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地质学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通过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养模式,认为在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应该:(1)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2)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3)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4)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篇:地质学专业论文范文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指出课程存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模块、调整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手段,夯实基础知识;采用“课上思考学习、线上交流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工程 工程地质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始,前人在学科发展[1][2]、课程建设[3][4]、教学方法[5]、人才培养[6-8]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程地质学是安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四川师范大学在构建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工程地质学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学课程及安全工程专业特点,探讨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1.工程地质学的特点

工程地质学以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是工程科学、地质科学及环境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9]。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地质学涉及建筑、矿山两大学科领域,涉及内容包括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性质、地质勘察与评价等,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1基础地质学特点。基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10],涉及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资源、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当前很难为学生传授一种统一的思想来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因此在讲授基础地质学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启发学生应用地质学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培养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1.2岩土工程性质特点。岩土工程性质是讨论岩土的成因类型、岩石矿物学特征、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岩土工程分类以及不良性质的改善和处理等。不同矿物形成的岩体或土体其性质不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岩、土体的强度、变形及其渗流构成了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1.3地质勘察与评价特点。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9]。主要是对地质灾害、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地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及矿山地质的勘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工程地质勘察的通用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工程地质学课程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涉及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勘察学、土木工程学及煤矿地质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内容,其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等特点,内容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内容特点,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以达到教学目的。

2.工程地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工程建设、煤炭资源开发带来众多新的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如高边坡工程、深基坑工程、长隧道工程、深部煤炭开发、高温高压矿井等),安全生产存在众多隐患。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既能夯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本课程教学面前重要的问题。当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2.1教学内容不合理。安全工程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为赵法锁教授等编写的“工程地质学”[11] ,主要参考书为李智毅教授编写的“工程地质学概论”[9]、李隽蓬教授编写的“土木工程地质”[12] 和胡绍祥教授编写的“矿山地质学”[13],使用教材重点突出基础地质、岩土及地质灾害内容。但未包含矿山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缺少与本校安全工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很难让学生全面了解矿山工程地质的特点和问题。而“矿山地质学”则缺少与建筑安全相适应的知识构架。

2.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工程地质学的教学依然采用课堂讲授辅以ppt演示的传统方式。且ppt未经过合理的开发,造成一些具体讲解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的推導过程被忽略[14],教学效果不理想。

2.3教学模式落后。以往的工程地质学教学以“教师书本讲解——学生接受学习”为主。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不确定问题的探讨;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3.工程地质学课程改革

由于“工程地质学”课程对安全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立足于掌握基础地质、岩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勘察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

3.1优化教学模块,调整课程结构。将“工程地质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和专业特色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性质、工程地质勘察三篇内容,重在强化理论基础。专业特色模块兼有建筑、矿山特色,其中建筑特色选取地基工程、边坡工程及地下工程中与工程地质相关知识内容,重在面向建筑安全;矿山特色选取煤炭资源、煤矿工程与工程地质相关内容,重在面向矿山,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各模块的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工程地质学”课程模块分配表

3.2丰富教学手段,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进行生产和科研的基础,考虑到工程地质学课程特点,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讲解不便,学生听讲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调动课堂情绪;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思维发散;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总结归纳;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科研思维。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达到夯实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提高科研思维的效果。

3.3 “课上思考学习、线上交流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客体”在教学课程中起到引导及监督作用。课堂上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出问题,学生分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由学生自主思路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实现“课上思考学习”。如在讲解土的三相介质物质组成时,首先展示建筑倾倒照片,引出地基失稳工程地质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然后通过讲解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相介质。

由于“课上思考学习”时间短、任务重,许多教学问题难以在课堂解决,而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使教师、学生互动交流且不受时间限制,为“线上交流学习”提供了条件。如2014年4月7日19时,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下海子煤矿透水事故,媒体关注,通过qq群即时与同学们讨论透水事故发生可能的水源、通道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分析透水事故产生及预防措施,并实时跟踪事故情况,通过即时实例来完成知识的学习。

网络海量资源为扩展知识及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为“线上交流学习”提供了保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丰富知识结构,通过引导学生查阅网络文献、网络信息了解学科前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确定自身发展方向。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地质学涉及建筑、矿山两大学科领域,在构建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工程地质学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模块、调整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手段,夯实基础知识;采用“课上思考学习、线上交流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课程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归纳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5):163-168.

[2]姜慧,李宁,殷惠光.构建建筑安全工程学科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5):499-503.

[3]孙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6):201-205.

[4]王雨.专业认证框架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5):169-172.

[5]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6(7):172-175.

[6]苏三庆,杨更社,王贵荣.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5):6-9.

