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 篇1:

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顺气导滞中药灌肠治疗,且采取结肠灌注方式;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疗效比较。结果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15例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结肠灌注;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

目前为止,针对神经源性直肠的分类国际上还没有提出统一标准。国内陈仲强教授等[1]推崇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损伤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照损伤的部位可以将神经源性直肠分为: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与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骶髓节段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这种类型的功能障碍在C1-T10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最常见,特征为排便的低级反射弧和肠肌丛保持完整,胃结肠反射、结肠反射正常,能缓慢的推进大便,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强,闭合正常,但不能随意控制,盆底肌痉挛,造成大便潴留。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涉及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的脊髓损伤引起一种无反射肠道功能障碍,特征为肠肌丛保留完整,能连续的缓慢的推进大便,而阴部神经、骨盆神经等中断,排便的低级反射弧被破坏,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大便失禁。

本科针对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采用结肠灌注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在中医证治分类中属于实秘中的气秘,主要是肝脾气滞,腑气不通。其中,男10例,女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15±62)岁。

12症状气秘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肋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1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1)排便不畅、费力,想排又排不出,大便干硬或成干球状,排便不尽,病程≥6个月;(2)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量少,每天排便小于35 g,或者有四分之一以上时间排便费力;(3)结肠或者全胃肠道传输时间有延长情况。

14治疗方法给予15例患者顺气导滞中药灌肠进行治疗:药方为六磨汤加减,本方有调肝理脾,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具体药方:木香、大黄、乌药、槟榔、沉香、枳实,若腹部胀痛者,可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若便秘腹痛者,舌红苔黄,气郁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扑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灌肠具体方法:患者取左侧位,抬高臀部,选用一次性胃管代替传统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药煎取150~200 mL灌肠液,在灌肠液中加入5 g冰片,温度控制在38~40℃[3],将肛管插入患者肛门20~25 cm深,直接将药液灌注在结肠内,灌肠速度以25~160滴/min,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保留灌肠1次/日,1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4个疗程。

15护理方法

151心理护理灌肠前需要让患者了解保留灌肠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急和紧张,提升患者信心,保持良好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152操作前护理在灌肠前应将便盆、卫生纸等用品准备好,床上铺一次性无菌垫单,防止灌肠液外溅。同时可在操作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提高患者舒适度。

153操作中护理严格按照正规步骤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插管深度。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导入药液时要缓慢,减少对肠腔黏膜的刺激,患者无便意感;耐心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位,以确保药液可顺利进入结肠。灌肠结束后为达到更好的效果,须叮嘱患者最大限度耐受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对肛周及皮肤及时护理,使患者感到清洁和舒适。

154灌肠后护理灌肠结束后,护理人员拔肛管要轻柔,拔管后用卫生纸或者纱布将肛门按住以防药液流出,并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尽量延长药液在肠内的留存时间,留存8~10 h为宜,患者排出药液时,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等不良反应。

16症状评分根据Bristd粪便分型标准对便秘进行粪便性状分析及评分[4]:(1)Ⅰ型,大便成坚果状;Ⅱ型:腊肠样,硬结状;Ⅲ型:表面有裂缝的腊肠样;Ⅳ型:腊肠样,柔软光滑;Ⅴ型:团状,柔软;Ⅵ型:糊状;Ⅶ型:大便成水样状;Ⅰ型计3分,Ⅱ型计2分,Ⅲ型计1分,Ⅳ~Ⅶ型计0分。(2)排便费力、困难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3)排便时间评分:25 min以上计3分,15~25 min计2分,10~15 min计1分,10 min以内计0分。(4)有胀感、下坠、不尽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5)排便频率评分:每天5次以上计3分,每天4~5次计2分,每天3次计1分,每天1~2次计0分。(6)腹胀评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

