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培育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科技创新培育范文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李长春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提供强大支撑

新华网福州3月27日电(记者梅永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在福建调研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进程中,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提供强大支撑。

3月24日至27日,李长春来到福州、莆田、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进企业、入农户、下工地、走访宣传文化单位,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对台文化交流等进行调研,听取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福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福建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李长春十分关心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专程驱车一百多公里赶往平潭岛,察看开发建设情况。看到昔日偏远的海岛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李长春十分高兴。他指出,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拓展两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突破口,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体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主题、主线要求的科学发展之区,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改革开放之区,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文明宜居的人文生态之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清正廉洁之区。在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得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时,李长春给予充分肯定,希望福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优势骨干企业,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李长春调研的一个重点。他来到莆田市西天尾镇龙山村,与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走进村文化室了解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李长春指出,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在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李长春与正在上网的小学生们亲切交谈,对福州市依托教育网信息资源开展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做法表示肯定,勉励他们不断丰富内容,扩大覆盖面,为更多青少年学生提供绿色上网空间,开辟“第二课堂”。在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李长春对他们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在福建广播电视中心,李长春听取海峡世纪影视文化公司转企改制情况汇报,希望他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李长春察看街区保护修复情况,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展演。他指出,对具有产业和市场潜力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在政府支持下,积极运用产业和市场的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增强活力,扩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李长春来到位于湄洲岛的妈祖祖庙,了解妈祖文化发展历程及海内外影响。李长春强调,要深入挖掘妈祖文化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内涵,并通过扩大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发挥妈祖文化在推动两岸同胞往来方面的精神纽带作用。

第二篇:依托科技创新 推进产业转型 实现规模培育

沈建荣副书记在科技创新对接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

下面,我把我们金港镇的科技创新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 取得的成绩:

1.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金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这个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金港的实施意见》,使得全镇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我镇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家。近三年来,我镇企业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6只,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5只,申请专利3423件,国际专利8件,获市级以上各类经费资助3700余万元,高新技术产业销售占全镇销售收入的29.5%,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约6000余万元,镇财政支出科技创新奖励600余万元。2009年,我镇1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44亿元,享受减免所得税优惠达4000余万元。

2.科技创新人才高度集聚

我镇坚持科研合作与招才引智并重,在引导企业寻求高校院所进行科技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培养与引进人才。镇政府积极帮助中集圣达因等企业联系博士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积极帮助灿勤电子等企业联系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积极帮助天霸集团、仟禧坊家具、金陵纺织等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积极帮助张化机、中集圣达因、圣汇气体、欣欣化纤等企业引进应届大学毕业生。借助科技镇长团的力量,常州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在圣汇气体、金陵纺织、张化机等企业建立了本科生实习基地和工程硕士培养基地,为企业充分使用学校的人才。通过认真做好江苏省企业博士基金及苏州市、张家港市的人才政策的宣传工作和及时协助解决企业引进人才过程中遇到困难,方便应聘人才了解张家港金港镇企业状况、政策支持和人才的创业环境,使金港镇企业

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我镇科技创新工作特点:

1.产学研合作持续推进。今年以来,我镇把科技创新工作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为更好地为我镇企业进行科技服务,我镇与常州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镇长团的协助下,去年以来,常州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先后与我镇十余家企业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和技术开发合同。其中在市第四届科技节上,我镇即有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合同,合同金额达到500余万元。校企之间互访活动频繁、企业科技工作热情高涨。

