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题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法律问题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票据在市场中占比也越来越大,而电子票据业务在开展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民事纠纷。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电子票据进行了解,梳理电子票据在法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

第一篇:法律问题论文范文

套牌车法律问题分析及法律救济途径

作者简介:贡蕊(198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方向:国际公法。

摘要:近年来,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多,同时也导致了套牌车的大量涌现,面对车辆被套牌的事实,公众多持一种不知所措的态度。本文在分析套牌车的概念,法律属性、危害及特征等方面后,主要阐述了怎样预防车辆被套牌和车辆被套牌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关键词:套牌车;法律属性;救济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带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套牌车的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加大了社会的不安全性。在现实生活中,不乏遇到这样的问题,车主在验车、收到寄来的罚单时或交通肇事构成犯罪被立案查处时,才发现自己的爱车被套牌,面对这样越来越多无辜的受害者,大多不知所措,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真正维护好被套牌车车主的切身利益。

一、套牌车的概念、法律属性及其危害

车牌是汽车的身份证,它除了包括车主的信息外,还包括了汽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等。套牌车,是没有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到交通管理部门领取牌证,而是通过仿制、拼接等技术手段制造、使用与别人车辆同样的车牌,甚至一并复制他人行驶证的机动车。

车辆牌照号的出现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但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简单的几个数字号码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法律属性和意义。首先,车辆牌照号是行政机关管理车辆的手段或者工具。其次,汽车牌照号是一项有限的资源权利,对其享受专有权利。伴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也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①再次,车辆牌照号也是一项物权凭证,因为我国对汽车所有权注册、产权转移、抵押和变更注销等流转管理采取的是登记主义,从而行政部门对车主发放牌照等管理行为具有了物权法上的权属确认和权属公示的意义。最后,车辆牌照号也是一种信用权,车辆牌照号是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车辆的工具,车牌的违章记录就相当于车辆所有人的信用记录,信用记录好的车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套牌车的大量存在,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破坏了受法律保护的多种社会关系,不仅给国家和社会,而且对被套牌的车主和交通肇事中受害人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具体表现在,第一,扰乱公安机关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套牌车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而且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极易发生交通肇事逃逸的现象,加大了破案的难度,严重损害了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利益。第二,套牌车辆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从车辆的购买到上路运行或其他方面的使用,必须要缴纳的各种费用,如税费、挂牌费、保险费、验车费和养路费等等。而套牌车将不用交纳以上费用,降低了车辆的行驶成本。这对国家利益是极大的损害。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套牌车的使用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会使犯罪分子更加张狂。套牌车辆、车牌的买卖涉及到车辆的盗抢、走私、假牌证的制造等问题,在某些地区甚至形成了套牌的生产、供应、销售一系列的产业链。如果套牌车辆得不到有力的打击,无形中助长了车辆套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第四,严重损坏车主的合法权益。合法车辆在被套牌后,若车辆在道路行驶中发生违章或交通事故后,给实际车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实际车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二、套牌车的原因和特征

套牌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少部分人不是出于违法的主观心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满意自己的车牌号,只是想借用别人的号牌满足自己不健康的心理。2、有部分人购车的渠道不正规,买来的车有可能是走私车、盗抢车或是已经报废的车等。这些车辆不可能通过一般程序取得合法牌照的。因此为了使车可以上路行驶,所以套用别人的车牌。3、有部分人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规制,不受电子眼的监控而使用别人的牌照,以使自己在道路上行驶畅通无阻。4、另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省钱,不办理注册登记,不缴纳各项费用,套用他人牌照简单了事。5、出现以上情况的套牌车,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套牌车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威慑力不够,造成违法的成本很低。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特征来辨识套牌车:年检一般由卖家负责,因为套用的是他人的牌照,所以不可能通过正当程序进行年检,而且也无法委托他人代理检车。套牌车的牌照必然不是真的牌照,与正规车牌是有区别的,套牌车的颜色在阳光下会偏红、偏黄,而且字体较窄。更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核对车辆的车型、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证、保险标志,以及检验车辆的车架号、发动机号和车辆铭牌等相关内容。

