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世界农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应运而生的免耕农业1免耕农业应运而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多数农民依然在使用犁、耙、锄等传统的耕地方法,其目的是摧毁杂草、松动表土,从而有利于水分渗透和作物生长。但这种做法不断破坏表土层,将土壤覆盖物埋藏土中,破坏了土壤结构。下雨时会造成土壤流失,还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产量。

第一篇:世界农业论文范文

世界循环农业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从世界农业、农村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农产品的产量显著增加,种类也更为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比较高的农产品消费水准;但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作用,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给农业、农村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当前,农业、农村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化肥、农药、农膜大量使用等自身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农业、农村的环境只能更加恶化,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问题。从目前农业发展模式来看,不能够同时满足环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这三个重要条件,因此,向生态农业以及循环农业发展转变是整个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势。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农业外部的投入,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人们又把传统的现代化农业称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为解决二战后人类对食物数量的需求做出了贡献。随着“石油农业”的发展,它存在危害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地侵蚀使很多土地无法耕种或勉强进行农业生产,造成农田生产力降低。二是化肥和农药用量越来越大,进一步使土地状况更加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机械化生产、化肥塑料的大量使用,大量消耗着石油能源,同时给农村造成白色污染。四是农业生产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受侵蚀的土地沉积于水体中,造成了水污染,水污染又对动植物体系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并间接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造成了危及生存

的生态问题。为了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二、世界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由于各国的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的迥异,其农业的发展水平自然也不尽相同。二战后,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已步入了现代农业的行列,有些经济并不怎么发达、基础原本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二十世纪70年代或稍后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形成了特点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加拿大——农业资源优势型的发展模式;日本、荷兰、以色列——农业资源贫乏型的发展模式;韩国——农业农村结合型的发展模式。通过了解循环农业的几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普遍经验: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未来农业如何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农业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消除常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的循环农业在全世界广泛兴起。

(二)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作为第一大产业的农业和作为农业新形式的循环农业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制和推广。以色列每年用于农业科研开发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用于教育的资金投入比重占GDP的9%,科技开发和科教的高投入带来了生产上的高效益。该国农业科研一般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主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广转化迅速,每年从包括农产品、技术、设备在内的面向国际市场的生物技术和独有技术研究开发中创汇达90亿美元。

(三)以政策和资金做支撑。为了保证循环农业的有效推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筹集资金。如加拿大农业部于2001年夏宣布出资140亿加元用于帮助有机种植者把握市场机遇、帮助农民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帮助农业学院成立有机农业研究和开发中心。意大利国会于2001年通过的一个预算案中,扣减了对具有环境危害性农药的资助,其资金用于有机和持续农业的研究活动,同时在一些高等院校开始了有机农业硕士人才的培养,农业部还正式开办了一个国立有机农业学院。

(四)以严格的认证做保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是国外大多数国家生态经济农业的特征。因此,在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农业协会和食品认证机构,建立了严格的食品生产标准和生态农业生产认证程序。国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在生产资料、生产标准、生产过程、法规体系、认证体系、标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

(五)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非关税壁垒日趋森严,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生态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目前,只有通过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制定的“ISO9000”和“ISO14000”环境国际标准的认可,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

(六)借助示范模式广泛推动。韩国非常注重示范模式的利用,以点扩散、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全面。其《五年计划》中计划投资0.18亿美元举办亲环境农业示范村70个,向示范村派遣中央技术支援队,开展栽培技术实验、经营分析、养分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除等,使示范村成为普及推广环境农业技术、展示成果的场所。

(七)强化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可提高循环农业水平,提高贸易竞争力,同时可履行国际义务,体现循环农业初衷。如韩国计划修改《环境农业培育法》,使其相关内容符合国际标准,制定生产亲环境农产品时可使用的生产资料的目录及说明书等亲环境农业相关指南,把国立农产品品质管理院培育成为国际性有机农产品认证机关。

总之,各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由石油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普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能很好地降低能量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和食物质量,能很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尤其是能节省石油等能源的使用,生态农业企业和农民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世界循环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循环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可得出适合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遵循生态发展规律。遵循生态规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巩固和扩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从劣势中挖掘优势,把传统、原始、无污染作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向往绿色的需求,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

