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2024-04-15

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共10篇)

篇1: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地处博乐市开发区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西至团结路、北至博阿公路、南至联通路。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有居民3500余户11340人,流动人口1140余人,自管党员39人,低保户71户144人,下岗、失业人员301人,4050人员1人。社区有各类行政、事业、企业单位32个。辖区单位多、困难居民多、居住区零散、管理难度大。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协管员4人。近年来,社区以“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为主线,认真实施帮民、安民、育民、便民“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和谐社区。2003 年社区被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州级“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同年被博乐市文明委命名为“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州级“和谐示范社区”。

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创和谐社区的能力 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必须大力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把握政策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认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安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的新途径,创新推动 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新载体,抓亮点、抓优势,创特色。三是强化民主意识,增强以制理事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要不断增强民主观念,尊重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民主权利,有事与群众商量,听取群众意见。四是强化群

众观念,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求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自觉地把为居民群众服务、让居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搭建民主平台,创和谐的民主环境。

1、实施社区居民听证制。凡涉及社区居民关心和急需解决的社区公共事务、社区重大建设项目、社区重大决定等,通过召开居民听证会的形式进行民主讨论、议定,以实现民主决策,利为民谋。

2、推行社区重大决定票决制。凡涉及居民关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济金发放等,需实行票决制,以实现事由民定、顺应民意。

三、搭建爱心平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每年3月底,开展“春风行动”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政策、送职业、送温暖”,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生活帮助、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

2、组建以辖区单位振博律师事务所、爱博律师事务所为主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法律援助站,为弱势群体的提供法律援助。

3、实现“爱心超市”的品牌效应。通过深入开展9月的“暖冬行动”和“结对共建”活动,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学上,患病有救助.与辖区单位签定协议,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临时就业机会。在“手拉手”互助联合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原来以党员为主体,形成“单位、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格局。

四、搭建平安平台,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居民提供和谐安定的生活服务,本着“预防为主

即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结合的原则,组建以社区民警、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居民中退休党员、下岗党员、有能力的低保护为辅的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楼护院活动。通过民是调节、民情分析会法制宣传、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等工作积极开展利民、便民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率。

五、搭建学习教育、文化娱乐平台,创和谐的学习娱乐环境。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架构社区终身教育链,积极开展“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学,就能在哪学”的活动,努力将团结社区大造成一所社会学堂,使全体社区居民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升素质,健康生活、建设学习型社区。

六、搭建服务平台,创和谐、便利、快捷的服务环境。为满足居民不同生活需求提供服务,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站,免费为居民申请办理生育证、困难救济金等手续。对请求调解民事纠纷、家庭纠纷、夫妻矛盾的人员,都热情接待,及时提供服务,在各小区内将社区具体的服务项目进行挂牌公示,具体内容:为民服务代理的主要内容分三大类。一类是党务服务类,主要包括:社区新型经济体党组织、工青妇的组建与管理服务、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服务、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一类是政务服务类,主要包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计划生育服务证、办理独生子女证(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残疾人员残疾证、暂住证等证件。一类是社区服务类,主要包括:就业信息服务、法律政策咨询服

务、精神慰籍服务、科普保健知识讲座、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代缴水费电费和电话费服务。为确保代理制的各种事项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将以社区六站二室为主体,建立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站,真正让广大居民得到服务代理的好处。广泛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为畅通民情渠道,在所有小区橱窗内设立“回音壁”,使居民的诉求得到反馈。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总之,构建和谐社区是社会各方的义务和责任,关键是各部门按其职责,同心协力。上下要同心协力,左右也要同心协力,根据其工作的不同侧重,在分歧中找到共同点,共创和谐,为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坚信:多方努力共奏和谐曲,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博乐市青得里街道团结社区

篇2: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江山市:以人为本三化提升倾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山水家园城市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隅,钱塘江上游,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制以来,迄今已有1387年历史,1987年撤县设市.全市辖13镇6乡2个街道,市域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5875.城市建成区面积14.2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6川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89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1%.

作 者:周永忠 作者单位:江山市建设局刊 名:城乡建设英文刊名: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年,卷(期):2009“”(4)分类号:关键词:

篇3: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一、用经典文化的熏陶,让教师树立家的责任感、使命感

“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是因为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不断地为之奉献。父母对我们负责,我们对儿女负责。迁移过来,校长对教师负责,教师才会对学生负责。当教师被漠视时,必然会漠视自己的工作;被忽略时,必然会忽略自己的责任。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运用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智慧,让教师在经典的“家文化”的熏染下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统文化讲台———校长培训,修内涵。

郭秀艳校长亲自为大家授课,用她精心准备的教案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度理解,为大家讲解“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什么是国学”等经典内容,让广大教师真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启智修身增内涵,主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假期快乐读书——自我研修,提素质。

为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缓解工作压力,每个假期教师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福利———校长精心挑选的一本书、一张光盘: 《你为谁工作》 《提升自己的价值》 《于丹论语》 《教师的五重境界》 ……通过潜移默化的熏染,使教师领略到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和道德光芒。

各种培训学习———增长阅历,拓视野。

近年来,学校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分批选派教师参加省精神文明办组织的传统文化论坛、孔子礼仪学校组织的醒狮培训等活动。这些高层次的培训,让教师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增强了育人的使命感。用教师自己的话说: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份精神的盛宴。

二、用人性化的管理,让教师感受家的归属感、 幸福感

人性化管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的精髓。 管理其实就是人心的管理,学校发展的根本是落实 “以心为本”,精心营造“家文化”,学校教职工在这样温馨的大家庭工作,才会尽心、尽职、尽责,才会自然产生家的归属感、幸福感,家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权力交给群众———民主管理,无烦恼。

