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型社区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打造服务型社区范文

“服务+”引领XX打造“幸福社区”

“退休后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跳广场舞,但是遇到天阴下雨就没法活动了。自从社区组建了舞蹈队、配备了舞蹈活动室,随时可以去活动室跳舞,比以前方便多了。”谈起自己的退休生活,58岁的XX区XXX社区XXX一脸自得,而这种自得来源于一场正在影响XX社区发展的“变革”。今年以来,XX区以“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创新提出“服务+”社区建设新模式,全力实施社区建设“521”工程,提升社区硬软件水平,提高社区整体服务水平,广大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服务+硬件,社区生活更便利

走进XXXX,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崭新的硬件设施和热情的服务态度,让人切身感受到社区的变化,这是XX区建成的第一个新社区。“以前来办业务,因为办公区域小,办业务的人挤一堆抢着办,浪费很多时间。” 65岁的XXX感触颇深:“自从社区进行了改建,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来办理业务只要按照提示就可以快速找到办理窗口,在没发生过拥挤。”

新建成的XXXX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750平方米,各类业务办理窗口均有明确标示、细化分工,居民有任何问题和事项都可以及时得到回应。更让居民感到“贴心”的是,图书阅览室、文化中心等便民设施相继向居民开放,根据居民爱好设置的舞蹈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为社区居民打开了休闲娱乐的“绿色通道”;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中医理疗室,使社区内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再不会“空巢空心”,居家养老服务更细化、更便利。

XXXX社区只是XX区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面对XX建市设区30年来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区建设却严重滞后现状。XX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提到了夯实党的基层政权、稳定服务社会大局的高度,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2.6亿元,对15个社区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建设过程中,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社区调研、亲自参与建设方案制定,亲自协调建设场地,确保了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通过新建、划拨改造、改扩建、租赁改造等方式,全区15个社区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建成的15个社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的3个,达到700平方米的6个,其余的全部达到了500平方米以上,新型社区将提供集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维稳应急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服务+民情,群众需求“无死角”

在提升社区硬件水平的同时,XX区把畅通社区服务信息渠道作为着力点,构建起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长 、网格工作员、民情信息员”四级民情上下联动机制,开展民情走访活动,收集社情民情,分类研判,限时办结。了解辖区居民需求,列出“需求清单”,有针对性的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联系无缝隙、管理无忙点、服务无遗漏”。

XX社区所辖的安居工程小区,由于物业管理缺失,小区安保系统混乱,入室盗窃事件频发,环境卫生脏乱差,小区居民怨声载道。为此,社区党组织采取择优选取的方式,从7个物业服务公司中选聘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的庆阳市建馨物业公司入驻社区,建立三维数字管理系统,组织巡逻队不间断进行巡逻,并多次与物业公司接洽,加强小区安保工作,小区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

XX路社区与市电信公司合作,向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老年机。这款老年机不仅有普通手机的基本功能,还带有卫星定位系统,发生紧急情况,只要按下一键呼救按钮,就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现在好了,有急事或身体不舒服,只要按一下键,社区的工作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来帮助我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社区住户王建忠深有体会。

服务+党员,干群关系更融洽 社区建设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同时,也成为了在职党员强服务、贴近群众的平台。XX区广泛开展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按照“单位督促报道、社区设好岗位、党员志愿服务、单位和社区联合考评”的工作模式,引导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建设。目前全区已有7981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相继开展了“一元钱爱心银行”、“点亮微心愿”、“孤寡老人慰问”等活动300多场(次)。

为使在职党员和贫困户实现“面对面、点对点”的对接帮扶,东平路社区设计建立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通了“二维码”,使群众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等方式将需求发送到服务平台,在职党员在服务平台上领取任务、完成帮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在职党员、群众。75岁的XXX老人说:“通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把党员与群众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各社区结合实际,实行党员亮身份、领岗位和星级服务公示,依据党员特长爱好和服务志愿,设立”扶贫济困“、”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服务岗位6类,建立各类特色党小组40多个。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和在职党员,开展日间照料、棋牌娱乐、舞蹈健身等10大类30多项服务活动,使社区充满了活力。

