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文地质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着不定性和隐蔽性,对其的监控和预防都有着很大的困难,在地质构造的运动影响下,可能还会造成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灾害的发生;同样的水文地质坏境也有着很大的波动,比如水理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这些情况都会给该区域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

第一篇:水文地质论文范文

阐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

摘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技术研究,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在未来的科技研究和发展方向中,要将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作为重点,依托高新技术促进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发展。此外还应当坚持以科技作为导向,拓展学科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要在精准把握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技术研究思维,从而对地质科学的研究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的内容

1.1水文地质。作为地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水文地质主要指的就是地下水的各式变化和运动情况,其关键项目就是治理水源和开采找水。当前最主要的技术就是盐井开采和激电衰变场法,这在玄武岩裂缝的找水中有着显著的成效,并对国内水资源的利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是研究和调查,分析和解决同各种社会活动和工程建筑相关的地质问题科目,开展此类地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工程建筑的,其包含了岩体稳定效果和地质灾害等项目,故而有着现实意义较高的研究价值。当前主要应用的勘探技术有雷达测量和声波法等。1.3 环境地质。所谓环境地质,指的就是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将滑坡和泥石流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纳入到生态研究的范畴之内。因此其主要内容和目标就是开展对面积较广地质灾害的勘察,以及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交通道路的评估,是要通过科学的勘探技术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从而提升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当前国内的环境地质研究,无论是在治理土壤污染和地表水源,还是地下水的污染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成效,而这些成功的经验也为未来环境地质技术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

2.1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水文地质在整个工程地质的勘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地下水和吊水对建筑和矿山等工程带来的种种潜在影响,更使得水文地质的勘探技术发展面临着更高的时代需求。因此在水文地质的勘探技术发展中,将会越来越趋向于针对裂隙充水矿床和空隙充水矿床,以及岩溶冲水矿床这些高精尖的技术探究,其中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主流趋势。面对着日益复杂的水文地质勘探环境,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已然是大势所趋了,通过构建完整的水文地质决策体系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和分析,并将各种数据在汇总的时候进行层次化的整合,为进一步的勘探行动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信息依据,这种优于一半数据库的多元化技术发展趋势,是在融合先进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对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的综合勘察,而正是这种更相似于人类大脑计算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对岩溶矿床和空隙冲水矿床,以及裂隙冲水矿床的勘探效率,还能够有效地解决矿床裂隙断层以及涌水的问题,对保障勘探的质量将会作出不小的贡献。2.2隧道工程勘探。隧道工程包括了地铁和采矿,水利以及铁路等多种军事民用工程,并且占据着整个工程的重要地位,其质量直接关系这工程的整体效果。在长期的隧道工程实践中,最长遇见的问题就是岩溶底层的止水,这就对隧道工程勘探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地下水的变化将会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好坏起着直接的影响。当地下水位出现下降的时候,地面就会出现凹陷甚至是坍塌现象,这就会使得隧道的开挖风险剧增,也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当地下水位出现反复上下的时候,就会造成岩土层的不规则膨胀,从而致使土层中的铁和铝等元素流失,这也是岩土层出现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极大地削弱了岩土层的稳定效果,对建筑物的破坏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在开发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的过程中,要重点研究涌水涌沙的防护技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实现对生产服务的科技效用。2.3填海和围湖。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围湖造田和填海造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这种人为增加耕地的行为,带来的除了经济的发展和人地资源矛盾的缓解之外,还有着许多不能忽视的环境问题和隐患。湖泊面积的缩小,就会增加泥沙的堆积量,从而改变区域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情况,同时也削弱了城市内湖的泄洪能力,加大了雨季内涝的隐患,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技术开发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对这类问题的技术解决,即要实现对资源矛盾的缓解,又要最大程度的保障原有生态机能不被破坏,真正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经济与生态共赢。2.4岩石边坡。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中,岩石边坡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水库的回水,水运和公路线路,以及工程坝基和铁道施工中,可以说岩石边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地质工程建造使用的安全和稳定。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岩石边坡将会长期受到河谷下沉以及采煤开矿活动对覆盖底层的作用,再加上岩石的风化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岩石边坡的护卫功能,因此在未来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技术发展中,如何提高岩石边坡的安全,减少外部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提升岩石的稳定性,增加预防地质灾害的能力将成为主要的趋势。2.5干旱区域找水。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和地形差别较大,不同于东南沿海的丰沛雨水,西部地区的干旱问题一直是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以盆地为主,还有河西走廊,因此当地的水资源循环体系大都依靠的是雪山融水,降水量是十分有限的,凭借着夏季的融水,在深入地下之后再從平原地区溢出,从而获得灌溉用水,这就是干旱区域的用水模式。因此在未来环境地质的技术发展中,加强对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要依靠先进的地下找水技术,有效的调节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发,并推动农業灌溉技术的改良,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跌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工程勘察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这就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本力. 浅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00231-00231.

