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承担的历史使命。本文总结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探索了地方性综合大学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摘要: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为该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此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1999—2011级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毕业校友从事行业、单位类别及所在岗位,并分析男校友、女校友及不同年级校友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就业情况;从事行业;单位类别;所在岗位

一、前言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性学科[1]。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90多所,各高校结合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研究特色形成了各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1999年在原有“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创办,该专业在学科发展上依托地质大学的地学优势,侧重于土地利用工程领域[3]。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整治工程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格[4],并以土地整治工程方向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较多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用人数量有限,毕业生数量又在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为了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各高校积极应对,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例如依托就业单位建立见习基地[7]、面向市场完善课程体系[8]、人职匹配提升就业能力[9]、全方位培养职业规划意识[6]、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0]。

本次研究主要面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的校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毕业校友从事行业、单位类别及所在岗位,分析男校友、女校友及不同年级校友在就业层面的差异,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提升就业水平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收

随机抽取毕业校友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通过邮箱来发送调查问卷,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调查问卷117份,有效调查问卷11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分别为90%和100%。各年级回收调查问卷的数量如下:1999级回收5份、2000级回收9份、2001级回收14份、2002级回收3份、2003级回收5份、2004级回收6份、2005级回收7份、2006级回收8份、2007级回收12份、2008级回收6份、2009级回收18份、2010级回收7份、2011级回收17份。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将调查问卷结果按1999—2003级、2004—2009级、2010—2011级进行汇总统计。这样1999—2003级共计37份问卷,2004—2009级共计57份问卷,2010—2011级共计23份问卷。

(一)毕业校友所在行业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校友所从事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业,其比例分别是20.51%、19.66%、17.95%,如表1所示。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三个行业的毕业生占到了近60%。此外,房地产业的比例达到了11.9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占的比例高,主要与学校土地资源管理培养方向有关。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按照技术型管理人才来培养,在本科毕业时授予工学学位,因此学生就业时多选择技术支撑型及技术管理型行业。教育业所占的比例高,主要是2009级以后的毕业生部分还在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房地产行业的比例高,主要是毕业生部分选择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房地产咨询服务企业,这两类企业用人需求量大,并且该专业的毕業生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例如《不动产估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从所在行业的性别比例来看(见表1),男校友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比例比较接近,分别是14.53%、13.68%,可见男校友在就业时多选择了技术支撑型行业和技术管理型行业。而女校友主要集中在教育业,其比例达到了9.40%,相对而言,女校友本科毕业后较多选择了攻读研究生。

从不同年级来看,如表2所示,1999—2003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比例均为24.32%,并且这两个行业毕业校友的比例近45%。房地产业的比例达到了16.22%。2004—2009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教育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比例分别是21.05%、21.05%、17.54%。房地产业的比例达到了10.53%。2010—2011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其他行业、教育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比例分别是30.43%、26.09%、21.74%。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比例相对较低,其比例均为8.70%。总的来看,第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是毕业校友的主体行业;第二,房地产业是毕业校友的补充行业,并且毕业时间越长,行业就业比例越高;第三,本科毕业选择继续深造是部分毕业校友的选择,因此教育业成为了毕业校友的缓冲行业。

(二)毕业校友单位类别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校友所在单位的类别来看,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较高,其比例分别为39.31%和24.93%。部分校友在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是13.68%、10.26%,如表3所示。女校友在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较高,将近50%,其中包含了部分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的校友。另外,男、女校友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比较接近。

从不同年级来看,如表4所示,1999—2003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其比例占到了51.35%,其次是国有企业,其比例为18.92%。2004—2009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其比例分别为35.09%、29.82%。2010—2011级毕业校友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其比例分别是34.78%、30.43%。各年级对比,在机关单位就业的校友比例在10%左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有所降低,主要是最近毕业的校友在2—3年内工作有调整,逐步向事业单位过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很低。

(三)毕业校友所在岗位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校友所在岗位的类别来看,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所在的比例高,其比例分别是26.50%、21.37%,如表5所示,其次是技术支持类岗位,其比例为16.24%。另外,男校友、女校友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岗位均较高,尤其男校友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两个岗位上的比例超过了50%,而女校友在这两个岗位上的比例均等。在技术支持岗上,男校友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校友的比例,而在教学研究、咨询服务、市场销售岗位上,女校友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校友的比例。

