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品贸易论文

2022-07-03

[摘要]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在全国外贸中占重要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和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主要对如何解决这些文体并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子信息产品贸易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子信息产品贸易论文 篇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内贸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就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策

0 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5912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1678.7亿美元,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28.4%,占我国对欧盟出口贸易总额53.9%,电子信息产品已成为我国向欧盟出口的主导产业。

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

1.1 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Linder(1961)和Balassa(1986)等外国学者的研究,一国的GDP越大(即市场容量越大),该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越迅速。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由2001年的1.32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期间欧盟经济也在稳步发展,2010年欧盟27国GDP达到16.76万亿美元。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欧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1.2 中国经济对欧盟的开放程度。两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会越高。我们通常选择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所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额占我国GDP的加权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0年,对外开放程度由5.8%上升为7.9%,这是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1.3 研发投入。电子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只有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其处于生产环节的上游阶段,才能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若用研发强度(研发经费支出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研发投入的衡量指标,那么199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强度仅为0.82%,2010年增加到1.24%,虽然与欧盟发达国家1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跨越了。

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障碍

2.1 人均收入相差水平。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贸易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据各年的国际统计年鉴可知,2001年以来,我国与欧盟的人均收入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我国人均GDP从90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382美元,增长了3.87倍。但是,中欧人均收入相差水平却由2001年的20769.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5597.5美元,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使我国与欧盟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消费偏好,导致我国形成出口低质量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高质量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格局,这不利于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2 市场结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存于市场体系,与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相比,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本和人力资源的限制而无法满足电子信息产品较快的产品更新速度,导致大量模仿创新等不良行为频频出现,最终使拥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在研发环节所产生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降低了其差异化生产的能力。

2.3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规模经济状况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进入的行业壁垒较低,这使大批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纷纷涌入,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经济,但从营业收入看,我国与欧盟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赶上的。所以,总体上我电子信息企业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4 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5.89万美元,但是这些投资主要是投于石化、汽车、机械及电气设备、钢铁等加工制造业领域,仅有10%左右投资于电子信息产业。欧盟在华FDI主要是把资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标准化的生产阶段移至我国,经过加工后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和非欧盟国家,或直接出口到其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再加工,这便是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

2.5 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向欧盟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我国技术标准体系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而欧盟为了自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用节能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34.3%的出口企业、41%的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高达574.32亿美元,而仅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损失就占到了32%。伴随着全球兴起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热潮,欧盟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严厉的技术性壁垒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缩小中欧人均收入差距。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水平自然导致我国总体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要想提高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缩小我国与欧盟国家的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首先要大力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收入,尤其是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3.2 加强中欧合作,规避贸易摩擦。中欧建交35年来,经贸关系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中欧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在国际电子信息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欧贸易带来巨大损失,随着中欧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贸易摩擦。因此,为了双方共同利益,我国要与欧盟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对话,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深远影响,为吸引更多欧盟在华投资投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我国应该积极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使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更符合欧盟国家的投资要求。首先要加强电子信息业发展所必须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公共信息和技术平台、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等。其次,优化电子信息业利用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电子信息业吸引外资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3.4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增大对研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并设立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尤其是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企业,应适当予以政策及资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实行技术转让,同时对研究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减少我国在核心技术及高端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综上所述,影响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我们只有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并克制其阻碍因素,才能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刘琴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業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01):52-55.

[2]邓钰靖.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J].经济前沿,2008(01):40-44.

[3]蒋国瑞,周敏.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02):48-49.

[4]程肯,王爱萍.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业现代化,2009(05):18-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

2/index.html.

