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中级无机化学》作为师范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由于内容庞杂、体系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困难重重。结合近四年来的教学情况,探索出了提高《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总结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根据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通过取舍、革新和优化建立起《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新体系。

第一篇:无机化学课程论文

专业认证下无机化学课程变革实践探索

摘 要:化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全国推广以来,获得了明显的育人效应。“无机化学”作为基础主干课,也随之进行改革,内容与教法焕然一新。文章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等方面提出基于专业认证的“无机化学”课程变革思路,以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无机化学;课程变革;专业认证

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高等教育中盛行,这是工科高等教育中专业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一流水平特色工科专业,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它特别强调毕业生出口质量,满足社会上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缺口大,社会反响强烈[1]。

教育界不断提出担忧的信号,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择业难,地方性院校的本科生就业率低下,势必会影响高校的良性发展[2]。然而,社会上许多企业仍急需大量工程技术人才,高校紧抓工程认证的契机,大力推行工科教育和专业建设,对本科毕业生输出质量进行强化升级,可大大提升就业率,也为高校良性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前景很好[3]。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进,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发生变革。以化学工程专业认证为例,就“无机化学”这门基础课程进行对应性变革,总结其实践经验,发现符合学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的形成,较好地满足了化学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

一、重新制订教学大纲

考虑到“无机化学”课程覆盖知识内容多、涉及的知识规律复杂,大一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等情况,传统教学大纲包含教学内容多,通常需要64学时完成。高等教育工程认证体系中[4],明确规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应全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教研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或变更,这不同于中等教育中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固定和统一。化学工程专业认证中“无机化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如表1所示,我们发现其支撑点在化学工程专业认证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较少,可适当进行精简与优化。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对化学工程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设定,突出了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模块的知识,将物质的构成基础和元素化学知识进行删减,课时安排也由原来的64学时改为40学时,教学内容分布既能满足化学工程专业认证文件的需求,又能为学生减轻负担。

二、优化教学内容

以新教学大纲为基础,教研室组织相应的教师们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优化,选择了杨宏孝编著的《无机化学简明教程》做为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使用教材[5],重新拟定了教学内容及范围。如图1所示,左侧是传统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方式,从反应原理到结构基础,再过渡到元素化学知识,整个知识体系需要近60学时才能学完。右侧是新精简后的教学内容,四个模块是并列实现,删除了热力学知识、配位化合物、固体结构及f区元素的知识,整个过程显示较并列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平衡常数知识及应用上,较好地符合化工专业认证的要求。

三、创新教学手段

相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慢慢丧失了其原有的优势。从育人的先进理念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往往比死板地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特别是对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项目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上的知识可以作为工具书对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何把知识讲得活起来、生动起来,这是创新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无机化学”课程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精品课程,其知识体系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教研室且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为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慕课MOOC模式的在线课程酿造与推广[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组织大量教师通过两年的努力建设了许多以联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无机化学”慕课,提供给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免费使用。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收看、课堂中及时做小测验消化已学知识,受到了广大本科学生的欢迎和青睐[6]。

(二)雨课堂智慧教学方案的引入与推广

只要进入微信,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轻松点出各个章节的课件,有选择性地做课程章节知识的配套练习。教研室要求授课教师每个学期授课开始就在雨课堂上建立自己的班级,增加与学生的线下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问,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线下复习与巩固,教师也可以轻松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外辅导方案[7]。

(三)增加创新性综合设计实验

为了让“无机化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教研室在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时,增加了创新性综合设计实验训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与自主实践,突破了以往依赖教材、照搬教材内容进行实验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对理论教学做了充分的补充。

专业认证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述教学手段的创新,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方法、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四、改進课程考核方式

化学工程专业认证,明确要求高校应该出台科学合理可行的学习评价方法,在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测试及平时成绩给予环节,都要求教师能够突出科学合理全面考核学生能力的要求[8]。以往的“无机化学”课程的考试,就是以笔试的形式展开,试题比较陈旧,学生对知识点内容死记硬背较多,无法顺应专业认证的培养要求。现在对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新的学习评价体系给定“无机化学”课程成绩,在新的学习评价体系中,由原来传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模式划为现在的三个模块:“学生平时表现”“学生线下成绩”和“学生考试成绩”。这样促进了学生参与慕课和雨课堂开放课程的积极性,做到保持时刻学习的良好状态。同时,由于降低了期末考试分数所占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同时要求学生平时消化好知识,不要走传统的临考记忆复习冲刺的模式。教研室教师积极讨论新的课程考试大纲的编制, 力求与新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相匹配。“无机化学”期末试卷的命制,采取标准题库方式,保证客观题:主观题=3:7,即增加了主观题的数量和比重,充分考核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具体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专业认证的要求高度对接起来。

