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的标准是一样的,高中的教学模式,从目标到内容到方法到教学管理也就一样。教学目标是高考怎样能升入本科;教学内容除教材外,学生都订教辅用书;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做题、老师讲题的方式为主;教学管理主要是考试,每篇一测,每周一测,每月一考,称之为“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期末参加统考,排名次,排学生也排老师或等于排老师。

第一篇: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

以全国地质技能竞赛促进我校地质学教学改革

摘 要: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地学类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地质学科最高层次的竞赛,已连续举办三届,参与赛事的高校数目从第一届的26所高校增至现在的52所。长江大学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的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通过比赛显现出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差距。以全国地质技能竞赛为契机,加快我校地质学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质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地质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自2010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等部门每两年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通过竞赛,调动大学生学习和运用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地学教育改革,提高地学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学校及队伍逐届增加(第一届有26所高校,61个代表队,183名学生参赛;第二届有39所高校,104个代表队,312名学生参赛;第三届有52所高校,141个代表队,423名学生参赛)。长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技能竞赛的比赛,获得了野外地质技能的2个三等奖和1个特别鼓励奖的好成绩。但从2012年参赛开始,在选拔选手和组织参赛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之间还存在较明显差距,为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缩小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差距,地质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情况导向分析及意义

1.1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情况分析。

从三届竞赛情况看,每届比赛内容变化不大,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逐届提高。竞赛一般分为地质技能综合应用、野外地质技能、地质标本鉴定和地质知识竞赛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地质技能综合应用,考查选手熟练应用基础地质知识和地质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部分要求参赛队在规定时间里根据已知的野外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把一张给定的标准1:5万地质图(其中1/3-1/4的地质内容已删去),恢复图幅的原貌,并编写完整的地质报告。此单元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制图能力,更考查学生对基础地质的掌握和应用技能,内容涵盖了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沉积岩岩相学、矿床学、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学等多门学科、课程的知识点,是对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第二单元为野外地质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队完成一条1:1000的岩性及构造信手剖面图并完成相应分层、重要地质现象、数据的文字描述和记录,并对剖面进行小结。此单元是考查参赛队野外地质观察、仪器使用、现象描述与记录、分析总结及编写报告能力,是对学生地质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第三单元为地质标本鉴定,考查参赛队矿物、岩石、矿石和古生物标本及光片、薄片的鉴定能力及相关仪器的操作能力。要求参赛队成员等准确鉴定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古生物化石及多金属矿石手标本和薄片,给出详细而完整的鉴定报告;第四单元为地学知识竞赛,考查参赛队掌握地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灵活、迅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竞赛题型和内容可以看出,地质技能竞赛是对地学类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检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也是对地学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引,无疑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教师的知识传授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全国技能竞赛的导向分析。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地质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三届竞赛内容和形式设置来看,我国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学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达到自己动手,会使用先进的野外技术装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1][2]。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地质填图、标本鉴定还是野外剖面测量都强调对具体地质现象、地质问题的分析、解释和解决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可以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地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3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地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对于很多在校学生而言,很大程度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多数学生把学习定位于“理论学习”之上,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通过竞赛宣传、选拔、训练和开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实践能力在专业中的重要性,重视实践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地质实践教学质量。②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评,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形成的复杂地质问题是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才能解决的,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应用知识,综合素质最终得到很大提高。③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将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及动画等形式直观传授给学生,是地学教学手段改革追求的目标;如何将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导型的启发式、联想式教学,是地学教学方法改革追求的目标。通过竞赛活动,有利于加快建立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2.我校地质学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地质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等专业,不同专业由于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差异,地质学相关课程设置有较大的差别。以地质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设计的地质学相关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遥感地质学》、《矿床学》、《找矿勘探地质学》及与油气资源勘查相关的《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课程。仅从课程设置来看,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等地学专业的课程相当。但课程学时数差别很大,如上述12门地质学专业课程我校地质专业的理论总学时为350学时,而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理论总学时为560学时[3]。此外,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它们(我校实验教学比例约2 ∶1-3 ∶1,中国地质大学平均比例约为1 ∶1-1 ∶1.5)。因此,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相对于“211”工程大学,我们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反映在比赛过程中表现为学生的地学思维较为“刻板”,动手能力差,综合对比、研究、联想、创新能力不足。针对这些现状和差距,实施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改革措施

3.1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建立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体系。

目前地球科学学院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但面向油气资源勘查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面向固体矿产勘查的地质学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计划等区别不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特色不够鲜明,能力不够突出。例如,地质学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程《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也修,只不过课程性质变为选修课,而两者的课程总学时数是相同的,甚至选修课的理论学时还多必修课2个理论学时;此外,普通班、基地班、卓越班、石油之光班等专业班级名目繁多,但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并无实质性区别。这些都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模糊,配套体系不完善,自然无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是个性化的人才,只有个性化的人才才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4][5]。对学生的培养不应采用单一模式,而应是个性化的、多模式的。

3.2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现有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仍沿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套路,新时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为地学研究所应用,但由于新教材编写的滞后,地学课程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突破,严重影响地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应突出专业特点,增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以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出发点,以新技术、新方法为特色,加强传统地质理论与新技术方法的融合,有效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3.3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地学教育不但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基本保证。课堂教学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调动学生自主勤奋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位。通过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由过去提不出问题、想不出答案变成提出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把学生的实践课变成教师的实践课。实践过程只是老师在野外讲解,学生在野外记录,完全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完成从单一性到综合性的转变;完成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才教育质量。

4.结语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推动大学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技能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通过比赛,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缩小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邓斌,胡宗清.加快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J].中国地学教育,2004,(1):3-15.