三、套牌车的法律救济途径

(一)做好预防,自力救济方法

第一,保管好车辆的相关证件。车主要妥善存放车辆的各种证件资料的原件,如驾驶证、车辆合格证、发票、保险凭证、购车销售证明等。不能随意给他人抄写复印,以防止信息泄露。第二,选择正规的维修单位。可以更好的保护个人的车辆信息。第三,使自己牌照独特化,易于分辨,如在牌照上做特殊符号或使用特殊的边框,便于以后的举证。第四,要勤查自己的违章记录,重视寄来的《车辆违法处理通知书》,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向交管部门举报。最后,在平时的出行中,要保留好各项单据小票,如高速收费票,停车收据票等,当出现车辆被套牌后可以拿出有利的证据。

(二)事后维权,公力救济途径

车辆被套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恶意串的套牌,由于是双方恶意为之,理应由自己承担。我们主要陈述的是盗用他人牌照的行为。实际车主可以选择提起行政诉讼,或者选择以套牌车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第一种途径是针对行政机关错误的行政行为。原因在于实际车主并没有违法违章行为,而是由于行政机关的错误行为导致的了损失的发生。但通过这个途径来救济,实际车主只能请求撤销行政处罚,使自己因处罚而支出的费用得到恢复,实际车主因调查套牌者的信息而发生的费用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则得不到赔偿。而第二种途径,则是实际受害者以侵权为由将套牌者诉之法院,可以要求套牌者停止使用牌照、赔礼道歉和赔偿因套牌给自己造成的各种损失,不仅包括直接损失,如支付的罚款,还包括因查询调查套牌者而发生的其他的间接损失和预期的损失。由此看来,第二种救济途径对实际车主的保护更为有利和全面。

此外,201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五条明确规定,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从此,对于套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正式确立了主体责任问题,实务中处理套牌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则有法可依了。根据2013年新交规的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的;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号牌、机动车行驶证;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的等都将记12分,并可能处以高额罚款。还明确规定如果确定车辆确实被套牌,可撤销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车主还可申请换发新的号牌(使用新的车牌号)和行驶证。

新规定的相继出台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套牌者更是对被套牌方的保护。(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注释:

①周曙、赵伟凭:公共号码资源不容随意处置[J]扬州日报(百姓生活),2004年5月21日。

参考文献:

[1]孟俊红.车辆套牌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法律适用,2005,(9).

[2]陈婵娟.“套牌车”之危害、成因及预防路径[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作者:贡蕊

第二篇:探讨电子票据法律问题和法律适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票据在市场中占比也越来越大,而电子票据业务在开展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民事纠纷。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电子票据进行了解,梳理电子票据在法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电子票据;法律问题;法律适用

引言

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就是基于传统实物票据制定出的,但是其中却没有规定出电子票据的范畴。电子票据的本质虽然也属于票据,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相对的法律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国颁布的《票据法》是在1995年开始实施,一直到2000年颁布司法解释已经距离现今有22年的时间,这都没有规定出电子票据的法律适用,其中有些零散的法律规范却不够系统,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电子票据内涵

关于电子票据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①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电子票据有两种情况,首先,传统票据电子化;其次,电子信息已经将传统票据业务完全的取代了,信息传递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就是资金流动的一个过程。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统称为电子票据信息和货币层面。而在信息层面向货币层面进行过渡的过程也就是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共同存在的支付方式。

②在狭义的角度上来说,电子票据实际上仅仅是在货币层面上展开,这属于一种存在于网络中的一种新型票据。

本文所研究的电子票据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站在了狭义的角度上,在狭义上来说,电子票据就是发票人按照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依托于发票的方式来支付款项,这一过程中受益人可以发布相关的电子信息。

