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比较研究——以陕西户县和新疆麦盖提县为例

2022-10-04

农民画是农民、普通百姓、农村教师及文化干部等艺术爱好者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其审美观念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是非专业画家描绘乡土气息的一种表达方式。我国的农民画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就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一开始农民画的出现,大多是为政治而服务的,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民画成为普通农民展现自我的重要表现方式。农民长期受皮影、剪纸、庙画等民间美术的熏陶,他们中有些人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和潜力。陕西户县是中国农民画发源地、中国第一画乡,是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经过四十余年的创作、发展,户县农民画成果丰硕。新疆农民画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新疆农民画以关注当地民间习俗、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经济生产活动,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而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则更具体地反映了当地维吾尔族刀郎人的艺术特色、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对刀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途径。

一、研究现状

关于这两个农民画大县的研究较为丰富,据知网不完全统计,全文搜索“户县农民画”的结果有2268条,全文搜索“新疆麦盖提农民画”的搜索结果有290条。从内容来说,既有专业方面的对于色彩、结构、造型和艺术审美心理的综合分析,又有报刊、杂志对于地方发展事件的报道。除此之外,还有由左汉中主编的《新疆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郑士有、奚吉品主编的《中国农民画考察》这样对农民画全面总结的书籍,以及段景礼《户县农民画研究(上下)》和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农民画说新疆巨变:五湖四海兄弟情》关于地方农民画的书籍。甚至还有英文、西班牙文等外文版的《中国农民画》一书。

这些文献资料,综合起来为我们呈现出地方文化所带给世人的艺术贡献以及户县和麦盖提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和发展前景,但是对两个地区特色和民族民俗都有明显差异的两地农民画的比较是没有的。从地缘关系和民俗等方面对这两者的比较,能够帮助我们直观的梳理农民画的发展脉络和群众心理,使农民画的特殊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同时更能够为中国农民画未来的继续发展扩大带来启示。

二、两地的文化背景及农民画发展概况

户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曾有“银户县”之称,人口以汉族人为主。麦盖提县位于喀什地区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降水量极少,约22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要人口。

两地虽然人口、宗教、和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但都发展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民画艺术。其中,户县作为中国农民画第一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为成熟的产业化发展方式。户县农民画以“夸张变形、对比强烈、浪漫稚拙,构图饱满以及重朴实、讲神似、民族民间风情强烈,乡土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征明显”为主要特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内容形式完美统一,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户县农民画先后在国内、国外举办展览,走出了小县城,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了农民画的艺术美感。而新疆麦盖提农民画也毫不逊色,它以独特的民族风味赢得大家的青睐。麦盖提农民画民俗风格浓郁,特色突出,也多次在全国大赛中拔得头筹。政府也在大力发展盖麦提县农民画,加大其审美、教育、认知和政治宣传需求。麦盖提农民画是一种带有原始形态的稚拙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维吾尔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现在,又在不断的挖掘新疆特色,采用“桑皮纸”来进行创作。可以说新疆的麦盖提农民画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总体来说,户县和麦盖提乡的农民画都具有一批成熟且特色鲜明的发展趋势。这些农民画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三、两者的特色及区别

两地的农民画在内容上农民画都主要表现了日常生活,用直观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形式上,一般不做过多的修饰,清新质朴,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从民艺学的观点来看,“美在民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审美原则,其中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创造者主体是普通百姓和大众,它既生动敏感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同时也是对民间劳动和乡土生活的歌颂。这些没有经过正规科班的系统学习、陶醉于大自然中的纯朴的民间画家们,以其自由的独特的审美观,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进行大胆创造,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别具一格的构图创作出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原始稚拙的绘画。这些绘画,有的以强烈的色块对比、新颖夸张的变形手法见长,有的以饱满的装饰组合构图、绚丽的色彩、巧妙的构思见长。

1、相同点

1)题材选择

作为农民画的一大特色之一,创作题材的生活化、日常化是农民画最大的艺术魅力。与农民生活有关的田园风光、农耕牲畜、日常游戏、生活生产等内容是两地农民画都乐于描绘的内容。这些题材展现出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

