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世界科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

第一篇:世界科学论文范文

证据科学,法大里的世界唯一

世界唯一为何诞生在法大

2017年3月20日上午,记者带着满心好奇,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采访了研究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青年副教授汪诸豪。

汪老师首先仔细梳理了“证据科学”一词的来龙去脉。“它是‘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个专业的合称。”“证据学”重在以科学家的身份取得证据、分析证据;“证据法学”则以法官的角度,整体地考虑证据规则。以前由于法学家和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完全没有交集,根本没有办法直接对话。“证据科学”恰好是法律和科学之间的纽带,是沟通法学家和科学家的桥梁。“证据科学”从1990年代开始被法大老师关注,后来逐渐被中国主流学者关注,如今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

汪老师向我们提到,最近被翻案的几个冤假错案都是因为“事实认定”出了问题才抓错了人,而“事实认定”正和“证据法学”密切相关。为此,我国的司法机构从2008年提出“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以来,年年围绕着“证据”和“事实”出台改革政策,2016年终于确定了“以审判为中心,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证据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汪老师兴致勃勃地说:“以前的公、检、法三家是流水作业的模式,即公安局‘买菜’,检察院‘做饭’,法院‘吃饭’。司法改革后,要求法院、法官要以证据为中心,‘事实认定’变成了核心问题。”可以说,“证据法学”是法学的基石,负责证据和事实方面的理论研究,而“法庭科学”是法学的利器,在实际的司法直接产生影响。两者结合,证据科学就达到了理论与应用的合二为一。

国内法学教育界有赫赫有名的“五院四系”,即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和吉林大学法学院。“国内其他法科名校都有证据法学的研究力量,只是没能整合资源,形成一支像法大证科院这样的研究队伍。”汪老师说。

不止是国内,在西方,作为“司法制度之基石”的证据制度也受到过一定程度的忽视。英国伦敦学院大学曾提议设立一个证据科学中心,不过目前尚没有实体去深化对证据科学的研究。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证据法学虽然是其传统强项,但没有建立相应研究所。” 谈到这里,汪老师颇为自豪:“法大专门开辟一个研究院来研究证据法学,并注意到與之密切相关的法庭科学,全球只此一家。”

“证据科学研究院是一个法大的直属科研教学单位,是纯粹的、实体的二级科研单位。”2006年5月,法大大胆地设置了这个规模宏大、完整的研究机构。它有7个部门和7个学术研究中心(分别研究仪器、医学、疑难、文化和伦理等方面)。目前研究院有教授十多位,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罗纳德·J.艾伦教授为院里的外国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

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全国十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的法大鉴定研究所,研究院在学术和应用两个层面上都获得了顶级荣誉。2013年,证据科学学科入选了旨在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111计划”。

法大证据科学研究院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声音。2007年9月,研究院在北京主办了首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秘书处就设在法大证科院。2015年,研讨会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召开了第五届国际会议。2017年8月,第六届研讨会将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已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对外开展学术交流的品牌及世界各国证据法学家和法庭科学家开展跨学科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5年5月,法大主办的中国第一本法庭科学学术英文期刊创刊。这是在法庭科学与法医学相关领域中,中国作为主办机构向全球出版发行的第一份英文杂志。

文理交叉,还有国际范儿

证据科学研究院跨越了医学、工学、理学和法学四大学科,“研究院建立初期,我们就自建了证据法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司法心理学和证据规则5支文理交叉的创新团队。”汪老师说。

除了文理交叉这个最大的特色,“国际化”是让证据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另一大法宝。“我们是先有了外国专家咨询委员会,再成立的研究院。”

外国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由7名国外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的一流学者组成,委员会主席艾伦教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在过去十年中先后23次造访法大证科院,因其贡献,2014年他获得了中国对外颁发的最高奖项——政府“友谊奖”。

研究院还拥有一支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团队,年轻的汪诸豪就是被引进的海归,他2006年本科毕业于法大,2007年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律硕士LLM,2011年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职业法律博士JD学位。后来,他放弃了在美国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机会,来到母校证据科学研究院任教,同时兼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一职。未来他还将在国家和学校支持下,赴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科学博士SJD学位。

学院还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共建了十家证据科学海外联合研究基地,分别位于瑞士洛桑大学、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美国纽黑文大学、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

研究院还经常“请进来”,比如邀请外国学者来开办讲座,十个证据科学海外基地所在的学校的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也经常前来访问学习,每年都有几十位专家学者前来。

能文能武博士生

研究院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很独特,特意招收理工、文科两大类学生,来综合学习法学、法医学和物证技术学、法庭科学和司法文明等研究方向。“自建院以来,我们院秉承文理交叉、研用一体的理念,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

研究院的博士和硕士点有:证据法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下设证据法学、法医学和物证技术学三个研究方向;法律硕士学位点,下设法庭科学和司法文明两个研究方向;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点,下设证据科学研究方向。

