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23

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现状我国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为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论文 篇1:

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植被,确保江河安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经过20年来两轮工程的实施,这项被退耕还林(草)地区广大群众视为“天”字号的工程,已逐步深入人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实践方面来讲,在国家政策尤其是对退耕还林(草)农户相应补偿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不仅确保了当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也看到退耕还林还草后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因而这一政策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实施范围在不断扩大,参与的群众也不断增加,退耕还林(草)地区局部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农民从国家政策中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农村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之中,政策实施的近期成效显著。

1998年,陜西省吴起县率先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以建设“集约高效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封山绿化舍饲养羊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这项从吴起发起的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制度安排,由此推动退耕还林还草从局部走向全国,开启了我国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浩大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治理,标志着我国由一味地向土地索取转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不仅使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同时,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从而带动了农村整体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

退耕还林还草的理论阐释

众所周知,退耕还林还草是以恢复森林、草原植被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其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一项生态工程,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实施的公共物品生产项目。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也包含了具有非公益性的内容,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性,加速贫困山区和牧区的脱贫等等,但其公益性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于生态建设等公共物品的生产对象是生态和自然资源,而生态和自然资源等公益性资源的生产和配置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其生产和配置主要是通过政策手段来实现的,所以说,退耕还林还草既是国家的生态工程项目,更是国家环境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广泛,关系到生态、经济、社会和政策等众多深层次问题,因此,透过对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上进行阐释与分析,从本质上认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地探究和发现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从政策设计及政策实施角度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改进、完善政策,保证生态建设可持续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通过政策手段对生态和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配置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是以限制使用为目标的政策,如对限制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过度利用为目标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产权不明晰或难以界定的生态资源,如大气、水体、太空等。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二,是以恢复、保护和生产自然资源为目标的政策,如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资源保护和生产政策。这类政策涉及的很多资源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明晰的。退耕还林还草就属于这一类。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既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我国生态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就是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上的农业生产停止下来,代之以林草植被的恢复,以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对象是被开垦的陡坡地。(据当时的统计,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共9100万亩,西部地区占70%以上。而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实际已开垦和耕种的陡坡地面积要远大于统计上显示的数据。)

公共政策理论告诉我们,衡量一项政策是否科学、是否可行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就是要看政策的主要利益群体其目标和利益关系的一致性以及目标利益冲突情况下的可协调性。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来说,涉及的主要利益群体有三类:

一是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整体,或称为宏观利益群体,其利益目标是近期和长远的社会生态效益,是国家的生态安全,是国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带来的其他宏观社会经济效益;

二是以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局部利益群体,他与国家的目标总体上看是一致,实际上却存在着许多矛盾的地方。地方政府在关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更为关心的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想以此获得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和发展的机遇,而这种愿望在现实条件下不仅不可能得到满足,甚至还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时,矛盾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是以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民为主体的微观利益群体,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其长远目标利益和社会利益群体基本上是一致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条件的优化将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也将为当地长期、稳定和持续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从总体目标利益上看,三类利益群体的目标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矛盾和冲突,尤其农民的微观利益与国家的宏观利益有着较大偏差,因为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期间,农民微观利益群体更多地承担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直接成本,最主要表现在退耕土地经济收入的变化及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弱化上,特别是退耕后营造的生态林将使农民丧失原有的土地经营收益。但三类利益群体在短期目标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政策的协调加以解决,政府之所以对退耕还林还草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对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等,正是协调和解决三者之间目标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以对农民利益的协调为例。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对于农民来说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种地,靠粮食来维持生计;另外一种是退耕还林还草,接受国家政策的补助,不仅减轻了自身的劳动压力,还可从事一些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会选择退出耕地,选择相对符合自身利益的退耕还林还草。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首先为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国家的政策补助,大大改变了农民主要依附于土地的生存状态,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提供了空间,各地政府也借此难得的机遇,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林、牧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种养为农民开拓新的增收空间。其次,围绕农、林、牧产品的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帶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使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可能,于是或通过政府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或农民自发外出务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再次,在退耕还林还草推进的同时,国家还有一些配套资金、项目也在同步下达和实施,使当地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尽管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国家对地方执行政策的成本补偿不是全额的,而是地方政府也要有相应的投入,这的确也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但从长远看,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的调整,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质保量地执行和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也可以为当地政府赢得较好的政治声誉和更多的政绩。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也是积极的。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以粮食换生态是有一定基础的。一是农民退出耕地所带来的粮食减少,并不会影响国家整体的粮食供给。同时,国家还可以将多余的粮食通过补助的形式发给农民,调节粮食供给,使粮食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二是国家采取把一部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劣等坡耕地退下来的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保证广大农民的整体利益。三是国家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筹集资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对农民进行补偿,对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支持,不仅可以减轻财政的压力,还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对于国家来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也是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效应

