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雕塑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9

摘要:对于环境雕塑而言,空间构成不仅仅局限于雕塑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几何形态,雕塑在形体、视觉和环境等方面都需要空间地理解,其实质是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雕塑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环境雕塑公共艺术论文 篇1:

浅析公共艺术之环境雕塑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经设计改造而为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按空间形式可分为建筑内环境与建筑外环境,按功能可分为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医疗环境、工作环境、休闲娱乐环境和商业环境等。一般的习惯,环境设计类型可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

一、公共艺术

至于公共艺术设计,指在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范围重合。但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陈设。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设计乃兴起于西方国家,脱胎于西方古典艺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城市开发、建设而逐渐成为独立学科。当时,在重新规划和治理城市的一些旧街区过程中,为了确保人们应有的生活空间,在技术支持下,突破了有关高度的制约,建筑得以向上空发展,有了相应的公共空地。最初,美国一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在艺术支援政策(即百分比程序)的援助下,以及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从美术馆走出,被放置到室外,它们由此而得名,被称为公共艺术。

当下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世界的多元性和地区文化的个性将是未来公共艺术的主要课题。城市是文化的中心,而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则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定义为一种特定“空间媒介”,这种空间媒介必然有其艺术的个性。它是整个环境形态中的一个局部,有着自己特定的创作方法和审美原则。公共艺术还是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不仅是指物质概念上的“公共”,空间上的共享,更具有在精神内涵上“共同拥有”、“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特质,体现大众的文化意愿与审美特点,这些决定了它们的创作和执行与传统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有不同的功能、方法和规律。所以,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往往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标志,是市民精神的视觉呈现。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因而具有特殊意义。

理想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艺术家与环境设计师的密切合作。艺术家长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设计师长于建筑与环境要素的把握,因而设计出能突出艺术作品特色的环境。此外,作为艺术作品接受者的公众,同时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最后评判者。因而,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不能忽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去辅助完成环境形态的构成,去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此外,公共艺术又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向人们传递着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

公共设计艺术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公共艺术作为环境功能机制的一部分,在人文精神、审美效应上应与环境整体相协调,并有着独立的观赏价值。2、公共艺术已成为地域历史文化的延续及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与时代的时尚追求、精神生活、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成为视觉的焦点和时代的象征。有标志性、识别性或者能牵动人们的纪念性情结或者宗教情绪。3、公共艺术可能是无标题的构筑物创作,仅作为场所中的空间媒介,市民参与其中得到放松、学习、沟通、互动等各种生活的体验,在完成“空间对话”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独立的艺术价值。4、公共艺术还是绿色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又是人们精神与心理安慰的调节剂,同时又拥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二、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乃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部分。在造型艺术领域内,雕塑艺术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纪念性作用,同时,还可以美化城市,装饰园林广场和街道,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和美的宣传者。十九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雕塑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由于当时解决了处理大型雕塑的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所以出现了美国纽约港的巨型雕塑《自由女神》。无疑,这尊雕塑集中了建筑、科学和艺术于一体。而且,成为纽约城市的象征,为环境雕塑的典型代表。此外,拉什莫尔山上的四位美国总统头像,也是环境雕塑的一项创举,是纪念性雕塑和大自然相结合的又一范例。

至于与园林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街道广场及园林雕塑,是环境雕塑的另一种形式。此类雕塑与建筑街道相融合时,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变着城市的面貌,提高城市的格局,丰富市民的生活情调。譬如一些与喷泉相结合的雕塑,可以使静态的城市面貌有动态的美感。象征性及寓意性的园林雕塑则寓情于景。

回顾西方的艺术发展史,室外雕塑就本质上而言乃为公众艺术的一部分,但是,同时也不否认其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所具有的机能。文艺复兴之后,虽然西方出现了各种宗教、人性和文化性的,或是具有军事内容的独立雕塑,但也有实用性、装饰性很强的雕塑。另外,也有不考虑实用目的,也不具有太高的思想内容,仅从艺术美出发,只为美化环境而独立存在的雕塑等等。总之,只要回顾一下西方的雕塑发展历史,雕塑艺术的装饰意义和公共功能便可以得到实证。

