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现状

2023-03-28

第一篇: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现状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个案研究

杨英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

摘要: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为个案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等,从2003年学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到目前为止的师资情况和专业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及就业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学习;对策研究;四川农业大学

Sports on m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social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rts and Sports College Sports Professional social classes 05 2 Hu Tao

Yang Ying,(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China 625014)

Abstract: This paper in my school social studies professional sports, through literature survey and data such as statistics, from my school social sports teacher and student learning, social and employment status of the practice analysis, etc. research to identify constraint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 key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mmunity s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随着新世纪人们对体育文化需要的增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并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道,被列入新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自1989年天津体育学院最早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以来目前办学院校已增加到200余所,并由最初的单科体育院校开办发展成单科体育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开办。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211”综合性大学,结合我院系师资和场馆设施情况,社会体育专业于2003年正式招生,目前在校学生382人,现有毕业学生4届。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该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就业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3级、2004级和2005级200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查阅和检索与社会体育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率为97%。

1.2.3.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用表格和图形直观的反应数据。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开办现状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以“树立理念,立足创新,育人强己,与时俱进”为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定位,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国家和学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诸多方面加以探索与改革,目前有在校学生276名,三届毕业学生145人。

2.2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表1:体育系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一览表

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人数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25312%1144%936%28%

表2:体育系教师学位、学历情况统计表

学位结构学历结构

博士硕士学士研究生本科大专

总人数 人数比例 人数 比例人数 比例人数 比例人数 比例人数 比例

2500%936%1456%936%1456%28%

从职称结构上看,我校高职称教师占整个教师比利的56%,教授占整个教师比例的12.5%,教师的职称层次还是比较合理;但从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看,没有博士生教师,只有硕士学位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36%,大专2人,学历学位层次明显不足;同时从专职教师的结构上看,单科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专业结构相对单一,以体育教学为主,专业的学科教师和边缘学科、新兴发展学科的专业人才欠缺,这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有很大的局限性。

2.3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现状

2.3.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过级率情况调查

表3: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比例

年级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

英语15.09%21.95%15.28%5.40%

计算机92.45%82.5%100%10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过级呈上升趋势,2005级和2006级学生过级率都达到100%,但英语三级过级率却很低,社体专业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差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英语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对英语学习有很强的惧怕心理,学习以学校的授位英语为目标,对英语学习的刻苦性和积极性欠缺。这是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率和授位率低的重要因素。

2.3.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调查

表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频率表

实践次数1-5次6-15次15次以上

2003级17%54%29%

2004级14%55%31%

2005级11%54%35%

2006级9%50%41%

社会体育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专业,我校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和当地的中小学校、体育局紧密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编排、训练和裁判等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15次以上的达30%以上,通过社会实践即锻炼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3.3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情况调查

表5:200

7、200

8、200

9、2010届毕业生概况

专业总人数毕业人数毕业率授位人数授位率未授位原因

社体2003级535196.23%4483.02%英语未达标、4人受处分

社体2004级403792.5%3280.0%英语、计算机未达标、1人受处分 社体2005级534992.5%4788.7%英语未达标、1人受处分

社体2006级3737100%37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授位率逐年提高。在未毕业和授位学生中,英语未达标是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受处分,再次是计算机未达标。到目前学生的计算机达标已不成问题,但社体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依然是难题,还有体育专业学生性格冲动、好强,导致受纪律处分而得不到学位,也是影响学生毕业和授位率的主要因素。

2.3.4学生就业现状

表6:200

3、200

4、2005级就业情况调查

年级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就业率

社会体育2003级5348590.57%

社会体育2004级4038295.00%

社会体育2005级53530100%

社会体育2006级37370100%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表可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错,到2005级就业率达100%,高于全校的平均水平,学生就业地域以省内为主(以成都为主),这与体育专业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有密切联系。

2.3.5 学生就业去向情况调查

表7:社会体育专业200

3、200

4、2005级学生就业单位情况调查

年级就业部门 商业部门 自主创业与体育相

关部门

2003级(51人) 22(41.51%) 4(7.84%)

2004级(40人) 21(52.5%) 3(7.5%)

2005级(53人) 23(43.40%) 3(5.66%) 8(15.69%) 8(15.69%) 4(7.84%) 4(7.84%) 1(1.96%) 5(12.5%) 5(12.5%) 4(10.0%) 1(2.5%) 1(2.5%) 9(16.98%) 8(15.09%) 4(7.55%) 3(5.66%) 3(5.66%) 教育部门 其他 公务员 考研从毕业三届学生的就业单位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流动性强、跨专业就业比例高,毕业后从事与体育相关单位平均为15%左右,教育部门的约14%,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第三产业就业为主,考研率不高,这与我们初办专业经验不足有关,在今后的专业教育里,必须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提高学生毕业质量。而跨专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专业办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3存在问题

3.1 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意识不足

在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中发现,31.54%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属主动勤奋的,偶尔才会偷偷懒,68.46%的同学认为学习不重要,考试混过关就可以了,反正学与不学差不多。课余时间选择在图书馆和教室以及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自习的同学为11.27%,偶尔上自习的为70.4%,还有7.04%的同学选择从来不自习,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对待CET及计算机考试的态度,10.22%的人表示是为了学到更多知识;27.8%表示是为了找份好工作;39.76的人表示是为了拿到学位证,22.22%的人表示是其他原因需要通过这些考试。英语三级过级率非常低,大部分学生都以能拿到学位的学校英语分数线为目标。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必然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较低的毕业率和受位率。

