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世界美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時期的小学美术课不再单纯地作为一种技能让学生使用,而是文化学习,更加注重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审美观等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提出了新的理念:美术课要向儿童世界回归,教育向人性化过渡。结合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经历总结出些许经验,以供参考。

第一篇:世界美术论文范文

浅析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摘 要: 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发展中社会制约性的表现,又直接关系到美术发展自身,它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艺术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乃至语言,离不开民族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 美术发展 民族性 世界性 形态流变

关于艺术的民族性问题,毛泽东曾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很精辟的见解: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不对的。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自己的规律。过去说中国画不好的,无非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以为必须用西洋的画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西方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是起了作用的。但是现在世界的注意力正在逐渐转向东方,东方国家不发展自己的东西还行吗?毛泽东对于艺术民族性的一贯主张,既谈到了传统又展望了未来,既包含精神内涵又是形式和风格自身。

正确认识美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加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这种不存偏见的对于不同民族艺术传统的充分估价和珍视态度应是发展本民族艺术的一个出发点。但是对待艺术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来;那种浅薄的“欧洲中心主义”固然由来已久,而在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之下不顾国情和自己的传统盲目照搬现代诸流派艺术,则是在落后状态下民族自尊心理的表现。这种态度除了反映出对于东方传统的无知外,还包含一种误解,即将经济和物质技术上的进步和艺术发展水平混同为一了。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例如法国学者让·洛德就指出: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的概念是从纯物质的角度出发的,对此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很早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应当用人的进步这个概念来取代。他还指出,由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欧洲文明正处在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价值典范,从而在道德观念上为欧洲推行殖民化提供了依据,并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似乎所有文明的发展都只能遵循一条道路。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各民族的美术毕竟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互相影响中发展的,如果说这在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古代尚且是一种必然趋势的话,那么在今天世界经济文化已经连成一体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美术交流便愈发不可避免。

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这种世界性的交流正是生产关系制约艺术发展的特殊表现,它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近代东西方美术交流的历史告诉我们,以利玛窦到中国传教为发端的东西方美术的正面接触正是这种历史趋势的具体表现。

问题在于这种世界性的历史转折就使民族艺术发展从相对自我封闭的状态被卷入了世界历史潮流,从而面对一个无可回避的,也是不可逆转的、新的复杂局面,这就使中国美术自明清之际,特别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在整体形态上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原因。显然,这种变化较之汉末魏晋以来佛教美术对我国传统美术的冲击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反之,自印象派绘画以来,西方的美术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日本及东方对西方的影响,与古代的文艺复兴有同样的意义。

如何对待这种世界性的美术交流呢?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应该发展……像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述是完全正确的,这是真正探索的态度,求知的态度,是承认民族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尊重发展的态度,它充满了民族自信和历史智慧,又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在毛泽东的论述中,再次触及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西方整体文化和艺术性质的关系问题。当他谈到“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时,我们会想到这种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文化对于落后民族的不可抵御的吸引力。

关于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鲁迅先生有一句话颇值得玩味,他说:“置于怎样的是中国精神,我实在不知道。就绘画而论,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无所谓国画了。”鲁迅先生的话和毛泽东所说的隋朝、唐朝的九部乐、十步乐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既是历史的昭示,又是我们对于“民族性”这个发展着的概念的认识。而且,中国近现代美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似乎正告诉我们,所谓“静止不动的东方”,现在就正经历着一次破天荒的“跃进”。

上面我们从分析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有关美术发展规律的问题,但是美术发展的规律性是具体地体现在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因此要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性,就必须回到历史,回到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只有这样,综合的和动态的考察才可能是更贴近于生动的历史本身。因此,我们在上面所作的一些探讨和后面的历史描述应是互相参照、互为补充的。我们想把“美术的形态流变”作为探索美术发展规律的基本线索,这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学习美术史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当把握美术发展的规律性。这首先意味着对美术史的深入研究和对其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因此我们深感条件不足,这是令人极感兴味的课题。试想,凡是下決心要读一读美术史的人,岂止是要听一点关于艺术家轶闻逸事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在于它能够“向初学者展示事实状况,而不让细节把读者搅糊涂”,并且可以“帮助初学者充实学力”。这种紧密地附着于史实而又不被芜杂的材料所困扰的历史的概述或导论是符合“自上而下”的精神的,特别是在一些新的艺术现象似乎与先前的定义象悖缪时,这种实证的、描述性的探究就更为必要。我们要把美术的形态流变作探索美术发展规律的线索,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的一种尝试。