此外,在西方的建筑史中,曾出现过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直到十九世纪,欧洲的大型建筑上还都带有装饰性雕塑。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审美意识发生变化,即在新建筑中坚决拒绝装饰雕刻的因素。从罗丹到毕加索,那些近代的雕塑先驱们,在他们初期的创作活动中,已经有了与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家一起工作的机会,因此大力提倡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不过,这种意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被真正践行。在室外等处放置的雕塑在当下已经受到了特别高的评价——虽然长期以来在名称上存在着争论——但是它们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则趋同。公共性这一属性在西方美术史上除了古代或者是中世纪末期的若干作品外,基本属于一种新的概念。

其实,即便在古代西方,放置在室外的雕塑几乎也是从属于某个建筑空间。譬如中世纪的雕塑,大多是一些为表达敬意而立的纪念碑,或者是统治者的立像,或者是一项法律形成的纪念印证。一般而言,均存在于一定的制约空间之内。当下,大量的抽象雕刻占据着都市的中枢,或者是公园的重要地段,它们有的业已于无形中成为主要道路的标志,有的则成为通往行政、文化或商业中心的指示标志。虽然它们在本质上已是艺术品,但是,却早已冲破了非放置在美术馆或者是某种圣地而不可的框框——这为当下环境雕塑与古典雕塑的不同之处。

总之,当下的环境雕塑的定义与传统的概念相去甚远,其特征是强调通过设计表现出与环境、空间的对话以及与空间各种建筑物形态的呼应和统一;它们的主要处所是绿地、街道、建筑物之间的公共空间,作用是改善城市世界的观看焦点,营造城市空间的阅读性和空间引导功能,树立城市空间秩序,着意于城市空间创新。而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环境雕塑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优秀的环境雕塑往往可以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三、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之特点

环境雕塑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着明显的公共艺术的特点。公共艺术除了公共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市场属性等。下面分别做出阐述。

(一)社会公共属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者不断地向艺术家和设计师提出各种有关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遍布城市的建筑物、广场、街道、商店、工厂、办公场所和学校,甚至市郊的高速公路等等。虽然历经数年的发展,一些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环境面貌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环境雕塑和公共环境不相协调的矛盾。不过,学术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在推动公共艺术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在启发着艺术家的创作智慧,促使其自身的创作手段不断得以完善。毕竟,社会是公共艺术生成和发展的平台。社会既是艺术创作的内涵和对象,也是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力。公共艺术是通过和社会的互动,以参与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公共艺术以优化和改善社会生态环境为理想,大批艺术家通过实践从艺术的角度很好地融入到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中,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价值判断。

其实,公共艺术价值不断得以完善的前提是社会的发展力度的加大和公众主体意识的提高,而在对环境雕塑艺术创作中更多的考量是公众的审美趋向的变化以及如何创造出和谐的公共环境的氛围。环境雕塑的创作必须有作为艺术品接受者的公众的参与,因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其表现涵盖了传统和现代的部分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之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很少有雕塑艺术属于纯粹的个人体验,或者完全与世隔绝,更多的雕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社会化倾向,而这种倾向涵盖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富有文化底蕴和审美功能的环境雕塑冀望参与到公共社会的进化中,从而使其从室内走向室外,从个人创作空间走向城市和社会民众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公共艺术犹如电报、报纸、广播等公共传媒,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力求在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方面彰显公众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即社会公共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艺术创作活动不可或缺的,没有社会基础条件的公共艺术作品必定缺乏对人文精神恒久的观照,从而导致艺术创作内涵的流失,使艺术创作显得苍白无力。所以,环境雕塑的创作者也需要多重考量社会的公共属性,使其顺应时代的诉求。

譬如大型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就选择了1999年11月29日这么一个平凡的日子,由雕塑家、设计师、记者组成小组,遵循陌生化和随机性的原则,在深圳的街头任意寻访18个各阶层的人,雕塑家把他们的形象完全真实地展现出来,并赋予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将这一天各种任务活动的一瞬间用青铜材料永恒地记录下来,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样的雕塑浓缩了强烈的时代意识,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而且,室外的放置也令观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公共性。

(二)文化属性

现代城市虽具有经济活力,但是,由于发展的无序,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譬如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高科技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城市设计的趋同和远离人性,大量土地的滥用和随意的拆迁又导致传统文化的湮灭等。而解决这些问题既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又要通过改变环境质量、协调好城市公共文化的关系和提升公民文化素质来解决。公共艺术创作就是通过对文化价值的发掘和传播等,展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公共文化变成标识符号,以此打造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至于环境雕塑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类、作为文化的载体,无论其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应和大众生活相联系,成为展现人类精神和心灵的工具,通过物质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结合,揭示和表现人类社会的情感和记忆,并传达出公众的意志。此外,公共艺术作为精神化的城市空间构成方式,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属性,环境雕塑亦如此。