3.3 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意识

表8:对受处理人的原因及受处分类型统计(单位:人)

受处理的原因打架考试作弊、代考赌博旷课酗酒盗窃

8 人3人2人0人2人1人

受处分类型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留校查看记过严重警告警告

0人2人2人4人3人5人

从03年招生以来,通过对受处分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因为打架和考试违纪受到处分人数为8人和3人,占受处分学生人数的68.75%,其中男生15人,女生1人,可见男生是违纪的主题。受处分中勒

令退学2人,还有6人未拿到学位,占违纪学生的53.33%,这也是影响毕业率和授位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有效降低违纪率和提高毕业率和授位率就必须针对这些学生的这些特点来开展教育引导和监管,强化教育的重点群体,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

3.4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学生社会实践不足。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比较单一,设置与体育专业院校雷同,缺乏特色和重点,没有充分依靠农业院校学科优势办学,同时与当地政府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与社会联系不充分,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出的社会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特色不鲜明,就业面向以跨专业为主,这是资源浪费的一个表现。社会体育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不足造成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和对社会认识不足,在选择就业问题就存在一定的偏差。

3.5教师学历偏低,科研水平不高。

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以上占56%,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只有39%,没有博士,存在高学历少、低学历多的问题,这就造成一方面多数教师自身发展不平衡,教学能力较强,科研能力偏弱,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和学术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少,层次不高。另一方面教师还没有完全从公共体育课教师向体育专业教师方向的角色真正转变,对研究学习和科研成果的理解主要局限于“职称晋升”,这不仅导致大多数教师学术水平上不去,而且还导致体育教师出现学术游离现象,无法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亲繁殖状况也不利于该专业的长足发展。

4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生进校就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大二大三跟进监督和提高,使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全过程。强化学风建设,完善奖励先进和鼓励后进学生的学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划拨专门资金,设立学院单项奖学金、学年进步最快奖、全勤奖、学生工作贡献奖等奖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积极主办各种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影响毕业率、授位率的外语、计算机过级率,体育系紧抓这一主要矛盾,每年采用强化组织学生学习,考前专门出资聘请外语教师、计算机教师给学生进行辅导等方法来加以克服,同时提高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对提高毕业率、授位率、就业率的给予班一定物质和行政性奖励,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4.2 严格管理,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

社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性格活跃、好胜也比较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特别是男生,所以违规违纪是影响他们毕业率和授位率的另一原因。因此,每年新生进校后的入学教育,体育系均应安排高年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新生介绍学习经验,使新生进校后及时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确其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严格要求教师、班干部双考勤制度,系领导、专业负责人及班主任到课查巡制,考勤与成绩挂钩等,对缺勤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对缺勤达到规定学时的给予严肃处理,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

4.3 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学科资源优势,树立特色,培养出涉农体育的专业人才。

非体育专业、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办学,必须树立 “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培养出既有体育专业知识和能力,又有与之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开发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学为特色、农业科学为优势的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文理渗透、多学科互补,为发展涉农领域的体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体育学科必须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形成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的体育学科的办学特色,探讨“农村体育”“生态体育”“体育教育教学”作为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满足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体育事业、教育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有特色的专业必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4.4 优化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团队人员的培养

优化教学队伍的学源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积极支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建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保障的专业师资队伍。拟继续送培1-2名博士,2-3名硕士,要求送培老师在2015年前拿到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职称建设方面,拟增加教授1-2名,副教授2-3名;

引进人才建设,拟引进博士生1-2名,教授1名。同时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形成集体优势,以提高体育系的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1).

[2]陈兴胜.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王树宏,李金龙.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7(5)

[4]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 2008(7)

[5]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5)

[6]刘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7]杨家坤,理工科高校体育专业办学现状与效果的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1)

作者简介:杨英(1971.5——) 性别:女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务:社会体育系主任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体育系

通讯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艺体学院体育系

邮编:625014联系电话:13568744008

E-mail: yy-44008@126.com

第二篇:测绘工程专业现状及就业形势调查研究(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节课论文 测绘工程专业现状及就业形势

调查研究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前言:

我报考的时候选的这个专业前就关于这个专业询问过很多人的意见,也曾在网络上查询,和同届的同学一起讨论这个专业的前景,兹以为这个专业属于脚踏实地,日后的工作也是付出一分努力便有一分收益的工作。我的

四、五位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选了这个专业。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个专业的棉丝细节,我有必要更加细致地对其进行研究。同时也参考参考我华水测绘工程专业的同学对于这门专业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我自己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进行分发填写,兼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耗费数日,悉心整理,统筹数据,得出结论,于是便有了这份调查研究报告。接下来我来具体介绍关于测绘工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并介绍我设计的调查问卷。

现状:

我查询了大一来时就发的一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2010版》,其中第29页简要介绍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其中提到:本专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侧重工程测量方向,主要面向国家基础测绘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包括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等;二是地理信息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城市和工程建设、土地与房产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城乡规划的地理信息管理、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二者又皆可分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外业一般都是男同事来完成,而女同事一般都受不了外业严酷的作业环境和劳作强度而在室内从事内业的数据处理,包括程序设计、数据传输、

软件成图、编辑修改、管理完善等等。具体的分类的话,本专业的毕

⑴可在航天、航空、交通、公安、国防等部门从事导航及通讯工作、海洋测量工作、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