第二篇:着力建设服务型和谐社区,全面打造“五星(心)”服务品牌

着力建设服务型和谐社区,

全面打造“五星(心)”服务品牌

——XX社区党委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

组户联系”新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干部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水平,不断密切社区党员群众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级领导部门提出民情联系居民的要求,根据省委关于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制度的有关要求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推广“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的工作部署及东工委[2010]25号文件的有关精神,XX社区党委充分结合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紧密联系“66810”管理服务追踪三分法的工作机制模式,通过落实“一网一区一片一组一册”工作要求,逐步夯实基础,不断创新方式,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进一步强化片长(社区干部)责任意识的前提下,建立切合群众所需的服务网络体系,用“爱心、真心、热心、耐心、贴心” 五星(心)服务全面有效的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新机制。

一、领导重视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特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XXX为组长,副书记XXX为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由街道指派的机关干部作为区域长,统筹本社区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进行入户走访调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二、组织健全

XX社区按照定责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划定17个管理片区,明确联系组长和联户党员,全面实行以街道机关干部XXX为区域长,统筹本社区各项组织协调工作;责任片社工为片长,楼道小组长为片区组长的网格化组织机构,不断强化“信息联通、处置快速、资源配置、便民服务、社会保障”五种服务功能。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共享,合理分割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并积极吸纳引导社区各个层面的志愿者成为社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视情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通过全方位的工作部署,实施覆盖全社区群众的民情联系服务制度。

三、制度完善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反馈制度、工作协调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交流走访服务情况,集中梳理分析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确保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助,切实提高管理服务工作实效。有效结合推进“66810”管理服务追踪三分法工作机制,即分类管理,分层服务,分级追踪。通过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服务人群,合理划分责任片,做好重点服务的管理跟踪;通过分层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分级追踪,科学合理地做好绩效考核,提升社工工作水平。

四、措施到位

采取多项举措,包括发放XX社区民情联系册、公开片长(社区干部)联系方式、记好民情日记等。入户走访时社工随身携带6件物

品,即一副鞋套(解决社工走访后居民清扫卫生的麻烦)、一张便条(方便走访时未在家的居民与社工联系)、一张服务联系卡、一份服务清单(公开社区分管劳动保障、帮扶救助、计生指导、综治调解等服务项目及其社区工作者手机号码,一张社区活动安排表、一份社区工作情况简介。记录好民情日记,及时记录管理片区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意见,做到“一事一记”、“一事一馈”,掌握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所需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全方位的措施,组织经常性的联系服务活动,全面了解情况,准确掌握群众诉求,架起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扎实开展“进千家门、听千家言、解千家难、联千家情”的民情访谈服务活动,使了解民情制度日常化、规范化。

五、效果明显

在片组走访中,社区干部就民情联系工作对每位家庭成员做了一些询问,听取居民对社区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以及建议。收到民情联系册的居民纷纷表示欢迎,全面公开服务项目、人员、联系电话等信息,尤其是社区干部的手机号码都在其中,真正给居民体会到五星(心)的社区服务。街道干部、社区干部与老百姓面对面交心谈心,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增强了街道干部、社区干部与居民的联系,贯彻落实了民情联系服务机制,为进一步做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六、特色创新

XX社区作为一个老厂区宿舍,在没有物业管理的情况,对房屋设施陈旧、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现实问题,社区通过建立“五星(心)服务”站,承担居民的应急维修需求。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及时为居民提高物业维修、“好街坊”老年食堂就餐、家政服务、殡葬服务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服务。塑造并传扬XX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的“五星(心)服务”品牌精神,即用社区工作者的爱心、真心、热心、耐心、贴心为居民提供五星的服务理念,推进服务居民责任化、制度化,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建设集合部门之职、符合社区实际、切合群众所需的服务网络体系。

第三篇: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

了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困难,以感情维系了队伍稳定;四是加强培训、技能留人,组织150多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常性地举办党建、电脑、法律、档案管理等各类各层次培训班,使广大社区工作者开阔了思路,创新了思维,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四)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是做好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第四篇:XX县加强“四项服务”打造和谐社区

8月2 日,PA县下河街社区的38名下岗女工高高兴兴走进了赛克斯公司的缫丝车间,重新走了上就业岗位。这是PA县拓展社区党建内涵、突出服务社区居民、打造和谐社区的一个剪影。今年以来,全县已有1200多名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帮助下,积极投入到全民创业的大潮中,创办各类私营企业36个、中介服务组织49个,发展个体经营户800多户,从而走上了一条依靠服务促发展、加快发展促和谐的新路。

