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习能力,使其实现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篇: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

[摘要]本文在对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的基本涵义、作用及其基本结构深度分析之基础上,探讨了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教育学问题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长期以来都处于难堪地位:一方面作为师范生的基础必修课,地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却是声誉不佳,许多学生都抱怨其理论性太强,过于空洞。作为改变教育学教学现状的一种尝试,问题教学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与作用

“教育学问题教学是以真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的教学”。由于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基本原理多与实践相关或指向实践,而且教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而关注实践是教育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在传统教育学教学中,教育理论成为了学习的核心,虽偶尔也关注实践,但仅仅把它当作理论的例证。教育学问题教学则不同,它主要以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反思批判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今天这个创造力成为教育核心话题的时代,教育学问题教学的提出与运用实属必然,因为“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要弄清什么是问题情境,必须先弄清什么是问题。在教学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但也是最富歧义的词,它可以指教学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与毛病,也可以指教师设置的需要学生回答和应对的与教材有关的难题与障碍,还可以指与教学过程相关的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真实困境。对于问题的多义性,研究者早有关注。为避免歧义,有研究者甚至将本文意义上的问题称为原始问题,并将其和习题作了区分:原始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未被抽象加工的典型现象;而习题则是把现象进行抽象、简化、分解,经人为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0。因而本文所说的问题是指与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的、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顺此,教育学问题教学不是指有缺陷的教学,或通过提问或问答来进行的教学,而是指通过教师引入真实的教育问题并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问题与问题情境有关,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社会性存在,它外在于学生,学生也外在于它;“问题情境则不然,它不仅仅包括已知与未知的客观关系,而且要求主体参与这一关系,并反映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殊类型”,因而它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教学性存在。如果没有主体(即师生)的参与或不与主体发生关系,就不存在问题情境。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对问题情境一词作分析式解读:问题就是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情就是课堂中因为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氛围;境就是由问题建构成的一个学习域。因此,问题情境是指由于引入真实教育问题而激发起的一种使学生愿意全力投入问题探索的教学氛围。由此看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仅仅引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学生的参与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投入,而且还包括情感上的融入。

(二)问题情境的价值

第一,问题情境的变化过程表征着学习者素质的形成过程。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情境会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问题中蕴涵的新事物、新关系会不断地被学生发现,并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新素质就这样慢慢形成。“问题情境中的探索过程是与形成新的基本的心理形成物的过程相一致的”。第二,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问题情境,教育学问题教学就不能成立。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参与和探索,获得了隐藏其后的理论。获得教育知识只是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问题情境才是其核心内容。第三,问题情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浸沉度。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还有另外一项功能,那就是发动并使学生投入学习。问题情境的特征之一是要唤醒学生的情绪反应,这样他才会觉得解决这些问题是自己的神圣使命,进而才会产生寻找解决办法的迫切性,而且学生的情绪反应越强烈,学习的浸入度越深。

二、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结构

(一)教育问题的发现

教育问题是教育现实中发生和存在的困惑、困境或矛盾,其形式多样,性质各异。它是问题情境的核心部分,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围绕教育问题来进行。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教师一般不直接陈述问题,而是通过展现教育事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原始的,否则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原始材料。尽管问题是情境化的,但其中通常包涵对学生而言是新的、未知的教育原理或道理。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来掌握隐藏在深处的道理。建构主义区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概念和事实,必要时再将所学的东西再现出来,它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领域;而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把握原理的复杂性,并能将其广泛运用于具体情境,它涉及到的是结构不良的领域。同时建构主义者还指出,“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都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不论是从教育学的学习目的还是从学习要求讲,它都应该是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习应结合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这样才能学会将习得的知识用于具体情境。在通常的教学中,知识、原理、方法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而在问题教学中,它们是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和方法运用的情境。

(二)潜能状态的唤醒

潜能状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具备的智慧能量,它影响学生加工新信息的方式、速度和质量。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潜能状态决定着学生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角度和程度,还决定着外在帮助对他起作用的程度。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潜能状态或其潜能状态没有被激活,问题就难以被他理解和接受,学习时也不会产生心智上的张力与努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潜能状态是一个相对变量,它与学生的智能水平和问题难度都有关。一般而言,学生智能水平越高、问题难度越低,潜能就越大。“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他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⑦,

同时其收获也越大。在教学中,学生的潜能水平不是自动发挥作用的,它需要教师来唤醒和引导。唤醒学生潜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它要求教师应先于学习材料而呈现某种辅助性材料,这种材料与要学的材料具有某种相关性,通常在难度上低于要学的材料。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能够唤醒学生头脑中与问题教学相关的智能储备,并为新学习提供了固着点,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三)学习需要的激发