首先,学校充分信任、依托全体教师,凝聚集体智慧共同办学。发动和组织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 积极投身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其次,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上,都是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通过才开始实施的,各项决策都彰显了教职工的思想和意愿。用充满人性化的制度管人更让人信服,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工作中无后顾之忧,自然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营造了“人人关心学校、人人支持工作、人人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

倾听群众呼声———尊重关心,有热情。

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在学校管理中,处处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教师,即便是教师是否愿意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愿意教哪个学科、想和哪位教师合作配课,工会都组织教师通过“校长直通车”“校长有约”等形式让自己申报,无论校长多忙, 都会抽出时间来阅读,认真了解教师的需要, 倾听教师的心声。在尽量满足教师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统一进行调配。

关心群众疾苦———分忧解难,无顾虑。

几年来,凡是遇到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必带上礼金和慰问品亲自到访,遇到患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工会必捐款献爱心;职工家里有红白喜事,领导必访必问,在各方面给予支持,让职工感受到有家可依可靠;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师子女在本校上学的人数增多,工会立即组建了一个“课后无忧班”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排解教师的牵挂之忧。我们还不定期举行“话家常”民主生活会,利用这个平台,不仅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求,而且帮助教师解决了许多家庭问题。沟通了人际关系,增加了相互信任,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

重视群众健康———关注身体,有保障。

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资本,学校视每一位教师如手足,经常邀请专家为教工进行卫生保健讲座,定期举行体检;聘请教练培训教师学习养生操———太极拳和八段锦,发放养生保健书籍供教师阅读。亲切的人文关怀使教职工身心健康,工作自然有了保障。

丰富群众生活——组织活动,促提升。

首先,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大量的乐器、书法用品、健身用品等。先后在教师队伍中成立了健身舞、 书法、管乐队等社团,每月一次训练活动。在假期, 学校聘请有专长的教师对教工进行免费的乐器、书法培训。

其次,为教师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工会每年都会根据不同季节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毽球晋级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乐器表演等;一年一度的教工新年联欢会,学校都会把节目录制成光盘送给每位教职工,让他们与家人共同观看, 共同传递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自豪、喜悦与幸福。 “会前一支歌”是我们学校的一项温馨活动。学校每次例会,事先都要安排一首歌,让教师们听歌随唱或互动,用以缓解教师的压力,愉悦教师的身心。

凡是学校的教工,在生日那一天,都会收到一份温馨的祝福———一束美丽的鲜花,一个大大的蛋糕, 一封校长及领导们亲自设计的祝福卡。老师们收到生日礼物后,都格外地激动,总是把自己的幸福与校长和亲人分享。一位老教师在短信中写道:“亲爱的校长,我今天收到的不仅是生日的祝福,更是您对老师浓浓的关爱,在这个大家庭里工作,我感到无比幸福与自豪。谢谢您!”更有家属受到感动,给校长发短信:“校长你好,收到你为员工送来的蛋糕、鲜花和祝福,我作为家属无法用语言表达激动的心情。我发自内心地对您说声谢谢!”

篇4: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第一,建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在活动启动之前,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指导小组,负责“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组织、监督、检查,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组织各项读书评比活动,及时反馈进展情况。

第二,制定课外阅读活动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同福中路第一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方案》,方案围绕课外阅读工作的目标、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确定了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以及学校课外阅读指导组的组成人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他们明确学校课外阅读工作的方向。二、营造氛围打造书香环境

学校充分发挥名校优势,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环境也成为一本赏心悦目的“书”。

第一,创设良好读书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在教学楼通道建立了文化长廊,开办了“童心电视台”和“红领巾小主人广播站”;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品味书香”专栏,创办了每学期一期的校刊《同心》;在楼道及教室的墙面挂上精心装裱的本校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及读书名言,定期推荐优秀少儿读物,介绍读书小明星的心得体会,展示国学精粹;校园二楼小天台更是每一个学生朗读背诵的小天地;学校宣传栏也定期更换读书方法指导及读书博览之星的图片、文字……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为学生营造了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

第二,图书馆管理规范有序充实。学校设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两个,面积共有254.6平方米;电子阅览室两个,面积共有136平方米,现有藏书4.4万册,人均拥有45册以上。图书馆、阅览室均由专职图书管理员负责,保证既开放阅读,又管理有序,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图书还有专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报刊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借书制度、阅览制度,认真筛选报纸杂志,保证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学生读书创造良好条件。图书馆全天对学生开放,并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指引。

第三,营造班级阅读环境。全校各班开展以“我与好书交朋友”、“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每一个教室的布置都飘满书香,沁人心脾。“让书伴随我们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我是小小书虫”、“书虫俱乐部”、“读书小博士”等各具特色的墙报,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班级还加强图书角的建设,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至少达到一人一书,做到好书共欣赏;成立图书管理小组,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

三、教师阅读做学生阅读引路人

第一,学校制定教师阅读计划,定期推荐教师阅读书目。书香校园的建设,不仅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要求教师爱读书,做学生阅读的榜样。学校围绕专业素养、学科知识、师德修养等方面为教师推荐书目,并由学校购买,供教师借阅。教师阅读后,写读书笔记并定期交流读书收获。

第二,教师立足课程,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切实、认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推介、欣赏课,提高阅读的实效性,让这一新兴课程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催化剂和交流共进的舞台。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每月完成学校自行设计的《品味书香课外阅读记录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搭建平台让学生徜徉在阅读中