例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就承载了浓郁的文化。该塑像源自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传说。据说在广州还是蛮荒之地之时,拓荒者的生活十分贫苦,此时,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勤劳的拓荒者们,希望能够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而去,羊化为石头。从此,广州得名为“羊城”,五羊也就成为该市的标志。再如雕塑《撒尿的小孩》就承载着比利时人蔑视强敌的价值观念。若失去这些优秀的文化属性,则这些雕像无非是普通的城市装饰,而不是城市灵魂。

除此之外,公共空间不仅是绿地、花园和休息之处,同时也是培养和传播公众文化关系的重要场所。依据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建筑、道路、绿地、树木、花草等都是城市生态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因素,唯独公共艺术作品是作为纯粹精神的构筑物而存在。譬如公共空间中的历史名人雕像,经常会让人产生探究人物和地域渊源的联想,这个探究过程既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修养。而且,这些环境雕塑所传达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有的具有教育导向,有的是为了调节环境视觉,有的带有诙谐、幽默的特点,有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恢复。环境雕塑在营造人性化情绪氛围的同时,也把“文化”的意义于不知不觉中置入其中。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雕像时曾这样说:“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确,当在迷雾的早晨,步入公园,迎面看到《巴尔扎克》像时,不得不联想到十九世纪法国的文化。

(三)环境属性

公共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环境空间,这既包括其所放置的空间,也包括作品自身所塑造的造型空间。这种环境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开放性,任由社会公众的参与、介入和欣赏,而且在开放的原则下关怀和尊重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情感。公共艺术创作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整体,显示了城市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理想。现代城市的建设处于高速之中,立交桥、马路像藩篱一样切割着城市,而利益驱使下的地块开发则导致传统物质文化遭到破坏。这些问题的解决虽非一朝一夕,但其过程却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尤其是环境雕塑的创作。总之,城市是一个集合体,艺术家参与城市建设,可以使城市的功能、性质、空间和物质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由于现代城市环境空间的布局是多样性的,所以,现代城市的空间作为环境雕塑创作的主要资源和材料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 纪念性空间

一般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纪念性空间,以纪念在这个城市中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空间有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遗址,有的是人物的故居,或者是经过选择的特定地点。一般而言,政府和相关机构会在此建造纪念性公共建筑物,例如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群雕等。古罗马的记功柱、皇帝或者征服者的雕像等通常都放置在广场空间,雕像主体往往是整个场所的视觉中心。例如《图拉真纪念柱》就是于公元113年建成,柱身上有螺旋形上升的200米长浮雕饰带,浮雕中如同连环画一样表现了图拉真皇帝对达契亚人进行的两次战役的场景。浮雕客观写实地反映了当年的战争、风景和器物,人物多达2500个,疏密匀亭,充满动感。再如上海南京路上的《五卅运动纪念碑》,不锈钢主体雕塑以其富于时代感的材质和充满力度的抽象语汇,勾起对过去抗争奋斗时代的记忆。

2、 标志性空间

鉴于城市因其所属的国家、民族和区域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也会因此产生差异。区域文化通过各种标志性建筑、文化遗址、政治或者经济中心,会形成不同的标志性空间,而标志性雕塑具有集中和概括地表现城市的特色。它们既能宣扬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又能让观者产生共同的情感和意识,并促进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城市标志性雕塑还是一种物质的载体,一个城市标志能否成为该城市的形象,取决于所表达的形式及其精神內涵能否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丹麦的《海的女儿》和比利时的《撒尿的小孩》等就是如此。《自由女神像》承载着美国人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念;《海的女儿》则承载着丹麦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观念。

3、 市民、风景空间

市民空间以类型丰富、层次繁多为特点,对应着人们的各种生活活动。不同类型的市民对应着不同的活动空间,比如城市的广场、博物馆、公园等,这类空间主要以休闲文化娱乐为主。风景空间多是以风景名胜、自然景观为主的休闲旅游区域,其特点是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痕迹,此处的环境雕塑应以轻快、时尚、前卫为主。例如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斜倚的人体》就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溶于一体,这也是后来作为公共艺术中环境雕塑的一个代表性作品。再如史密斯·托尼的《香烟》,就是将艺术的物体转化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体现了作者的“作品共同存在于同一空间的意识”。观者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却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内涵。