17疗效评价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痊愈:主要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8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731±544),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评分为(1231±427),第二疗程后为(930±377),第三个疗程后为(692±322),第四个疗程后症状评分降为(317±159),由此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2疗效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23不良反应15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给予患者结肠灌注能有效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认为[5~6]直肠功能障碍比膀胱及性功能障碍更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1%的患者认为排便功能障碍是中等或严重影响其生命的问题[7]。排便功能障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也是评价康复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排便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便秘时,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会加重或引起肛裂、直肠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便压迫肠腔阻碍结肠扩张,易形成溃疡甚至肠穿孔;便秘会导致粪便滞留,大量有害物质会被吸收,易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嗳气、口苦、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表现;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若长时间不能排除可增加结肠癌几率。便秘会导致患者屏气用力排便,极易引发心绞痛、脑出血、心肌梗死发作、中风猝死等心、脑疾病发作;粪便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如氨、甲烷、酚等扩散入中枢神经干扰大脑,造成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便秘可导致患者性生活障碍、妇女尿路感染、痛经等。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分为虚实2大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和寒积3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4种,但总的原因是大肠传导失职导致。其病位虽然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肾、肝等脏器有关。虚证患者应给予滋补,实证患者给予通泄。

本文选择实证中的气滞患者,该病主要以行气导滞为主。笔者给予治疗组患者六磨汤加减,其药方中的木香调气,沉香降气,乌药顺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每日取150~200 mL药液进行保留灌肠,本科选择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再使用输液器连接导管,不仅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还可控制灌肠速度并延长药液保留时间,降低了患者灌肠费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灌肠液的温度应在38~40℃[2],温度太低会减弱肠蠕动,不利于药效吸收,温度太高又会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合适的温度能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使效果提高。直肠长度为15-20 cm,传统灌肠是将肛管插入肛门

10~15 cm,正好在直肠处,易对直肠产生刺激而引起便意;本科将肛管插入肛门20~25 cm,将药液灌注于结肠内,避免直肠刺激,且延长了药液保留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在灌肠治疗过程中给予结肠灌注护理。在进行灌肠治疗前,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需嘱咐患者将个人卫生做好,及时排空大小便,保持外阴干净,有助于增强灌肠的治疗效果;在灌肠中,一定要控制好药量、温度及插管深度,而导入药液时一定要缓慢轻柔,患者无不适感且有助于药液的有效吸收;灌肠后指导患者加强腹肌锻炼,并在每天同一时间如厕,养成定时排便,每天至少排便1次,但不要过度人为控制排便时间,有便意应及时如厕排便;排便时间应快,不宜在厕所内看书、看报或抽烟等。早上起床后可出现结肠运动,患者可采取此时间段如厕排便。注意饮食习惯,多喝白开水,助于软化大便,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多吃豆类、甘薯、粗粮等含B族维生素食物,帮助肠蠕动,患者应忌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荤腥味厚食品,如浓茶、咖啡、烈酒、辣椒、蒜、韭菜等。现代社会因工作、学业等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这也是引起便秘的突出因素,因此要合理放松自己,劳逸结合,舒缓压力,自我调节。本文研究显示,采取结肠灌注,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

综上,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并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仲强,周谋望,刘楠,等脊髓损伤康复速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52-5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9):619-622

[3]闫桂玲中药灌肠与盆腔炎治疗仪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2(28):689~69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

[5]Martens F,denHollander P,Snoek G,Koldewijn E,van Kerrebroeck P,and Heesakkers JQuality of life in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a Brindley bladder stimulator compared to a matched control group[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1,30(4):551-555

[6]Furlan J,Urbach D,and Fehlings MGOptimal treatment for severe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a decision 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7,94(9):1139-1150

[7]Stiens SA,Bergman SB,Goetz LL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jnjury: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management[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Suppl 3):S86~99

作者:马婧

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 篇2:

