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动打造特色社区

2023-03-09

第一篇:特色活动打造特色社区

务实创新 打造社区特色[范文]

务实创新 打造社区特色

----县领导来我街道调研社区建设情况 近日,县民政局领导谭书记一行来我街道调研社区建设情况,这是我街道新设社区运行后,主管局对社区建设情况的一次全面验收和工作指导。新成立的7个社区书记、主任汇报了当前社区的基本情况、工作目标、工作特色以及工作创新之处。每到一个社区,谭书记都仔细查看社区办公场所建设情况,社区功能布置情况,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她充分肯定了我街道在社区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称赞社区干部队伍选拔好,社区场所建设优,配套设施配置齐,认为社区建设各有特色,你追我赶建设好社区,努力创先进、争优秀的氛围十分浓厚。她指出我街道新成立各社区工作步入正轨后,应着重抓常规工作,创特色工作,突亮点工作,务实创新,打造社区工作特色,促社区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谭书记还到某某社区指导创省文明社区工作,到松雅社区察看新办公楼建设情况,给予了社区创建极大的鼓舞。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举措 打造社区特色品牌

创新社会管理举措

打造社区特色品牌

海陵区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 吴松柳

城西街道地处海陵区主城区西部,总人口约10万人,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和4个村。面对纯社区、涉农社区、城郊村并存的特殊街情,城西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与省市区战略部署,秉承社区“创佳争先 达标升级”,不仅要得牌子,更要得民心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与创新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与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社会管理,时代要求是原动力

当前,我街道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1、优化社区功能的必然选择。

前期,我街道“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撤村建居”两项工作,率先在全市整街推进到位。同时,遵循“城乡一体、界限分明、条块划分、布局合理”原则,以主要道路、河流为界,对所辖社区实施了区划调整。新社区的建立、新辖区的划分,对社区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2、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 社区的发展进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与保障。以创建星级社区、开展“创佳争先 达标升级”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是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整洁、治安良好、舒适宜居、邻里和睦、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3、维护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绩举世瞩目,同时,由企业改制、工程建设、旧城改造、权力寻租等引发的利益不公,导致部分群众心理失衡。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积聚人气,凝聚人心,为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二、创新社会管理,培植品牌是支撑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打造特色品牌为突破口,以百花齐放迎来满园春色。

1、品牌是城市的风景、社区的名片。

过去,我们注重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个性的张扬,导致多数社区“一副面孔”。现在,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只有彰显特色、形象鲜明,才能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才能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才能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2、品牌要体现时代特点、社会要求。

站在21世纪新起点,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富强、

2 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打造品牌,必须围绕中心,才能与时俱进。唐楼与森森两社区,都曾跻身市级“十强村”行列,经济实力雄厚、环境整洁优美、文化事业发达,打造“幸福唐楼”、“美好森森”品牌,就是要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争当排头兵;兴业与安居两社区,都是安置小区,以拆迁户和中低收入家庭为主,打造“和谐兴业”、“文明安居”品牌,就是要通过构建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营造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3、品牌要体现地域特点、社区个性。

城西这块古老的土地,在泰州历史上曾经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头营社区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此建立头一个军营而得名,打造“给力头营”品牌,就是要以岳家军“奋勇争先”的精神为动力,推进社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九里社区泰来面粉厂,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是泰州播下的第一颗近代工业的“种子”,“泰来”又寓含“否极泰来”之意。同时,九里又是古代两淮盐业的重要集散地。打造“泰来九里”品牌,就是要挖掘历史底蕴,共创吉祥安泰的美好明天。

4、品牌要体现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品牌不仅要寓意深刻,而且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海阳”与“海洋”同音,打造“欢乐海阳”品牌,就是要共建温馨家园,让广大居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西仓桥历史悠

3 久,为主城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打造“西仓心桥”,就是要使社区成为政府与百姓的桥梁和纽带,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情暖江洲”、“活力闸南”、“人文林机”、“景光之歌”、“海光之路”、“康家任景”、“招贤新风”、“阳光森南”等品牌,都是街道上下智慧的结晶,已经成为广大社区居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三、创新社会管理,丰富内涵是主旋律

以社区大品牌带动服务子品牌,形成科学有效的品牌体系,是拓展社会管理领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我们着力以四个“提升”彰显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

1、以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涉农社区以发展经济为重点,通过增强集体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纯社区以加强服务指导为重点,通过推进创业就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水平。森森社区计划征地200亩,投资1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居街共建项目。采取“土地出让、土地入股、厂房出租”等引资模式,积极吸引能人志士前来投资兴业。头营社区抢抓迎春西路拓宽改造的机遇,重点开拓沿路经济。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菜场、星级酒店、休闲中心等项目。唐楼社区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去年股民分红平均已达5000多元,今年还将进一步提高。兴业社区积极做优“阳光驿站”,为