学校一直注重读书,崇尚读书,开展了“心手相连?共沐书香”、“飘飘书香润童年,最是书香能致远”、“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阅读经典,享受快乐”、“好书伴我成长”、“书香飘校园”、“励志·尚德”、“品位书香”等主题读书活动。每次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旨在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读书兴趣,让他们亲近书本、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第一,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为了将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学校教导处和大队部联合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著名画家李荣昌激情洋溢地阅读演讲《阅读学做人》;《爱科学》杂志社向全校各班捐赠图书;读后感征文比赛;读书、朗诵、讲故事比赛;阅读知识比赛;舞台剧表演;儿童诗创作比赛;读书笔记评比和展览;诵读千古经典诗词美文;创作班级阅读口号;制作书签比赛;制作班刊比赛;制作手抄报比赛……读书节活动主题鲜明,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阅读品位。

第二,评价引领,榜样导行。评价功能在课外阅读推进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学校一手抓活动,一手抓评价,保障课外阅读活动健康发展。我们在读书节中评选了“读书小明星”、“亲子共读奖”、“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蜜蜂阅读之星”、“书香少年”、“课外阅读优秀指导老师”,以此引领学生热爱读书。

第三,书香飘逸,硕果累累。“采得百花好酿蜜,为谁辛苦为谁甜”。从2007年至今,学校有305人次的学生获得了全国、省、市、区各类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书香活动,如“广州市羊城书香校园活动之小学生假期快乐阅读读后感征文”活动、“读文学名著,做书香少年”活动、广州市羊城书香校园活动之“小学生班级阅读卡创意设计”评比活动、“小学生语文读书卡评比活动”、“2008畅想奥运诗文比赛”、“语文课文演读”、“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活动”、“粤星杯作文比赛”、“我与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儿童诗歌创作大赛”等活动,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如吴映彤同学获广州市“书香少年”称号,邹忡桐同学被评为“广东省首届‘百佳阅读之星”’;师生共同演读的《月是故乡明》在参加“海珠区小学语文演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师生一起诵读的《忆长征路,铸中华魂》在“中华之魂”广州市首届中小学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的活动中,荣获海珠赛区一等奖;讲演故事《古都地名,最是广州情》,参加广州市小学小学生历史故事讲(演),荣获海珠赛区特等奖。学校语文学科也获得了不少集体荣誉,如迎奥运全国小学生金牌作文大赛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校;广州市“读文学名著,做书香少年”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奖;海珠区首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优秀组织奖;2006年和2010年分别被评为广州市优秀语文科组;海珠区巾帼文明岗;广州市巾帼文明岗。

篇5:打造美丽家园,构建和谐乡村

——阳山村环境长效管理现场推进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随着阳山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突出“特色农业、生态宜居、休闲度假、文化养生”为特色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而村(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建设整洁、优美、健康的村级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提升地区对外显示度,提高地区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内容。阳山村总面积3.14平方公里,现有1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611人,常住人口共3600余人。村周边有安阳山、狮子山、长腰山等多座山丘,山明水秀,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美,现有果园面积2630亩,是以水蜜桃种植为特色的乡村,2013年被评为无锡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自今年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和推进情况作一汇报:

一、建章立制,精心组织,构建长效体系

2012年至今,我村先后完成了朱村、郭庄、砻坊等7个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的创建和达标工作,其他自然村正在创建和提升过程中,维护好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一直都是我村管理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区镇两级都高度重视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年初镇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村(社区)长效管理的方案》,并专门召开了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推进会议,镇城管办也多次来我村调研,指导解决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我村按照上级要求,对照工作标准,认真开展村长效管理的各项工作,早在镇城管委文件下发后,就立即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由村委主任主抓,1名村副职干部专职负责,聘用1名村退休干部协助管理的长效管理工作小组。同时,积极落实长效管理环卫保洁队伍的建立,明确职责,分片包干,制定了“日常保洁”,“垃圾清运”,“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构建了立体式的环境长效保洁体系。

二、统筹管理,细化职责,完善管理机制

我村现建有专职环卫队伍共12人,其中村巷道路清扫保洁员8人,河道保洁员1人,绿化养护管理员2人,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员1人,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待遇加部分考核奖金的标准签订用工合同。在制度管理上,我村与每个保洁员订立了分片分工包干责任制,明确了保洁内容、范围以及要求,并设立了卫生保洁责任牌,确保管理全覆盖。在考核管理上,平时由分管长效管理工作的村干部具体负责工作的安排、检查、协调,每月由村主任牵头对保洁情况进行两次考核,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以图片形式落实到人,随即告知,随即处理,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小结和公示,在年终统一汇总,按照具体的考评情况进行奖罚。通过队伍的完善和一系列制度的推进,确保我村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精细化,杜绝以往“带得过”、“粗直络”的应付现象。

三、全民参与,注重实效,提升管理水平

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一方面,我村加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村庄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意识,充分发挥村民对环境长效管理的自治作用。利用村民组长、党员干部、村民热心代表等组成15人的宣传队伍和义务监督队伍,挂牌上岗,定期督查村巷、河道保洁,公用设施维护,绿化美化等情况,鼓励村民自觉改变一些陈旧的生活习惯,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平时由村委组织到周边管理先进的单位进行学习参观,学习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提升他们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村委在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我村把村民素质教育与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朱村、郭庄等自然村制定了村民普遍能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使村民对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提高村民素质,珍惜整治成果,目前效果良好,下一步我们将在其他自然村推行。同时,我村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户”评比活动,在村公示栏内公示评比标准,并与每位农户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下一阶段,村委将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门前屋后干净整洁的家庭和有损村容村貌的家庭,进行相应的奖惩,并在年底进行全村的评比活动,由村委对表现好的家庭户给予表彰及奖励。通过活动提高村民自觉维护家前屋后环境卫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村民树立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