从不同年级来看,如表6所示,1999—2003级毕业校友所在的岗位以技术管理、行政管理为主,其比例分别是35.14%、27.03%。2004—2009级毕业校友所在的岗位以行政管理为主,其比例为31.58%,技术管理、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岗位的比例较高,其比例分别是19.30%、15.79%、14.04%。2010—2011级毕业校友在其他方面的比例高达47.83%,因为多数在攻读研究生,没有明确的岗位。其次在技术支持岗位上的比例较高,达到了21.74%。各年级对比,2003—2009级毕业校友行政管理岗的比例最高,而技术管理岗和技术支持岗的比例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四、就业工作建议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的校友从事行业、单位类别、所在岗位相對比较集中,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技术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在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日趋紧迫的情况下,应全方位制定应对策略。(1)适度调整本科生的培养方案。①用“理论知识+制度政策+技术工具”作为培养方案调整的支撑;②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瞄准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例如增加房地产行业、技术服务行业所需的相关课程。(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习教学,适当地参与具体项目和社会单位实习,多和社会层面土地行业先进领域接轨。(3)加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引导。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很受毕业生的青睐,而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较小,势必形成求职时的强烈竞争,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转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2—3年的工作积累逐步转向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4)加强与毕业校友的联系。①通过校友了解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所在岗位的用人要求;②可与校友所在单位建立见习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岗位;③可以通过校友发布毕业生的情况及质量,让用人单位有针对性的选择毕业生。(5)加强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虽然学校开设了职业规划教育的课程,但是课时量有限,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并没有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因此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要形成“学院新生入学引导教育+思政教师平时教育+专业教师课堂强化”三位一体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致谢:感谢各位校友对调查问卷的支持,也感谢硕士生韩瑾、李亚男、王翔、谢锋、侯情情在问卷统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30-33.

[2]徐丽萍,郭鹏,王玲,等.我国高等教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及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271-272.

[3]袁春,钱铭杰,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4]曹银贵,白中科,师学义,等.“土地整治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4,(2):103-106.

[5]曹银贵,白中科,师学义,等.“土地整治学”课程工程意识与工程精神挖掘和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4,(3):74-78.

[6]刘巧芹,尚国琲,胡永翊,等.面向市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37(2):133-136.

[7]周伟,曹银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4):74-77.

[8]陈志刚,张英,高云.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37-38.

[9]张海庆.提升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实力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9):44-46.

[10]蔡银莺,张安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1):76-80.

作者:曹银贵 周伟

第二篇: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承担的历史使命。本文总结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探索了地方性综合大学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学科建设;地方性综合大学

西北大学地质学科从“211工程”建设之初就被明确列为重点建设学科,经过“九五”、“十五”不断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一、策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重视科学研究是地质学系的传统,也是支撑地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既是对学科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是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更是重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地质学系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通过解决国家级重大科研难题,地质学系的科研规模和研究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92年,张国伟教授联合全国15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150多名专家学者,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的研究,力图通过解剖秦岭大陆造山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当年空缺,二等奖中仅此一项地学研究成果)。舒德干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次揭示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全貌轮廓,并在后口动物谱系的起源、脊椎动物和棘皮动物等重要门类的实证研究和演化探索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11篇论文,获得了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高山特聘教授承担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围绕中国大陆构造及其动力学、壳幔交换作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新的系统解剖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上。刘池阳教授于2003年获得国家“973”项目立项,提出了“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的思想,这是国内地质、矿产类高校第一次在能源、资源领域独立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张国伟院士经过艰苦努力和长期筹备,承担中石化重大前瞻性海相油气综合基础地质研究项目,总经费1.5亿元,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将为国家战略决策与能源接替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构成了学校的基调,一流学科需要一流师资队伍的支撑。历届地质学系领导班子都把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严把“入口关”,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通过教研室答辩-英语面试-教授会答辩-系务会审定等一系列严格程序选拔优秀的博士、博士后和海归人才。为了弥补高学历选才的局限性,地质学系在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后备师资”,交由系内科学家和一流学者培养,实现优质资源的强强组合,通过本科一研究生贯通,力争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学者。每次学校修订新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时,地质学系都自加压力,在本系职称评审中对教师的成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加压的同时,在出国研修、学术交流方面给予经费支持,鼓励教师走“国际化”道路。在千方百计培养、稳定已有人才队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吸引国内外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近年来,采用学术(以学科发展方向和主攻研究目标的重要意义)、成果(科学研究取得的突出成果)、环境(研究环境与氛围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情感、政策等多种方法,从海外学者、杰出系友和有良好协作关系的单位中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同时,拓宽思路,本着“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队伍建设思路,聘请国内优秀中青年学者为校内特聘教授,定期来校任教、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并参与实验室建设。以学科和科研为纽带的团队建设,是地质学系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地质学系提倡合作共事,凝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实力,组成多学科配套、优势互补、老中青结合、梯队结构合理、富有朝气活力的学术团队。根据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总体需要,逐步形成了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石油地质学、第四纪地质等多个学术团队。这些团队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贯彻了地质学系组织起来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思路,使得地质学系具备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解决科学关键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团队中青年学者崭露才华,中年骨干勇挑重担,老一辈科学家运筹帷幄,老中青学者共同营造出人际关系宽松和谐、学术创新氛围浓厚的研究环境,使得团结、合作、严谨、求实的精神与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兼具献身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不断涌现。