4 广大群众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服务与全程帮助。

2、以完善参政议政,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各社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任景社区成立联络网,分块管理,责任到户。安居社区的“党员会客室”、“社区事务听证会”,海光社区的“党员亮身份,设立中心户”,景光社区的“四小员、四结对”、“娃娃楼长”,林机社区的“党群互动评议台”等做法,都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社区民主管理氛围日益浓郁。

3、以丰富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生活情趣。

街道全面推进文体广场建设,规划一个社区建设一个特色文化广场。目前,新建的占地1200平方米的唐楼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的景光广场与改造升级的安居等广场先后投入使用。现全街道20个村居,已建成30多个文体广场,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同时,各社区着力创新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景光社区的“微笑墙”、“英语角”,江洲社区的“百姓艺术团”、“百姓读书会”,林机社区的“人文之声广播站”, 闸南社区的“集邮协会”、“门球协会”, 招贤社区的“戏台搭起来,新风唱出来”淮剧表演,海阳社区的小喇叭宣传看板……,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社区文化倡导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让艺术点亮百姓生活,是社区和谐的助推器。

4、以推进扶贫济困,提升群众认同意识。

我街道老小区较多,物质匮乏、精神空虚人员为数不少。各社区都想方设法,给弱势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安居社区打造志愿者“日、周、月”系列套餐服务体系,海光社区建立助残、助老、助困的“三助”制度,招贤社区开设“温馨氧吧”心理咨询室,闸南社区组建“关爱留守儿童之家”,西仓社区面向留守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开办免费“校外辅导班”, 任景社区拟筹建高标准老年人日托所,都通过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民心,增强了党和社区组织的凝聚力。

通过一段时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创新社会管理,四个因素缺一不可。

一是创新管理要彰显特色。只有与众不同、卓尔不凡,才能积聚人气、放大效应,才能引起广大居民的共鸣与参与,才能赢得组织与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二是创新管理要依托群众。创新要为了群众,创新要来自群众,创新要惠及群众。只有以群众服务群众,以群众管理群众,以群众教育群众,在最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最大限度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创新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是创新管理要讲求实效。创新不能哗众取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收入更多、环境更美、秩序更好、管理更优,让群众更舒心、更放心、

6 更热心,成果要看得见、摸得着、盼得到,创新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四是创新管理要巧借外力。推进创佳争先、达标升级,仅靠一个社区、一个街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遭遇困境时,我们积极争取市区领导、联创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是上级组织与社会各界的热情双手,帮助我们解决了社区用房、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一道道难题。

在创新社会管理进程中,我们常常被一些瓶颈因素制约,束缚住手脚,对改善软硬件环境充满了期待。一方面,老城区创新管理期待政策倾斜。建议加快城西地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大亮化、绿化、美化力度,为创佳争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议现阶段社区建设评比标准,注重结合老社区实际,多向管理、服务创新上倾斜。另一方面,新社区创新管理期待政策接轨。我街道7个城中村撤村建居后,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尚未完全与老城区一体化,新市民热盼全面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创新没有终点,创新永无止境。今后,我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创建特色品牌为核心,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出发点,以百姓满意认可为落脚点,进一步拓展社会建设改革创新的广度与深度,为推进社区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为建设和谐美好新泰州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打造特色品牌社区构建和谐温馨家园.

打造特色品牌社区 构建温馨和谐家园 奎屯市委组织部

奎屯市现有5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党总支3个,社区党支部44个。近年来,市委积极拓展社区党建领域,推进社区党建实践,抓特点、重实际,本着“立足区情、体现特色、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原则,在全市社区中广泛开展“一居一特”品牌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引导、以点带面、榜样示范、重点帮扶,先后树立起了以文体型、扶贫帮困型、下岗无失业型、党员示范型、服务保障型、平安温馨型、环境优美型和学习创新型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社区,“一居一特”创建活动成为社区党组织、党员和社区内各种力量发挥作用的有形舞台,成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力举措。

一、搭建创建平台,强化品牌依托

1、夯实基础,在阵地建设上求突破。

奎屯市采取“六个一”的方式,即向上级争取一部分,财政拨付一部分、援疆干部资助一部分,街道社区自筹一部分、党费投入一部分、结对部门帮扶一部分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强社区办公阵地建设。今年上半年专门召开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协调会,明确了建设任务和建设方式,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全市投入社区阵地建设资金500万元,通过财政出资、土地置换、联建等方式,将新建400平方米以上社区办公用房10个。同时,市委还为36个社区全部安装电话、有线电视,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柜180余套。