另外,对于在我村居住的外来人口,我们也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配合支持长效管理工作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村委给予实际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村委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他们融入我们的大家庭,为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乡村环境作出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攻坚战”。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村将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不懈,长治久抓,扎实推进,确保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争创江苏省美丽乡村,为全区“三优三宜”新惠山建设,为打造我镇“青山绿水、亦农亦景、益商益游”的田园乐活小镇作出积极贡献。

篇6:倾力打造爱心工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如此,作为企业也是如此。只有践行“职工是家人”的理念,在人格上尊重职工、管理上重视职工、情感上贴近职工、机制上激励职工、生活上关爱职工,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职工群众的尊敬。

“创建安全矿区,是为了解除职工安心上班的后顾之忧,该投入的就必须投入”这是青岗坪煤矿领导班子共同的观点和想法。一年来,青岗坪煤矿党政就是围绕着共同的观点,立足实际,把关心职工作为大事来抓,始终坚持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的方针,充分让职工享受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在抓安全生产、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矿区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效益、民生”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强企富民”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改善民生,着力“三个提升”,尽最大限度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幸福根基。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创建幸福矿区的根本前提。职工平安,家庭才能和谐;家庭和谐,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发展,职工才能有所保障。只有践行“安全是职工最大福利”的理念,维护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家庭幸福,才能赢得职工家属的尊敬。该矿把建设安全和谐矿区作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是家中的梁、父母的心、妻子的天、孩子的山”。这是亲人对职工的安全寄语,同时也是对企业的重托。为了不让父母失去儿子,不让爱人失去丈夫,不让孩子失去父亲,该矿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着力提升矿井安全保障水平。一是抓培训提素质。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旨在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规范工作行为;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突出抓好事故案例教育和亲情话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推广手指口述、岗位标准流程操作法,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抓惩治筑防线。采取猛药治顽疾、重典治沉疴的手段,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监控管理,检查安全隐患处理工作和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对“三违”人员尽最大限度帮助教育和经济处罚,努力营造对“三违”的高压态势,筑牢了安全防线。三是抓投入提装备。坚持科技兴煤、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打造自动化、信息化矿山,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目前,该矿井下轨道运输安装了风动自动道岔装置,风动自动联锁安全门,正在安装调试全矿井紧急遇险应急撤人语音喊话系统设备,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改善生活环境,切实关爱职工。

提升职工的生活质量。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困,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职工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该矿从提高矿区安全管理入手,把矿区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手段。今年来,加强了职工宿舍楼管理,一是狠抓制度建设,下发了职工宿舍管理考核细则和制定检查考核制度,为规范职工宿舍管理提供了保障制度;二是建立了职工宿舍住宿管理档案,完善和细化了职工宿舍管理;三是强化宿舍楼矿民警和甲方物管两级安全巡查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迅速解决,保证了宿舍楼各种隐患和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置;四是每个职工宿舍都推荐了一名寝室长共同参与宿舍管理,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宿舍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开展了“做文明职工、争当标准宿舍”活动,积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职工食堂和职工宿舍楼投入资金购买安装了净化水处理设备,确保职工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加强食堂食品卫生、服务态度等制度管理;增添了花色品种,免费为职工供应稀饭。建立了“爱心”服务站,安排专人为职工缝补衣裤,购置了大功率的洗衣机、烘干机,让职工每天穿着干净舒适的衣服下井。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和“金秋助学”活动,看望慰问困难职工人 次,慰问金额达 余元。目前由于宿舍房间紧张,难以全部解决双职工夫妻房,造成部分双职工夫妻分居,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夫妻分居问题,近期又对原调度室进行了改造,安置了两户双职工夫妻居住,最大努力的解决双职工夫妻住房难的问题。对分来的大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帮助,宿舍安装了电视机、网线;工作中安排专人帮带,引导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激励大学生要扎根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在工作岗位中,大学生通过不断努力进步较快,已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人生价值在岗位得以体现,人生境界在奋斗中得以提升,岗位成才提升幸福指数的过程。该矿通过一系列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的做法,切实关爱职工的工作生活。让广大职工感到在矿工作有想头、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企业获得了广泛支持,获取了凝聚合力,推动了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搞好文体活动,丰富快乐生活。

篇7: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专业论文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一条条大道通衢直达,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广场绿树红花,田野苗绿叶肥……这是记者5月7日跟随河南省邓州市副市长贾里坚调研该市新型农村社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从社区的房子打地基开始,我就几乎天天来看,这房子户型好,比俺家自己建的好多了,我连怎么装修都想好了,就等着入住哩!”在邓州市白牛乡白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现场,农民郑显义看着气势恢宏的社区建筑群里即将完工的“新家”美滋滋地说。

去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邓州市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力争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截至目前,邓州市已启动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房1.8万户,累计投入规划资金2800万元、建房资金29.2亿元、公共服务体系资金5.1亿元、其他资金2.8亿元,拆迁5000户,土地“三项治理”验收8100亩,入住8700户,新型农村社区框架、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以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原则,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突出“靓”字,彰显个性,打造亮点。邓州将全市589个行政村的2921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万人以上社区50个;原村庄占地38万亩左右,现规划用地20万亩左右,可集约节约用地18万亩左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目前,邓州已启动3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湍洲、习营、朱营、白东、穰南、西许、高集7个新型农村社区已被列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了搞好示范带动工作,邓州市把7个南阳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明确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拆迁、运行管理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以破解资金难题为抓手,加大社区投入力度

