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服务对提高糖尿病护理满意率的有效性观察

2022-09-11

随着社会进行,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机率。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疾病,需要长期采取药物治疗和护理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在2013年5月一2014年6月共选取了80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了两组进行护理,并对其护理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该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48.6±12.7)岁,平均病程周期(15.6±12.4)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50.7±12.9)岁,平均病程周期(16.5±12.7)年,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如对患者给予预防呼吸道感染护理,并定时进行肌力、肌张力、意识状态、瞳孔等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充分卧床休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具有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多半年纪较大,因疾病缠身,病程周期又较长,患者易产生抑郁、忧虑等一系列消极情绪,时常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理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并向患者讲解接受治疗好处。除此之外向患者讲解此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有所掌握,此病虽不能进行根治,但只有及时接受治疗和护理能跟正常人一样进行运动,不必过于担心。

1.2.2 对患者给予饮食护理

除了心理护理外对患者给予饮食护理也必不可少,因为糖尿病患者多半是由饮食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应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碳化合物为主,并嘱咐其多饮水,避免便秘,尽可能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2.3 环境护理

为了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尽最大可能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让患者时刻处于温馨的环境下接受护理,使其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如在病房内设立天气变化,以此来提醒患者天气变化,注意避免感冒。也可在病房捏防止时钟,以提醒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还可在病房内开展小范围的文化活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得到放松。

1.2.4对患者给予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在制定计划前要与患者沟通,看其是否能接受,遵循逐渐增量、循序渐进等原则,并鼓励患者不要放弃锻炼,要坚持进行锻炼。

1.2.5 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健康宣教,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基本知识讲解,使其掌握系统护理对患者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提高患者的主动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1.3 评价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并对其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临床效果为显效、好转、无效;满意度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护理之后,患者临床症状,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获得患者一直好评;一般满意:护理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略有提高,获得大部分患者好评;不满意:护理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病情进一步加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100%[1]。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记录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汇总的数据,以百分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上述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95.00%,其中满意20例(50.00%)、一般满意18例(45.00%)、不满意2例(5.00%);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7.50%,其中包括满意15例(37.50%)、一般满意12例(30.00%)、不满意14例(32.5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01,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护理效果为显效、好转、无效,患者依次为22例(55.00%)、15例(37.50%)、3例(7.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100%]为92.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包括显效16例(40.00%)、好转14例(35.00%)、无效10例(25.00%),其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01,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3],其严重影响着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对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只有通过治疗才能控制病情,其血糖恢复正常还要结合护理。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会尤为重要,因为其是不可治愈疾病,只能通过护理干预来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上为了提高糖尿病护理满意率常在其中运用人性化护理[4],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人性化服务主要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服务,在护理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①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5];②人性化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的缺陷;③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④实施人性化服务还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自豪感。因此,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很有必要实施人性化服务,这样可有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效果。

在该组实验中对观察患者给予了人性化服务[6],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研究表明给予人性化服务,临床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也很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其中观察组中满意的占20例(50.00%),一般满意的占18例(45.00%),不满意仅为2例(5.00%),总满意度达到了95.00%,而为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其满意15例(37.50%)、一般满意12例(30.00%)、不满高达13例(32.50%),总满意率为67.50%,两组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两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01,P<0.05)。有上述数据可知,实施人性化服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7],促进社会和谐发展[8]。

给予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了%,其中护理为显效的22例,占有比例为55.00%,好转15例,占有比例37.50%,无效3例,占有比例7.50%,总有效率为92.50%;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其总有效率与观察组组相比,其总有效率明显较低,仅为75.00%,主要包括显效16例,占有比例为40.00%,好转14例,占有比例为35.00%,无效10例,占有比例为10例,占有比例为25.00%,两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1,P<0.05)。由数据可知,给予人性化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过程中运用人性化服务[9]能有效提高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实施人性化护理还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整体护理水平,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对提高糖尿病护理满意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00%,其中包括满意20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7.50%,其中包括满意15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201,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包括显效、好转、无效,患者依次为22例、15例、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两组患者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01,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护理的满意率,促进友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建立,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糖尿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颜潇.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4):84.

[2] 薛琴.糖尿病人性化护理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5):459.

[3] 林萍萍,陈伟婷.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7):67,69.

[4] 马沛,温宗闯.浅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83.

[5] 卞发珍.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42,7(5):1008-1009.

[6] 李翠萍.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0):4440--4441.

[7] 尹凤英.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21):134,165.

[8] 马沛,温宗闯.浅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83.

[9] 谭玉英.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351.

上一篇:某重点大学教学科研楼的弱电设计下一篇:初探视唱练耳在幼儿师范钢琴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