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有声图书馆新模式建设

2022-09-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IT互联网的越来越普及, 有声读物已经慢慢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伴随着图书馆文献载体的变化, 有声读物越来越多。辞海中有声读物定义为:录制在磁带中的出版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发音的"电子书"。有声读物中文标准名称:广播剧。英文:audio book。从20世纪30年代,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读物在美国诞之后, 不少教科书出版商均以此形式出版语言教材。进入21世纪, 读者潜移默化的意识到听书的好处, “阅听”开始流行, 代替了原有的纸质书刊看书的阅读方式, 有声图书馆正在兴起。

一、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

有声读物词语释义是指"其中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 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听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说书、戏曲、吟诵等, 古代称为说话, 都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说表演艺术形式, 在宋代开始流行。1936年, 随着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 收音机在全市逐步普及, 说话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听书”从传统古代发展到非物质文化再到有声读物, 这种以耳朵为主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些都是中国早期有声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声音都是历史上创作、交流、教育、学习和阅读方式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吟诵, 就是一种根据汉语言本身的音韵特点, 用一种抑扬顿挫的乐音腔调来诵读诗词曲赋、汉文经典的诗文读法, 是一门集文学、音乐、语言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人们通过这样的声音, 诵书给人们听, 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记录文献和资料, 以供人们记录存档。

二、有声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优势

互联网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通过它把三点一线一面一体的信息组织到一起,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毫无疑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改变着人们生活状态, 有声读物就是改变我们阅读文化的新兴产物。虽然国内有声读物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整体优势发展良好。相比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传播方式, 有声读物具有绿色环保、缓解视疲劳、集中零散时间, 便于解放双眼学习;听有声读物, 伴随着优美的声音, 使我们身心放松, 感受身临其境的语感;因此, 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建设有声图书馆。[1]

(一) 高校有声图书馆的建设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 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 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图书馆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 能让人如痴如醉的在里面, 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安静。安静的环境能让人们静下心来感受书刊带给的乐趣, 但是在崇尚节约环保的当下, 纸质文献、纸质书刊等需求正在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原因很简单, 每年全世界因为造纸失去几百万亩的绿色森林和纸质书刊的高价费用, 促使很多大学生选择听书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建设有声图书馆积极采购有声读物, 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可能选择老师、学生喜欢的资源, 更好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提高有声阅读的点击量。这些数字化有声读物潜移默化的就能迅速扩充图书馆的馆藏数量。有声图书馆依据我国图书馆分类法建立相应的检索体系, 操作简单, 寻找方便, 阅读便利。

(二) 高校有声图书馆的功能

1. 绿色阅读放松视力

民主德国莱比锡市从1956年起就开设了一个专为盲人服务的“有声图书馆”[2]。“听”这种阅读方式最早的出现是为盲人、孩童等服务的, 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普及, 有声读物的受众越来越大众化, 从原来的小众阅读群体开始向年轻读者群体发展, “听书将代替看书”。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节奏也在变快, 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 导致没有时间阅读。然而整天对着智能手机、电脑等, 甚至有的大学生寸步不离的拿着手机, 形成“低头族”, 导致颈椎病的高发, 视觉疲劳, 视力下降, 看视屏眼酸脖子疼, 玩游戏更觉得浑身难受, 视力严重受损患上眼部疾病, 小小年纪带上眼镜。因此急需帮助大学生用耳朵代替眼睛来“阅读”。有声读物的发展是有声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 “听书代替看书”[3], 既能学习, 又能缓解眼部不适保护视力。有声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 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大多价格不菲, 则因为这些图书价格就会限制这些纸质文献和信息知识的传播。但相比纸质图书而言, 有声图书读物的价格则比较便宜而且阅读起来更为方便。对于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没有经济来源, 经济能力有限, 无疑是个好消息, 可以选择听书这一性价较高的信息获取方式, 可以选择阅读有声读物。此外从环保方面来说, 纸质文献材料的主要成分来源是树木。大量使用纸质文献就会造成大量的消耗树木, 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使我们每年损失大量的绿色, 但是纸质文献还有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脆、发黄甚至损毁, 不利于可持发展。有声读物不用依赖于纸张, 不受到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并且不占据任何空间存储, 受到环保人士的青睐--绿色阅读。有声图书馆的开通, 释放的双眼, 放松了身心, 不用埋头伏案一个姿势的阅读, 让我们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可以随时简易的搜索, 找出自己喜爱的读物聆听。

