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纵观中国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挽救中国民族命运、解放民众思想、发展科学实业,使得于水火之中的千千万万人民摆脱腐朽落后的一件大事,使得中国重回历史的新起点,从而进入一个新高度,走上一条致富致强致繁荣的现代化道路。为了适应中国传统的需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得不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它在解答人类社会问题过程中产生,也在解答人类社会问题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对当代中国及相关世界问题的解答,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当代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当代中国问题而形成的一套新的话语体系,也是关于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必然要涉及当今世界问题。因而,这套话语体系也包括对世界相关问题及合理走向的总体认识。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既表明这套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基和理论本源的,也表明这套话语体系在本质上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解答人类社会历史问题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列宁主义。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经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的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列宁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讲列宁主义,不仅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解答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所衍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人类社会在通过资本主义方式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社会过程中,相继产生了两个社会群体:一个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少数群体,即“资本群体”;还有一个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多数群体,即“劳动群体”。前一个群体被称为资本家阶级或资产阶级;后一个群体被称为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资本群体得到了解放,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而劳动群体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权利和条件,反而受到了资本群体的剥削和压迫。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产生难以调和的对立。怎样才能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实现人与社会的彻底解放,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这便成为一个新的历史性的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回应历史发展提出的这一新课题。实现人与社会的解放,首先要使劳动群体获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探索实现劳动群体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围绕解答这样一个历史大课题展开的。由此也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伊始,就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把握的两个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面对资本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决思路或救世方案。但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多的是进行了道德谴责;对未来社会的走向,更多的是作了价值判断。这种道德谴责和价值判断,有助于促使劳动群体的觉醒,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这里,他们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首先创立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P502)。有了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和解答人类社会的问题就有了超越前人的基础和条件。他们运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揭示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转化的基本条件,而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造成阶级存在和阶级对立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把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2](P460)。这样,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进一步“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2](P601)。他指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他同时还强调:“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P8)依据这样的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把劳动群体的解放问题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认识,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中去分析,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联系在一起,不仅充分论证了劳动群体解放的历史必然性,还充分揭示了劳动群体解放的基本条件和途径。恩格斯明确提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P566);而社会主义就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2](P545)。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52,53)。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答,并为人们继续认识和解答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体系才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自身的解放、进而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推进者。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历史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也面临许多新问题。资本主义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把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带向了世界,使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也产生了“工业较发达国家所显示的景象”。而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战争,又把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及政党建设的新理论,并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政权,进而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了新的探索和思考,进一步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新国度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发展。尤其是列宁提出的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革命后超越”的思想及其在俄国的实践,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内容,而且也使其更贴近了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对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在解答人类历史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解答人类历史问题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其科学性,就在于它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的;其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他们始终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思想理论。如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方式问题上,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改造的进程问题上,他们的思想认识都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明确要求人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对于他们提出的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P5)。恩格斯还特别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5](P562)他同时也告诫人们,如果认为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那是一种误解。列宁也说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6](P274-275)

