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和谐社会

2024-04-09

诚信与和谐社会(精选8篇)

篇1:诚信与和谐社会

传统诚信思想与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其要义为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和诚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基两个方面.在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人格、推进政府信用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作 者:何强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6)分类号:B82-052关键词:传统诚信思想 和谐社会 诚信体系

篇2:诚信与和谐社会

经济改革、诚信友爱与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文章首先探讨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来理解和谐社会的提出.然后从伦理学角度,探讨诚信友爱作为目标价值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及其实践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诚信友爱作为和谐社会构建所要达到的道德目标,将促使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从而将影响现有道德规范体系的变化.

作 者:陆晓禾 LU Xiaohe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200233刊 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4(5)分类号:B82关键词: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篇3:宪法与和谐社会

关键词:宪法,和谐社会,保障

我国现行宪法于2004年分别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正,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 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人权等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曾做过系统阐述, 他指出, 我们所要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中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公平公正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结合我国国情, 和谐社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特征:

首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权社会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权保障, 是衡量国家权力是否正当的一杆标尺, 为全社会提供了价值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之态。

其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衡权社会具有正当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中, 专门论述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因此积极追求权力平衡, 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再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法律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是最有效最具权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在法治框架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 整个社会才能向和谐社会前进。

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中不难发现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当前, 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 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法制保障, 但是我们的法制并不完善, 还不很健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立法上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发展, 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二是执法上的缺位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的执法“准则”, 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执法上的严重缺位, 于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不深究或者执法犯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这对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是个极大的“威胁”,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我国法制建设。面对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 无论要对哪个法律进行完善, 首先必须要从宪法着手。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最为基础而又关键的首领作用, 任何法律的颁布与执行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 同时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宪法总则性的规定中。“构成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不同形式体现共同体社会的价值秩序和价值决定, 建立以人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所以完善宪法, 创新宪政体制, 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篇4:“中”与和谐社会

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引下,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宗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构建宗教内部的和谐,也要构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和谐,更要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此之际,重温道教传统文化的“中和”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的要义

“中”字,在《说文解字》里从“I”(竖部),解曰:“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音信)。囟之言进也”。又释:“中,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中字是一个会意字,通常都从“口”(音围),大意是四方之中。其实,它的本义是“中直”。《注》中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中”的引申义很多,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和事物,其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例如,木工制作梁柱或家具.用墨线取其直,谓之“中绳”,在这里,“中”是“直”的表意,因不直便不成器,故又有“准确”的意思。古代儒家讲“中庸”,是讲伦理道德的,其核心思想是“中正平和”,即所谓不偏不倚不乖戾,以常道治国。“执其两端,用其于民”(《辞海·中庸条》)。在这里,“中”是“正”的意思。“庸”是平常、常道的意思。引申开去,则为不走极端,取“中间”或“调和”之义。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一中庸》)。佛教有“断见”和“常见”之说,断者不生,常者不变,皆为“偏”,而迁流无常。相续不断。是为中道。在这里,“中”又是“动”的意思。即运动、变化,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中”。

道教对“中”的解释最为复杂,几乎涵盖了时间、空间、人体、意念等各个方面。大致说来,“中古”、“中宵”等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如对中宵的解释“亥时尽而未尽,子欲来而未来,介乎亥子之间,谓亥子中间得最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宵条》)。“中五”、“中斗”、“中罗”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如“天五生土,以《易》言之,寄位坤。日主,日真土”(李道纯《中和集》),中斗谓五方九斗居中之星,中罗谓天界之名。“中”用之于人体修炼者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如中宫、中田、中窍等等,究其本义,大多指的是方位,属于空间范畴,也有一些成了难以理解的“隐语”。就意念(包括思维、行为、理念)而言,最关键的是“中道”和“守中”,唐·李荣《老子注》云:“极下虑之滞有,举之令不有也;不有不空,合于中道也”。这一观点与儒家之“中庸”,佛教之“无常”大致相同。如“不静不躁,处于中和,人道之基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道条)与儒家“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道门中人,最注重“守中”。通常是针对人体的修炼而言的,但若仔细领会,则“守中”一词非仅局限于此,它可以上升到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来理解。望文生义,“守”是动词,指意念,而“中”则玄之又玄,颇费参详。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在这里,“中”是相对于“动”,“数”而言的。说的是虚静。《伍真人丹道九篇》云:“中也者,乃虚空之谓中也”。进而与“空”相联系。守中又谓守一,指意守中丹田,但《老子相尔注》则说:“一者,道也……,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融汇贯通,则“守中”便是“守一”,“守一”便是“守道”,而且是“守中道”。