学习需要构成问题情境的融合剂和发动机。如果没有学习需要,问题就始终外在于学生,解决问题就变成了负担,最终导致要么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学生从内心抵制学习),要么学习成效极低(学生被动学习)。马秋斯金说:“问题情境生产的条件是提示新的关系、属性或动作方式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觉得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时,学习愿望才会长盛不衰,学习投入才会深入持久。而且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学习的必要性必须从学习内部产生。由于问题解决主要是凭借学生已有潜能进行,因而学习需要就产生于学生想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愤悱”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育问题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借用维果茨基的话讲,教育问题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教育问题的难度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问题本身难度过高,教师可将其进行分解,用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呈现给学生;也可采用搭脚手架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脚手架解决问题;反之,教师可通过提高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来增加难度。此外,教育问题的真实性也影响着学习需要。如果学生觉得教师呈现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且自己在现在或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可能遇到,那么就有利于学习需要的产生。总之,“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又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情感共振的引发

情感共振是问题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被忽略了。由于教育学问题教学是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的,因而情感因素就内在其中。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受到过关注,如早些年强调的非智力因素中就包括情感因素,但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一一仅仅将其当作学习的动力。实际上,情感之于学生的学习还具有比学习动力更重要的作用,至少,它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方式之一。在教育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学生经常会做出连他自己也认为不该做的事。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时教师仅仅将知识当作知识教给了学生,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此导致学生认可但不认同教师所讲的道理。“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个观点的对与错无所谓,对教育中的某种做法也无所谓,那么不仅学习是肤浅低效的,而且知识无法转变为学生素质。杨振宁曾说过:“学习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所有观点,而且还有了自己立场,并有捍卫自己立场的信念,学习才算是成功的。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情感的介入。首先,教师在阐述教育问题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其次,阐述问题时应带有情感色彩,使问题形象生动;第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育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应该说,教育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涉及到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但教育问题是一个实质性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属于策略性因素。因此,本文暂以教育问题为主线来阐述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

(一)以教育经历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多年,对教育有着自己的体认,许多教育事件都为学生熟知,甚至亲历过。所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通过引入学生经历过的教育事件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条重要策略。比如在学习“教师的素质”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讲述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教师。有学生讲到,他读中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但力求上进。经过努力,终于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高分,结果数学教师说他是抄袭的。自此之后,他怨恨数学教师,也讨厌数学课,于是数学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还有学生讲到,他喜欢物理课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物理教师。这位教师对于学生微小进步都给予积极肯定,当学生考试失利时他从不责备,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寻找失利的原因。此时,教师还可借机讲述三毛和席慕蓉读国中时不同的类似经验来印证学生的经验。通过学生讲述和教师的拓展,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昭然若揭:教师应热爱学生,但这种热爱不是空泛无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它表现为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等。

(二)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事件是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事态,它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一定的代表性。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情境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的某些最新动态,同时也了解一个更现实、更真实的教育。例如2010年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三学生高考前撕书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炒得火热。这是一种突发的性质不太恶劣的教育事件。通过引入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高考撕书,应该还是不应该?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还可以引入网友对撕书的不同观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反对者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是学生素质低的表现,是应试教育的恶果等。另有人认为,“撕书比‘撕人’好”,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但高考仍被赋予太多的符号和价值,对孩子来说,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层层重压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了,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隐忍不发,迟早会憋出病来,这远比撕书可怕。再说,放眼当前的教科书,说得刻薄些,价值并不大,没有什么保存价值,撕了并不可惜。还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撕书如此疯狂,既是张扬个性的体现,又是面对巨大压力的结果,应该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通过呈现撕书事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引述不同观点,学生对撕书现象的看法就会更加理性。

(三)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政策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与教育事业发展有关的规定。一般而言,由中央相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协商了的,不会有太多问题。故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以地方教育政策为主。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曾引入这样一项教育政策让学生讨论:四川某地为鼓励见义勇为,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因见义勇为牺牲了,其子女在中考时加20分。在课堂中,多数学生觉得这一政策没有问题,认为它有利于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同时对见义勇为的人也是一种补偿与安慰。为帮助学生思考,笔者在教学又引入了另外两项教育政策:一是浙江某地为推进房地产发展,规定如果买了开发区的商品房,其子女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二是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规定引进金融高管的孩子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此时,学生自然就发现了为英雄子女加分的教育政策的不合理性:政策的随意性太大,“加分”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会导致教育混乱。此时学生的认识仍比较简单,教师借机可以反问:父母见义勇为牺牲了,为什么不给其子女预留一个公务员的职位或其他什么职位,而偏偏把教育当奖品?此时学生意识到,这一政策证明教育没有地位,因为它危及了教育的独立性、践踏了教育的尊严。