2. 方便学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 要参加各种考证、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并且要完成自身本专业学习;在学习知识获取迅速方便的信息时代, 然而大学生没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阅读, 但是大学生有大把的零散时间, 如课间休息、上下课路上、排队等车候车、坐车等, 成为大量的碎片时间, 而“听书”有声读物, 无论是安静的夜晚还是在喧闹的街市, 都能通过阅“听”来满足对知识的渴望, 下载好的有声读物就可以随时随地且无处不在畅听, 恰好填补了大学生的大量的碎片时间, 且不会占用多余时间, 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合理搭配自己的阅读时间。对于想打发时间又懒于手拿着手机的人们来说, 听着一本书, 再配上一杯清茶, 闭目养神, 全身心放松, 这时候有声图书馆就是你的完美选择。在当下有声读物之所以能流行, 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伴随性方便性。它以电子阅览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为载体, 而现在移动设备设计极易携带, 即可实现无线阅听。现在大学生生活闲暇时间越来越不完整化, 生活工作学习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很难有伏安阅读的时间, 零碎时间需要人们去发现去集合。现如今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让人们随时随地的就能轻而易举的实现阅听阅读, 积累知识, 开阔眼界, 填充自己, 净化心灵。在高校有声图书馆的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

3. 身临其境提升语感储存检索简易

单调伏安地看书, 尤其是专业性质较强的书, 常常会让人觉得这种疲劳, 失去兴趣, 有的甚至必须强行要求自己。而有声图书馆的读物则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阅读的习惯, 并且录制有声读物的人们都是经过专业的播音训练的, 那些抑扬顿挫, 标点停息时间, 都是很有讲究很有美感, 让你把这些文字带有感情色彩的呈现在你的眼前, 让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场“听觉盛宴”, 时而婉转凄凉, 时而慷慨激昂, 随着声音的流转带你走进作品的世界。有声读物中优美的音乐和声效可以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达到“听读经典, 激发潜能, 完善人格, 培养终身阅读者”的目的[4]。有声图书是对于收听者的认识程度没有过高的要求, 儿童和盲人也可以听, 学识渊博的博士可以听。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喜欢阅读, 只要你想读, 仅需打开你随便携带的移动设备找到听书网站在线收听, 或下载下来。在当今社会, 英语听力是必考项目, 我们需要这样的资源学习阅听英语的有声读物, 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越来越好, 还有现实中很多学了好多年英语的大学生都是只会写不会说, 这样的“哑巴英语”不适应社会交际发展的需求。因此, 利用有声图书馆学外语是很多大学生“应用”和“实用”的学习。

当今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都要好几百万, 开放借阅一体的借阅环境使得图书排架任务繁重, 只能精确到小数点之前。若想找一本图书需要通过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检索图书, 然后在几百万的书库中寻找, 也需要花上一段时间, 找一本书也没有那么容易。这个时候有声图书馆的储存检索简易的优点就出现了。在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丰富, 轻松检索简单, 一键下载, 下载后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可以在任何地方阅读。

4. 宣传、荐读、引导

柯平在《重新定义图书馆》中认为, 从职能看, 图书馆第一代主要是管理职能, 即保管文献;第二代增加了教育职能, 即传授知识;第三代情报职能, 即传递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5]。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多做采访工作, 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要, 总结统计各方面资源及时整理出来大学生感兴趣的资源, 引导大学生好阅读读好书。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资源、网络平台、微博、微信、贴吧等方式定期在网站上开展有声读物的宣传工作和读者进一步交流阅读心得、阅读需求等内容, 并与学生介绍高质量感兴趣正能量的有声读物, 在图书馆内或学内开展各种“阅听”讲座, 或者万人签名等活动, 让更多人的人走进图书馆感受有声读物带来的魅力。最后, 图书馆需要用心组织读者活动做好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给高校有声图书馆的建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 在建设我国高校有声图书馆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高校图书馆应该怎样发挥它的管理职能、教育职能、情报职能, 还有有声读物的质量版权问题, 这些新的听书阅读方式服务模式的建设和阅读推广服务带来了诸多想象、尝试和实践的空间。

【相关链接】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 积极地开发, 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 质量下降等特点, 使人们普通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 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 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 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 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 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 以便科学排架, 合理的流通;第二, 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 成为虚拟馆藏, 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 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 主要表现在可以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最完备的学习条件:资源、场地、设备。受教育者可以长期的、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它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里, 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 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 “大学的心脏”, “学校的第二课堂”, 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书馆向社会所有成员敞开大门, 教育他们如何才能获取文献资源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进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技能。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 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

摘要:有声图书馆随着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和使用, 有声读物以全新的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不仅创新了图书馆资源服务新模式, 而且随着文献载体的变化图书馆界得到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有声读物在网络环境下的优势, 为读者提供以“听”为主的阅读形式, 是图书馆新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有声图书馆,有声读物,服务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洁璇.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引进问题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 2015 (05) :69-72.

[2] 马骏涛等.移动图书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 (9) :19-23.

[3] 朱建亮.文献信息学引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4] “有声读物行业研究资料”[EB/OL]http://www.mntp2012.com/Html/?15136.html.2014-12-19.

[5] 柯平.重新定义图书馆[J].图书馆, 2012 (5) :1-5+20.

上一篇:图书出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教辅软件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干预效果及实证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