道贵中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种和谐与平衡,相比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格守人伦道德的思想理念。则要广阔得多了。如《洞玄灵宝中和经》云:“道言:道以中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和合,万物萌芽,华果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又云:“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室家不和,忿忿相加,以致祸殃”。这里道教把社会人伦的和谐与天、地、人三者的自然和谐联系在一起,既有人伦的教化,更有深层次的哲理。

以上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无非是想探索“中”的含义,归纳起来,“中”有通之义,内之义,直之义。正之义,和之义,动之义,半之义(中间)。道之义,真可谓“一个中字藏宇宙”,岂可等闲视之。

二、“中”的渊源

谈到“中”的渊源,人们大概会很自然地想到儒家的《中庸》,因为它集中阐述了“中”的理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阐释,早在《中庸》之前,相传为伏羲“观天象,定八卦”乃至于后来在殷周之前广为传播的《易经》中就已经有了。六十四卦中有“中孚卦”,辞曰:“柔在内而刚得中”。解曰:“上能以诚信,下必信行”,孚,诚信也。

《黄帝内经》是讲人体和医药的,但其阐发的思想何尝不是道家的“中和”理论。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天真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处同上)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和”、“顺”的基本哲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和”的内涵和观念以及使用的语境也不断地变化与丰富。进入东汉,在道教典籍中已反复多处出现“中和”的说教,《太平经》便十分重视这一概念,甚至已上升到一般的哲学范畴。经云:“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又云“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和三气顺帝王法》)。以上仅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的理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中和”思想沿续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发展。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追根溯源,仍是中华民族“中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过,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背景,用更高的视野,更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和实践“中和”理论的。

三、“中”的启示

通过对“中”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渊源的探索,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中”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在存在与思维之间,还有一个适中问题。也就是说,对立着的双方还有一个统一。平常人的思维定式,习惯于非此即彼,非阳则阴,非进即退,非我即敌,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极端的位置。诸如此类的例

子很多。希特勒自以为强,目空一切,将自己置身于与世界各国为敌的境地,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蒋介石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竟置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结果为中国人民所唾弃。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却能独具慧眼,创立了第三世界的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之二:“中”又是科学的运用。齿轮离不开中轴,测量离不开中线,而秤有两端,中间却有一根绳子,起平衡的作用,这就是“中”的妙用。

启示之三:“中”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之为德。一曰“正”,即公正、端正、正直;二曰“和”。即为谦和、平和、和谐;三曰“虚”,即虚怀若谷,宽宏大度并以虚为用。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来大力提倡并相延不替的传统伦理道德。当年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其渊源即《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句。对“公”字的解释,王夫之说:“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思问录·内篇》)。这种伦理思想对于维系人们的集体观念,国家民族观念乃至于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博爱精神,一直起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化作用。

有公乃能容。《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有容乃大,历史上“贞观之治”成就了大唐盛世。最能体现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使中国以谦虚的大国,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启示之四:“中”是人们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从“中”的要义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中”是变化运动的,是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理,仍以秤为例,大秤和小秤,其秤星的间距各有不同。而“定盘星”的位置自然也就因秤的不同而各异。人们立身处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找准“定盘星”的位置,才可称之为“有德”。例如,在关系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重大问题面前,“忠”就是“中”。在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之际。“勇”就是“中”。就个人修养而言,仁慈、孝悌、俭朴、勤奋,无不与“中”字相联系。所谓执中、守中。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操。