所谓美术的形态流变,就是对美术发展的规律性的动态把握。尽管黑格尔关于艺术史过程基本阶段的划分和对支配这一过程的动力的认识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但是他把这一过程看做是一种历史状态从另一种状态,并在同另一种状态的斗争中的发展的观点,却是十分精辟地揭示了艺术史的辩证发展过程。

艺术家们,不论是改革家还是发明家,都在寻求独自的东西,都在为艺术上的难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欧洲艺术的研究者就是实验的、革新的、革命的,而且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研究者。不论是革新也好,反动也好,各种各样的事实只能在这样的情境联系中才能得以理解。显然,上面几个层面的问题都是具体地反映在美术发展的客观行程中的,唯其如此,历史才有它自身的丰富性;唯其如此,我们所作的尝试才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向它靠近。

参考文献:

[1]王宏亮,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

[2]王永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美与时代,2013.11.

[3]王林.美术形态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作者:李栋

第二篇:美术课堂为学生打造缤纷世界

摘 要:新時期的小学美术课不再单纯地作为一种技能让学生使用,而是文化学习,更加注重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审美观等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提出了新的理念:美术课要向儿童世界回归,教育向人性化过渡。结合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经历总结出些许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课堂;想象力;学会学习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传统的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绘画,学生的美术画作似乎仅仅是复制粘贴,将看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画到纸张上,并涂上相同的颜色。这种模式已经失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要高于生活就要源源不断地创造,这种创造性就要从小开始培养。

一、新课程下美术教育的目的

新式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方法,通过认知、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手、眼、脑,让学生明白新时代美术教育不单指绘画。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到科学之间的联系,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创造。

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它可以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彩,从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开发智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创造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积极意义。

二、新时期美术课堂教学内涵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创造更新奇的美术画作?作为美术老师,我们要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可以接触到多类型的形象化素材,刺激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思维空间里,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与想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在构思尤其是在创作上,最忌讳的就是相似。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收起牵引学生的缰绳,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审阅等进行绘画创造或添加情境的塑造。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与学前儿童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活泼爱动、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在美术课上,他们喜欢任何五颜六色的图案,针对这些特征,课堂上,我经常会让学生自行想象。例如,在《鲜花送老师》这节课的讲解时,首先我会提问:“你认为鲜花是什么颜色的?你想让鲜花变成什么颜色?鲜花的形状都有哪些?你觉得鲜花还可以长成其他形状吗?”通常,红花绿叶是我们对鲜花颜色的认知,不仅是颜色、形状,人们基本都有固定的思维。但是,学生口中的鲜花五颜六色,叶子的形状也可以是多变的。我们提出的问题要以学生可以无限想象,能够打破固有认知为基础,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无限刷新日常所见所闻。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时代美术画作既有画也有作,作即创作、动手。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了认知、有了感受、有了想象后,如何将这些事物立体地呈现出来?以什么形态来呈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小孩子求知欲旺盛,在课堂上,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主,任何事情都想要上手试试。有的老师觉得学生课堂上动手太多,会造成课后遗留垃圾、颜色涂得到处都是等很多问题,收拾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常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操作通常会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去做。殊不知,这种方式让原本应该是色彩纷呈的美术课失去了其应有的颜色,也让学生对美术课堂失去兴趣。

个人认为,美术课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做到美术课堂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美术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打造良好的师生双向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他们对老师的喜恶会直接转移到对某个老师所授科目的喜好。作为一年级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快乐愉悦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学龄儿童喜新厌旧、缺少耐心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了一些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上美术课时,利用游戏、儿歌、故事等直观教具和演示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轻松欢愉的课堂氛围,积极营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欲望。

4.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的,他们想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但是,由于美术课课时较少,老师与学生的接触少,对于学生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美术课相较于其他文化学科,是自由的、充满乐趣的,可以发挥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学生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是学生的画作、手工产品,对于学生付出辛苦与努力做出来的成品,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找到学生的优点,对这些优点做出积极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现代化教育的任务已经不是给学生灌输单纯的知识,而是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拿到“渔具”进而不断地“捕捉到鱼”。美术课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并将这种美以平面或立体或其他任何形式体现出来的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创造出他心目中的五彩世界。

参考文献:

[1]马爱聪.浅议色彩构成教学[J].科教导刊,2011(23):89.