在社区建设中,邓州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筹资形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为调动各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邓州市财政单列2000万元,通过督察排名的办法嘉奖先进。同时,该市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26个涉农单位约2.5亿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乡镇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总之,邓州市通过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商业地产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等措施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以培育产业支撑能力为抓手,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好日子要过得长久,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让社区居民安居还要乐业,持续增收。

邓州市抓好支柱产业培育,提升社区产业支撑,增加社区居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就业,逐步实现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为此,邓州市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出了四种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模式。

第一种是产业集聚区型,农村人口向城区周边集中。如湍河街道办事处湍州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坚持把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他们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引导附近村庄向社区合并、城郊农民向社区集中,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让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第二种是集镇依托型,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如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等,引导靠近集镇的村庄在社区选址上尽量往集镇靠拢,一方面借助小集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种是中心村型,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的村庄,如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村选址上引导农民尽量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发达的区域集中,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种是移民新村型。如裴营乡刘楼新型农村社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新趋势。以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为例,该乡支柱产业以果蔬为主,包括中华寿桃、晚秋黄梨、无筋白菜三大支柱产业,中华寿桃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果农30户,果园23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无筋白菜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晚秋黄梨500亩,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总收入5365万元,支柱产业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使社区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就近就业。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州市围绕社区群众的需求,切实协调解决好入住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研究解决。

目前,该市根据社区建设实际,在政策上改革创新:完善社区房产证办理办法,为入住社区的居民及时确权,办理房产证,破解社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居民房产证办理难题;积极示范推广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建设,解决好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研究解决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促进了政府公共职能向社区延伸,逐步使社区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服务。

同时,该市还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新路子,抓好社区党建,成立社区管委会,提升管理水平。如白牛乡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成立社区党支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和协会组织,有能够满足社区群众公益性、中介性服务需求的治安警务、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三产服务等机构,并配有专职服务人员,提升和完善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专门成立了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搞好服务,确保了社区管理的规范化,达到了安全、干净、整洁、美观的效果。

绿水映着青山,沃野映着笑脸。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如画美景中,我们期待邓州市未来三农发展得更好、更快。

篇8: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调查研究

新市民,即城市暂住人员,在城市居住,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大多工作在企业和服务行业。随着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为城市三个文明的建设和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新市民的数量占据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但由于制度上不能融纳、文化上不能融合,就给新市民融入城市制造了很多隔阂甚至矛盾。所以,对庞大的新市民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转化城市与新市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帮助新市民建立精神家园是解决新市民融入城市,达成和谐城市的迫切要求。

媒体是构建和谐城市意识形态内容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参与者、建设者。它不仅要引领先进文化,担负党和人民的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公众舆论平台。所以,传媒在建设新市民精神家园方面可谓是责无旁贷。

广播作为媒体中的一种,由于它本身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决定了它最适合为新市民营造精神家园。广播较其他媒体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其一,互动性强。受众只要拨打电话、手机发送短信或写信就能参与节目。其二,传播迅速。受众发布的信息立刻就能在广播节目的直播中给予反馈和回应。其三,伴随收听。受众即便在工作、旅途中接受信息都不受影响。其四,声音的魅力。广播声音的魅力可以带给受众无尽的美感和想象的空间,不需见人的神秘感,更容易让陌生人相互信任并进行心灵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其五,对受众的文化要求比较宽泛。只要有声音就可以完成节目的制作,文化程度低的受众也能参与其中。

联盟大事

2005年10月16日《丰翎时间》开设针对60万新张家港人的主题专栏《梦寻张家港》,并开展评比魅力之星活动。

2006年8月6日经过近一年的节目后,《丰翎时间》举办“梦寻张家港”魅力之星年度总评选暨听友见面会。

8月26日《丰翎时间》爱心捐助贫困大学生超超两年大学学费。

2007年2月11日组建杨舍镇新市民之家,《丰翎时间》节目发起成立全国第一家帮助新市民的公益组织:张家港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同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相聚新市民之家甜甜蜜蜜过新年”活动。

3月30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风景这边独好——新市民感受张家港一日游”活动。

7月14日“新市民心家园”——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启动仪式在市区街心公园揭幕且启动。

8月7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的“放歌沙钢关注未来”——爱心传递演唱会在江苏沙钢集团举办。

8月8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让爱伴随秋天高温送清凉”活动。

9月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文明港城我的家——新市民中秋系列活动”。“两地情一家亲”邮寄月饼、中秋贺卡至;9月25日“百名新市民中秋看港城”;9月25日“新市民中秋晚会”。

11月25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相约玫瑰园新市民同城交友”活动。

2008年1月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2007系列活动获得2008年度张家港宣传思想创新成果一等奖。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成立获得张家港十大新闻奖。

2月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在张家港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

5月25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的“情系灾区爱满港城——让爱伴你同行”大型公益活动在永钢集团举行,现场给10位四川籍受灾新市民每位3000元的爱心基金。

9月至10月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了“感恩重阳节关爱父母情——跨越城市传递张家港之爱”系列活动:“孝迎重阳一封家书”寄家乡暨家书征集;“爱心捐助城市和爱心人士征集”;9月28日举办“家就在身边——新市民重阳联欢晚会”,为10位四川籍受灾新市民捐款:每位1000元爱心基金;10月7日“感恩父母许愿重阳”——四川、张家港两地直播;为4位四川籍东北镇新市民捐款和捐物:每位3000元的爱心基金和物品。