[2] 黄静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J]. 地球.2016(8).

[3]李延坤.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与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138.

[4]姚鑫.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与问题,兼谈规范编制[J]. 地质论评,2014,01:22-30.

[5] 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16):117.

(作者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作者:朱恒志

第二篇: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分析

摘要: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着不定性和隐蔽性,对其的监控和预防都有着很大的困难,在地质构造的运动影响下,可能还会造成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灾害的发生;同样的水文地质坏境也有着很大的波动,比如水理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这些情况都会给该区域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对此,我国地质调查局从民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环境地质调查的计划,并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地质调查的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在进行地质环境调查时,需要严格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水资源调查的职能要求开展工作,为健全地质灾害信息和地下水系统提供资料,从而作为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精准扶贫的基本保障,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区域工程地质调查

以我国东部平原上发生的断裂现象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覆盖平原地区断裂系统调查与评价体系,并找出了断裂区域岩土层、裂缝和其他主要控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整个工程的协同发展。结合海南自贸区及其它重大工程项目来看,从结构、演化、土壤稳定性等方面,对崇礼奥运场馆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区域性评估。首先,通过对琼北榴辉岩的研究,确定了南海板块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西海岸断裂带的延伸与缝合结构,构造由为琼州海峡组成。通过对琼北东寨港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可以为江东新服务中心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对断裂结构的积极主动研究,对局部地表进行了测量和实时监控,对木寨岭陵隧道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兰渝铁路交通堵塞问题。在根据建造多学科理论体系和培训机制,对地质滑坡技术进行风险评价,实现了对南北构造活跃地区地质滑坡比例的风险测评,为防范和减轻可能受到地震的山地城市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二、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

通过对乌蒙山区、大巴山区等十一个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明确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因素、易滑坡的低层和一些识别标志,建立了适合场镇、单体尺度和区域的地质灾害模型,并编撰了一些不同的地质灾害调查相关的规范条例制度,初步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需求的有效对接。制造一些新的灾害地质编制办法,并根据不同工程的地质岩土的特征,去研究形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和条件,通过研究分析灾害的模式,对地质的风险也进行评价,同时,还能够提出防灾减灾的一些方法,创新灾害地图的编制方法,构成多张灾害地质标准样板图。经过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星 - 空 - 地的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充分利用了高精度遥感、In SAR、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能够满足灾害管理、智能调查、业务工作、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另外,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完成了上百次监测预警和应急调查,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生态脆弱区和特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在生态脆弱区、特困经济区,深入研究、健全了地下水循环理论,首先是西北大型干旱区,比如,柴达木盆地、黑河流域等,研究对象主要有构造、岩性等,通过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水循环控制、演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其次,是神东—晋东地区,该地区煤矿产业发达,研究主要聚焦人为活动影响,样本选取了100 余处矿坑,对侏罗系煤田、华北型煤田水质进行了分类,发现Ⅲ、Ⅳ类水是其主要类别,为当地水资源治理提供了支撑和方向。在这些区域,地表沉降是重点地质灾害类型,因此,地质调查局在实践测绘的基础上,还编制了 DD 2019—05《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标准(1∶50 000)》,明确了勘查数据类别,同时,更新了地面沉降信息系统,以地质云平台为依托,录入了超过3.3×106 条监测数据,以及 1 500 余条水文地质、地表沉降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区域治理、改造、脱贫攻坚提供支撑。

四、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4.1 开展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与精准扶贫

通过对1:50000地域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发现,岩溶的分布规律和地下水以控制不均匀的岩溶为主,超过400条的岩溶地下河被发现,并应用系统技术的探测手段对岩溶地下水进行评估。通过对地质背景进行研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岩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同时推进了西南石山地区岩溶地质模型的扶贫工作。

