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贸易探究论文

2022-07-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据WTO的统计,1982-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增加到720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8倍,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速,世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服务贸易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服务贸易探究论文 篇1:

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的全面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了迅速的变化,我国的服务贸易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对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体现和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接着就中国服务贸易的问题详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优势

经济的迅速增长,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着促进,在服务贸易的总量上逐年增长。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在结构上的不完善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等诸多问题,也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在面对新的改革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服务贸易的科学发展就比较关键,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重视和强化,对服务贸易的优化发展才比较有利。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体现和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体现分析

从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来看,由于在经济的架构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在经济手段的强化,在竞争上表现的就比较强烈。市场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主要是对TC公式加以计算,对出口的数额进行统计时,在数据统计的确信层面就比较重要。在这一指数的计算方面主要是出口的总额减去进口的总额,然后比上两者的数量和。其中在TC指数取值范围方面是(-1,1),是数值从-1到0的一个过程,这就体现出产业的竞争力没有得到稳定发展。我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更多机遇以及挑战,在增速上也比较的迅速,对产业的结构发展有着很大带动作用。我国的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在稳健宏观经济以及优质市场体制下,对服务的需求有了创造,在综合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也比较突出,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就比较迅速。服务贸易在我国的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在发展的速度上比较迅速,在总量上的增长速度比较大。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增长的同时,在结构的失衡问题上也比较突出,在集中的优势上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知识含量以及高资本的服务贸易层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在保险以及金融等新兴的服务贸易占据的比例比较小。在服务贸易的总量上有了增加,但在逆差方面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在整体的竞争力方面还比较缺乏。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通过TC进行表示的,从我国这一竞争力的指数来看,显示的是负数,所以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就要能充分注重优化,将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进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国的服务贸易的良好发展。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综合开放度低的问题

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实际的发展当中,由于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在服务贸易的综合开放度方面相对比较低。从我国的国民经济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低增长的水平上体现的比较显著,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很多层面都有着很大发展,在发展的不断深化下,我国在经济贸易当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从综合开放度方面来看还相对比较低。还有是在服务的总体进程方面还较为落后,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在一些运营成本比较高的服务贸易,还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问题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在管理体制层面还没有完善化制定。由于在服务贸易方面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管理体制层面就没有完善化,其中还存有诸多漏洞,这些就会直接影响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虽设置了相应的法律,但发展的速度和制度的更新方面还没有跟上,这就使得服务贸易的发展缺少了制度的规制。所以在服务贸易管理的体制方面就要能够进行完善,在这一层面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3.中国服务贸易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

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在专业化的人员方面相对比较缺乏。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加以支持,在占有的比重上也比较大,人力资源方面得到了保证,就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其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在服务贸易的人员方面相对比较缺乏,对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很大阻碍作用。还有是在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上相对比较滞后,这就对其实际的经营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影响,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视。

4.中国服务贸易的内在结构不完善问题

我国的服务贸易方面的内在结构方面还没有完善化。我国在服务贸易的总行业架构比例方面和行业总水准还没有得到有效符合,在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出口架构层面没有得以协调性的呈现,这就造成了新生服务贸易的后力不足问题的出现。再有就是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在比例的分布上没有均衡化的呈现,如在交通贸易以及旅游贸易和通信贸易等方面,在实际的分布方面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国的交通以及旅游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很大支持作用,但是在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逆差问题,这对诸多吃呢挂面的发展就有着很大影响。

5.中国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薄弱的问题

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在发展的竞争上处在劣势。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外部竞争力比较薄弱,一些服务贸易企业还没有达到相应规模,以及在科技含量上还相对较低,这些方面就阻碍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再加上服务业内部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在参与到国际竞争方面就存在着诸多的困难。这些方面都要能得以充分注重,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探究

为能促进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策略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相应策略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注重模式的优化,在产业升级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我国的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要能对第三产业的制度调控背景结合实际进行完善化。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够对第三产业贸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加以完善化,并要注重各行业的服务贸易法律的完善,促进这一领域的平衡发展。要能进一步的对资本市场经营收益进行扩大化,在贸易市场方面能够进一步的规范,对垄断的局面要有效的打破。发展第三产业是服务作为基础的,所以在服务贸易过程中,就要能够注重服务经济架构的优化,能够从国家层面来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对我国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第二,加强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完善化。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依靠相应的规范制度加以支持,国家方面就要能够在管理政策方面积极的完善,能够通过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我国实际的服务贸易发展进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的沟通机制,在发展沟通方面能够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在相应的机制上进行完善化。还要能够对我国的服务产业发展的立法工作加以完善化,并要能够制定相应的法规以及监督机制等,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强管理,严格的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加以实施,并要能够将中央地方等紧密的结合,这样才能保障服务贸易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为能促进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企业层面也要能加强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要能注重和实际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对服务贸易的人才进行引进,对服务贸易的结构要及时性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在人力资源层面的发展进行加强,对知识密集性的服务业发展加强重视。可将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的发展进行紧密结合,不断的将我国服务贸易智力资本进行提高。再有就是要保障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服务产业的升级方面进行促进。要注重对新型服务业的转变,向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在服务营销的理念层面也要能及时的转变,将服务产业的升级转型目标加以实现。