11月8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了“让爱温暖冬天”——爱心公演走进新东旭集团。

1 1月15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了“让爱温暖冬天”——爱心公演走进澳洋集团;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为孤贫新市民学生蔡雅静捐赠学费和过冬的棉衣棉被。

11月22日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策划举办了“让爱温暖冬天”——爱心公演走进长江润发集团;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为新市民史国林爱心捐款3万余元。

2009年1月在张家港开展的“协调港城文明百事”大型新闻行动评比中,新市民爱心联盟公益行动获得了“十佳文明百事”奖;“感恩重阳节关爱父母情——跨越城市传递张家港之爱”活动获得2008年度张家港宣传思想创新成果奖,获得了“苏州市新闻报道特别奖”。

5月爱心联盟和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市教育局、市机关工委、市妇联在全市开展“新市民好少年”评比活动,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方式,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典型。

6月张家港市新设立总额30万元的新市民救助基金。爱心联盟从企业行为升级为政府行为。

9月在2009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联盟特别印制了2万张贺卡,发放给11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各位学生,寄送给自己的老师,同时也作为新市民十佳教师的选票开展评选。

10月《新市民·新家园——张家港市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纪实》大型文献画册编印成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书向社会免费发行。

活动意义

1.从提升人文素质的角度出发,着力培育新市民建设能力。

《丰翎时间》主打栏目《梦寻张家港》,每周请进一到两位优秀新市民,让他们讲述他们在港城初步取得的成功或正在成功路上追寻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张扬他们身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和成功的智慧。这不仅让讲述故事的新市民有一种成就感,更让收听的新市民学习到在城市生活学会应该确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应该拥有怎样昂扬的精神、什么样的生存智慧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失败,这些都是在提高新市民的人文素质,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实践中的应用能让其产生持续不断的价值满足感。

除了《梦寻张家港》主打栏目,《丰翎时间》节目还充分利用其他栏目的形式引导新市民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比如在全市“文明港城、礼仪先行”活动开展期间,节目还邀请了10位礼仪讲师,为新市民讲述文明礼仪知识。比如通过《女人花园》栏目倡导“智慧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家庭”的理念,引导新市民女性听众成为有教养、有素质的魅力女性。比如通过《心海导航》栏目,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医生向新市民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医生们交流,起到“疏导心理、平衡心态”的作用。这些栏目和活动的开展在不同程度上培育了新市民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港城的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去。

2.从促进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全面激发新市民建设活力。

要激发新市民在港城的建设活力,主要是要让新市民在港城被理解、被认同、被包容,拥有归属感。“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2007年在多元家乡文化的融合以及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层面给予新市民慰藉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举办“风景这边独好·新市民感受张家港一日游”,60多位新市民参观了张家港东渡苑、香山、梁丰生态园、暨阳湖等景区,让新市民了解了张家港的风景、风情;中秋节系列活动之:“百名新市民中秋看港城”,由警车和电台爱心直播车引领,组织新市民参观了港城在近几年发展和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特色点。春节前夕举办“相聚新市民之家甜甜蜜蜜过新年”活动,让不能回家的300多名新市民团聚在一起分吃蛋糕寓意来年甜甜蜜蜜,并鼓励新市民将写满自己心愿的卡片悬挂在许愿树上;“两地情一家亲”活动为全市选出来的300名新市民代表的家乡亲人寄去醇香的月饼、为5000名新市民家乡亲人寄去写满政府关爱和感激之情的中秋贺卡;“新市民中秋晚会”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新市民家乡文化,还通过访谈,生动展示了新市民在港城的生活、事业、爱心互助不同侧面的精神风貌;“相约玫瑰园新市民同城交友”活动中,为新市民夫妇举办集体婚礼,还为未婚新市民青年搭建交友平台。三年来,“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针对新市民组织了大大小小50多次活动,很好地促进了新市民与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融合。主持人丰翎也成为我市众多新市民的知心朋友。

3.从创新创建载体的角度出发,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亮点。

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是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领导的具体指导成立起来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注重树立一个高的起点,这就是要努力打造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三年来,节目通过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盟、商家之间的联盟、媒体之间的联盟以及新老市民之间的联盟,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来关注新市民,尤其是帮助新市民中工作和生活能力匮乏的弱势群体,通过活动的举办在全市形成良好的“爱心互助、和谐共融、情感归依”的良好文明风气和社会风尚。“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在2007年共发展会员3千人,收到新市民电话、短信5千多个;先后有192位新市民参与电台直播间节目访谈和户外活动表演;募捐到的爱新捐款有5万多元,帮助了困难新市民6名,以联盟名义去慰问的新市民有20多人次;新老市民之间的爱心互助故事更是不计其数。2007年,几乎每场户外公益活动在张家港市的新市民中都是首创,真正体现了“爱心、成长、家园”的核心价值,实现了“情暖新市民、爱满张家港”的联盟宗旨!初步打造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社会效益