[7]李增华,章毛平,王德明.基于優势学科的矿业安全创新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5):91-94.

[8]王宏图,胡国忠,唐建新等.矿业安全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91-93.

[9]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10]夏邦栋.普通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1]赵法锁,李相然.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12]李隽蓬,谢强.土木工程地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3]胡绍祥,李守春.矿山地质学(第五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14]张景钢,原征岚,张桂英.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181-184.

作者简介:

孙文卿(1985-),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安全工程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孙文卿 王雨 华道友 蒋爱良

第二篇: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通过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养模式,认为在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应该:(1)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2)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3)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4)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的弊端,认为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应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以期提高企业认可度、扩大就业面。

关键词:地质学;培养模式;对比研究;石油院校

一、前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满足多方面教育需求、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活动的某种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1]。在高等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人才的基本业务素质和人才特征;全方位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推進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2-4],始终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这样的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5]。

地质学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并列的基础理学专业,其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地质学的研究逐渐向超微尺度、四维空间深入,研究手段几乎涉及所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6]。随着能源需求由常规向非常规的转变,地质学研究领域及就业面的扩展,地球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需求都给地球科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高层次研究型的优秀地学人才和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是目前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国内6所知名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明确其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差别,并根据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不同,提出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几点看法;最终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弊端及培养方向。

二、国内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

通过国内6所知名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其课程体系设计基本相近,分为通识教育课程(部分学校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学校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5部分,学分在169—208.5分之间(表1)。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50.10—66.80%之间,差别主要在于是否将数学、物理和化学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7.00—15.90%之间,吉林大学较低,为7%;专业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8.00—22.20%之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较高,达22.20%;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例普遍在20%左右,西北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较低,其中西北大学最低,为12.50%,其比例较低的原因是缺少入学和毕业教育环节,以及教学实习时间偏短等(表2)。

在主干课程(包括除数理化之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表2),各高校均包括普通地质学(或地球科学概论)、晶体光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矿床学等地质学科的重要课程;但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如岩石学课程,老牌地质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等)三大岩的学时安排较一致,而石油类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江大学等)的岩浆岩、变质岩的学时数被大幅压缩,再如矿床学课程,石油类院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及学时上均不足。

三、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通过上述地质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高校之间均向着培养基础扎实、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强、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鉴于不同高校之间培养方案的差别,针对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总结了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

由于地质学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地质过程,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因此,地质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在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拓宽面向、重视应用,以交叉模式培养优秀人才[8]。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指出: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就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人才培养的制高点[9]。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很多复杂的科学问题已经不能在单一学科领域范围内解决,而是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10],地质学专业同样如此。同时国家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领域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11]。因此,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也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基本共识[12]。为了造就一流地学大师,必须从基础学科抓起,特别是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13]。可见数理化在地质学专业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数理化的教育,将其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非但不是淡化专业,而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地质学所有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甚至跨学科的研究中均游刃有余。

(二)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和艰苦性[14],充分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和野外考察实践都是培养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5]。因此,在地质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该考虑理论教学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在调研的6所高校中,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地质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均占用了大量学时,并相应配套了大量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学时,但不同学校的设置并不均衡,据一些地学教育工作者的调研,主干课程实验、实习的课时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已减少1/3左右,且还有减少的趋势[15]。如古生物学的学时最高达64学时,而部分学校却压缩至36学时;再如岩石学,三大岩的学时平均在40学时左右,但部分学校岩浆岩与变质岩一共才50学时,压缩比例较大。对此,我的意见是在保证地质学专业学时数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均衡课时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通用型地质人才。

在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野外地质实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6]。各高校对于野外地质实习都非常重视,该实习分为认识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或综合实习)单元,具有很好的教学延续性,几个实习单元分别对应大一的《普通地质学》课程、大二的《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以及大三的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时间大致为10—12周。部分组织及学校还为野外地质实习设立了专门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合肥工业大学建立的“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建立的“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吉林大学建立的“兴城野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等,这些实习基地除了能够满足本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之外,还为其他高校的野外教学提供了方便。上述措施及手段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高效完成,培养了专业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地质专业人才。