马克思主义也是一脉多传的。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都必然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它所解决的从实现劳动群体解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具体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与人民富裕”这两个大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任务,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而实现的卓有成效的两次理论创造。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经验性的认识,这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毛泽东曾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7](P534)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他还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8](P281)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也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9](P291)。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因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逻辑必然。这一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它对当代中国及世界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反映在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及世界问题的解答,始终贯穿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重新确立这一思想路线为前提的。在坚持这一思想路线过程中,我们党进而集中凝练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富有中国气派的理论概括,精辟地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鲜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才始终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相继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依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和教训,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实现劳动群体解放,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也直接体现在这其中。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应有的立足点及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思想理论来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追求,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劳动群众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当代中国,每一个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构成了人民大众这一有机整体。以人为本,既是强调对整体的维护,也包括对个体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不断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要;就是要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切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实现的具体途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实际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明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使命的思想。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劳动群体的解放,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发展置于社会首位,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只有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也才有“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从而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以及自身的主人[2](P563-564)。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发展的问题格外突出,也格外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是全面的,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明确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思路和总体布局,并把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贯穿其中。经济建设着眼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文化建设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着眼于改善民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生态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重要理论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全面发展明确了方向。按照多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有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历史起点,也决定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起始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将长期处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理论及方法,深刻分析中国的社会发展状态,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并强调这个阶段是中国逐步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凸显了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坚实的理论起点。同时,这一论断的提出,也为我们党的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我们党纠正各种偏差、抵制各种错误倾向提供了基本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今时代主题作出的判断及对世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关注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新的分析和概括,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理论视野。解决中国问题,尤其是考虑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离不开对当今时代及世界问题的认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10](P521)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全新的世界视野。在此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样一些理论认识的形成,使我们观察和解决世界各种问题有了新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为我国确立和实行一系列对外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时代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留下现成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1](P767)他认为,这种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状况,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毛泽东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唯一途径和方法,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活力源泉,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了可靠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必须要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根据国情、世情和党情的变化,正确应对党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也保证了我们党始终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多方面的。以上阐述只是择其要者,但也足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三、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解答了当代中国及世界相关问题的同时,也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机和活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典范。在当代中国,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党治国的政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面旗帜,旗帜之下才能集合志同道合的社会先进分子成员和优秀成员。先进分子和优秀成员集中在一起,看问题、办事情,必须有共同的准则。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准则。没有这样的共同基本准则,就不可能想到一起、干到一起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共产党人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根本遵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去重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更不是简单地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设想去改造现实,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了实际问题,旗帜才能高举,准则才能坚守。这种结合并不是从书本出发,不是书本上有啥就结合啥;也不是从前人的某些看法和结论出发,不是前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而是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新的认识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样结合,就会产生新的话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样的结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所解答的是当代中国及世界问题,思想根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有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也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甚至认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拿书本的一些结论或论断去衡量我们今天的实践,或在自觉不自觉地还在用教条化的思维去看待我们今天的理论发展。如这样,自然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整体的认识,也要有科学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而不可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反映出严密的逻辑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只有同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联系在一起才能产生远大的历史感。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重复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或只是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中,拘泥于一些具体的结论,就无法解决当代中国及当今世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12](P282-283)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列宁,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某个国家或某个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设想、个别结论,不一定都具有普遍性。有的判断当时是正确的,但后来条件变了;有的看法和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恐怕一开始也不是很正确。静止孤立地去看待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用一些个别结论或观点去衡量实践,裁剪生活,只能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深入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理论观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离开本国的实际,离开时代的发展,来谈论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9](P213)

丰富多彩、生动变化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源于实践的理论,也是指导实践的理论。离开了社会实践,离开了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理论,也不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这么持久的影响。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时候,不是静止孤立地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不是用书本上某些结论来解释或规范实际生活,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到现实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和新的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集中反映这种探索和创新的理论认识。这一理论体系立足当代中国,以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既是我们推进实践创新的指导思想,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结合实际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13](P812)实践永无止境,理论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还在实践中、探索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需要作进一步的解答。新的实践需要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着新的经验。实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理论发展也必然要随之进入一个新起点。把已有的理论运用到新的实践中,会使已有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就会给已有的理论增添新的内容,使已有的理论得到更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历史的要求,是实践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体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日趋完善。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郭彦英]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th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QIN Gang

(College of Marxist Theory,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作者:秦刚

