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STSE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风险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介绍能源安全与化工生产两个教学案例的方式,论证基于争议性科技议题的化学STSE教育的意义,分析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开展化学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在教学中,通过阐释如何基于教材教学主题渗透STSE教育,达成中学化学“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生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论文 篇1:

绿色化学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与化学变化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化学教育关乎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环境污染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此文本主要就绿色化学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如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工农业也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在工农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品等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所以解决化学品污染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绿色化学也可以成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使用化学技术的同时,不能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化学药剂,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化学反應过程中的“原子经济性”,在化学反应的开端就预防污染,实现零排放,进而实现零污染,是一种理想化的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思想,可以让学生从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对化学污染的成因进行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绿色化学的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升化学素养,树立环保意识。

1 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

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与高中生群体进行合作,对实验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微型实验,对实验规模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实验所排放的污染物。高中生群体学习化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未来利用化学进行实际生产,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实验设计意识进行培养,对实验的规模进行尽量控制。开展微型实验也有助于保障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很多新闻报道当中的实验室事故出现原因,就是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违规操作,盲目开展大规模试验,但是微型实验能够有效避免实验事故出现。

与常规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实验的操作更为便捷,而且安全性更高,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化学实验的反应速率也会大大提升。例如,教师在“制取氯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放弃使用圆底烧瓶、试剂瓶、导管和酒精灯这些仪器,鼓励学生们收集医用药瓶、细输液器、塑料管等替代实验用品,然后利用 Na OH 溶液处理实验产生的尾气。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使化学物品的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避免实验用物品过多消耗,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清晰,在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的同时,绿色化学的相关理念也得到践行。

2 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绿色化学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高中化学教材可知,在教材中存在大量与绿色化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前准备时加强对教材的发掘和利用,能够有效利用教材内容中有关绿色化学的资源,通过形式丰富的绿色化学资源解读及引导,加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绿色化学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及实验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绿色化学意识。比如,在设计和构建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降低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并将其作为化学反应的优化目标,能够让学生在日后应用和学习化学知识时,更好地实践和应用绿色化学理念。

3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在我国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之中,渗透和应用绿色化学相关的理念,其根本目标是践行环保,真正促进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同时对高中生群体的实验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们进行课堂指导,还要设计实践环节,避免学生们“纸上谈兵”,引导学生在理解绿色化学相关理念的过程中逐步深化,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化学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与相关社会组织进行联系,帮助学生们体验实际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们对当地的化工厂、水泥厂、污水处理厂等工厂的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我国工厂所排放的废弃物处理相关标准进行了解,再与工厂常用的处理措施进行结合,对不同类型的常见废弃物处理进行研究,从而让绿色化学相关理念深入到学生心中。

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将任务安排到每一名同学身上,并且引导学生们对化工厂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例如盐类以及重金属等,在处理过程中要遵循绿色化学相关的理念,做到处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无害化。上述教学实践能够与现实生活接轨,帮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更为复杂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的创新探索意识得到激发,还能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们思索绿色化学相关理念的运用价值,践行环保理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绿色化学教育观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化学思想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还能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树立起环保观念。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升级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丰富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将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作为教学重点。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化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课堂上的各个方面落实绿色化学教学思想,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兰.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7.

[2]张真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41.

[3]周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0(13):114.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二高级中学校 吉林省辽源市 136601

作者:刘慧

学生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论文 篇2:

基于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的化学STSE教育研究

摘 要: STSE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风险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介绍能源安全与化工生产两个教学案例的方式,论证基于争议性科技议题的化学STSE教育的意义,分析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开展化学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在教学中,通过阐释如何基于教材教学主题渗透STSE教育,达成中学化学“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基于STSE理念进行备考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与家庭科普活动,以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化学STSE;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
一、争议性科技议题在初中化学阶段的教学价值

(一)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与化学STSE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Environment,简称STSE),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进行STSE论证学习与实践[1]。