(三)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质教学更应注重未来地质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7]。目前很多高校地质学专业在培养方式上,实行“准导师培养制”[18],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19]。有的学校甚至把大三综合地质实习的任务也交给了指导教师,从大三暑期开始跟着指导教师一起进行野外及生产实践研究,并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丰富并补充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也解决了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证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20]。如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三年级起,将本科生逐步地融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特色和研究实际提出科研小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最终确定研究团队,这种方式将导师制与创新基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6]。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外,部分高校实施了以低年级课堂教学为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为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21]。目前正在高校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该计划是教育部和财政部自2007年联合启动的,创立之初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1年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全程参与从文献调研、立项申请,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再到研究论文及报告的编写等一系列工作;学生从中得到了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独创,甚至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四)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成才、发展”的要求,有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靠的是勤奋努力、诚实守信和做事敬业[22]。在这个方面,部分高校设置了1—2周的入学和毕业教育(表2),邀请德高望重、有一定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的教授、博导,甚至院士给新同学介绍学校及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总结并传授学习及科研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点拨。这种设置虽然占去了部分教学学时,但对于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以及学生的母校情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企情教育,注重优良传统教育,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提前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企业状况和就业环境,加强企业忠诚度的教育[23]。

四、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石油院校的專业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目标定位是创建“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质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具有油气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明显;但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

(一)课程设置上“油味”仍较浓

经过若干年的教学实践、校企合作及企业需求的对比,形成了适应油田工作的本科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油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公司的认可。但是,在现今就业面不断拓宽及常规型油气勘探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些优势和特色反而会成为弊端。这就要求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均衡课程设置,加大师资投入。如石油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在于沉积岩和石油地质类课程的教学,在今后的课程中,应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下,均衡三大岩的课时及相关地质学课程的投入。

(二)就业方向较单一,地质企业的认可度还不够

目前石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还主要局限于油田院所,并没有突破油气的限制,就业领域还没有拓展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行业,原因主要是对地质行业所需要的课程和工作方法掌握不够,不具备进行区调等地质工作的能力,造成了地质企业只招收地质院校的毕业生,而油田院校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只能选择去油田,且优势远不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应该从地质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

(三)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针对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存在的弊端,想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地质人才,就必须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首先,在课程上设置上,要实现专业课程的均衡,从以油气地质为先导的课程设置向其他矿产和能源转变,在保持优势课程不丢的前提下,大力开设相关地质学专业课程;其次,在科研上,要实现科研项目的多元化,不应局限于油田的勘探开发项目,要广泛涉猎地调、环境、第四纪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地质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地质素质的目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院校的典型代表,其地质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地质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地质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地质、石油、矿山、煤田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应用生产、理论研究或管理的高级地质专业人才。就目前来看,这个目标的达成度还远远不够,教育模式上仍处于传统状态,重视知识的积累,轻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以往教育经验的再实践,轻视或惧怕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均衡;重视课本的范力,轻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重视学校教育,轻视社会教育等。尤其是有关毕业去向的目标还相差甚远,需要学院甚至学校共同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科研方向引导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五、结论

本研究在对比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养特色和地质院校的培养优势,建立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模式,认为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应该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在石油行业整体不景气、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背景下,提出了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的弊端及培养方向,认为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应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企业认可度,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

参考文献:

[1]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39-43.

[2]山西大学.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1994,(2):7-11.

[3]邵进,陈云棠,吕浩雪.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1,(5):1-4.

[4]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57-59.

[5]山红红.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选自:传承改革创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教学改革研讨会[C].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11.

[6]赖绍聪.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8):40-44.

[7]杜远生,刘世勇,杨坤光,等.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04,(2):25-29.

[8]毕孔彰,胡轩魁.关于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2,(2):1-3.

[9]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8-60.

[10]于申,张永存,杨春秋.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4):1-3.

[11]李红兵,闫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4-46.

[12]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7):36-37.

[13]王训练,岑况,胡玲,等.创新型地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4):29-33.

[14]尤瑞玲.高校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83-87.

[15]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16]王冠民,陈世悦,吴智平,等.有关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经验点滴[J].中国地质教育,2008,(3):34-36.

[17]文美兰,王葆华,罗先熔.“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86-89.

[18]曾旭日,孙克辉.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7-99.

[19]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5,(7):45-48.

[20]汪育文,褚惠萍,曹祥荣,等.拔尖创新型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4):35-39.

[21]郑裕东,孙建林,李磊,等.“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0-43.

[22]贺繇,张琳,郑力,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新建本科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5,(8):170-171.

[23]傅兴顺.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质量人才[A].选自:传承改革創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教学改革研讨会[C].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90.

