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022-12-14

第一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

郑桂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091班 学号20091304815 摘要:通过自己旅游的切身体会和一些学习的感悟,讨论关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旅游资源的一些概况;第二部分讲述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现状,从而使读者认识到现在旅游资源的问题严重;第三部分是造成旅游资源的现状的原因,原因分为四个点。第四部分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这部分分为六个小措施。 关键词:旅游资源

旅游业

保护

开发

一、旅游资源概念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现状

没有了旅游资源,旅游业就成了一个空洞的东西,没有内涵。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导致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伤害,其实这是一个小例子关于人类如何不顾一切地获取地球的资源,但是人类却不知道他会伤害到我们美丽又可爱的地球妈妈。差不多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是伤痕累累,有些事因为岁月留下的痕迹,自然衰败;更多的是我们人类对旅游资源的伤害,包括工农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者活动的破坏。这个是正在被破坏的长城,除了自然对它的磨损还有旅游者的不断践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来讲,经济的发展必然后果的就是环境的破坏,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却带来旅游资源的破坏。

三、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1、自然衰败。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旅游资源。例如寒暑变化,风吹雨淋以及动植物原因,旅游资源在自然状况下也会发生缓慢的改变,这种缓慢风化石旅游资源的另一种自然衰败。我国的乐山大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人类对与自然衰败是没有办法去阻止的。

2、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工业上的“三废”对旅游区影响十分严重,例如在

区内有污染性的工业,会对旅游区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空气污染又会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不仅损害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还对旅游资源有腐蚀破坏。水体污染也是十分严重 的问题,洞庭湖的鼠患也是水体污染引起的。落后的农业上产方式,无计划的过度伐木、采石、取水对风景区破坏不仅严重,而且后果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3、旅游活动的破坏。古代的丰富多彩的石刻、雕塑、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自从旅游开发之后,大量游客不断映入,加速自然风化的速度,导致古迹的损坏,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的双重作用下,受到严重的损坏。游客的踩踏是旅游区的地面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故宫许多大殿前和内部的路面地面因游客密度较大而严重 磨损。

4、游客素质低。在我国,游客的素质普遍偏低,很多人对景物随意刻画、涂抹,任意毁坏旅游资源。最典型的是在一些景物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此外,有些游客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这不仅污染到旅游景区,还对影响到自身的素质形象。很多游客不懂得欣赏旅游资源,他们任意采摘花朵或者在旅游景点拿点东西作纪念。

四、合理利用开发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很多旅游资源被破坏都是因为我国的法制不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的一套奖罚制度,为了很好好地保护旅游资源,必须通过立法手段加强保护,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干涉和惩罚,对损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严厉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2、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倡文明旅游。首先要纠正这个错误观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事实告诉我们,旅游业并不是“无烟工业”,它作为一种产业也会生产并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并且破坏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还要认识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这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利用一些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例如相声、小品还有一些漂亮的艺术品作为载体。

3、潜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开发旅游资源必须坚持旅游开发的“时序性”。潜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军,对于这种资源一定要保护为先。我们是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为我们的子孙着想。如果潜在旅游资源被破坏了,旅游业就也就是走到终点了,没有更远的发展了,所以保护潜在旅游资源是保护旅游业的头等任务。

4、开发中的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保护措施不当,是不少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时候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开发规划中,应该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计划和实施老板有资源几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而且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开发那些对环境影响少的项目,还要与周围社会环境相协调。

5、利用中的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对策。首先,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建立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一些习惯好素质高的游客进行奖励;有奖一定有罚,对一些破坏旅游资源的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再者,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控制旅游项目,撤除一些会导致水体空气污染的项目;此外,控制游客的人数;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最后,建设一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我国缺少这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先对在职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还要培养景区专业人才。

6、旅游资源保护的建设对策。培修复原,整旧如故,尽量使用原材料对旅游资源修复;仿古重建,由于一些原因一些旅游资源已经消失,但是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我们可以仿古重建;生态建设,在景区内加入生态建设,使旅游资源不仅得到保护还更加具有旅游价值;减缓珍贵文物的自然风化,在裸露的资源上加罩或盖房子给予保护。

总的来说,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我们都应该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旅游业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 《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

雷明德 《旅游地理学》

西北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三单元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编写孙振审定刘亚晓

一学习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二 学习方法

1. 阅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2. 结合课本资料,总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 讨论完成问题探究。

学习重点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意义

三基础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定义:

(1)广义:包括水圈内的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时空分布___________

(1)具体指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谦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来衡量

(2)从大洲(南极洲除外)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从国家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我国居第___________位

3.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___________的大小

4.水资源的——————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5. ___________的进步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___________,人类活动排放的___________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___________

7.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___________;开渠饮水;___________、人工增雨等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___;重视改进农业—___________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____等

四问题探究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的得到什么启示?