[2]唐小丽,赖旭东.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地学教育,2002,(1):37-38.

[3]张树明,郭福生,孟显云,等.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方案的研究[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54-56.

[4]韩成春,席建中.深入推进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11,(35):444-445.

[5]向云彬.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11-13.

作者:李强 孟宪富

第二篇:普通高中普通班学情分析

高考的标准是一样的,高中的教学模式,从目标到内容到方法到教学管理也就一样。教学目标是高考怎样能升入本科;教学内容除教材外,学生都订教辅用书;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做题、老师讲题的方式为主;教学管理主要是考试,每篇一测,每周一测,每月一考,称之为 “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期末参加统考,排名次,排学生也排老师或等于排老师。名次是目标,也是手段;是结果,也是过程。名次如长鞭,教师学生如陀螺,在鞭子的猛烈抽打下,师生每天都在高速地旋转、旋转、旋转,就连上操、就餐时的排队时间,都要利用来记忆知识,背诵课文,房间甚至有专门用于随时背诵的袖珍本。

实则高中也不一样,录取的分数线不同,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有重点高中,有普通高中;重点高中有普通班,普通高中有重点班、普通班。就录取线而言,相差可达一二百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可达二三百分甚至更多。如2009年,我旗某高中特优班分数线是700分,实验班即重点班的分数线是620分,普通班的分数线是520分。普通班分数线与重点班相差100分,与特优班相差180分。普通班事实上的分数线要低于录取时的分数线,因为有一定数量的低于录取线的借读生择校生。该校特优班分数最高的学生781分,普通班最低有300多分的,其间相差达480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重点班,目标要进本科进重点大学;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目标只能进普通大学,而且主要是专科,能考上二本的都没有几个。学情存在这么巨大的差异,却只用一种模式教学——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辅,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进度,相同的要求——天下安有是理?

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级应该正视自己的学情,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

一、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情

(一)没有积累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积累、感悟、表达。积累是基础,语文没有积累,就什么也谈不上。而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级的学生恰恰缺少积累,积累有三个要求——记得住、写得出、用得上,他们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1. 记不住。

除小学初中背诵的几首古诗词外,学生基本上再没有记住的东西。这几首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还有可能被他们记得乱七八糟。我的一个同事到班级去,听见某生问同桌:“苏轼是哪个朝代的?”同事大怒,刚要呵斥那个学生,同桌的回答却使她转怒为笑,转身离去。——那个学生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不要以为这是笑话,本学期进行的两次月考中,文学作品阅读和仿写题,写“爱国女词人辛弃疾”“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宋代的爱国诗人陶渊明”的,真就不乏其人。因为没有积累,写作文很少引用名人名言,很少使用成语。他们引用得最多的句子,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本学期高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背诵古典诗词,尽管各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月考仍有部分学生默写题交白卷。

2. 写不出。

背诵下来的,也不会写,常用字也不会写。写出来也写不正确,“风急天高猿啸哀”,“哀”写成“衰”,“镜中衰鬓已先斑”,“衰”倒写成“哀”。“杨柳岸晓风残月”,“晓”字要么右上角多一点儿,要么写成“小”。默写时即使把空全部填上也可能不得分——因为写得不正确。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表达——本来积累的语汇就不多,再加上不会写的,能被他们用来表情达意的语汇就更少了,难怪他们写起作文来如上刀山下火海苦不堪言。

3. 用不上。

能背下来、写下来的,没有感悟,也不能用,不知可以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即使教师告诉他,因为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体验,加之听课不够专心,印象不深,效果也不佳。高二本学期开学以来学习背诵古典诗词,我对重要的句子都做了强调,并要求抄录到日记上。如学《离骚》,强调了关于修养身心的句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强调了关于珍惜时间,勤勉修行,自强不息的句子:“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强调了要趁大好年华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强调了要走正道,健康成长:“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强调了要忧国忧民,坚持正义:“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但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题作文,仍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做不上,没交。做过的,又有约四分之一不合乎要求。有的不能正确地对诗句词句加以解说,如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对未来的向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关系到生活的选择。写屈原,学过的《离骚》不用,强调的那么多句子也不用,写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屈原”,这是屈原么?

(二)不会写字

不会写字,写不好字,是当今学生的通病。有顺口溜形容现在的大学生是“人像研究生,文像中学生,字像小学生”;更有对联形容现在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无错不成文,病句错句破残句,句句不堪入目,有误方为篇,别字错字自造字,字字触目惊心”。 虽可能有些夸张,但应该说基本属实。

要知道这还是升入大学的学生,是重点高中的,是普通高中重点班的,是高中生里面的佼佼者,那么那些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就更有过之了。

1. 潦草。

这部分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写字潦草。由于潦草,造成许多半拉字、不规范的字,导致文面混乱,难以认清。有的笔画混淆,如“风”“冈”不分,有的笔画该出头不出头,不该出头出头,如“土”写成“上”,“上”写成“土”,有的笔画排列错误,如“头”,两点平列,类似“兴”,甚至“寒”字下面的两点也平列。

2. 错别字严重。

有的字错得匪夷所思:有的偏旁位置错误,如有学生写“啊”把“口”放到右边,有学生写“暝”把“日”放到上边;有的字结构不对,如“潇”“漠”是左右结构,有学生写成上下结构,有的字是上下结构,如“茫”,有的学生写成左右结构;甚至,有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写不对,如 “杨”,右边多一个折。

