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2022-09-24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的学生组织日益成为连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学生组织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参与学生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渠道。而学生组织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成员的成长、组织的发展, 更关系到学校的有效运行。因此, 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

学生组织是一个服务于学校管理, 服务于学生素质技能的培养, 服务于教育活动的具有固定组织结构、权责明确的学生自我组织与管理的组织。[1]调查显示, 目前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组织结构僵化, 岗位职责不明晰, “官本位”思想严重, 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 对组织成员的出入口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激励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成员满意度低。

目前的组织结构行政化较强, “官本位”思想严重, 引起学生组织职能的异化, 激发出学生的权利欲望, 学生活动不能很好的代表学生利益和满足学生需求。现行的学生组织管理中缺乏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的途径。学生组织中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制度失效, 使得学生工作无章可依, 内部岗位职能不明确, 没有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既浪费了各种资源又增加很多机会成本。

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而现有的外部激励机制容易让得学生产生功利化趋向, 很难真正的激发学生投身于学生工作的热情。调查结果显示, 正确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干部缺少创新精神, 开展的活动往往因重复以往的模式而流于形式化, 难以形成有特色的精品活动;基层创新受制于层级结构难以传达到管理层, 最终压制其积极性, 使得活动的质量与学生需求难以匹配。

2 学生组织建设初探

高校学生组织社会化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生逐渐走出“象牙塔”, 成为社会人, 这就需要学生组织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 学生管理工作, 亦是一种管理的实践, 也应该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其中。

2.1 管理理念创新

学生组织的原动力多来源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而产生的激励力量。[3]高校学生组织应该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 回归自治, 通过这种认知的回归, 使内外激励结合, 通过利用外部的资源来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同时, 学生组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实践中, 教师应该把关审批, 问责结果, 减少对活动过程的直接干预。

2.2 管理机制创新

在管理机制上应突出制度的规范作用, 重点进行有限自主权建设。有限自主权就是在制度的约束下充分授权, 以达到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教师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 应该处于一种引导地位, 关注于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指导, 而不是行动干预;要帮助学生干部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职责, 激励他们不断发挥优势, 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具体工作中教师应该充分授权, 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充分利用民主决策机制, 激发成员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干部主人翁意识。

2.3 组织结构调整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但是, 目前学生组织“科层化”现象严重, 与现代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相悖的组织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 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应建立“矩阵式组织结构”, 即大型活动建立项目组负责, 日常工作由部门负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也可以明确组织职能, 做到人人有事可做, 每件工作有人负责, 避免责任推委和重复工作现象的发生。小型活动则可采用承包制, 由班级或者社团来承担,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组织过程中, 通过体验管理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丰富实践经验。

2.4 学生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组织成员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产, 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学生组织的特殊性, 应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成员招募、培训和绩效管理上, 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入口管理、过程管理和出口管理体制, 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2.4.1 招募

调查结果显示, 高校学生组织在招募新成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合理规划, 吸纳成员出现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明确的岗位说明, 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部门;招募手段和方法利用不当, 录用时存在较大主观性和随意性。

为此, 学生组织应制定明确的岗位说明书, 并在招募前通过宣讲或公示的手段告知学生, 便于学生选择合适的部门;对面试合格的学生进行试用, 在组织各个部门中流动, 熟悉工作流程和组织文化, 试用后进行双向选择;对不符合组织要求的成员, 要建立淘汰机制, 确保组织高效运行;关键岗位选拔应采取竞聘制, 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2.4.2 培训

培训是帮助学生了解组织、尽快融入组织的实现手段, 然而目前高校学生组织缺乏对新进入成员的培训。据调查, 成员的满意程度和成员对组织的了解程度成正相关。因此, 新成员进入后应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 为成员介绍组织工作条例、组织结构和部门分工, 以此来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提高效率和满意程度。在培训方面, 要同时注重精神鼓励和业务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拓展训练来培养组织成员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发掘潜能, 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 在集体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沟通和社交能力, 启发其想象力, 在未来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

2.4.3 绩效评估

在对组织成员的评价上, 各高校的学生组织大多采用上级给下级评分的单一方法。这种方法主观色彩浓厚, 评价标准随意, 无法正确评价成员的绩效, 影响组织内部评价的一致性, 导致成员满意度和忠实度下降, 挫伤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学生组织应改变当前的简单评价方法, 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制。通过组织内部沟通, 让成员参与考核方案的制定, 明确标准, 保证制度的公平性;采用3 6 0度绩效评估法, 通过上下级互评和成员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对成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对成员的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肯定贡献, 指出不足, 帮助成员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

综上, 面对高校学生组织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僵化的科层结构和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阻碍了学生组织的发展。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建立了制度化管理机制, 完善组织结构, 有效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 让学生工作富有活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摘要:现有学生组织中存在组织结构僵化、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性不强等问题, 致使学生工作低效, 缺乏创造性。因此应引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途径, 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方法应用到学生组织管理的实践中, 促进学生组织的专业性、制度性、高效性建设。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 苟国旗.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123~125

[2] 王守刚, 封雪, 畅军亮.高校学生组织自治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9) :93

[3] 牛启超, 韩冰.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与意义[J].黑龙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6) :107

上一篇:智库作用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下一篇:308nm高能准分子光治疗活动期白癜风8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