2008年1月,“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的成立作为“关注民生、热心公益”的典型被评为张家港市2007年度十大新闻之一,并被评为张家港“党建宣传创新工作”第一名,在全市党建工作大会上作交流。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都把“丰翎时间·新市民爱心互助联盟”进一步作为张家港市2008年重点活动予以扶持。活动的广泛开展被中新网、张家港在线、中国张家港、《张家港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报道。2008年3月《中国广播报》专门约稿刊登专版介绍。同时,《丰翎时间》也以全新的观察视角、丰富的节目形态,逐渐形成了节目不可复制的特色和魅力,赢得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和喜爱,成为张家港地区极具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人文类广播品牌节目。广播电台和冠名赞助活动的中国移动江苏省公司张家港分公司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联盟的发展壮大得到了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市暂住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市人口计生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职能部门以及张家港移动公司、沙钢集团、爱博纳集团、杨舍镇城西街道等冠名、协办单位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篇9:打造明星文化 构建和谐家园

【关键词】 明星选树;员工成长;文化建设

洛阳热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老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小机组实现了全部关停。2005年随着两台30万千瓦机组的“双投”,洛阳热电厂实现了从“小厂”、“老厂”到百万级热电厂的跨越。随着周边高性能、大容量机组的不断建成,洛热人员多、包袱重的弊端逐渐显露,成为了制约企业前行的巨大障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现实,迎难而上,勇闯难关,协力实现企业从增容到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洛热人共同的心声。

一、明星文化的理念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能的发展环境,洛阳热电厂以大唐集团同心文化为指导,以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企业特点和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持续推进“文化落地”,拓展并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人才文化理念。2010年以来,将特色企业文化融入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化、完善企业人才文化,大力选树“经营、安全、党员、蓝领”四大明星,集中全员智慧,形成既体现集团公司“同心文化”特征,又独具洛热特色、优势明显、绩效突出的“明星”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力量,引领全厂职工创新、创效、创一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星”理念:

经营明星理念:双增双节,携手同行。

经营明星入选条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和研究应对措施,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为企业增收节支、增产节约做出较大贡献者。

安全明星理念:安全第一,从我做起。

安全明星入选条件: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避免不安全事件,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者。

蓝领明星理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蓝领明星入选条件:在生产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主动承担并较好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为增发电量、供热、节能减排、降低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做出贡献者。

党员明星理念:党员先锋,看我行动。

党员明星入选条件: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模范带领职工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员。

二、明星文化的实施

拓展激励机制。作为一个在役50多年的老厂,一家两代甚至三代都在厂里工作和社区居住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一特点,洛阳热电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引入“打造精品争红旗、创新增效当明星”竞赛,制订活动方案,倡导“做最好的自己”、“一次把事情做到最好”、“只要肯努力、有业绩就能当明星”的理念,引导职工靠业绩、比贡献争当明星,并提炼“经营明星、安全明星、党员明星、蓝领明星”四星理念,每月在全厂范围选树“四大明星”,营造“一人当星、全家光荣”的氛围,放大激励效应,彰显企业对职工劳动的尊重和人才的关爱,激发职工的智慧和潜能,让每一名员工成为负责任的人才,以明星文化推进企业发展、员工进步的双赢。

创新评价方式。把凭月度业绩评星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评星管理办法和评选条件,采取个人、班组申报、支部推荐、政工例会投票选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推优、厂网公示的方式,自下而上层层推举。在评比推选中,把每个候选人当月的先进事迹“亮”出来,看谁的业绩最突出、比谁的贡献最大,把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典型选出来,让广大党员和职工知道什么是“负责任人才”,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种凭月度业绩评星、选星的办法,降低了入选明星的“门槛”,调动了职工做最好的自己的积极性,争当明星已成为职工立足岗位创一流的动力,自觉地把“创先进、争优秀”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丰富激励载体。着力开展“明星”四进活动,既:进一线、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在洛热精神家园设置《明星风采》栏目,将“月度四星”的典型事迹广泛传播;在厂区文化广场设置“荣誉园”;在生产区设置“星光大道”;在班组设置“宣传栏”;在三个生活区设置“光荣榜”;在职工家属中开展“我的爸爸、妈妈是明星”征文等,让创先争优典型“靓”起来,成了職工追捧的“明星”。举办我身边的“明星”故事讲述比赛,邀请“明星”家属到场观摩,分享“明星”奉献在岗位的硕果,体会“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增强了“明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地使“我要当明星”成为职工的追求和自觉行动,在全厂形成了“人人争当明星”的“明星效应”,掀起了比业绩、争先进、抢进度、创精品的热潮。

“明星”的事迹、故事,在厂区、社区、职工和家属中广为传播,成为美谈,身边人的典型事例和价值观感召了身边人,广大党员在抢发电量的第一线、降本增效的最前沿、控制风险的战场上践行承诺,全厂职工,聚焦项目,争创一流,呈现出一派和谐一家亲、家和万事兴的新景象。2010年以来,共评出“四大明星”80多人次,涌现出了师徒明星、民工明星、兄弟双星、一人多星等。两年来,员工中先后有18人次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高技能人才、优秀技能选手、青年岗位能手以及河南省技术标兵、节能减排技术标兵等称号。在河南省职工技能运动会中,取得了河南省通赛工种1个第一,1个第二(焊工),河南省行业比赛1个第三名(转机),1个第五名(运行值班员)的好成绩。

明星文化的推进,激发了职工做最好的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实现个人理想、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潜移默化在具体工作和行动中,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良好氛围在洛热逐渐形成,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王建军,男,(1965-),河南洛阳,大唐洛阳热电厂思想政治工作部,政工师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热电厂思想政治工作部)