至于别字,更是司空见惯:“办公室”都要写成“办工室”,默写鲁迅《自题小像》,“像”字写成“象”,甚至写成“巷”,改两次还改不过来。

(三)不会阅读

1. 不能抓住关键语句。

不知道什么是关键语句或者说重要语句。宗璞的《报秋》曾被编为高考阅读题,其中引了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下文已经有“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等句子,问这首词最重要的句子是什么,有说“无拘无束无碍”的,有说“青史几番春梦”的,有说“红尘多少奇才”的,就是不肯说“领取而今现在”。

2. 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如读《读本》中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问一个学生对哪些句子印象深?答“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问为什么?答“不用种它自己就生出来了”,完全不知道这两句诗是表现那个“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军人家里荒凉的,是揭露汉朝兵役制度黑暗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反而认为是很有意思的很好玩的一件事。与此相关联的,是不能以文解题,到文本中去找问题的答案。如做04全国高考试题《痛哭和珍》,第1小题是“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上文的关键词语是“勇士”“首领”“毅力”“任劳任怨”“热力和温情”,答案应该是“刘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但多数学生没有找出来,不少学生把自己学《纪念刘和珍君》中对刘和珍的评价拿来做答案,说“追求进步”“爱国”等等。不论课上讨论,还是讲题,问某题怎么答,多两眼望天或是看老师,就是不看文本,不知道答案是读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猜出来的。

3. 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看一篇作品,很少有心灵被打动的感觉,不知道或不能说出作品是好还是不好。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现代散文的巅峰之作。看它的开头就够了:“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读了港台一些作家,特别是余光中简楨的散文,我才知道,汉字原来还可以这样排列。但我向学生推荐这篇散文时(《读本》第三册),他们却反映“读不懂”,“不明白”,“什么玩意儿啊?”

(四)不会写作

每次布置作文,都会“听取‘哇’声一片”,不管这题难还是容易。

因为没有积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即使知道写什么也没什么可写。因此,不管是学完诗词单元写“读诗词名句随想”,还是学完《泪珠与珍珠》后写“眼泪”的话题,都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一节课只写个开头甚至一个字也没写。

知道写什么也有什么可写了,又不知道怎么写。比如不会安排结构。总分总结构是最实用、最常用,最容易把握的结构方式:开头总说领起全文;主体围绕开头分说,每段有近似的起始句或结束句即段落中心句,构成段落排比;结尾总说,收束全文与开头呼应。人教版第三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苏洵的《六国论》都是这样的结构。已毕业的那一届学生,第二学年开学之初就写了这样结构的作文。但训练了近两年的时间,临近毕业也只有个别学生掌握了。多数学生,即使给他们列出提纲来,也不会写。

想想也是,字都写不正确,句子都写不通顺,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那就写他们熟悉的内容,那除非是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同学”之类。可高考不考这些,高考考的是老鹰和乌鸦抓羊。

二、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情是不适合的

普通高中普通班级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模式,和重点高中、重点班级是一样的。这种语文教学的模式,可用两个字概括:“灌”和“练”。“灌”就是教师讲,“练”就是做习题。现在的学生,除教材外都订有教辅用书即练习册,习题一般分两部分,随堂的和课外的,或者说是基础过关或拓展提高的。一篇课文要四五节(含自习):第1节,了解文学常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字词(静态的,为做题服务而非为表达服务);第2、3节课讲读;第4节课做题;第5节课讲题,如果课文较长,题目较多,讲课加1节或做题讲题加1节,就得6、7节,基本上一个周。虽然花费课时很多,但学生的时间多用在听老师讲和做题上了,读课文遍数并不多,连局部阅读加上也不过三四遍而已。

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如何呢?

重点高中及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好,又有自学能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读熟课文完成作业),仍可有一定的甚至较多时间用来阅读、积累,可以做到积累与做题两手都抓且两手都很硬。我曾在假期给两名这样的学生(一初三,一高一)辅导过语文,我让她们翻译文言小段,比我教的高三的学生翻译得都好,这其间的差别怎能以道里计?

但这样的模式对普通高中普通班级的学生并不适合。这些学生起点太低,从学习内容到习惯养成,与优秀的高中生相距太远,与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们要用成倍于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学生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没有读书、积累的时间。

对这些学生而言,仅读三四遍远远达不到熟练的程度,不要说有感情,连正确流利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是背诵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读文本不熟,不深入,没体验,没领悟,没记住,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基础,无论是“灌”还是“练”,都没有意义——听老师讲,没基础,没兴趣,不认真,记不住;做题,没基础,没质量,听讲评,没兴趣,不认真,也记不住。这就等于一节课什么也没记住,也就等于一天、等于一周、等于一月、等于一学期、等于一年、等于三年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记住,语文素养怎么能提高,语文成绩怎么能好?