四、“中”的运用

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混合体。人与天地、人与人(包括国与国)、人与山水草木、鸟兽昆虫相互依存,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就是道家所言的“三才定位”。然而,“道”的自然属性又赋予“人”成为宇宙的主宰。人既为主宰则意味着对这个世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与天地、自然,特别是人类自身如何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要想打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掌握好“中”的理论和“中”的运用。

首先,守中者必须守常。常字亦有多义。如“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三纲五常”等等。但人们讲得最多的是“平常”,“经常”。譬如人生,有顺有逆,有荣有辱,有富有贫,何必心生不忿?惟以平常心待之,则怨念不生,乐天知命,自然百病不生。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就是告诫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人待物,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另外,“常”有“恒”的意思。“归根曰静,复命曰常”,人只有回复到自我生命的真正自然本性,才能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守中者,必持之以恒,认准的道路坚定不渝地走下去,才能不离正道,久必有成。

其次,守中者必须“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知止者常安”。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似乎欲望和追求乃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人毕竟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自然会明白:盗天、盗地、盗物,最终都将毁灭自己。由此,则适可止,“有所为有所不为”,“可持续发展”就成了题中之义。总之,节欲寡欲必将成为人类要走的路。

再次,守中者必须“行善”。善乃美好之义,即“善者不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国与国,或有意见相左,或有利害冲突,难以避免,此皆为争斗之源。明白了“中”的道理,就唯有广行善道,宽容大度,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平等和善相处,则战火不生,人类才能有持久和平。

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父子尊卑之间以慈、敬为道,即可亲情永久:行业同事之间以诚信为本,则怨忿不生:贫富贵贱之间,以平等待人,则和能生财;经济发展过“热”或过“冷”,以“温”、“稳”处之,则能稳健发展;社会变革剧烈激荡,则以“法”治之,以“德”辅之,则能长治久安。总之,“中”的运用灵活多变、把握不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联系实际,适物而用。就能无往而不胜。

篇5:计生与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既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人口计生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密切,人既是和谐社会的中心和主体,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和归宿。而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又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因此,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控制人口数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 人口总量过多,目前仍然是我省、我市必须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人口每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人口增长率每降低一个千分点,人均GDP便可提高0.36至0.59个百分点。从我市情况看,一方面,通过全面推行人口计生基本国策的三十年来,全市少生约 万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去年我市人口就会超过 万,人均GDP就会比现有水平减少约 元。由此可见,人口计生事业不但缓解了人口数量的压力,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缓解了“三农”问题和就业的压力,为实施可持续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少生了人口而节省了一笔巨大的开支,在一定程度上,人口计生事业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按照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要达到7779美元,为达到这个目标,2020年时,我市人口必须控制在413.9万以内,这意味着今后我市年均净增人口不能超过7.2万人。(兰州06年人均2871美元,人口327.01万人)由此可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控制人口总量,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兰州的首要问题,必须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二)提高人口素质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推进社会和谐,必然要求社会的主体,即这个社会的成员具有较强的素质。从人口计生工作涉及的人口素质范畴来看,主要指身体素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人口身体素质总体不高,%至 %的出生婴儿存在缺陷,%的农村妇女患有妇科类疾病,平均每 个家庭约有 个残疾人。一方面,出生缺陷因为康复与治愈难度大,对人口素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影响,较大地影响到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人口计生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遗传与优生咨询、婚前教育与优生检测、孕产期保健与病残儿鉴定的管理等工作,努力降低可预防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另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系列服务,则是公共政府和责任政府的要求,是亲民惠民宗旨的回归。在实践中,人口计生部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不断拓宽服务内容,着力实现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升级转型。以认真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节育措施服务为基础,全程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等一条龙服务,全程开展妇女生殖道疾病和其他常见妇女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二是以人才、技术和设备为牵引,建好计生服务机构,让育龄群众享受到温馨、舒适的服务。要继续加大对县级计生服务站的投入和建设,新建、改建乡(镇)服务所和村级服务室。为县级计生服务站添置固有荧光肿瘤诊断仪、乳透仪、台式B超等计生医疗设备,为乡镇计生服务所普遍配置生物显微镜、红外光妇科治疗仪或微波多功能治疗仪等设备。要重视计生技术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帮助和指导她们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推动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计生干部尤其是基层计生干部要按照“知群众情、暖群众心、解群众难”的要求,深入每一个居(村)委会,全面开展送政策法规、送避孕节育知识、送技术服务、送办理证件服务、送优惠政策和保险服务等上门服务,认真接待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咨询和求助,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计划生育综合服务,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为民服务的真心和热情。只有这样,广大群众才会主动投入到计生工作中,实现计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优化人口结构是增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市的人口问题不但有数量问题,质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据人口普查资料,我市人口结构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是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高于正常比例上限的16.16个百分点。二是人口老龄化问题,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由目前占总人口的5.34%上升到21世纪中叶的18.77%,以较快的速度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两个方面都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化解这个矛盾,增进社会和谐,优化人口结构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我们应该按照“标本兼治、长短相济,疏管结合、打防并举”的思路进行综合治理。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计生宣传工作“进学校、进商场、进宾馆、进医院、进农村”活动,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重要性和失调的危害性、国家有关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努力形成关爱女孩、关心妇女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合力。将宣传、财政、司法、扶贫、卫生、教育、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农业、统计、药监、税务、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全部纳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机制之中,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工作合力。三要强化管理与服务,深入打击“两非”行为。切实加强医务、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的教育培训,严格依法进行引产手术的机构准入许可和技术操作人员的资质认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举报“两非”线索,参与打击“两非”活动。建立相邻的县(市、区)、乡镇跨区域协作制度,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加强地区联合,依法依纪严肃查处“两非”行为。四要做好统计监测,严格科学考评。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监测网络和登记报告制度,强化信息沟通,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定期分析研究,正确判断出生人口性别比形势,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结合目标责任考核,切实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的考核评估,尽快建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科学考核机制,确保取得实效。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超前到来,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建立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农村养老社会化的筹资机制,设立农村养老基金,完善居家养老为主的生活照料体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均衡与和谐,积极应对这个新的、严峻的挑战。