五、结论

工科的工程认证浪潮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旗帜,越来越多的专业将迎接工程认证,越来越多的基础课程将变革。“无机化学”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专业技能培养和学生成长来分析,其知识及实验技能培养也应受重视。可从教学大纲重新制订、教学内容重组优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探索,这些改变能较好地符合化工专业认证的要求,更好地为本科生的专业认证教育做好开端,也为化工专业技能的更快更好培养奠定基础。然而,基础课程的变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大学课程究竟应该如何变革,才能更好地匹配专业认证及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陈宏,吴世逵,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际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2).

[2]夏风云,姜冬.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其引导研究——基于S市某双一流大学本科生的调查[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0).

[3]邱一富,卢燕冲,林冰晶,等.灰色GM(1,1)模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预测中的应用——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1).

[4]张崟,余华,刘达玉,等.对地方工科院校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6).

[5]杨宏孝.无机化学简明教程: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6.

[6]韩继超,陶大军,肖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MOOC教学模式在电机学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

[7]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

[8]王利利.地方本科高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9).

作者:龙威 康新平 朱玲

第二篇:《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初探与思考

摘 要:《中级无机化学》作为师范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 由于内容庞杂、体系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困难重重。结合近四年来的教学情况, 探索出了提高《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总结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根据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通过取舍、革新和优化建立起《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新体系。

关键词:中级无机化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初步探索

按照国内大学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机化学的学习一般分为两段式学习[1,2]。即在大学一年级安排基础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大学三年级安排一学期的中级无机化学课程,这样的安排无疑符合一般的学习规律。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是学生已经学习完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等基础课程后的后续高级课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无机化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无机化学“无理论化”这一印象得以改观,为继续深入高等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以及以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3,4]。这门课程理论性高,知识面十分广泛,直接联系到现代无机化学的一些最新领域和最新成就,是一门高度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 但体系复杂。因此,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设置对教材的编写者[5,6],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级无机化学的教材应该怎么编写?中级无机化学究竟该怎么教学?中级无机化学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学习为主体的学生该如何进行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教材编写方面,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也相继出版了一些中级无机化学教材,特别是北京大学[7],北京师范大学[8]和西北大学[9]编著的三套教材,各具特色。西北大学唐宗熏教授主编的《中级无机化学》,体系完备,尤其是保持了周期系的系统性。北京师范大学朱文祥教授编著的《中级无机化学》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取材恰当,适合本科生学习。北京大学项斯芬、姚光庆教授编著的《中级无机化学》不刻意追求体系的完备性,但是所涉及到的专题力求讲透,难能可贵的是好多内容都是从第一手的文献总结出来的,并且比较详细的列出了参考文献的来源,这种编教材的方式无疑更具有参考价值,对教材编写者的要求更高。作者喜欢北大版的编写方式,备课时把提供的参考文献查出来看一看,会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但是毋庸置疑,和欧美流行的优秀无机化学教材相比,国内目前的教材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最大的缺点是更新的不够快,学科的前沿性体现的不够[10-12]。

中级无机化学的主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从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内容看,除了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外,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即配位化学和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包括的范围很广,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簇合物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归属于配位化学。因此,一个理想的中级无机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具备扎实的结构化学的知识,其次是从事过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对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各种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比较了解,有一定的晶体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对无机固体化学和纳米化学相关内容也应熟悉,最好是开展过相关研究工作。更高的要求是能够对各个板块的经典文献进行研读,时常跟踪无机化学各个领域的相關研究动态。另外,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开放体系为教师的讲授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本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虽然《中级无机化学》的参考教材偏少,但是许多《高等无机化学》教材经过恰当取舍后完全可以采用[13-19]。南京大学陈慧兰教授主编的《高等无机化学》[20],对本科生显得理论深度偏大,因为其前身就是《理论无机化学》[21],但是这本书是教师备课很好的参考书之一。作者以为,主讲教师应该对群论基础,配位場理论,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典型化合物的分子轨道,金属——金属多重键,配位催化等理论性高的地方应讲解的细致透彻一些,这些地方学生初次接触,不易理解和明白,也是大多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但是一旦克服,将受益无穷,尤其是群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另外,教师讲解时,应该能够把相关前沿的一些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例如,在讲解金属——金属多重键时,如果对五重键进行说明,既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和前沿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时还应鼓励学生以后献身于国内无机化学研究比较薄弱的方向,例如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等。