营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 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优先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系统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大力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努力把柔性關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过去一年,成都市聚焦养老托幼、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服务等民生“急难愁盼”,全力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先后发布政府需求清单70项,建成18个项目、完成投资24.43亿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搭建儿童友好框架体系,让孩子开心成长。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全覆盖,建成4个市级、20个县级儿童友好试点社区、8个老幼复合型综合体和279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2.67个。发展普惠养老服务,让老人舒心长寿。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162张,改造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4180张,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195户,全市医养结合床位达30332张。关爱巡访服务居家老年人122.4万人次。拓展关爱服务内涵,让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建成市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资助3.94万名残疾群众参加托养服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9亿元,惠及残疾群众16.5万人。“关爱随行”心理健康救助服务特殊困难群体3.04万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人次达4.4万。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605台,公园、绿道增设无障碍设施400余处。推进公益事业发展,让全龄市民共享友善和美。推进“友善之城·尚善之都”三年行动,培育公益慈善类组织273家,打造慈善示范社区(村)46个、慈善场景32个,建立社区基金达1132支,慈善信托规模达2638万元,带动社区慈善连片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性需要得到满足,开始更多追求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期盼更便捷的托育服务、更优质的养老服务、更舒适的居住环境,等等。下一步,成都市将继续锚定创造市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目标,持续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让幸福美好生活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要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坚持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评价标尺,推动养老服务实现普惠优质发展。

一是增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建设不少于5730张的家庭照护床位,建立以空巢、独居、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的社区分类巡访机制,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燃气报警器、联网式烟感报警器等居家安全监护设备。

二是完善社区养老“15分钟服务圈”。持续推动完善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枢纽、“一院一中心多站点”为支撑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因地制宜增设老年助餐点、居家上门服务站点、养老服务顾问点等模式。

三是增加机构养老有效供给。支持企业增设普惠性养老床位,支持医疗机构增设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老年医疗护理床位,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2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超过50%。

四是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旅居养老服务设施,结合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形成季节性推介目录。完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对全市基本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实施数字化管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推动成都开放大学、各级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建设成为示范性老年教育基地。建立养老机构评估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服务质量监测评估、安全监管、风险防控等工作。探索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时间银行”发展基金。

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营造儿童健康快乐生活环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健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网络。制定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办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机制。推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实现全市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建立困境边缘未成年人动态监测体系,做到主动发现、及时保障。市级儿童服务机构实现心理关爱服务全覆盖,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普遍开展心理关爱服务。

二是促进儿童工作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建设。鼓励支持在各类儿童服务机构设置专业社工岗位,为有需要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服务。研究制定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引导、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为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三是完善儿童关爱服务基础设施。依托社区综合体、多功能服务设施以及国有闲置资产配置托育园所,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以及用人单位、产业功能园区举办职工福利性托育机构,构建主体多元、性质多样、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网络。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实施托育机构星级评价,推动提升托育服务水平。

健全特殊群体友好尊重体系,持续强化困难群众多维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困难特殊群众的关爱,要做到困难帮扶逐步实现精准化、多层次、全覆盖。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智慧救助体系。建设综合性社会救助服务平台,统筹救助资源,强化部门联动,促进社会救助管理部门间各项救助政策制度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数据监测,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求助对象开展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和整体评估,精准识别和认定救助对象。

二是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变化幅度同比例调整机制,落实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提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等方面的供养保障水平,完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机构建设和管理服务。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急难救助工作。

三是强化残疾群众福利保障。修订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政策,适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加强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建设,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率达60%。促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机构规范建设、规范运营,及时足额发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两级中心三级网络”建设,实现全市40%的镇(街道)建成社区康复站点。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做好无障碍出行、无障碍生活等场景营建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健全共同富裕的逻辑链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

大力推动全龄市民共享友善和美,塑造“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打造“友善之城·尚善之都”城市名片,营造全龄公益慈善氛围,推动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惠及全龄市民。