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自1999年启动实施两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其中,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始终没有化解的一系列矛盾与困境,从而我国的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步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首先,有效化解了生态与生存之间的矛盾。自古以来,人类总是被生态和生存的矛盾所困扰。生态和生存,在相对的时空里,必然要分出主次。人类发展的历史与实践证明: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对生存的威胁被彻底解除之后,生态才会作为高质量生存的必备要素被提出、重视和推广。

回顾建国以来的生态治理和建设的历程,包括以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为什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往往是以政治动员为主,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农民的吃饭问题,也就是未能建立起有效解决利益机制的问题。其实“退耕还林还草”一词并非今天才有的,梳理一下我国生态建设的历程,这个词见诸于新中国的政策,最早要追溯到1949年4月,此后,退耕还林还草在新中国的各种政策中多次被提及,但都未能真正转化为国家的政策与行动。

从对退耕还林还草历史的梳理中,我们也有明显的感受,一方面,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有效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尤其在一些局部地区效果比较显著;另一方面,所有这些文件中,都在要求和强调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生态建设,而且国家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这些投入大都是用于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而且在这些文件中,很少涉及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民在退耕后,他们的生活和生存如何保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除退耕后由于耕地减少而增加的生存风险,他们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由谁来维护和保证。而这一问题是事关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成败的一个决定性问题,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管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和法规制度,在吃饭问题面前、在利益面前都将会变成一纸空文。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的长期稳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且由于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重大河流的发源地,西部的生态安全直接威胁下游的生态安全,因此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其次,有效化解了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开辟了多元途径。工程的实施,使4100万退耕农户、1.58亿农民从政策补助中直接受益,比较稳定地解决了退耕农户的温饱问题。它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非家产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后,各地退耕热情高涨,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干鲜果品、木本粮油基地、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生态修复为突破口,以培育资源、改善生态为基础,通过发展新型林业产业,开发林业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实现大地绿、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再次,有效化解了眼前与长远、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广大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扩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扩大了农村市场,有效拉动了内需,促进了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生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林牧利用土地不合理方式,增加了林草比重,根治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实现“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退耕还林还草的未来走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围绕美丽中国建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想和新论段,成为我们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

一、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福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多元,尤其是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凈的食品、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和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退耕还林在我国生态建设中是具有保护和恢复功能的基础性工程,经过二十年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退耕还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状况,也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持续推进退耕还林,顺应了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

二、持续推进退耕还林,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立体化综合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因此,要在退耕还林二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保护与管理,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给新时代退耕还林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绿色循环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总体要求,按照生态打底、产业增收、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总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有民享、共建共享;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助力;坚持群众主体、政策导向,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高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形成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双赢格局,进一步彰显林业生态与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地位和作用,谱写新时代陕西生态建设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牛 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作者:唐震

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论文 篇2: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为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国家从2003年开始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它是继“退耕还林”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国务院实施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重大基础工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设围栏,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使退化草原休养生息、恢复生态。自2003年以来,国家已安排“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2.9亿亩,投入中央资金42.2亿元。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9亿亩。工程涉及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6个县(旗、团场),主要在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区、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区、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区和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区四大片区实施。