除此之外,由于其朴素直接的特点,宣传政策也成为农民画必不可少的题材,突出其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早期的农民画对于这类题材中多有表现,人民日报就曾称赞户县农民画“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群众性’,它充分证明了广大劳动人民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人。”3它激发了新中国的农民阶级作为社会与国家主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再后来,虽然表现方法逐渐趋于平和,但农民画的政治宣传意味并未减弱,它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于农民画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也体现了农民阶级政治的自我价值在艺术上的实现。

2)艺术表现

在艺术形式上的随意运用,成就了农民画独特的审美和装饰意味。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两地的农民画,虽然所受的文化熏陶各有不同,但都遵循着民间色彩的规律。无论是户县还是麦盖提县的农民画,用色方面均大胆豪放,讲求视觉的冲击效果,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意象造型狂放,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总体来说,农民画质朴童趣的构图形式,高亢激越的色彩效果,浪漫流畅的艺术表现形式,容易产生喜庆热闹的效果,让欣赏者无不为之赞叹。既带有泥土的芬芳,又有艺术包容万物的豪迈。可谓是雅俗共赏,优美与通俗同在。

3)审美心理

新疆和陕西是两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和生活差异较大的地区。地域文化的不同,无疑是造就不同地区的审美心理不同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表达农民画内涵方面,两地创作的审美理念应该是相同的。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劳动生活的积极向上,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是农民画家群体想要突出表现的,浓郁的乡间生活情调,繁忙充实的农耕生活,都是农民画的魅力所在。所以,两地虽然由于地域差异所创作出的画作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追求的农民画内涵是相同的。

2、不同点

1)题材选择

虽然农民画创作时的题材都来源于乡村田头,但是两地在表现不同题材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也是受到不同的人文生活背景下所产生的。户县农民画作为以汉族生活为主的表现形式,多爱展现农耕生活、田园风光,过节气氛等具有浓厚汉文化意味的农民画作品,而新疆麦盖提县的农民画,是以展现维吾尔族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歌舞、特色饮食等少数民族的喜好习惯影响着同一题材的表现方式。

比如,在表现生活劳动场面时,两地通常都将人物劳动与自然风貌结合起来描绘,户县主要表现绿水麦田,麦盖提县则主要体现天山牧场。但是,户县在表现生活场景时,主要以劳作、牧归等生活常态为主,使用的是劳动美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物产丰富,合力协作的小农经济体制。而麦盖提县的农民画在表现这一场景时,则多采用歌舞美的表现形式,少对劳动放牧场景做直接描绘,体现出游牧生活的广大天地和维吾尔族人民对于舞蹈的热爱。民族的乐器、服饰、舞蹈动作,是麦盖提县农民画在所有题材中均要突出体现的内容。

而在描绘政策的画作时,早期的户县农民画主要承担了大跃进时期慷慨激昂的情感表达,后期则注重的是汉人传统文化中所尊崇的仁孝礼仪道德方面。麦盖提县则主要展现促进民族和谐,抵制极端宗教的时势内容。成为维护国家和谐,去宗教极端化的一把利剑,使用活力四射的艺术作品,去反击“三股势力”带来的黑暗。

2)艺术表现

农民画作者单纯质朴的绘画风格,成就了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张力,但同时,受到其自身美术功底不高和其艺术文化素养及作品鉴赏能力不足的制约,使得农民画的发展一度走向困境。后来,农民画开始在民间艺术中寻求灵感,借鉴民间艺术传统,挖掘本地的民间艺术沃土,培育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农民画创作群体,使农民画的地域特色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农民画的另一张名片。户县和新疆麦盖提乡的农民画,也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纵观两地的农民画,都能找到其地方民俗艺术的影子。农民画经常借用如剪纸、刺绣、皮影或如新疆地区采用地毯、衣饰等民间美术的造型方法。这些地方民俗艺术,造就了农民画的地域特色,也奠定了在进行形象造型创作时的审美基础。