(二)发展以循环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

(三)充分发挥政府对循环农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来看,尤其是在发展初期,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一是制订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确定循环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分阶段计划的重点环节。二是有法可依,要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大投入,在建设初期,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对循环农业中的生态产品实行价格补贴,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四是搞好试点,各级政府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着重在重点行业、农业科技园区、规模种养集中区等,试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六是加快中国循环农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建设。应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循环农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国生态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接口,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国际竞争力。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健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应从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入手,发挥行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组织作用,建立收购、加工、销售网络,合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通过优质的市场服务,增加消费者的质量信任感,以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根据国际生态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生产标准,并通过有关生态农产品认证机构认证,逐步打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使中国的农产品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要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创建和完善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须建立在规范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宏观调控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3大体系之上。

(六)利用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一方面,有大量资金被闲置起来,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过剩产品在城市中难以消化和吸收。这些资金和产品的累积,只有在农业的发展中才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与财富。只有以这种方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才会找到真正的物质、资金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颜景辰,雷海章.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

[2]任爱华.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比较借鉴[J].农业.农民(A版),2004(12).

[3]潘光,刘锦前.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成功之路[J].求是,2004(24).

[4]李振德.日本的环保型农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03/29.

[5]冷朝阳,贾静,张树兴.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应对策略之法律思考[D]. 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

(作者简介:冯 长(1978.10—)男,河北保定人,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北大学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办公室正科级秘书,研究范围:循环经济,农业经济。)

作者:冯 长

第二篇:世界免耕农业漫谈

一、应运而生的免耕农业

1 免耕农业应运而生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多数农民依然在使用犁、耙、锄等传统的耕地方法,其目的是摧毁杂草、松动表土,从而有利于水分渗透和作物生长。但这种做法不断破坏表土层,将土壤覆盖物埋藏土中,破坏了土壤结构。下雨时会造成土壤流失,还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产量。在干旱地区传统耕作方法的过度耕作会带来更大面积的干旱、引发沙尘暴,甚至土地退化使农田废弃。

土壤耕作对农业产量、农业的可持续性生产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为人所认知。为解决这一问题,免耕农业应运而生。

所谓免耕种植,是指在前一季作物收获后,下一季种植之前,不对土地进行翻耕,种子直接播撒到收割完庄稼的田里。不对土地进行翻耕的目的是为了尽量不破坏土壤表层及地表植被覆盖,以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土壤板结,并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防止土壤侵蚀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其植被覆盖。显然,不对土壤进行翻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植被。

免耕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零耕作、低耕作、秸杆中直栽、永久性直播和保护性耕种等。

2 免耕农业的耕作原则

(1)秸秆的处理。让作物秸秆直立留在土壤中,或者覆盖在土壤表面,避免作物秸秆妨碍播种和出苗。在北美西部平原地区,通常将作物秸秆粉碎,并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地铺撒在土壤表面,以便保护土壤,这项工作一般在收获时同时进行。

(2)作物轮作。轮作可以用来控制作物的根部、叶部病害和某些虫害。轮作还能保证地表有不同类型的秸秆覆盖,从而可以简化秸秆的处理。

(3)采用适当的播种设备。这种播种设备必须具备合理的配置和技术规范。这种播种机还必须能够在一次作业完成播种和施肥时,将种子和肥料分开来,以免损伤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出土。这种播种机必须能够浅层播种并保持播种均匀。免耕生产系统的播种设备的设计,已经形成了一些通用标准。

(4)合理运用除草剂。如果保护性耕作制度意味着部分或全部取消耕作,那么就需要采取其它形式来控制杂草,通常采用的是除草剂。进行杂草控制时必须适量,务必特别小心和谨慎。只有严格遵循并且熟练运用上述原则,保护性耕作制度才能够取得成功。

3 免耕农业好处多多

(1)获得更好的收成

有专家估算,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免耕作法单产通常可提高20%—50%。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印度,印度河恒河大平原的水稻—小麦联合会成员已经发现,免耕种植可以缩短水稻与小麦之间的种植周期,使得农户们可以按时播种小麦,并获得更好的收成。

