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客观对待教学评价中的考试

2022-12-15

考试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考试对社会对个体人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 是利弊兼容的一把双刃箭。以教学考试为例, 尽管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强化考试的正面作用, 尽量淡化考试的负面影响, 但考试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考试内容、方法陈旧, 考试的作用与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相吻合, 考试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还不能得到理想的发挥。虽然如此, 从考试的发展历史看, 其积极进步的意义远远大于负面影响, 因此考试才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难以取消和废除, 被当今社会广泛应用。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学校教学离不开考试, 考试一直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当考试的结果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升学, 关系到教师的晋称升级的时候, 师生的精力就会全部用到考试上, 考试的地位就更重要, 作用就显得更大, 在这样的状况下考试给师生带来激励和促动要远大于它的负面影响。因此, 要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

1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

考试是一种按照严格的运作程序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质量的鉴定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设选的试题, 并由相关的教师鉴定其结果,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状况的信息, 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水平, 也是衡量检测相关教师教学水平的参考依据。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从积极方面看, 考试有利于教学与管理各方的交流, 有利于教学双方的对话, 有利于形成整体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 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全面评价, 其中主要的是对作为课程产品之一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教授质量的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不仅可以判断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实际实现程度, 而且还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 使学校不断改进原有的教学工作, 使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与教学评价是什么关系?教学评价包含考试,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 是评价的一个子系统。要客观的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或是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各项评价指标综合测定,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考试所反映的只是一定程度上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水平, 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还要考虑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多项因素, 教师个人的水平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作用固然重要, 但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没有必要的其他教学条件保障, 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评价不可没有考试

认识考试就要从考试存在的实际出发, 当前一些人总认为现在的教学考试弊端多多, 总是列举一些欧美国家没有像我们这样强化考试却培养出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实, 美国自上个世纪5 0年代就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淡化考试的负面影响, 为此才有布鲁纳的学科课程改革运动, 才有《国家处在危急中》的报告等法案和措施的出台。德国综合中学的毕业生只要拿到毕业证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学, 但人们却忽视了这些学生在小学时就已根据其学业成绩分别被送入文科、实科和综合中学三种不同中学学习, 并且不同中学的教学自始至终都按学生的能力、成绩分基础班和扩大班进行。考试及应试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世界性的共性问题, 并非中国所有, 也并非教育本身的问题, 其根源在于社会。至于一些人倡导的取消考试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认识考试还要看到考试在社会人力资源分层与流动中的作用。考试与应试是社会人力资源分层及流动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分层的, 是一个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教育不能直接给个人带来收益, 但在学历社会的宏观背景下, 学历和文凭就是交换关系的中介, 有了学历, 就代表着有了相应的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对资源短缺人才的任用, 以学历作为依据, 在有相同层次学历的情况下, 又以学校或专业的声誉为依据, 这在客观上导引着人们的教育价值, 应试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愈演愈固, 应试教育看起来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 实际上从较为长远的角度看, 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 为了未来可入的职业, 为了获得社会分层中有利位置而提前进行的竞争。所以说社会分层与流动决定了考试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教育教学考试是社会分层和流动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和反映。

考试虽然不可没有, 但要防范考试泛化。考试泛化是把教学等同于考试, “把原本生动活泼, 富有诗意的课堂变成刀光剑影, 迎接考试的练兵场甚至战场, 灵性泯灭, 个性消失, 剩下的只是纯技术性操练。”我国的教学应试倾向太重, 或者说泛考试化。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一种方法, 不是惟一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 人们往往把考试窄化为教学评价, 把考试窄化为笔试, 把笔试窄化为客观性测试。应试的泛化与评价的窄化就构成了考试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是需要改革和创新的。

认识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还要防止唯考试论。要知道考试本身并没有弊端和过错, 如果说考试存在弊端, 那是考试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实施环节出现了问题。当人们把考试做为评价教学惟一尺度的时候, 当教师和学生乃至于家长和社会都热衷崇拜考试分数的时候, 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 以考试分数论英雄, 家长为孩子考好分数而自豪, 社会以考试分数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 教学就成了应试教学, 教育就成了应试教育, 这就是唯考试论导致的结果。唯考试论忽视健全人格培养, 必然会产生与现代文明相悖的人格评价标准。在惟考试的环境中, 学生的认知及人格的形成都会不自觉地带上功利色彩, 他们的道德修养、公民意识、法律意识都将受到影响甚至毁弃, 可见唯考试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和可怕的。因此, 对待考试要多一些人文性, 少一些功利性, 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把考试做为育人的手段, 使考试围绕人的发展要求转, 而不是人的发展受考试的限制和制约。

3 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考试

正确对待考试就是要摆布好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位置, 既不能夸大考试的作用, 也不要贬低考试的作用。不要把考试做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手段, 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也不要把考试说得一无是处, 不重视或者淡化考试。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是以“考试”为唯一手段评价教学效绩, 从教育的主体看以考试为唯一手段来甄别和选拔人才, 从教育的客体看以应试为教和学的唯一目的, 其后果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要求, 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诸如“死记硬背”、“偏科废学”、“重知轻能”等都是这种教育下的严重后果。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在于应试, 更不在于考试的本身, 而在于特定的应试教育模式。既然考试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那么“应试”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了考得好成绩, 做一些“应试”准备是应该的, 不能对考试与应试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或排斥。应试教育错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最高目标, 为达到此目标, 一切围绕考试转。

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 作为教学评价主要方式的考试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检测教学效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考试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绩进行评估, 通过考试获得的数据信息作为教学评价参考, 考试对学校教学依然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证明的作用。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学得怎样、学习的能力怎样、教学的效果怎样等等, 以考试的方式反馈、评价是需要的。

合理的利用考试就是要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摒弃消极作用, 归位考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现代教育就是要把考试教育化, 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 并不是要取消考试, 而正是将考试教育化的体现。

合理的利用考试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时段和课程特点出发, 建立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 要用全面综合的评价制度取代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对于学生除了学业考试成绩外, 还要考查学习态度, 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与各种活动表现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习方法及创新能力等。考试内容要突出能力技能的训练和考核, 考试方法要灵活多样, 笔试、口试、操作, 闭卷、开卷、答辩综合使用,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原则。

合理利用考试还要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要转变否定考试唾弃考试的思想, 克服唯考试论倾向。克服唯考试论要从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入手, 废除考试内容片面、答案单一、题海战术、分数至上等倾向。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考试的内容要全面, 形式要多样, 次数要减少, 方法要科学。使考试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自觉纠错、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手段。

考试是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无疑是促进教学, 完善教学评价, 引导师生创造性地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学实践中需要客观正确的对待。

摘要:考试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考试附属于教学评价, 具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实践中要扬其长避其短, 客观的认识考试, 正确的对待考试, 合理的利用考试。

关键词:客观对待,教学评价,考试

参考文献

[1] 景民, 齐志勇.新课程需要促进学习的评价与考试[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2.

[2] 秦晓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考试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6, 2.

[3] 王淑莲.试论现代教学评价的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3, 3.

上一篇:基于灰色市场环境下供应链运作决策及协调机制的思考下一篇: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