“退牧还草”项目经过三年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宁夏自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截至2005年,900多万亩天然草原面积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中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50%、20%、25%。新疆到2005年完成退牧还草4060万亩,草原生态明显好转。西藏也完成930多万亩草原面积,并计划在2010年前,禁牧、休牧1.12亿亩。内蒙古到2005年累计实施退牧还草8698万亩,使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提高9.5%,草群平均高度提高68.2%,干草产量提高25.3%,草场内优质牧草比例有所提高,一些几乎绝迹的牧草如蒙古冰草、羊草等开始出现。

二、“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使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退牧还草”工程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

(一)农牧民畜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

“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农牧民生产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加大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

以内蒙古为例,政策实施前,由于农牧民有自产饲草料的投入,外购饲草料投入仅为2210元;政策实施后,草场被禁牧、休牧,农牧民的草场减少,牧民实行舍饲、半舍饲经营,购买饲草料迅猛增长到18000元,上涨幅度为8.14倍。除此之外,其他生产费用也在上涨,如棚圈折旧和水电费、燃料费、防疫费的涨幅分别为1.83、1.20、4.0、1.45倍。

(二)农牧民缺乏各种现代科学技术

首先,他们不懂得科学喂养牲畜的技术,缺少舍饲圈养的经验,由于喂的饲料单一使得牲畜厌食,体质下降和体重减轻;其次,缺乏种植优质牧草的技术,造成了草产品生产良种化程度低、经营粗放、成本高,使草场的饲草含量达不到最优配置。如内蒙古的人工草地保有面积虽然达到了4000多万亩,但单位面积产量并不高,仍属于广种薄收。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和文化水平低,农科站的科技推广难度很大。

(三)经济补偿兑现不及时、不到位

我国对农牧民进行财政补贴和饲料粮补贴时,由于某些地区执行过程中的纰漏,导致经济补偿出现偏差。例如今年审计署对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2~2004年“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地方财政实际到位配套资金仅3029万元,占配套资金计划的8%。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多数市县要求农牧民投工投劳以抵顶配套任务,有的还向农牧民收费作为配套资金。甘肃、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4省(区)饲料粮补助发放进度迟缓,截至2004年底,应向农牧户发放3.94亿公斤,实际仅有0.89亿公斤发放到户,未发放到户3.05亿公斤,占77%,影响了牲畜越冬。少数地方滞留项目资金4068万元,挤占挪用项目资金6462万元。“退牧还草”项目实施的旗县大多数是国贫或区贫的地区,牧民减少了赖以生存的草原,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会严重挫伤其实施“退牧还草”项目的积极性。

(四)农牧民素质低,转移剩余劳动力缓慢

牧区大多数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初级加工,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下,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很弱。而农牧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受传统习惯影响,转产、外出打工主动性不强,不适应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内蒙古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的3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在掌握先进生产技能方面存在障碍。特别是面对城市就业的压力,农牧民更显得缺乏竞争力,不仅造成外出就业困难,而且外出务工只能随波逐流,以出卖“苦力”为主,而在技术要求高的行业和岗位就业人数极少,收入只有技术人员的一半甚至更低。

三、应对措施

(一)增加农牧民收入,调动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所谓“治标还需先治本”。受资源稀缺性和生产条件的限制,牧业经济效益低,牧民普遍贫困,人均收入大幅度低于当地农民。人们之所以不惜以破坏草原为代价过度放牧,进行资源开发,原因即在于:牧民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政府的寻租行为的驱使。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无序地竞相开发草原,并且加快对草原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草原资源枯竭。如果能从农牧民增收的角度考虑,认识到弱势利益主体的贫困化是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协调草原生态治理与牧区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会更有效地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积极性,使“退牧还草”政策顺利实施。

(二)加快人工种草、舍饲、半舍饲技术推广与培训步伐,提倡科学饲养管理

实施禁牧舍饲后,饲养成本相对提高,短期内一定会影响牧民收入。为此,科研部门应加大科研力度,加强草原科技的研发,积极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增加饲草料产量,加快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促进舍饲、半舍饲技术推广与培训步伐。在人工草地种植、青贮饲料加工研制和科学饲养的技术上予以重点支持,使广大牧民尽快适应舍饲和半舍饲这种集约型饲养方式。建立信息流通网站,为牧民发展生产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牧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三)加快牧区草业、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