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工艺生产的潜在风险性及民众认知的局限性,我国普通公众往往通过常识而非科学知识来认知与判断现代科学风险。具体来讲,国内民众更主要是从科学伦理、利益归因与政府监管三个层面来质疑科技应用与工艺生产的安全性。然而我国科学技术传播与公众风险认知间存在错位,需要主流媒体承担其风险沟通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科学议题,引导广泛深入的社会论证,进而促进公众达成相对理性成熟的观点。中学化学启蒙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环境、社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能力的最佳时机,更是基于STSE理念渗透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教学、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价值的重要过程[2-4]。

由此可见,STSE教育中与化学学科发展相关的争议性科技议题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与教学意义,值得一线教师开展STSE论证教学。与化学学科发展有关的争议性科技议题,提供了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真实的表現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的价值

下文将以两个案例分析科学风险议题和争议性科技议题的内涵与教学价值。

案例1:能源安全与环保议题中的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教学

随着我国雾霾污染、节能减排等社会性环保议题的升级,国家发布政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天然气(甲烷)的碳排放量是煤炭的一半,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日渐推行,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等一线城市的城市居民主要用天然气作为家庭能源形式。然而,随着我国近年来天然气爆炸和燃气中毒的负面新闻多见于媒体报道,如台湾瓦斯管道连环爆炸、重庆天然气管道爆炸致地面塌陷、深圳滑坡事故引发天然气管道破裂等一系列谈“气”色变的新闻报道,承载着公众的质疑与焦虑,给地方政府带来压力,对新闻媒体提出挑战。

天然气是什么、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用途、毒性和危险性、产业链的工艺技术发展如何、其装置工艺与生产安全现状如何,如何处理可燃冰开采中技术、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甲烷中STSE教学素材,值得开展教学研究。因此,教师可适当整合甲烷课题内容,利用科学松鼠会、网易公开课APP、化学微信公众号、优酷视频和微课制作软件等途径呈现教学内容,围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形成过程、燃烧分析、生产安全、产链工艺、环境影响及可燃冰开采等环节展开教学,设计系列问题串驱动学生高效学习。

基于STSE的真实问题情境,学生对甲烷课题进行跨学科、融合式的探究学习,认识到天然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燃料与化工原料的用途、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温室效应环保议题,深刻理解学习“天然气的合理利用与安全开发”的意义,在能源安全议题上促进知情意行发展。教学重点是甲烷燃烧及产物检验实验及甲烷的可燃性、易爆性,教学难点是甲烷的温室效应及可燃冰开采工程。

案例2:石化产业争议性科技议题中的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教学

近年来,国内多地政府在推行PX(对二甲苯)石化项目时都因民众质疑风险、强烈抵制而被迫终止,从2007年厦门、2011年大连、2012年宁波到2013年彭州和昆明、2014年茂名,对二甲苯项目陷入舆论抨击漩涡,成为石化产业发展的掣肘,继而引发社会各界对对二甲苯项目该不该发展的争议和论证。对二甲苯是什么、有哪些用途、毒性和危险性、国内对二甲苯工艺技术发展如何、其装置工艺与生产安全现状如何,对二甲苯项目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关系如何,蕴藏丰富的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教学素材。

PX(对二甲苯)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的明星分子,既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1) 在化学专业人士的眼中,对二甲苯是石化领域非常重要的工艺产品与化工原料,在产品链和日常生活中起着多种多样的作用,但对二甲苯也具有自身的化学品特性和毒理性、工艺生产的安全指标;(2)普通民众对石化项目的科学认知与风险评估存在误区,对石化项目的“抵制”更是多年来对工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健康危害的质疑与不满,反映出包括化工行业在内我国工业发展积聚深层次的重重问题,值得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进行深刻反思与顶层制度设计;(3)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科学风险认知的传播上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从专业渠道获知相关的科学知识,既要看到对二甲苯在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又要科学认识对二甲苯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