2、结对共建,在整合资源上求突破。

奎屯市委着眼于服务到位、引导到位,坚持纵向推动与横向联动相结合,在社区资源的整合形式、整合区域和整合内容上求突破。在整合形式上,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协调会等机构,并依据各自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整合党内服务力量、社会服务力量和群众服务力量。在整合区域上,既注重对社区单位资源进行整合,又注重共享跨区域单位的资源。市委将36个市属单位党组织与36个社区党组织结成“一对一”共建对子,各社区又与辖区单位结对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全覆盖。在整合内容上,围绕打造和谐社区,突出抓好智力资源的整合,采取外引内联、上派下选,下派36名市属单位优秀后备干部下派到社区挂职副书记,为各社区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搞好社区教育、培育社区文明提供智力支撑。

3、健全服务网络,在挖掘潜力上求突破。

奎屯市在5个街道建立了党员服务站,36个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分站,从提高社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出发,广泛开展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3644名在职党员组成了党员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保绿养护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157支,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法制、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经济等8项

重点工作,以“为民、富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为工作着力点开展“一人一岗”活动,通过开展美化环境、健康普查和义诊、实用知识培训、相关业务资询、慰问老党员等专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赞誉。

二、突出创建重点,打造品牌项目

1、以服务社区为主题,创建文体型社区。

为营造文明、温馨的社区氛围,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金桥里社区党支部每年都要召开多次社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邀请市文体局、街道办、驻区各单位领导、居民代表参加,安排部署本社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踊跃参加社区举办的冬季长跑、迎春文艺演出、“五一”社区运动会、庆“七一”文艺演出、“八一”慰问子弟兵联欢演出、“十一”广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等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据统计,现在社区每年固定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就有20多次。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先后在社区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利用社区的地理优势,以市政府大楼前的团结广场作为社区文化平台,举办的春夏秋广场健身舞会,成为全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每年的200天中,每晚都有免费舞会,成为奎屯市夜晚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社区月月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活动,春夏秋季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氛围。党支部还根据奎屯市区域文化较发达这一特点,成立了戏剧票友队、豫剧演唱队等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邀请市文化馆的教师对这些群众业余团队进行辅导,利用这些文化活动载体,把对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融入其中。同时,积极推进“文明楼院”、“五好家庭”创建活动,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在社区蔚然成风。近几年,社区各项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社区呈现出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安定祥和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4月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共同命名团结街金桥里社区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2、以维护社区稳定为主题,创建服务保障型社区。

绿洲社区是破产企业集中地,社区居民存在“离退休人员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残疾人多、享受低保人员多”“五多”的问题。社区党支部提出“用心服务、细微服务、上门服务、随时服务、全面服务”的理念,从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义务服务,经常为他们打扫卫生,买米买面送油,使他们得到了有效的照顾,无忧的生活;社区两个林带没人浇灌,党员自发的给林带浇水,对林带进行管理;社区的水管线漏水,党员们立即行动,查找漏水处,及时的修理;社区的卫生垃圾死角,党员们及时清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危房改造中,社区党支部积极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逐门逐户的进行登记,保证了危房改造的顺利完成。通过

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情,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体现,社区成了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贴心人。

3、以实现再就业为主题,创建有下岗无失业型社区。 苏瓦特社区党支部依托社区内工矿企业多,用工量大的特点,积极与社区企业取得联系,掌握用工信息,达成用工意向协议,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就业服务卡,积极推荐介绍就业岗位,举办下岗失业技能培训班,采取“三个主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主动深入下岗失业人员家中,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到“六送”,即送政策、送观念、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爱心。二是主动帮助有自谋职业愿望的人在社区创办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实现灵活就业,帮助他们协调办理有关事项,提供服务。三是主动深入辖区单位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宣传,使他们积极配合社区搞好再就业工作。近三年来,苏瓦特社区有2617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实现就

业再就业率达到了100%。200

4、2006年被奎屯市评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站,2005年被伊犁州评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站。

4、以体现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创建党员示范型社区。 “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服务在社区”,这是东绣苑社区党支部用心培育的“社区共产党员服务店”,提起“党员服务店”,社区居民无不交口称赞。共产党员服务店向社区三千多居民郑重承诺:以共产党员的名誉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区全体居民尤其是为社区的困难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特困人员提供低偿、无偿服务。几年来申报命名挂牌“党员服务店”的党员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梁胜钻医疗服务店和张爱斌修理部两个店,又增加了赵永知缝纫洗衣店、刘辉便民药店、张得江修鞋磨刀店、李加春粮油副食店、周丽霞幼儿服务园。2006年以来社区共产党服务店累计为7767人次提供便利、快捷、灵活、周到的服务。现在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看病、保健、修车、买药、缝纫、洗衣、托幼等服务,而且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周到,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称赞。