(4)以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课堂检测

1.(A级)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2.(B级)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

②我国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

③我国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

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⑤我国南方河流流程长,支流众多,内河运输十分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⑤

3.(C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数量能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B.水资源的质量更能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C.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大小

D.水资源的质量能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在成本投入就不同

4.(D级)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回答: 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比较表

(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是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我国为解决这些地区的缺 水问题,正在实施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答案:1.B 2.A 3.B

4. (1)丰富少

(2)五分之一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

(4)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课后反思:

第三篇: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某河水资源的议案

xx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xx古城,有着深厚的蒲骚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石膏、地下盐、温泉资源。近年来,xx城市“三大板块”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但在xx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xx城作为地处xx平原北部的一座城市,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的尴尬境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人民的生活依存于水。从2010年起,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xx平原,一直遭受着旱灾的困扰,作为xx城的生命之河xx河,也经常出现断流、干涸、水质差等现象。

一、主要问题

1、水资源贫乏的问题

受全国气候影响,xx平原很多地方都出现间歇性旱灾。由xx流经xx城的xx河,上游有高关、短港等大中型水库,气候的原因加上这些上游水库的常年蓄水,使xx河经常出现断流、干涸等现象。我市自来水取水点一般设在xx河,碰到干旱气候,城区13万居民的生活用水都很紧张,再加上工业用水的消耗,让xx城的发展时刻遭受水资源贫乏的影响。

2、xx河水质差的问题

xx河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城区污水污染。目前,城区生活污水主要排向老县河和城区周边的一些死水堰塘,由于老县河和这些死水堰塘容积有限,最终还是通过闸口排向xx河,造成xx河的污染。一个是工业废水污染。xx河下游的盐化化工公司的工业废水主要排向cc的xx河,当工业废水积蓄过多,而上游水流量不急时,xx河里污水就会倒灌到xx河,对xx河造成较大污染。最后一个污染源头是xx河上游,河两边兴办的畜禽养殖场的污水大量排向xx河,也对xx河造成较大污染。

二、解决办法

1、治理水污染。一是将市内xx河两岸的畜禽养殖场尽快搬离。二是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金补贴的模式建设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城区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排向老县河和死水堰塘,短期看起来成本低,但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不具备持续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的处理,会日益困扰xx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早投资早受益,该工程应列为市委市政府重要实事工程尽快落实。三是增强盐化工企业污水再处理功能,督促盐化工企业拿出专项资金,改造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在企业内部内循环,重复利用,达到减污排污目的。

2、留住水资源。根据水利部门测算,全市水资源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5-8月份多其他月份少,年内分配不均,过境客水量大,但利用率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xx亿立方米,过境客水总量年均达约xx亿立方米,利用率仅占x%。留住过境客水,是解决xx城水资源贫乏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一是深挖xx河,增加xx河xx城段的容量,让它成为一个大型水库。二是兴建橡胶坝。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再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管路用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橡胶坝运用条件与水闸相似,与常规闸坝相比又有以下特点:一是造价低。可减少投资 xx%~xx%,可节省钢材xx%~xx%,水泥xx%左右,木材xx%以上。二是施工期短。坝袋只需3天~15天即可安装完毕,多数橡胶坝工程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三是坝体为柔性软壳结构,能抵抗地震、波浪等冲击,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可用于城区园林美化。四是维修少,管理方便。橡胶坝袋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25年。建议将橡胶坝建在xx河与xx交界处,橡胶坝建成后,不光可以解决xx河蓄水的问题,还可以有效阻止xx下游工业废水对xx河倒灌的问题。

xx河是xx城人民的母亲河,她为xx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心母亲河,善待母亲河,改造母亲河,她会回馈给我们更加丰厚的回报。

第四篇:关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错题资源的研究

关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错题资源的研究 ——(以小学年级段语文成语教学为例)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题目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待学生的错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却会出现许多相似的错题现象,合理开发利用好学生的错题资源,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每位教师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关键字:语文 错题 资源开发 成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仅反映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更是一种尚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进一步分析学生所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就可变“废”为“宝”,将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缘起

1、语文错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

小学生做语文练习,无论是课堂、家庭,笔头、口头或其它类型的题目,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小学生。由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完善,语文做错题应属于正常现象。事实表明,人人均有可能做错语文题,只有错多与错少的区别,没有“不错之神”。教育家说过,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允许他们犯错误,人只有犯了错误,在错误中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成长。同理,在语文学习中做错题也可算是小学生的权利。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们应有正确的错题观,允许学生出错,宽容错题,延迟评判,着力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题,分析错因,及时订正,反复复习。