⑵从事精密工程测量、形变监测、海洋测量、卫星测控、卫星测量数据处理及城市建设、工矿企业、国防工程、土地管理等行业的测量和管理技术工作;

⑶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与环境、国防和军事科学、航空航天、海洋、交通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

⑷可在各种所有制的公私营企业公司从事测绘产品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⑸特种工程的多方面从事科研和工程的高级人才,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工作。

从以上的五个选择中不难看出任意一种选择其实都包含外业和内业所以按照内、外业来分类是很合理的。所以女生也有机会参与测绘工作,也就是说这个辛苦的专业虽然女生少,但是这个专业和机械的某些“和尚专业”来比真是好太多了。

接下来介绍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整合最近几年的测绘工程的就业率来看,这个专业的就业是很有保障的,因为最近几年的国家的工作中心都在国家建设上,对于优秀的测绘工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而且这个专业是新兴的几个热门专业之一,很多高校也陆续开课招收测

绘工程学生、。其中武汉大学的测绘学院等早已开设这门课程,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专业的优秀测绘人才,所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专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途。 首先就要看你的学历、你进的单位的效益还有你的个人能力。单位之中又分好几类:最好的是能够进入事业单位、设计院一类的,工作和收益都很稳定而且比较不是那么辛苦。中铁类的国企比较奔波劳累,本来就是艰苦行业,出差很多,外业非常多。个月

4、5千很正常。大型的国企,外业比较频繁且时间较长,工资在

3、4千左右。去工矿类的比较稳定,但一般都是出去郊区或者荒无人烟的地方施测,环境比较差,但也能拿到

4、5千的工资。专科的话相对来说可能会差点。当然以上只是大致的情况,这跟你的学历、你毕业的学校、你进的单位、你的能力,都息息相关,工资无法说出一个确定的数字。总之测绘还是蛮有前景的,算是比较稀缺的。如果你能够吃苦的话,是比较能挣钱还不错的行业。

第三篇: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一)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其编辑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1]”据此,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教育理念,修炼崇高的职业道德,并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

(二)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是“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3]”当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城镇学校,面临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不断变化,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急待解决。如何带领班主任走向专业化,这是我们农村学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国家的有关制度逐步推动着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但并不意味着现在的班主任已经达到了专业化,相反,班主任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第一,尽管实行了班主任津贴,但津贴太低,与班主任付出的辛勤劳动不成正比,以至很多班主任教师视班主任为“苦差事”,不愿当班主任;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职称衡量,教师要想晋升职称,必须在教学上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对班主任的考核,没有职称制,工作好坏一个样,因此,缺乏当好班主任的动力,班主任也没有愿景的激励;第三,对教师而言,其课堂教学工作完全有自己的主动权,但对班主任而言,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都更好地受到来自上面的限制,较少有自主权;第四,缺乏对班主任的系统培训。所以,目前的班主任工作多少有些无奈,不愿当得人少,不会当的人多,即使在岗的班主任,也有不少人对工作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对学生缺乏关心、爱心,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懂班主任管理规律,工作方法简单,只是维持班级不出事,对学生进行“关、卡、压”。

(二)农村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班主任工作有其特殊性,需要处理很多教学以外的问题。特别在农村地区,对于大量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都是农村班主任要面对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储备大量相关的知识,更要求班主任有一颗爱心,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我们要避免对班主任的求全责备,我们对班主任是要有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班主任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他们和我们一样要面对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问题,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各种应然的标准来拿班主任对号入座是不公平的,我们如果一味的以理想化的标准对班主任工作求全责备,甚至最终演变成一种毫无理由的批评对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也会在极大地程度上打击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农村常听见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多费心,不听话就打,打坏了我不怪你,在家他不听我管教,就怕老师。”家长常认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教育,自己就可以不教了,实际上学校教育远不如家庭教育重要。加上目前农村在校学生有很多留守儿童,在家缺少教育,往往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批学生到了学校,依然我行我素,不懂守纪,不懂尊敬老师,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遇到芝麻小事就控制不住情绪,轻则争吵重则大打出手。当教师批评时,孩子觉得受到委屈,可能产生过激行为。有的家长往往也依着孩子,认为班主任处理不公,对孩子“教育过当”,对班主任有意见,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强加指责,更有甚者动不动就用媒体威胁。

相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城里家长更重视教育,城里的班主任还可以得到家长的认可,工作干的会更有劲,中间还有不少灰色利益牵连,如补课、兴趣班、调座位、评优秀等等。而农村学校,教师当班主任很少出于自愿,有的是为了达到评定职称所规定的班主任年限、有的是领导安排了不好推辞,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从内心深处的感受是“能不干就不干”,干也是短期行为,既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思想打算,做一年是一年,没有热情和激情,没有目标和动力。因此不会主动去研究探索班级管理的特点和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班级工作被动,难有建树,常常是应付了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班主任的身份认识不清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低劣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显示出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农村中小学专业人才缺乏,班主任课程负担普遍过重,目前又没有班主任津贴支出的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业绩比重过大,导致班主任岗位失去魅力,竞争的活力不足。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岗位为“副业”,课堂教学为“主业”,班级管理停留在管教的层面上。由于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停滞不前。 2.农村班主任压力不断增加 (1) 社会和学校要求高、压力大