第四,要注重对市场的多元化战略的科学实施。要加强对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地区的拓展,对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集中的情况及时性改变,只有在国际市场的大力开辟下,才能有助于对服务贸易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要不断的和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往来进行加强,还要能充分注重对现有的服务贸易市场的巩固,将系统性的风险能够得以有效降低,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结构和地区架构的优化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结构以及地区架构的整合优化,从具体的方法上进行实施,就要在当前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组织结构以及经济架构等进行结合,在服务的质量水平上能够得以有效提高。再有就是注重对行业垄断的防治,从具体的方法上进行实施,就要能够构建合理化的竞争机制,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加以保障,要从全面性的角度对管理的水平层次进行提高,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要能够保护和各区域整体发展的结合,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质量。

第六,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要能积极的对服务贸易壁垒加以应对。通过积极的措施实施,对实际的服务贸易壁垒加强完善,可通过对GATS当中所规定的服务贸易壁垒加以消除,以及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加以科学的应用,对服务贸易壁垒的问题积极的解决,最后就要能够对服务贸易壁垒的救济立法加以完善化。从另一方面的发展来看,就要能充分注重对民间资本进入到服务贸易当中进行加强,对现代化的服务贸易的发展积极的推动,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质量水平上才能有效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比较多变,在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期,就要能从多方面注重服务贸易的科学发展,在方法上要积极的掌握。通过从理论层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加强分析研究,以及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有助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也有着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庆欢,张如庆.中国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及中美比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2]梁可.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经验借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01).

[3]张云燕.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关系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14(05).

[4]赵小燕.服务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J].价格月刊,2013(09).

[5]魏怡然,朱巍.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3(12).

[6]刘颖,王飞.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05).

[7]彭曦.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新变化及我国的应对[J].经营与管理,2014(09).

[8]李敏,高淑娴.中印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商贸,2014(09).

作者简介:杨楣林(1994.03- ),男,汉族,重庆渝中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

作者:杨楣林

信息服务贸易探究论文 篇2:

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及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据WTO的统计,1982-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增加到720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8倍,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速,世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商务部的统计,1982-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43亿美元增长到3044.5亿美元,26年增长约70倍,年均增长率为18.6%。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由1982年的第28位和第40位上升至第5位,服务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位居第五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国家。

作为我国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领军城市,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总额长期稳居我国前两位,对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此,了解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剖析其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对探究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进出口规模与速度并重

从BOP统计下居民与非居民间的服务贸易来看,2000-2007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由114.1亿美元上升到503.06亿美元,8年间增长3.4倍,年均增长率为23.1%,高于同期北京货物贸易20.9%的进出口年均增长率。同期,北京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北京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和)的比重由2000年的18.7%上升到2007年的20.7%,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0.1%,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由2000年的38.1%上升到2007年的40.9%。其中,出口额由63.01亿美元上升到252.81亿美元,进口额由51.04亿美元上升到250.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5%和24.9%,服务贸易顺差规模基本呈增加态势。

与此同时,2000-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总额由79.1亿美元增加到559.1亿美元,8年间增长7倍,年均增长率为32.3%,高于同期上海货物贸易25.8%的进出口年均增长率。同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7年的16.5%,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11.2%上升到2007年的21.9%,服务贸易依存度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7年的34.9%。其中,出口额由36.07亿美元增加到250.9亿美元,进口额由43.05亿美元增加到308.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2%和为31.7%,服务贸易一直保持逆差。

(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

从FATS统计下外商附属机构服务贸易来看,2007年,北京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0.8亿美元,占引资总额的80.6%。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服务营业收入27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位居收入前三位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分别占57.2%、12%和10.9%;2007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53.2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7.1%。外商投资企业服务贸易收入2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位居收入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依次占比26%、22.6%和21.7%。