“退牧还草”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牧户积极推行政策的实施,实现长期的草原生态效果,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草业、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一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和优化草畜结构;二是依靠科技努力改造传统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提高质量和数量;三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化经营,在特色产品上开发养殖业和加工业,大力推广牧草加工技术、高效种植技术、现代奶业技术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在安全、绿色和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做出品牌,做出规模,做成大产业。

(四)正确、合理地引导农牧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确保农牧民的长远生计

“退牧还草”工程涉及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政府应加强对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从事第三产业,解决草地禁牧、休牧后牧区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有效调动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积极性。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仅能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积极为牧民提供多种致富门路,有效地引导该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实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启动和发展资金,尽快实现退牧地区的产业转型。

(五)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途径

从当前“退牧还草”政策中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情况来看,生态移民工程无疑是解决民族地区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困难的最佳选择,能实现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实行生态移民、进行相应的封山绿化是我国民族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需要和治本之策,也是改善我国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的贫困生存条件、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现实要求。可以说,生态移民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贫困人口和生态环境恶化这两个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间矛盾的最佳选择。

(六)加强政府对“退牧还草”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各级政府应给予重点支持,并逐年加大其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广辟资金来源;加大交通、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国家投入,对牧户草地围栏、草料加工机械、仓储设施、棚圈、水井等投资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予以适当补贴,提高牧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对于在“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起消极作用的因素,政府应坚决抵制,加强监督政策执行的情况,包括政府补贴是否落实到农牧民手中,防止政府的补贴被截留、贪污和徇私舞弊行为以及银行贷款政策执行的状况等。对于破坏草原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不遵循政策规定,私自放牧和偷牧的应根据草原法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严格进行禁牧休牧制度,发动群众进行相互监督,保护“退牧还草”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牧还草”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总之,要使“退牧还草”这项政策有良好的预期,必须以人为本,加大草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加快牧区草业、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建立新的经济生态效益平衡机制,从根本上缓解草原压力,持续巩固“退牧还草”政策,培育和完善牧区市场体系。以生态效益为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草原植被恢复与产业开发、农牧民增收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作者:薛凤蕊 姜冬梅

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论文 篇3:

加快退耕还林(草)步伐,改善生态生存环境

摘要:和政县经济发展落后,林种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林木砍伐严重,草场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产业结构调整,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生存环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立足县情,分析了和政县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及退耕还林(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退耕还林(草)工程步伐,改善生态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和政县;退耕还林(草)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态生存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一项系统的,长效的富民工程。和政县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把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加快和政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经过近5 a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全县林种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林木砍伐严重,草场退化,在产业结构调整,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生存环境及退耕还林(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改善生态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和政县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

1.1和政县社会、经济状况

和政县管辖13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 431个合作社,东面与广河、康乐相连接,南面与甘南州的卓尼、夏河两县相接壤,西北面与临夏县、东乡族自治县交界。总面积963.60 km2(折9.63万hm2),耕地1.57万hm2,林业用地2.74万hm2,森林覆盖率21.70%,草地2.95万hm2。总人口19.20万人,人口密度200人/km2,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非农业人口1.2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4 3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 03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 5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 853万元,农业总产值15 892万元,工业总产值13 0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5 310万元,财政收入1 215万元,粮食总产量39 805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55 kg,贫困率5.90%,属于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