(2)劳动力成本和农资成本大大降低

实行免耕技术可使劳动力成本和农资成本大幅下降。比如农机来讲,只要有初期投入即可;在机械化耕作中,油料消耗更小;小型拖拉机也可使用,耕畜的用量减少。如果没有这些动力,作物定植准备阶段的重体力劳动也可以大大降低。根据联合会和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提供的数字,自1998年以来,一些国家实行免耕技术以后其农田灌溉用水减少了30—50%;除草剂的用量也减少了——这是因为传统翻耕种植会将杂草种子翻到土壤表面,免耕种植可使杂草生长量减少2/3到1/2。另外,采用免耕种植还可在土壤干燥之前播种,使作物有更长的生长周期。

(3)二氧化碳的正反效用

土地翻耕与否会对二氧化碳的释放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对土地产生绝然相反的影响。土壤翻耕会将有机物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从而推进全球变暖;而如果免耕,这些碳元素反而会被用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水平。美国环保局环境研究实验室的土壤科学家曾进行过一项研究,根据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估算,到2020年,如果美国76%的种,植面积能够采用免耕种植法,那么,美国的农业就会从碳元素的净排放者(向大气中排放1.88—2.09亿公吨)转变成碳元素的净吸收者(储存1.31—3.06亿公吨碳元素)——正反作用的对比何其强烈!

二、推广免耕农业面临的困难

尽管传统耕作方法存在弊端、免耕农业有着许多优点,但免耕农业的推广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1 较为复杂的田间管理技能和传统习惯所养成的惰性

进行免耕农业生产需要复杂的管理技能,诸如土壤压实、杂草、病虫害问题;作物秸秆的适量掌握,土壤温度保持的技术问题;掌握和更新适当的播种、施肥设备;除草剂价格昂贵,甚至除草剂的费用高于耕作费用。这些技术问题是免耕农业面临的最大障碍。农民需要了解新体系,了解相关操作程序的原理,从而适应各种要求,使轮作作物适应市场需求。此外,传统习惯所养成的惰性也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人们不愿意改变多年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传统观念认为耕种可带来多种利益,却不了解耕种给土壤系统造成的损害。

2 现实利益的考量

人们在对前途进行选择时,首先考量的是收益。我们知道,任何新事物都有着不确定的前景,这种不确定往往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选择。印第安那州西拉斐特市环保技术信息中心自然资源专家Dan Towery说:“几十年前,农艺学家们就已经提出传统耕作方法存在弊端,但农民们担心会减产,不愿意改变(传统耕作方法)”。此外,向免耕农业的过渡需要一定的费用,各种工具、设备都需要额外更新,初期较高的杂草出现率会增加除草剂的费用等。这些额外费用都会影响人们选用免耕技术的积极性。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东南亚代表Peter Hobbs说,尽管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0s)中期美国就首次出现了免耕种植,但直到最近十年许多地区的农场经历了利润大幅度下降后,才开始对不翻耕种植感兴趣。这部分与化学肥料的使用不当、种植延误、过度翻耕等传统技术造成的生态退化相关,但同时也是由于燃料等生产投入成本增加以及农产品降价所致。

3 社会舆论的影响

人们在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和选择时,往往会顾及周边社会舆论的影响。专家Hobbs说:“我们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农户可能已经同意尝试不翻耕种植,却遭到周围农户的嘲笑。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户宁愿将地翻一遍,也不愿意被人嘲笑。然而,许多采用不翻耕种植的农户都取得了极好的收成。这时候,其他人你想拦都拦不住了。”

三、免耕农业的发展前景

在展望免耕农业的全球前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美国的免耕农业。

1 美国的免耕农业

美国的免耕农业可追溯至18世纪初。当时,欧洲来的移民在农业生产中深知水土流失严重所带来严重后果,不断的实践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可以用作物及其残留物来减少土壤侵蚀。19世纪时,有报道说农民实行粮食和纤维作物