汪老师介绍,证据法学专业倾向于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来攻读,法庭科学、司法文明两个方向的学生,若有医学或法医学本科专业背景,入校后又外语合格的话,可申请中美双硕士学位。

博士生三年级的学生王平(化名)就是证据科学研究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典型。她硕士读的是法律硕士中的法庭科学方向,博士时的专业是证据法物证技术,属于具有法律科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刑事科学技术、侦查等一系列交叉学科知识的学生。读研期间,王平经常往鉴定所跑,做过很多物证技术方面的实验。“比如某交通事故现场取证后,交警提取了油漆碎片送到法庭科学实验室,由我们来确定被撞物和汽车油漆的吻合度,最终得出的检验结果将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官,法官从而判定该车辆是否肇事。”

读博期间,王平又下苦功夫研究关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唾液检验,假钞检验,指纹鉴定,提取无名尸体的碎片来查找失踪人口、用DNA来比对失踪儿童信息等。经历大量科研和思考后,她写出了关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方面的博士毕业论文。求职时,王平受到各种用人单位争抢。

为培养这些文理交叉的新一代司法人才,研究院开发了一套独具特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此外,研究院还为全校师生开设了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等通识课程。

研究院里课程很国际化,仅2016年一年,就开设了14门次课程,采用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的方式,请国外知名教授连续讲半个月。经常有武汉、上海等地方的老师和学生组队来听课。

除了专业学习,研究院还与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一起建立了实习基地。博士生和硕士生可以到合作基地挂职、实习。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课,在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与各种先进鉴定仪器打交道。2016年,研究所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法庭科学博物馆,让学生们又多了一条途径去了解法医学和物证技术学的古今中外。

作者:曹晓晨 唐雪

第二篇:世界科学中心语境下 中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选择


 

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从世界范围看,随着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世界各国都在纷纷提升本国研究型大学系统的综合竞争力,为抢占新科技革命时代的科研以及人才制高点提供强大的支撑。如何通过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等举措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构建世界一流大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研究型大学及其功能定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研究型大学已经被公认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为:以与国内外组织保持广泛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础,拥有完善的教学及科研试验设施 (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一流的师资与科研队伍,以创新性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为中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多学科系统集成、先进创新文化及优质社会服务的最大输出为主要目的,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与社会全面和谐共处提供关键人才、核心技术支持及必要社会需求服务的组织,该定义虽然稍显复杂,但是却揭示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功能,那就是人才培养 (教学中心)、科学研究 (科研中心) 和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等。

从高端人才的培养功能看,2016年度,中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3个,其中,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就占到了576个,占到了全部研究生培养机构的72.64%;从科学研究功能看,中国2016年度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额为822.9亿元,其中由高等学校承担的基础研究经费为432.46亿元,占到了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额的52.55%;从社会服务功能看,2016年度由高等学校向其他机构转让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为360.02亿元,占当年全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11406.98亿元) 的3.16%。如果仅考虑事业单位法人实现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则高等学校所占的比例高达31.32%。由此可见,研究型大学在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国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左右)高等学校)以及1998年开始启动的“985工程” (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都是为全面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实力而推出的系统改革工程。在中国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则明确提出要“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等。而在2017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为了顺利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同时也为了服务于世界科学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国迫切需要提高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各大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国际视野下的研究型大学竞争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基础研究成果质量和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 的统计结果显示,从2005年1月到2015年4月,虽然我国ESI论文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14898454篇),但是仍然离排名第一的美国 (63143934篇)存在不小的差距。而ESI论文引用率则与不少科技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中国的ESI论文引用率为8.55次/篇,美国为17.12,德国为15.57,英国为17.07,日本为11.64,法国为14.8,加拿大为15.42%,意大利为14,西班牙为12.94)。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基础研究重要成果形式之一的论文质量尚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国家需求领域,我国的大学仍然存在着投入强度不足、科研平台跨学科、跨领域、跨团队战斗力不强 (例如国家实验室的财政支持机制以及科研运行机制就很难满足其战略定位的需要) 等问题。

虽然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仍然离传统的科技教育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从目前世界范围内几大典型的研究型大学排行榜的排名情况看,无论是世界大学100强,还是世界大学20强,美国和英国都是全球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强国。在ARWU (世界大學学术排名的简称,AcademicRanking ofWorldUniversities,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发布,2003年首次发布第一次排名结果)、QS(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简称QSrankings,是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Symonds (QS) 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由美国权威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News&WorldReport) 发布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BestGlobalUniversities)、THE (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TimesHigherEducation) 与全球最大的留学服务机构IDP教育集团一起研究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以及NI(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自然》 杂志推出了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包括了大学和科研机构) 等对全球研究型大学的排名中,不难看出中国的明显弱势。