[2]刘春霞.浅议设计色彩教学[J].艺术教育,2011(1):75.

编辑 段丽君

作者:郑素琴

第三篇:亲戚世界转身公民世界

【主讲人】谢作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

邵慰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国民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亲戚是张保险单

在古代,人们缺乏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融中介又不发达,因此通过家庭内成员相互保险,以抵御不确定性便成为人们的理性选择。从保险的角度讲,家庭内成员越多,就越能减少非系统性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和堂表兄弟联系得越紧密,就越能在突发事件或一家无力承担的事情上得到援助。亲属关系于是成为一张防备危机和困难的保险单。

同时古代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低,人们也需要大家庭来实现教育成本的分担。而在一个相对静止的农业社会,老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于年轻人具有重要意义,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可以实现知识从老一代向子女的传递。故古人不但重视大家庭,也重视家族内部的合作。宗族在个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根源就在于以血缘为核心的互保和知识传递。

大家庭高成本

但是,以家庭和亲情来实现的知识传递和保险分担是有巨大代价的。首先是对个人偏好的牺牲。个人需要有差异,大家庭生活势必要抑制个性和个人需求。其次,财产私有是天性使然,即使父子兄弟之间也不能无分彼此,暗斗明争在所难免。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血缘关系复杂化,偏好差异凸显,偷懒和渎职行为增加,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这给管理大家庭带来很大困难。相传唐高宗问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家族负责人张公艺治家之道,张公艺老泪横流说不出话,只是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大家庭管理成本之高,可见一斑。

不难理解,古代社会一定会形成一些道德规范,来降低家庭内部的协调费用。主要有:以孝道协调代际关系,以悌道协调同辈间的横向关系,以夫妇之道协调夫妻关系。礼仪、道德、宗教都赞同对父亲意志的完全顺从;对女性从小就灌输三从四德的思想,以降低她嫁入婆家后与新家庭成员间分工合作的成本;为防止妻妾不和,不嫉妒被誉为女性的美德,而不听妇人言被誉为男性的美德……

由于父母对子女具有利他主义的天性,一般能从家庭收入最大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生产和分配中保持诸兄弟间的相对公平,因此以父母作为家庭的最终决策者降低了家庭内的交易成本。但到父母年老无法承担协调沟通,尤其是父母去世后,兄弟间的分工和产品分配缺乏一个强制执行的第三方,协调成本便急剧增加,已婚的兄弟就很难维持一个大家庭。

走向核心家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制度的逐渐建立,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教育从家庭和家族转移到国家和社会层面,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市场保险是建立在千百万个家庭基础之上的,它可以对火灾、死亡、老年人、病人以及其他灾难提供任何单个家庭都无法比拟的有效保护。学校教育替代家庭教育,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司法制度替代家庭司法,个人对家庭和家族的依赖降低,堂表兄弟间关系的削弱正是这种功能替代的生动表现。

另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了,家族成员很难在一起工作生活,偷懒和存私房钱等行为就不容易得到监督。随着妇女参与工作程度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过去用来降低家庭内协调费用的种种道德规范也越来越难以被接受。家族不仅不再对关于监管和控制其成员感兴趣,而且也没有能力再来管理这类事情了。

与现代化过程相伴随,家庭经历着从扩大型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转变,即亲属团体的解体和核心家庭体制的出现。在新体制下,核心家庭的成员摆脱了对远亲的义务,而配偶间的义务得到了强调。堂表兄弟姐妹间联系的减少只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而已。亲戚间虽然还有一些亲情依赖,但也更多地强调权责分明、契约关系、公平合作等。现代工业经济替代传统农业经济,公民世界替代了堂表兄弟世界。

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上海人口家庭户特征情况显示:2010年上海家庭户平均人数为2.5人,比2000年减少0.3人。2010年上海家庭户数为825.33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92.8%,比2000年增加了295.42万户,增长55.7%,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为3.4%。长期以来,上海家庭户的户规模不断缩小,由1949年的户均4.9人缩减到2010年的2.5人。

80后所表现出来的亲戚关系的淡化,并非是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大家族、重亲情是农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时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深深地改变着社会关系。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协调人们的活动,伦理治国于是成为一种经济的治理模式。但工业社会是生人社会,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再存在,法治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80后们强调权责分明、讲究契约、公平合作等等,正是工业社会法治重要性的外在表现。W

本栏责编/王欢

wh@lnddgr.cn

上一篇:医生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评职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