在中国广大农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从而在很多方面对当地学校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本班学生的教育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又会把在社会上受到的压力无条件地转嫁到班主任头上,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文化素质、对家长充分尊重等传统美德等等,所以,在很多学校都把学生学业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不好、行为习惯不好、思想道德品质不超群等等归于班主任工作的不到位。学校不但把自己在社会上受到的压力全部转嫁到班主任和教师头上,还会把自己在上级教育部门及政府部门受到的压力也全部转嫁到教师及班主任头上。班级管理、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辅导、学生行为习惯的矫正、教室及环境的布置、学生违纪的处理、和社会及家长的协调、班级良好学风的建立等等。 (2) 家长的要求过高、压力大

随着国家富国强民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等,让广大农村家庭快步进入小康以至于中康、大康,广大家长对自己子女受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很多家长的素质并没有跟上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或三个大人一个小孩,以至于四个、五个、六个大人加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当然就成为家庭中的王子、公主,所有的家庭都认为自己的小孩是天底下最聪明可爱的一个,那个小孩是集整个家庭或家族宠爱于一身,当然就很娇气,而当这个小孩无论在学业上还是行为上做得不够好时,全家人当然就认为那个教师或班主任不合格,于是对班主任的指责和不信任就开始了。没有干过教育工作的人不知道,总会说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明白,全班六十个学生又岂是你因材施教教得过来的?何况教师和班主任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人,不是神,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调理,也有自己的子女需要培养,也有自己的爱人需要照顾,也有自己的老人需要服侍。这所有的一切让广大农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倍感心力憔悴,身体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 3.农村班主任工作对教师不具吸引力 (1) 农村班主任工作难有成就感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学生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的“三不”现象。[5]

一是不愿做班主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当班主任压力大,待遇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班主任。认为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难管理,班主任工作很辛苦,风险大,吃力不讨好,弄不好两头受气,自寻烦恼、不值得。“做一般教师就比较轻松和单纯,‘无官一身轻’,只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不管不问的。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即使是‘被当’了班主任,也会出现教育管理不作为现象。

二是不会做班主任。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上好课却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并不鲜见。随着社会各阶层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的。“有些班主任付出了体力,付出了脑力,付出了精力,最后仍得不到学生、家长及学校的认可,工作没有见成效,其原因就是不会做班主任,不懂得如何才能当好班主任。[7]”

三是不宜做班主任。有些老师虽然把班级工作管理的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学生却

感觉不到任何温暖,学生没有真正的班集体归属感,因为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可能是霸道强权型的,把所有的问题都压住。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一些班主任违反师德,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还有些老师他们当班主任出发点就不正确,他们目的不是培养人,教育人,而是出于谋取私利,如果这些人做班主任,学生就都成了他们手里的商品和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个任课教师不合格,影响的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就会影响全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2) 农村班主任待遇偏低、缺乏竞争性和激励性

班主任所承担的工作量和承受的压力相比,班主任津贴费显得不太合理。并且,班主任之间也缺乏富有竞争性的待遇和激励机制。而班主任普遍认为,一方面,在他们所承担的全部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的那部分工作量及压力,要远远高于作为科任教师的那部分工作量及压力,而班主任津贴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没有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价值。另一方面,与科任老师相比,班主任的收入与其所占的重要地位也不成比例。三是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班主任,并没有在待遇上体现出他们应有的价值。 4.班主任在专业发展上有待提高

班主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班主任工作做的很累,班级工作却做的不理想,而有些人干的很轻松,班级管理却井井有条、学生很自觉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上自身的原因,班主任专业训练严重不足,在管理学生中表现出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 (1) 班主任专业知识匮乏

班主任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繁杂而多样,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班级体的建设与管理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管理的艺术。其中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很多是我们忽视或不具备的。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工作方法、单一的解决问题模式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不能应对错综复杂的新局面,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2) 班级管理能力不强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深入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创建优秀班级团队的能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与科任教师、家长、学校协调交际的能力,此外还要顺应潮流熟练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等。但现实中班主任往往只是注重实效、而忽视学生心理成长,只注重自己的工作经验而忽视专业管理能力,采取了很多短期措施,没有采用真正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养成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3) 专业道德水平欠佳

至今仍有不少班主任习惯于“权威”形式的管理,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采用命令服从式教育模式,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角色定位错误,学生从内心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班主任对着干,而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控制情绪、发现问题,往往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给班集体建设带来整体影响。这与新时期开放、民主、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相背,必须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道德水平。 三 对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策略

(一) 明确班主任责任保障农村班主任的权利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这对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1.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量

《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8]”在农村小学存在着这种情况,

一、二年级就有一名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任课教师,这使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近些年的“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岗位计划”进一步缓解了农村教师问题,是班主任的工作量得到了减少。 2.落实班主任经济待遇

《规定》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9]”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是对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工作能力的一种实质上的肯定和激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重视和尊重。 3.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精神奖励

我们常说要多表扬学生,为什么没有人说要多表扬班主任呢?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岗位的老师必须多予以精神鼓励和表彰。老师对精神关怀和奖励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奖励,很多教师默默付出,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能一辈子坚守在偏远的农村,那是因为他们从中收获了很多精神上的回报,如学生的进步、考试获奖、对老师的一声亲切称呼等等。这些小小的精神鼓励可以进一步增加教师当好班主任的责任感、幸福感和光荣感。在学校力所能及的地方还是要给班主任给予关怀,农村各学校虽然不能在工资、福利、补贴上给予很大帮助,但可以从改善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办公条件上入手,让班主任在一个尽量舒心的环境中办公,这本身也是一种待遇,只有这样,才能让班主任乐于班级管理,乐于班主任工作,才能“用心”班级管理,才能“用心”班主任工作。