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自身能力和兴趣在学习上有所侧重和选择,因为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不可能把指定的参考书都弄明白。学生在学习时应该重点放在内容的理解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二茂铁是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的实验结果,当时的理论科学家如何想办法解释其化学成键?理论上成功解释之后反过来对实验的合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回顾起来往往更精彩!我们的经验是,把来龙去脉给学生讲清楚之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学生学习时应该下大功夫把一些基本的理论如群论,配位场理论和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弄明白,元素版块可以以后自学巩固提高。对于现今无机化学研究前沿和教材联系密切的地方应该带着好奇心去自我扩充,教师可以适当的予以引导。如我们在讲解完簇合物后,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包括课堂上没有机会深入探讨的内容,譬如:原子簇的结构规则、硼烷结构的电子计数规则、Wade规则、金属碳硼烷、等瓣相似模型、金属-金属多重键、电荷迁移光谱、电子转移的Marcus理论等;还包括现今无机化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譬如:单分子磁体、自旋交叉配合物、稀土发光配位聚合物、配位催化、金属离子荧光探针、非线性光学材料、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锂——硫电池、介孔材料、上转换稀土发光材料、多铁分子材料、分子影像材料、超级电容器、金属模拟酶、光子晶体、半导体量子点、金属——卤素原子簇、金属——硫原子簇等,基于这些内容,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领域,通过自己查找文献,写一个6000字左右的论文,几个教学轮回下来,学生普遍反应效果良好。

我们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弥补现有教材的某些不足,在参考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礎上,根据目前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设置情况和本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我们的知识结构情况,通过取舍、革新和优化逐渐建立了本课程的新体系。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共设八章,四个前沿讲座,共计54个学时。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酸碱理论与非水介质 (学时数3)

第二章 分子的对称性与群论基础 (学时数9)

第三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学时数9)

第四章 有机金属化合物(学时数6)

第五章 原子簇化合物(学时数6)

第六章 生物体系中配合物 (学时数6)

第七章 无机固体结构和性质(学时数4)

第八章 无机固体材料(学时数3)

无机化学前沿专题讲座(学时数8)

专题讲座一 配位聚合物与配位超分子简介(学时数2)

专题讲座二 氧基簇合物研究现状 (学时数2)

专题讲座三 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学时数2)

专题讲座四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概述(学时数2)

通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该课程体系逐步的得到优化。采用该课程体系授课,将会极大地巩固及扩展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新型无机功能化合物或者功能材料合成与研究方面的能力。通过开设无机化学前沿讲座可使高年级学生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及其发展趋势,培养了解和把握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的能力,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进一步的深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继龙,马高远,陈卫,等.开设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素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0-73.

[2]周健,李冬青,刘星.师范院校中级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57-60.

[3]孙汉文.新建本科院校《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开设与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09,19(27):167-168.

[4]马荣华,赵春艳,单秋杰,等.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07(1):42-44.

[5]王明召,朱文祥.“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9-21.

[6]唐宗薰,崔斌,刘萍.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和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3):50-53.

[7]项斯芬,姚光庆.中级无机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朱文祥.中级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唐宗薰.中级无机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Miessler G. L., Fischer P. J., Tarr D. A. Inorganic Chemistry(5th ed.)[M].Bost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4.

[11]Atkins P.W., Overton, T.L., Rourke, J.P., Weller M.T., Armstrong F.A. Inorganic Chemistry(5th ed.)[M].New York:Freeman,2010.

[12]Housecroft C. E., Sharpe A. G. Inorganic Chemistry(4th ed.)[M].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2.

[13]鄭化桂,倪小敏.高等无机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4]和玲,赵翔.高等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5]辛剑,王慧龙.高等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6]金安定,刘淑薇,吴勇.高等无机化学简明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穆劲,康诗钊.高等无机化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8]王茹.高等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9]关鲁雄.高等无机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0]陈慧兰.高等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陈慧兰.理论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张道军 张仁春

第三篇:化学课程文化学研究初探

摘要 科学建构化学课程理论体系对于现代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以文化学及课程理论为基础的化学课程文化学体系,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学课程,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的文化性复归。

关键词 化学课程文化学 化学课程 课程文化学 课程理论

1 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化,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此次课程改革把课程当作一种系统工程进行设计,并把课程结构性改革作为这一系统的突破口[1]。而要重建化学课程结构,应特别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平衡性、超越性和开放性。另外要保证课程改革的持续性,就必须构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体系。