4、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包括各种商场、市场和商业步行街等。这种类型的环境人流密集、环境嘈杂,如遍布各地的小商品市场、特色商品一条街等。以商业街为例,意大利的鲁道夫斯基曾说: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而商业街的的人流量特别大,所以商业街头的环境雕塑往往是一些人像,以各式各样的姿势站立或蹲坐在那里,有的是当代人像,有的是过去人的像。例如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的雕塑《逝去的记忆·逛》就如实地再现了老北京的人力车夫的形象。再如昆明老城区步行街的一组雕像,便对各类人的描写非常逼真,令观者产生浓郁的兴趣。而且这些雕像往往都是从事各种商业行为,这使得环境雕塑充分显示出公共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总之,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与公共范畴内的物态都发生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互为影响的。其所打造的空间涉及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方面,大到中心广场、标志性的建筑物、剧院、购物中心,小到街角、路边、喷水池等;所有这些方面都可以找到公共艺术涉足的痕迹。借助公共空间,环境雕塑塑造了文化的价值,体现了城市对人的关爱之心。

(四)市场属性

公共艺术的目的是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创造新空间及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创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环境视觉艺术而赋予环境以生命与灵魂。其理念向物质形式转变的后果,是一个由艺术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公众、城市规划部门及委托方之间思想理念的综合与共同协作的成果和产物,其转变过程要符合一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规划。如美国为奖励和资助公共艺术而制定了“百分比艺术建设”法案,此法案规定要将制定公共建筑工程费用的0.5—1.5%作为艺术基金,并特设机构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从策划、创作、评选到实施、监督都已经形成了一种规范,以此来支持公共艺术创作的进行。同样,当下的环境雕塑创作也深受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环境雕塑的数量越多,质量也越高。一般而言,公共空间的雕塑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来制作,这样,必然使得环境雕塑深受政治的影响,不过,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的约束越来越小,经济影响的成分逐步增大。

以上为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几个特点。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明晰,即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构成部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界限也逐渐延伸,概念更加趋于模糊。现在,甚至出现了“公共雕塑”的名词,这也说明了环境雕塑被弱化,而公共艺术则趋于强势。不过,作为观赏者,人们在两者的变化和发展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总之,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和城市环境空间的功能存在分不开的,城市环境的优化、文化品位的提高、区域标志性形象品牌的打造等都需要公共艺术的介入;反之,环境意识始终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创作内涵并渗透在整个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在公共艺术的所有形式之中,环境雕塑始终居于其间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的环境空间则为雕塑的创作提供了平台。环境雕塑的发展可以带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又可以为环境雕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以国内的情况为例,1950年—1980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几个主要大城市以及江浙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有一定的与市民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环境雕塑艺术,其他地方则相对数量不足。这些公共环境雕塑艺术的设计虽然也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世俗化,强调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强调为工农大众服务等宗旨,然而由于“阶级斗争”的宣传需要,往往弱化和扼杀了它们作为公共领域中美化社会、愉悦心情和陶冶情操的作用,更多的则是显示出政治斗争为导向的说教,而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真善美的代表。而且,公共空间也没能成为市民自由交流、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场所。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雕塑创作的社会条件得以改变,环境雕塑开始迈向社会公共对话与公共批评的文化层面,并注意到与地方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新世纪的前十年,环境雕塑在国内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以便对其进行研究。同时,环境雕塑的创作也从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孙明胜.公共艺术教程[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高师教材组编写.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潘绍棠.世界雕塑全集(西方部分)[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

[7]刘骥林.环境雕塑[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8]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9]王朋.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10]陈海.欧美环境艺术概览[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许建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许建春

环境雕塑公共艺术论文 篇2:

环境雕塑的空间结构

摘要:对于环境雕塑而言,空间构成不仅仅局限于雕塑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几何形态,雕塑在形体、视觉和环境等方面都需要空间地理解,其实质是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环境雕塑的空间从其在创作、复制、迁移直至毁灭的过程和作品的自身形体存在于环境到作品的观看和体验中,经历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时空旅程;至于创作者个人的创作观念和思想情感、不可预见的偶发事件,以及决定其产生的众多内部和外部因素,连同作品本身共同编织起一张艺术存在的空间结构网。

关键词:环境 雕塑 空间 心理

一、环境雕塑空间的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雕塑不再仅仅是形体自身,而是指形体和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的总和,本质上是一种占有空间并对空间起调节作用的造型艺术。完整的雕塑空间,应该是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的融合。雕塑空间是雕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由雕塑的“实体空间”、“环境空间”以及受众者的“心里空间”所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的空间结构。任何一种雕塑的体积都是能动地、扩张地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和形体发生密切的关系。

