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2022-04-30

摘要: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新发明的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化学史展现了现代科学精神诞生的过程,是培育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良好素材。高等师范院校要采取多种途径完善和加强化学史教育,让大学生从化学史中汲取营养,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1: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当前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我国教育的发展,从具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意味着需要对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对学生展开更加高效的教学,整个实验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无机化学; 实验改革; 探索; 实践

高等師范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人才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提高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验操作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一、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

开展化学实验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日后的工作中。学生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一种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为学生后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态度分析

从当前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看,学生在接受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一些知识点。除了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以外,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机械的按照课本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不动脑子,就更谈不上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进行创新,这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对整个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喜欢动脑思考,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会及时向教师求助,并且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的创新。这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建议、方法和措施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想要更加高效的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的投入到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抵触失望、焦虑不安的状态,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师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机化学实验的成绩是以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能够逐渐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当完成整个实验操作以后,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个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也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机会

在展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操作的乐趣,并且愿意投入到实验操作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开放实验室,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对学生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通过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科学思想,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创造性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操作的乐趣。

综上所述,想要更加高效的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景志红,凌宝萍,孙敏,王卫华,刘凌君,刘西成,郑晓凤,于洋.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01):120-122

作者:田甜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2:

论化学史教育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

摘要: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新发明的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化学史展现了现代科学精神诞生的过程,是培育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良好素材。高等师范院校要采取多种途径完善和加强化学史教育,让大学生从化学史中汲取营养,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关键词:化学史;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

学界普遍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十分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忽视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这使很多大学生存在科学精神缺失问题。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新发明的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化学史展现了现代科学精神诞生的过程,是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良好素材。高等师范院校要采取多种途径完善和加强化学史教育,让大学生从化学史中汲取营养,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一、化学史在科学精神诞生中的作用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最早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理想化的认知精神。此后,科学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社会活动,科学精神发展成理想化的社会关系规范。而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又使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凸显,科学精神由此进入文化价值判断领域,成为科技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理性精神,即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种内在的法则,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努力寻找反映自然法则的科学规律。近代科学诞生以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一般遵循这样的模式:凭经验出发盲目地进行生产,然后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技术,在改进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科学,即“从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近代科学诞生以后,这一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顺序变为:先从事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原理和规律,然后运用事物的原理和规律从事技术创新,最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即“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这种转变表明,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开始进入理性时代。

化学史表明,近代化学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强化了人类对理性精神的认识。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进入19世纪后,随着大量化学元素的发现以及原子量的精确测定,人类对元素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越来越关注。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人们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在,化学家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从盲目走向理性之后,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方向更加明确了。

二、化学史教育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

不同学者对科学精神的特征有不同的概括。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通过化学史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强化三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

一是培育大学生的探索精神。人的好奇心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例如:关于“物质是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人类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最早有“五行说”,即物质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近代科学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探索发现,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如果人类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创造出现代的化工产业。

二是培育大学生的实证精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检验方法,凡是不能通过实证的东西都不能称为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化学史上有许多化学家堪称践行实证精神的典范,波义耳就是其中的一位。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偶然把一滴盐酸洒到紫罗兰的花瓣上,于是他花用水冲洗花瓣,花瓣由紫变红。他用其他各种酸做同样的实验,结果紫罗兰都由紫变红。他用碱做实验,发现碱也能使紫罗兰改变颜色。波义耳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鉴别酸与碱的石蕊试纸,为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学生通过对这些化学史中经典案例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增强实证意识。

三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积极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一种精神。可以说,化学史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精神的光辉。许多化工技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是因为众多化学家勇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例如:硫酸的制造技术就经历了不断革新的过程。炼金术师们首先发现了两种硫酸的制造方法,一是干馏法,一是燃烧硫磺的方法,但这两种制造方法的效率都不高。1736年,英国医生乔舒亚·瓦尔特发明了新的硫酸制造方法,大大提高了硫酸的制造效率。1746年,化学家约翰·罗巴克发明了“室法”来生产硫酸,这种方法再次提高了硫酸的制造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教师讲授化学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史中闪烁的创新之光,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

三、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化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是深化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对化学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学生长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一般都是问题的准确答案,而很少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证活动。实际上,化学史上很多化学家的发明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有的化学家还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有的化学家毕生追求的化学原理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化学史上的科学发现过程比简单的知识性结论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更能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有些教师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自然科学类课程只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就完成课程目标了,不承担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育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自然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化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观、自然观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学科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中的化学史教育。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主要是中学化学教师,他们自身科学精神的培育不仅影响个人素养,还影响将来所教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因此化学专业学生更有必要学习化学史。现实情况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很少专门开设化学史课程,仅在无机化学课、物理化学课、有机化学课、分析化学课等课程中渗透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化学史常识。这些化学史常识不仅内容有限,而且没有系统性。另外,很多化学专业学生有志于攻读研究生,继续学业。化学史虽然不是研究生招生考试时的必考科目,但了解化学史对从事化学学术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有必要在化学专业中开设化学史课程选修课,使化学专业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认识化学史,培育科学精神。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在高等师范院校非化学专业中开展化学史教育。化学史乃至科学史是很多专业学生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为理工科的师范生开设包括化学史在内的科学史课程,例如:开设一些关于化学史的讲座,丰富化学史学习方式。高等师范院校甚至可以将化学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的墙壁上、楼道内、道路旁悬挂化学家画像,并配以化学家简介,在橱窗内、灯箱标语中打出化学家的名言,以强化化学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自觉践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责编:思源