在世界大学100强中,无论哪个榜单,美国的大学总数都高居榜首,所占比例最高的是NEWS排名,美国占了51所,即使是最低的QS排名仍有32所。其次是英国,在QS排名中前100强的大学中占了18所,即使在NI (自然指数) 的大学排名中也拥有8所前100强的大学。而中国在全部的大学排行榜中,表现最好的是NI (2017) 大学排名,有15所,表现最不理想的是ARWU和NEWS排名,各只有2所大学挤进了排行榜。由此可见,美国作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教育中心,短期内还很难有其他国家能够对其构成挑战。中国要发展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教育中心,必须大力提高大学系统的整体实力。
表2-1:世界大学100强的分布格局 (单位:所)

如果选取世界各大排行榜的前20名世界顶尖大学,进一步分析其分布格局,不难发现,无论是ARWU和QS,还是USNEWS、THE和NI,美国的大学都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其中USNEWS的排名中,前20名大学中,美国拥有17所;在上海交通大学的ARWU排名中,前20名大学中,美国也占据了16所;在THE和QS的排名中,前20名的大学中,美国也分别拥有15所和11所;最低的NI2017排名中,美国也拥有前20名大学中的10所。由此可见,在研究型大学体系中,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只在NI2017排行榜中,只有4所大学进入了前20强;在大学的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中国则无一进入前20强。

由于自然指数是根据各国或各科研机构每年发表的约6万篇高质量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进行排名,而其他排行榜则是根据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名。因此,自然指数更适合测量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质量论文产出情况,而其他排行榜则更适合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国的顶尖大学目前在以高质量论文为测度指标的评价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但是在整体实力方面离世界顶尖大学尚有一定的距离。
表2-2: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20强的分布格局 (单位:所)注:数据来源:http://www.igo.cn/zt/2015University_ Rankings/#us 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 generate/All/global/government/weighted_score

世界科學中心与高等教育中心紧密相联

“科学中心”一词源于1927年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的著作 《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此后,世界各国学者对于科学中心的研究热度未曾衰减。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当属1962年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也就是科学史上所谓的“汤浅现象”。他对赫庞飒编写的 《科学和技术编年表(1501-1950)》 以及 《韦伯斯特人物传记》 进行统计研究后发现,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进行了5次转移:最早是意大利,然后转移到英国,之后转移到法国,继而转移到德国,接着转移到美国并一直保持至今。转移的周期约为80年,并据此预言美国的科学中心地位将于2000年发生转移。然而,该预言并未成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历程都有显著标志。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1540-1620),由于文艺复兴和第一次科学革命,既带来了思想解放,也推动自然科学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了英国( 1660-1750),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大量领先世界的重大科学成果,以牛顿的经典力学、波义耳的元素说、哈维的“血液循环论”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紧接着,法国开始接替英国成为了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 1760-1840),科学空前繁荣,在数学界、物理学家、化学界和生物学界涌现了一代科学巨人。继法国之后,德国开始成为了世界科学中心( 1840-1910),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领域开始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20世纪以来,德国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领域的获奖人数远远超出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伴随着美国的崛起,世界科学中心开始转移到了美国 (1920至今),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全球诸多重要的科学成果都产生于美国,在材料科学、电子及信息科学、生物学、原子能科学以及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一直位居世界前沿。自从1945年恢复诺贝尔奖以来,美国的获奖人数一直稳居世界各国之首,至今仍然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科学中心。

按照本-大卫的观点,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其中的高等教育又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场所。因此,世界科学中心的出现必然离不开教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具有尊严、独立和自由精神的广大国民。从人类历史上历次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过程看,一个国家必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学中心,而且教育中心的持续时间和科学中心持续的时间成正比。例如,意大利的教育中心持续期为120年,科学中心持续期为80年,技术中心持续期为130年;英国的教育中心持续期为150年,科学中心持续期为90年;德国的教育中心持续期为50年,科学中心的持续期为70年。法国是个例外,其教育中心的持续期有180年,但是科学中心的持续期只有80年。


 

科学中心从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转移的过程,往往是后发国家向先进国家学习,然后结合本国实际,加以修正和创新,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无论是世界科学中心形成所需的人才储备,还是知识储备,都离不开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例如美国,不仅继承了英国优秀的科学传统以及德国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更是继承并放大了德国的研究型大学体制。借助二战带来的契机,美國不仅引进了大量的高级科学人才,而且为这些科学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最终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和科学中心。
科技发达国家提升大学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为了提升本国的科技竞争实力,进入21世纪后,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都在纷纷通过多元化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提升本国的大学竞争力。