轮作;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民开始进行田间试验以评价水的片蚀和沟蚀及风蚀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1935年,美国土壤保护局成立,对免耕的评价便组织和系统化了。“二战”后,美国农业部对耕作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其他形式的免耕也在六七十年代出现,包括玉米带冷湿土壤的垄作,东南部瘠薄老成土的条耕,西部各州的残茬休闲等。这一时期免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

美国耕地采用免耕农业的面积呈上升趋势,从1963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37%。1993—1998年免耕面积占全美耕地面积的比率在35%—37%之间徘徊。免耕措施主要在大豆、玉米及小品种作物上采用,1996年45%以上的玉米和大豆采用了免耕法。在双季作物中,将近70%的大豆、46%的玉米,及37%的高粱均采用免耕法。玉米是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1996年占总播种面积的27%,其中接近半数采用了免耕法。棉花从1989年的3%上升到1998年的11%。其他作物如花生、马铃薯、甜菜、烟草及蔬菜等都改善了侵蚀控制和残茬管理。尽管免耕方式的面积在增加,覆盖耕作仍是最主要的免耕类型。免耕土地大部分是单种栽培,且忽略了两个基本特点:土壤全覆盖和适度的作物轮作,因此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免耕农业。

2 免耕农业的全球状况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5000—6000万公顷的土地实行免耕农业,其中近一半在美国。

在巴拉圭的全部耕地中有一半属免耕农业,其中大部分使用免耕法。1992—1999年间,由于政府资助承担了部分初期转型费用,免耕法的应用面积由2万公顷增加到8万公顷。

在2001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一届农业保护国际大会上,农艺学家RolfDerpsch说,美国作为单个国家拥有的不翻耕种植面积最大,达2,110万公顷(占美国总种植面积的18%)。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地区排第二位,面积达2,700万公顷(巴拉圭90%的机械化农场采用不翻耕种植)。亚洲最近上升到第三位:从1998年以来,不翻耕种植面积增长了三倍多。于2001年超过10万公顷。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土壤动力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兼研究农艺学家Wayne Reeves说,所涉及面积的绝对数字虽然不大,但增长速度却引人注目。

3 免耕农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作为一项农业新技术,免耕技术无疑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世界各地的农民都对这项新技术很感兴趣,并希望尽快掌握这些新技术。有些农民仅采用了免耕农业的一个方面——有机农业,也有些农民面对有机产品市场的大好机遇,完全采用了有机农业。实施免耕技术的农民与传统型农民相比,能够更快地采取害虫综合治理(IPM)措施。

在免耕农业被引入一个新地区后,它对新的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适应性,它的有效性及其在典型农场的示范效果,部分取决于人的因素。这就要求那些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具有主动学习态度、头脑灵活的农民,农民组织和推广人员要下定决心,不断努力,才能最终达到目的。一旦免耕技术在特定环境下的若干农场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做法自然就会大面积推开。农民们需要在专业技术上保持联系,当地制造商则应该供应相关的工具、设备。初期,很多农民还需要贷款或津贴等财政支持。

在未来的30年中,免耕农业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因各国实际状况不同,推广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在作物残留物能够产生足够的牲畜饲料并保持土壤覆盖功能之前,需要进行投资来恢复养分贫瘠的土壤的肥力。在无灌溉的干旱土地上,作物残留物通常达不到免耕保护性农业体系的要求。有一些国家的推广部门不鼓励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免耕技术,还有一些国家的科研、推广部门无法在当地提供实施免耕技术所需的农用设备。即使是在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新的生产体系要广为人知、为人理解和接受也需要几年时间。

总而言之,免耕农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上官涛

作者:程宇航

第三篇: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核心是生产发展,生产不发展,人民生活怎么宽裕,然后乡风才能文明。关键是管理民主。昨天新闻媒体广播了江苏很有名的大队,讲他的老书记,他现在是四百多亿。这个老书记准备在全国培养多少呢?培养五万个支部书记,第一批,一个老书记在媒体上讲的。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不出问题则罢,出问题就在农业方面、环境方面。我们现在土壤也好,肥料也好,研究水的也好,要非常重视农业的问题,非常重视我们的环境问题。所以小平同志就讲了这个,他在1963年就讲农业问题,他还给外国记者讲,你们想了解中国的经验吗?在中国的经验第一就是自力更生为主,第二就是重视发展农业。他说农业发展要全面规划,首先是生产粮食。中国人每年大概吃四、五百斤粮食,这是83年讲的。86年大概要八百斤的粮食。他说农业翻番不能只搞粮食,还要搞各种经营。后来讲农业的文章很多,还没有做起。从长远来看,粮食问题很重要,要通过农业改革改变后进问题。同志们,我们小平同志在1986年12月19号就谈到农业改革后进问题,现在我们就到了后进问题了。