2、错题是教师上课时开发语文资源的重要内容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错题正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带有童气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善抓“错题点”,可以归类追因,找出对策;可以纠错研错,反败为胜;也可正误对比,探误真知;还可以反思教法,改进教学„„找出学生错题教师误导的源头,关注学生做题出错过程的体验,讨论错误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点石成金让错题“变废为宝”„„总之,语文错题完成可以成为教师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宝贵探点。

二、课题的界定

语文错题: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有错误的语文题;它包括书面的、口头、操作三类,又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层面。

教学资源:在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讲、阅读、研究、实践等方式,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自然与动态生成的可用来“利教研学”的信息来源。

开发:开启、开拓,发现、发掘,以便于利用或达到利用的目的。

三、课题的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从情感准备状态来说,布鲁姆认为,学生以往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情感准备状态;学生对某些学科感兴趣与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成功学习的经历,学生很可能会对认知或情感目标都抱积极的态度。显然,通过对错题的诊断与辅导,首先可以让学生克服以往学习的误区,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的辅导和关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知识准备状态来说,学校中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后面的学习任务都是建立在前面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如果前项学习任务中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他们的成绩水平和学习速度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对教学错题进行诊断和辅导,以便提高学习语文的效果。

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无疑对本课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言语—语言、音节—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与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每个人还有着不同的智能组合方式。它倡导积极的“学生观”,强调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的水平,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它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倡导多元化的“评价观”,主张多维目标、多元主体、多样形式、多样方法的形成性评价来取代单一的终结性卷面评价。这些观点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3、课程改革新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其基本出发点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语文学习情境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语文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有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教学的要求,并且高度概括了这种开发利用的特别应是“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各种有效资源,语文错题就是其中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关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论述: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其目的是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课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包括失败的教训)。学生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现在的学生处于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视野开阔,接触面广,知识丰富,表达能力也强,他们的知识信息(包括错误)和一些技能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教学资源的一部分纳入教学中来。因而,教材不再是那本“以人为本”的课本,而是以课本为起点的资源利用,资源开发和资源再造。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对象

(一)研究的目标

1、探索将“语文错题”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操作要点,以便有针对性地深化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弄清造成“语文错题”的相关要素及主要原因,探究小学生(为主)、教师、家长“预防或纠正语文错题”的有效策略,以便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素养、教师的导学水平与语文教学质量的相应提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各年级常见“语文成语错题”的类别及示例

2、巧用“错题”开发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微型案例研究

3、探索小学生自我纠正“语文成语错题”的新颖、可行、有效方法

4、小学生成语题(概念题、选择题、填空题„„)常见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三)研究的对象 某实验小学年级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书籍、报刊、网络中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同类研究的动态,借鉴已有成果,寻求新的生长点,进行深入研究。

2、调查分析法

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等形式,在自然状态下调查,整理归类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分析形成原因。

3、案列研究法

有选择有代表性的错题,将它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进行案例研究,从不用方面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教训,探究造成错题现象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经验,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完善、运用及推广。

4、行动研究法

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方案,并付之行动,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行为,以提高实践运用的价值。

5、个案研究法 从各类特殊学生中确定若干个体为个人个案;若干“同质或异质小小组”为团体个案,分别进行跟踪调查,横向与纵向对比,追因疏导,探究“防错题,纠错题”的有效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收集整理错题。收集整理错题,是把错题变隐性资源为显性资源的开始。学生做作业,包括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各类测试等出现的成语错题专门用一个本子抄录下来。教师经常性检查学生的错题登记本,检查他们是否及时登记,是否有漏登错登的情况,培养他们养成及时主动收集错题的习惯。

二,正确解答错题。

1、表演式解答

借鉴综艺节目的启发,灵活运用表演猜测掌握成语。如“坐井观天、一刀两断、相依为命、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饼充饥、望眼欲穿、望梅止渴”,引导做对的学生上台表演,以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演出每个成语的意思。

2、幽默问答式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愉悦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将学生抄录的一些成语幽默地组织在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回忆。如“最大的地方有多大?”(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3、神话、寓言、典故式等成语故事解答法 许多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让做错的学生自己探究成语的出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扩大眼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根据错题本创造性地编发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多次解答同一个题目之后,可能会把答案熟背下来,也可能因为机械重复而产生倦怠心理。而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来说,如果仅仅局限于正确解答前期错题,不一定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能力。所以,在学生习惯于正确解答前期错题的基础下,如何消除重复练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错题登记本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我们要着手解决的。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制定决策,组建机构,明确职责,组建管理模式,草拟研究方案。方案是研究的蓝图,直接关系课题研究的成败,首先,我们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进行了前测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择和论证研究课题。