(四)完善计生奖励与保障机制是助进社会和谐的根本动力

对为计生做出贡献的群众实行“奖、保、优、免、助”,让她们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这样就能在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和谐互动发展。近几年来,我省我市立足于有限的财力资源,坚持政策推动、群众受益、部门联动的原则,采取拓宽途径、先点后面、逐步推开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计生奖励与保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奖励扶助政策。今年全市首批1759名实行了计划生育,符合资格条件的群众,已获得中央、省财政支付的600元奖励扶助金,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深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二是倾心关注农村学龄前儿童医疗保障。从2003年开始,在南丰开展农村0—6周岁独生女健康平安保险试点,2004年在全市推广。几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保险资金260余万元,共为9万余户农村0--6周岁独生子女办理了平安保险,为农村0—6周岁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全市农村0-6周岁一孩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率因此迅速上升到85%以上,还有236例农村一女户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三是积极消除农村二女户的后顾之忧。2001年至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二女户养老保险,按每例投保不少于1500元的标准,各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912万余元,对全市当年和历年余留未保的6万余户二女户全部落实了保险。四是广泛开展 “一帮一”等助学活动。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与1055户农村一女户、二女户女孩结成了 “一帮一”助学对子,帮扶资金达30余万元。农村一女户、二女户和困难计生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享受了 “二免一补”优惠。4420名农村二女、独生子女家庭参加中考的子女符合中考加分政策,331人在中考加分时直接受益。五是主动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重点对二女户、独生子女户及患有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困难家庭开展帮扶。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含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女户)家庭的父母及其未成年的女孩,在县、乡两级医院就诊时,享受免交挂号费待遇,其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及住院床位费也按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享有减免15%的优惠。每年还有近万户计生家庭得到了“三结合”扶助。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履行职责和义务的具体体现,是对人性尊重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和谐安康的具体体现。