从自然人移动服务贸易来看,2007年,北京和上海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合同分别为317项和6185项,合同金额分别为23.7亿美元和73.5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4倍和7倍;实际完成营业额分别为9.4亿美元和50.2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倍和5倍;派出劳务人员年末在外人数分别为1.13万和3万,同比分别增加64.4%和9.7%

(三)传统项目和新兴项目并进

从出口行业结构来看,2002-2007年,运输和旅游两项传统服务贸易项目一直是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出口的优势项目,平均占比分别为39%和63%,但2004年之后均出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出口发展迅速。2002-2007年,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以及宣传三类项目在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均较高。北京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前三位的行业是电影音像、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前三位的行业是金融、咨询和广告宣传。

从进口行业结构来看,2002-2007年,运输和旅游两项传统项目在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占比分别为48.8%和65.2%。此外,北京服务贸易进口中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是咨询、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服务,进口增速较快的行业是保险、金融和运输服务,上海服务贸易进口中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是咨询、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增速居于前三位的行业是旅游、金融和运输服务。

从服务贸易差额行业结构来看,2002-2007年,北京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顺差,且顺差幅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宣传是主要的顺差项目,而且建筑安装和承包工程、电影音像逐步由逆差转为顺差;只有保险和运输服务的逆差2007年分别比2002年增长15倍和14倍。而2002-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且逆差幅度大幅增加。其中,运输、专利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保险一直是主要的逆差项目,旅游服务则在2005年之后开始转为逆差且逆差大幅增加;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广告宣传一直是主要的顺差项目,而金融服务和电影音像则开始出现由逆差转为顺差的迹象。

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1.战略定位明确,服务贸易重要性认识逐步提高。随着服务贸易对城市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和上海纷纷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战略定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外经贸发展规划》先后明确了北京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战略定位和要求。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则为上海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行动纲要。

2.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日益形成。2008年北京和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0488亿元和13698.1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2%和53.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72.4%和55%,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和62.4%。2001-2008年,北京和上海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5%和15.7%,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和4.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和15.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和7.1%,2分别高于整体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平均水平。由此可知,北京和上海已进入服务经济社会,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日益稳固,这将为两地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

3.发展重点突出,服务贸易出口逐步扩大。围绕商务部服务贸易工作指导意见,北京和上海根据当地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支持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同时在融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对金融、文化、软件、技术、服务外包等重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给予优惠支持。而上海则结合建设“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四个中心的实际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以金融保险、运输、服务外包、文化教育等作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行业,并通过制定促进该行业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和专项规划,进行重点推动。如《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的召开以及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行业目录的确定极大地促进了上海服务外包产业、软件产业和文化产业服务产品的出口。

4.统筹协调加强,服务贸易促进协调体系日益完善。为加强服务贸易各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北京和上海都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促进协调水平。一是重视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的作用。除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处负责服务贸易工作外,两地还注重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联合有关部门建立更为紧密的重点部门工作机制。如上海于2005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二是重视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两地都成立服务贸易协会并成立专门委员会,同时注重官方网站建设,以方便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贸易信息支持;三是重视服务贸易调查研究工作,充分调动各层次力量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官、产、学、研的联合调研。除做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的年度编印和发布工作之外,在各层次的立项课题中突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选题。包括“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立项中加强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重要问题的立项。

三、提升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狠抓根本,重视服务贸易发展的服务产业基础。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服务产业的支撑,从北京和上海的经验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当前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2008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40.1%和33.2%,而其他主要中心地区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分别为38%和46.2%、42.9%和32.2%、41%和33.2%、38.1%和38.1%,3不仅低于OECD对服务经济社会60%的界定,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55%的水平。因此,各中心城市和地区应当结合当地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

第二,瞄准重点,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企业。服务贸易的发展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具体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环境,利用优势,凸显特色。从北京和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地区优势对其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特色的影响。我国其他中心城市和地区应认真落实商务部关于服务贸易工作的具体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借鉴北京和上海的经验,依托具体的服务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增长潜力大的重点服务行业和企业,努力打造凸显地方特色的重点服务品牌。

第三,立足全球,抓住服务贸易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期。未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中心城市要把握国际服务贸易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在继续挖掘运输和旅游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立足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力争在承接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业务中占取有利地位,不断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四,重视人才,加快服务贸易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人力资源是提升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和地区普遍缺乏具备服务贸易专业知识、拥有国际视野和市场经验的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今后,应以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人才培训两个渠道为主线,以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水平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快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建设。

综上分析,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内地服务贸易发展的领头羊,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实践对我国其他中心城市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今后,我国中心城市和地区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战略目标定位,依托地方比较优势,以推动本地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作者:梁 瑞