5、以交流谈心为主题,创建扶贫帮困型社区。

湖兰布拉克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社会各种矛盾的交织地,社区居民群众常遇到生活和工作的问题,邻里间经常闹矛盾。社区党支部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座谈,寻求解决改善邻里间关系的方法,开辟了“谈心角”,让党员和居民将不顺心难以解决的问题倾诉出来,由党组织帮助解决。61岁的党员曾玲慧,家庭生活困难,又有疾病在身,曾大妈来到“谈心角”倾诉苦衷。经过谈心,社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到家中探望,把曾大妈当做自己的老人来孝敬,关注她的衣食住行,每逢节假日,都会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送去

党组织的关心和祝福,还积极为她申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老人逢人就夸:“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社区居民王付合,由于家境贫寒,眼看考上大学的孩子却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报到上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谈

心角”,把心中的苦楚向社区党支部倾诉,随即党支部经过走访调查,把这件事摆上了党支部的重要议程,召开支委会,讨论帮助解决的实际办法。当党支部把4000元钱送到王付合手中时,他满脸泪水激动的说:“是社区党支部救了我的孩子,你们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啊”。社区“谈心角”的开设,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成为社区居民诉说苦闷、化解矛盾、扶贫帮困的“贴心角”,架起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6、以增进感情为主题,创建关爱型社区。

穗丰园社区居住着30多个单位的居民,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湮没了人与人之间的寒暄,凝固的混凝土也冷却了邻里之间原本温暖的情谊,但人的心中对这种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还是非常渴望的。为增进邻里间的了解,建立起相识、相知、相信、相近的新型邻里关系,搭建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穗丰园社区党支部在小区举办了一场以“设百家宴、展百家风采,纳百家言、谋百家事”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百家宴”活动,100余户300多名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在职党员参与了活动,活动年龄最大的居民70岁。面点、沙拉、炒菜、煲汤、凉菜等20余种100余盘,大家相互品尝,亲如一家。一道道溢满浓情的拿手菜,打破了邻里之隔,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人们不仅品出了百家菜的美味,还找回了渐渐淡漠出记忆的浓浓的邻里情谊。居民们围绕怎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和谐小区建设,畅所欲言,居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前

总是铁门一关,互相之间不了解不关心,感觉挺孤独的,这回都认识了,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真好!”

三、探索创建形式,丰富品牌内容

奎屯市坚持以满足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既注重传统载体的深化,又注重特色载体的提升,更注重新型载体的构建,为社区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提供平台。在服务对象上,进一步放大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服务功能,由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拓展到为全社区、全体居民、驻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实行“社区搭台,行业唱戏,无偿联系”的管理模式,围绕丰富品牌创建内容,广泛开展“党旗飘扬在社区”、“文明楼栋”、“未成年人教育模拟法庭”、“入户承诺签约”等系列活动,加大了“爱心”超市建设、文明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创建和科普进社区建设等工作力度。2004年海纳尔社区、同济里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2005年芙蓉里西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静安小区,海纳尔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社区、自治区级十佳调解委员会;2006年东轩苑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金桥里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社区。 奎屯市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目标,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注重规范,完善机制,“一居一特”品牌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活跃了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成为居

民工作的助手、生活的帮手、服务的巧手,“品牌社区”呈遍地开花之势,描绘了一幅和谐奎屯的优美画卷。

第四篇:山西长子农商银行打造特色社区银行纪实

颠覆行业思维:“金融与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 ——山西长子农商银行打造特色社区银行纪实

本报记者 刘小萃 李玉萌 通讯员 任哲峰

小小手工课

儿童“跳蚤市场”

银行最重要的资源,一定是客户。

正在掀起的社区金融浪潮,实际上是对大量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的“争夺战”,这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愿输,也输不起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网点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张网;银行不只是一个场所,而应该是一种行为。在山西长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却深谙此道,他们借助社区银行的平台,实现了“金融服务”与“生活服务”的完美融合。

社区居民不同于其他客户群体,他们选择金融服务的核心点,在于是否能满足持久的价值需要。正是看准了这种持久的价值需求,山西长子农商银行着手打造特色社区银行,加强社区客户的关系营销。