教师可适当利用互联网搜集整合有关对二甲苯石化项目的多种媒介资讯,将社会争议性科技议题融入STSE的教学活动,整合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四个领域的各种知识,强调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情境式的学习和理解。
二、基于STSE和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的科学风险认知教育

(一)化学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的研究背景与实施建议

从2007年以来石化项目风波的系列新闻报道,到2015年8月天津塘沽危化品仓库大爆炸事故的资讯传播,到台湾彩跑中玉米粉尘爆炸,到西气东输深圳段天然气管道爆炸泄露,到某省村民用塑料袋偷灌天然气载回家做饭,到某省冬天夜里放在桥梁底下的数十袋融雪盐被偷,到北京四面霾伏与绿色能源环保议题,可见在中学阶段进行科学风险议题和争议性科技议题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7]。科普教学工作应该从娃娃抓起,关于能源、食品、公共安全的教育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育人工作,是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重要教学实践。

基于此,再反思2015年11月某品牌一则“我们恨化学”化妆品广告的热点新闻事件,分析民众恨化学、谈化学色变的消极态度,可折射出传统教学中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欠缺科学风险認知能力培养的教育缺失。“我们恨化学”广告风波中,北大周公度教授要求央视撤播致歉后央视已停播该广告,但余波尚未平息;随后CCTV-12播放新闻访谈,在字幕中将化学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亲水基”错误打成“清油机、清水机”,国家级媒体上出现如此反科学广告和错误字幕让人匪夷所思。反思我国2010年发布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教学要加以反思,在化学启蒙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核心素养课程中非常关键的人格要素。

(二)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导向的化学STSE教育

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有四个维度:(1)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认识科技问题、分析潜在风险;(2)辨识争议性科技议题(Socio-Scientific-Issues,SSI指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社会争议议题,如转基因食品、合成塑料、PX石化项目等)并进行科学风险认知学习;(3)使用多种证据论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认知;(4)面向事实、基于证据、关注细节,对争议性科技议题或生活中的科学风险议题进行科学决策,并在社群集体中进行交流、论证与解释。

中学化学教师应承担起“课程设计者”角色,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挖掘整合STSE教学素材,融入科学风险议题和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教学,促使学生以科学态度去分析化学发展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基于化学学科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化学的认识、理解和思想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对中学化学STSE教育与研究的几点省思

(一)STSE教育与中学化学“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核心素养理念导向下,中学化学教育要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化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化学STSE教育与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育人工作。胡先锦、胡天保二位老师提到[8],“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工作委员会化学组专家研究指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微结合、分类转化、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等内容”。王磊教授提到“要求通过教学实施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和发展基于‘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STSE)’等化学核心观念”。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不能等到国家发布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和新教材出来之后,才开始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指标,才开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

(二)化学STSE争议性科技议题论证教学的研究建议

首先,STSE理念应用于备课与教学实践研究时,教师备课时要围绕课例教学,可从化学科普类书籍、科普网站和化学影视节目、化学微信公众号、手机微课、网易公开课APP等渠道挖掘相关课程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STSE学习素材,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研究与应用趋势及科技进步、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化学前沿发展问题。

其次,教师运用STSE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时,选题可以是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教材实验或课堂教学中的STSE问题。例如,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原因调查与对策分析、环保袋使用情况、米粉面条中硼砂等添加物研究、不同消毒剂的杀菌能力、衣服干洗原理与缺点分析、月饼吸氧吸潮“双吸剂”的成分与原理探究、真假盐的辨别方法研究、保健食品成分研究、可乐生产流程及污水处理、化工厂的污染危害与迁厂选址、城镇农药使用情况、深圳市水库水质情况、比亚迪电车能源燃料研究、深圳市外卖快递垃圾处理、居民燃料与用气安全等主题调研活动。

最后,教师要从培育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课题实践,立足点在于教“真”的化学,基于真实生活问题、STSE情境教有用的化学,立意是在有限的知识、思维或价值观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求真的学习方式与品质,更要注重逐步提升学生“绿色应用”的观念意识与行动能力。进行科普教学与科学风险认知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刻不容缓的使命。化学教师要结合中学课程重整STSE教学素材,渗透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教会学生敬畏科学、尊重科学规律及爱学习、爱思考的好习惯;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或跨学科融合式思维,去判断和解释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在普及公民科学素养中,发挥中学生在家庭科普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建芬,陈粉心,李娟.在STSE教学中培养学生基于媒介资讯的化学信息素养——以科普网站、影视节目和微信社群的分析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7-11.