信息服务贸易探究论文 篇3:

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摘 要:随着亚洲服务贸易的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量比较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与知识密集行业,也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服务贸易长时间逆差,并且区域发展失衡极其严重,东部沿海地区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提高贸易竞争力,一定要积极优化、提高服务贸易结构,提升通讯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乃至专有权利使用费及特许费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率,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由于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贸易身为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变成了国际贸易逐步关键的构成部分。我国身为发展中经济大国,对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挑战,发展服务贸易具有关键的作用。可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长期以来处于落后阶段,没有卓越的竞争实力。所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降低的现象被我国业内人士越发关注。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定义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早在1962年由Machlup首先提出,其观点为,生产性服务业属于产出知识的产业。之后,Greenfield在1966年将生产性服务行业为企业、非盈利机构及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非向最终端消费群体给予服务产品及劳动的观念予以提出,其首先通过产品属性或需求方向展开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这一含义后来通过Browning以及Singlemann在1975年通过不断推敲而逐步深化。Martinelli在1991年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包含了同资源分配及流通相应的活动、产品、流程设计乃至创新方式、与生产自身生产组织及管理自身相应活动。这一理念获得了早期研究人员的大量认同。我国的李江帆、毕斗斗等学者在2004年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为符合中间标准,向外部企业乃至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给予中间投入服务,用在执行商业运转及不断发展的生产,而不是用在符合最终直接消费及个人需求的行业。通常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给予的服务大多归属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服务。

生产性服务贸易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进出口的统称。国外将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的作用进行分析,这些分析大多将生产性服务贸易当做生产需要的中间投入因素贸易。生产性服务贸易模型重点突出了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内部专业化以及内部积聚效应,乃至生产性服务贸易同终端产品贸易的互补问题。

二、分析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

在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排在世界第三名,只落后于美国与德国。而出口世界排名为第五名,落后于美国、英国、德国及法国。进口世界排名位于第二名,只落后于美国。我国已经变成世界服务贸易大国。但从数据而言,从2002年到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由855亿美元提高到6043.4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幅度为18%,占据我国对外贸易比率为12.3%。可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也在持续提高,达到1980亿美元。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通过传统服务行业给予支持,通过自然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旅游以及运输成为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导行业,对于资本及知识密集型服务层面而言相对较弱,在国际当中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1.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

这不但存在客观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由客观因素而言,通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家通常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才能够显现出服务业的发展局势,这期间在我国生产总值内,工业比重由提高变成稳步,且在工业化大致完成后逐步降低,服务业所占比率逐渐提高,且在后工业化社会具有显著优势。当前,我国由整体上依旧处在工业化进程阶段,我国基本步入工业化中期,东部沿海地区处在工业化中期偏后时期,所以,服务贸易在量比方面物质商品贸易明显较小,由主观因素而言,从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经济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方针中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大多具有重工业、轻服务的发展特征,先后将服务业当做非生产或即便属于生产性却仅属于物质产业部门,其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竞争力依旧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准低。

2.服务贸易结构中,金融服务贸易相对较弱

通过世界银行计算,在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7.48亿美元,在全球排位22名,且以国际运输为主要出口收入,港口服务乃至旅游收入、金融服务贸易的比率较小。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不只欠缺一个沉淀的过程,并且金融服务贸易同整体服务贸易甚至国际经济贸易的总体发展能力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不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通过其他服务贸易的管理能力、国外市场拓展经验及信息技术予以支持,而且我国服务贸易落后,形成了金融业和服务业结合度较低。并且,金融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营销渠道创建乃至国家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密切相连,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程度较低,对于出口大国而言,摆脱海外销售终端加工贸易成为了首要的出口形势,并且,走出国门则显滞后,这就无法给金融服务步入国际环境给予更大的舞台。

3.增长形式相对粗放,专业人才短缺

我国行业长时间以来以粗放型作为竞争形式,在经营当中,通常推崇揽储蓄、扩大网点等方式,对于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收益方面,并没有强调服务效率的提升以及服务项目的拓展。构成此种模式的因素不但具有发展观念的束缚,也存在人才短缺的束缚。尤其是对外金融服务贸易,需要大量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支撑。我国对外投资实施较晚,起点较低,因此在外语能力乃至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方面极其短缺,并且在所有外贸活动当中,服务贸易又成为了人才标准较高的范畴,符合标准的专业人才稀缺,已经变成我国实施服务贸易的主要束缚因素。