当今街道、广场、园林、绿地等成为了艺术发挥的空间。环境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种形式应运而生,没有坏境,就没有环境雕塑,它是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因素之一,环境雕塑与空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件雕塑作品一旦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就会对周围的环境空间产生一定影响,反之,周围环境同样也会影响着雕塑。亨利·摩尔是研究环境雕塑空间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亨利·摩尔基于对现代雕塑开放空间形态的认识和对宇宙空间深刻内涵的理解,在雕塑创作中也采用了开放式的空间造型,以虚无的空间替代实在的形体,使空间积极参与雕塑造型,改变了传统雕塑那种封闭式的实体空间。他的雕塑《头盔系列》和《立体内外》就是这种开放空间造型的代表作。”①

二、环境雕塑中的空间结构

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的空间理论认为,人类理解空间有三种模式———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和关系空间。三种空间具有单向的层级规则,即者总是包含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特例。每种空间都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规则,它们共同构成我们现实世界多维度的空间形态。环境雕塑是具有典型的多层次空间结构的艺术形态,其实质是多层次的空间、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综合,是与人类多层次的空间实践相对应的一种艺术形式。

“环境雕塑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对象、运用雕塑艺术手段,结合姊妹艺术和工程技术,经规划与工程实施,创造和美化生活环境的空间艺术。作为空间媒介,它在组织引导环境空间指向、调节环境空间功能、提高人们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基础上,丰富生活空间的艺术氛围与文化内涵。”②首先,环境雕塑是存放在一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该环境的外在条件制约。其次,环境雕塑是是一门公共艺术,其创作题材同样受到限制。最后环境雕塑建设是以人为核心,所以环境雕塑受视觉规律的限定。环境雕塑应当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和接受程度,与名俗文化相辅相成。环境雕塑具有景观性,而构成景观性的要素分别是:1.雕塑主体,即雕塑形体自身占有的实体空间,这时,除了形体自身的空间以外,这个空间并不因为被雕塑占据而消失其自身的三维性反而被更加强调突出;2.环境,承载雕塑空间的物质背景,雕塑形体外围的受到形体控制和影响的空间,是雕塑实体周围的存在;3.人,即雕塑艺术的受众者。所以环境雕塑的空间结构包括雕塑空间、环境空间和受众的心理空间。

(一)雕塑空间

雕塑空间指的是雕塑本身占有着实体空间,包括物理特性和几何形态。它由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物理”概念下占有空间的体积。雕塑的形体起伏与变化使雕塑产生动态的变化。布鲁诺·艾迪里亚尼说过:“雕塑强化了感觉空间里的生命力,使我们感觉并意识到了它的存在”。环境雕塑一方面用自身的形体和外部轮廓来界定了它占有空间,从而影响着其周围的环境空间,使得雕塑的空间结构显得丰富而活跃,同时使的环境与雕塑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和感染力。另一方面,雕塑通过自身体量的大小、饱满程度来产生视觉张力,不仅向外影响和组织着空间的结构,同时它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内组织着雕塑的空间结构。不过这一雕塑占有体积并不是静止的,它通过自身的形、体积、线条的流动以及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形成一种向外延伸扩展的张力,并向四周辐射。

雕塑具有物质性特征,以物质的形式在空间中存在,所以,当雕塑被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它就自然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形成两种类型的空间关系,也就是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是立体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在形体,而虚空间必须是由实体空间来界定才能体现。例如,“曾成钢创作的《水浒系列人物——鲁智深》和严威创作的装饰雕塑《中国风》,也都成功地尝试了用凹陷的结构和开放式的空间来表现和替代凸出的局部形体,创造和利用了雕塑的负空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③负空間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组成一个完整空间不可缺少的部分,两个空间的有机融合,才能构成一个雕塑的完整空间。