(二) 争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社会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报道学校矛盾纠纷时,我们媒体不光要关注学生所受的不公,更要正确公平的报道,在媒体面前,班主任也是弱者,班主任的工作也要大家的关注。家长要理解老师,舆论要正确评判,平衡报道,不要片面报道,穷追不舍。否则,老师对学生教育管理消极作为就会愈演愈烈。 2.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在农村,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写信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要让家长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校方单一的活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基础之上。学生成长离不开任何一方,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 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班主任提供基本保障

在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时由于城市和农村差异,在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班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制度、培养培训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相关的配套制度。要在人事编制、津贴发放等方面向班主任专业发展倾斜,确保班主任专业地位和各项待遇得到真正落实。 1.建立班主任职责制度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是担任职务的教师按照班主任工作基本任务的要求应承担的具体责任。职责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班主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形成自己的专业角色意识。

2.建立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

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是班主任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专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资格认证也是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认可,对教师具有承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认定,班主任获得工作岗位的首要条件。逐步试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变过去“班主任工作只是副业,兼一兼、代一代就行[”传统观念。

3.建立班主任专业化职级制度

班主任专业化职级可分为见习班主任、二级班主任、一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和特级班主任五个层次。班主任的职级与教师的职称同等对待,不同职级的班主任享有不同的待遇。建立班主任专业化职级制度,有利于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推动班主任进行专业追求,获得专业发展。

(四) 举办培训加强农村班主任的理论与技能水平

现在教师的培训机会是越来越多了,还有专业的班主任培训,但正因为多了,走的过场也就多了。这里有教师本身的问题,农村班主任工作本身就忙,还有一大家要照顾,很多时候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时间辅导,空闲时间有限。也有培训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几乎没有实际用处,只能用来参加考试。学习是好事但要真做到学有所用切实提高农村班主任素养走向专业化,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时间安排要合理

培训时间要多放在寒暑假,要允许老师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点很多培训已经做到了。比如说最近我有别的工作,没有时间去参加学习,我可以选择下一批的学习。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喜欢网上学习,可以自由安排,这是非常值的推广的。

2.培训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纯理论、应付性的东西有不如没有,那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我们都愿意听魏书生的讲座,很实际,很有启发性,那才是我们中国的东西,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理论,听了不但是觉得讲的好,回来还能用。最好能给班主任去优秀学校实习学习的机会。 3.定期开展校本研讨

别处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我们这行的通,比如,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能通过发班主任津贴的方式来刺激班主任工作动力;盘锦市有魏书生的带动作用;大城市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而这些是农村不具备的,但我们可以自己组织校本研讨、交流,把优秀的经验传播开来,创建自己的特色管理。

(五) 提高农村班主任职务津贴和职称晋升的优先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这样写道:“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 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11]”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 授课有课时费,班主任工作理当记入工作量。相应地,课时费要根据教师的级别和年限有所区别, 班主任工作量也该如此。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班主任的津贴仍然是“原地踏步”。这大大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农村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班主任的津贴,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量与收入保持平衡。另外,评定职称时,可以优先考虑班主任。因为班主任的工作除了承担一个科任教师所做的以外,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身上,劳动量远远超过其他科任教师。通过提高经济待遇和职称晋升的优先权,使得班主任教师觉得工作有动力,工作有“奔头”。

班主任专业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现阶段农村各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班主任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各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学校在构建班主任科学管理的运作中,唯有真正心系每一位班主任的成长与发展,与他们同心、同行,才能达到管理的科学化。总之,要实现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渐成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话题。传统的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过于简单、粗糙、单一,低效。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以进一步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研究认为民办中小学班主仟角色需要实现“从单纯教师向学生良师益友转变”、“从硬性管理者向柔性服务者的转变”、“从经验工作模式向专业化工作模式的转变”、“从用时间进行学生工作向用心进行学生交流的转变”以及“从单兵作战向协作化工作的转变”等几大转变。 本文运用文献法,收集整理了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的信息资料。调查发现,当下民办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在管理方面的感性认识非常丰富,远远高于理论成果的呈现。同时,运用访谈法,笔者了解到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对于工作改革的强烈愿望与困境。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虽有一些新思路、新想法、新点子,但苦于工作奔波,毫无时间精力系统研究,行动也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调查发现,目前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受传统班主任观影响严重,教学凌驾在管理之上,管理凌驾于学生之上”,最后导致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性不高,班主任之间沟通性不强,专业性不高。总体来讲,民办中小学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原因主要体现在民办中小学社会生存环境比较差、民办中小学学生管理难度比较大,民办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严重等方面。 因此,为理清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局,使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真正有效发挥班主任作用,必须改善民办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同时,民办中小学班主任自身必须转变时代角色,强化工作职责。再次,民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必须要做好“两手抓,两手都不松”。一是抓好成才观,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理念,构建“刚性管理”和“柔性服务”相结合的民办中小学学生管理服务理念;二是抓好班主任发展观,积极鼓励班主任加强专业继续教育,增强理论科研能力。同时,切实提高班主任待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等工作辅助开展。

第四篇: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专业企业综合实习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摘 要 机械行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正逐年增加,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工作岗位操作的需要。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企业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该环节一般在第六学期开设,学生通过该环节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关键词 应用型 企业综合实习 机械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38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demand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mechanical specialty of Applied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work operations. Machinery professional enterprise integrated internship is offered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e, which is usually part of the sixth semester, students can learn the link to lin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 applied; integrated enterprise practic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应用型机械专业应该秉持“依托本地机械行业、依靠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学生就业形势,通过和当地较大型的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来实现校企合作,从而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办学思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①