第二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研究

摘 要:纵观中国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挽救中国民族命运、解放民众思想、发展科学实业,使得于水火之中的千千万万人民摆脱腐朽落后的一件大事,使得中国重回历史的新起点,从而进入一个新高度,走上一条致富致强致繁荣的现代化道路。为了适应中国传统的需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得不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中国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少学者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提出各种不同的解说,以及这一理论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所得到的最大发展。然而,历史是不断向前延伸的,阅读历史没有捷径,也不存在终结。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发展变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前者是从西方传入的关于马克思观点和学说的理论,后者可以简单地称作“中国模式”或者“中国道路”,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注入中国元素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适用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民普遍接受,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回答了当时人民企及已久的基本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曙光,让人民看到了希望。针对当时国内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中央作《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他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2]毛泽东的诸多思想其实也可以说是发展、创新了的,在中国国内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毛泽东思想就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模式,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同义。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壮大中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地修正、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日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投身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的各种具体问题,并且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归纳理论的一种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逐渐融合的过程,成为适用于中国的一种指导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事求是。从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也就迫使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不能教条地照搬“本本”,必须联系当时中国的局势,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来发挥它的作用。此外,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变化的实际,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根据其变化的程度来确定它的方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有着中国文化烙印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这一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需要给在中国的马列主义注入新的东西,至于这个新东西,指的就是夹杂着中国时代特色、流露着中国实际元素的,深具实用价值的理论导编,而非空中楼阁,假大空的东西。也正是不断丰富、不断复杂的过程,构成了专家笔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也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是绵延了上下五千年,不断发展演化、积聚下来的独具风格的特有文化。文化纷繁复杂,包罗万千。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广义的文化也即是人化,它映现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物质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专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思维领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从古代至今,文化的含义不断延长,最初有一段时间它被作为统治阶级的施政手段、治国方略。《说菀·指武》中,刘向曾经提道:只要文化不作更改,那么即将面临的就会是遭到株连。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以及名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西方一样,新石器时代农民对土地的耕作、对大自然的加工,这种“人化”的工程都是文化不可或缺的子集。文化一词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看得见的实体物质,也涵盖了精神层面(素养、道德、智慧等)。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尽相同,却也存在着不少契合点。实际上在它们再次相互融合之前,它们已经彼此渗透。追根溯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同一性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包含。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国内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与中国文化融合便是首当其冲的,经历中国化的过程之后成为“中国化”式的马克思主义,这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部分地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某些因素,有了中国特征的印记,而中国文化中免不了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其中也包含着一定中式的马克思主义成分。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在马克思主义初次传入中国之时,比如文字,中国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情感把德文翻译成中文,就在有意无意地逐渐渗透中国的文化,也完全可以说是二者彼此融合,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依存。处于一个集合上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马克思主义渲染了“中国模式”,走上了“中国道路”,需要中国帮它搭建这个平台,不止中国,当然也可以是英国、法国、美国,但传入哪个国家,适于哪个国家的实际,才有必要与那个国家的文化共依存,共存亡。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斗争性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区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特点的逻辑结果,而中国文化是于中国土生土长的、自带中国特征的文明进步演化的东西,是山寨版中国制造永远无法比拟的东西,二者来源不同,含义不同,历史不同,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排斥。互斥是建立在区别的基础上的,因为不同,所以互斥。但并不代表二者不可以共存,共存也不代表就不能互斥。互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第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互分离。即相互区别,相互排斥,那么相互分离就是前二者合理作释的结果,不是同种物质,自然是分离的。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二者对彼此的影响作用

事实总是善于雄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才再次渐渐恢复了元气,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因为留在了中国,才得到了最大化的继承发展。虽然也不能不排除历史机遇的巧合,但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难以磨灭,并且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这里,积极影响便是最值得挖掘的。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借鉴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使得中国文化别具特色

中国文化再多姿多彩,但是本土特色显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好比印了中国元素的外国著名品牌,本质内容上属于别国的东西,因为受到中国元素大刀阔斧地装饰,约束了其原来的本色,进而变得另据特色、备受推崇。这样一来,中国文化的外延似乎又得以宽广。早在明末清初,魏源主张的西学东渐,就让中国人接触到了外国先进的学术思想、科学技术,身为“天朝大国”的中国,对于异国他乡的那种文化气息,已不只是喜闻乐见,的确甚是匮乏。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让中国文化绽放光芒。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因为马克思主义变得强盛了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而为世界瞩目。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于国内弘扬扩充,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创举

马克思主义起始于马克思,是一部指导人民为实现迈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思想武器,可并没有在德国成长、成熟起来。更何况现如今全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里,却只有5个(中国、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如果说,中国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走上了快速发展成为大国行列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在中国孕育,发芽,成长,开花,它也许还要推迟几个甚至几十个年代才能被科学历史的证明存在价值。在中国,不管是关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实践论的哲学,关于商品与价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公平与效率的政治经济学,还是以共产主义为共同理想的科学社会主义,都提供了最充裕的生长空间。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文化共同繁荣进步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二者有相通的地方,同时对彼此的影响作用巨大。前者需要以后者为载体,只有在中国文化这个大家庭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的游刃有余;后者需要前者来填充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强大,更进步,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前进轨迹。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复杂的。缺少载体,事物无法完全成长,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缺少内容,事物不够完整,也不可能蓬勃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的文化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任何一种思想要融入一个国家都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了融入中国,融入中国文化,找出二者的契合点,期间磨合了多年。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深层次地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作者:巨红丽 胡静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摘要: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相遇开始,对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然后详细说明了其融合的必然性和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带来的优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引言