(二)环境空间

在公共艺术的场所中,放置在环境当中的环境雕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环境中的各类因素比如建筑,草地,人流,天空,道路等会构成一个复杂的组织关系,在这个关系里,空间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空间决定着环境的质量,而雕塑又是环境的“点睛之笔”,尤其是作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体因素之一的城市雕塑,即使是以雕塑为主体,亦不可忽视其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谈论雕塑的时候,雕塑自身及其环境空间自然地被摆在了极其重要位置。雕塑实体能够积极主动地组织和调节空间,使空间产生有机秩序,产生活力,变得有生气和富有情感。同时,因为雕塑的加入,空间的层次感也变得更加鲜明,空间被活化,人化。雕塑给原来客观静止的空间注入节奏,使空间环境瞬间变得梦幻而神秘。雕塑自身的这种空间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环境空间的范畴绝不仅仅是以自然环境为主的物质环境,它还包括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社会背景、民族、文化素质等非物质因素。任何环境都是这两方面的综合,环境的物质状态和人文特征共同组成特定的环境个性特征,形成有情感意味的空间。环境空间在不断的建设、改变中发展,雕塑在整个环境空间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应该适应环境的整体氛围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整个环境艺术带来的美感

(三)心理空间

环境雕塑的心理空间是受众在参与环境雕塑对话过程中的感应。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回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或精神层面,反映出受众在审美、行为、文化等方面的一种状态。人们体验艺术家作品里面所包涵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只是作品因受者而异,既可以很局限,也可以将观者引向无边无际。所以,心理空间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它是通过视知觉,达到调整与均衡环境空间与雕塑空间关系这一目的的。雕塑的空问结构并非是静止的、固定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间的图式转换而流动。这种流动不是均匀的重复,而是富于节奏的变幻不定的流动。雕塑的占有空间,合围空间以及环境空间,当其作用于心理空间时,也是相互流动的,并不因为形体界面的分割而将空间自身的渗透性消失掉,而是使这种流动性有了更明确的知觉意义。心理空间是主观主动的。它感受体会现有的环境空间、雕塑空间以及两者组合在一起是否协调理想。因此,心理空间是均衡环境空间和雕塑空间、建构环境雕塑景观空间的支点。对于受众而言,是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的巨大推动力。

三、环境雕塑的空间的视觉规律

(一)“远视”浏览

环境雕塑是存在于环境之中,并在内容、审美形式上与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视觉开放性、环境特定性和受众公共性的造型艺术形式。当占有一定空间的雕塑被安放在了一定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一处景观,它是一个被动的客体客观存在,然而公共的空间里所有的环境因素都不是主角,雕塑也不是主角,公众才是主角。环境以人为本,环境为人服务,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的雕塑和环境设计首先是和谐的人性化的设计。在经济、科技、交通高度发展的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原先设定好的环境景观构建中,他们也许就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对于这类人来说走进他们眼里的也许就只是一幅画面,顺序是环境空间、雕塑空间,最后回归到心理空间。

(二)“近视”参与

环境雕塑具备公众性和参与性,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环境雕塑的要求,人们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了主动参与,环境雕塑使周围静止的空间活跃起来,给人们一个心理释放的情感场所。公众性与参与性可以让人们充分享受环境的情感乐趣。雕塑作为环境雕塑景观构建的客观的主体存在人们首先关注的就会是雕塑空间与之相应的会产生心理活动去感受或者衡量雕塑空间,也就是心理空间。而后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环境空间上,去进一步确定环境空间是否能够接纳雕塑空间,雕塑空间和环境空间结合的是否协调理想。

四、结语

空间构成是环境雕塑的其十分重要语言范畴的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既向外又向内的的组织结构中,环境雕塑艺术才呈现出自身的无限丰富的形态,满足大众心理接受的需要的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环境雕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调和了空间的气氛,创造出崭新的空间环境。只有把客观环境的公共性、人文环境的公众性及雕塑形式美的公众性三者同时考虑,并有机地协调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出环境雕塑的魅力。

【注释】

①房中明.浅谈雕塑的空间形态[J].雕塑,2008(03):60-61

②于俊峰.环境雕塑學科建设小议[J].雕塑,2000(04):28-29.

③房中明.浅谈雕塑的空间形态[J].雕塑,2008(03):60-61

【参考文献】

[1]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M].第一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3]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夏铸九.公共空间[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4.