4.服务贸易法律系统不够完善

我国一些服务贸易部门运行时间较短,比如卫星发射服务等范畴,还没有创建基本法律,没有依据造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并且,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指出,服务贸易包含了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几方面。我国立法范畴相对单一,对于法律建立层面而言,大致是对商业存在制定的,而同GATS规定的其余三种服务贸易形式的切合度较低。

5.不当保护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消极作用

保护具有双面性,不但能够创造发展,还会规避竞争,有效、得当的保护能够为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否则则会对发展有所阻碍。首先,太过保护对我国技术的发展乃至经济的提高十分不利,还会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实力降低。比如我国在金融、电信等方面管制过严,对产品的创新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所阻碍,这形成了服务类别单一价格虚高的现象。并且,全球并没有哪一国家可以随即开放市场,也不存在哪一国家可以彻底打开其所有服务部门。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在目前时期,我国的服务市场还处在不断完善当中,我国服务行业在竞争方面尚属薄弱,针对一些开始阶段的范畴,现时期应当进行服务贸易适当保障的方式,有效运用GATS内的响应贸易条例和其管限,分时期逐渐推动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6.我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不相符

我国每年货物贸易量庞大,并且连年形成顺差,并没有实现庞大货物贸易加快服务贸易的一同发展,这属于我国外贸发展的问题所在,也成为了服务贸易结构急需处理的问题,应当积极令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相符,构成正确循环,以免产生两者断层的现象。

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对于我国服务竞争力因素实证的探究,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数额的判断通过各行业竞争力数额加权平均核算而出,国家经济发展能力能够通过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核算,货物贸易发展能力使用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核算,经济对外开放能力通过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核算,服务业发展能力通过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据生产总值的比率核算。

因为在通常状态下,经济时间顺序列变量具有不稳定性,在这一环节上的回归分析无法获得良好的结论。所以,在不断分析以前,要对变量时间顺序的稳定性采取检验。

服务贸易竞争力乃至所有影响因素指标透过差分以后的数列都属于一阶单整时间顺序,能够更深层次探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国内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通过回归分析结论能够看出,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货物贸易发展状况、经济对外开放状况、国内服务业发展状况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模型总体拟合优度是83.52%,可是所有影响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动向并非完全相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对外开放状况、国内服务业发展状况三个方向对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正面效果,而货物贸易发展能力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存在一些阻碍作用。并且,经济对外开放能力对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效果最为显著,而国内服务业发展能力并没有良好的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

国家经济发展水准、货物贸易发展水准、经济对外开放能力、国内服务业发展能力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所有标准相互间具有协整关联,也就是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所有影响因素相互间具备了长时间稳固的均衡关系。

以协整检验结论为基础,要对变量采取深层次的因果关系检验。所以,逐步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我国经济发展能力、货物贸易发展能力、经济对外开放能力、我国服务业发展能力四个指标分别执行因果关系检验。验证后发现,我国经济发展能力成为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经济对外开放能力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互成主因,其他所有指标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只有采取更为开放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体制,才能够改变服务贸易的弊端。只要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业范畴,全部向外资开放,并执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相同待遇。推动生产性服务行业范畴的良好开放,打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行业范畴外资准入限制。执行服务业外商投资登记备案体制。逐渐将服务行业外资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成登记备案制,除却我国指定的重大限制类项目,对于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逐渐执行备案制度,政府主要将环境安全评估、事后监管管理好。提高双边、多边乃至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范畴,提高同相关国家自贸区谈判,有效运用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发展及相应国家、地区的服务贸易。

加快服务企业迈出去的速度。主要改革服务业企业迈出去的审批体制,大量减少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批范畴,尽可能将核准制变成备案制,执行一站式服务以及一站式审批,提高创建服务业企业迈出去的金融服务体制,构成服务业企业迈出去的公共服务平台。

四、结束语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1月,我国的旅行逆差为967亿元,运输逆差为229亿元,金融服务逆差为116元。这不仅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加快了百姓出境游的积极性,构成旅行记运输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还由于我国在金融、保险服务乃至知识产权使用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为欠缺,也造成了这些范畴的逆差较大。我国需要提高发展服务贸易,改革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尽可能从货物贸易大国转变成服务贸易大国,这也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2):87-89.

[2]韩文丽,李玲慧.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7):80-86.

[3]胡光明,蔡云辉.安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5):3.

[4]庄慧明,黄建忠,陈洁.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3,(3):75-76.

[5]鲁晓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10):81-82.

作者简介:孙鑫(1982.12- ),男,吉林榆树,讲师,研究方向:贸易经济

作者:孙鑫

上一篇:持续发展煤炭经济论文下一篇:电工电子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