篇6:雷锋精神与和谐社会

与文明握手,创和谐社会——让行动与雷锋精神同在提起雷锋,许多人都能联想到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雷锋”的形式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但是再怎么变,雷锋精神不能变,更不能丢。雷锋过去是、今后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尤其是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教师,更需要具备这种精神,以能更好的传递和发扬。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园全体团员及年轻党员教师在团干的组织带领下走进社区,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协助社区服务站,对社区服务厅进行了打扫清洁。虽然天气阴雨延绵,并且也都是些拖地、擦玻璃、空调的小事情,但教师们的热情却非常高涨,而且在打扫的过程中也都非常认真。这次活动时间并不长,然而却在我们成员的心中留下了记忆,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走近了雷锋、学习了雷锋精神。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更加拉近了我进入文明、和谐社会的距离。

从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到现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有一样没有变,雷锋这个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内涵,始终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保持雷锋精神,为创造和谐、文明的良好环境不断努力。

篇7:中国孝道与和谐社会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起源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兴盛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做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

一、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传为孔子指导,曾子作的《孝经》中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孝道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古人认为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毋庸置疑。

孔子、曾子为什么把这一思想推崇这么高呢?可从下面三点说起。

1、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

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的本身,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合群劳动使人们在战胜自然中不断取得胜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发展、前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人还处于蒙昧状态。仅只笼统地说对待那些披荆斩棘为后人铺路的前人来说,后人就应对其尊敬、爱护与奉养。这些前人如果正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更直接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铺好道路,那不更应该尊敬、爱戴与奉养吗?

2、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

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有思维。思维使人有了灵性,此灵性即指人的性、情。情产生爱。天下的爱有多种:大到对国家、民族的爱,小到对异性的爱。还有对亲朋的友爱,对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钟爱等。但是在一切爱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父母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最大的代价。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父母可以忍受各种艰苦,爱护子女胜过爱护自己,保护子女胜过保护自己。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从思想、情感上的爱,到行动上的爱,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与奉养。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3、从生态伦理发展观上来看

地环上自从有了生物之后,由低级向高级,由植物到动物。发展中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生存。以动物来说,他们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还达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

二、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最起码、最重要的规范。人际关系协调就能使社会和谐,因此孝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孝源于自身和谐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曾子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忠恕”,就是和谐的具体体现。忠是尽力做好自己工作,恕是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把各种关系处好了,社会便可安宁,生产就能发展。一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也不敬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子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地完整地归还父母,正是孝。其二,思想上,“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在社会生活中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思,可以激烈争辩,顾不得什么方式等等。但从总的看来,曾子希望一个孝子在保全身体、搞好人际关系上的主张,对于社会安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2、孝亲可使家庭和睦

中国有句古语“家和万事兴”。“家和”主要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从来对子女慈爱,这是天性,兄弟之“悌”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因此“家和”的主要内容、主导方面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曾子在说到孝的三层含义中,最起码的是瞻养父母。高一层是不要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高要求是继承父母的遗志,做出大的事业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五种:第一,因为懒惰不劳动,不能养活父母。第二,经常赌博、酗酒,不养活父母。第三,贪财好利,听信妻子的谗言,不孝敬父母。第四,整日迷恋歌舞声色,不孝敬父母。第五,经常与别人打架斗殴,惹祸招灾。使父母受到危险和威胁。上述正面与反面对孝的论述,都在于使家庭稳定、和谐。不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孝亲的各种内容都体现家庭和谐。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自然会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做到兄友弟恭。例如晋时的王祥,继母对他不好,仍然孝敬不违。继母生病要吃鲜鱼,时值三九严寒,王祥破冰求鱼,给继母食用。王祥的种种行为,教育了幼弟王览。王览对兄长尊敬、呵护,其故事也传为历史佳话。