作者:周亚威

环境雕塑公共艺术论文 篇3:

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发展与现状的探析

摘要 城市环境雕塑属于公共艺术,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解读城市的“名片”。本文通过对城市环境雕塑的含义、分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到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发展与现状的分析,阐述城市环境雕塑对黑龙江省城市形象建设、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作用,希望改变黑龙江省不容乐观的城市环境雕塑现状,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握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定位。

关键词:黑龙江 城市环境雕塑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

城市环境雕塑属于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思成先生把它比喻成“凝固的诗”。城市环境雕塑伴随城市一起成长,浓缩了城市的文明,是解读城市的“名片”。高质量、高品位的城市环境雕塑对于创建新型的城市文化、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让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健康有序地发展,保持独具特色的风格,延续黑龙江省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 城市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种类

城市环境雕塑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室内雕塑而言的,故可称之为室外雕塑。为了创造城市景观,也可称之为景观雕塑、城市环境雕塑等。”

城市环境雕塑是美化、装饰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设立在城市外的纪念地、游览区、陵墓、桥梁、交通主干线,以及设立于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雕塑,具体包括人物纪念碑、战争纪念碑、墓地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喷泉雕塑、广告雕塑等。如果按照城市环境雕塑的性质来划分,大致可分为纪念性环境雕塑、主题性环境雕塑和装饰性环境雕塑3种。

纪念性环境雕塑:在城市环境雕塑中纪念性环境雕塑应该是最早出现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宗教与政治服务,通过纪念著名的历史事件和有过丰功伟绩的人从而达到教化人的作用。现代纪念性雕塑的内容较之过去已经很宽泛了,比如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气节等。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防洪纪念塔等。

主题性环境雕塑:主题性环境雕塑是指“通过雕塑所具有的语义传达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揭示环境和场所的意义。主题性环境雕塑和环境的有机结合可弥补其他环境构成因素缺乏表意功能的不足。”例如,安置在联合国总部前的城市环境雕塑,此雕塑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联合国反对战争,全世界人民对于和平的热爱与向往。

装饰性环境雕塑:装饰性环境雕塑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美化、装饰此雕塑所处的空间环境,它应该与环境相得益彰,不一定有思想性,但看上去要美观,让人感觉舒适大方。装饰性环境雕塑经常结合其他的环境构成因素,例如与照明、音乐、绿化、喷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时产生的光雕塑、音乐雕塑、喷泉雕塑等。例如山东烟台滨海路上的一些环境雕塑,就是将音乐、喷泉、照明结合起来的。

二 城市环境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就辉煌,有陵墓雕塑、寺庙与石窟里宗教题材的雕塑、宫苑雕塑以及建筑的装饰雕塑等。此外,城市里还设置了装饰雕塑,如随处可见的石狮、汉魏洛阳铜驼街的骆驼。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蕴藏着中华民族卓越超凡的才智和无穷无尽的审美创造力。

作为现代意义的城市环境雕塑,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发展以哈尔滨市较为突出。有人曾说“南有上海,北有哈尔滨”。被冠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称号的哈尔滨是一座富有雕塑传统的城市。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黑龙江省的外国人较多,由于受外来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哈尔滨是当时中国最早建设城市环境雕塑的城市之一。这段时间建成的雕塑大致有3类:第一类是建筑装饰雕塑,第二类是设置在松花江边的4组园林雕塑,第三类是文化公园的纪念性雕塑。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西方雕塑艺术的风格。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如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获得了新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城市环境雕塑艺术迎来了春天,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艺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城市环境雕塑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三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

(一)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1 1982年3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雕塑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1992年经建设部、文化部决定,更名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的共同领导下成立了。随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成立了城市雕塑的领导、管理机构。继而在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

2 1965年,雕塑教师吴顺平和雕塑专业的毕业生杨世昌、金在坤等在哈尔滨市园林处成立了雕塑工作室,至此,黑龙江省有了自己的雕塑创作群体。在这以后,大多数环境雕塑作品都是由黑龙江省自己的雕塑家创作的。1985年黑龙江省城市雕塑规划组成立,设在中国美协黑龙江分会。同年,黑龙江省雕塑学会成立。

(二)80年代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主要代表作品

1 园林雕塑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装饰着千姿百态的环境雕塑作品,例如《学步》、《晨读》、《跳水》、《丰收》等。

(2)1983年,太阳岛公园内也出现了环境雕塑,它们美化、丰富了太阳岛的环境,成为太阳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例如《乘风破浪》、《少年与鹿》、《遐想》、《少年垂钓》等。

(3)1987年,在松花江边西段的沿江公园也设置了环境雕塑,有《沙滩热情》、《浪花里飞去》、《春归雁》、《泳》,以及《芽》、《夺》等。这些作品舍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写实手法,采用抽象造型,作品充满了现代感,江畔雕塑成为哈尔滨园林的一大特色。