2006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ACI即 《美国竞争力计划》,主要目标是通过强化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机构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育与研究,增强美国的教育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美国竞争力的目的。同年9月19日,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出台了《领导力的考验:规划高等教育未来》,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需要以显著的方式加以改善,从而完成“从一种主要以声望为基础体制向以效绩为基础体制的转变”。9月26日,《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 出台,该计划规划了未来10年至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绩,以及人们测量这种效绩的能力。这些计划将使高等教育成为学生、家长、企业领袖和纳税人都更加容易进入、支付和承担责任的事业。此外,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先后在2009年、2011年、2015年联合发布《美国创新战略》,其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改革移民制度,开放高技能人才签证限制,以留住美国培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高技术人才和为美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移民扫除障碍;此外,美国还提出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等。

从2003年1月至2016年5月,英国陆续发表了《高等教育的未来》 白皮书、《崇高志向:知识经济中的大学未来》 《以学生为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卓越的教学、社会流动和学生的选择》 等白皮书,提出自由与拨款制度,给高等院校充分的自由和资源,促进知识向财富的转化;建立透明的高等教育市场化体系,增加学校的良性竞争,增强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维护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适应新目标的官立框架,保障学术自由;8提出改革研究和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独立的研究和创新机构—英国研究和创新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拨款,维持每个研究理事会和创新委员会的独立身份和单独预算。
 

为了提升德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德国也在不断强化其高等教育质量。2002年,德国设立了青年教授席位制度,并在2004年12月通过新的《 高校框架法》 修订条款,支持青年学者趁早开始独立教学、科研和指导博士生,青年教授期满后可申请终身教授;德国联邦政府还与16个州政府于2007年8月签署了《高等教育协定2020》,在2007-2020年间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让高校增加学习位置,改善教学条件,同时还为高校已经获得德国科研协会资助的科研项目提供额外的项目经费,以实现扩招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发展目标。2008年德国还出台了《青年科学家培养报告》,强调“为德国的青年科学家创造最佳条件”,建立专门的咨询委员会,为青年科学家培养和成长拟定制度框架。此外,德国还出台了包括“国际化战略”文件(2008年) 《国际合作行动计划》 (2014年)、《欧洲研究区战略》 等战略措施,积极参与欧盟科研创新合作,大力推动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
中国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之际,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为了更好地助力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系统的创新能力。在借鉴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以及科技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从如下方面着手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
 

(一) 完善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迈进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革命,将呈现出深度网络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生产组织分布化等产业特征,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一方面应该鼓励推动研究型大学进行院系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大力推动学科融合,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为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 推动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混杂状态向创新教育转型

基础教育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的职责。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创新人才必备素养的培育工作,才能为高等教育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进而为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提高全体国民的创新素养、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实力提供坚实的支撑,最终为如期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我国正在推动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型,但是由于受選拔机制不完善、培养体系不健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等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怪象。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的人才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三创能力”(创新、创业、创造),必须加速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当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混杂状态向创新教育转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 优化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的评价机制

为充分发挥大学系统中研究生群体大、学科覆盖范围广等优势资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应该鼓励大学更多地从事基础研究活动,适当降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活动的比重。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首先,国家应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确保大学系统能将自有探索型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实现有机地结合。其次,应将大学系统中的研究生培养与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经费直接挂钩,研究生导师应该用基础研究课题经费承担一部分研究生培养成本,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机会。此外,应该在大学绩效评价机制中弱化试验开发经费所占的比重,适当降低应用研究经费所占的比重,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和成果在整体绩效评价机制中的比重。通过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方式,稳步提升大学内部R&D经费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比重,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系统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四) 注重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创新能力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传统职能不仅满足着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还需要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通过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全社会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结合,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合作与支撑平台,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提高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等。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为此,一方面,在继续推动大学引领全国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鼓励并支持大学与企业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从事技术集成创新以及国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承载着国家战略目标功能的国家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最后,应鼓励并支持大学发挥学科交叉、人才汇聚和国内外学术交往频繁等优势,推动大学的创新能力向全国和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和转移。

(五) 完善大学和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亟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完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共享的制度途径有三:一是从制度层面确保政府科研机构的科研装置和科学仪器设备能够在不同部门所属的政府科研机构之间共享,同时向大学系统有效开放,使得政府科研机构在开放共享其科学仪器设备时既有必要的约束,也有足够的激励;二是鼓励大学中的教学科研人员与政府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能够交叉任职,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比较优势;三是大力支持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以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的科研课题和科研装备优势,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大学中丰富的研究生资源优势。
康小明 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界著名创新人才培养专家、北京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师从世界一流的教育学家MartinCarnoy。历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创新发展政策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作者:康小明

第三篇:科学世界的十二大猜想

摘  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根据描述大自然的分形几何的相似性原理、科学规律普适性原理以及类比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光化反应决定植物静和动物动、动植物体内常温核反应、大陆漂移学说本质、催化剂作用本质、蚕豆和蓑衣草等植物茎不呈圆形、第一推动、分形几何与物质能量信息、肩周炎病因和中医以形补形科学原理、人种、创办刊载科技创意杂志等十二大猜想。