1 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R到该问题的紧迫性,该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为此需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近几年,对建设应用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进行长期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1.1 转变观念,呼吁生产实习立法

在高等学校对培养模式不断的进行深化和改革的同时,高等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寻找更加贴近教育教学规律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今的高校工科专业里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学生们因为缺乏对实践的认识而难以更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

现阶段国家逐步发觉学生进行企业实践的必要性,但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立法予以支持,通过企业更多地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来提高其实践能力。

1.2 改革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将以前的现场工艺实习转变为网上调查、现场实习和自主实习三个阶段。通过网上调查这个阶段使学生初步熟悉现场实习的内容,教师最好提前选好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完成,这样能督促学生先在网上搜集资料后再进行整理。在现场实习阶段要同时编制出生产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编制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内容,切忌过于繁琐冗长。在暑假期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习,实习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但必须是机械行业的企业。通过这样的实习形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②

1.3 加强专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新时代的教育者需要不断的转变固有的思想,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综合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综上所述,加强并提高学生专业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③

1.4 加强政策引导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尽到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在观念上的转变是解决扩宽学生实习路径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建立大学生专业的实习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现有实际情况出台鼓励政策,促使企业广泛接纳学生进厂实习,进一步提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常规性,催生出一批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管理规范的企业成为地方高校的稳定实习基地。④

2 我校在生产实习中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在实习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鉴于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对应用型机械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我校联合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瑞仪、马鞍山粤美等企业,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综合实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综合实习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同时,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面向企业需求,大胆改革教学计划,注重实际技能训练,构建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综合实习运行与管理机制。

但与此同时,在深入的开展此环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的初期,经历从学校到工厂、自身角色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通常会产生对车间工作环境和生活住宿环境的心理落差,普遍表现出难以适应进而导致心理上的浮动。

其次,在实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在现场进行现场操作是主要的实习形式,教师的现场指导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工厂里的车间一般空间都很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站在车间的各个不同的岗位,有限的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这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提出适应这种现场教学的教学方式;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及时,使得学生的一些问题和需求不能被及时地发现,他们在车间的实习内容和实习进度等情况也往往无法准确了解。

最后,企业综合实习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紧密,对于在实践环节当中的教学而言尤为如此。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对实习的过程和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也在处于一个不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和一贯的有着统一的教材和明确的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差别,鉴于当今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更新换代非常快,实习所用的教材也在随之不断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每次进行带队的指导教师队伍并不固定,新的带队教师并不能很快适应并熟悉工厂的生产内容以致于很难予以学生较好的指导。

综合这些因素,使得实习过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实践环节的作用。综上所述,一定要探讨出能够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完善并更新已有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改革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行的方法。

(1)在?W生进厂初期对其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落差做稳定和疏导的工作;

(2)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建立专业实习的监督反馈机制和实习效果评估体系;

(3)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加快培养“双师型”人才;

(4)通过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思想变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校调整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

4 我校企业综合实习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生在企业综合实习中进厂初期的心理变化,研究并探讨如何对学生进厂初期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落差做稳定和疏导的工作;通过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思想变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校调整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

(2)分别从企业和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总结出如何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建立专业实习的监督反馈机制和实习效果评估体系;如何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加快培养“双师型”人才,从而使企业综合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5 结束语

开展企业综合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寻求出改善并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能继续存在并发展的首要问题。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现实实践环节都应加强对开展企业综合实习的研究。实施并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综合实习,对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谢小柱,魏昕,胡伟.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4):235-236.

② 唐蒲华.加强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38-40.

③ 张娟.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④ 杨洪,郅军锐,金道超.本科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与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1(11).

第五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闫玉敏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广大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将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让学前教育普惠中西部孩子”,这代表了广大基层民众的心声,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地处西部地区的金川区宁远堡镇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村镇,如同我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静观其学前教育现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可见一斑,因而,本课题研究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以北,环绕镍都金昌,是市、区党委、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8万人,暂住人口1.2万人。宁远堡镇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金川区特色产业发展重要基地之一。在金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现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宁远堡镇率先步入了小康,现正抢抓机遇,以百倍的信心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潮中以展宏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镇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少生优育”的思想观念更加显现出来。近年来,全镇中小学教育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乃至于严重滞后。其存在着学前教育法律地位不明、资源不足、普及率低、管理投入体制不顺、政府责任不清、“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诸多亟待要坚决的困难和问题,成了制约全镇中小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现状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到全镇各有关单位、部门、村组、学校、幼儿园、家庭等,对“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并能够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课题研究将为我镇如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全镇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和理论方面的依据。同时,对引导建立健康的学前教育管理秩序,巩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村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课题研究依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律、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遵循目的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原则,采取文献法、调查法 、行动法 、统计归纳法加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调研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评价机制;《纲要》实施情况;收费情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组成员将对以上诸方面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组织研讨,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发现优缺点和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成文,汇集成册,争取发表,为我镇学前教育事业又快又好、顺利稳步发展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好下一代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提高家乡人口素质,进行新农村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组将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现状以及全镇幼儿受教育状况展开调研,并结合我市城镇幼儿园现状展开对比、分析、综合研究。

六、研究的步骤

(一)设计调研方案,明确调研任务;