2.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持续增强。

一是绝大部分规模骨干企业逐渐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过渡到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扩展经营领域等手段使企业发展,企业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装备制造行业是我镇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张化机、中集圣达因、圣汇气体、安远物流装备、华菱化机等企业,近年来不再满足于来图加工,而开始在了解工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产品。如张化机准备开始研发核电装备、圣汇气体研发海洋采气平台配套的LNG运输船、安远物流装备筹建研究所攻关起重船技术。纺织行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是也是我国竞争程度最激烈、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我镇金陵纺织、天一纺织、欣欣化纤等企业面临国内外的价格战加剧的现状,不约而同地加强新品的研发,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织研究所、特种纤维研究所,去年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为保持我镇“纺织强镇”的地位做出和重要贡献。可以预见,我镇传统行业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对我镇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部门提出了掌握行业科技进展的需求、拓宽合作开发新技术的渠道的需求和深入了解相关科技政策的需求。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效益,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于科技平台、载体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我镇的化工、新材料、电子、制药企业由于行业内技术竞争激烈,且认识到高新技术产品的效益附加值高,其科技创新意识较强。国泰华荣、华盛化学开发的产品在锂电池电解液、硅烷偶联剂衍生品方面享有盛誉,浩波科技的AK糖产品销售量全球第一,灿勤电子开发的产品在航空航天、3G、4G通讯领域中独树一帜。

这些企业普遍科技创新意识浓厚,研发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科技管理制度较为成熟,有专人负责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这些企业大都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但是研究力量仍然以本企业员工为主,科研能力不够强,亟需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引进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进行产品的开发。

3.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科技项目的申报上,华菱化机、港腾机械等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中原制管等9家企业申报了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中集圣达因参与的第二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已获批准,张化机、圣汇装备等7家企业申报了省级科技支撑项目,金陵纺织、张化机、灿勤电子等企业正在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国泰华荣申报了省级科技进步奖,华盛化学等企业积极申报了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与专利。今年,我镇中集圣达因的施才兴总经理、浩波科技的陈小萍总经理获张家港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施:企业家奖,陈:专业人才奖)

三、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中小型、低技术含量产品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仍有待培育。主要体现在:我镇的部分中小型氨纶纱制造企业、标准件装备制造企业、普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满足于当前的经营状况,没有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二是部分企业负责人虽然重视科技,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没有配备专职、较高素质的科技管理人员,或者尽管配备了专职科技管理人员,但是没有制订科技管理制度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造成“人人关注科技创新、谁都不做科技创新”的现象。

三是部分企业由于资金不充裕,而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不愿意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而只想引进现成的成果。

四、下一步工作:突出五个“抓”。

一是抓好规模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工作,营造创新氛围,带动全镇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再上新台阶。建立重点服务企业情况月报制度,完善企业工作联系人,及时掌握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产品)申报、研发投入、专利申请、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动态,为落实科技政策尽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了解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借助科技镇

长团协助企业做好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

二是抓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紧紧围绕产学研合作这个主旋律,结合市“科技镇长团”的优势,推动我镇企业与常州大学的战略合作,积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高校高技术项目与人才团队,推进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借助外“智”,不断提升自己开发新品的能力并形成自有的拳头产品,把企业的研发水准推向新的高度。

三是抓科技项目的培育与申报。围绕市科技局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扶优做强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延伸发展项目、投资新建一批高新技术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研发培育一批成果中试攻关潜力项目、洽谈引进一批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招商项目、跟踪调研一批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热点项目。这方面,我镇企业大有文章可做,如张化机的国内首套20万吨离子膜烧碱浓缩蒸发站、圣汇气体的不锈钢低温球罐、华盛化学的锂动力电池防爆溶剂、灿勤电子的4G通讯项目等。

四是抓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抓好专利申请与授权及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专利申请在完成总量任务的前提下,要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为重点,这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其他科技项目的必备条件,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更需要专利的保护,这方面要帮助企业多多“挖掘”,同一产品要从不同角度分别加以申请、保护。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只有抓住了标准这个根本,企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是抓科技政策宣传。持之以恒地到各类企业了解科技需求,宣传科技政策。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投入资金或借助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进行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以上就是我镇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工作,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最后,预祝这次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论我国大力培育创新精神

论我国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依据

魏留锦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谓创新型国家,一般是指创新综合指数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2%以上、对外依存度在30%以下的国家。1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然而,通过网络搜索、图书查阅等方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在教育理论界有关集中论述我国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依据的文章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国家、党中央等部分领导人的讲话稿的形式呈现,并且侧重于论述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为此,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谈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公众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认识,使之更好的为经济社会服务。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型国家理论依据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2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沿着科学的轨道又快又好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我国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依据:

(一)从哲学方面分析:

1、从唯物论方面分析:

其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正确的、先进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属于先进的意识,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充分发

12洪向华、《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M 青岛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

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精神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在具体工作中的真实体现。

2、从认识论方面分析:

其一,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征,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人的认识也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其三,真理是客观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在变化的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3、从唯物辩证法方面分析:

其一,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在发展,人的认识也在发展。创新精神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其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同时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经常碰到一些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这是如果按照常规办法和习惯做法很难完成,这是不妨灵活地、交换式进行思考,也许效果会大不一样。

其三,辨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 “扬弃”,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敢于创新,自觉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4、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分析:

其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创新精神就属于正确的社会意识。

其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创新的作用与功能到底有多大,影响有多深,关键在于人的因素,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要能上去,归根到底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

2因此,只有让创新精神在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中有一席之地,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3其三,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实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精神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的主观条件。

(二)从经济学方面分析: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商品生产者包括企业、公司甚至国家等,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必须坚持产品、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要求培养创新精神。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自身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为此国家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实施宏观调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战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较大改善,体现了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思想,在此,国家提出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才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有利于提高广大居民的“幸福指数”。

4、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其实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积极适应,趋利避害,尤其在对外贸易方面,必须增强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本国产品的附加值,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创新精神,离不开国家实施的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贯彻执行,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三)从政治学方面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为了让人民更好的发挥主人翁的创新精神,从而很好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邓小平、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994年10月第二版第40页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国家提出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科学执政的体现,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3、当今社会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又是由国家力量所决定的,因此,谁在高新科技等方面掌握了关键技术,谁就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这些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一个国家 的创新能力如何,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中央基于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时至党的十八大即将开幕之际,纵观过去的几年,我国的创新型人才济济及创新型成果的不断涌现,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大力营造国家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创新的健康氛围,真正让创新精神融入每个国民的细胞中。

参考文献:

【1】洪向华、《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M 青岛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2】邓小平、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994年10月第二版第40页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

第四篇: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创新载体方案

根据**区“十一五”规划工作要求,以“加大科技事业发展力度,积极培育创新载体”的工作重点为内容,为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通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设产业园区和制造业基地,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我区在“十一五”期间,科技综合实力取得跨越式发展,现确定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及举措:

一、参与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方略:

根据“十一五”规划及“科教兴区”规划纲要要求,参与**市产业化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重点确定并攻克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标准技术,使我区输配电、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游艇产业、物流装备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为引导,实施并转化一批技术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

行动目标:

主要措施:

1、瞄准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本区高技术产业有决定意义的技术预见和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有利于推进**经济加速发展的科技项目计划,加快产业链间互补整合,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

2、根据我区产业导向,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拓宽技术创新源头,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注重科技进步贡献比重大,对经济支撑力度大的项目的实施。

3、在科技项目层次上廓清来源、层次、等级,以国家、市、区三级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为引导,通过财政资金及企业投入共同作用,扶持一批技术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加强科技企业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引进、吸收、消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化实施能力、规模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4、加强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创新项目过程中,在技术改进、管理方式、质量控制、市场渠道等内容的完善和进步,树立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的企业发展观。对承担项目的主要科技人员创造宽松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他们的持续创新蕴能。

二、依托产业园区和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批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方略:

根据我区的产业坐落格局,在各大开发区、制造业基地、产业园注重规模企业的科技创新程度的提升,抓紧引进和建设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等,特别是以**化工区**分区、**综合工业区(**园区)、闵行出口加工区内大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使技术中心真正成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心、产品和技术发展的决策咨询中心、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和人才凝聚中心。依托海湾大学园区等知识创新区建设,推动“三区联动”合作体系建立,积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撑。