关键词:万众创新;科学猜想;第一推动;分形几何;毛线团理论

时代需要万众创新,我们如何创新呢?提出猜想,求证猜想。科技孵化园如此,风投公司如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也莫不如此。古有嫦娥飞天今有宇宙飞船上天,《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吹猴毛变出若干孙猴子现实中有克隆动物、植物;数学界有成为定理的费马猜想、卡塔兰猜想、庞加莱猜想,有的被验证为错误的欧拉猜想、冯·诺伊曼猜想,还有一些正在验证过程中如黎曼假设、周氏猜测、孪生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李政道和杨振宁当初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等本质上都是后来才被证实的猜想;中国梦、共产主义也是需要我们求证的猜想。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2015年能否为中国奇迹年?根据描述大自然的分形几何的相似性原理、科学规律普适性原理以及类比科学研究方法,我们有下面的十二大科学猜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爱因斯坦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我们的科学信念。哪怕只有一个猜想有意义,也是科学界了不起的大事。

1 光化反应决定植物静和动物动的猜想

光不可能只偏爱植物,而无视自然界的精灵动物和人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仅产生的是“静物”淀粉和氧气,而对动物和人类而言的光解作用产生的是具有较大推动力的“动物”激素和信息。植物的光合作用仅是化学反应能量不高,植物不靠外力永远走不动;动物和人类的光解作用相当于“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信息巨大,动物和人类有了内生动力而能行走。春光明媚时动物和人类都活跃起来,光照

影响鸡产卵,北极妇女在漫长的冬季黑夜中不排卵、不受孕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开始发现,到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和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动物和人类的“光解作用”原理也值得好好研究。

2 动植物体内常温核反应的猜想

无论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都伴随着新元素的产生,可否反过来说有新元素产生的地方就有核反应?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新元素产生吗?若有,则意味着动植物体内有常温下核反应,原理怎样?其前景可想而知。

3 大陆漂移学说本质的猜想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创立的大陆漂移学说,表明地球在不断长大,地球也可能由固体行星变成类似木星、土星的气体行星,乃至能变成发光发热的恒星。从而宇宙天体与任何生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有出生、幼年、青年、壮年、老年到死亡的生命歷程。行星是宇宙天体的青少年时期,恒星是青壮年期,黑洞是死亡期。

4 催化剂作用本质的猜想

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既无物质参与,也无能量参与,一定是信息参与,犹如信念对人的“催化”作用。或者按分形几何的理解,物质、能量、信息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催化剂具有恰到好处的耦合作用,像媒婆一样只起撮合作用,并不参与反应。

5 蚕豆和蓑衣草等植物茎不呈圆形的猜想

植物地上茎多数是圆柱形,唯独蚕豆、益母蒿、薄荷、夏枯草等植物的茎都是四方形。植物茎长成三梭形的也不少见,如大家熟习的蓑衣草,它的茎就是三梭形的,其截面是标准的等边三角形。

是环境因素,还是基因因素?把这些怪物拿到外太空微重力环境的空间站去种植,试一试,这些方形、三角形的茎会变成圆柱形吗?“橘逾淮北而为枳,环境异也”的现象会不会在它们身上产生?看看太空还能改变些什么?孟德尔研究小小豌豆得出有关遗传的大学问,我们能否研究出蚕豆、益母蒿、薄荷、夏枯草、蓑衣草等中蕴藏的大学问?

6 第一推动的猜想

苹果砸醒了牛顿,但牛顿却迷惑:天体的运动是由万有引力与上帝的“第一推动”(类似于人造卫星的发射)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人否定了牛顿关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却请来了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推动”。最近,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宇宙学家克里斯托弗.维特里希(Christof Wetterich)又否定了宇宙大爆炸。果真如此吗?

6.1 橡皮轮子为什么会转起来?

<E:\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06-1.jpg>

图1

“如图1,在一个轮子上套上一根橡胶带,然后把这个轮子放到一个功率大的灯泡边,轮子就会不停地转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灯泡加热轮子周围的橡胶时,橡胶带受热收缩(不像金属及一般物质那样受热膨胀),因此使轮子的质心从轴移到偏离轴、靠近灯泡一边,由于灯泡是放在轮子旁边(不是下方),所以在重力作用下,轮子转动。转动后,轮子上橡胶继续加热,而其他部分则冷却,于是质心又发生偏移,所以可以不断的转动。

这是一种热作用和重力作用下转动的热机。当然,如果橡胶带不是受热收缩,而是受热膨胀,同样会转动,只是方向相反而已,橡胶带的作用是有弹性,所以当某一部分收缩(膨胀也一样)时,橡胶带的质量分布会发生移动。”

6.2 地球为什么会转起来?