[2]周开军.STSE理念及其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J].化学教育,2012,33(1):31-33.

[3]林建芬,陈粉心. 基于STSE理念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论证能力——以人教版“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为例[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10):47-50.

[4]林建芬,陈博殷,李言萍,钱扬义. 将科学论证活动融入STSE教育的研究初探——以人教版“空气”的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7):17-21.

[5]徐光静. 对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风险认知教育的审视——天津港大爆炸后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9):14-15.

[6]陆军.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风险认知及其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04-109.

[7]孟献华,倪娟. 科学教育中的风险认知:目标、内容与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2):106-112.

[8]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4):4-6.

作者:林建芬 李言萍 陈博殷

学生绿色化学与高中化学论文 篇3:

现代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作用探究

摘 要: 绿色化学是现代高中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高中化学阶段有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化学课程的要求,而且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而且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环境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及环保、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 教学作用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节能减排等环保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主要教学模式,导致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化学药物成分和回收方式的不了解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有效地将绿色化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环保、创新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于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高中化学课程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且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普及一系列相关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意识[1]。在现代高中教育中,首要提倡素质教育,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责任不仅应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而且应重视对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弥补化学知识的空白、为学生带来更新的学习内容同时,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水平提供良好机遇,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化学知识,而是利用绿色化学的健康理念,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2]。由此说明,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渗透于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是化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现代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化学认知度

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现代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设置相关方面融入大量绿色化学理念。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深入挖掘融于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认知度[3]。例如,教师可以将“化学反应”中各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卤素及其化合物”中氯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运用和氯化物对臭氧层的保护与破坏,以及“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章节中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和防治、大气污染和防治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实际社会与生活中的常见事件,有效地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并深入发掘教材中绿色化学的相关元素,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化学,而且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应用化学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把化学理论知识灌输于学生,却严重忽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严重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加上教师在协助学生进行有关于课本内容的化学实验过程中,通常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其过程,从而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4]。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需要具备良好的绿色意识,并有效地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其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环保意识,并培养其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在课堂实验前介绍化学物质与操作方法时,可引入相应的绿色环保知识点,在向学生演示白磷自然时所产生的现象时,由于白磷毒性较强,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极易造成污染。因此,教师可利用Mg■Si取代白磷并进行相关实验,首先对Mg■Si进行水解,水解后产生大量SiH■悬浮于水面,加上SiH■于水面上同样发生一系列的自然现象,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有害气体产生,从而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形成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绿色化学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需体现相关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地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始终[5]。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加上绿色化学理念对教师需重视实验过程及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的要求,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实验,诱发其发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形成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时,需向传授学生相关预防化学污染的知识,并鼓励其对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创新,在“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结束后,应先用稀硝酸进行清洗试管壁内的产物,并将其产生的所有废液收集,然后从中提炼出金属银,对于此实验方式,不仅起到回收试验用品且不造成浪费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生使用实验器材,依据其自身的实验思路进行绿色化学实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主动创新习惯。

三、结语

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于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绿色化学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对牢固树立绿色意识,提升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君.“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理论研究,2013,04(12):124-125.

[2]李思思.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改进[J].成功(教育),2011,12(10):135-136.

[3]许克敏.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10(48):356-357.

[4]刘光宇.“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教师,2012,23(6):514-516.

[5]蔡建忠.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51(11):271-273.

作者:王卫东

上一篇:情感化教学方式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浅谈区域农村的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