二、电子票据和传统票据业务上存在的差异

(一)在一系列环节中都易于传统纸质票据

企业为了开展相关的票据业务,就需要提前进行申请,并上银行柜台上进行办理,这一过程中需要企业提交相关的凭证,并且开设存款的账户,这时才可以收到商业票据。现今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是采用网络银行的发展来办理电子票据,具体办理过程中通过在电子票据系统中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电子票据业务的办理工作。银行内部在电子票据发展背景下,也改变了传统票据服务流程,其中有很多业务想要办理都需要通过建立电子商业票据系统才能展开。

(二)票据产生的效力必要条件也存在着差异性

想要票据行为产生效力,就需要依托于票据交付行为展开。然而在民法理论中指出,交付实际上就是将标的物或者是所有权凭证的占有权转移给受让人的法律事实。由于交付实际上就是占有的转移,所以有的时候也会将其称之为占有的交付。传统票据交易过程中,交付就是票据一方当事人将纸质票据采用当面或物流运送、签收的方式,转移票据的占有。传统票据转让就是进行交付,电子票据就是利用发送相关电文的方式,经过对方确认回复以后,就能够形成交付。面对这样的电子票据交易方式,打破了傳统票据交易模式,将数据电文作为是电子票据的存在形式,这也要求相关法律重新定义票据的行为。

(三)电子票据的承兑人也发生了改变

电子票据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包括了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在开展具体业务时,承兑人所面向的也不再仅是银行金融机构,反而向多元主体方面进行转变。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类型的金融机构,开展的是电子票据系统业务。依托于这种方式可以更快的获得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资格,拓宽票据市场的服务范围,弥补异地分支机构中存在的操作问题,将财务公司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为货币需求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银行承兑汇票的时候,电子票据承兑人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财务公司中,参与范围也相对较广。

(四)电子票据流通期限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票据中,商业票据的到期日不能超过6个月。根据《商业电子票据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票据为固定日付款票据。电子票据自付款期限发出之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过去,企业要申请纸质票据,必须到银行柜台申请纸质凭证,才能领取纸质凭证。最后,在票据上加盖企业财务印章,通过当面盘点、物流运输的方式将票据交给收款人。电子商务票据系统的出现,可以摆脱传统纸质票据存在的问题,从而缩短票据在具体流通过程中的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三、电子票据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责任在规定中缺少明确性

电子票据在进行交易时,会涉及到各主体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相关法律规范中都属于最为核心的内容。现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电子商务汇票系统中的维护部门也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且也要承担起在刑事、行政方面的责任,对由于票据行为导致的风险却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以及电子票据中其他主体行为。《票据法》在规定民事责任方面太过于简单,虽在2000年时颁发的司法解释细化了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情形,但是此时票据市场中都是将实物票据为主导,和现今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此外,确定出电子票据行为中民事法律责任实际上并不是《票据法》中的主要责任,更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电子票据法律责任认定。

(二)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制度在具体适用中存在着一些困难

第一,在《票据法》中有规定出挂失止付仅仅发生于票据缺失的情况下,由票据权利人通知票据付款人,并停止票据的支付。电子票据由于属于网络上的虚拟票据,信息都是储存于电脑中,因此不会存在丢失的情况。就算是受到网站、其他平台原因而出现消失的情况,也不会留存到其他人的手中。所以,在这一背景下,使得挂失止付措施没有任何用处。

第二,《票据法》中有规定出公示催告程序针对实物票据救济具有着很大的价值,然而电子票据中的救济意义却比较小。公示催告必须要让法律根据申请人申请而发出公告,在运作周期方面可达60-90天,票据流通非常广的情况下,这一种程序是否可以有效的保证利益相关人的利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在时间比较长的公告期中,对追求快速、高效电子票据交易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发布公告的平台是否可以让利害关系人进行及时的查询在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存在的难点。