依据橡皮轮子转动原理可知,地球受太阳光照射时,也会产生热胀冷缩,同时,地球分别受月球和太阳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因此,地球的自转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的热胀冷缩和来自于月球、太阳万有引力的合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球不像上图中的橡皮轮子已被固定,为此地球的自转必然带来绕太阳的公转,且由于作用于地球的万有引力主要有太阳和月球,而不是其中一个,才导致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

6.3 太阳为什么会转动起来?

依据地球转动原理可知,太阳既受来自银河系中心能量的影响,又受太阳系内所有其它天体和银河系中心天体万有引力的合力的作用,从而产生转动。其它天体的转动可以类推。

6.4 推论

①宇宙有一个中心能量发射区或吸收区,可冷可热;

②太阳系中,金星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只因为金星表面物质热缩冷涨而已;

③日食出现时,地球的转动速度会变慢。

7 分形几何与物质能量信息的猜想

<E:\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06-2.jpg>[图2  毛线团理论结构图]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源头,世界的源头是物质、能量与信息。若能把源头的三要素统一起来,则能统一一切科学理论。用懂得大自然的分形几何的数学手段,将物质、能量、信息分解为分别具有2至3维结构、1至2维结构、1维及其以下分数维结构的几何空间的性质。分形结构的分数维度能解释世界的复杂性(宇宙的空间维度就有无数多个,而不是3个,也不是10个或11个),分形结构的自相似性能解释科学规律的普适性,分形的自仿射性可解释非线性,分形结构的转换可解释物质、能量、信息的互通互换。分形的维数,决定了事物的结构,也决定了事物的一切属性。分形理论应用于物质、能量、信息世界,犹如元素周期律应用于化学世界。物质、能量、信息组成的结构层次犹如毛线团,故此命名为毛线团理论。

“非线性现象的普适性,是学科交叉可以获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基础。不少科学工作者已经取得这样的认识,到21世纪,各门类科学,各层次的分类学科将不断地交叉,同时又加速地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并定量化,而科学理论也将高度数学化。”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方福康教授如似说。最具有普适性的数学是什么呢?曼德耳布罗特创立的分形几何。分形的基本特征是自相似性、自仿射性、不重复性和其维数不必为整数,这与欧氏几何中研究的几何结构的维数都是整数这一点完全不同,但分形的这种怪异性质在大自然普遍存在,近几十年来,分形几何已渗透到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物理、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分形几何无疑将是研究非线性、复杂性现象的最佳数学手段,既可定性研究、也可定量研究,实在难得。分形几何超越欧氏几何,就好比相对论超越牛顿力学。

目前,学科理论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但已有的综合理论又不够完善。相对论、量子力学把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完全割裂开来,全息理论只能定性研究不能定量研究,超弦理论以及相关的M理论的创立者也许根本不了解分形几何,他们的思维仍局限于线性思维,认为宇宙由十维或十一维的弦组成,他们根本就没考虑到宇宙中还有分数维。但这些前沿理论无疑也给了我们启发。相对论认为,万有引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弯曲,那物质、能量、信息也可能与空间结构有关;相对论还认为,物质、能量是互通的,那更进一步说,物质、能量、信息也应是互通的,这一点在全息论中有体现。弦理论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件是“只有长度而没有其他线度,象是一根无限细的弦的这样的东西”,还认为宇宙除3维空间和1维时间外,其余六、七维是卷曲起来隐藏着的。恰好我们认为,这被卷曲的维就是除欧氏几何中的一、二、三整数维外的分数维,应有无限多个维度。复杂性、非线性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不同维数的分形结构代表了不同事物的结构,也决定了不同事物的性质及状态。

更进一步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有一定分形维数的空间结构的性质。物质是具有分形维数大于2而小于3的空间结构的性质,能量是具有分形维数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2的空间结构的性质,信息是具有1维到0维间的空间结构的性质。依据分形几何,结构是可转换的,那么物质、能量、信息也是可转换的。不同维数的信息的不断积累,到1维以上就呈现出质的变化,而呈现能量特征;

不同维数的能量的不断积累,到了2维以上3维以下,就呈现出

物质的特征。信息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物质、能量、信息三者可

相互轉换,但必须有能量这个中间环节。这与物质固、液、气的三相变化相类似,只是因为分形维数的变化才导致了物质、能量、信息的三种表现状态,以及因为分形维数的变化导致了他们的性质变化。

根据以上一些观点,现分别解释和预测一下物理、化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天文、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7.1 在物理学方面的应用

①量子力学中提到的“虚粒子”不可测,且在特定条件下,虚粒子也可转化为实粒子而被探测到,这种“虚粒子”可理解为仅有1维及其以下维数的线性或点性结构的“信息子”,不像2维以上的平面、立体结构易探测。

