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统计研究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统计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现已成为众多学科的不可缺少实用型课程,是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特征、生源特征、统计学特征的基础上,发现了目前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篇:统计研究生论文范文

基于统计软件的统计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统计软件越发重要。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统计软件的适度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统计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交叉知识。

[关键词]统计软件;统计教学;R语言

统计学作于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现象的重要定量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会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素养。鉴于此,统计学已成为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已有的教学经历和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能力等不同,多数学生的统计学习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同时由于新的数据形式不断出现[1]、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统计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对统计学教学提出了挑战,使得统计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统计学习方法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2]。文献[2]~[7]分别对当今统计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技术创新、教学改革等进行了总结和有益的探讨。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统计学学科建立比较晚,长期以来统计教育工作者存在对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应用中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虽有应用,但程度不深或方法不对,或心有余而力不足[8]。本文我们对统计软件对统计教学支撑做了初步的探讨,同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和应用建议。

一、统计软件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软件能用于统计分析,如SPSS、Stata、SAS、Statistica、S-plus、Minitab、R语言。除此外Excel也常被用于统计学教学。 不同的软件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很多文献都对此作了有关的探讨。统计软件的选择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来定,如软件的使用费用、软件获取的便利度、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教学目的等。商业统计软件如SAS、SPSS、S-plus等虽然普及度高,为大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商业领域人员所熟知,但使用成本高昂,非普通学生所能承受。因此从学生角度来考虑,希望软件的选择 (1)有利于学生在课后也能应用,而不只是在学校实验室,(2)与企业应用相匹配,学生掌握后,方便就业,(3)确保学生学习软件的时间不长,(4)易于获得丰富的帮助文档,(5)统计分析方法全面,(6)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在前面我们罗列的统计软件中,唯一满足这些要求的就是R软件。

R软件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创建,目前由R语言开发核心团队开发。R统计软件由于其开源、免 费、高效的特点广为数据分析者所推崇。R软件的优点:(1)相对于商业软件如SPSS、SAS等,R是免费的;(2)适用于多种系统,如Windows、MacOS、GNU/Linux 及Unix;(3)有着丰富的帮助文档;(4)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基础统计学、社会学、经济管理、金融、空间统计、生物制药;有不同领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开发者提供基于领域的数据和方法;(5)R是一种编程语言,允许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按照统计方法编写分析程序;(6)R使用者针对不同需求开发了不同的包,到2018年1月15日CRAN上收录了12097个各种不同的统计分析包。选择利用R软件作为统计教学辅助统计软件可以满足前述的学生对统计软件多种需求。 利用R软件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能力,丰富的统计软件包以及强大的统计编程能力辅助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可以使得统计学教学易于从传统的强调统计的数学因素(计算、公式、推导)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统计推理以及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评价等。 利用R软件辅助统计专业课教学,有利于做好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切割,如《统计软件SAS》,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

尽管上述优点,但R是一门编程语言,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有困难,尤其是对非统计专业的学生。为解决上述问题,R包开发者开发了一些友好的交互界面,如R Commander,RStudio等。R Commander(Rcmdr包)是基于R的图形化交互式界面。优点是无需用户记住各个命令的名字和函数的參数等。只需要通过对话框,采用鼠标点击按钮进行操作,这对于R初级使用者特别有吸引力,也有利于教师使用R进行教学。RStudio是一种R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其亮点是出色的界面设计及编程辅助工具。它可以在多种平台上运行,包括windows,Mac,以及网页版。与R软件一样,其也是免费和开源的。

二、利用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

鉴于R统计软件的优点,本节我们介绍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的具体实践。利用统计软件(如R)辅助统计教学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减轻计算负担

统计学基础课程中往往涉及到基础统计量的计算,如样本数据的方差、估计区间、检验统计量、回归系数等,还有包括分位数的查找。教学过程中需要花一定时间解释这些量的计算。统计软件应用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从这些计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比如统计分布的分位数、累积概率的计算等R中有系列函数可以轻松完成这些工作,从而让学生专注统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提供丰富的数据探索分析工具

统计软件的应用,尤其是R统计软件中的各种统计分析包,丰富了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的工具,提升学生直观认识数据的能力。例1给出了美国黄石公园老实泉数据探索分析结果。通过滑动图中的滑动按钮,可以清楚看到不同分组数对直方图的影响,另外通过点击图中下拉按钮,可以选择不同的拟合分布,选择与直方图最吻合的理论分布。