(二)组织成员调研,收集数据资料;

(三)统计调研数据,整编统计资料;

(四)利用数据资料,个案分析研究;

(五)汇集个案研究,上报研究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2009.06 —2009.11)。

2、《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对比分析性研究论证报告》( 2009.12 ——2010.02 )。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2010.03 —— 2010.06)

八、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性成果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兵分三路,分头行动,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阅览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实践积累法等多种方式,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及幼儿教育教学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调研。

社会、机关组成员深入到镇政府、计生局、教育局、村委会、各小学、幼儿园、学生家庭,通过阅览收集、访谈了解、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进行了逐项调研。

家长、师生组成员,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实践积累法,深入到农户中,课堂中,师生中,对目标、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真实了解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掌握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评价机制;收费情况等。

学校、幼儿园(班)组成员运用对比分析法、实践积累法,对全镇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纲要》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情况等进行了调研。

之后,课题组又将三个组获取的大量的真实、确凿、有价值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编,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调查研究报告、对比分析报告、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和个案研究的撰写工作。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期、顺利、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研究计划,研究成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 )、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金昌市“工业区东扩,生活区北移”的城市发展要求和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全镇14个行政村按照三个区域进行了划分,初步形成了城中四村,城郊六村和远郊四村三个区域4:6:4的发展定位格局。自2006年—2011年全镇14个村级小学现已逐步撤并为一所。可以说全区教育和宁远堡镇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目标也很明确,现在应该是加快改革,亟待解决我镇学前教育问题的时候了。

1、幼儿就读的去向问题 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2003年前,每村均有一所村办小学,各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依附于本村小学的学前班。后来,应家长和幼儿的需求,学校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学前一年延伸到学前两年,即各校开设了学前班及幼儿班。幼儿入园年龄也从5岁提前到了4岁。这从经济、时间、精力上大大缓解了家长的压力,从而也使幼儿得到了及时的教育。2006年撤点并校以来,在学前教育原有的困难面前又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金川区教育发展趋势,2011年秋季,宁远堡镇所留小学仅有一所(即宁远中学小学部),这意味着宁远堡镇除龙景村和宁远村离校较近的部分适龄幼儿可就近入园(班),其他十二个村的幼儿受教育问题将由家长想办法自行解决。据了解,现在家长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有如下几种:城中四村的部分适龄幼儿家长占着离市区近的优势,靠接送让孩子高价就读于市区私立幼儿园,安全和高收费成了家长的心病;城郊村和远郊村部分经济条件好一点的,直接到市区内租房或买房,再由爷爷奶奶或妈妈专人伺候、接送孩子就读于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有班额限制,很难进去),教学质量暂且不说,高费用已赛过了供一个大学生上学的费用; 还有一部分是借住在亲戚朋友家就读于幼儿园的;不管城中、城郊还是远郊村,无条件的只能放弃幼儿就读,留在家中等着上小学时再考虑受教育问题。这无形中加重了村民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村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使我镇原本就不够理想的学前教育更让村民们纠结不已。

2、幼儿教育的软硬件设施配套问题 (1)、硬件设施配套问题

历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依附于村办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因此,学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看所在小学的具体情况,我镇也不例外。操场、厕所、教室、桌椅板凳、文体设施器材、校园环境资源等幼儿都与小学生共用,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整个校园很难找到幼教氛围,有些学校幼教设施一间教室,一套桌椅板凳足以。由于教室和师资紧缺,大小班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复试教学。冬天取暖,没有暖气的学校要生炉子,早晨要靠家长轮流生火、搞卫生。可以说,从条件设施与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标准化幼儿园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 (2)、师资配备及其培训、考核问题

农村各小学学前班教师配备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配,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考核成绩历来都是以小学语、数、英学科成绩和各项管理考核为主,学校只重视小学教育,年轻、优秀的教师一般不会配备到学幼班,即使配备了也只能是兼任或另有原因,主要精力集中不到幼儿教育上。学前班教师大多是由老、弱、病、残、不够稳定的、代课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一包到底,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至于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几乎是空白。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一般不做考核,而是取中间或中下值作为考核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3、幼儿教育的经费问题

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项教育经费,每年从幼儿身上收取的一点书本费和保育费将由学校统筹,共同使用于全校的教育教学中,用到学前教育的部分很少,因此,多年来,幼教事业从软硬件设施到教育教学质量均无大的起色。

4、幼儿教育的科学管理问题

在管理上,学前、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主要由所在小学自行管理。各项管理中,做得比较到位的则是安全管理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将成为今后我镇幼教事业发展中努力探讨和亟待提高的一项工作。

5、教材的订购和使用问题

多年来,我镇各校学前教育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有时学校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确定,有时则由所在小学独自订购,教材质量很难把握。由于教材订购良莠不齐,没有大纲、没有教学用书、没有计划,配备的教师又不够专业,常常是两三个月就将教材上的知识讲完,教师束手无策,只好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找点内容,或者索性将一年级的教材搬过来使用,随意性很大,小学化倾向严重。如此以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不能落到实处,因而,对幼儿的科学施教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改革是利民的大事、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改革过程中派生出的民生问题也不是小事。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关系着我镇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镇每一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镇的前景和未来。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问题的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加严重和显现。通过课题组近三年的深入调查研究,这一问题不再是个案,而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管办机制不健全、政府责任没落实、投资主体不明确、城乡严重不均衡、办园目标不明确、常规管理不到位、师资质量不达标、评价机制不科学、监督机构走形式、办学条件落后、各种隐患突出、保教水平低下、园间差距巨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着力加以解决,才有可能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完善管办体制、明确投资主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建议国家制定与《义务教育法》并列的《学前教育法》。按年龄阶段(学段)划分,《学前教育法》覆盖0~6岁幼儿教育,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发展做出规定,并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

