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是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如果能够根据高职院校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探讨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子,无论是对于院校建设,还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论文 篇1:

在结合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教育

1999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和2000年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他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分别是:《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以下简称《序言的时代意义》)、《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代意义》(以下简称《提纲的时代意义》)。这两篇各近万字的文章是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两篇名著的体会。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篇文章都是马克思的经典之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过深入分析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阐明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标志着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由此初步创立。《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经过15年研究和探索写出的一部经济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首次从经济和哲学相结合的高度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当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前无古人的实践。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习近平结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发表了这两篇文章。在文中,习近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拘守于马克思的具体判断和论述,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发展中的问题,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思想内涵,延伸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结合中创新,这是习近平两篇文章的主要特色。

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认识创新:从“单纯适应”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适应

习近平在《<序言>的时代意义》一文中指出,“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经过18年的艰难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序言》中所揭示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

习近平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首先是对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习近平指出,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时,虽然始终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在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时,重点是放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习近平接着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特点,指出,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生产力必然要随之而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必须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其次,习近平还指出,改革开放的实践对生产力内在构成与发展重点的认识有了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纳入生产力的构成,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构成的论断。

再者,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在结构变化的认识有了新突破。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主要是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与生产力的适应与不适应,也是从这方面来阐述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制度,也包括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在所有制不变革的情况下,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僵化落后的经济体制同样能够束缚和窒息生产力。习近平的论述把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都纳入生产关系的内涵,从而把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还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践对生产关系消亡与产生条件的原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一定创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指出,“旧的社会形态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不会灭亡,而新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不会出现”。习近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指出,“新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是可以出现的,而且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一旦出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身也有一个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传统的理念,习近平结合改革开放实践的论述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创新性论述,把生产力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從消极适应到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的适应,又把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素质纳入了生产力的范畴,强调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时把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都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构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创新:从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到市场经济只是手段

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的经典论断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习近平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离开公有制生产关系就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了;市场经济体制则不具有阶级属性,只是一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能够比计划经济体制更好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经济管理手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既不能抱残守缺,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相容的资本主义东西,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忘在脑后,去单纯发展市场经济,而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合力作用。”

“巨大合力”,习近平首次用这样的表述概括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充满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就在于发挥了这种巨大合力的作用。

对积极探索的认识创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遵循客观规律勇于创新

习近平在《提纲的时代意义》一文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如果仅以直观地形式去认识和理解,看到的只是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等毫无联系的分割的画面。但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相容性,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需要我们能动地认识和把握。而要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我们尚未了解的客观事物,思想僵化、封闭是不行的,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视野,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社会主义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摸”字就充分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认识论,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里,河中的“石头”人们虽然看不见,却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通过“摸”才能找到,这个“摸”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主动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习近平从辨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认识论出发引伸到“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探索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习近平在该文中指出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既要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国情,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一套市场经济理论和做法原封不动地搬到我国来。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实践创新与正确实践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有没有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需要一种敢想、敢干、敢试、敢冒的精神,在干中学、学中干,边探索、边前进。既然是一种实践探索,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可能会在改革的过程中走一些弯路,这是正常的,改革需要付出一定成本,允许交‘学费’。但是,在鼓励人们敢想、敢干、敢试、敢冒,大胆进行实践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实践创新与正确实践的关系,引导人们去科学地进行实践创新,避免走弯路”。

对社会革命内涵的认识创新:从阶级斗争的革命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多种社会革命

在马克思的年代,革命就是阶级斗争,就是武装夺取政权。当今时代革命有了新的内涵。习近平在《论<序言的时代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序言》中所论述的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引起的社会革命是指社会形态的改变,也即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革命的内涵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接着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革命有了更丰富的内容,除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力革命之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艺、文化、思想的革命,也都属于社会革命范畴。这就使社会革命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包含各种社会重大变革诸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思想革命、文化和文艺革命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赋予社会革命新的含义。

习近平接着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方式有了新突破。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的设想是: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以阶级斗争的暴力行动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和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既可以通过内部途径自我取代,如中国古代的革命;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介入帮助建立,如‘二战’时苏联将东欧诸国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既可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可以采取和平手段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多是通过长期和平竞争,通过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多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战胜和逐步淘汰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方式从暴力革命到通过多种形式战胜和淘汰资本主义”。

通过创造更高更多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战胜淘汰资本主义,这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实践效果方面的认识创新:从单纯社会实践到革命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然而并非任何实践都能带来应有的效果。习近平在略论《提纲的时代意义》一文中引用了马克思名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看作是理解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习近平联系当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指出,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标准,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

根据实践的革命性原理,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真理,人们不同方式的革命实践活动,所取得成效也是不相同的,有的能够起到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的则毫无成果,还有的甚至会产生消极作用。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良好的改革愿望并不一定能导致良好的实践效果。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吸引外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脱离本地的资源、市场和经济基础等客观实际,给予外商很高的固定回报率,使自己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结果企业建起后经营状况不好,形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习近平还举例说明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但后来问题越来越多,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