化学课程文化学是将化学课程视为一种文化,与传统对化学课程科学性、工具性的认知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化学课程文化的自我建构性特点与属性上。作为一种建构性文化,化学课程文化的知识属性表现为生成性而非“占有”性、批判重构性而非接受性。化学课程文化的建构性属性表明它不是照搬来的、定论性的“原文化”或“他文化”,而是一种探究性、自生成、自组织的文化[2]。

化学课程文化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回答了课程建构的根本性问题,即课程自身文化属性的缺失;以文化性的视角批判传统课程理念的错谬,省思现代课程的发展;解决化学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因人群的认识性偏差而造成的结构性误区;从课程文化的品性确定化学课程自身所应具有的完善自身结构的属性,以建构科学合理、动态平衡的课程结构。

2 化学课程文化学的内涵研究

化学是研究物质特性的实用性科学。其从实用技术的苦苦探询,到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始终见证着人类历史的文化变迁与文明兴衰,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隶属于人类文化这一大的概念范畴之中,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规律,都必须遵循文化学的客观规律;但作为自然科学其本身除了具备文化的基本属性之外,还具备以下特殊的文化品性。

2.1 化学文化内涵的界说

2.1.1 化学的特殊文化品性

(1)化学文化是思考人与生态圈关系的文化

化学是人类在接触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在突出表现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同时,更加表现出人类对于自己与所处生态圈的关系的思考。人类在研究化学同时更加了解物质生命形式运动的基本规律。化学是改造的科学,更是协调的科学。人在改造自然同时也必须正视自己的改变,其本质表现了东方哲学中“和”的理念。这一属性是化学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

(2)化学文化是实践性的文化

化学是实用性科学,是注重方法论的学科,因此化学文化是具有实践性的文化。实践性是兼具物质性与意识性的概念。实践是沟通物质世界与意识形态的桥梁。首先,它是人类通过物质性手段,改造世界,以达到精神满足的活动。其次,人类又促使方法论升华为意识阈限的认知元素,以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化学文化的第一特性。

(3)化学文化是逆向思维文化

化学是通过对微观领域的研究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它所讨论的是物质存在与变化的合理性,反映了人类的逆向性思维。逆向性是化学文化的第二特征。

2.1.2 化学文化的内涵界说

根据逻辑学“定性释义”原则,笔者由上述文化品性归纳出广义化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人类通过改造所生存的物质系而获得,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物质性、意识性兼具的运动平衡实体。其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是人对生态圈(包含物质系和精神系)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化学文化一般包含紧密相联的3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3]。因此其组成的内核包括:人类利用化学方法改造、发现的物质元素;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文化体制;人类在创造化学文化时所产生的求真、务实、践行、积极、创新等精神元素。化学文化所包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应成为文化传承内核,即课程内容。

2.2 化学课程与化学文化特殊的逻辑关系

2.2.1 化学课程是化学文化的催进剂

化学课程是以实验、实践为基础的,在课程转化过程中,化学文化中精神层面的要素很容易以物质为手段通过制度层进行传递,实现文化再创造。但文化的精神层面内核很容易流于形式化的信息层面。而化学可以透过实践特性有效地对精神层面内核传递进行促进。因此化学课程是化学文化的催进剂。

2.2.2 化学课程是化学文化的梳理器

当人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化学微观视角考量事物发展规律,使人学会对文化进行梳理,更客观地从事物发展规律来考量。在逆向思维、微观考察过程中知识被重新整合,结构被梳理得更加清楚,文化的内核及结构更加精练,更利于传承。

2.2.3 化学课程是化学文化的整合器

当人们基于实践,以逆向思维考察物质发展变化规律的时候。文化的阶级属性就大大降低。化学的实践性降低了认知的阶级性,促使文化在更大的区域内泛化、流动,进而促进更广范围的文化整合,最终使这部分文化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

2.3 化学课程文化学内涵的界说

化学课程文化学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实践科学。其通过文化学建构独立的化学课程文化理论体系,解决化学课程中长期存在的文化性缺失问题。应当看到化学课程文化学的研究目标是直指课程实践的,即以文化学的方法论解决现代化学课程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此即为该学科的实践价值所在。但需强调的是化学课程文化学的这种实践研究逻辑,是从课程的内在机制解决结构问题,而非线性的技术、方法性研究模式。

3 化学课程文化学的研究意义

3.1 重定化学课程研究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文化取向的外在表现,是课程文化品性的基本表征,确定化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而就可以确定化学课程的文化品性,这是化学课程文化反思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化学课程文化与传统突出伦理政治、适应社会生活、强调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而是在其基础上有升华与发展[4]。