(三)电子票据处罚对象缺少公平性

作为承兑人开户行,他们有权利代为应答和签章,这一规定是否具有合法性,现今依旧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支撑。《票据法》中并没有规定出关于代为应答方面的内容;《支付结算办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在具体的效力方面还不足。《支付结算办法》中第89条有规定出,付款人在收到开户银行付款通知以后,需要在当日通知银行进行付款。作为付款人在接收到通知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三天以内如果没有通知银行付款,此时它被视为付款人对付款的承诺,银行也会从付款人接收到通知那一天开始算起,一直到第四天的上午营业时,会将票款直接划给持票人。这实际上就是承兑人开户行有权利代为应答制度。《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60条规定,承兑人开户行有权利代为应答、签章。债务人在面对多笔债务的时候,是否和关于受偿顺位规定或约定存在矛盾,都值得进行深入思考。

四、完善电子票据法律建议

(一)明确电子票据法律地位

电子票据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诉讼案件也相对较多。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明确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以保证电子票据在市场上的良好发展。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贸易发达国家已经明确了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具體来说,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一是在《汇票法》中增加了有关电子汇票、本票和支票的规定;第二,对电子票据制定具体规定;《电子票据法》的颁布,采用单独的法律,规定电子票据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电子票据的特殊性。

(二)修订和电子票据相关的法律

一是,票据法。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出台,虽然已经解决了在书面形式、签名以及原件方面存在的冲突,但是和《票据法》间依旧是存在着非常多的交互承认的问题,所以急需要修订《票据法》。具体在修订《票据法》的时候,修订的主要内容不能仅涉及到票据无因性原则、票据影像截留制度、发展融资性票据,而且还需要涉及到关于电子票据方面的内容。

二是,税法。在修订相关法律的时候,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国情,对现行中的税法制定出新的规定,希望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是,刑法。在《电子签名法》中虽然有增加关于伪造他人电子签名、冒用、盗用签名罪,然而这些罪名却仅是关于电子签名方面的,这在电子票据犯罪中只属于一部分。电子票据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票据犯罪,在犯罪手法以及特征方面都和传统票据犯罪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如犯罪者可以采用盗用、破译他人电子密码的方式进行非法出售,还有可能会篡改他人票据账户中的资金,或者是开展新型的犯罪等。所以,在刑法中更加需要规定出电子票据犯罪内容。此外受到电子票据不会受到地域、国界、时间上的限制,因此我国更加需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专门制定出打击网络金融犯罪行为,保证我国电子商务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发展。

结束语

从电子票据业务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电子票据业务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应用值得研究。目前,我国《票法》中关于电子票据的规定仍处于空白趋势,司法解释也比较零散,因此明确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促进电子票据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数字票据法律规制研究[J]. 张刘与驰.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2]电子票据适用现行票据法律制度的困境及完善思路[J]. 孙铭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3]中国票据法理念与立法技术的反思[J]. 董惠江.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5)

[4]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 冯银东,高悦凡.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5]互联网金融中电子签名的适用规则[J]. 高颖佳. 人民司法(应用). 2018(04)

[6]美国电子票据立法对我国电子票据立法的启示[J]. 刘正.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03)

作者:房凡哲

第三篇: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摘 要:保证保险出现以来,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法律规范的缺位,使得保证保险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瓶颈,在纠纷解决时,裁判不一,影响司法的权威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保证保险这一新兴业务的发展。通过对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保证保险法律适用的完善方面的探讨,以期促进保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保证保险;定性;法律适用

一、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

尽管在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中明确规定了保证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一种,但这仅仅是一条宣示性的规定,并未对保证保险的内容、适用等进行具体规范。故理论界、实务界对保证保险的争论仍在继续,主要集中在保证保险的定性、概念、独立性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而“保证保险的法律定性决定着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与独立性,并进而决定着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中不同法律规则的适用以及当事人不同法律责任的承担”[1]。