1.2和政县生态环境状况

和政县处于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于高寒阴湿地区,地势由南向北递减,海拔1 900~4 300 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5.20 ℃,最低气温-25 ℃,最高气温35.80 ℃,全年无霜期120~132 d,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800~ 6000 mm之间,集中在7~9月份,年日照时数2 478 h,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谷区,地形为山大沟深,河流交措,沟壑纵横,在林业用地中其中:林地0.82万hm2,灌木林地0.28万hm2,未成林造林0.26万hm2,苗圃0.01万hm2,宜林荒山1.35万hm2,和政县16°以上坡耕地0.73万hm2,16°以下的0.83万hm2,水土流失面积517.40 km2,占总面积的53.90%,有侵蚀沟道932条,总长1 864 km,平均沟壑密度1.94 km/km2,年侵蚀模数2 000~4 200 t/km2,年径流模数37.70万m3/km2。由于历史的原因,群众对保护森林植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形成“靠山吃山、毁林开荒”等不良习惯,造成林业面积日趋减少,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过度的砍伐森林,使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生长量,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土壤沙化,旱灾加剧等各种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进一步的恶化,和政县单位面积森林生长量小,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活立木蓄积为46.95万m3。疏林地面积和次生林面积逐年增加,部分次生林已沦为价值很低的残次林,据统计,全县国家计划内消耗占39.20%,乱砍乱购,群众自用材、森林乱砍滥伐等消耗占60.40%,自然枯损消耗占0.40%,全县林种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薪炭林、经济林比重小,防护林比重不够。近年来,草地利用普遍超载,覆被降低,草场严重退化,面积达0.61万hm2。由此可见。和政县生态林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已迫在眉睫。

2退耕还林(草)工程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制定,为我县制止开荒种粮,开展大规模造林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几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再造秀美山川新和政”为已任,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加快发展为主题,林业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工程带动、科技兴林、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2001-2005年和政共退耕还林(草)3 533.33 hm2,5 a来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践,对和政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低产田进行退耕还林(草),实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规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改善了和政生态环境,坡耕地还林还草及荒山造林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美化山川,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有效的带动了庄园旅游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施退耕还林(草)富民工程,经过5 a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①组织宣传动员不够。县乡村干部及专业人员对《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致使退耕还林(草)工程质量不高,达不到标准要求;

②人地矛盾突出。我县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生活水平不高,而退耕还林补助款相对较低,经济林没有眼前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期群众温饱;

③设计规划和布局欠科学依据。实施过程中未按现行的设计规划栽植和管护,使退耕还林(草)没有切实可行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作为保障;

④科学技术含量低。管护体制不健全,种植和管护相脱节,新栽或补苗方法单一,新技术应用少,苗木成活率低,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够有效结合。生态建设未能与经济建设、畜牧养殖、庄园旅游业及配套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和政山顶主要是灌木草地,用材林比重小,山腰以梯田为主经济林栽种面积少,管理措施不完善,技术服务跟不上,效益欠佳,山脚防护林比重不够,同时又没有与其它产业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因而没有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快退耕还林(草)工程步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工代赈、个体承包”是党中央对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总方针。立足县情、开发利用、冶理保护是和政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应遵循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快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步伐,推动和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人认为和政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应着重作好以下五个方面:

3.1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一项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活动,认真细致的组织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甘肃省实施森林法办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职工懂得各项森林法规,增强法制意识;科技人员要认真详实地介绍和政县林地锐减、草场退化、生态恶化的现状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及其落实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宁可苦干、绝不苦熬”思想,形成干部带头,全民参与、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把宣传组织工作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全过程。

3.2落实政策,广辟门路

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对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政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自然条件严酷,人地矛盾突出,广大群众生活普遍困难,教育相对落后,群众受教育少,文化基础差,因此要形成“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共识。

一是与退耕群众面对面交谈,通过算账、对比等方式使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并积极进行退耕还林(草),杜绝发生新的毁林毁草开荒现象和复耕行为;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落实退耕地优惠政策。对退耕地粮款补助及种苗款,严格按《退耕还林条例》要求,实行专户、专财管理,以确保工程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

三是必须把解决农民吃饭、花钱作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核心来抓。

多年来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群众把以木换粮、换钱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和政县人均耕地仅0.09 hm2,把仅有的耕地拿来退耕还林(草),而国家补贴的100 kg粮食、20元现金,普遍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退耕还林(草)要做到能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达到山川秀美,只有妥善解决农民吃饭、花钱的问题,用其他方式弥补农民来自草木方面的效用才可以。从长远看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县、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政策引导、科技信息服务上要下功夫,提高退耕还林之后耕地的单位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二是结合实际避免“重退轻还”倾向,提高退耕还林地效益。要以能还得上确保退得下,避免“虎头蛇尾”,引发新的问题;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广开就业增收门路,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3合理布局、长远规划