老人、妇女、儿童,这是三类特殊的客户群体。平日里他们很难得到银行的高端服务,却首先进入到了长子农商银行的视野中。

老年人的温馨家园、女性客户的精神港湾、孩子们的金融乐园——三家定位清晰、服务鲜明的特色社区银行相继成立。

专属服务: 直达内心的情感共鸣 “社区银行的服务,必须有很强的情感特色,顾客购买金融商品,看重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长子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基于这样的理念,老年社区银行(长子农商银行晋丹支行)为老人们提供了五项专属服务:专属服务窗口、专属老年报纸、专属爱心座椅、专属理财产品、专属休闲区。

这种用爱、用心、用情的经营理念,使得长子农商银行的服务更具主动性,更加人性化。他们打造的“五个悠享”,让老年人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悠享健康:老人们随时可以免费测量血压,享有健康档案,聆听知名医师的养生讲座;悠享关爱:除了为中老年朋友量身定做简单易懂的金融知识宣传单页,老人们平日里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须品时,只需一个电话,银行员工就会送货上门;悠享健身:为中老年客户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每天银行员工组织老年客户清晨练习太极拳、晚上跳广场舞,还定期举行门球赛活动;悠享才艺:为中老年客户量身打造多功能活动场地——夕阳红俱乐部,在这里练书法学绘画、下棋打牌、品茶聊天;悠享惠购:与特惠商户多领域合作,建立“卡商联盟”,定期组织爱心米、爱心油促销活动,同时,持该行银行卡客户可在指定药房享受最低折扣。

服务老年客户时侧重人文关怀,打造女性特色社区银行时,则把“情感营销”理念运用到了极至。寓情感于营销之中,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竞争。

在女性特色社区银行——慈林支行,女性客户可以品花茶、聊美妆、学理财,充分满足当代女性追求自我的需求。“厨艺大赛”传递家的味道、倡导爱的温馨;“优雅女人,艺术插花”让她们悠然自得、自娱自乐,置身于花的世界,艺术的海洋;“健康女人节,韵动最美丽 ”“瑜伽讲座”让她们更加注重形体与内在美的结合,找回自信、找回青春;“高端女性客户文化沙龙”让她们汲取知识营养,充实精神世界。

不止于老人和妇女,对于如何给儿童提供特色鲜明的服务,长子农商银行也有着独特的认知。他们研究社区儿童的生活习惯,以社区银行为载体渗透进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精神文化层面的服务来打造儿童主题特色网点。

在儿童社区银行——府前支行,其金融业务区面积不到30%,70%以上的面积都承担着各项社区服务功能,五个特色区域充分体现了“渗透式营销”的精髓。

快乐游戏区:这里有大型儿童玩具和适合儿童翻阅的画册,还有专职人员陪护孩子,让家长安心办理业务;快乐如家区:设置儿童专柜优先办理红领巾业务,在大厅摆放糖果、水果、饮料等,孩子们可以免费品尝,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快乐学习区:打造了儿童游乐、学习园地,摆放了课桌、文具用品,同时还有积木玩具、儿童游乐设施,开办了红领巾学习班,小朋友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乐;快乐活动区:设置了儿童活动室,满墙的壁画和醒目的励志标语,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乐园,漂亮的儿童漫画墙、可爱的沙发摆设,为举办特色活动提供了便利;快乐阅读区:设立了儿童图书专区,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畅游书海、随时借阅,体会读书的乐趣。 长子农商银行充分认识到了情感的特殊作用。他们用社区文明、道德观念、民族精神等深厚的文化土壤来创造无限的感召力,用信仰、时尚、保健等情感因素传递爱的思维和正能量,进而在内涵中获得客户的认同及忠诚。

特色活动:

“多向沟通”提升客户忠诚度

社区银行的客户群体有典型的封闭性,顾客之间通常会产生一种关联性。在营销中,如果把“单向沟通”变成“多向沟通”,就能利用客户之间的相互反射效应传播产品和服务。

在打造社区银行中,长子农商银行注重沟通形式的多样化,以“一对多”沟通为主,如组织各类生活知识大讲堂、参与社区活动、中老年活动等形式,沟通更注重群体效应,引导客户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实现客户与网点的粘合度提升。

“银行要教我们打太极拳?!”江长印以为自己听错了。

江长印是府前支行附近的居民,今年4月的一天,他散步到广场,看到农商行在招募太极拳学员,便凑上去问个究竟。原来,这是长子农商银行府前支行联合当地太极拳协会举办的公益普及活动。

江长印报了名。从那之后,每天早上6点—7点半,学员们都会准时到广场上练习太极拳。“我们每天不到6点钟就到广场了,这些农商行的年轻人比我们到的还早,帮我们接通音响、倒好热水,忙前忙后的,心里暖和啊!”江长印说。

社区银行的客户群体是大众化的,长子农商银行认识到不能把服务重点放到选择高端客户、设置贵宾服务等形式。服务重心要倾向于“二八效应”中的“八”,营销理念也要转变成服务群体。

