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数学就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建模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近几年高考热点问题,又有现实的意义和需要。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1)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方法;(2)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中生数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数学论文 篇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新形势下,社会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问题,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关键,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培养和提升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而非单纯地演示运算过程。当学生具备了数学运算能力之后,势必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与效率,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一致。本文主要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高中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算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众所周知,数学运算具有复杂、抽象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能出现“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要运用高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背后的深意与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探究。

1   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导致学习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数学运算能力较差。当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之后,就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然后从多角度探究具体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教师应运用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1]。

2   高中生在数学运算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  高中生的运算素养偏低

数学问题不能凭借猜测就获得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经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但是现在有很多高中生的运算素养偏低,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其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生的运算素养。

2.2  重视练习,忽视总结经验的重要性

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其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几个等级。许多学生在解题时为了加快解题速度,多做练习题,常常会用简化的方式来省略做题步骤;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最终结果上面,忽视了总结经验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偏低,解题的准确率也偏低。

3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运算能力要求的思维转变

高中数学运算不同于初中数学的“计算”,高中学习过程对理解运算对象、明确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掌握运算法则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一时之间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尚未转变思路,这样势必会对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产生不良影响[2]。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情况,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计划,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如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教学中,这部分知识较为复杂与抽象,计算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这时教师可以启发与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规律和运算技巧,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运算思维,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了防止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解题步骤、公式等内容的理解,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联系,从根本上降低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最终形成科学的运算思维[3]。

3.2  牢固掌握知识,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教师想要提高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速度,首先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要运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為灵活运用各种算理、算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确保学生计算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当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最快速度找到数学问题中的重点内容,再进行相关推演和运算,解决问题。如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方差公式s2=与s2= 这两种不同表示形式的算理、算法,学生才能正确运用知识,顺利解决实际情景应用中的问题。

3.3  加强对正确运算观念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数学运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他们更多关注实际数量的计算,而忽视了对算式的观察分析,往往较难看出其中的运算技巧;并且不擅长分析计算错误的错因,仅仅局限于修改正确答案。这样的方式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其运算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不等式及其解法”时,已知?6<0,求x的取值范围。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了根号的相关要求,直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计算出x<17。但对于来说,要满足(2x+2)≥0,才可以使根号具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便为?1≤x<17。在计算这道题时,学生平时不好的运算习惯,多半会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4]。

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了确保学生不会受到传统运算理念的影响与束缚,教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将科学化作为自己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让学生正视自己在数学运算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与思维。

3.4  加强对估算能力及基本运算技能的培养

估算能力也是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估算能力能让学生预知运算结果,以此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而掌握基本运算技能也是保证运算准确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掌握分式、根式、指数、对数、三角变换、分解因式、解方程等运算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与准确性。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总之,在高中阶段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十分重要,这与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积极创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运用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超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运算能力的养成方法探究[J].科技风,2019(6).

[2]詹瑾.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4).

[3]颜丽.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6).

[4]黎华高.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7).

【作者简介】

吴永福(1978~),男,汉族,广东高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初等数学教学。

作者:吴永福

高中生数学论文 篇2: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意识,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摘要】数学就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建模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近几年高考热点问题,又有现实的意义和需要。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1)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方法;(2)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模型方法 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論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与数学建模基本方法

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具体的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为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我们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我们要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数学建模教学还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2.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如“代数法建模”、“图解法建模”、“直(曲)线拟合法建模”,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

三、以“构造”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建模”就是构造模型,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例1:2016年国家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考慮到经济问题,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为了解家庭收入与生育二孩的意愿是否有关,现随机抽查了新疆某市50个一孩家庭,它们中有二孩计划的家庭频数分布如下表:

(I)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有二孩计划与家庭收入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解:依题意得:a=12,b=18,c=14,d=6

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有二孩计划与家庭收入有关。

综上,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地观察,精心的设计,通过现象除去非本质的因素,从中构造出最基本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回到已知的数学知识领域,就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觉的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数学学习与智慧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7):4-10.

[2]毛良忠.例谈问题探求中的信息解构与知识建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1):27-30.

[3]何拓程.从高考数学北京卷客观题的压轴题说起[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1):47-50.

作者:蹇志和

高中生数学论文 篇3:

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干预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找到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结合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寄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心理问题,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问题;干预策略

高中数学的学习节奏、难度、任务量与初中数学有较大差距,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部分学生开始恐惧数学,不喜欢做数学题,甚至讨厌数学课,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高中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寄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数学作业、数学笔记、数学考试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找到形成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保持健康良好的数学学习状态,积极向上,完成高中学习任务。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成因

1.特殊家庭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由于离婚率的上升,父母外出打工等多方面的原因,单亲家庭学生、寄养学生和留守学生不断增加,加之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诸多因素使得高中生的性格孤僻、冷漠、专横。同时,高中数学课程难度增加,数学课堂容量加大,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更强,部分学生虽能够听懂讲课内容,但难以独立完成数学作业,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留守、寄养、单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遇到学习困惑又没有倾诉对象,数学问题不断累积,数学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部分学生把这种压力归咎于家庭,认为没有人给他辅导数学,解不开数学学习中的结,这种心理状态给特殊家庭的孩子埋下了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隐患。