例1:直方图及分布拟合

library(mosaic) if(require(manipulate)){ manipulate(histogram( ~waiting,data=faithful,n=n,fit=distribution,dlwd=4),n = slider(5,40),distribution= picker(‘normal’,‘gamma’,‘exponential’,‘lognormal’,label=“distribution”))}

通过鼓励学生对数据进行探索可以促使学生对数据做深层次的思考,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为统计概念引出和进一步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三)抽象概念直观化

由于統计软件在计算和数据可视化上功能强大,基本即时可以得到想要的分析结果。因此应用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我们很容易通过更改各种统计方法条件,考察条件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使得理论与直观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回归分析中讲解异常点对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针对有异常点的数据和不含异常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的图示,让学生充分理解考虑异常点的重要性。作为统计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统计模拟常被用来解释统计分析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抽样分布和置信区间。与理论结果形成互补,更好地让学生领悟这些概念和方法的本质。例2我们利用R软件包TeachingDemos里的函数clt.examp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容量对样本均值分布的影响,从而导出抽样分布中重要的定理——中心极限定理。例3我们利用统计软件R包animation 中的conf.int函数,或者包TeachingDemos包中的函数ci.examp演示置信区间的构造,说明置信水平与真实覆盖率的关系。

例2:中心极限定理

library(TeachingDemos)

clt.examp(n=1)#图2

clt.examp(n=5)#图3

clt.examp(n=30)#图4

例3:置信区间

library(animation)#文献[9]

conf.int( )

# 或者

library(TeachingDemos)

ci.examp(method=“t”)#图5

(四)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编程思维是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思维方式。统计学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虽然在统计软件中有很多的现成的程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在理解好统计概念之后,自己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编写程序来深化和检查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编写计算最小二乘拟 合、残差和判定系数的函数,编写和测试这些代码需要他们正确理解相关概念,消除各 种可能的误解。R软件作为一种编程语言,可以胜任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五)对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形成有效的支撑

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的优点[10],包含:(1)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2)让学生对来源于实际问题的案例统计分析会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3)学生对案例中感兴趣的问题参与度更强。统计软件的应用可利于达到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想要达到的效果。

三、应用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统计软件与统计学教学的关系

统计软件在统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替代统计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因此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明确统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让统计软件的使用服务于统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切不可喧宾夺主。需要设计好统计软件在统计课程的教学环境,以及统计软件的使用程度。教学过程中不当地使用统计软件或对统计软件的过度讲解不但不能提升教学效果,反而会产生负作用,增加学生对统计学习的焦虑,产生厌学情绪。 在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公共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统计软件的接受度。对偏文的专业,重在演示,让学生理解统计思想,掌握统计方法;对偏理工的专业,在注重统计思想的同时,让学生建立编程思维和编程实践。

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在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软件的使用程度应该有所差异。在统计基础课程中 如统计学导论等注重统计思想的介绍。统计软件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统计的思想。而在一些高级课程中,统计软件的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数据分析。

(二)避免对统计软件的不当应用

使用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很容易完成许多复杂的统计分析,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对统计软件的过度依赖,同时减少了学生对相应统计方法的理解,从而导致对统计方法的不当使用。因此统计学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中的使用深度和方式。重视学生对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的判断和解释,让学生在对数据的探索和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中真正透彻地掌握所学统计方法。

(三)注重统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统计教学软件等教学辅助技术的有效融合

统计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共同作用后的结果。将统计软件合理地与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方法综合使用,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反过来,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能促使学生对统计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最终加深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结语

统计学由于其学科特点及其独特的思维使得学生在统计学习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如何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传输给我们的学生需要统计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任重而道远。国内统计学教学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统计工作者不断努力,需要做到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教育研究并举。在做好基础统计教育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文献[11]在对已有统计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统计学习的8条原则:(1)统计知识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2)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活动的积极融入;(3)有效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4)不能低估学生对概率和统计中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困难程度;(5)不要高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6)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其在推断过程中理解上的错误学习才能真正得到提高;(7)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可视化数据以及探索性分析数据;(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反馈,学习效果将大幅提升。这8条原则对我们进行统计教育教学研究和设计有着比较好的指导意义。兼顾统计软件的特点和这些统计学习的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搞好统计教育教学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国祥,李波. 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统計改革与创新[J]. 中国统计,2016(6):4-7.

[2] Chance,Beth,Ben-Zvi,Dani,Garfield,Joan,Medina,Elsa.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of Statistics[M].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 Statistics Education. 2007.

[3] Tishkovskaya, Svetlana| Lancaster,Gillian A. Statistic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A Review of Challenges,Teaching Innov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Reform.[J]. 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2012,20(1):114-115.