3.1.1 文化性价值取向

化学课程文化学的价值观念是把课程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还原化学课程的文化本相。化学课程的文化性缺失根源,就在于漠视化学自身的文化品性。在化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其关注始终集中在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上,根本不尊重化学独特的文化地位,甚至否定化学是一种文化性存在。因此,在化学课程中根本就无从谈及文化性,所有的不过是对文化信息的传授,而非真正意义的文化传承。化学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化学文化中人文理念、文化内核的传承,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获得文化熏陶,其化学文化素养能够得到培养与提升。

3.1.2 综合性价值取向

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能发挥作用的知识才有意义,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但在实用主义价值取向驱动下,人们认为将化学文化物化、简单化为实用性技术才更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成为知识的生产线,生产出的学生毫无个性,而能够激发个性的知识则被视为无教育价值的知识被弱化,甚至被剔除出教育体系。

什么样的知识才有意义呢?使学生个性发展,承袭社会文化发展传统的知识才真正有价值,这不仅仅包括知识、技术,更要包括化学文化中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丰富文化元素。只有这样化学教育才能真正还原其文化本相,解决文化性缺失问题。

3.1.3 平衡性价值取向

还原化学的文化本相不是泯灭化学的科学属性,而是寻求以文化性为基础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平衡。在一种失衡的文化中,即使存在着文化间的关联、联结和协调,也有可能导致文化的崩溃,为了维持化学文化的整合,文化系统自身需要一定程度的平衡。在化学课程改革历程中,人们总是由于关注到了课程中的失衡,为了寻求平衡而开始新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但是却总是在取得平衡的时候,无法很好地保持,又走向新的失衡。

文化本身具有包容性,其要求文化是平衡的实体,化学传统课程的偏执就在于过分强调科学性,忽略文化性,使得课程形式不断翻新,课程实质却没有变化,这样的思维逻辑无法解决化学课程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1.4 群体性价值取向

20世纪末人本主义思潮兴起,教育家从对学校的关注、教师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强调个性固然重要,但是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中,这种美好的初衷也开始走向极端。课程培养出的学生确实很独特,但是独特到在社会群体中很难彼此相处,无法相互包容。

化学课程文化学强调化学课程应当培养包容的个体,以形成更为强大的群体。个性教育固然重要,但共性的公民教育、集体教育也必不可少。化学课程文化学的价值取向是强调包容的群体性文化课程体系。在化学课程中强调合作,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导向之一。

3.2 重构化学课程研究理论体系

传统化学课程理论以教育学、心理学、化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虽然化学课程以科学知识为主体,但在课程发展过程中人们错误地将教育的主体,误判为教育的属性,使得化学教育和其他自然科学教育一样,成为独立于文化体系之外的科学系统组成元素。但是随着课程研究价值取向的厘正,化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也应当回归文化,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3.2.1 基础理论的重新定位

化学课程文化学认为化学课程的基础是文化学,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化学等理论是其研究的方法论。化学课程需要通过这些学科的规律去认识、研究,但是研究的方向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最终产生的研究成果也必须统合于化学文化系统才能产生价值。

3.2.2 理论发展模态的重新定位

课程是文化的特型,其自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自生成的、自组织的发展模式。因此课程发展也应当是自生成、自组织的。因此化学课程文化学不但为化学课程方法论研究提供了帮助,更为化学课程自身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课程文化精神的重建和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其途径是转变传统课程文化的外在指导和外在教化为内在启蒙和内在教化,促进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元素的交汇与融合,从而使新课程文化的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文化模式在对话中形成。

3.2.3 重建化学课程研究方法系统

传统化学课程的研究是以比较和实证为基础的,并加之科技哲学、系统论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在比较中寻求变化,在实证中不断创新。但是其方法是单维的横向比较模式。虽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但不能解决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虽然教育体制和形式在不断创新,但由于基础理论发展的制约,使得创新大都没有质的飞跃。所以,化学课程文化学在重构课程研究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多维的方法论体系,解决理论原创问题,以促进教育理论真正发展。

3.2.4 重塑化学课程研究实证模态

化学课程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直指课程重构和课程开发,这是其实践价值的重要体现。而理论创新意识依托于课程重构而发挥功效,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谈和无价值的。所以实证模态的重塑把化学课程文化学研究推向了又一个高度。

化学课程文化学的研究思维,就在于寻找一种平衡:一种观念与实践的平衡;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一种为人与为我的平衡;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平衡是属于艺术的,也是生活的,更是化学课程文化学的实践与哲学的思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 郝德永.教育研究,2001,(6):61

[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4] 靳玉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2123

作者:廖志刚 裴 波 季春阳

上一篇:工程测量毕业论文下一篇:英语专业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