行动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在我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创建国家级、市级、区级技术中心达到20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以上,规模企业科技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主要措施:

1.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企业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2.衡量和建立主营能力强、效益好的企业档案库,将其纳入创建技术研究中心的培育序列。进而确保新产品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30%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保证逐年增加企业研发费用及中心建设经费。

3.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能够承担企业研究开发和新产品试制任务,企业研发中心人数一般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低于企业研发中心总人数的5%。

4.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使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具备研发、中试、工程化研究所需的仪器、场地、设备、检测等科研设施,有为企业更新换代、引进技术再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三、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活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扶持若干科技“小巨人”。

方略:

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

四、

六、七”产业布局特征,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数字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挖掘、培育扶持科技型、实业型、有效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壮大发展这支重要的经济和科技力量。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营销机制,促进科技企业在我区形成星罗棋布的覆盖,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行动目标:

到**年,市、区两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实现销售额200亿。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以上,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

主要措施:

1、集群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

四、

六、七”产业布局特征,以七大产业基地为中心,汇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燃料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加强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融入本土特色的创新,形成整体的创新优势,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2、塑造产值高、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创造条件使高科技“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到**年以数家高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先导,在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技术四块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通过帮助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领衔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专项计划,使之成为我区新经济的领头羊。

3、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将区内重点科技企业纳入发展体系,每年滚动扶持10家以上符合支持条件极具潜力的企业,对在实施期内效益明显提高的企业,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给予集中扶持,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快速壮大,成为实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年重点扶持成长性良好,属地化、实业型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通过3年时间使每家企业实现产值翻一番,成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定位准确、竞争力明显、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性规模企业。

四、完善科技服务平台,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基地的建设。

方略:

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的建立发展,有利于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项目转化的示范区及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更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应沿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路线图,着力为之,上下联动,合力打造核心科技竞争力,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行动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到**年争取基地高转项目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在基地内培育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企业。放大现代农业专业孵化器的抚育作用,以此为基础加快启动实施“**市现代农业服务区”工程,使之成为集现代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技术测试、成果孵化、产业聚集、配套服务多元一体的载体。

主要措施:

1.整合资源,精心规划,市区联动,政策倾斜,创造和基地发展相配套的各种优越条件。吸引符合优质科技项目向基地集聚,顺利实施产业化。

2.利用各类高新产业向市郊转移的时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集聚一批重点成果注入产业化基地,促进产业集聚、资金集聚、知识集聚、人才集聚,突出特色,建设产业链。

3.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建立科学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跟踪产业导向,注重项目成熟度、市场前景以及与优势产业相衔接的程度,追求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4.建立专业服务体系和网络,给予基地内的项目和企业重要扶持。主动服务、解决困难,争取有利资源,创造宽松环境,为企业提供热情、高效、快速的个性化服务。

5.探索基地+资本+重大科技项目的融合模式,提升企业的科技要素和科技创新动力,鼓励产学研联合,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与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

范文网【】

第五篇: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

附件:

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设立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包括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简称扬帆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简称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简称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简称浦江计划)等4种类型计划,以项目形式资助入选者创新创业。其中浦江计划由市科委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市人社局)联合设立。

扬帆计划面向32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其进行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尽快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启明星计划面向35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脱颖而出的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促进其加快向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长的步伐。资助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B类主要以企业为依托,C类面向在沪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服务本市企业集团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以企业为依托。

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的科技人员,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促进其建设高水平科研梯队和创新团队,带动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资助项目分为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两类,学术带头人项目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技术带头人项目主要以企业为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前期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可依托企业申报技术带头人。

浦江计划面向50周岁以下回国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目的是加快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向其提供在上海创新创业的“第一桶金”。其资助项目分为A、B、C、D等类型,市科委主管其中A、B两类项目。A类项目资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B类项目主要资助以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创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和浦江计划(A、B类)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

第四条 申报条件

(一) 基本条件

1.申请者所在单位和依托单位应在沪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依托单位承诺给予申请者必要的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