3、孝亲可使社会和谐

《孝经》开头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当作一切道德的根本,说人们的教化从这里开始产生。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和悌的话,这种人不会做出犯上的事,更不会在社会上作乱。就是说做到孝悌的人,能促使社会和谐,决不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接着又说,一个君子应努力做到为人最根本的事,为了这种根本,各种良好的道德因素就会生出来。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仁,而孝正是仁的根本。正确的顺德、合理,就是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这又体现出孝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是整个国家、社会中最小的细胞,许多细胞组成人体,许多家庭组成国家。家中和谐了,社会便和谐了。所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事亲孝”、“事兄悌”,扩大到社会上,就可以忠、顺。在社会上、国家中,人人做到忠、顺,社会就稳定了、和谐了。《孝经》中说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反之,君子成人之美,处理民间的事情十分慎重,能使社会和谐。如前述孟子所说五种“不孝”表现为懒惰、赌博、酗酒、贪财、信谗言、迷恋声色、打架斗殴,都是一些不安定因素。孝亲的人不会那样,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孝能促进社会和谐。

孔子、曾子多次阐明通过孝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道理。曾子引孔子的话说古代的“五刑”有三千种,“罪莫大于不孝”。最大是三种罪恶,一是不尊重君主,一是诽谤圣人,一是不孝敬父母,这三件事都是“大乱之道”。在过去,每逢年节、室内正中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这五项最受人间尊敬者,君”之下就是“亲”。尊敬他们,说明尊敬权威、尊敬他们,为了祈求社会和谐。孝不但促进社会和谐,曾子也曾在爱护自然方面作过比较。他说,树木应按时伐,禽兽应按时杀。如果滥伐树木,乱杀禽兽,肆意对自然界进以摧残,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应该和不孝一样的罪过。

4、孝亲可使“民德归厚”

《论语》中记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说在孝敬父母上,对他们临终时,更要好好地孝敬。先人死后,应追忆、追念、祭祀。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叫孝,孔子回答“无违”后,接着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时,按照一般人之常情,予以事奉,父母死后,依礼安葬,日后对父母按时祭祀。人们认为祭祀似乎是一种迷信举动,其实不然,祭祀是怀念先人的一种仪式,是怀念先人的事功,追忆先人的道德的举动。怀念先人正是要向先人学习,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形成一种文化代代相传,道德代代相传的风气。时人学习先人的好道德、好作风,不就是“民德归厚”了吗?

孔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可知孝是双向的,这也正与孝可提高人们的道德相应。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对其必然孝敬,不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也对其不孝。因为孝是一种世间伦理道德中最起码的品德,孝敬父母的人,自身做出榜样自然教育、影响了下一代,把这一好的道德品质传下去,将人民的素质有效地提高。

三、孝道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的孝道,是奴隶制度及封建制度一切道德的根本。它体现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明显地表现出宗法等级制的亲疏原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仍有其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

1、孝亲体现人类“永恒的范畴”

俄国的列宁1884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的思想中有“阶级(历史的)的范畴”和“永恒的范畴”两方面的内容。例如生儿育女是“永恒的范畴”,但生下儿女后,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教育儿女,却是属于历史的(阶级的)范畴。这种“永恒的范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直到人类不存在才不存在,它不受历史阶段及阶级的制约。即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永恒的。在子女来说,不但对父母孝的感情与生俱来,而且是父母死后也还存在。