作者:曲希玉 邱隆伟

第三篇: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刍议

摘 要:以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为例,针对前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别在不同类型实践课程中推行实验教学标准化改革,通过实行实验内容标准化、教学方法标准化和考核方式标准化,形成一定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完善教学模式的同时推进学生应用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质学;标准化;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佳,博士,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师。研究方向:沉积地质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谭先锋,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陈青,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 4013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153149)和“‘构造地质’课程群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173150)的研究成果。

教学标准化是推行教学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推行教育部新一轮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道路上,地质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很难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来实现学生实践环节,大部分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真实的岩石、矿物等标本才能有效进行,但为了提升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加快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的推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才能在提升实践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改进,才能寻找到最贴切、最有效的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一、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的背景

地质学专业实验课程以专业基础实验为主,需要学生亲自认识观察实验标本,才能加深和巩固对地下各类岩石、矿物和地质现象的认识。以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隶属于地质学与地质工程校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科4年修完180学分,其中实践学时49. 5学分,占总学分27. 5%,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毕业设计,而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实验条件或资源的制约,还将面临实验分批进行等问题,因此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能使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

对不同的实验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该教学标准化的实施需要“分模块”“分阶段”地进行,针对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实践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实践专周)、毕业设计。

1. 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进行地质专业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学到专业背景和必备的专业技能。在该类教学中必须含有实验预习考核、实验方法和内容、实验结果考核三大环节,然而在常规实验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实验预习考核,学生对矿物或岩石标本等实验对象没有宏观的认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做得不够充分。只有加强学生实验预习考核,讓学生对实验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实验预习重视,才能更好更快地进入矿物和岩石标本的微观现象观察与描述。当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答式”“抽查式”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实验结果的考核,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预习和实验完成过程情况,实验态度不端正、存在抄袭的学生要重新进行实验学习,实验结果的考核必须有清晰、合理的考核方式,而且要在实验开始前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说明。只有将教案和考核方式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2. 认知实习。就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来讲,认知实习以野外实习为主导,但会在实习环节中灌输专业要求,让学生开始接触地质工作要领。野外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主要以野外地质现象认识为主,培养学生用书本知识解释多样的地质现象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地质认识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主动性。当然,虽然在培养过程中以熟悉地质行业背景为主,但对于地质的学习的专业特点,如野外工作的艰辛、地质工作的严谨等,必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做事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对于野外地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予初次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学生一个积极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很好地认识地质专业的同时,在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学习模式。

3. 课程设计。大学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而言,这样的课程在大学应用型能力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该类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新意,没有发挥课程设计应该有的培养效果和作用。一般而言,课程设计是综合多门相关课程知识,选择专业技术方法来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一常见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必须采用“引导式”“自主性”教学方式为主线,教学中减少技术方法的论述,让学生综合相关专业知识,分组进行讨论,在实行正式课程设计前,需要通过教师针对技术方法的考核或论证,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考核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多解性,主要重点放在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模式才是课程设计考核要求的重点。

4. 生产实习。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一般是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的协作单位共同完成,以重庆周边地区地质队为主,此环节的教师是生产单位具有良好生产经验的员工,教师在此环节中主要是协调学生野外学习和野外安全工作,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此工程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但仍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触单位、接触生产,使学生快速走上岗位,快速上手工作。以前学生实习一般均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生产实习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将前期专业知识更好的和生产环节相适应,能够把地质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矿产资源勘探或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中去。

5. 毕业设计。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性改革,首先毕业论文的内容选定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对于一些采用实验、实践方式解决科学问题的论文择优通过初选;其次,增加学生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抽查和质量把控,在毕业答辩环节中必须体现实践环节的实施和完成;在毕业设计推优时,对于论文课题具有实践意义的给予一定程度的偏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实践教学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的地质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给予的结果显示,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获得大幅度提升。对196名毕业学生(2014届67人,2015届64人,2016届65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84人对实践教学现状感到满意,2016届较2015届、2014届满意度高,平均绩点也逐年呈增长趋势。学校质量评估办反馈显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大大提升了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校企合作单位近两年毕业学生的评价反映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单位企业工作环境和要求,人才培养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下得去、上得来”。

重庆科技学院地球科学系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标准化教学体系为抓手,努力推行教学指南、教案、考核方式等要素的标准化,不断寻求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反复的改革,提升了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国家地质勘探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大友,钱素平.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 王佳,刘虹利. “结晶学与矿物学”自主性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9):242-243.

[3] 周祥瑜,吕红. 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改革思路与初不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41-42.

[4] 王松涛,陈丽丽,孙春莉,等. 标准化教学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09,22(5):469-470.

[5] 赵红云,金婧,许昆静,等. 本科护生临床标准化教学病房教学模式建设初探[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178-180.

[6] 陆发焕,梁福兴. 师范院校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6(1):125-127.

[7] 徐智,吴国明,钱桂生. 标准化教学在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應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949-950.

[8] 赵春梅,王韬. 大学英语标准化教学考试刍议[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79-85.

责任编辑 秦俊嫄

作者:王佳 谭先锋 陈青

上一篇: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