2、明确投资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系统。从“国十条”的出台可以看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和责任逐渐明确,但要真正落实还要看各级政府贯彻执行的力度。短期内,以村或联片村建立大型的幼儿园还不可能,幼儿的身体特征和行为能力决定了其必须“就近入园”,所以,要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实属困难,权益之计是:首先把农村学前一年(学前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加以管理,各村级小学附设学前班,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直接负担,重构学前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将学前一年教育的经费纳入教育财政总体经费中,以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方式加以实施,并充分利用义务教育的闲散资源,争取在3年内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确保农村的全体幼儿能享受一年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以此逐渐减小城乡差距。

3、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首先是要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4、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例。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不低于7%。但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低得可怜,多年来停留在1.5%左右,而且,就是这个1.5%的经费投向也是极其不均衡的,投向农村学校教育的几乎为零。2011年中央财政向学前教育投入30亿元,虽然按比例算只是杯水车薪,但表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5、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在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重点向偏远农村倾斜。同时,积极支持鼓励中档民办(集体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要在用地、财税、招生、批文、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逐渐扩大规模、科学布局设点、均衡城乡办学条件

1、采用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扩大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及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新建幼儿园应按标准化建设,配套实施设备必须齐全,要注意考虑学前教育场所的特殊性。

2、科学布局设点,方便就近入学。偏远农村特定区域内的幼儿总数可能不足建一间幼儿园的需要,建议联村设置幼儿园,因为上下学路途遥远,最好建立寄宿制幼儿园,一周接送一次。

3、利用政策和资金两大杠杆来调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城镇幼儿园建设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特色幼儿园,但农村幼儿园必须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

4、政府出资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中心园在规范管理方面的辐射作用。建议县级政府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纳入对乡级政府的责任目标考评体系,强化政府职能。

5、大力支持农村小学充分利用普九闲置资源办好学前班,学前班是幼儿园向小学过度和衔接的班级,由小学开办较好。上下学时有小学生一起同行,家长也比较放心一点。当前很多义务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大量的教育场所闲置,我镇十四所村小学都是人去楼空。

6、在新农村建设中,镇级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乡村托儿所和幼儿园,给学前教育留下地盘。

(三)、建立师训体系、增加幼师数量、提高保教人员待遇

1、恢复和建立幼儿培养体系,培养大量合格的幼师。建议国家在二类院校开设2~3年制的幼师专业,开辟政策鼓励优秀男高中毕业生报考幼师;建议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2年制保育专业,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就读。各地市人社局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局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短期内也应加强幼儿教师资和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幼师和保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入岗就业上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2、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保教人员的待遇。首先是提高工资待遇,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当地社会工资标准,并逐年不断提高,要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保障,法定节假日应享受带薪假,要进一步完善三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做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待遇。

3、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使他们完全享有作为普通公民和教师的一切政治权力。

(四)、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1、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将所有规范幼儿园常规工作的文件整合在一起,重组为《学前教育机构常规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常规管理。

2、突出几个重点、抓住几个关键。

一是建园标准要严控。政府必须依据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审批并指导各类不同标准幼儿园的建设,方便幼儿就近入学。严禁用财政性教育经费开办高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原有的要迅速整改。二是收费标准要严管。政府应制定不同类别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特别要注意遏制部分民办幼儿园高收费乱收费的问题,政府应建立一套幼儿园成本核算体系,对远高于成本收费的幼儿园进行有效控制。三是安全隐患(食品、交通、疫情、治安等)要严查。由于学前教育机构人员的特殊性,应该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四是教材要严审,防止乱用教材,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审定通过的教材,以有利于儿童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制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五是教学方法要严导。目前,幼儿教材教法的研究还很薄弱,所以,各级教科研部门应切实加强研究和指导,确保幼儿游戏及教育活动优质高效。六是师德要严训。幼儿教师和保育人员是幼儿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除父母以外的老师,老师的言行、性格、品质可能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幼师的师德是第一位的,必须严格训练。七是伙食要严规。幼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全面合理的膳食营养,有的民办幼儿园为多谋利,伙食标准很低,严重影响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所以,必须严格规范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标准。八是财物要严监。许多民办幼儿园由于是个人或家庭出资开办的,财务和财产管理混乱,经费使用无规章、无计划,浪费严重,未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幼儿园财务财产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幼教机构的财务运行情况,减少因资金流失造成幼儿园停办的风险。

(五)、加强督导评估、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幼教事业发展

1、建立独立的督导评估机机构,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已有的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指导监督评估工作,提高督导评价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杜绝自己独到自己的做法。

2、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定期检查评估。以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联合卫生、安全、教科研等部门和幼教机构代表共同制定《办园条件、水平、质量、社会满意度综合评估标准》,对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条件(环境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园务管理、安全卫生、保育保健、教育教学、遵律守法、财务审计、教代会、家长委员会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办得好的幼儿园扩大规模,帮帮助落后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改进园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对那些附属在小学的学前班应加大教学指导和经费扶持力度,只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了,中国的学前教育才算是进步了。

总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低下,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思维,才能逐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形成。

上一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解读下一篇:汛期环境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