根据新时期社区党建的特点,PA县从本县各社区的实际出发,在便民惠民、人居环境、再教育和再就业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努力打造和谐社区。一是加强便民惠民服务。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牵头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卫生保健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就业再就业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等便民惠民组织,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两支队伍,诸如水电维修、家庭保洁、小病小疾等一般性问题,居民只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享受到快捷方便的上门服务。二是提供人居环境服务。组建社区矛盾调处办公室,及时化解了社区各种纠纷和矛盾;常年开展“社区文化节”、“社区体育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明楼幢”、“文明单元”等创建活动,在社区倡导树立了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社会主义新风尚。三是提供再教育服务。建立和完善了“社区教育基地”和“社区党校”,开展创建“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幢”、“学习型家庭”等腰活动,利用和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发动社区教师和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地进社区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活动。四是提供再就业服务。结合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多、就业愿望迫切的实际,县劳动保障组织人员进社区,举办了家政、家电、餐饮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积极进企业为他们寻岗、找岗,帮助12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第五篇:社区党支部双向机制打造星级服务先进事迹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99名,社区在职党员有286名。近年来,广场**社区党支部针对社区在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及“工作时间单位管,业余时间没人管”的管理“盲区”,积极推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双向服务”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协调联动,构筑立体双向管理

在职党员双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单位不在本社区但居住在本社区的在职党员,工作时间以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社区党组织管理为辅;工作时间以外则以社区党组织管理为主,单位党组织管理为辅。

社区党支部首先抓了党员“双向管理”组织网络的建立。结合社区建设动态性的实际,社区党支部创新了社区党建工作联络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以下简称“双会”)的举办形式,对会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除了举办固定的每年2次“双会”外,还针对社区共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定期增加举办2~3次现场“双会”,及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其次是成立了社区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办公室,作为在职党员与社区联系、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发挥党员作用的纽带。通过上述方式,将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联系起来,将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系起来,形成由点及面的党员双重管理组织网络。

为了规范在职党员工作时间以外的监督,社区党支部主要抓了“一册二卡二制”。“一册”是指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册。社区党组织主动加强与社区在职党员的联系,一家一户上门走访,摸清辖区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并对社区286名在职党员的个人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随时更新,实施分类管理。“二卡”是指《在职党员联系卡》和《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卡》。社区党支部通过电话、信函、座谈、访问等方式与在职党员保持联系,预告社区活动计划,了解在职党员开展活动情况;每半年与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联系1次,通报党员在社区的活动情况;年底,组织居民代表对在职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将结果送达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二制”是指身份公开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和楼栋宣传板报等醒目位置,公开在职党员身份。在楼栋聘请群众威信高的居民代表担任联络信息员,负责了解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活动情况。另一方面,社区党支部主动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联系,每逢党员民主评议、党员表彰奖励、党员提拔重用时,都及时出具意见。

设岗定责,打造星级双向服务

在服务好工作对象的同时,社区党支部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在职党员双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引导和组织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辖区建设的需要和党员个人的特长,社区党支部重点设置了民事调解、科普推广、卫生保健、治安维护等党员示范岗位,号召每个在职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岗履责。社区在职党员138人志愿认领服务岗位后,争先进、学先进、学技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社区建设的热潮。同时,以党员示范岗为基础,积极引导建立了以楼道保洁、楼院守卫为主的不同类型的党员责任区,形成了点、线、面三方结合的党员服务网络,并带动XX多名社区居民群众主动走进各类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中。社区在职党员参与联户结对的共有240人,联系困难群众、下岗职工等各类帮带对象1100多人。

社区党支部以社区党小组为单位,专门组建在职党员志愿者协会,组织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深受群众欢迎的“送科技、送法律、送文艺、送温暖”活动。发放在职党员“连心卡”138张,具体注明党员的服务承诺和联系电话,为居民提供治安巡逻、法律咨询、绿化保洁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居民生活有困难、思想上有疙瘩,都可通过联系卡找到所联系的党员寻求帮助,为党员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一条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连心桥”。目前,社区以在职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人数已达600多名,他们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社区还被评为**“社区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

当在职党员遇到困难时,社区党支部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如南油办事处的在职党员何省太,夫妻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无法照顾有精神病的儿子,在一筹莫展中找到了社区党支部。支部班子成员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轮流帮助照看,并主动联系市精神病院,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解决了其子的入院治疗问题。

上一篇:冬至包饺子作文范文下一篇:地质测量部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