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绿色理念创和谐校园

2022-09-11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环境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决定着下一世纪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绿, 是生命之色, 生命之源, 也应是教育之色, 教育之源。因此,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绿色教育, 使每个学生成为绿色行动的积极参与者。

一、确立绿色观念, 抓住实施关键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创建绿色学校, 倡导绿色教育, 要统一认识, 确立绿色观念, 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

1、我国农村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

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造成对土地的污染;对森林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等已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农村开展绿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工作。教育的对象首先从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开始, 再逐步普及到社区、城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绿色伦理观念, 是实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实施环境教育, 不仅要确立全新的环保观念, 还要从严从实, 抓好软件、硬件建设。

为强化教师的“绿色”意识, 并让这种意识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 学校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形成校长亲自抓、专题人员具体抓、党政工团队协助抓的良好局面。一方面, 积极鼓励教职工群策群力, 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规划;另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成立环保课题组, 聘请专家指导,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环保知识讲座及培训, 对环保教育提出“五个一”, 即:每年有一个环保教育目标、每月一堂环保教育课、每班有一个环保阵地、每学期开一次环保教育主题队会、每期有一次环保调查活动。

二、倡导绿色教育, 教坛播撒绿意

如果说绿色观念的确立是学校实施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学科教学适时点播绿色种子就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只有实践中不断创新, 理论上不断求索进取, 才能赋予绿色教育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1、优化绿色阵地, 扮靓绿色校园。

要让每一处都充满“绿色”是我校“绿色教育”宗旨。优美的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我校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筹集资金, 精心规划设计, 种植了几十种花草树木, 力争让每一处景点、每一块墙都能为环境教育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周密策划、巧妙安排, 利用教室墙角建“植物角”、教室窗户建“绿色宣传园地”、“绿墙”扮围墙。花台“请别踩住我, 我很稚嫩”、“请你呵护我”等设亲切警示语。新修水池, 二次利用水资源、水池边“保护水资源, 请节约用水”, 楼道上“轻声慢步过走廊”等提示语无不在我们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烙印, 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宣传橱窗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一期“环保知识”、“宣传图片”、“环保漫画”无不成为孩子留步的地方, 教室里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亲手创办的板报无不成为孩子们引以为骄傲而栖息之地, 窗户上张贴的孩子们一笔一笔勾勒出的手抄报和窗报无不成为孩子们赏心悦目的地方, 班级植物角是孩子们实践活动最好的体验场所。不时还能听到“环保小窍门”, 那是学校广播站传来的声音…起到了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之效。

2、软化学科边缘, 重视学科渗透。

环境教育是新兴课程, 具有综合性、边缘性, 小学的许多学科都蕴含着环境教育因素。要依据学科特点, 找准切入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深化、扩充, 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让各学科都泛出“绿意”。⑴思品与社会课结合讲。环保既是人类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一种生存行为, 更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行为。我们结合思品教学, 不断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 助其确立环保意识, 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环境卫生, 爱护花草树木。⑵科学课重点讲。自然课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点, 我们要求自然教师根据其内容与环境知识联系紧密的特点, 讲深、讲细、讲透。如《怎样认识空气》、《水的净化》、《土地的保护和改良》等课的教学, 不管从教学要求还是教学过程, 都精心设计, 巧妙渗透。通过教育不但使学生懂得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原因, 而且还知道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和方法, 形成较强的环保紧迫感和责任感。⑶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健康等渗透讲。在环保责任心的感召下, 教师们结合各自学科特点, 探求并确立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点, 抓住学科与环保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关联, 将环保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如语文《只有一个地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等课, 教师就充分利用教材的环保因素, 紧扣主题实施教学, 使得课堂教学一举两得, 既突出了课文的教学重点, 又巧妙地渗透了环保教育。音乐教学中《我们的地球妈妈》一课教育学生爱护地球, 让地球妈妈更加美丽。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 从而激发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社会课中, 教师通过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教育学生国家虽资源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因此,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自然, 珍惜资源。

上一篇:高层公共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下一篇:中国农业生态法律补偿机制相关问题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