根据结构主义学说,学习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些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基础,教、学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反差:老师教的,学生不会;学生能接受的,老师不教。这样,教与学就处于一种无效的状态——教师教不会,无效,学生学不会,无效。很可能教师的准备愈充分、愈深入、愈有创意,离学生的基础就愈远,效果反而会愈差。学生累,教师也累,师生都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痛苦的。一些学生课堂纪律差,睡觉,说话,做小动作,甚至逃课,与听不懂、学不会、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没有快乐,学生不愿意学习,也不喜欢学校,师生关系,校生关系都很紧张。

所以,如上所说,这样的学生读完高中,就语文学科来说,与没读差不了多少——还是没有积累、不会写字、不会阅读(包括朗读)、不会写作(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相对于那些重点高中或重点班级的学生,这些学生至少有一大部分扮演的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所以,应该探索适合普通高中普通班级学情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建议的内容

(一)积累,要重视默写,以默写促背诵最终完成积累。

学习语文就要从积累做起,积累就要背诵,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没有积累,就是因为背诵太少。

而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积累就必须要重视默写。积累要求做到三点:记得住,写得对,用得上,这些都需要通过默写来督促、来考察。

要通过默写来促进背诵。普通高中的学生背诵不用心,不用默写督促检查,他们就不会好好背,也就背不下来。

要通过默写来促进练字。因为默写不但是考察背诵,也考察字形,对写字的要求很严,要写正确写规范写清楚,不能潦草不能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通过默写是能够促使学生练字甚至练好字的。普通高中的学生写字也不用心,不通过默写督促检查,他们也不肯好好地写也不会写好。

默写还可以促进写作。默写在动态中积累了字词、句子、段落,对写作也有意义。如果是情境式默写,对写作的影响会更明显。

所以,要通过默写来最终完成积累。

对默写的要求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包括标点符号;要写清楚,不能潦草。不严格要求,默写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写完之后教师要批阅,有错别字一定要改正,改完还要再看。错别字成了习惯,是很难改正的,一次两次不一定能改过来。有个学生写“知”“短”,左边的“矢”多一横,改了三次,最近一次作文,交上来,还那么写。《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一句,默写练习时“鹿”写作“露”,已经纠正了,但月考填空,还是写作“露”。

(二)阅读,重视圈点,以圈点促阅读。

阅读,一定要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熟读是过程,读熟是结果。在熟读、读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或根据课后思考题,筛选出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圈划、评点,然后,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圈划评点的心得。

熟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可以在动态中积累字词句式,积累段落篇章,积累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圈点是熟读的标志,也是读熟的标志之一。读熟的标志有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背诵默写深刻精彩的段落甚至全文,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交流学习的心得。所以,没有圈点就是没有熟读,没有读熟。

研读课文一定要在学生熟读读熟的基础上,一定要以学生的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学生没熟读,没达到读熟的程度,讲、练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杜绝不让学生熟读课文,不待学生读熟课文,以教师脱离学生学习现状的“灌”和“问”代替学生学习的做法。

这么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适应,教师要给予指导。比如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要圈划。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养成圈点的习惯,那他就学会了阅读,其意义就不限于阅读本身。高考的阅读题,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包括诗词鉴赏题,实际上都是在圈点的基础上编制的,也应该在圈点的基础上去做。高考的材料作文题,也需要学生通过把握材料的关键语句去理解材料的主旨,去确定文章的立意角度。

(三)写作,重视仿写重写,以仿写降低写作的难度,以重写促进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1. 仿写

有专家说,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重要,写作文当然要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这些学生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即使有什么可写也觉得难写也写不好,这就有必要通过仿写来训练学生的写作。

仿写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是初学写作者有效的训练方法。古人练习写作,多从仿写入手,有个专门的词,叫做“摹拟”或“拟”。朱熹曾说:“摹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比较著名的事例,如李白曾“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所以有人说,仿写,是我们提高写作语言水平的必由之路。就像学书法临帖、学绘画要临摹名家作品、学舞蹈要模仿老师的一招一式一样,学习写作也需要经过模仿这一环节。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学生写作水平太差,是不是因为他们一直没有经过仿写训练呢?

高考语言运用题,仿写是比较常见的,其中应有深意在焉。但是我们只是把仿写作为一道试题看,未免有点太委屈它了。

仿写可以从句子开始,然后再到段落和篇章,循序渐进。

2. 重写

教师批改后,应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重写,可多次重写,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重写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从立意到选材,从结构到词句,从宏观到微观,都要重新构建。重写是作文质的变化——从不合格到合格,从良好到优秀。这,就是进步。

作文,如果写得不好而又没有重写,很可能就只有量的变化而不能完成质的飞跃。所以,一个学期哪怕只写一篇成功的作文,也好于写十篇不成功的作文。这是一种打歼灭战的策略,毛泽东对歼灭战有名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此类推,做十篇不合格的作文,不如做一篇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作文。

现在的作文指导书籍有“升格”的提法,升格就是重写。

每次重写都要给分,让学生通过分数看出最近的进步。

可由教师批改学生重写,逐渐过渡到学生改,学生重写;自己改,自己重写。而到学生自己能够批改、重写的阶段,大概也就不必重写了。

四、建议采取的其他措施

1. 可以考虑成立若干学习小组,讨论、汇报发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有组织,有序。

2. 基础年级不宜订购教辅用书,学习的补充材料由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需要自行下载或编写。因为订购教辅用书就要做其中的题,这样就容易被它牵着走,从而冲淡对教材的学习。

3. 积累(含默写)、圈点可以纳入作业范畴。

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对作业的检查,这也是导致教师教学中重做题轻积累轻读写的原因之一。如果要加强默读重视圈点,就应该将默写、圈点纳入作业范畴,这样,就能够督促学生积累圈点了,教师也少了后顾之忧。而如果学生真的能够自己认真地积累做圈点,这积累笔记和圈点就是最好的作业。如果学生能主动地积累,能在读书时自己主动做圈点批注,就是有了自学的能力了,还用再做别的作业么?