一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建立市、县两级慈善会联盟,推动慈善会在资源汇集、项目开发、品牌打造等领域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枢纽型、平台型、支持类慈善行业性组织,大力扶持服务类慈善组织,优化慈善组织结构。落实慈善激励表扬制度,定期表彰慈善领域具有較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组织(单位)、个人和项目。开展公益慈善健步行等“慈善+体育”系列活动等,引导慈善嵌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社区公益服务。健全社会工作服务“四级网络”,制定社工站(室)管理服务指引,研制村(社区)社工室服务标准,实现社区专业社工岗位开发率达100%,新增持证社工人才3000名以上。推动分级建立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清单,促进社会组织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增强专业服务能力,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公共服务事项,深入参与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围绕全龄市民需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引导市民向上向善。

作者:程伟

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论文 篇3: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问题及改进

摘 要: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已初步建立起多样化的技能人才招生方式,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成效。然而我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仍缺乏良好的运行环境,不但制度本身设计不完善,还存在配套制度不健全、与非正式制度起冲突等多重困境。优化高职招生考试制度,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组织结构;完善配套制度,优化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供给;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考试制度;配套制度;非正式制度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的有效探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初步建立起多样化的技能人才招生方式,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是,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尚未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本文通过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10所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进行调研①,就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制度困境

当前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既存在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问题,又缺乏健全的配套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予以改革支撑。

(一)制度设计不完善:技能考试作为分类选拔人才的工具有效性不足

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是由制度非均衡引起的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变迁。所谓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1]。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智力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得基于“技能”或“行动”方面经验型和策略型的隐性知识,而对陈述性的显性知识相对排斥,因此,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一般说来更适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2]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独立的受众群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却缺乏与此相适应的独立的招生考试制度。鉴于原有招生考试制度的“供给”已经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新的现实需求,因此人们对旧有制度产生不满,导致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从而推动了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变迁。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变迁的目的是对人才实行分类选拔、分类培养,通过增加技能考试,将具有较好技能基础和适宜读职业教育的人才选拔出来。也就是说,技能考试成为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分类选拔工具。

然而,两年来的实践发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实施与改革的设计初衷产生了很大背离,技能考试作为选拔技术技能预备人才的工具有效性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招生对象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导致技能考试无法进行有效考核。首先,普通高中是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面对这些大多“零技能”的普通高中生源而言,技能考试只能考察出学生对某行业或职业的一种倾向性爱好,这对于该学生是否真正适宜在该专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其次,当前技能考试中对于技能的考核形式也无法测试出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调查显示,当前技能考试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以试卷形式测试理论技能,二是进行最为基础的技能操作,三是以普通面试替代专业综合素质测试,通过提问、才艺表演、作品展示等方式测试考生的专业通用能力。这些形式都难以测试出学生在高职教育专业学习中的能力素质匹配度。

(二)制度供给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制约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效能的发挥

任何新制度的创立或者一项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获得互补性制度的协调与配合,否则便会产生“制度供给不足”,即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不能被替代。[3]当前,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配套制度不健全,已经出现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阻碍制度改革效能的发挥,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尚未大范围实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是科学选拔技术技能预备人才的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因此,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是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本。只有在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得到很好落实,学生都愿意报考高职院校的前提下,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分类选拔效能才能有效发挥,否则只能成为“无米之炊”。

二是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方式不足以支撑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对技能教育严重弱化,导致高中毕业生在报考时不具备自主选择高职院校和专业的能力。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健全,也制约了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的有效实施。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显著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以自主招生考试为例,存在命题、试卷印制、组织监考、面试、阅卷、评分、录取等各个环节,在技能考试中还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场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4],考试成本很高,但招考学校却没有获得专门的招考经费支持。

四是招生考试的监管机制不健全,高职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受质疑。由于制度执行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高职招生考试存在多重乱象:部分高职院校不择手段抢生源,从根本上破坏了招生秩序;在自主招生、对口单招、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考试方式中,出现投机行为;在“3+2”中高职贯通招生办法中,转段考试流于形式,选拔性失效,如此等等,高职招生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冲击了社会公信力。