面对规模群体的营销,就要注重营造网点营销氛围。他们通过推出各类活动、创造惊喜等形式适应客户需求,将特色活动常态化,例如:地主争霸赛、特色节日送祝福、金融知识进社区、狂欢7+1,惊喜每一天……实现与社区居民客户持续性的有效互动。

此外,长子农商银行还充分考虑到孩子对父母的重要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女性客户与孩子门互动参与的特色活动:通过举办“感恩母亲节,我为妈妈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小小手工课”“科学泡泡”“小小甜点师”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科学创新能力;“儿童跳蚤市场活动”培养小朋友的经济价值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针对红领巾客户相继推出学习制作棉花糖、制作爆米花、免费看电影、亲子理财讲座、少儿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银行员工们利用海报、展板、宣传折页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支行行长、大堂经理、零售经理、理财经理纷纷与客户深入交流,彼此增进信任,将社区金融文化植入居民的心田。 长子农商银行组织的社区活动,不但考虑到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还兼顾到了人文性和公益性。他们特别推出“七彩府前每一天”的主题体验活动、关爱环卫工人公益活动、聘请当地著名骨科专家为老年人开展义诊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年初,府前支行还举办了走进东方红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近50名留守儿童举办了集体生日会,体现了该行关怀弱势群体的一片真情。

“社区银行中的关系营销,关注的不是你能„对‟顾客做什么,而是为了保证顾客满意,你能„为‟顾客做什么,以及你能和顾客„一起做什么‟。”问及各类主题活动常态化的必要性,长子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是把顾客当做有价值的合作者一样对待。”

凝聚智慧:

打造社区银行精英团队

一份出色的计划、一个新奇的点子需要执行力。一个制度的推行、一个团队的建设需要凝聚力。

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员工们的合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银行团队,成为长子农商银行追求的目标。

社区银行作为当地的新兴事物,如何让百姓了解她、靠近她、离不开她,是长子农商银行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

“等”客上门是万万行不通的。于是,一张“零售外拓人员战略示意图”被制定出来。 在各个支行的服务半径内,社区、村庄、单位、学校均有特定人员去宣传联络,即外拓专员。他们会根据点对点的交流,调整宣传方案,开展片区排查、洽谈商户及后期维护工作,员工的社交、营销、组织能力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社区银行的名号虽然打出去了,可还不够响亮。

外拓专员小刘在外出调查中,经常看到小区里的老人们打太极拳、跳广场舞。“这么聚人气的活动,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在一次“夕会”上,他兴奋地提出想法。

自那以后,外拓专员提出的一个个创意,都由全员共同协作去实现。

社区银行提供的综合服务和特色活动就像一块磁石,而柜员和大堂经理耐心、细致的服务,无疑加大了吸引力。

三家特色社区银行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每日坚持开好夕会,总结评价、业绩通报,选出今日之星与大家分享经验,当日业绩差的员工要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改进措施;培养外拓型人才,持续推进“扫街式”走访,做好社区调研和营销工作,精心选择合作商家,建立“卡商联盟”;实行工资浮动考核,将服务质量、揽储能力、履职情况、日常表现与工资绩效挂钩,把任务传到每一个员工,做到压力共担,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引导员工由被动到主动,提高效率、激励士气,提升团队战斗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如何发展?需要有全新的战略思维,内外兼修,构建与高端客户服务营销截然不同的模式。

长子农商银行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新手段、新渠道,把社区银行真正打造成为“服务创新” 的一个窗口、“普惠金融”的一颗种子和“人文情怀”的一个缩影。

他们用爱的思维对待居民客户、用有形体验教育客户、用“多向沟通”提升客户参与感,时刻注意推陈出新,完善各类服务,加强品牌营销,塑造良好的形象,以实现与社区居民客户共同成长的长远发展目标。

记者观察

掌控社区银行竞争制高点

当各家银行纷纷投入到争抢高端客户的争夺战中,却发现高端客户的粘度越来越低,“高大上”的客户尽管单个贡献大,但对资产增值的要求更高,对网点业绩的贡献波动更大。相反以生活服务为主体的周边客户群体稳定性更强,忠诚度更高。

于是,社区银行成为一种充满着生命力的经营模式,也是许多银行转型过程中一个战略选择。

但在实现规模扩张、涌现许多亮点的同时,社区银行服务与营销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依然以产品导向为营销思路,银行对社区网点员工的考核围绕业绩导向,缺少长久维护经营客户的约束机制。营销人员缺少与客户合作共赢、共同成长的理念。再比如,在标准化扩张的同时导致个性化缺失,社区网点重便利性服务,缺少情感维护的价值提升服务。