(四)以理论争鸣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一般而言,教育问题是感性的、显性的,比较容易被认识。但有时,教育问题也隐藏得比较深,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发觉。后现代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有了某些理论视角时,我们才能发现问题。高清海先生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也曾说:“首先不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而首先在于你怎样去看人。”“怎样去看人”,反应的就是理论视角问题。也就是说,有些教育问题。必须运用相应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才能使其突显出来。否则,问题就不能被发觉。教育理论争鸣恰恰是这类比较难觉察的问题反映。这样的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要发现它相当难。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太可能直接展现问题本身,而引入学者关于某些现象的争论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课程”一章时,为引发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层思考,可以引入王策三教授、钟启泉教授关于基础课程改革中知识是否受到轻视的争论。这样,既可以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想素材,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分析作者立场的方法。

(责任编辑:赵淑梅)

作者:罗祖兵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题浅析

摘要: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习能力,使其实现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实习评价;策略

优质高效的学前教育实习活动,可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策略知识,提升其情境处理水平,训练其反思能力。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状况,不难看出,虽然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然而仍旧存在一些不足。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难看出: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④在实习总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

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

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

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

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总之,为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只有重视教育实习环节,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优化教育实习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工作,实现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09(3).

李玲.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中国成人教育,2010(2).

作者:闫芃

第三篇: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问题探析

[摘 要] 当前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出现伦理教育观念淡薄、相关理论贫乏、教育资金短缺、教师队伍不足以及教育成效有差距等突出问题,应当在赋予科技伦理教育人文关怀、充实科技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拓宽科技伦理教育经费渠道、建设科技伦理教育人才体系、推进科技伦理教育全面发展五个层面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素养,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助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技伦理;教育

科技伦理教育是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我国成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推进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时代呼唤我们,要想切实解决科学实践中的错误、偏离、争论等问题,就要从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上做以疏导和感化,高等教育作为科技事业的主阵地,担负起科技伦理教育的时代任务义不容辞。另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现代科技人才要求科技主体要在创造性的基础上,协调科技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的福祉和幸福做出贡献。高等教育为科技实践直接培养、输送大批人才,是进行科技伦理教育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问题的突出表现

科技伦理与科技发展的进程相伴相随,以善恶为基本划分,是在生产实践中达成共识的观念、原则、规范、情感的总和,可以有效调整、指导、限制科技主体行为活动。科技伦理问题的本质归结于马克思所论证的科技异化与人的异化问题,科技的走向与人的初衷和发展意愿相冲突甚至相背离,走向人的对立面,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渐行渐远,这种复杂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了高等教育环节,产生的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一)观念淡薄:轻视科技伦理教育

高等教育事业为培养专业的科学技术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最穩固的人才储备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倡导德才兼备的人才规划体系早有时日,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科技伦理教育的观念却较为淡薄。科技伦理教育没有充分协调统一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表现为重视才干与技能却轻视培育和践行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素养的状况。特别是一些偏重应用型的高等学校,集中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于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中,无论是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扶持还是后期跟踪评价环节,没有最大化发挥科技伦理教育的作用。长此以往,科技伦理与现有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脱节,科技伦理教育随之无法高度匹配教育发展的期望与正向功能。

(二)理论贫乏:核心课程教材不足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通识性的科技伦理教材指导整个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学习与实践过程。就目前情况来看,仅是在高等理工科院校或者科学技术哲学、科技伦理专业较为突出的学府中开设了专门的科技伦理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之间各不相同。尽管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开设了《自然辩证法》公选课程,但是对于一些职业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只能凭借政治公共课程约束和引导学术道德和规范,这正暴露了科技伦理教育相关核心课程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缺点。

(三)资金短缺:经费筹措渠道不畅

科技伦理教育属于新兴教育实践,面临着经费筹措渠道不畅的挑战亟待解决。教育资金只依赖于各级财政部门下拨教育资金这一个渠道明显是不够的,要想实现教育的“强”,还必须要求各教育单位内部组织的“活”。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理论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均衡,使得多数理论停留于学术成果,鲜有实际的成果转化的收益;校企合作的机遇呈现递增态势,但是企业不敢投入、投入较少的现象却司空见惯;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已经体悟到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却在迟疑、观望中延缓了经费筹措的速率。

(四)人才不足: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的培养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但是教育的步伐不容停滞,人才的滞后性为教育的发展需求又带来了新的矛盾。显而易见,我国专业的科技伦理人才相对非常薄弱,有科技哲学、伦理学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专家学者相抵较少,具备相关教学资格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的空缺。现有的科技伦理教育大多是以政治公共课程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科技伦理意识,加上政治公共课程的师资队伍本身就不均衡、不完整,因而要实现科技伦理师资力量与教育迫切需要相适应,依然任重而道远。