[4] Larwin K,Larwin D. A Meta-Analysis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Postsecondary Statistics Education[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1,43(3):253-278.

[5] 崔玉杰,刘喜波. R和Python软件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应用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92-193.

[6] 程胜. R统计软件及其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73-175.

[7] Dell’Omodarme M,Valle G. Teaching statistics with Excel and R[J]. Physics,2006.

[8] 刘超,吴喜之. 统计教学面对的挑战[J]. 统计研究,2012(2):105-108.

[9] Xie Y,Grün B,Pebesma E,et al. animation:An R Package for Creating Animations and Demonstrating Statistical Methods[J]. Jour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e,2013,53(1):1-27.

[10] Lane D M,Scott D W. Simulations,case studies,and an online text:a web-based resource for teaching statistics[J]. Metrika,2000,51(1):67-90.

[11] Garfield J,Ben-Zvi D. How Students Learn Statistics Revisited:A Current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atistics[J].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2007,75(3):372–396.

[责任编辑:林志恒]

作者:周晓东 王云娟

第二篇: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统计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现已成为众多学科的不可缺少实用型课程,是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特征、生源特征、统计学特征的基础上,发现了目前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统计学;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教学改革

统计学是一门数据分析的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的不可缺少实用型课程,也是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征的要求,独立学院统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特征

根据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独立学院属于第二类高校,其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要针对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独立学院生源特征

首先,文化基础总体较差。独立学院的生源是本科第三批学生,录取分数低于独立学院依托母校50分-200分不等。学习基础和个性差异型很大,大部分同学自律性较差,一般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难以集中精力于学业,学习习惯与方法相对较差,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但是这些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过于强调个人喜好,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其次,不能正确看待批评,心理承受力较差。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较好,部分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顺境下成长起来的,心理承受力和调整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最后,不能面对现实。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有的学生始终不愿承认和普通本科学生的差距,导致对大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严重缺乏自信。

(三)统计学课程特征

统计学是一门论述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规律,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统计学不但要求掌握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及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学生容易觉得困难和枯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传递深奥抽象的理性认识,这更符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

二、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认识不清,教学中往往采用与本部统计学专业相同的教学体系,在统计学课程的讲授上强调理论教学重要性,注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殊不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统计的学习,很可能就仅限于统计学这一门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失去对着门课的兴趣,同时也削弱了这门课对学生的重要性,或者针对独立学校学生的特点,将统计学的理论讲授内容进行缩减,只讲主要几章基础的、传统的、经典的统计学方法,希望学生有一个扎实的统计学基础。由于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预期效果难以实现,反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讲授内容减少有很多在实践中产生现代统计学的新方法没有讲授,在实践中可用上的统计学知识很少,使学生难以明确统计学课程学习的意义,偏离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问题。近年来,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军事和科学技术中,同时它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发展成为边缘学科,用统计分析进行科学化管理、决策正在起步,也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统计方法,应及时将成熟的方法纳入教材,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大部分教材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即更加注重新统计方法的介绍以及统计应用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统计软件让同学们能体验统计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材更新都跟得上统计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不是所教材都是针对应用型本科来编写的,大部分本科统计学教材在在介绍统计软件用是都以EXCEL为例,而在统计软件里EXCEL是最简单的,功能最不全面的,有很多统计方法的应用都实现不了,几乎称不上是专门的统计软件,并且大部分教材案例较少。而且在教材的选用上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选最适合的教村。二是教师的问题。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说,在讲授统计方法的同时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注重这类方法在学科的应用,这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坚实的统计学基础,还要对相关专业有一定了解。部分老师不注重学习,不注重知识更新,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仍按自己老的统计学知识体系来讲解,没有跳出传统的以社会经济统计知识体系为主的内容框架。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和个性差异性很大的现状,划齐归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实际效果。而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统计教学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过于强调学生的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师引着学生朝自己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质疑发问精神的培养。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学习的统计的意义和用途,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无论是从教学对象不是教学内容来看,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待进一步改革。

(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独立学院突出应用性、学生自律性、有恒性较差的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承担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的教师主要由两大类:一是统计学科班出生的教师,这类教师有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统计学最新发展动态也比较关注,但在课堂组织上及教学方法上不如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教师,有的教师对授课对象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二是专业课教师由于专业建设的需要从事了统计学教学任务,这类教师有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对统计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有较强的经验及深刻的认识,同样在教学方法也有待加强。

