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大学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2-09-10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 洪堡是一个独具一格的人。他基于对哈勒和哥廷根早期改革的经验总结, 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 引发了德国大学教育界的大变革, 影响深远。而这次变革也标志着高等教育界进入了洪堡时代。他的思想既不是康德式的自我冷静的思考, 也不是黑格尔似的客观系统文献, 而是相对主观的理念探索。今天, 我们重新审视洪堡的大学思想, 从对比中思考他的思想对当今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洪堡的大学思想概述

(一) 教学主体客体相统一

洪堡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授既定知识, 也要倡导研究新的解决方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传统领域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发挥主体责任, 并总结创造新的理论;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在理论创新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他认为, 大学教师的任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原始意义上的教学, 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他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来从事研究的教学, 学生的任务应该是独立研究, 在专业领域广泛涉猎的同时, 也要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 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新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判断, 建立自己的专业思考体系。此外, 他还认为相较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 教师应更注重方案方法的指导,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这与我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出一辙。洪堡认为,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整人格, 尤其是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他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 科学也如此。大学的任务应该是发展科学, 培养人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 他主张高校应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展开创造性的活动, 要提供科学的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 各抒己见, 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提高并完善自身修养。

(二) 完人思想

洪堡认为, 教育应注入人文关怀, 使人类在自由的环境中全面完善的发展。洪堡始终坚持完美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人类拥有的最高才能是精神的力量, 了解自身和了解世界的能力, 还有精准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个体如果能够了解并发展这些能力, 他们发展的这种能力越多, 他们将变得逐渐完善, 能够实现的个人价值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毕生追求都用来掌握和发展这些能力, 那么他就会获得美德, 从而获得道德上的完美。

他还认为科学也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高级文化, 人类应重视科学研究, 特别是自然科学。但同时, 身为具备社会属性的社会成员, 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亦是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他甚至认为社会道德体系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至于人文素养的培育, 则可以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养分, 由此可见, 洪堡很注重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的科学实践活动, 理解各种科学, 并将各种科学融入思想, 更全面真实的了解世界, 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 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的人。洪堡的自我评价是:“我与大多数其他优点, 才能, 知识, 博学等无关, 但我愿意作为一个人,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洪堡认为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之中涵盖人类知行和品德的有机统一, 这与卢梭和康德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 洪堡继承了自卢梭和康德以来的人文教育思想。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人文教育思想体系, 在强调个人尊严、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也提出, 和谐发展的个体才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洪堡将教育分为两个方面:将个人培养为和谐的人, 以及在某个专业中传授专业知识。但是, 必须在全面的一段课程之后教授谋生或职业所需的知识。专业教育只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高等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 大学的“产品”应该是科研能力与人文素养兼备, 且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大学应该以科学研究为核心, 并以此为目标凝聚起教师与学生, 它与实践知识或专业知识无关。但关键是人们必须首先以全面和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 精神和理想在洪堡心中占据绝对地位, 这种理想主义色彩浓重的教育理念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看来, 反而变得珍贵而有价值。

二、洪堡大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影响

(一) 重视学生全面素养提升, 培育健全人格品格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品格的培育。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涵盖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是一个全面且多层次的过程, 并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完成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 还包括能力教育和扫盲教育。在联合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 强调21世纪是以人才为发展中心的世纪。因此, 在未来社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是学习型人才, 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 教育者的引导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注重科技创新、盲目追求前沿而忽略学生个人选择的现象、教育内容空泛与现实相脱节、学生依赖传统经验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等, 这与高校的育人目标有所背离, 因此, 大力提倡培育健全人格品格, 使学生获得自主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 就是形成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状态、独立的自我意识、完善的道德品格并用来指导实践, 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与多变的形势时以适应、融入和解决的态度来应对, 待人接物有一种平和的态度;在面对多种价值观的冲击的时候, 能够明辨利弊, 做出正确的抉择;在个人对与社会的关系及指导其自身社会行为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教育过程的本质看, 它满足的是人内在精神发展及自我超越的需要, 学习也好, 研究也好, 都体现了这个需求。教育既是人性的培养, 也是人性的实现。因此, 大学教育要格外注重保护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 作为高校教师, 要把握教育政策调整的风向标, 避免教育教学活动偏离国家社会发展进步趋势,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知识, 方法, 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尤其要授之以渔, 锻炼完善自学能力, 提高整体素质, 使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成为洪堡所说的完人。

(二) 促进平等公平对话机制, 增强师生之间互动

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 教师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一方面, 教师的大部分工作内容还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纠正学生认知和观念;另一方面, 高校虽然较为宽松自由, 但仍一定程度强调集体氛围, 所以教师也一定程度充当了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角色, 并监督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维护集体生活的和谐性;另外, 教师还承担人际关系协调员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角色。作为学生自己,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潜力, 但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洪堡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对话, 强调师生交流“去权威化”, 摒弃传统教育话语体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平等观念融入师生关系, 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科学研究中, 批判精神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理念, 同样,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只有教师改变了知识灌输者和学生控制者的角色定位, 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提供更广阔的讨论空间。这种对话机制中双方地位是平等的, 如此, 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在框架之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以一个独立的人格参与师生互动, 从而更好的接近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洪堡的大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既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 也肯定了人才培养, 尤其是人格品格的培养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 强调了二者的协调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置于同一个重要位置, 与大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和情感。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理解, 相互融合的。大学教育中, 教师不仅仅要授业, 更要传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仅要量化, 更要常态化, 制度化。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既要传播知识, 又要塑造人格, 既要理性客观, 又要充满感情, 实现情与理的统一, 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

摘要:洪堡在教育史与思想史上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强调人类自由的充分发展, 并将这一理念体现在其教育的实施上, 对德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吸取了洪堡大学思想中的教育思想, 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指引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洪堡,大学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人格

参考文献

[1] 彼德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2] 崔延强主编.洪堡人类学和教育理论文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3] 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4] 朱国仁.略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M].上海:上海高教研究, 1998.

上一篇:浅谈批评策略与兵法下一篇:浅谈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