子女对父母的孝,决不是一般的尽义务,儿女不应把父母当成包袱,而应当成财富,这可从几方面来说:其一,人类为了生存与延续,就要生儿育女。父母对子女的生育、抚养,一是付出精神代价,付出无私的爱心,一是付出经济代价,令其饱暖,才能成长、成才。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儿女理应对年迈的父母赡养、照顾,此乃事之常理。其二,父母抚育子女,不是只让儿女吃饱穿暖,就算了事,主要以一番爱心对子女的灵魂进行塑造。用各种方式教育、陶冶子女。要求与鼓励,批评与鞭策,都是父母对子女疼爱的方式。同样,子女对父母,也应从思想和态度上尊敬、尊重,此亦人之常情。其三,父母、长辈具备很多知识、技能,们饱经沧桑,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到了晚年,很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财富、经验体会传授给子女及晚辈,子女及晚辈应认真向他们学习。而这正是建立在父母、长辈生活可靠,受到尊重的基础上。其四,父母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目的和理想追求。他们为此奋斗一生,也以此教育子女,希望子女继承他们的事业,不一定指具体行业,而是指理想、抱负。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属“历史的范畴”,但在继承志愿这一点上却有共通性。其五,社会在发展、父母希望子女也象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有一番造诣或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不仅对社会有利,对父母也增添光彩。“人往高处走”是通常的规律做子女的应在父母前进的基础上更加奋力前进,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坐吃山空,每况愈下。这不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上述赡养、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几个方面,都体现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也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2、孝亲体现人道主义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充分体现我国古代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下列表现:其一,仁者“爱人”。在奴隶社会中,广大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孔子发现人、尊重人、爱护人。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做到与民和睦,即仁者“爱人”。其二,惠民、利民,孔子主张“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努力为百姓办好事。曾子在说到“孝有三”之“大孝不匮”时,说到“博施备物”,就是孔子所说广博地对民应做些好事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三,亲民,孔子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此指对父母要和颜悦色,由此推广到对民众也亲切、和蔼。其四,《尚书·康诰》中把“元凶大恶”说作因“不孝不友”而成,可知对亲孝,对人友,是与元凶大恶完全相反的,防止元凶大恶,正要施民以惠。其五,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明确地说出“亲亲”与“仁民”,即对人民施以人道,“仁民”与“爱物”,即由爱人到爱生物,爱自然本是一回事。

孔子及儒家由孝发展成的爱人学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人道主义,而这正建筑在“亲亲”即“孝”的基础之上。

3、孝可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自古忠孝并提,忠孝结合。孔子明确地说过“孝慈,则忠”,《礼记》记“先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除珍贵有德者及珍贵与国王亲近的贵族外,后三者都和孝悌有关。曾子说“居处不庄,不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不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五种非孝的表现中大都与政治有关,与社会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到孝,就应对君忠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作战时勇敢等等,这都是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社会的措施。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努力忠于事业、为国尽力。宋代岳母,教育儿子岳飞从军抗敌、精忠报国,并将这四个字刺到岳飞背上。岳飞驰骋疆场、报国杀敌,既是孝母亲尽孝,又是遵母命尽忠。中国古时有个谚语“不孝的人,不能与之交朋友”。一个人对父母不能尽孝,在社会上对朋友也不会讲信实。历史上清官多孝子,孝子多清官,正体现忠孝结合。以现代中国的现实来说,朱德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革命事业,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孔繁森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自己的工作,爱护藏胞。当今社会,应首先培养孩子孝敬父母,他才能友爱同学、努力学习。那种养尊处优,不知孝敬父母,从小被捧到天上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会好好工作,将来对国家贡献也不会大。

因此可以说孝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到起到积极作用。

4、孝可促进经济发展

孝既然是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也应有其相应的作用。如孝从爱亲推广到仁、爱人,就应很好地贯彻经济伦理思想。即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对社会是否有利,同样是高科技,是为广大人民造福呢,还是用高明的手段毒害人民呢,在企业内部对自己的职工是否有爱心,是否关心自己的职工,是否能用各种形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经商伙伴是否讲信义,共创条件,力争双赢,而不是自己发财,伙伴遭殃。由孝推行到对别人讲信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干,不适宜的不应干,在经济活动中,应贯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精神,重义轻利,义中取利,就能保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做一个从正当渠道发财高素质的商人,中国称儒商。由孝亲推衍到善待自然,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应很好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要竭泽而渔。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家族企业不少。一个企业中的主要成员或重要成员多属于同一个家族、亲属。除工作关系外,还有血缘关系。这更需要传统的孝悌作为润滑剂,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滋润,更加密切,孝悌及亲属之爱在家族企业中起到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十三亿中国人民、五千万华侨、华人。都对中国的孝道很熟悉,正在奉行,并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奉行。孝这一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及现实中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对此加强了解,使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这一文化遗产,在新世纪中更放异彩。

参与文献:

篇8:道德与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 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 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 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支撑。本文从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道德对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对于个人、民族、社会、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十分强大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国人历来崇尚道德, 有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传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路径的道德理念。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也有名言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所以, 古今中外, 都把道德作为立身之本, 治家之要, 为政之道, 立国之基。