(2)、组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制度。

(3)、开展“某实验小学学生语文成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某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成语教学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验证阶段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课题研究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以五个环节为研究目标;以“专题研究、课堂研讨课、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学生个案记录”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3、总结结题阶段总结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珍惜学生探究的成果,建议学生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保存。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纠错本和探究心得与同学分享。课题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之整理出来形成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主要表现为:

(1)、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 (2)、组织对研究成果的检测工作。 (3)、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4)、申请结题。

(二)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论文汇编、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学生个案分析等,以及部分学生作品,如成语纠错本集等。

八、课题的先进性和特点

一直以来不少学生、教师、家长都一致认为学生做错了题目就是学生没有学好一门课程,甚至有些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打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上课瞌睡了吧?”“怎么学的,这书白读了”,“昨天刚学的就忘了”等等。假如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错题不加以引导和利用,那么当学生再次遇到这些题目时,还是会继续错下去,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是很难有提高的。对错题不闻不问是糟蹋错题资源,学习当然难有进益。把错题只是作一般性订正便抛在一边,是对错题资源的低效利用。本课题旨在通过把学生语文成语学习中的错题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使其变废为宝,使错题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另一大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利用错题资源,有助于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成绩,有利于让学生跳出题海训练的怪圈,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文错题”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一大创举,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式,而将“语文错题”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应随意加以指责和严肃批判,要树立正确的“错题观”,宽容错误,善待错误,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这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课堂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发现、收集和利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错解问题资源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存在的错解问题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弥补学生的“不足”为教学目标,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尤其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出错。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将“错误”变成一笔财富,相反,如果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正确利用,任其自流,不闻不问,那“错误”就只能是个“错误”,永远也不能成为教学相长的财富。

第五篇:合理开发和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用书里,每一课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游戏、绘本、儿歌、小故事、读本、视频等等。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巧用这些教学资源,上好、上活《道德与法治》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课前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给予指导。兴趣是开启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要让小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首先要抓住儿童求新求异的心理,提供新鲜的东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这些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可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课前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第一册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时,可在课前组织一问一答式口令体验游戏:

师:“铃声响。”生:“坐端正。”

师:“嘴巴。”生:“紧闭。”

师:“眼睛。”生:“向前。”

师:“双手。”生:“摆平。”

师:“耳朵。”生:“听清。”

课前的这个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师再顺势引导:“校园里除了铃声这个号令外,还有哪些号令需要大家遵守的呢?”老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小小‘指挥家’,威力非常大。只要它说话,我们都听它。大家找一找,藏在哪里呀?”学生就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课堂小故事,学生明理快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尽量少空谈道理,重在调动学生的切身感受,强化体验,寻求学生自身的认同,将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变为内在的需要,从而让学生感到“道不远人”。而在课堂中通过讲小故事的形式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如在教学第一册第4课《上学路上》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插图中呈现的是学生上学的不同场景图),再引导学生交流上学路上怎样才安全。对交通信号,学生要铭记在心,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时左右瞧。”“靠右行,不追跑,抓紧时间不迟到。”在培养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意识时,老师可利用小故事这一资源,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理。

小故事:一天放学的时候,当我和同学快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身旁突然闪过一辆自行车,骑车的是个年轻人。我感到他骑得太快,就跟同学说:“这么快,真危险。”话音刚落,就传来了“咣当”“啊”的声音,还夹杂着一个女人的尖叫声。我俩走近一看,原来那个年轻人撞到一位老奶奶,两人都痛苦地坐在地上。

学生听了小故事后,被深深吸引,自然而然进入故事情节之中,他们为老奶奶和那个年轻人捏了一把汗,觉得年轻人的行为真不应该,这样很快就明白了上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

三、课外小绘本,润物细无声

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巧用绘本素材,能引领孩子世界的成长,绘本可唤起学生个体的自我体验,能实现与图中人物的心灵对话,同时,故事与图画能够留给学生思维上的想象空间,这些在儿童品德教育中起着潜而默化的作用。如在教师教学第一册11课《别伤着自己》后,可布置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关于家庭生活的小绘本:1.关于哪些日用品可能会带来危险的《你不能受伤》;2.关于一个人在家要注意什么的《一个人在家我不怕》;3.

关于厨房危险的《煎锅起火了》;4.关于受伤后怎样处理的《小身体大学问:我受伤了》;5.关于家中有毒品的《小身体大学问:小心,有毒》;6.关于用电安全的《苹果猪触电了》;7.关于防火的《狐狸和魔法铜像》;8.关于误食的《大人糖豆》。学生与家长通过亲子阅读以上小绘本后,基本上掌握了在家中的安全知识,达到了对课文学习后的深化和拓展。

此外,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视频、歌曲来调动学生兴趣;运用儿歌、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或读本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

上一篇: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计划下一篇:护理岗前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