三、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确定非统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的专业来说,同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我们要防止只讲专业统计软件应用、不讲统计原理的高职院统计教学模式,也要防止注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的统计专业学生所用教学模式。独立学院非统计学课程教学要走“以应用为导向,以数据收集+统计基本原理和思路为中心,以统计软件为手段”的统计学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强调各种统计方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注重对统计基本原理及统计思路和思维方式的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统计素质,培养出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学习能力的人才。

(二)配套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本着应用导向型学习原则,教学内容应力求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突出“简明实用”,要特别强调统计思想、应用和案例教学,着重在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体现统计的方法论思想,围绕培养学生统计意识为目标,以案例为主线展开教学的主体框架。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统计意义认识,尽量压缩描述统计部分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现代统计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在实用的基础上安排内容,重点就知识的实际意义、应用条件和应用方法展开。在内容的讲授过程方面,对独立学院非专业学生来讲,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是最关心的,应该尽可能地讲细。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授课班级学生现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班级采取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做到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教学内容还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于抽样推断、假设检验这样的内容,由于很难从理论上向学生说清楚,可依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然后抽象,实现内化。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可将教学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的项目,每个项目的可设计多个内容,但必须与同学们所学专业挂钩。项目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在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结果评定的三个过程中让同学们深层次地思索学习目的,体验完成项目的成就感,最终达到真正掌握抽样调查这一统计方法的学习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具备理论知识掌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实现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统计各章节都可选择一些契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综合案例进行教学。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出发,将统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阐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产生背景、应用条件、基本思想,在案例中学理论、学分析、学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总之要根据授课班级特点及教学内容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正确学习观

针对独立学院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现状,在教学要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督促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即所谓授之以渔。针对学生自控能力差的特点,需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教学过程要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要清楚认识普通本科学生的差距,树立正确的统计学习观念,提高统计素质,使学生有正确的统计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统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统计学习习惯,发掘统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体系。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把握学科发展新动态,学习在各学科应用中产生的新统计方法、新的统计软件。其次要学习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明确授课对象培养目标。再次要与统计实践部门开展项目合作,如专业的数据调研公司,民意调查中心,政府统计部门等,在实践中积累统计应用知识与经验。最后要研究学生心理,分析教学对象,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教学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高教学效率。学校管理部门应从制度上入手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3、李立清.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7(7).

4、朱凡.基于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9(7).

5、雷雪峰等.独立学院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消费导刊,2009(7).

6、张小东等.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教育探索,2007(6).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农业院校文科专业统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5203078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李立清

第三篇:BOP服务贸易统计与GATS服务贸易统计的比较研究

此论文是2010年黑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刘黎明

[摘 要]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体系有传统的BOP统计和新的GATS统计,两种体系存在不同之处,然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没有一套被各国所公认并遵守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本文在介绍BOP与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基础上,重点对BOP与GATS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定义和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BOP统计 GATS统计 FATS统计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服务贸易的统计问题。但由于服务贸易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点以及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统计状况的不同,长期缺乏统一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和统计标准,服务贸易统计远远落后于服务贸易的发展。1994年,作为“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终成果《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正式签订,标志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BOP与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1.国际收支统计(BOP)的定义。按照国民经济核算(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劳务、非金融财产收入和投资收入都一并放在服务贸易项下,第五版则明确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统称为BOP定义。

2.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定义。1994年4月15日达成的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有别于GATT对货物贸易的定义。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模式:(1)跨境交付,自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直接投资企业);(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由此可看出,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是针对服务的不同提供方式给出的操作化定义。

二、BOP与GATS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定义的比较

与国际服务贸易的两种定义相对应,就产生了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体系。一种是传统的BOP统计体系,另一种是GATS统计体系。由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两种定义不同,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存在诸多差别。

1.产生的背景和所发挥的功能不同。SNA所涉及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一国生产的服务产品有多少被国外居民使用即服务出口,本国居民使用的服务有多少是国外居民生产的即服务进口,以及服务净出口在GDP中的份额。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SNA的一张基本表,它所定义的国际服务贸易也是跨境贸易。GATS体系是在“乌拉圭回合” 多边贸易谈判的基础上达成的,代表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意愿。GATS所涉及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主要目的在于全面反映一国围绕服务交易,通过包括贸易与投资在内的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全部收益。

2.观察国际服务贸易的立足点和范围不同。BOP统计立足于交易者的常住性来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界定常住性的依据是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GATS统计则立足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角度来定义国际服务贸易,认为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经济体拥有所有权的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易,而不论交易单位归属于哪一个经济体的常住单位。立足点的差异导致了对国际服务贸易范围界定的不同,集中体现在对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的服务的处理方式不同。