②量子力学中的所谓的“真空不空”,就是信息、能量、物质相互转换的结果。

③微观粒子中,无静止质量的表明其分形结构低于2维,无体积可言。

④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发射的不连续性可解释为,低维空间结构的不稳定性,探测到1维及其以下的结构显示出波动性,探测到1维以上的结构为粒子性,且由于粒子性和波动性的转化而导致量子发射的不连续性。

⑤爱因斯坦把万有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而导致的结果,其实可用分形结构的不同来解释所有的四种力——分形结构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且力的交换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来完成的,即通过改变分形结构或者说分形维数来完成的。

⑥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衡,是未考察到信息的作用,若加上信息作用,一样是守衡的。

7.2 在天文学方面的应用

①美国太空探测系统,WMAP探测结果认为,宇宙中包含的一切物质中,原子占4%,23%为冷暗物质,73%为暗能量,这很可能是不同分形结构或不同分形维数表现出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同分布的真实反映,宇宙中居支配作用的还是那看不见的信息。

②神秘的黑洞可解释为看不见的信息的集合体的综合反应,黑洞不是有“霍金辐射”吗?那正是黑洞的信息转化为能量和物质的结果。

③宇宙的本质是“无中生有,有归于无,”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Si=0

可用分形数学来证明。

當i=0时,即把宇宙看作是零维空间,即看作一点,其面积、体积均为0,Si=0成立;

当i=1时,即把宇宙看作是无穷长的一条曲线,其面积、体积均为0,Si=0成立;

当i=n时,即把宇宙看作多维空间,可用分形数学,把宇宙分解成一条周长无穷长的皮亚诺曲线或表面积无穷大的西尔平斯基海绵,其体积仍为0,Si=0成立。

④宇宙大爆炸的本质是信息、能量、物质相互转化的相变过程。

7.3 在化学方面的应用

①门捷列夫提出,元素的化学性质随质子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可能是分形自相似性的表现,即分形结构中的维数相近而呈现出性质相似的状态。元素性质是外层电子数决定的,也可说由原子表面分形结构决定的,同位素的性质不一样就是因为其分形维数不一样。

②宇宙早期中存在大量的氢,表明氢原子的分形维数是很低的。元素性质越稳定其分形维数越大,性质越不稳定的元素其分形维数越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分形维数应相当小。

7.4 在生物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信息尤其是环境信息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的突变也主要是适应环境的突变,准确地说是环境突变

的信息促进了生物的突变。在某种程度上说,外因的作用超过内因。

②生命、人的思维、意识是一定的分形结构发展到一定分形维数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信息占有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③人体中大量的“垃圾”DNA,很可能就是人类智慧的附产品,动物体内的“垃圾”DNA就少得多。

④用物质、能量、信息间的关系原理,可很好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

7.5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①中医经络理论可由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作用得以解释,那看不见、又不可用现代仪器探测,但确实又起作用的经络和“元气”,就是信息。

②解释中、西医学的不同,西医主要讲物质和能量,中医还讲信息的作用。

③精神与免疫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作用,改变能量与物质。

④通过表面分形结构的研究,探索病情、病理及治疗措施,发展医学和养生学,因为一切内部变化都将促进表面分形结构的变化。

7.6 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①认清信息的本质,不是“虚物”,而是具有一定分形维数的“实物”,丰富信息论。

②物质与精神是不同分形结构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精神是可以互换的。

③科学规律的普适性,可用分形的自相似性解释,结构相似,分形维数相似,其性质和特征必然相似。

④自然和社会中的“自组织”现象,就是信息、能量、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一种稳定分形结构的现象。

⑤全息论中的“重演律”,可解释为分形结构在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历史相似的结构,或者说相近的分形维数,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重演”。即任何创新必定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的。

⑥量变与质变的原理、自然中的相变原理均可认为是分形维数变化到一定数值时,产生的分形结构变化。

⑦毛线团理论还可广泛应用于管理学中,物质是前面1,能量(感情)是后面0越多越好,信息(信念)是后面1,形成10000……1管理哲学,乃至更具广泛意义的10000……1哲学。

⑧从哲学层面看,毛线团理论既是认识论(分形结构决定一切事物的性质),又是方法论(通过分析分形结构研究世界)。

7.7 在前沿学科中的应用

①相对论论证了物质与能量是等效的,促使了核能源的产生。毛线团理论认为,物质、能量、信息都是等效的,可为新能源的理论基础。

②毛线团理论还可作为干细胞作用的理论基础。

③广义相对论在大爆炸或者说黑洞处失效的原因,大爆炸前的“奇点”可看作0维空间,一切均是“无”,包括物质、能量、信息。而黑洞可理解为全是“信息”,这不是相对论研究的范围。

④质子有超长寿命,可能是因其分形结构的维数接近“3”,但就不可能等于“3”,纯平滑的立体空间是没有的。只要其分形结构不等于“3”,任何粒子均要衰变,包括质子。只是因为质子是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分形结构的变化是表现在表面的电子上,由此内部的质子衰变很慢。要是将原子剥开,质子衰变就会加快。