(一)关于保证保险性质的论争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主要的学说有保险说、保证说以及折中说。保险说认为,保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其具有保险所特有的属性,只是在功能上与保证存在一些类似才引发人们的混淆。保证说认为,保证保险实质上是一种保证担保,是保证人(即保险人)为债务人提供的到期履行债务的一种担保,以保证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折中说认为保证保险是保险制度与保证制度的结合。保证保险所具有的保险性和保证性是并行不悖的,所以在法律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保险法》、《担保法》,当二者在适用中产生冲突可由法官自由裁量选择优先适用的法律。比较各个学说,笔者认为,担保说和折中说都有其不合理性,原因如下。

1.担保说的不合理性

首先,从内容上讲,保证合同具有无偿性和单务性,即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不需要债权人给付对价。由于保证人承担较大的风险和责任,致使保证的风险和无偿性失衡,从而抑制了民事主体充当保证人的积极性,使保证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保证保险则具有有偿性和双务性,其内容主要是由投保人交纳保费的义务和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构成,在保险人收取投保人保费的同时,即面临着保险人在将来承担保险责任的可能。保险人享有接受投保人缴纳保费的权利和将来可能承担的保险责任的风险达成平衡。

其次,从运行机制上来讲,保证是存在于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约定,保证人将以自己所有的部分或全部财产承担,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履行债务的保证责任。保证保险则是保险人通过投保人投入保险金的运作,将投保人或受益人的经营风险进行转移,承担责任的财产是投保人的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对投保人而言,是将少数未投保前的风险由自己承担变成投保后由全体投保人分散承担,而对保险公司来说,形式上保险金由其承付,实际上保险基金来源于投保人的保费,保险公司不承担风险。

最后,若将保证保险定性为担保,将与我国现行法律性规范文件相抵触,根据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机构对外担保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得进行对外担保。

2.保证保险合同“折中说”的不合理性

首先,从法律效力上看,无论《担保法》,还是《保险法》,均为民事单行法,因此所具有的法律效力相同。两法之间并不存在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不能适用特别法优先、一般法补充适用的原则。其次,从立法目的上看,《担保法》与《保险法》相互独立,它们旨在调整不同法律行为,如果将两者同时适用于同一法律行为,则将造成立法目的落空,导致实务上的法律适用的混乱。再次,在保证保险中,尚未确定保险和担保之间形式和实质的关系,面对形式和实质不一致的情形,无论是实质出发以保障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还是从从形式出发以保护交易安全,都优于在同一个法律关系中同时执行实质和形式双重标准的法律适用规则。最后,“折中说”的观点对于民商领域其他存在双重甚至多重法律关系的法律纠纷可以同样适用,并不能对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产生切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保证保险具有保险和保证的双重属性”这种观点并不可取。

(二) 本文结论:保证保险为保险

根据对上述学说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从保证保险的表象进行分析论证,对比保证保险与保证制度或保险制度的相似性或相异性,从而给出保证保险的定性。我们知道,在界定一项制度的法律属性时,应当从其制度本质入手,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的分析,表象的外在性、繁杂性、多变性很容易使我们的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在制度个性中,保证保险最特有的个性当属其有效解决信用风险的机制,这一机制来源于保险制度。信用风险是在信贷消费中普遍存在的,存在大量同质风险,风险的发生不具有必然性,而且不履行义务造成风险损失也是可测定的,这些都表明此类风险是一种可保风险,即可以运用保险机制进行汇集和分散来解决的风险。保险公司制定经营策略吸引有该类风险的潜在投保人投保,双方签订保证保险合同,依据商业经营原则,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按照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给予受损失的被保险人以经济补偿,从而实现保险基金积聚的根本目的即补偿损失。这样的运行机制,使得所有投保人基于保险基金形成了互济共助的关系,把风险分散给所有投保人,使风险在所有投保人之间分摊,让本应由少数人承受的风险变成多数人来承担,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消费信贷中的信用风险[2]。