在色彩方面,虽然两地绘画多采用原色的设色特点,且富有装饰性,但一个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色彩审美偏好是不同的。户县受到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影响,偏爱红、黄、绿等汉人心中的“喜庆色彩”以及蓝色这样静谧柔美充满意境的环境色。而“在维吾尔族生活中,白、绿、红、黑这四种颜色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它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观、心理意识以及审美观有着直接的关系。”[1]这些颜色是生活中常用的色彩,同时也是伊斯兰的装饰审美心理所孕育出的独特色彩观。

两地的农民画作,在色彩的使用偏好上,体现了民俗受到宗教、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差异。“色彩经营的特殊性,在表面上看是艺术家偏好的差别,但实际上体现出一个族群对美的理解。”[2]不同族群的这一特征,造就了农民画地方特色的多样体现方式,为农民画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总体方向。

3)审美心理

在表达对生活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农民画带给人们的更是一种喜悦和希望。丰收的农田,奔跑的牲畜,温馨的亲子生活和跳跃的歌舞音律,这些生活中的美好透过画作呈现出来,给人以满足感,仿佛也置身于画中定格的那些幸福时刻一般。然而人们在欣赏户县农民画和麦盖提县农民画时的审美心理也有稍许的不同。在欣赏户县农民画时,体会到的多是农民阶级对黄土地的热爱,而在欣赏麦盖提县农民画时,则更多的是为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所打动。这也更加体现了农民画地域化的魅力。

四、传承与发展

1、走向与困境

农民画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其间,农民画从小众变为大众,从默默无闻走向历史舞台,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个人行为化走向市场化。但是,由于其创作主体及受众主体的局限性,农民画的市场化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首先,过渡商品化。使得农民画的题材和创作方式形成了固有的创作模式,个人情怀魅力减弱。这一点,在户县农民画产业化进程中尤为突出。

其次,市场秩序缺乏规范化。个体经济的不规范,使得难以建立起一个稳定,富有力量的市场体系。

2、流变与突破

农民画的发展壮大,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其加强了地域文化的表现魅力。现在,农民画不仅仅是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个人,它更特殊的意义在于,它集合了多种民间文化的魅力,将它们在一张画作中以最原生态的面貌展现出来,它是集人文、宗教、历史、民俗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无论是政治宣传画,还是民俗风情画,它都不需要名家大师,在山间野夫手里也能大放异彩。它也不需要登上大雅之堂,在灶间房前就能吸引目光。

这也就造成了农民画不易实现突破的现状。目前,政府也组织大批专业画师到农民画村进行专业教学,但如何将正统有序的美术创作和原始接地气的农民画创作完美的融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农民画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其民族个体的精神表现,若统一模式统一思维,那农民画就失去了其最大的艺术魅力。所以,在进行突破创新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农民画在不丢失其原生态土地情怀的前提下,保证农民画家不失去淳朴的艺术直觉的情况下,培养其具有基本的美术创作心理。

五、结语

虽然两地在多方面的社会影响因素下产生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地方民族画,但总是同大于异,是一体而互相联系的,都具有中国农民朴实的内在心理体现和热烈奔放的外在性格的体现。研究两地的农民画作,对于把握我国农民画的创作来源和民俗心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农民画创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陕西户县和新疆麦盖提县,作为两个人文民俗迥异的地区,都各自发展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农民画。从地缘关系和民俗等方面对这两者的比较,能够帮助我们直观的梳理农民画的发展脉络和群众心理,使农民画的特殊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关键词:农民画,户县,麦盖提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记者.美术园地气象新——《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和《户县农民画展》巡礼[N].人民日报,1973-10-15.

[2]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维吾尔族色彩审美观及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现象[J].青海民族研究,2004,15(2):35-38.

[3] 蔡平.麦盖提农民画的设色风格及其族群文化心理机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7(4):43.

上一篇:探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提升下一篇:中资企业开拓卡塔尔工程承包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