(三)非正式制度起冲突: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成为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

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是制度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式制度是指政府或组织以某种明确形式确定下来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行为规范,而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如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们总是既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教育改革之所以产生各种制度阻力,很多是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所导致的。[5]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冲突,成为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度困境之一。第一,重普轻职的文化传统使得职业教育并未获得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应有地位,只有报考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才会报考职业院校。尤其在当前生源不足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方式只能望洋兴叹。第二,唯高考独重的思想观念制约高职招考方式多元化改革。高考的严肃性与公平公正一直为社会所公认,尽管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创设了多元化的招考方式,但从目前的反响看,除普招外的其他方式并未被社会广泛接受。对高职院校而言,普招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的学校对其他招录方式兴趣不浓,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担心诸如注册入学等毫无选拔机制的招考方式会带来学校生源的不可控,而且会降低学校声誉,因此,学校并不愿意对其他方式进行过多尝试和探索。对社会公众而言,对于除高考外的其他招生考试制度还存在许多偏见,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仍然认为“只有参加高考后被录取,才是真正上大学”,而且“便宜没好货”的心理也导致学生宁愿参加考试也不愿通过注册入学等形式就读高职院校。由此可见,对于高职招生考试制度而言,现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都成为改革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二、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制度困境,可从制度设计本身、配套制度建设和非正式制度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制度优化的路径探讨。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组织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在组织结构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分类选拔人才工具的有效性和多元招考方式推进的科学化。

1.完善技能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分类选拔人才的有效工具和途径

“科学”与“公平”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价值标尺,这决定了必须要提升技能考试的专业化程度,增强“技能考试”作为分类选拔人才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此,应邀请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面人员,针对不同专业或专业大类的性质、特点及未来对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该专业或专业大类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的等级及权重进行量化,形成具体的、可测量的职业技能考核或职业适应性测试方案,强调考生的“文化素质够用,职业技能或职业适应性强”[6],使得技能考核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具有合适的难度和区分度,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分类选拔性。

2.以专业大类对接招生考试方式,推动招考方式差别化改革

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特点、需求和模式,因此,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应顺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与专业大类紧密对接。调研发现,理工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对口升学、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文经管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单独招生、对口升学、综合评价;艺术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对口升学、单独招生、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医护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单独招生、对口升学;教育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对口升学。

鉴于社会对不同招考方式的接受度和不同招考方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差异,建议实行招考方式差别化推进策略。一是适度放开单独招生,扩大可以开展单独招生的学校类型和数量。二是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三校生(中职、中专和技校)的比例。三是在师范和护理专业增加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数量。四是加大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比例,有限放开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者的人数。五是稳步慎重推进注册入学的改革步伐。

(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供给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仅依赖于内在体制的科学构建,还必须以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对与其相互关联的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进行同步改革与创新,形成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1.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

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扩大职业教育生源的重要制度。当前我国社会蕴藏着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庞大的潜在需求,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是将庞大的职业教育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根本动力,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为此,必须全面推行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议将就业准入制度纳入立法程序,促进就业准入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与协作,由人社部、教育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共同设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覆盖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各类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克服当前“证出多门”、“管理混乱”、“资格证书含金量低”等问题,形成宏观指导协调机制,全面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同时,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责令整改并给予处罚,从严格执行层面将就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基于职业资格的人才使用规范有序,从体制上增强社会报考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健全多元评价制度

