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73例疗效观察

2022-10-25

脑卒中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治疗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疗理念的改变和循证医学的发展, 提出了卒中单元的概念[1]。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模式,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9月7月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 我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151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并经CT或MRI证实为首次梗死, 病程均在7d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卒中单元组) 和对照组 (普通病房组) 。卒中单元组73例, 其中, 男性45例, 女性28例, 年龄37~80岁, 平均61.3岁。普通病房组78例, 男性47例, 女性31例, 年龄40~80岁, 平均62.1岁。上述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普通病房组治疗方法

按照脑梗死传统神经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脱水, 改善循环, 防治并发症。

1.2.2 卒中单元组治疗方法

在普通病房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由神经内科医生、康复医生、心理医生、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协作组, 进行康复功能初期评定, 制定康复方案。我们的做法: (1) 早期康复措施的采用:只要不影响抢救, 就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包括良肢位摆放、适宜的肢体被动运动、体位变换、定时翻身; (2) 不在患侧肢体输注液体; (3) 在患者意识清醒, 生命征稳定, 症状不再进展, 即开始进行系统训练, 包括PT治疗、OT治疗、ST治疗; (4)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要求至少有1位家属参与训练, 以便患者平时能继续训练; (5) 治疗过程中,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 医疗协作组每周召开1次评价会,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讨论和调整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天、治疗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arthel index, BI) , 由康复医师进行评定, 记录评定结果, 判断疗效。

1.2.4 疗效评价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NIHSS) 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3]。

1.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间比较使用以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异差有统计学意义。

注: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8, P<0.01

注: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t=2.56, *P<0.01;治疗前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t=2.46, ▲P<0.01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卒中单元组总有效率91.8%, 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73.1%,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

(表2)

3 讨论

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一种模式,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和健康教育, 可以促进相应功能代偿的建立, 更好地发挥脑的可塑性, 改变以往单纯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方式, 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存质量, 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1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 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 再给予卒中单元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卒中单元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卒中单元

参考文献

[1] Stroke Unit Trialists'Collaboration.Organised inpatient (stroke unit) care for stroke[J].The Cochrane Datebase of Systematic Reviwes, 2007, 17 (4) :197.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6~377.

[3]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上一篇:梅溪河渡口坝水电站大坝坝肩开挖爆破参数的选择下一篇:基于秸秆人造板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