类推下来,重写的作文可重复计算作文次数。

如果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普通高中普通班级的这些学生在毕业时,能比较正确、规范、清楚地写字,能比较快速、深入地阅读文本,能比较迅速、准确地筛选主要信息,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写出比较通顺、得体的文章,是不是可以说,就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王 从

第三篇:福建省地质学科发展报告

[摘要]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福建省地质工作进展和现状,分析了地质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地质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21世纪,地质学不仅要致力于解决矿产、能源的需求,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而且迫切需要扩大服务领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地质 学科发展 福建省

1 前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结构构造、地球形状及表面特征、地球的生成和历史、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及演化、地壳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进行上述研究的相关科学。

地质学和其它学科一样,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探索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研究地壳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有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地球化学等;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及地表形态的有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动力地质学、地貌学等;研究地壳演变历史及古生物发展演化规律的有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等;研究地下资源的找寻和勘探方法,以及地质环境评价和对策的有找矿勘探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矿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学、地球化学勘查学、环境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地质学历史悠久,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因其在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被全社会广泛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质学的研究主题和理念也历经演变,现代地质学不仅要阐明固体地球的组成物质、控制物质转换的机制以及深入探索地球的演化历史,而且要通过获得的地球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取之于地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诸方面的严重挑战,地质学除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能源以外,还必须参与解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有关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的许多重大科学问题。

2 福建地质工作进展及研究现状

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质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它伴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我省的地质工作始于1911年,至50年代初期,地质工作仍极为零星。但建国以来,福建地质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了飞速的发展。一批从基础地质调查研究与应用调查研究相结合、学科门类齐全的地质勘查队伍应运而生,广大地质工作者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地质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1 基础地质调查

我省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开展了1:20万、1:5万、1:25万等系统的不同精度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至1977年已覆盖全省;目前全省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46幅,面积6.70万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1.7%。1999年地质大调查工作以来,先后完成了1:25万三明市、上杭县、厦门市、东山县、龙岩市、邵武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周宁县等幅区调工作,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显著提高了福建省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在区调工作的成果上,先后编制了四代福建省1:50万地质图,并编制出版了《福建省地质志》、《福建省矿物志》等。对全省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及矿产进行了系统调研,获得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建立了福建省地层系统和侵入岩序列,基本查明闽西北地区区域变质作用特征及全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2 矿产资源勘查

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奠定了我省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布局。人类社会7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产资源。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77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26种,非金属矿产47种,水气矿产2种。全省已探明储量固体矿产矿区数867处(含共生矿产),其中煤矿138处,金属矿379处,非金属矿350处。探明大型矿床50处,中型矿产107处。全省累计上储量表的固体矿产矿区635处,其中特大型矿区3个、大型矿区47个、中型矿区107个、小型矿区478个。探明的矿区按勘查工作程度划分,勘探矿区190处,详查矿区258处,普查矿区419处。已探明矿产保有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种34种,居前5位的17种。全省矿产资源的特点可归纳为“三多、三少、一集中”。“三多”是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伴(共)生组分多、贫矿多。“三少”是金属矿产规模达大型、特大型的矿床少、富矿少、能源矿种少(已探明储量的只有煤2种)。

通过对我省成矿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特点的不断认识,全省可以划分为闽西北成矿区、闽西南成矿区及东南沿海成矿区等主要的成矿区带,对各个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及成矿规律取得了大量新的认识,通过对上杭紫金山铜金矿、龙岩马坑铁矿、行洛坑钨矿、西坑铌钽矿等一大批典型矿床深入研究,建立了全省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近年来,在政和—尤溪一带应用层控—叠改理论在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中找到了峰岩等一批大中型矿产地;通过对推覆构造的不断研究,在闽西南大田—龙岩地区侵入岩下、老地层下、火山岩下等“三下”寻找煤、铁多金属矿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进一步丰富了成矿地质理论。

2.3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

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全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及1:10万农田水文地质调查,加强了城市1:5万区调工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六五”期间又开展了城市地质工作并带动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七五”期间水、工、环地质工作则继续为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服务,并加强了缺水地区的找水工作。已全部完成全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完成了全省地下热水的调查和龙岩、三明、永安、连城、福州、仙游等地的地下水勘查;为沿海缺水地区找到了一批水源地,初步缓解了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完成了全省76个县(市)城镇区及近郊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完成了部重点项目“闽南三角地区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厦门岛、闽南金三角、马尾等地区的区域稳定性评价;开展了地方病,如地氟病、地甲病等与环境地质关系的研究;编制了全省矿泉水调查和系列图件,查明了福建矿泉水的资源分布规律,出露条件及水化学特征等,并探讨了矿泉水的成因和物质组分的来源,对矿泉水开发利用远景进行了全面规划。进行了福州、龙岩、东山及漳州等地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和福州地热田回灌试验。

2.4 农业区划与专项地质调查

完成了全省64个县、市1:10万农业水文地质区划,为农田基本建设提供了较全面的农业水文地质资料;为沿海缺水的平潭、东山、漳浦、惠安等县进行农田供水勘察;开展专项农业地质研究与评价,对名优特农产品——永泰李农业地质背景研究、福鼎四季柚地球化学背景研究、新型高效有机稀土微肥扩大试验、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评估部分配套分析方法研究。以上各专项研究从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等多学科来综合评价农业地质背景与改良方法,从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5 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