⑤最近科学家测得引力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的1.06倍,可解释为引力的传播媒介是信息,反过来说,信息的传播速度高于光速。这并不违背相对论,信息不是传统的物质概念,它是不具有面积和体积的线性结构。宇宙学中的所谓“虚时间”和“虚质量”以及“量子瞬间转移”、“量子纠缠”等,最终将落实到超光速的信息上来。

⑥最近,在日本工作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了68个“怪异”的“β介子”,表明微观粒子层出不穷。更进一步说,根本就没有基本粒子,微观粒子有无限多,这是“毛线团理论”的一个推论,有无限多个分形维度就应有无限多个微观粒子。

⑦毛线团理论可作为研究纳米技术的基础理论,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形结构决定其性质。

⑧运用分形几何中分形维数决定分形结构,继而影响事物性质的原理,研究相变的数学理论,以此为契机,加大分形几何的应用研究。如,超导体和超流体的分形结构研究。

⑨利用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作用原理,研究我国古文化中的诸多神秘现象,从而焕发我国古代科学的青春。

8 肩周炎病因和中医以形补形科学原理的猜想

传统理论认为,引起肩关节周围发炎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肩部外伤和肩部活动减少、肩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肩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腱等的长期劳损、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等。但我们认为,引发肩周炎的主要原因还是长期侧卧睡觉。为什么肩周炎的病人几乎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什么肩周炎的病人总是一侧重、一侧轻?这就是长期侧卧睡觉挤压的结果。

凤凰中医频道宣传的以形补形的案例,核桃酷似大脑,番茄酷似心脏等,另外传统中医也有以形补形的理论。以形补形有科学道理吗?我们在《分形几何与物质能量信息的猜想——科学世界十大猜想之七》中提出的毛线团理论认为,物质、能量、信息与分形几何的结构是一致的,即表面结构的相似性意味着分形维数和性质的相似性。

9 人种的猜想

现有理论认为,起源于非洲的黑色人种最早。果真如此吗?从光学知识来看,白色可分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来;无论何种肤色的人种,老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满头白发;就黑、黄、白三个人种来看,一般来说黑种人体力旺、黄种人温情、白种人更理性,这与人的个体成长规律(由体力、情感再到理性)是一致的。能否据此猜想:白色人种最古老,黄色人种次之,黑色人种最年轻?

10 开辟科技界的星光大道——创办刊载科技创意杂志的猜想

小米手机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利用小米粉丝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小米手机的技术创新和功能的日趋强大。科学的发展也可借鉴这种发展模式。而在科学的发展史上,由于所谓的严格审稿制度,多少科学创新的火花被浇灭。在技术领域有科技孵化园,在科学领域也应有相应的科学孵化园——科技创意杂志,为全民科技创意活动推波助澜,不分男女老少民族与国家,搭建科技草根与科技精英同台竞技的舞台,激发万众创新的热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世界添砖加瓦。

世界有一流的纯科学《科学》、《自然》杂志,也应该有一流的科技與人文融合的《科技创意》杂志,以此来落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科学理念。科技界的“亚投行”必将催生更多的科技大腕,说不定以具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科技思想的道家始祖老子命名,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的世界级科技大奖也会应运而生呢,从此老子奖与诺贝尔奖日月同辉也不是不可能。

科技界不可能有永远的霸主,《科技创意》杂志就是要让科学与民主生根开花,并结出硕果。

11 人死亡前回光返照的猜想

人死亡前生命体征增强的“回光返照”现象如何理解呢?人的生命体征一般包括身体机能、情感、意识三部分,当身体机能弱到一定程度(临近死亡)时,处于向外发射状态的情感、意识所具有的能量就会回收,从而增强身体机能,即所谓的“回光返照”。

12 中医五行学说的猜想

中医认为,红色补心、黄色补脾、青色补肝、白色补肺、黑色补肾,这与不同颜色的光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不同频率的音乐可以医治不同的疾病、不同频率的音乐可以让不同的动植物较快生长等现象一样,是具有科学道理的。不同颜色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分形结构,其性质也会不一样,药性也会不同,这也叫对症下药。

科学研究就是要有“大胆假设”的勇气和“小心求证”的智慧。

参考文献:

[1]任伟德.漫游物理天地1[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4.

[2]晨风.德国科学家驳斥大爆炸理论:宇宙并未膨胀.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d/2013-08-16/093186.2013-8-16.

[3]吴振奎.分形漫话[J].读者,1998(10):44,45.

[4]方福康.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1998:787.

作者简介:

黄明林(1967-),男,四川蓬溪人,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级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科学与人文。

黄点点(1993-),女,四川大英人,四川郫县郫筒镇晨光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本科。

作者:黄明林 黄点点

上一篇:哲学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名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