篇10:倾力打造爱心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倾力打造和谐场所文化 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动力和保证。近年来,我们按照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新的场所文化理念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科学理念引路、先进文化育人、政治工作兴所”的路子,弘扬和实践了“团结、敬业、务实、超越”的场所精神。这一做法受到了XX部XX局的充分肯定。 一、抓观念更新,以科学理念引领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把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致力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做到了“三个带头”。 一是领导带头更新观念。班子是XXXX事业的核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从班子更新观念入手,科学引入了以XXXX文化促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提出了大力弘扬“团结、敬业、务实、超越”场所精神的总要求,努力用优秀的文化熏陶人、教育人、鼓舞人,用和谐的场所文化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科学的理念为我们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领导带头落实责任。为使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场所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明确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其他党委委员必须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把强化场所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班子成员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制。同时,党委还与各支部书记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形成单位领导对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对普通民警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按照责任分工和目标要求,单位领导和各支部书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专题培训、理论研讨等方式,教育广大民警更新观念,深刻理解场所文化的含义,把场所文化建设理念渗透到全体民警职工的思想中,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民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和认识基础。三是领导带头布道引路。做好全所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场所文化,首先要建设领导班子的和谐核心文化。为此,党委领导成员不论是重大事项决策,还是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始终坚持率先垂范、布道引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带头为民警上党课,为全所民警职工讲授新闻写作知识;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XX形势和我所工作实践为民警讲授XXXX模式等,以表率行动在全所掀起了学知识、练本领的文化热潮。党委成员坚持与民警谈心,做到了 三必谈(调到新的岗位时必谈,做出成绩受到表扬奖励时必谈,受到挫折思想波动时必谈)、“三深入”(深入一线谈话,深入分析掌握民警思想动态,深入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化解思想情绪。领导班子立言、立行的表率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如同一块磁铁,将全体民警职工紧紧吸引在周围,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磁场。 二、抓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戒毒劳教阵地 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提升民警思想认识的载体,构筑解决民警实际问题的文化氛围,我们逐步建立起了适应XXXX作实际,能够促进和加强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体系,用先进文化占领了戒毒劳教阵地。 一是重视环境建设,绿化、美化环境,在楼道、会议室、办公室、院内,张贴悬挂或饱含哲理、或充满文化底蕴的字画、标语、展牌,努力为民警营造一个具有工作特色、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文化品位的环境,以此净化和升华民警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行为,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场所文化。 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实行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为每名民警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坚持征求群众的意见,解决民警的实际问题,先后为民警职工解决了各种福利,解决了饮水难、洗澡难、子女入托难、入学难等问题,增强了广大民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坚持为一线民警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春节为民警职工家属发送慰问信、与值班民警共吃年夜饭等,形成了充满人文关怀,具有培育民警安心立业的功能文化。 三是由领导亲自挂帅,成立规章制度工作小组,完善健全了包括政办后勤、管理教育、业务流程、习艺财务、岗位职责等6类213项规章制度,出台《规章制度汇编》,印发人手一册,便于执行。同时,层层签订《贯彻和执行“约法三章”、“六条禁令”监督保证书》、《执行警容风纪保证书》、《场所安全、生产安全工作责任状》、《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等,作为规章制度的有力补充,形成了层层监督制度落实的网络机制,并通过考核奖惩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一线民警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民警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有力地规范了民警的言行,在全单位上下形成了照章办事,令行禁止的制度文化。 四是坚持开展“四项活动”(集体活动、征文活动、文艺活动、树典型活动)即:坚持开展各种体育比赛、组织外出观光学习,如到XXXX指挥学院体验一日军事生活等集体活动等。既缓解了一线民警工紧张的精神压力,培养了民警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又锻炼了体魄。坚持开展“学习长霞精神,忠实履行职责”、“一名党员一面旗”、“立足本职工作,学习执法英模”、“我为XX献一策”等征文活动,不断激励广大民警工作热情。坚持组织“祖国在我心中、迎国庆、庆中秋演讲、演唱比赛”、春节联欢会等专题文艺活动,为民警职工充分展现自我才华搭建平台,增强其自信心。坚持发现、培养、宣传、树立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为在本职工作岗位成绩突出的2名同志申报了个人三等功,努力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民警队伍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也形成了我所“团结、敬业、务实、超越”的精神文化。 三、抓实践结合,以政治工作立身强所兴业 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了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结合”,增强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立身、兴业的作用。 一是与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相结合。随着学知识、练本领文化热潮的兴起,我们因势利导通过专题讲座、开展讨论、观看录像等方法进行岗前培训、在岗业务知识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民警到湖南、四川、北京、保定、邯郸、等地参观学习,聘请中央XX警官学院、河北行政学院、北京军区XX指挥学院教师来所授课,讲政策、讲法律、讲国际形势;鼓励民警参加法律、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等多种途径,有效提高了民警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单位民警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9%。二是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弘杨先进文化。通过党委中心组带头学习,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查找解决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征求大家对党委及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归纳,对疏理出XX条意见和建议党委逐条研究解决,不仅增进了民警与所党委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拉近了领导与群众间的距离,也使群众看到了希望,振奋了工作精神。 三是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把和谐场所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XX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执法质量考核”等活动中,设立民警责任倒计时牌,签订民警责任状,上墙公示保证书;在一线民警中进行突发事件演练;建成“河北省XXXX教育基地”所有这些活动和措施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场所文化,另一方面强化了民警的业务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推动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几年来,共有56人次民警受到嘉奖,15人次受到记功奖励, 8人次受到省级各部门表彰,我单位先后被XX部授予XXXX系统公务员基本素质教育考试考核组织先进集体、获省XX厅、省XX局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 二00五年X月X日

上一篇:2015陕西银行招聘考试:银行招聘考试会计之固定资产备考技巧下一篇:中班教案数学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