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效果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了生态环境,造成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黄土高原是这类典型环境问题的多发区,为了缓解其水土流失,国家在该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实施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大幅上升,各类生态系统服务都有所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效应。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果是由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政策实施等因素共同决定,科学估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生态效果并探究其复杂驱动机制有助于提升工程生态效率,可为后续生态修复政策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退耕还林生态效果及其驱动机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评述,找出现有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果驱动机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足,结合现有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切入点,以黄土高原342个县(区、旗)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域降水、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数据,使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模型)定量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的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时空变化;其次基于计算得出的土壤保持量,结合黄土高原县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环境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效果驱动机制进行探究,识别了驱动其生态效果的具体因子并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20年,黄土高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区域林地面积在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增加明显,20年间林地面积共增加了9850.14 km~2;2000-2020年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植被覆盖度均值由2000年的0.528增加至2020年的0.697,平均每年增加1.6%,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植被覆盖度的增加。(2)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显著减少,平均土壤侵蚀强度由2000年的63.26 t/(hm~2·a)下降至2015年的41.88 t/(hm~2·a),土壤侵蚀总量15年间共减少了13.88×10~8t,平均每年减少9.25×10~7t;2000年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总量为210.47×10~8t,至2015年已增加至224.35×10~8t,15年间共增加了6.59%;2000-2015年黄土高原大部分区域土壤保持服务保持增长,显示改善的区域面积是恶化面积的10倍以上。(3)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黄土高原2000-2015年土壤保持服务的增加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2000-2008年的作用系数为0.175,2008-2015年的作用系数为0.332,表明前一阶段的生态修复效率较后一阶段更低;工程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影响,2000-2008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导致农业发展速度降低,直接作用系数为-0.097.(4)退耕还林不仅直接不仅直接导致土壤保持服务的增加,其还通过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来间接作用于土壤保持增加,两个阶段的间接作用分别为0.044和0.010,总效果分别为0.219和0.342。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应考虑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应注意根据区域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和造林强度,加强工程实施后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采取措施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压力,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土壤保持;结构方程模型;黄土高原

学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1.4.2 退耕还林生态效果研究

1.4.3 退耕还林生态效果驱动机制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服务付费计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3.1.2 气候、土壤与植被

3.1.3 水土流失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1.5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RUSLE模型

3.3.2 结构方程模型

第四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估

4.1 退耕还林背景下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4.1.2 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分析

4.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4.2.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4.2.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4.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时空演变

4.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4.3.2 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时空变化特征

第五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效果驱动机制研究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1.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1.2 样本选择与测量指标

5.1.3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效果驱动机制分析

5.2.1 不同阶段退耕还林生态效果驱动路径分析

5.2.2 退耕还林实施对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影响

5.2.3 退耕还林实施对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

5.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启示

5.3.1 提升生态修复效率

5.3.2 控制社会经济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资产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写作训练作文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