3.已入选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任一类型计划的人员,不得再次申报该类型计划。在受资助项目结题验收前,不得申报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其它类型计划。

(二)申报各类型计划的申请者还应分别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扬帆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2周岁。

(2)申请者未曾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启明星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35周岁。

(2)A类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B类项目申请者应具有有博士学位,或有硕士学位且有两年以上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C类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经历。

3.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

(1)截至申报次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

(2)已形成以申请者为核心的稳定的科研团队,团队中人才结构、梯队配置合理。

(3)学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独立主持国家级项目的经历;技术带头人申请者应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

(4)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依托企业申报的,应与依托企业有较好前期合作基础。

4、浦江计划

(1)截至申报当年1月1日,申请者不满50周岁,且回国不超过2年或回国创业不超过4年。

(2)A类申请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B类创新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但在海外知名跨国企业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4年以上;B类创业类申请者须以留学身份在国外连续学习或进修1年以上,具有学士(含)以上学位,所创企业已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

(3)申请者回国后未获得过国家或本市政府资金支持。

第五条 申报程序

(一)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申报程序:

1.申请者向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2.依托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对申请者进行审核并择优遴选;

3.通过依托单位遴选的申请者在线填报申请书并打印提交依托单位;

4.依托单位对申报书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在当年申报通知规定时限内报送至通知指定的受理窗口。

(二)浦江计划申报程序:

1.具备申报资格的申请者在线填报申请书并打印,提交依托单位;

2.依托单位对申请书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B类创业类申请书还须经所在区县科委或留学生创业园区加盖公章进行推荐)后,在当年申报通知规定时限内报送至通知指定的受理窗口。

第三章评审

第六条 形式审查。市科委收到申请书后进行形式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申请书网上提交成功、书面材料签章齐全且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视为有效申请。

第七条 初评。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书,组织专家进行网上评审。由评审专家依据申请者既往研究基础及所申请项目的创新性与可行性,择优遴选。

第八条 复评。对通过初评的申请者,组织“专家见面会”进行复评。申请者应在接到通知后按要求做好准备,并在指定日期到会进行汇报、答辩,未能按要求到会参加复评的,视为自动放弃。市科委依据专家复评结果,确定拟资助对象名单。

第四章公示与立项

第九条 复评结束后,市科委将拟资助对象名单和依托单位名称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对拟资助对象的资格条件有异议的,可向市科委反映。市科委在经过核实后,确定最终资助名单。

第十条 市科委发布资助名单并公布。自申报截止日至资助通知发布,原则上不超过120个工作日。

第五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资助通知发布后,依托单位应组织申请者按要求填写计划任务书,编制经费预算,并与市科委签订书面合同。

第十二条 合同签订后,市科委向依托单位账户拨付项目经费,用于受资助对象完成合同规定的科研任务,专款专用。经费管理依照《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负责人不得更换。因负责人患病、调离岗位、出国等可能影响项目如期完成的,依托单位应及时提出合同变更或项目终止申请,经市科委核准后办理相应手续。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内,不再受理合同变更申请。

第十四条 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项目执行期三年,浦江计划项目执行期两年。合同到期后三个月内,受资助对象应按合同规定提交验收申请、总结报告、经费决算等材料。依托单位应对验收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报市科委验收。合同到期前完成研究任务的,可提前申请验收。

第十五条 论文、著作等成果,经扬帆计划资助的,应标注中文“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或英文“Sponsored by Shanghai Sailing Program”;经启明星计划资助的,应标注中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或英文“Sponsored by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经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资助的,应标注中文“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资助”或英文“Sponsored by Program of Shanghai Academic/Technology Research Leader”;经浦江计划资助的,应标注中文“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或英文“Sponsored by Shanghai Pujiang Program”。

第十六条 对项目负责人及依托单位在项目申报和执行过程中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市科委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约谈法定代表人、停拨经费、终止项目、追回已拨经费直至在一定时限内取消其申报资格等处理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上一篇:科技强警方案范文下一篇:开班仪式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