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农村土地改革,一下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也大幅度增长。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在于城市的改革。经济发展比较快,是1984年到1988年,这五年我们是从农村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勇于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五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6万亿,平均每年增长21.7%,这是1992年1月18号到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的。所以他说美国为什么工业发展的快,有很好的农业做基础。日本二战以后也是首先发展农业,所以它后来工业发展很快。所以我们现在非要很重视农业,很重视土壤肥料工作。

我们现在农业有没有问题,我们GDP已经相当高了,但是粮食减少,粮食也有一个GDP,粮食减产。有一个省减产了50%,有的减了30%,有的减了20%。同志们,这是大事情。从秦始皇建国就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运。我们的粮食最多的是吉林,第二是黑龙江,第三是内蒙古,过去文化大革命的时候2500万人口,平均25公斤粮食,后来开了290万亩水田,现在人均粮食占全国第三,第四是宁夏。我们这些粮食大省,像我的家乡湖南,现在虽然还是有余粮,但是比起以前是少多了。85年的时候,我们湖南粮食是525亿斤,去年是500亿斤,虽然只减少了25亿斤,但是人口增加了1000多万,那时候是5000多万,现在6000多万了。

昨天我从湖南农村回来,我找了一个老支部书记,我说你当书记当了20年,你说现在这个农业怎么搞?国家有许多惠农的政策,农业税免了,畜牧税免了,但是农产品产量并没有增加,这是什么原因?我跟那个支部书记讨论,我们现在的肥料,大家有很多缓释肥料,包衣肥料,这都是正确的,我都是支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东西。没有很好的土壤做基础,土壤里面的有机无机胶体太少,它的吸附能力很少了。所以现在的土壤缺乏有机的胶体,它就不能吸附这些离子,什么铵离子、硝酸根离子、钾离子等等。现在我们没有改良土壤,觉得土壤就是那样子,所以施了很多肥料,就等于是把肥料施到沙子上一样,一来水就洗到江里、河里去了。到江河里面,就会产生蓝藻,所以太湖就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在农业的问题上是重中之重,三农的问题是中央提出来。现在中央提出来一个,就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所以对于农业我说说我的看法,不能说我们农业都是落后的,不对,我们中国很多地方是先进的,我们中国很多的农业也用了机器。

世界的农业起先是旧制度为主的,后来1840年提出了无机培养学说,后来又提出了规模学说,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些在农业学界有一个老师叫贝尔,对这个有怀疑。就做了一个实验,叫洛桑实验。根据这个实验,只要你每公顷施144公斤氮肥,它的产量有大幅度提高,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但是洛桑实验单施化肥有多大作用没做,单施化肥病虫害多少没做。他只是说单施化肥每公顷144公斤,有相当于45吨有机肥,就这么一个结论,所以大力宣传化肥。我们去年化肥是4600万吨,乘以5,就是两亿吨了。我们有水浇地田施化肥,旱田是不会使用化肥。水浇田施化肥提高了种田的成本。

根据我们调查,在温室里面一个平方米一年是0.7公斤单施,一个平方米3.5公斤化肥。人家说不可能,3.5公斤不把苗害死了吗?我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不懂怎么搞农业。所以现在这么看起来,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中国的农业有些方面是先进的,是好的。我们创造了很多特产、名产,这是美国的、欧洲的那些农业都赶不上的。美国的农业叫五大农业,大区域种植,玉米区、红豆区,大规模经营,大机器作业,大批量生产,大距离运输。这个五大农业的好处,商品率价值高,农场就有钱赚。怎么生产它都知道,那个仓库就改成货源,所有的粮食运到那里去,然后跟人家谈判,多少钱一吨,它只搞这个。五大农业就不可能有特色农业,不可能有名产,什么名产?哈密瓜不是名产,沙田柚不是名产?好多地方都有名产。