三、BOP与GATS两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

1.BOP与GATS统计范围的比较。BOP统计重视服务贸易这类交易活动完成后的资金流即国际收支,而GATS统计则比较重视各国服务业的开放和服务贸易这类交易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总的说来,《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中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体现的是属地原则,而GATS中服务贸易的内涵则体现的是属人原则,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SITS)》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再现了GATS中的属人原则。

BPM5把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某一经济体中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服务贸易。居民、非居民是以其“经济中心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的,服务贸易发生的“经济中心地”在同一个经济领地,通常指主权国家内。GATS中的“自然人移动”和“商业存在”模式下向东道国提供服务就不能被BPMS体系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即使母国总公司获取了国外附属机构的经营利润。属地原则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产生了较大的限制。

GATS从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出发来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摆脱了“居民”这个概念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的纪录的束缚,与之相对应的是“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消费者”。“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消费者”的经济中心地可在东道国,也可在母国。因此,服务贸易的内涵相对于BPM5的统计范围就有了较大的不同。这种方式定义的国际服务贸易不再有属地原则的特点,而具有属人原则的特点:同一成员国的自然人之间发生的服务交易界定为成员国国内服务交易,不同成员国自然人之间发生的服务交易则界定为国际服务贸易。

2.BOP与GATS统计分类的差异。BOP服务贸易统计和GATS服务贸易统计对服务贸易的分类都是参照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法”制定的,但二者在具体分类和统计内容上存在差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服务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10大类。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分类,服务贸易具体包括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等12大类。MSITS在进一步扩大经合组织和欧统联合分类的基础上规定了《扩大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按EBOPS搜集的数据基本能满足GATS中FATS服务贸易谈判所需的细目以及对全球化研究的需要。因此,除政府服务外,BPM5/EBOPS组成部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覆盖范围基本吻合。

3.BOP与GATS统计体系的过渡。目前IMF与WTO对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都来源于各国的BOP统计,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BPM5要求建立的BOP统计中的属地原则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就产生了对属地原则向GATS中属人原则进行拓展的需求。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和各国间人员流动急剧增加均对属地原则的BOP统计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带给服务业的影响会远远大于其对商品制造业的影响。由于服务具有的特点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与服务贸易量成正比,目前对服务贸易增量贡献最大的就是通过商业存在模式绕过国界提供的服务。经济全球化带来境外旅游、跨国公司内部人员调动、外国人非永久性在本地就业等等的人员急剧流动,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通过自然人移动方式提供的服务占整个服务贸易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而BOP遗漏了采用这种方式提供的服务贸易的大部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再者,当今国际服务贸易中“商业存在”形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商业存在形式中交易双方均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同一国居民,因此BOP统计对其提供的服务贸易没有进行反映是不合理的,面临着重大挑战。

因此,虽然目前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基本来源于BOP统计,鉴于GATS是指导和衡量WTO各成员国服务领域开放程度的基本框架,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统计都将逐步过渡到GATS统计体系。

四、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日益突出,WTO与各国政府正全力推进对服务贸易的统计进程,国际上正密切关注一套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的、规范的、可操作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建立。完全按照GATS统计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就意味着对BPM5为基石的现行统计框架的挑战。若舍弃BOP统计另搞一套,对谁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国际社会必须在GATS需求和现行统计体系之间找到一个可通融的解决之道,而MSITS应该起到这个作用。

MSI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广义解释是在涉及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原来意义上的服务贸易之外,延伸到国外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前者为BOP口径的服务贸易,后者正式表述为国外附属机构服务贸易(FATS)。MSITS本身的说法是:“本《手册》以构建描述国际服务贸易交易的两个基本模块为主体框架。”MSITS不是建议建立一个全新的统计体系,而是基于现有的统计体系之上进行“EBOPS十FATS”。对这种“1+l”服务贸易统计的“二元架构”在SNA大框架下分别操作,配合使用,共同实现描述一国服务贸易总体状况的思路,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科学统计发展的新趋势。

总之,对服务贸易的统计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建立符合GATS关于服务贸易定义的、而且能够充分满足贸易谈判和协议履行等方面需要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不仅要解决国际社会在观念和方法论方面的共识问题,而且还取决于各个国家贯彻实施的具体条件。

参考文献:

[1]贾怀勤.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背景[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3)

[2]程心章.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商业存在的统计规范问题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3)

[3]袁凯,项国清,任伟宁.论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的属地与属人原则[J].国际贸易问题,2005,(4)

作者:刘黎明 尚天舒 李宏雷

上一篇:计算机维修论文范文下一篇:教授评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