我省于1999年后全面开展了全省地质遗迹调查和参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对全省主要的丹霞、喀斯特、火山岩、花岗岩地貌及各种构造地貌、海蚀地貌进行地质成因、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的综合调查,协助地方政府发掘地质遗迹,编制申报材料,先后成功申报了福建漳州滨海火山、泰宁大金湖、太姥山花岗岩、晋江深沪湾、宁化天鹅洞、屏南白水洋、德化石牛山等8个地质公园,紫金山和寿山等2个国家矿山公园及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2.6 区域地球物理测量

先后完成了全省1:5万~1:20万航空磁测和航空放射性测量;完成1:50万重力测量和1:20万全省重力测量;完成了福建东部地区1:20万放射性(伽玛)测量;完成全省11条长2000 km的人工地震观测剖面,编绘福建省1:50万物探系列图件。物探工作还开展了爆破地震、微地震、大地电磁测深等,深部探测工作程度处于全国前列。还开展了福建地热地球物理研究、福建省上地壳—上地幔结构与深部构造背景研究。

2.7 区域地球化学测量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完成了全省1:20万区域重砂、1:20万土壤金属量测量(7种元素)和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40种元素),编绘福建省1:50万元素地球化学系列图件。通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40种元素地球化学异常17964处,多元素综合异常688处,通过查证,发现大量的铜、铅锌、金、银、钼、硫多金属等矿床。开展了福建省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福建省表壳元素丰度研究。

“十五”期间福建地勘局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项目,这是以地学为主、多学科联合攻关、调查与研究结合的科技前沿项目。其获取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浅海滩涂表层沉积物、深层沉积物54种元素及其它高精度数据和调研成果,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以至生命科学等各学科领域建立了大信息量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平台,并将为生态环境治理,优选、规划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划分特色农作物种植的适宜区和限制区,调整农业布局和进行农业区划,发展海产养殖业以及城镇规划选区、优化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我省生态省建设提供了系统、准确的基础性地球化学资料,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社会效益。

2.8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福建省陆地面积12.14万km2,境内多山,群峰耸峙,丘陵起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0%以上。由于省域降雨量大,台风、暴雨多,地质条件复杂,岩石风化强烈,山坡残积土层发育等特点,使我省成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我省自1996年以来,共发生重大地质灾害836处,因地质灾害造成380余人死亡,69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亿元,并具有点多、面广、危害性大、发生频率高等特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开展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促进了我省地质灾害群防群测体系的形成,全省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点5637处,为汛期和各次强台风期间预防地质灾害起到了良好的预警和预报作用。

总之,我省地质学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从资源保障为主的地质工作逐渐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地质工作转变,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地质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在经历了板块构造理论革命后,正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对社会可持续的发展需求,在全球资源、环境变化、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等方面给地质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科学问题。随着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在各自领域的深化,并在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高度上相互结合,形成了关于地球系统的新兴领域,成为地球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地球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地质学家将在地球环境演变的历史记录、地球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固体地球内部与地球表层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现代地质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互馈等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

3 福建地质学科发展展望

21世纪前半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地质学不仅要致力于解决矿产、能源的需求,增加探明资源储量,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而且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当代地质学科正面临从传统地质科学向现代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已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从由认识、找寻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转向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有效防御灾害为目的。因此,地质学科发展要制定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全省地质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促进地质学科体系的重大转变。地质学科各分支的发展必须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矿产资源保障,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基础地质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各分支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地质学科的发展已经进入应用高新技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新时代,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正与地球科学的前沿融为一体,而且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因此,应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地质前沿学科的发展。

3.1 基础地质研究

21世纪,对地球的基本问题或者是说对地质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仍将是国际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我省对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及地质构造等地球表层物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对我省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所揭示的岩石圈动力学、壳—幔相互作用及大地构造域的转换和演化等仍是不断深入研究的热点。

(1)我省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地质构造复杂、演化历史漫长,地质记录完整而丰富。基础地质调查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地质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研究,并促进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以及区域岩浆活动研究、变质地质研究等向新的水平发展。

(2)由于国际大陆动力学计划的提出和实施,赋于花岗岩研究以新的活力,其标志是将花岗岩的形成与壳幔作用联系起来,这将是21世纪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包括花岗岩在内的岩浆岩石学研究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岩浆岩石学研究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三个新的学科生长点:一是岩石大地构造学,着重研究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背景的关系,重建构造—岩浆的时空格局;二是岩石地球化学,以大量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为基础,研究岩浆岩的成因和演化;三是岩石物理化学,模拟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和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重现岩浆的产生和结晶过程。我省不同阶段的岩浆岩分布极为广泛,出露面积约占全省的2/3,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围绕大陆动力学这个优先领域,开展“岩浆系统”与“火山系统”的深层次研究是21世纪重点研究的问题。

(3)变质岩和变质作用是地壳深部在壳幔相互作用下,受深部热流影响而发生的岩石的固体重结晶直至部分重熔的调整作用,属于当代地壳动力学研究范畴。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以稳定状态为基础的热力学理论体系转向以时间为量纲的热流传递理论为基础的动力学体系,其代表为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目前P-T-t轨迹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但它的发展将把岩浆—变质—构造的三位一体组合的古老命题在热流传递机制理论中得到深入阐述。我省变质岩及变质作用的重大课题如前寒武纪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会有所突破。

(4)华夏古陆研究。1924年Grabau提出“华夏古陆”后,这一术语不断被中外文献沿用。近10年来,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研究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华夏地块,华夏地块开始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中占据显著地位。伴随着扬子与华夏两大陆块被纳入中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范围,一批与此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有关的研究论著纷纷发表。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相信华夏古陆的生成、裂解演化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地学研究的热点。