三、狠抓教学质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是地质学系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地质学系紧密依托基地建设,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了完整而有特色的本科生一研究生贯通培养体系,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模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排头兵”和“示范田”。在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过程中,地质学系注重改变以往以验证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全新的地学观及综合分析问题、创新性能力,加强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建立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全面体现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充分利用西北大学所处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构建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在教学内容上密切协调,在实践教学的地域上相互关联的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认知、方法、研究、素质培养和新技术、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与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实现宽口径、高素质、具创新精神的地学基础人才的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从本科生抓起,实施导师制和创新基金研究计划,筛选出有培养潜力的苗子;硕士阶段稳定研究方向,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博士阶段发挥整个学科的指导作用,重点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地质学系出台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生培养细则》,细化、量化研究生教育的各个培养环节。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和本科生一研究生贯通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风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得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地质学系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各类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9年达到100%,考研率(以全体本科毕业生为基准)连续7年在60%以上,先后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四、瞄准国家目标,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地质学系秉持“急国家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光荣传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贡献,也使得地质学系实现了持续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地质学系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地质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石油地质专业人才。一段时期内,全国14个大油田中,有13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出自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毕业生,成为实至名归的“石油战线上的黄埔军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北大学率先同石油工业部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掀开了新时期高等学校改革的序幕。1985—1992年8年间,地质学系为石油部门培养了近千名石油地质人才,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石油地质行业人才紧缺的状况。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创新战略调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西北大学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中国特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延长油田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资源。当能源危机、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日渐成为国家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地质学系再次把自己的发展机遇与国家目标紧紧相连,承担了大量解决国家能源战略问题的科研课题。同时,以西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基地,在工程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黄土动力学及黄土滑坡、多年冻土变化对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为郑-西高速铁路,青藏、川藏公路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决策依据。此外,地质学系还首次为国土资源部提供了中国北方荒漠化数据,发现中国北方大量湖泊干涸造成的裸露湖床是沙尘暴的重要物源区,提出荒漠化治理的新思路,得到政府的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编号:J0630537,J0730532,J0830519)

[责任编辑:文和平]

作者:常 江 赖绍聪 喻明新

第三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下的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基本理念,构建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课程体系

一、引言

我国于2016年6月2日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成为正式成员后,我国将全面参与《华盛顿协议》各项规则的制定,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一大步,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工程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实现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在国家全力推进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背景下,对比现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现有的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现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为例,介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思考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是基于结果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1.以学生为本。工程教育认证贯彻“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在课程安排、资源配置、学生服务诸多方面都有比较明确并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同时,认证指标体系明确要求以(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作为认证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学生成就评估体系。

2.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以往的评估更多地重视投入评价,看重杰出人才、一级学科、成果奖励、仪器设备、科研基金等,重投入轻产出,重资源轻学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专业补充标准是认证理念实现的体现。

三、实施实例——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工程教育认证考察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现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讨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下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为切实保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全面达到毕业要求,由本专业教师、企业或行业专家组成的地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认真研讨,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优化设置。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组成,同时还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强调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相关毕业要求都有相应的支撑关系。