无疑,山西长子农商银行在打造社区银行的路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实现了“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下一步,他们将发挥社区银行直接贴近客户生活的优势,强化交叉销售,推动社区银行成为深化财富管理、移动金融与电子银行等战略重点业务的营销前置平台。同时依托社区、研究社区、深入社区、服务社区,实施营销模式的创新,应用娱乐营销、体育营销、关系营销、情感营销、口碑营销等手段,最终赢得客户的忠诚。

对于社区银行而言,其社区性只是表层的识别。满足客户综合需求的核心价值才是社区银行的根本意义所在。它不但决定着顾客对社区银行的系统感受,还决定着社区银行持久有序的发展。

未来,社区银行的竞争将聚焦在核心价值的建构上。谁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谁就将掌控社区银行竞争的制高点。

第五篇:打造特色社区文化 建设温暖精神家园

一、 活动为线,社企共建,打造快乐文化

先进文化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强大动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但为居民提供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能够促进人际和睦,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提高文明素质。

(一)挖能人挑头组建协会。社区以做强文化工作为切入点,挖能人汇聚民间力量。居民姜玉梅爱好太极拳,退休后参加了教师花园太极拳俱乐部,社区一方面鼓励她发挥自已特长,带动更多居民参加健康运动,另一方面竭力支持她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整合五湖社区太极拳协会,在她无私的奉献下协会被市太极拳协会连续评为“先进辅导站”,并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社区的文艺舞台上更是少不了他们飒爽英姿的表演。

70多岁爱好文艺的阿姨在老年居民中很有威望,无论是合唱团、民乐队、还是秧歌队、舞蹈队,都愿与她交流,向她请教,社区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邀请她共同商议如何把社区文艺队伍有机整合的问题,最终请她牵头,成功将民乐队、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和文艺骨干凝聚在一起组建了社区艺术团。就这样社区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先后组建了艺术团、版画协会、心理协会、太极拳协会、低碳协会、英语协会、摄影协会等20多个民间团体协会,以协会为纲,以文化活动为目,提纲携领,纲举目张,让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逐步覆盖整个社区。

(二)社企共建搭草根舞台。每到茶余饭后和节假日,各街心广场都有协会居民们活跃的身影,随之而来的场所有限、资金紧张、活动用品缺乏等问题也接连出现,社区不等不靠,内挖外联,协调活动场所,吸引企业赞助,携手商户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为居民搭建了草根舞台,歌颂身边好事,展示居民风采,达到了宣传企业,互惠互利的效果。福利院是辖区较大的驻区单位,活动场所及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经协调沟通,排练及活动场所均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此外,特殊教育学院、湖滨学校也将运动场地与社区共享,有效缓解了社区活动场所紧张的问题。同时,精心策划每一项重要活动,对支持社区建设的企事业单位及时冠名,加强宣传,激发这些爱心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如图标征集活动和荣誉居民评选活动得到了龙江银行的奖品赞助;仲夏夜文艺晚会得到了物业的赞助支持;迎国庆文艺演出得到了哈尔滨银行的赞助;舞蹈排练得到湖滨学校专业老师的指导等等。

(三)集民间力量活动蓬勃开展。设专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广泛征求居民建议,超前策划,推陈出新,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把尽可能多的信息含量传递给居民。如在五湖仲夏夜文艺演出中,将道德讲堂搬上舞台,让湖滨学校学生深情的诗朗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感动现场观众,达到教育效果;在每次广场演出活动开始前进行普法、计生、安全等宣传;荣誉居民评比表彰活动与文艺节目同步进行,有效传递了爱心奉献的正能量……同时通过争取,“大庆市应用心理学会”在挂牌,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减压等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共建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义诊检查、科普文化宣传等服务;高新区司法局、公安局等专业人员应邀为社区居民授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低碳协会通过每周末的徒步行走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英语协会在辖区外籍居民的带动下,帮孩子们锻炼英语口语,感受异国文化……在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带动影响下,文明、和谐、友爱、奉献的浪潮在社区涌动,社区的凝聚力逐步增强,快乐文化得到发扬。

二、和谐邻里,平安共建,打造幸福文化

(一)营造文明氛围。居住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各类居民,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湮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寒暄,凝固的混凝土也冷却了邻里情谊,但人的心中对温暖和睦的邻里关系依然渴望。为增进了解,五湖社区利用社区文化阵地,广泛开展了以“相认、相知、相助”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社区创建活动,如社区置换协会举办了以“展百家笑容,纳百家快乐”为主题的“低碳环保置换会”活动,百余户居民参与了活动,各种各样的闲置物品,大家相互交换之余,亲如一家的交流打破了邻里之隔,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居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前总是铁门一关,互不往来,这回都认识了,见面打个招呼,有事多个帮衬,多好!”