这告诫我们,并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能推动社会发展。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能仅靠主观愿望制定政策,而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愿望和社会效果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交学费,避免盲干蛮干。

对“以人为中心”认识方面的创新: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到以人为“中心”和“钥匙”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马克思對人的本质的揭示区别于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而奠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然而,马克思无法预测到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如何以人为中心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革命。习近平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作为解决改革开放中深层次问题的一把钥匙,这是一项新的结合和创新。习近平在《提纲的时代意义》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革作为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亘古未有的崭新事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提出,这些问题都与“人”这一关键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抓住人的本质这个关键,深入到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矛盾冲突中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为我们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供了开锁的‘钥匙’”。

习近平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原理作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不仅确立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而且以人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启发我们:在当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以人为中心”这把钥匙,就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处理好人与各个方面的关系,就是我们做好工作之本。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原理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奠定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基石,也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力量所在。

习近平这两篇文章发表距今近二十年,然而习近平在这两篇文章中追根求底、善于结合和创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辨证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同时结合不断发展的革命实践,以解决当下的事情为中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原则的具体应用,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认真学习、深层理解、执着追求和勇于创新。这两篇文章,对于今天我们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中读原著、悟原理树立了楷模,对于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作者:李宏民 周朝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是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如果能够根据高职院校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探讨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子,无论是对于院校建设,还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的理念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已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现代化建设事业所急需的实用人才。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与现实对人才提出了种种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因而,联系实际探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问题,确实很有必要。

一、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东欧剧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既是一个让国人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认识。当前,由于受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确实势在必行,任务艰巨,值得人们去探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已成为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就是要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在高职院校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解,主要是联系平时学习生活以及触手可及的东西。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应该融化在言行之中,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学生还是乐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也比较喜欢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诠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说,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

多数学生认为,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生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范围有限,也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说明高职院校现在所设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与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因此无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从而使得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来解决问题。这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方向问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能真正地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能力不断扩大,运用程度不断加深。

也有学生认为,目前的现状主要是无法在实践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也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这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教学方面,我们现在普遍的教学方式是照本宣科,教师在讲课时结合实际的内容偏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都是大量的纯粹的理论知识,其结果就是学生个个都明白什么是普遍联系,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无法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正确的诠释与运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指导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学生特点,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让每个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所了解和掌握,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在高职院校就是要不断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和理论的教育与学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同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根本要求就是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高职院校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素材,联系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高职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并自觉地加以运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日常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走入生动丰富的教学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走出来,变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要紧密结合国内外、校内外形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进校园、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动力,大众化是归宿。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

三、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尽管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会有不同,而在新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高职院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是大学生在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的题中之义。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还是增强党的观念;无论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都要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是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异常活跃,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如怎样看待社会贫富分化、改革的成就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等问题,使大学生一时也难于分辨。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划清界限,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研究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解答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是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带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也呈现明显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尽管近年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诚信意识、荣辱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在滋长蔓延。因此,从社会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是加强院校建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前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而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与指导。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搞好院校建设、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更加繁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和提高来实现的,要求理论教育必须把培养人、提高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使命。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衷心认同和拥护,成长成才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只有通过群众性学习教育,架起科学理论通向院校师生的桥梁,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融入血脉、扎根心灵,转化为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行为准则,从而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2] 李爽.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党建研究,2010,(3).

[3] 张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保障的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7).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

作者:周奎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论文 篇3:

教育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其教育理论也开始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在教育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高校从中国实际国情与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教育为基础,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一书选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部分历史节点,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中国化进行了详细描述与研究,还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归纳总结。除此之外,作者还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逻辑形成的起点与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中国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功能与作用。该书还研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主客体系统核心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机制在中国发展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功能、作用等。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一书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辅助书籍,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历史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与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在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偏离。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发展环境中,将其完美地与中国实情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以便于解决中国实际所面临的问题。中国高校学生没有真正地了解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就算有部分学生已经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本内容,也难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甚至于连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与学者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其内涵与奥秘,更不要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或是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去。

其次,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满足不了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创新改革进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逐渐变得开放与多样,而人们形成这些开放、多样的思想观念则需要多元化的理论知识作为其理论依据,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创新改革进程。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将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传入我国,使得我国社会极易被外来思想文化所侵蚀,因此,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对策

首先,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实践,展现中国的创新改革精神。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之后才能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所以,加强中国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实践为中心,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其次,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傳教育工作。教育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教育者充分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受众群体、教育层次以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内容分别进行相应选择,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有效地向各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党建工作。我们应重视党建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推进现代化党建工作发展。

总而言之,教育视阈下,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一书清楚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进程以及演变历史等内容。该书对我国教育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张晓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

作者:张晓南

上一篇: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语音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