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2022-09-11

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是西部地区人才密集的机构, 它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 为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开展科学研究, 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是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具体执行者,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面对高校扩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新形势, 西部高校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适合于西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吸引、稳定和才智发挥的人才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西部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1.1 教师队伍人数偏少

随着高校扩招,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西部高校对教师的需求量很大, 但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劣势, 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大批教师到西部高校工作, 也留不住西部高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在西部高校任教。同时, 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 使一部分教师宁愿去行政单位工作, 而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使本来偏少的教师队伍人数更少。

1.2 人才流失、人才资源浪费

由于西部高校所处的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不足, 结果导致人才问题更加突出。与东部高校相比, 西部高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有限, 教师偏少, 优秀教师更少, 非常杰出的拔尖人才更加稀少。这并不是因为西部高校没有人才, 而是因为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非常严重, 孔雀东南飞, 使相当数量的优秀教师和杰出人才流失, 加上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吸引力和诱惑力, 使西部地区输送到东南地区高校的毕业生很多不愿回到西部工作, 西部地区本土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想去东部地区建功立业, 不愿意留在西部高校工作, 这种趋势的不断强化造成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恶性循环。另外, 由于经济方面、管理方面等深层次的原因, 导致原本缺乏的人才资源还存在浪费, 主要表现在相当数量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 创造性和贡献力不够, 这当然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另外, 从整体上看, 西部高校人才布局欠合理, 分布不均衡, 结果表现在一方面有些高校缺少教师, 而另一方面大城市、经济条件好的高校人才集聚, 许多教师的聪明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1.3 合作协作精神不够

由于政策导向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使许多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了单打独斗的习惯, 不善于与人合作, 团队精神差, 这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尤其在科学研究中显得最为突出。

1.4 对教师、人才队伍管理不善

西部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落后造成的,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西部高校大多数经济不发达, 生活环境比较差, 收入偏低, 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许多优秀教师都是在无私奉献中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但由于政策或管理方面的原因, 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管理方法不当, 他们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打击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 再加上有些单位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 造成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与其在这里浪费, 不如换个学校施展自己的才华。有些西部高校的管理层对待教师不是积极服务的态度, 而是高高在上, 实行强行“管理”, 使教师感觉工作环境不舒畅, 也是造成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的原因。

1.5 事业心不强, 责任心不够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西部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也在力所能及地不断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改善广大教师的生活待遇。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但也有少数教师在工作中事业心不强, 责任心不够。

2 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针对上述西部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部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加强政策引导, 增大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的资金投入, 研究制定适合于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吸引、稳定和才智发挥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促进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2.1 经济条件差, 待遇低是西部高校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东部高校之所以吸引人才, 其关键所在就是其给予引进人才以高薪, 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西部高校由于条件艰苦, 物质与精神生活都较匮乏, 更应学习这种做法, 使教师工资待遇赶上甚至超过东部地区的高薪, 特别是对于那些急需的拔尖人才, 要实行政策倾斜, 提供优厚待遇, 创造良好的工作、生话条件, 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 达到高薪留人才。当然, 西部高校经济不发达, 财力有限, 但必须打破常规, 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中不要吝啬, 集中资金, 加大投入,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西部高校的短期投资长期效益。

2.2 加大西部高校科学研究资金的投入

国家要加大对西部高校科研资金投入的力度, 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这有助于西部高校提升科研条件, 聚集科技人才, 集中学校的科研力量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 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带动和促进科研梯队的建设, 提高西部高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在科研资金方面可以采取多方面筹集的办法, 尤其要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 实现学校的科学研究与产业互动, 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开展技术攻关等吸引企业资金的科研投入。

2.3 建立完善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 有效利用人才

西部高校相对较差的环境条件促进了人才脱颖而出, 成长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但西部高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较低, 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利用结构不合理,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要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服务教师”的观念, 要重视教师队伍人才的培养, 善于发现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 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真正做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其次, 引导教师努力工作, 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良环境, 解决优秀教师的后顾之忧, 在工资晋升、专业职务提升、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使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要服务于广大教师,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营造有利于发挥教师创造力和效益的环境, 使其轻松愉快地将全部精力投入自己的事业之中。

3 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3.1 加强教师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有利于教师团结协作精神的形成

教师在团队中共同工作, 通过共同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 促使他们责任感、动机和灵感的发挥, 最终取得创新性成功, 就而形成了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3.2 有利于教师创新性成果的获得

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在高校内部创造一种开放、安全、可靠的学术环境, 能够发挥集体智慧, 同时, 有利于为教师提供个人发挥的舞台、机会和条件, 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3.3 有利于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有计划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 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共同参与, 相互交流, 促进了教师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术骨干脱颖而出, 有利于为学校培养拔尖人才和国内外知名人才, 也有利于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改善, 提高整体水平。

3.4 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学历层次较高, 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思想活跃, 知识结构更新快, 接受新事物强, 有独到的见解和开拓进取精神。但在教育教学水平、职业道德、责任心、事业心的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和培养。通过教学团队建设, 使青年教师及时融入团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以老带新, 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 通过扎实有序的业务训练, 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 也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 产生成就感, 有利于青年教师稳定思想, 贡献西部高校。

3.5 有利于学科专业长期持续发展

一个重点学科专业, 不但要建设好,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好。学科专业后继无人, 失去了发展后劲的例子很多。所以, 在高等学校,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重视学科团队和学科梯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西部高校更应该在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

总之, 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 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改变机制, 认真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和人才的吸引、使用和培养工作。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促进教师队伍长期稳定地发展。

摘要: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面对高校扩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新形势, 西部高校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适合于西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吸引、稳定和才智发挥的人才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述了西部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指出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旨在为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西部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 吉贻祥.高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 :150~152.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3] 陈传林.转变高校管理工作观念,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J].高教理论与实践, 1999 (4) :34~37.

上一篇:新常态如何规划新蓝图下一篇:水果消费行为的变化及未来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