(五)收效甚微:教育成效参差不齐

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课程教材标准,没有组建具备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各院校都按照自身人文学科的现有水平独立进行教育活动,呈现出的教育成效参差不齐。科技伦理教育要求建立学术伦理,这是“对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本身所产生的外部性的影响进行伦理考量、伦理评估的标准和机制”,并非完全属于政治公共课培养人的知、情、意、行的范畴。科技伦理教育旨在统筹科学教育“产学研为一体”的学术道德与规范、学术伦理、生命伦理、责任伦理、生态伦理、技术伦理的协调统一,而国内现有的科技伦理教育水平都还在很大程度上缺失甚至缺位,导致该教育实践收效甚微。

二 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问题的出路选择

科技伦理教育本质上是协调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事业中出现的利益矛盾、意识冲突以及情感枷锁。科技要实现飞跃达到更高级的状态,就需要发挥科技伦理的协调、引导、规范作用,冲破禁锢,实现良性运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与教育融合的主阵地,肩负着科技和教育事业的重要担当,为科技伦理教育问题寻求出路,力争建立稳固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赋予科技伦理教育人文关怀

为了解决科技伦理教育观念薄弱的问题,要赋予科技伦理教育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最高目的就是要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崇尚向善的人文精神相统一,这决定科技伦理的合理性和说服力,直接决定着科技伦理教育的生命力。一是要在人文学科的课堂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让科技伦理成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二是深入挖掘教师科技伦理素养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的功能,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三是要在大众传媒的依托下广泛开展宣传和引导,以典型案例为突破口,营造求真与向善的科技伦理社会氛围。

(二)充实科技伦理教育理论体系

科技教育理论体系的不足还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探索过程,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发展。一是以共识的科技伦理原则与规范为基础,尽快协商、编订系统化的科技伦理教育教材。由于科技伦理规范的表达协调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种种关系与利益,因而教材编订的专业语境要符合历史性,松紧有度,用词准确。二是注重科技伦理理论的历史性。科技伦理规范的表达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以及科技水平的发展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三)拓宽科技伦理教育经费渠道

拓宽科技伦理教育事业的资金渠道是维护教育稳固推进的重要保障。一是各级财政系统要继续加大队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维护教育事业平稳运行。二是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新模式,高等教育要在专心学理论、扎实做科研的基础上,打通科技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获得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多方聚合社会教育资金,社会各界关注科技事业的群体,可以通过募捐、展览、科学技术体验馆等方式筹集爱心科技伦理教育专项资金,大众媒体也可以借助优势,广泛吸引社會力量为科技伦理教育事业做贡献。

(四)建设科技伦理教育人才体系

高等教育事业中科技伦理教育的普及化不仅能为未来社会提供具有扎实专业素质的人,更强调能够培养具有科学科技求真精神与伦理道德趋善相统一的高素质人才。一是壮大专业性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还应当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坚守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保持科技伦理教育事业鲜活的生命力。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作为建设社会的生力军。通过不断培育和引导,力争促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科学伦理意识,以科学伦理思维指导科研学术活动,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严守学术伦理边界。三是倡导各学校建立科技伦理教育的工作坊、学习室,定期开展科技伦理相关宣传教育,以研讨会、讲座、竞赛、学术沙龙、专题论坛等形式,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以此健全科技伦理教育人才体系。四是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筹建学校科技伦理委员会,以科技伦理的高标准、严要求指导科技人才发展的全部过程,发挥价值导向和评价功能,促进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人才体系日臻完善。

(五)推进科技伦理教育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科技伦理教育需要在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上下功夫,力争不输在科学技术的起点,不落后在科技实践的中途,不毁灭在科学技术的成果上,需要将以下工作尽快落实。一是尊重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注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科技伦理教育充分融入科学通识课程,旨在树立基本的科技伦理观念,树立良好道德观念,培养青年一代正确的科学认知和科学情感,为人才培养做足准备。二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普及化。要不断充实教材体系,健全教师队伍,尊重教育差异,在现有教育水平上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如通过微电影、“情景模拟”等方式吸引被教育者的兴趣,以外界干预和自主接纳的方式不断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三是要在全社会上下营造良好的科学科技伦理氛围。科学技术支持系统和单位要积极承担科技伦理宣传教育工作引领全社会崇尚科学,保护科技伦理边界。公民应当积极自主接纳和学习,缩小“数字鸿沟”,挖掘科学技术的最大价值,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向前迈进。四是科学伦理教育评价体系要不断完善。“将科技伦理教育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业准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做到规则细致,奖惩分明,从而激活科技伦理教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杨斌,姜朋.大学的学术伦理之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5).

[3]章乐.风险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学校教育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5(Z2).

[4]王前,杨中楷,刘盛博,郭驰.高校理工科学生科技伦理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究,2017 (07).

(责任编辑: 王义祥)

作者:王蓉 吕莉娟

上一篇: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