和政县干旱缺水、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和以往生产经验证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旱作农业,必须以梯田建设为载体,以植树造林为重点,以节水灌溉为突破,以科技为先导,整体推进,才能实现生态改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维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累计改造梯田0.59万hm2,人工种草0.18万hm2,造林1.87万hm2,水土流失治理度55%。和政县治理生态生存环境工程近期计划的重点应放在退耕田还林(草)上。因为退耕地由群众个体或村、集体经营,较荒山荒坡容易管护,实施规模小,投资相对较少。所以植树造林前期以退耕还林(草)为主。植树造林的长远规划应是荒山荒坡的绿化,生态生存环境的改善,就要从荒山荒坡的绿化治理上下功夫。在治理措施上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原则,把退耕还林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打破乡、村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山顶松树戴帽、山间梯田、经济林缠腰,沟台林草锁边,沟底坝库穿鞋,区域道路成网”的主体生态建设模式,点、片、带、网同步开发。对坡度较陡的沟壑地开挖鱼鳞坑截流,做到工程措施合理布局,土地高效利用。

3.4科学种植,严格管护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目标值就是林草覆盖率和存活率的提高。“年年栽树不见树”究其症结主要在栽植树种和管护措施上。因此必须要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机制引入退耕还林(草)工程中。

一是加大育苗力度,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大力提倡各家各户搞育苗,为全县的退耕还林(草)提供苗木保障。选用优良种苗,就近调苗、就近栽植,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成活率。经济林选用3年生优质的啤特果、早酥梨、花椒等苗术;用材林选用优良的杨树、柳树、油松、刺槐,草种以红豆草、紫花苜蓿为主,推广种植串叶草、酸膜菠菜;经济林和用材林苗木调动中注重苗木质量,杜绝“人情苗、劣质苗”,坚持州内调运,远距离调动,注重苗木产地在气候特征上相近性。定植树苗时要做到先培熟土、再培生土,及时足量浇水,保证苗木的成活。

二是对无水利设备灌水的林草地采取平地漏斗式、网状集雨坑、坡地集雨带与集流坑相间工程模式,先工程、后生物,以工程养生物,以生物保护工程。

三是采取覆盖膜抗旱保温技术,使用生根粉、泥浆蘸根,截杆塑料袋等栽植办法,提高成活率。

四是树木幼苗期实行树草,树药兼作,培植地力,提高效益。

五是搞好技术培训,使工程区群众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各乡、村举办果树嫁接、修剪管理和种草、养畜技术培训班,扩大技术应用面。

六是加强管护。“一分栽、九分管”,植树要成林关键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找准符合本地实际和农民根本利益的切入点,把植树种草与长期管护挂起钩,把治理投入与效益产生挂钩,制订管理办法,明确奖罚措施,并将管护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落实到户,集中连片地集体雇人管护与个人承包相结合,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同是还要注重用材林和经济林的技术方面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林树要定期进行整技、修剪、施肥、灌水、保证苗木生长。

近年来,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和沿山一带栗鳃金龟子大面积发生,对杨树和新造幼林产生严重威胁和破坏。因此要加强病害虫的预测和防治工作,早发现早治理。

3.5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就是把经济效益寓于生态之中,让经济效益体现生态效益,形成“山顶乔灌草养生态,山腰梯田经济林管粮钱,山脚防护林,用材林保自给”的立体农业建设模式。对实行退耕还林(草)的农户优先安排国家整村推进、暖棚养殖等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特种养殖等,使退耕还林(草)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给广大群众经济上带来更大的实惠。

一是在生物配置上林、粮、草畜合理分布,农林牧共同发展。

二是经济林、生态林、用材林、防护林兼作,树种选用优质、高效的啤特果、早酥梨、油松、刺槐等。

三是为产品找出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特色产品,建立支柱产业,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啤特果深加工、淀粉深加工及药材深加工等。延长产业链形成以公司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收购、营销服务体系。

四是开发旅游业资源,加强生态林建设的同时,合理配植观赏林、经济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作者:岳铧

上一篇:超市购物车情感化设计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材科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