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模式,但是,当前基础教育“单轨制”课程设置与分类考试的“双轨制”招生考试制度不匹配,存在功能性缺失。因此,基础教育应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年度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完善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体系的互补性制度。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类课程,并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生在报考高等职业院校时,可根据报考院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是否将技术课程作为考试科目。第二,开设高中生涯发展课程,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基本导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兴趣、潜能,在选择学习中找到潜能匹配的专门领域,二是形成比较理性的阶段合适专业或职业发展取向选择,对未来专业或职业匹配的集群有初步的分析,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与规划未来的能力[7],减少报考的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质,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注重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引导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因材施教以及学习兴趣和特长的培养,提供学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社会发展的选择性。以此通过评价标准多元化推动录取方式多元化,使高职院校能够真正招录到个性特质和潜能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学生。

3.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唯学历社会用人制度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处在专科层次,而专科院校录取一直被排在本科之后,这在客观上加剧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因此,必须尽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以“专业志愿优先”为核心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其主要内涵为,淡化人为划分招生录取批次,学生自主选择报考专业,不受招生录取批次限制,从而使学生更有机会进入自己喜欢和有特长的专业学习;在录取方式上则实行一档多投,让学校与学生有多次双向选择的机会。[8]

当前还有很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在招聘时将学历层次作为准入门槛,导致许多热衷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即使对某类专业、某所高职学校感兴趣,在报考学校时也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一所本科院校。为此,必须打破现行的唯学历用人制度壁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用人单位在招录考试、岗位安排、薪酬确定等方面要进行科学考量,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做到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

4.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整治高职招生乱象、维护考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从招生专业及名额、考试科目及要求、录取标准、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录取的全过程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避免招生考试中的投机行为。二是建议省级招生办公室在单独招生和推荐免试招生过程中,统一开发建立报名平台,使高职院校的招生信息和报考学生的志愿情况全部公开透明,避免由于“一生多报”及学校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争抢生源矛盾。三是进一步健全转段考试的程序和内容,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体系。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维护招生考试制度公信力。

(三)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实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

新制度主义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规则约束体系中,尽管正式制度构成了基本结构,但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很大一部分是由非正式制度而不是正式制度所决定的。[9]因此,优化高职招生改革的社会环境,形成与之相呼应的非正式制度,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与融合,是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功的必备要素。

1.积极培育“崇尚技能、重视职教”的良好社会环境

培育“崇尚技能、重视职教”的良好社会环境是推动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实际行动引导社会大众崇尚技能、重视职教,建立正确的成才观。其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就与社会地位,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2.加强对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宣传和指导

第一,国家层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宣传和指导,使考生及家长清楚了解招考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避免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对改革方案的系统解读而引发社会民众的错误理解,尽可能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切实发挥好知名人士影响力的辐射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实事求是地宣传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引导公众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形成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盼,把握改革主动权。[10]第二,高职院校层面要积极打造优质的招生考试信息发布与管理平台,运用社会主流媒体、学校媒体、校友会等多方面资源,向社会发布招考政策信息,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切的学校和专业。

3.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机制,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制度改革要取得社会共识,必须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因此,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机制,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对于化解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一方面,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平台,使社会民众对于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看法、困惑和疑虑可以在平台上自由表达、咨询,开展交流与讨论;另一方面,建立舆情预警和监测研判机制,尤其密切关注高职招生考试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动态监测、搜集舆情信息,做好信息的沟通和舆论的疏导工作。

注释:

①本次调研对象是2015年7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修的第45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采用问卷、访谈和小组深入研讨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357.

[2][4]丁建洪.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问题与策略——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现状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10.

[3]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53.

[5]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5):35.

[6]练玉春.招生改革:高职如何应对?[N].光明日报,2014-12-23(14).

[7]刘茂祥.新招考制度视野下高中生涯发展课程建构与评价导向[J].上海教育,2015(2):18.

[8]谈松华.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释放基础教育的创新活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5(2):12.

[9]李光宇.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差异与链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3):149.

[10]钟秉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趋势和路径[EB/OL].http://www.rmzxb.com.cn/rwsh/jjd/2014/05/21/327808.shtml,2014-05-21.

作者:郭静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论文下一篇: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