2.教学计划。根据《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专业理论教学,具体课程包括通识课程(33学分)、平台课程(42.5学分)、专业课程(28.5学分)、个性課程(16学分);二是专业实践教学。目前,本专业四个学年的学期教学计划中,第一和第二学年以通识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为主,第三和第四学年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及设置充分考虑了在校学生、毕业学生以及任课教师的综合意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本科生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72.5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河海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3.课程体系的修订。为使人才培养紧跟国家和社会需求、与时俱进,本专业定期(一般每隔四年左右)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也随之修订。学校对教学计划修订非常重视,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修订程序。各修订环节及不同参与人的职责如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分管教学校长、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分管教学院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专业在校生和毕业校友、校内任课教师、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等,保证教学计划修订程序严格、系统。

4.教学大纲的制定。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会根据培养方案每四年修改一次,每两年局部修改一次。最近一次教学大纲的修订是在2017年9月,主要是在《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2016版)》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的理念,针对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做了局部调整。

(二)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修完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2%,其中必修课2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5.7%,达到了通用标准要求,并且规定“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至少取得一个学分,具体选修方式以学校每学期“通识选修课”通知为准。

(三)工程基础类课程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修完“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共计66.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8.6%,达到了通用标准的要求。其中必修课程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1%,专业内选修课程6个学分。

(四)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

1.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实验课及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8学分,占总学分22%。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通常是以制作PPT并演讲、调查报告、微电影、课堂读书汇报等形式进行。实验教学既有独立学分的实验课(如大学物理实验等),又有课程穿插安排的实验内容(如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工程专业设置测量学实习、普通地质学实习、地质测绘实习和生产实习。让学生通过实习参与生产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提供实习机会。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2.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相关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基本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加强作为工程师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分析、绘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科研专题报告的能力。

3.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经历。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企业生产实习,该实践教学活动是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属于实践类必修的课程。通过实习期间的各种活动安排,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程中生产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地质工程专业关键技术点及难点,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设置了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實践教学活动,以测量学实习、土力学实验、矿物岩石实验、构造地质实验、工程物探实验、生产实习、普通地质学实习和地质测绘实习等为主。这些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团队的形式,集体制订任务方案、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完成团队工作任务,从而培养今后工程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阶段最后也是最综合的实践环节。本专业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安排了10个学分,从第七学期即开始立题、审题、选题,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校制定了《河海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指导、撰写、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存档进行了具体规定,并对建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规范便捷的管理,更好地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体质量控制机制由论文选题、论文要求、学生管理、教师指导及成绩评定五部分组成。结合工科专业特色,毕业论文选题全部来源于工程实践,积极倡导校外同行及企业专家参与指导,紧密围绕实际工程问题及研究热点,校内与校外指导相结合,使毕业设计(论文)紧密围绕具体工程背景开展。同时,在本科毕业答辩环节,安排部分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作为答辩组成员参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强化了校内毕业设计与高校同行及企业单位的联系。

6.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成为能够为地方服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要求。将教学活动、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要求,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目的。本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大量的实践基地。

(五)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等选修课,共计43学分,占总学分的24.9%,满足通用标准的要求。此外,还应完成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艺体育、社会工作、其他活动等素质拓展课程共10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考虑了地质工程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法律、伦理等因素,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理解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的影响,并考虑经济、法律等因素,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责任,加强其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其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校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联合创建了“基于共享互融理念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强调“强化共享、彰显特色;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理念,有效促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基本理念,适时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化地质工程专业内涵建设与改革。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并且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包括与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且满足了相应的学分要求;课程体系涵盖了毕业要求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外综合素质拓展等各个教学环节,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制度和标准健全,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和严格的考核标准和方式,达到了培养高素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8版)[M].北京: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8.

[2]印峰,王永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以湘潭大学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12):55-59.

[3]河海大学2016本科生培养方案[Z].2016.

[4]张和平,金琴,李益兵.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65-66.

[5]曾云,陈刚,吴北平,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268-270.

[6]腾玮,吴健康,钱萍,刘镇.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8,(5):70-72.

[7]牛秋林,毛征宇,刘厚才.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9):67-70.

[8]张俊,董敏,张鹏飞,张显云.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策略[J].教育文化论坛,2015,(6):52-55.

作者:赵燕容 王锦国 魏继红 黄国娇

上一篇:文书档案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师科研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