毛主席1950年访苏的时候,就把江西南丰蜜桔带了一车送给了斯大林吃,斯大林觉得这是地球上最好吃的东西,就给了六架飞机。我们国内的哈密瓜多好,成熟到70%,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大量采摘下来了,搞大批量生产的之后,也不甜了。我们农科院有一个特产所,有一个科技人员找到山葡萄,野生葡萄。结果我们用山葡萄搞酒,叫山葡萄酒。当时我当副院长的时候,每个人过年的时候就给一小瓶。大部分是给谁了?给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朱总理把这个酒招待钟诚根,钟诚根说这个东西好,把这个消息就传出来了。这样一来,我们贷款,把这个大批量生产,扩大以后山葡萄就没有了,也不甜了,就加糖,加水。后来钟诚根再来的时候说你们是不懂市场经济,有的东西是越多越好,有的东西是越少价格就越高,价格你定。所以我们的特色农业,现在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我们60%、70%的人去搞山区和丘区,我们把它这些地方搞出特色来,我们学五大农业是学不成的,是没有前途的。现在澳大利亚是多么喜欢中国,他们现在很多学中文,学中国的文化。

我们肥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学习一下日本的猪场,我们现在搞有机肥料,用大水冲猪场,最后变成了有机污染源。日本不是这样的,日本一个猪场就是七八十头猪,搬到山里也没人管,下面垫了一些干的东西,猪粪和这些干的东西,然后压成煤球大的有机肥。我们现在很缺乏有机

肥。我们说土壤产量越高了,就有根插。但是根插的有机胶体和猪粪的有机胶体、人粪的有机胶体是不同的,猪粪的有机胶体最好。所以我们现在农学是三门科学发展起来的,就是生物学、生命科学,地学,经济学。农学里面包括这几个方面。生命科学不说了,现在生命科学有的地方讲得太多了,好像什么都是分子生物学可以解决。分子生物学不可以解决全部问题,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粒种子改变不了世界,它只有有土壤、肥料才能改变世界,没有肥料,撒在沙上不发芽。

恩格斯说现在整个运动都是由太阳来的排斥,他讲的排斥。所以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特别注意光和空气湿度。内蒙为什么产量那么高,它光照是2700到2800个小时,长沙是1300个小时,贵州是600个小时,光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现在好多为什么北方的产量特别高,新疆的棉花多少?13000到17000株,比长江流域的棉花好多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农村里面的人口转移,到城市里面去,发展城镇。对不对?对,但是究竟转移多少谁也不说。转移多少?我们能够像美国转移了3%的农民吗?日本转移5%的农民吗?同志们,不行的,我们现在农村缺乏劳动力了。南韩的农业是8%,但是现在南韩提出来农民太少了,要从8%增加到20%,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这次十七大上面重庆一个副书记提出来,重庆有三千万人口,一千万到农村,一千万到城镇,一千万当农民工,又城镇,又农村。所以我们要研究究竟保持多少人口在农村,怎么样发展我们的特色农业。这是我们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想不仅仅输出我们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和信息产品,我们要输出我们的文化。同志们,我们想一想,唐朝既没有电,也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它当时的产量小麦只有50多公斤,但是唐朝文化为什么那么高?当时有一首诗,“宁可食无路,不可居无竹”,意思是吃饭没地方无所谓,但是我们的房子没有竹子不行。所以我们要推崇我们的文化。伊拉克那些死了70万人,好多人居无定所,伊拉克人到上海一待,说真好的文化,最安定的地方是中国。所以好多人都来中国。澳大利亚特别学习中文,想和中国建立长期的关系。中国人勤奋努力,我的女儿就到澳大利亚,去了几年以后,她就是打扫卫生,世界银行保税区的。她现在有钱了,我说你工资怎么样?她说我的工资不能再提了,再提就是部长一级了。所以我们要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世界,所以我们的肥料,我们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更另

上一篇:文学著作论文范文下一篇:装备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