2.学习方法不当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数学知识更加抽象,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学生的学习是分散的、阶段性的,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而一部分学生没有有效地掌握记笔记的方法,照抄照搬教师的板书,没有及时归纳整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及易错点。课后作业的完成中没有深入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抄袭搜题APP中的解题过程。久而久之,他们觉得数学越来难,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逐渐形成自卑的学习心理,把自己置身于数学心理问题的囹圄,找不到突破口,迷失了数学学习的方向。

3.数学思维定式形成的心理问题。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重视数学公式、数学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能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但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方式却没有变化,不能灵活地拓展问题,发散性地思考,形成了盲目应用既定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限制了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学习效率不高。

4.抽象数学语言突变形成的心理问题。数学语言的转换是数学学习的难点,初中数学语言形象、通俗,相对简单。而进入高中就接触到了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抽象难懂,尤其是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与初中相比发生了突变,学生难以理解。例如,集合、映射、程序、逻辑连接词等数学用语抽象,与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有效衔接,数学学习的认知观偏离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了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心理障碍。

5.依赖性心理。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方向性、钻研性,课堂内容、课后习题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缺乏创新发展思维、知识拓展的数学精神,总是期望教师能够归纳讲解数学知识、示范典型题型、讲解详细的解题格式和模板,部分学生套用模板,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渐渐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丧失,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二、高中学生数学心理问题干预策略

1.倾听学生心声,突破学生心理囹圄。教师采取针对性策略,拉近与问题学生之间的距离,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现状和作业困惑,谈谈他们的家庭状况,家庭学习监督现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建立个人数学学习档案,每个学生一个档案,制订适合数学学习的方案。然后分阶段谈心,记录他们在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及时进行个案反思,寻找他们的数学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梳理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归纳成板块,梳理出体系,从而突破数学学习的心理囹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培养特殊学生的责任心,开展数学课护蛋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准备一枚鸡蛋,将鸡蛋做上标记,由组员轮流保护,每人一周。学生在保护鸡蛋的那一周要研究一个数学知识点,写出学习心得,与本组组员交流收获的数学知识。学期末,哪个小组能够把鸡蛋保护得不打碎,并且全组都能够掌握知识点,每个人写出护蛋数学心得,就评比奖励,最后对知识总结有特点的小组给予学分奖励。“感恩护蛋行动收获数学心情”数学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也需要细心耐心。有了数学学习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容易了。这样,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接受到了感恩教育。

3.开展数学分享课,干预心理问题。数学思维缜密,通过挖掘知识内在联系,开展每周一次的数学解题思维和解题心得分享课。教师将学生编号分组,每节课随机抽查三名学生分享最近数学学习中的好方法和某一块知识的心得,然后结合凸显出来的问题,给予指导。通过分享交流,把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寄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及数学认知特点归纳出来,了解他们数学学习中的困惑、独立学习中的学习误区,指导他们制订有效的学习策略,消除负面情绪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影响,开展针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干预活动,让他们拥有积极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

4.家校沟通,编写适用的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结合数学学习中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特点,全组数学教师通过研讨,编写针对性的数学练习题,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一题多解,拓展数学解题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解除他们的数学心理障碍。同时,加强家长培训,让家长了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及时和教师沟通,进行心理疏导,构建和睦、文明、愉快、开明的家庭数学学习环境[1]。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指导学生高质量学好数学课,写好数学笔记,扎实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此以来,在家长、教师的共同协助下,让他们能够形成愿意学数学、乐于学数学的积极心理。教师及时整理资料,形成学校对数学学习有心理问题学生有效、可操作的数学心理干预模式。

5.改变数学课堂评价方式。学生的数学自卑心理,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主观评价有关。否定后进生,漠不关心中层生,过分偏好喜爱优等生,都会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心理压力,并且产生负面情绪[2]。部分学生在数学交流活动中会产生自卑不健康的心理,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心理不健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制作了数学课评价素养表,从作业、回答问题、数学交流、数学笔记、必刷题过关等方面积分评价,按照得分开展后续的奖惩活动,奖励免罚金牌,惩戒以表演小节目、唱歌等形式呈现。对待每个学生应一视同仁,对待错误的数学问题,分析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解题入口,以一颗帮扶助学之心热爱学生,使他们激情昂扬地听好数学课,做好数学笔记,完成好数学作业。

6.开展有效的数学主题活动,塑造健康心理。通过数学主题班会、数学发展史讲座、数学10分钟讲课、数学学习心得交流、数学板报专栏、数学教师专题心理辅导课,了解数学家的励志学习经历,凸显数学元素,让数学文化渗透到校园。除了在數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学习的心理教育,还要开展心理辅导课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立志从一点一滴的数学知识学起,塑造出积极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

总之,数学学习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需要细心、耐心、信心、恒心,形成健康的数学心理[3]。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重视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寄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36.

[2]马和民.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03):86.

[3]张洁婷.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山东时代经贸,2010(08):23.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非示范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干预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180)

编辑:徐春霞

作者:高希燕

上一篇:电影中音乐论文下一篇:榜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