优秀的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具有很强的导向力,社区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形成了风气,便成为一种导向。以前的活动室柜子个人用,垃圾随处见,有的还拒绝其它小区居民来玩……在居委会的规范管理、居民的相互监督下和身边先进典型的带动下,现在大家的观念正逐渐改变,文明意识生了根, 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了市场,社区氛围更加融洽文明。

(二)营造民主氛围。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五湖社区十分重视居委会自治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协商议事会议,有记录、有照片,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协调处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如在活动室装修前,社区几次听取居民代表意见,使得装修后的场所功能更加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居民们非常珍惜,自发组织起来维护秩序,爱护设施。日间照料室、健身康复室等场所的功能设置、运行方式也得到了老年居民的积极响应,目前正摸底老年人午餐需求量和探索订餐配餐模式。社区民主氛围浓了,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三)营造和睦平安氛围。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平安是福”,协调联动驻区单位和骨干居民搭建沟通平台,组建了“家和”调解委员会、治保会,志愿者协会、律师协会、治安巡逻队等组织,向社区居民提供民事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特殊人群管理等服务。同时与城管部门合作,加强卫生监管,维护小区商业秩序;与公安部门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今年共调解居民矛盾纠纷10余起,联合查处消防隐患、环境卫生、五小行业等问题百余个、形成社区综治防控网络,营造了和睦平安的社区氛围。

三、帮扶助困,情满社区,打造温暖文化

(一)促进融合,使外来人员增强归属感。外来人口主要由商业聘用人员,农民工和租房户等组成,地域之缘使居民们生活在一起,共同分享社区资源,共同塑造人文环境,五湖社区以“生活共同体”为纽带促进融合,真心对待,不歧视不抛弃,通过“邻居节”、“为困难孩子捐一本书”、“家长培训学校”、“我爱我家摄影展”及文艺演出等活动搭建沟通友谊的桥梁。同时在梦幻城工地等务工人员集中的场所,公安、社区、司法还经常携手为大家组织安全培训,普及消防知识,开展法律援助等活动。

来自齐齐哈尔龙江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初来务工时人地生疏,生活困难,社区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她联系推荐工作,与辖区物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很稳定,其爱人也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看管地下车库的工作,还为孩子联系到了附近的金钥匙幼儿园学习,一家人在社区的关怀帮助下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增强了她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如今她们经常在社区做志愿服务来回馈社区、回馈居民。

(二)尊老敬老,让老年人享受俏夕阳。老年人是社区内的重要群体,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适合的文艺团队,开展日常健身、文艺、书画、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组织志愿者为老人做家务、聊天读报、代购物品、理发、测血压等;组织卫生机构为老人提供义诊、健康指导等;组织心理协会、法律服务协会为老人提供法律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不断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老年艺术团组建后,文体骨干经常在排练和活动之余,同老人们交流,开导带动他们发挥余热、快乐生活。艺术团不断壮大,成员平均年龄达61岁,他们精气神十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平时自我管理、认真排练,经常为社区的老人和居民们表演,每次社区的大型演出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庆七一”、“迎国庆”,他们用歌舞表达社区居民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重阳节,他们与福利院老人共渡节日、联欢互动,让温暖洋溢在老人身边;社区普法大型宣传演出中,他们根据身边事自编自导的快板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更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并得到在场司法系统领导的称赞;全市广场舞比赛中,太极拳和广场舞表演展示了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居民一起,为社区老年人享受俏夕阳不懈努力着。

(三)扶助并举,为困难家庭点燃新希望。低保户、残疾人、困难老人等困难群体大, 社区立足实际,在做好日常低保救助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互助帮困机制,打造爱心驿站互助平台,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技能培训、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等活动,扶助并举,为困难家庭点燃新希望。社区低保户王立民家有个15岁的脑瘫孩子,不能自理,不会说话,连爸爸都不认识,社区得知情况后,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手续,工作人员经常帮助他们送饭、搞卫生等。社区志愿者协会成立后,大家通过协调、捐赠等方式筹集物资,为这个家庭送来轮椅和生活品,并通过聊天的形式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王立民感动地说:“见到你们就象见到家人一样,谢谢你们的真心帮助!”

通过常年不断的文化活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让大家在活动中传递爱心、弘扬正气,在交流中敞开心扉增进友谊,在欢乐中促进健康、享受生活,居民们亲切地称这里为大伙儿的“文化家园、温暖家园、幸福家园”。

上一篇:图书捐赠仪式教师讲话下一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