作者:张 瑞

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3:

线上教育背景下化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摘 要:线上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传统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本文分析了线上教育过程中,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独特的技能特征,并调查研究了我国三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三所省教育厅所属的师范大学的课程学分占比情况,比较了目前各高校对化学师范生的培养侧重点,以期为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线上教育;  教学技能;课程设置;课程学分

Online Skills Cultivation of Chem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line Education

Duan Hongjing  Ren Dongmei*  Zhao Yan  Wang Lixia, Xia Yunshe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Jinzhou  121013

教学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行为系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1-3]。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4-5]。因此,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發展,知识的获取途径不断地更迭,尤其疫情之后线上教育已经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辅助途径[7]。依托线上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亦成为了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8]。将新媒体技术融入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对学生、教师以及课程本身都是极大的挑战,更是对日后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因此,本文分析了线上教育过程中学化学教师技能独特的特征,比较了我国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教育厅所属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侧重点,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学人才培养提供依据[10]。

1 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 ,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化学教学技能是教师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教育理论相结合,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可以顺利完成化学教学任务所需要达到的能力[11]。中学化学教师技能通常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它们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掌握这些教学技能必须依据它们的性质与特点,针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价值、效用和机理,在“知”与“行”、“学”与“用”的统合中进行自主构建。

根據教学目标的达成方法,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可分为显性技能和隐性技能[12]。可以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并且以化学公式、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等形式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属于显性技能。显性技能容易掌握及传递,如“三字一话”技能、板书技能、体态语态技能、实验演示技能、多媒体设备运用技能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整齐具有逻辑性的板书、严谨风趣地表达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高效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教师熟练的信息检索能力则能够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对前沿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体验前沿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13]。

隐性技能则包含在教师工作行为和工作习惯之中,是与教师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的难于言明和模仿的技能。它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与授课的技巧、诀窍等有关的技术性技能,如组织教学、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另一种则是与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有关的认知性技能,如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仅靠教师的显性教学技能使之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不足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化学探究欲望的。教师的隐性技能不仅帮助自己获得更宽泛的科学视野、健全的人格,更会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着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思想,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 线上教育中学化学教师技能特征

2.1 信息技术手段显性技能的全面渗透性

图1给出了中学化学教师线上授课过程。由图可知,线上课程的教学单元与传统课堂相同,是以课和节为单位,但线上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内核需要网络平台及各种软件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与融合[14]。

课前,教师大多需要将本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通、钉钉等网络平台预先发布给学生,以方便学生预习。课程讲解过程中,传统的板书在线上授课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15]。板书字体的大小不仅受摄像的位置、灯光及场地影响,并且板书的流畅性受到了网络的传输能力的制约,因此课件教学是目前线上教育过程中主流的授课模式。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平台如钉钉、学习通等的屏幕共享功能将教师电脑中的课件信息共享给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藕合。虽然随着线上教育的不断发展,云板书以其简便的信息化展示功能、学生接受度较高而受到了更多教师的青睐,但这也对中学化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6]。授课完毕,教师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上传教学视频,与学生时时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即使是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虚拟仿真实验完成,并且能够完成线下不易开展的毒性较强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过程。

2.2 教育机智隐性技能的重构显性化

教育机智是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能够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应对各种教学状况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它形成于教师大量隐性知识及长期的教学实践之中。教育机智不仅包括知识处理的敏锐性、决策的准确性及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也包含了育人过程潜移默化的诱导性。

线下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主要体现于言行举止。教师的无私奉献、诚实正直、严谨求实、对家国的深爱都会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模仿,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17]。线上教育过程中这种面对面产生的教育机智显然已经呈现弱化及显性化趋势。思政教育中,教师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有意识地把化学史、身边化学事以图片、文字、视频的方式展示为明确的知识[18]。科学思想教育中,教师需要借助线上论坛组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团队回答问题并加分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19]。科学态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钉钉等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基本安全、药品取用原则教育,采用化学虚拟仿真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常用及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这不仅能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的沟通交流又能够培养学生, 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20]。随着教师隐性技能逐渐显性化,教师原有的隐性技能需要加以修正和重构。

综上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过程的授课场所、授课途径和授课功能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这就决定了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新发展。教师显性技能中的信息化手段的实操能力以及理论基础已经直接影响了课程讲授质量,并且教师隐性技能重构显性化过程要求教师本身应不断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因此这对高等师范院校职业技能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1]。