马克思主义最早时期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批判性实践不断继承和研究吸收了现代人类关于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思想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众多优秀成果理论基础之之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于1911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时期首次正式传入当代中国,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紧密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和当代国情不断探索。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新的变化。

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遇

文化是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纵观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年累月,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在一次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更新、融合。

中国从古至今,经历了古代中国的原始社会、奴役君主制度统治社会、封建制度统治社会、半封建君主制度统治社会、半封建统治制度殖民地制度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等多个历史阶段。在这些历史阶段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具有了完整的形态,其中主要内容包含了民族语言、思想观念、礼仪制度体系、思考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取向、道德职业情操、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生活中的行为和管理方法、宗教信仰、文化传播艺术、科研创新技术等各个不同层面。在这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被视为引领的是一种思想观念文化。它对其他不同层面文化发展和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逐渐传入了中國,与引导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碰撞,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都随之产生了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当时的现实问题得以解决、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正向发展,让传统文化迈向了新纪元。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处在传统文化基础地位的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同源性,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历史上生根和发芽的过程十分顺利,很好地结合了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伟大理论命题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马克是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一些密不可分、难以割舍的联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个议题一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同源性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先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说法,并逐渐成为主流,同时这与在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的马克思主义有着相似的同源性;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以人为本的说法,在经历过百家争鸣的时代后,我国流传下来的文化,无论是儒、道、墨家思想,他们共同理想的社会形态都是希望天下百姓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从俄罗斯十月革命之后,开始逐渐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完全代表了广大百姓最基本的诉求。

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其社会的主体仍旧是普罗大众,由于马克思主义其思想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一致,所以才可以在近代中国,使其理论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才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胜利,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具有极强的契合度,并且这种人性的本质上,也具有极强的同源性。

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共融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先贤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著名思想,强调了“知行合一”。也有后来近代伟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足见“知”和“行”的相对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融性可见一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这种高度同源性下,发展迅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看,都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性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发展多年,我们不难总结出其实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必须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块传承悠久、兼容并包的土壤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而且我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向来是经过批判性的继承,与时俱进地发展,有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有力指导,才能使得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更多元、更符合时代、更前进,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添砖加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互相联系和依赖的。。

另一方面,二者又存在着对立性。马克思主义做出本土化改变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于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冲击。虽然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和共融性,但也存在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向蔡元培老师说过的那样,兼容并包、求同存异。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相互促进,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发展方向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本身来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过程当中,根植于中国人民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的特性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就此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伟大的理论和极具指导意义的著作。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这一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着现代化不断改进并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改造后融入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着威权和独特的文化地位,并且引导着中国一步步地取得令世界关注和广泛赞誉的成绩,带领着中国逐步地走向繁荣。但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科学技术上,都不是非常简单的相加,而是呈现出一种有机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社会作风。

当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系列正确路线和大政方针的正确带领下,我国不管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到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等各个社会层面均正在不断取得新的巨大进步。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完美融合也恰恰正是实现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紧紧围绕跟上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刚性所需。

中国向着现代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将向着现代化进发,而能否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制约的作用。无论哪一种情况,本质上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走向中国化的当下,一系列新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政治指导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才能走向康庄大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不断地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要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了高度的相互融性、同源性,促使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而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建设中国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中国传统文化得发展之路的具体形态以及面貌也越来越清晰,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共同发展,相互作用,才是未来我们所要不断坚持和修正的正确道路。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不会有失偏颇,中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才能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和执行我党正确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针的指导和带领下,更好、更多元的發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唐小茜.中国文化的传统发展道路.《经济管理者》[J]. 1003-2738(2011)

【2】 杨静艺,杨永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法治与社会》[J]. 2020年第十期

【3】 吴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转型.《江西社会科学》[J]. 2007年第5期

【4】胡青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教工》[J]. 2020年第31期

作者简介:穆阳蕊,199703,女,汉,吉林省长春市,学生,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作者:穆阳蕊 吕国辉

上一篇:小学生科技创新小论文下一篇:校园环境保护角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