为了更好地理解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我们还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保证保险中保险人所收取的保费并非依据保险中大数法则、概率计算确定的,而仅仅是一种手续费。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作为营利性的市场主体,其承保信用风险这一将来可能需要赔付的业务,其必然要经过精密计算以及调查、评估投保人的信用状况等,以确保该项业务的盈利。若保费仅为手续费,那么费用的高低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若保费仅为手续费,不需要保险公司特有的计算,那么任何其他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便亦可以经营此项简单的业务,这与现实相矛盾。

问题二:保证保险中保险人在承担责任后有权向投保人追偿,这与保险的运行机制不符。笔者认为,首先,其忽视了保险制度中代位求偿权的存在。在责任保险中,责任人造成保险事故发生的,保险人在承担保险责任后有权向责任人追偿。保证保险中正是由于投保人没能及时履行约定义务,才使保险事故发生,投保人即为保险事故的责任人。同时,由于在保证保险中保险事故的发生与投保人存在如此紧密联系,虽然我国《保险法》明确规定,由于投保人故意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但是在无法确定主观故意等特殊情况下,实行对投保人的追偿更有利于防范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其次,保证保险的代位追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若责任人因被保险人享有保险赔偿而不承担赔偿责任,实际上使得责任人通过保险合同获益,这不符合公平原则[3]。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若保险人没有代位求偿权,则债权人在获得保险人的赔偿后,仍然有可能再次向投保人主张债权,使其获得双重利益,这与保险的填补损害原则不符,为防止这种冲突,由保险人向投保人追偿正当合理。

根据上述分析,保证保险的主要制度个性在于其运用保险的运作机制来集中并分散信用风险,使其区别于其他解决此类信用风险的制度。而由于保证保险的这一制度个性源自于保险制度,或者说是依托保险制度的先天优势建立的,同时也同保险制度集中、分散风险的制度核心追求相一致,所以其应当归属在保险制度项下。由此,保证保险的法律定性应当为保险。

二、保证保险的法律适用

(一)保证保险法律适用现状

基于多年来保证保险在我国发展的这一严峻现状,使得关于保证保险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说服力的的理论观点,致使理论界对该问题不存在统一的认识,理论的滞后影响到保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这一问题是保证保险在实践运用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立法缺位。尽管保证保险业务在我国兴起已有一段时间,但我国现行法律对该项业务的法律规范屈指可数。我国对 2002 年的《保险法》进行了一次修订,但修订后的《保险法》并没有涉及到保证保险,随后在2005年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仅仅是提到保证保险这一名词,接下来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也未对提到的保证保险的概念和具体内容以及法律适用进行明确规定。这种立法现状是造成保证保险业务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可依以及在司法实践中裁判不一的直接原因。

第三,现行银保合作关系存在障碍。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两类重要的两类金融机构,他们在保证保险法律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进行保证保险业务的实践中,二者存在一定矛盾冲突,或者至少说是存在不合作的现象。比如由于保证保险合同使银行错误的认识到有保险公司为其债权实现提供最后保障。所以其在借贷活动中放松了对借贷人的审查,间接地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而保险公司为抢夺市场,放宽对客户的要求,最终导致保险事故经常发生,不利于保证保险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

(二)保证保险法律适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对我国保证保险的法律适用的现状分析,为了使这一新生险种得以在我国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加强对这一理论问题研究的投入,期待尽快形成统一的理论认识。

其次,健全立法。 针对现行保险法中对保证保险的规定只是提及该名词的现状,立法者应当考虑对这一规定进行丰富与完善,同时行政机关或行业协会应当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人民法院应出台针对保证保险实践当中具体问题争议解决的司法解释。

最后,银行和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互相协调,优化合作质量,在不减少保险公司占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加强对投保人代偿能力的审查,最终实现共赢[4]。

参考文献:

[1] 任自力.保证保险法律属性再思考[J].保险研究,2013,(7).

[2] 尹成远,闫屹.保险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陈百灵.保证保险合同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4] 娄飞鹏.贷款保证保险:发展情况、现存问题及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13,(10).[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田金花 郭笑凝 云涛 蒋伟华 尹吉利

上一篇:护理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入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