3.2 矿产资源勘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能源、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一般加工工业对矿产资源的普遍需求,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对矿产品的需求仍处于强劲的增长阶段,矿产、能源仍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当今地表找矿难度愈来愈大的情况下,加大我省与特定成矿作用有关的矿床学理论、深部隐伏矿产预测、寻找隐伏矿产的综合勘查技术的研究是当务之急,深部找矿已经成为我省当前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3.2.1 深部隐伏矿产预测理论与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研究

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确定的“东部攻深找盲”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增加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1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指导意见》,意见认为促进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向深部拓展,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必由之路。我省长期处于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构造—岩浆活动极其活跃,深部具有良好的煤、铁、铜、铅锌等找矿前景。但是如何突破找矿“瓶颈”,开拓第二找矿空间,一是要开展深部重要矿产资源成矿规律研究、深部矿产勘查相关的成矿与找矿理论研究,拓展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矿床类型,强化定位预测,为科学部署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开展深部找矿关键勘查技术,要引进和利用先进有效的深部探测技术和仪器设备,针对深部找矿的具体情况,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比研究和有效性试验。

3.2.2 构造域转换与成矿作用研究

我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中国东南活动大陆边缘内带,属华夏古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大地构造分区属古华夏构造域,包括华夏板块与东南沿海火山断坳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经历了华夏古陆的形成与裂解、扬子与华夏板块的碰撞拼合、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燕山期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宏伟壮观。我省主要矿床成矿时代阶段性集中分布特征非常明显,成矿时代主要在新元古代(800 Ma左右)、志留纪(420 Ma左右)、石炭纪—二叠纪(300~350 Ma)、侏罗纪(200~180 Ma,154~135Ma)、白垩纪(125~96 Ma,92~70 Ma)。但其中中—新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这三期成矿几乎都和构造转换为拉张构造应力场相对应,我省煤、铁、铜、铅锌、钼、主要非金属等重要矿产成矿主要集中于这三个时期。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晚古生代的裂陷环境及中生代早期及末期的伸展环境对应的成矿作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加强构造域转换与成矿规律研究,是我省下一步取得找矿突破的重要环节之一。

3.2.3 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和含矿信息研究

通过对上杭、大田等主要矿集区深部构造的精细刻划、深部成矿物源总量的定量测算,以及矿化流体轨迹的确定,初步形成大型矿集区深部资源潜力评价的新思路和预测深部矿床的方法体系,为发展建立在高新技术和多源信息基础的现代找矿学奠定基础;也为在有市场需求和资源潜力的老矿山周围或深部探寻新的接替资源提供实用理论和技术。

3.3 防灾减灾与灾害地质学

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是地质学最早涉及的应用领域。我省境内多山,地质条件复杂,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科学地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建立预警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省灾害地质学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动力学机制。

(2)开展科学的监测和预警,通过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建立主要类型滑坡的力学模型,使滑坡预测走向量化。在定量模型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点,以高精度GPS测量、滑体深部形变及推力测量技术监测滑坡体的地表及深部微形变,实现对重大滑体微小变化的实时监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通达省、县、专业监测点的三级灾害信息快速反馈预警系统,建立对滑坡体实时监测、定量预测、信息快速反馈的技术体系。

(3)掌握降雨的趋势与分布规律,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随着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如夏、秋季节台风等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测精度已可达到实用的阶段,这使得现阶段利用气象科学与岩土工程学的结合来作为地质灾害预警的尝试成为可能,因此开展通过降雨监测来预警地质灾害发生的研究并逐渐应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上。

(4)加强对城市和海岸带等高人口密度地区活动构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5)研究城市群和人口密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对策。

3.4 农业地质学

地质科学向农业拓展并交融渗透,构建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农业地质学。地质和农业各有其自身的内涵和发展轨迹,伴随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土壤作为两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架起了地质与农业融合的桥梁。农业地质最早起始于农业土壤和农业供水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地质科学向农业的拓展和应用逐步在我国兴起,主要集中在为农业服务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农药农肥矿产勘查等传统地质领域;80年代,发展为以地层、岩石和地貌等农业背景条件为研究对象的农业地质系统;90年代,随着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要求,国内逐渐开展了适宜种植的调查研究;直至在世纪之交开展了大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地质与农业两门古老的学科才真正走上了紧密结合的道路。

随着2002年我省沿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项目)的启动,地质和农业的融合也不断地发展和深入。该项工作以区域地球化学野外调查为主,根据地球化学元素在土壤及浅层水中的分布情况,划分出有益元素分布区和有害元素分布区;通过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评价,主要研究重要元素对农业环境影响,研究种植适宜性、土壤环境安全及治理等;同时进行特种经济作物专项调查,研究名优特农产品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通过对重点地区、重大农业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和研究,以及开展与效益农业、名优特农产品相关农业地质环境专题调查与研究,提出了改善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区划和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切实保障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农业地质学的研究将涵盖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地区性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农业地质环境开发与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地质体有用性的发掘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农业地质的持久性课题。

农业地质工作凭着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展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未来,农业地质研究工作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5 城市地质学

城市地质学是一门关于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种地质要素所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学科。城市地质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以及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地基岩土工程性质、岩土体出露和埋藏条件、地下空间的可利用程度、边坡稳定性等,为城市工程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提供服务;(2)研究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储量及其分布规律、地下水水质、地下水运移规律、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等,为城市供水、地下水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服务;(3)研究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城市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城市建筑材料、地热、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等评价方法,地质灾害发育条件和现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等,为城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服务;(4)研究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地球化学场分布规律,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提供服务;(5)与城市地质工作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如城市地质条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地质遥感技术、城市活断层探测技术、城市地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城市水资源管理政策、城市地质工作法规等。