作者:刘宁

电子信息产品贸易论文 篇2:

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在全国外贸中占重要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和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主要对如何解决这些文体并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 出口 创新 品牌 技术性贸易壁垒 贸易摩擦 WTO

一、引言

电子信息产品一直是我国的出口“大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行“三来一补”出口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量和金额突飞猛进,在全国外贸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并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顺差762.4亿美元。200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为4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7.7%,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8.4%。其中,闪存、家庭娱乐系列、安防产品的出口增幅较大。据最新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好发展。1月~3月电子信息产品累计出口额为1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7.9%。然而,在享受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如何改善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结构,如何扩大利润空间等。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摆脱困局,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一大产业,它的发展与贸易状况一直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每年国家都会发表《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研究报告》,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进行了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并且,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入到WTO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贸易现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和不利的问题和因素,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关注对象。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占整个对外出口贸易的比重由低到高,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工业由弱强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国同主要国家(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不断发展。同时,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入WTO,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贸易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支出,产业规模的迅速壮大,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这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使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市场,许多国外公司都看好这个市场。它们希望利用国内的低廉制造成本,把中国作为其全球生产基地,这既可以占领中国市场,又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输出到其他国家。并且,我国电子产品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国的许多电子信息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并能够勇于承担风险,大胆的尝试“走出去”的战略。如海信公司积极采用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强渠道建设,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华为公司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合资建厂,按国际公司的职业化水平运作等手段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2.我国对主要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状况

美国、日本及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主要的贸易伙伴。其中,美国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的最大伙伴。中美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为互补性贸易为互补性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电子信息产品。美国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的逆差较大,近年来,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差额问题成为中美双方关注的焦点。日、韩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进口国,而我国出口日、韩的电子信息产品多为加工组装型整机产品。欧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近年来,我国与欧盟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且顺差额不断增加。中国与东盟的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也在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http//www.ceic.gov.cn

3.加入WTO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使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了国际经济社会。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入WTO后,打印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主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增速较快,三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80%以上,成为出口企业的主力军。加工贸易仍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世界贸易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世界市场上已到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标签,这引起了不少发达国家的恐慌,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外贸条件先升后降,总体趋于恶化”。我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外贸出口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甚至跌价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从一般贸易上看,我国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由于产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同质性替代性强等因素,我国电子产业在市场上竞争主要采用了价格竞争的手段,在进军国际市场时,盲目出口,竞相压价,以致“价格战”硝烟四起。外贸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策动略的实施也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小会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我国的外贸条件恶化。

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较差

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知识产权成为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一个“组装基地的地位”,我们最缺的就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东西。我们只能实现“中国制造”,却难能实现“中国创造。”近年来,跨国公司对我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进行“专利围剿”。DVD、彩电、电池等产品相继遭遇知识产权纠纷。产品技术含量低,又使得产品出口外向依存度很高,这样就会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容易转化为出口中的风险。这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造成其他问题的根源。

3.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难点

目前,发达国家制定的法令、技术标准越来越多, 而且要求越来越高,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新的困难。此类产品出口遭受的技术壁垒影响的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质量认证和认可制度、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环境和生态要求、出口认证及包装和标签等方面。其中,计算机类产品、家电及消费类电子、通信及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品中出口最多的产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技术壁垒的情况尤为突出。例如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曾遭美国FDA拒绝,欧盟《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使我国七成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受阻。这既增加了我们的贸易成本和风险,也会引起贸易争端。

4.贸易摩擦呈现高发的态势

由于我国出口主要依靠低价格、大批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导致贸易摩擦越来越多。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迅速增长,国外公司对我征收高额专利费,“特保措施”限制了中国产品出口。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普惠制待遇正在减少,会有更大的挑战。

四、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发展的措施

日本电子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其原因在于“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更新换代;设备投资旺盛,技术革新活跃;出口策略灵活多变,力求缓解贸易摩擦”。而中国与其差距甚远,如我国消费者只愿选购松下、富士、佳能等日产数码相机,把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视为廉价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这一困局,采取措施发展我们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

1.加强品牌战略的实施

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产品的竞争力,是产品信誉和形象的凝聚。它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品牌战略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品牌难以达成国际认同。缺少品牌做支持的出口产品,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档次,缺乏竞争力。打造中国知名品牌,是我们扭转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形象的关键,甚至优先于产品创新。日本的主要创新产品并不多,汽车、电视机、相机并不是他们的发明,但他们能在模仿的基础上创出品牌,征服世界市场。我们也应为我们民族打造出一些国际品牌,让使用中国品牌的消费者也具有优越感。这才是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最重要、最根本也是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加强科技自主创新