2 纪念碑雕塑

为了纪念革命烈士赵一曼,1986年,在一曼公园安置了“赵一曼烈士纪念碑”的雕塑铜像。塑像传神地表现了赵一曼烈士勇敢、坚毅、临危不惧的风采。

3 建筑装饰雕塑

1987年,哈尔滨市和平村宾馆内设置了西洋人物造型圆雕4件,同期哈尔滨友谊宫、马迭尔宾馆、银河宾馆等室内外也都放置了一些雕塑作品。这时期的宾馆、酒店、影剧院等建筑内外还装饰了许多圆雕、浮雕及雕刻图案花纹,成为当年的时尚。

(三)90年代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代表作品

1 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益强大,进入90年代后,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繁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不仅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华,同时也吸取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制作材质多元化,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观念上,除了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外,进行了其他风格的探索,抽象和具象并存,前卫与复古兼容。现代心理学、现代科技、现代哲学都对城市环境雕塑产生了影响。

这一时期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虽然不如南方省市发展得快,但也取得了进步,艺术风格多元化,材料与工艺发生了许多变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大多采用水泥制作,现今除了传统的水泥、铸铜、大理石等,出现了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不锈钢雕塑以及利用有机玻璃和灯光结合的夜景观雕塑等。

2 主要代表作品

(1)住宅小区里的雕塑

住宅小区内的环境雕塑属于公共艺术,在人类生存环境中设置具有亲和力的环境雕塑作品,是对人性关照的具体体现。比较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雕塑是哈尔滨市辽河住宅新区内建造的喷泉、假山、雕塑等多种庭院景观和绿地,它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居住小区的称号。

(2)纪念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门前的“南丁格尔”、道外公园的“杨靖宇像”、香坊公园的“赵尚志像”,是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作品。

(3)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一系列雕塑

1999年末,当还差3天时间走进2000年的时候,“老街余韵”、“都市旋律”这两座城市环境雕塑被安放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上,它们成为中央大街上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4)校园雕塑

黑龙江省的一些学校设置了环境雕塑,其中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的校园雕塑受到了好评。不过中、小学校园内设置的雕塑作品存在着政治图解化、成人化的倾向,真正能够启发青少年智力发展,适合他们身心健康的雕塑并不多见。

四 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转折与发展

目前,北京、上海的城市环境雕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青岛的“五月风”、大连的“百年足迹”是90年代以来比较优秀的城市环境雕塑作品。然而曾经走在时代前沿的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则面临滑坡之势,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风格,从全国领先的地位落到了后边,像防洪纪念塔这样的精品雕塑,已许久未见。虽然大庆的“石油之光”、牡丹江的“八女投江”是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步入21世纪,这些作品已不足以充分体现黑龙江省的历史内涵,反映黑龙江省城市发展的现代风貌。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应与城市文化、建筑风格相得益彰。现今,在城市建设与艺术创作中弥漫着浮躁之风,一些设计师、艺术家对雕塑作品的周围环境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就在短时期内仓促完成了作品。这些城市雕塑的出现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形象的建设起到了负面作用。严格地说,一些雕塑作品根本无法和周围的建筑、环境协调起来,它们并不具备艺术性。因此,城市环境雕塑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城市形象的建设,创造新型的城市文化,展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内涵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面对昔日辉煌的成就,今日落后的局面,如何将黑龙江省的城市环境雕塑发展得更好,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城市环境雕塑一定要与所处空间、周围的环境协调起来。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放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因此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与前提下,要进行详细的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城市雕塑区域规划、城市雕塑专项规划。优秀的城市雕塑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环境雕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共艺术影响力。

第二,城市环境雕塑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与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师以及承建单位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公众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有关城市环境雕塑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科学、公平、透明的评审机制,加强广大群众与城市雕塑创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城市环境雕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生活各异的民族要既能共存,同时又不应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迷失自己。黑龙江省是满、金的发源地,我们应挖掘表现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创建黑龙江省特有的城市环境雕塑风格。比如,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在城市发展中,就要珍惜这种特质。设计师与艺术家一定要努力把握黑龙江省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发展定位,打造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品牌。

我们期待优秀的城市标志性雕塑,期待更好的城市环境雕塑来装饰、美化我们的城市,装扮我们的生活。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项目,《建国后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发展研究》,立项编号:10C033。

参考文献:

[1] 盛杨主编:《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 黑龙江省志编撰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文学艺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5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4] 贾朝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雕塑创作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作者简介:

潘宇,女,1979—,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段海龙,男,1972—,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潘 宇 段海龙

上一篇:采购实务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绿色物流发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