古代人的“和谐”本意指音乐的音韵和谐、适中, 用以表达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老子讲过“上下同欲者胜”, 孔子也说“以和为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是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 它包括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衷共济关系。自然界万物的和睦相处,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 组成了文明进步的世界,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三、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 道德是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 人的全面发展又离不开道德滋润的人心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 它能潜移默化, 深入心灵, 内化于心, 外表于行, 深刻影响着人的性格、品行和意志, 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道德能左右人生的价值, 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 确立人生的目的的意义, 唤醒人们的良心、良知, 具有羞耻感、内疚感、责任感, 促使人们克服愚昧、贪婪、自私、懒惰等人性的弱点, 逐步形成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努力成为正直、善良、勤劳、勇敢、高尚的公民。

和谐始于内心, 良好的心态, 健全的人格, 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中,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压力加剧, 人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 顽强拼搏的精神, 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 特别是当个人遭到某种挫折时, 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 一旦形成极端行为, 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人之情, 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加强道德修养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道德修养, 可以养成乐观、豁达、宽容、善良的心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季羡林老人曾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想得开”, “内心要和谐”。中国古代医疗典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指出:“大怒伤肝, 暴喜伤心,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 面对个人的得失、成败和荣辱, 要胜不骄, 败不馁, 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辩证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有八九, 对待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 要有“荣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看云卷云舒”的心态, 要有“车到山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心, 要相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会打开另一扇窗”。要以海纳百川, 有容则大, 心灵似海, 平和博大的胸襟, 实现人的自身内心和谐与安宁, 达到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境界。

(二) 道德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基本准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社会和谐最本质要求, 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中国传统观念中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为道德标准的, 这也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基本准则。一个好的社会, 应该是人与人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环境或系统, 如我们常说的“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政通人和”等。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既需要利益的协调, 法律的调解, 也需要道德的约束和行为的规范, 在广泛意义上后者更为重要。

古人说:“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有人说, 宽容是一种品德, 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修养, 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也有人说,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 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要学会宽容,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做到“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扶贫济困, 礼让宽容的新型人际关系。

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 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人与人的和谐要从尊重做起, 尊重别人的人格, 尊重别人的劳动, 尊重别人的信仰、尊重别人的权利。只有尊重别人的人, 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在全社会培养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感情,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处事原则, 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矛盾调解机制,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上来反映。俗话说, 人无诚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为人忠诚、做事实在、讲究信用的人, 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受到欢迎。而那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人和行为在什么地方都是最为可耻的。如“三鹿奶粉”事件, 就是企业不讲信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和良知泯灭的表现。当前,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打造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塑造友爱诚信的社会道德规范, 建立诚信有序的社会关系,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三) 道德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理念

世间万物, 和谐为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人崇敬大自然, 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道德思想, 这个“天”就是指的大自然。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3大要素, 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 人类离不开大自然, 需要大自然, 需要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水, 喜欢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但是, 由于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人口的膨胀, 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无休止地开采和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等,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既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大自然培育了人的生命, 而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仅有一个地球, 这就要树立中国古人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们人类一样, 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都应受到爱护和保护的哲学思想, 要求人类再改造在自然的同时, 以感恩的心承担起呵护大自然的责任, 为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而努力。如中国针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 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 建立绿色生活、适度消费、环境友好、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发展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泰勒博士曾认为, 自然界的每颗树、每块石头都是具有灵魂的有机体, 同时是整个自然界有机体的一部分, 所以, 我们要把世界看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智者爱山, 仁者爱水。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就是要改变人类社会不正确的发展观念和生活方式, 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尊重客观规律, 热爱大自然, 精心呵护大自然, 感恩回馈大自然, 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水更美, 小鸟更自由地欢唱, 给当代人类和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结束语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 经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道德对社会和谐和社会文明越显重要, 良好的道德通过规范个人行为, 协调社会关系, 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 2006-10-24.

上一篇:农村环境综合专项下一篇:徐庄镇幼儿园教师量化考核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