3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师范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分析

3.1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调查

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师范类在职前教师技能的培养中占据主要地位[22]。师范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技能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校课程结构、课程的开设这两个核心要素。上表给出了目前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1、部属大学2、部属师范大学3以及省教育厅所属师范大学1、省属师范院校2、省属大学3于官方网站发布的课程总体的课程设置情况。由表可知,各高校的课程大致包含五种类型,分别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大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体育》、《军事理论训练》、《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与艺术》、《伦理、教育与沟通》、《实践、技术与创新》、《科学素养》。这两类课程着重培养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研究技能,并且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了解学生,是师范生隐性技能的来源。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能训练》、《微格训练》、《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教育技术应用训练》、《化学教学实作训练》、《课堂教学能力综合训练》、《大型仪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化学演示实验》。这三类课程着重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及教学评价技能。

3.2 高等師范院校课程设置学分占比调查分析

图3进一步给出了各高校课程学分占比情况。结果表明,国家教育部属师范高校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隐性技能更为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家教育部所属的师范大学平均学分为4.82%,是其他两类院校的2倍,并且高等数学及大学物理类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平均学分占比较高,为31.07%,远高于省属的23.51%及省属大学3的14.12%。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平均学分占比为18.16%,略高于部属的15.67%及省属大学3的16.47%,表明省属师范大学对化学师范生教育基本能力的显性技能培养略有侧重。省属大学3更重视化学师范生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课程知识上的显性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课程省属大学3的平均学分最高为41.18%,而部属及省属院校仅为23.26%和30.36%。

可见,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侧重点有所差异,大多数院校更为注重教师基本功的显性技能的培养,信息化手段、尤其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发挥隐性技能的培养比重仍然不足。只有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黑板和粉笔一样发挥出教师教学特色,并且流畅自如的体现每个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精心准备的教学流程,才能成为线上教育背景下教学的引导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3]。

4结语

分析了线上教育过程中学化学教师技能独特的特征,比较了我国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教育厅所属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侧重点。结果表明:

(1) 线上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全面渗透性,教师教育机智的隐性技能需要重构并显性化。

(2) 国家教育部属师范高校对化学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隐性技能更为重视,省属师范大学对则更注重师范教育基本能力的显性技能培养。

参 考 文 献:

[1] 葛本辉. 谈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1): 65-67.

[2] 杨承印,苏天鹅. 新手型化学教师教学技能问题现状与对策[J]. 当代教师教育, 2008(03): 78-83.

[3] 陈瑞兰.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技能简论[J]. 临沂师专学报, 1996(06): 90-92.

[4] 杜娟,杜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的实施及提升[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5(03): 358-363.

[5] 王瑞. 教育信息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1(03): 37-38.

[6] 房伟萍,杨效军,李勇. 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52): 34-36.

[7] 刁均峰,韩锡斌,张屹. 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基于28所职业院校的案例[J].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01): 115-121.

[8] 周奇,芦颖,杨新茹.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经济师, 2021(03): 214+216.

[9] 孙丽娜. 智慧教室环境下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21(03): 90-92.

[10]魏壮伟.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构建[J].化学教育,2012,33(08):54-56.

[11] 刘一兵,夏加亮,彭兰贞. 化学教学技能分类的逻辑反思与重构[J]. 化学教学, 2020(01): 12-15.

[12] 宋辉,倪自银. 显性化与隐性化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基础比较研究——以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18): 184-188+220.

[13] 陈君涛,展金梅,刘夏,赵安学.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04): 6-12.

[14]韩锡斌,刁均峰,杨娟. 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构成及标准框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 8(02): 23-32.

[15] 陈莹莹,王琳琳,郑鸣之,沈岳良. “云板书”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观性评价解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08): 3-4.

[16] 董玉和,李红,陈华. 课堂教学中采用手写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手段的利与弊[J]. 物理与工程, 2014(S1): 62-64.

[17] 王桂钧.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5): 99.

[18] 高美宽. 德育教育融入中学的化学教育中的分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147.

[19] 张均瑶. 新传媒信息手段多样化下思政教育的创新[J]. 中国报业, 2011(16): 107-108.

[20] 郜睿智.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前沿课堂[J]. 石化技术, 2019, 26(03): 185+205.

[21] 陈林川,廖元锡. 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07): 100-101.

[22] 刁亚琦,孙方达,夏秀芳.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20, 41(05): 291-296.

[23] 畅阳. 简析CAI辅助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理论观察, 2005(02): 96-97.

基金资助: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J2020014);渤海大学校级教改项目(BDJGCY2019117)

*通讯作者:任冬梅(1975—  ),女,辽宁锦州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

作者:段宏静 任冬梅 赵 岩 王力霞 夏云生

上一篇:法政策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化论文下一篇:提升资金使用强化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