纵观近10年来国外城市学的研究进展,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仍是城市地质学的焦点问题,城市地质学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如何结合是城市地质学的热点间题。三维地质建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水土污染和地球化学安全等是城市地质学的前沿问题。

总的来说,城市地质学就是运用地质学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问题的一个新领域。1999年我国开始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将城市地质调查列为一项主要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试点。我省的城市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城市地质学必将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

3.6 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地质学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明的日益普及,一方面,地质科学的发展为我们通过地质遗迹了解地质历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破坏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此,中国地质学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质意义重要、地质景观优美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保护,并促进科研、科考工作的开展。2000年,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了开展地质公园工作的要求,使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为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殊地区,是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把一个区域上的重要地质遗迹点,结合生态系统,科学而系统地建成的一种自然公园。我省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近年来取得极大进步,走在全国的前列,到目前为止已申报成功了1个世界地质公园和8个国家地质公园,部分公园已揭牌开园。

旅游地质学是以地球科学为基础,以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主体,与旅游业相结合并服务于旅游业的地质学的新分支,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旅游地质学仍是在不断发展的新兴的地质学分支科学。加强对我省地质遗迹的地质学研究,提高了现代旅游的层次,提升了老景区旅游吸引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地质学的发展潜力巨大。

3.7 环境地质学

随着人口剧增,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地质科学衍生出许多边缘学科,其中,环境地质学就是从地质学脱胎出来的学科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对环境地质学的涵义愈来愈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是地质学家对环境觉醒的一个标志;(2)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原生的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3)环境地质学更侧重次生的地质环境,即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环境地质学着力研究地质环境容量和开发利用潜力,为人类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省一方面着力于“生态省”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主体功能区、城市群、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不断扩展和建设,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环境地质学将在评估环境承载能力和地质环境容量、保持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3.8 海洋地质学

我省海岛广布、海域面积广、海岸线绵长曲折多湾,伴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部署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对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将是大势所趋。海洋地质学是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包括海岛、海岸、海滩、大陆架和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海底。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针对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科学。

我省未来海洋地质学的调查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1)海底矿产地质学,调查和研究台湾海峡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成因、分布特征和储量等(可与台湾地学机构合作);(2)海洋工程地质学和海洋环境地质学,研究与海洋工程项目如港口、航道、海底管线、桥梁、隧道、人工岛、钻井平台等有关的海底地质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海洋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和评价,研究跟海洋环境保护与预测有关的环境要素,如海平面变化、污染、浅层气、侵蚀与淤积等;(3)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等。

4 地质学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地质学科发展要以需求为导向,以调查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发展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新思维观,促进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重大转变。

4.1 要进一步转变思维观念

地质学研究不能局限于传统领域,要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不断地拓展和创新,要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整体意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需求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保障国土资源安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所需的基础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保障优化海洋开发布局、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港口、岛屿、海岸带地质调查,以及保障社会各界对地学知识与资料日益扩大的需求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其中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全面服务的支撑体系主要有四个: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

4.2 要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的、链式的联系

地质学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是应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源泉;而地质学应用研究又反过来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如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具有奠基意义的分支学科的研究,以提高对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演化的认识,同时还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其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更全面、本质地认识地球历史和构造,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维护生存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4.3 要加强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地球科学家们在诸如全球变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中所面临的重大科学命题,已不是单一的学科所能解决的,往往要求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因此,采取交叉学科与多学科的途径来处理和解决复杂的对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趋势,系统观的思维和综合与集成的方法论代表了地球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4.4 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必须重视以新技术武装的野外考察、观测和探测,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实验室的测试、分析、实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不断加强探测、调查、分析、测试和实验等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建设。

4.5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正与地球科学的前沿融为一体,而且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因此,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力度,加强物、化、遥综合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加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应用国内外科研、高校等研究机构的新理论、新成果,理解思路、不断总结,达到提高对我省地质的认识。实践已证明,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找矿工作取得进展。

4.6 加强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现代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对地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工作者要具有为地质事业献身的科学精神,广博而扎实的科学知识,对外部信息的捕捉能力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加大人才的培养将为满足我省重大需求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地质人才和知识储备。

4.7 现代地质学研究成果需充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及互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传播与应用

在运用现有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加强地质研究成果的信息输出与表达方式研究,最好能够实现地学信息的“产品化”与“市场化”。在目前地质工作向需求驱动型转变的过程中,地质工作者更应当注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地质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可视化及可重复性与多层次利用的问题,以此来赢得社会和用户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宝君, 李廷栋. 地质学的若干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2] 姚玉鹏, 柴育成, 马福臣. 地质科学发展的新机遇: 对地质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 科学通报, 2006, 49(18).

[3] 黄宗理. 关于现代地质工作的思考[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3).

[4] 孙成权, 曲建升.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3).

[5] 潘懋, 金江军. 城市地质学发展前景展望[J]. 城市地质, 2006, 1(1).

[6] 麻志周. 地质学在农业上的拓展应用与展望[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6(3).

[7] 哈承佑, 何庆成, 贾雪浪.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与挑战[J]. 地质通报, 2002, 21(3).

[8] 舒良树.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J].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12(4).

课题组成员:

1.林东燕,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

2.陈润生,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3.陈福龙,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

4.姜宏汝,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

作者:福建省地质学会

上一篇:叙事学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