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达曾说过“不创新,就死亡。”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上,不勇于创新,就会被淘汰。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艰难地赚取低额利润,而应该用有着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凝聚了我们的创造力的高水平产品为我们来开拓市场。科技创新产品还有利于我们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改善出口结构,这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发展至关重要。

3.利用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努力扩大产品出口

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等重点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并避免不正当竞争,从而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强WTO规则的研究,利用WTO规则维护我国出口权益

我国已经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享有WTO的一切权利。我们在遵守WTO规则的同时,也可利用WTO规则保护我国的贸易权利和出口利益。“我国既可以利用幼稚产业保护期,加快集成电路和软件等产业发展,又可利用WTO反倾销、反补贴、绿色环保条款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企业的利益。”

五、结论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在全国外贸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诸多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品牌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和WTO相关规则等方式来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勤俭: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王 儒:我国电子产品参与国际贸易出口的思考[J].经济师2007,04

[3]王翔宇: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河海大学,2007

作者:黄皓骥 程 肯 王爱萍

电子信息产品贸易论文 篇3:

资讯

产业导向政策不再单纯鼓励出口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日前联合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指导目录》将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同时废止。修订后的《指导目录》总条目有478条,其中鼓励类351条,限制类87条,禁止类40条,分别比现《指导目录》增加了94条、9条和5条。其中,鼓励类条目增加约37%。

同时,修订后的《指导目录》将引导外商投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环节和基础设施。新《指导目录》将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中的522项产品纳入鼓励类中,占《高新目录》条目的88%。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额两年来突破百亿美元

在临近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一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国际化和外资银行本土化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在11月24日召开的“亚洲金融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努力为银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支持中资银行改革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继续奉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中外资银行在竞争和合作中快速发展。

据统计,近两年来海外的申资银行并购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大型银行境外的利润贡献度显著提高,平均达到了5%到10%左右。目前外资法人银行达到15家,占全国外资银行的比重超过了80%。中资银行国际化和外资银行本土化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美国高科技产品业务对华出口出现大逆差

根据商务部透露的数字,2006年,73%的美资企业在华赢利,37%的企业在华利润率高于其全球利润率。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尤其令人吃惊。2006年,美国一家公司对华出口增长了40%,为美国创造了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截至今年3月,中国已经购买了628架波音飞机,占中国民航飞机总数的60%。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会再购进2880架客机,价值高达2800多亿美元,至此,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大的商用航空市场。

2007年上半年,中国和美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达50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达41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仅85亿美元。除了外资企业电子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对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大型工作站、软件加密算法、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及电子测量仪器等方面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成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难以逾越的“绊脚石”。

“目前,中国先进技术设备的配置率总体偏低,中国人中型企业的主要专业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5%,同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是41%,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物流巨头将聚首中国

“亚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决定于12月10日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全面反映亚洲运输与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行业盛会,亚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将吸引全球近6000名来自制造业、零售业以及贸易领域的货主企业代表及物流从业人士来到现场,成为今年国內物流服务展示和商务洽谈最具实效的专业展会之一。展会不仅为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搭建面对面供需交流的商贸平台,还将在同期重点举办9个主题30余场讨论及讲座,以及由俄罗斯交通部副部长率团的俄罗斯日活动。

最新研究报告:纺织业将保持5~10年稳定增长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仍保持良好局面;國内市场消费的增长抵消了一部分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对行业的影响;未来5~10年纺织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会贯穿发展全过程。

据统计,今年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四大类产品化纤、纱、布和服装都保持两位数增长;1~5月,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2,65%,销售产值增长24.3%,实现利润达391.93亿元,同比增长43.85%,行业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33%降到21.2%,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升、科技进步和品牌建设使行业应变能力不断增强,平均利润率比上年提高了0.49个百分点。

上一篇:教学质量闭环监控论文下一篇:市场日化品牌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