4.2 建立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通过对岩溶地下水富集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岩溶水资源模型。岩溶山区孔是封闭的,可发展水库的水表面和地下绿色经济;建设蓄水水库,发展三维生态农业;建造地下蓄水池,调节抽水和发展节约用水的有机农业;流域断裂带通过对周边地下水的循环利用,在200多个典型的西南喀斯特盆地中进行了水资源以及果树基地的开发,并成为示范项目,对水资源利用、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组织实施了全国首次全面系统多指标的地下水质量和污染调查,有效覆盖了主要经济发达区、人口密集区以及部分生态脆弱区,通过数万份的水样数据分析,编制了《中国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还有一些专题报告和系列图件,全面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和污染状况,虽然总体比较良好,但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明显有区域差异。针对松散沉积含水层水质展开了综合调查,包括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珠江三角洲,等等,分析了水质和污染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特点,揭示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示范了有机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典型污染的修复技术,为治理水土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编制了《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导则》,修订了《地下水质量标准》,完善了相关调查与评价方法,自主研发了便携式电分析化学现场测试技术、绿色数字样品存储技术、自动原位测试取样技术,构建了地下水高效快速高通量多指标有机污染物分析新体系,从而提升了地质行业的有机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了万余个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站点,有效覆盖的主要的人口活动经济发展地区,结合现代化水质监控实验室,实现了数据共享,在云平台和大数据的支撑下,研发了地下水监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动态分析、监测数据管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等多种功能,促进了三级地下水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利用新型自动补水仪和插入式负压自动监测技术,在华北半干旱和西北干旱地区建立了两个地下水均衡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土壤水负压实时监测和运移研究分析能力,形成了多项地下水监测标准规范和综合评价办法,构建了三维地下水云计算实时模拟系统,研究了平原与山区联合建模的方法手段,并且可以多人网上异地协同进行建模工作,营造了开放性的建模环境。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数据接收与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地上水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多源解析的效果,利用承压 - 自流井监测技术,有效解决了承压水和无压水转化的自动监测问题以及井管结冰问题,广泛推广应用于水利系统和自然资源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对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未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量。因此,仍需进一步创新技术,扩大服务领域,推动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发虎.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2):21-23.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1.206.

[2]张帆.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调查计划进展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1(04):110-111.

[3]黄锦.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0(18):197-198.

[4]李文鹏.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46(02):1-4.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02.01.

作者:张诗雨

第三篇:试论加强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过度的追求了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概念,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污染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以及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本文对环境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环境地质;水文;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一、我国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现状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力度和灾害防治工作,但是我国仍面临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日益恶化的问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调配是今后我国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此外,地下水日益短缺,水质不断下降,过量开采还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不当,带来了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漠化问题。一些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对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效应与系统控制,为人类健康与发展农业服务。围绕重要经济区和国土整治区、重要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重要交通干线和重点矿山,开展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生态环境效应、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减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我国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研究分析

当前,我国的地质环境以及灾害问题非常的严重,亟待解决。所以,为解决和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国家应积极研究治理办法,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我国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一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新疆大部,内蒙古、甘肃以及青海西部和宁夏等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非能源和气候资源都比较丰富,并且对于农业和工矿业发展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水源问题确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这些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这对开发西北地区的战略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我国的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裸露岩溶区,该地区是我国重要能源以及有色金属的基地。但随着今年来石漠化发展的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们的生活贫困潦倒,所以西南地区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岩溶石山生态环境的恶劣化,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甚至还使长江以及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发展以及生态平衡受到严重额威胁。所以,为了改变这些区域岩溶山区落后面貌,應对这些区域展开科学合理的研究,探索出一个可行有效的治理方法,改善这些区域岩溶山区的落后面貌,并不断的促进西南地区持续发展

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趋势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应该以国家重点工程为载体,比如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其影响深远,也为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隧道工程中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地下工程等等,而这些工程中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都得到了一定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铁路建设过程中会面临隧道建设问题,这一过程最显著就是岩溶地层止水问题,有很大可能引发涌水涌砂事件,使铁路严重瘫痪。对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的研究应该成为科学化发展中突出的内容。在岩石边坡中的应用涉及到水库回水、水利工程坝基建设、铁路工程等,可以保障工程建设以及后期投入使用的稳定与安全性。影响岩石边坡的因素也很多,比如河谷外鼓、频繁的采煤活动、长河谷下沉影响边岸的稳定性等,这些都应该作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学化发展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国家快速发展,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必然是要为规划服务的,比如中国地质灾害图、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等,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以及与充足的资料,保证工程建设有效性,这也将成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学化发展中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为了城建规划及地理规划,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一各种各样的形式逐步的发展起来。其中包括国地质灾害图、全国环境地质图系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等,这位今后的工程建设以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提供出科学合理的资料依据。

结束语

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态势严峻,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水工环面临着严峻考验,关于水工环的研究工作要持续深入,利用水工环的研究和发展,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性问题,进一步的发挥出水工环的重要作用,同时,干旱地区也要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积极的推行节水技术,沿海地区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消除地质隐患,通过对水工环的持续研究,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雄进.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J].大众科技,2009(12):78-79.

[2]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12):34-35,91.

[3]赖安超,舒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J].数码设计,2017,6(10):82.

[4]王瑞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03):1-5+13.

[5]崔启鑫.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1):49+51.

作者:周庆飞

上一篇:项目合同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富基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