫使投入更多资源于模仿型生产中,加剧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竞争程度。

3.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FDI是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但研发投入额的增加却未能起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及技术进步的作用。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贸易开放及FDI通过国外技术输入与溢出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科研体制及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科研投入效率相对低下、科研结构不合理,因此,R&D投入虽然大大增加了我国技术知识存量,但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注释:

①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体现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技术进步表现为在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前沿面的变化。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所确定的生产前沿面,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能够实现的最大可能产出。技术效率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要素投入水平下,产出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断靠近。

参考文献:

[1]Solow,R.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312-320.

[2]David M. Gould, Willian c. Gruben,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1996,(48): 323-350.

[3]Kanwar S,Evenson RE. Do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pur technological change[J].Oxford Economic Paper,2003,(55):235-264.

[4]Helpman, Elhanan. Innovation,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 Econometrica, 1993,61: 1247-80.

[5]柒江艺,许和连.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禀赋与FDI 技术选择来自我国FDI 企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8):63-69.

[6]Titus O A, Hong Yin. Do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nduce more bilateral trade?[R] .Evidence from China’s Import,World Development, In Press, 2010, Available online 6 February.

[7]Doanh N K. Impa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trade flows in ASE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2007,14(1): 1-15.

[8]高凌云,王洛林.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 季刊),2010,(1):391-414.

[9]Ginarte J C, Park W G. 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 crossnational study[J]. Research Policy, 1997,(26):283-301.

[10]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3):377-382.

[11]李宾.国内研发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吗?[J].科学学研究,2010,(7):1035-1042.

(责任编辑:宁晓青)

作者:朱树林

上一篇:广义发展经济学分析论文下一篇:会计核算下经济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