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与美术作品创作的关系

2023-01-19

一直以来很少临摹,认为创作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表现就行。但实践证明临摹是美术作品创作地必要手段所谓“完全原创”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创作”只是在临摹重组我们脑中所记录下的资源,只是不同元素的组合罢了,你不可能创造出元素,所以在创作之前要有素材或者说是元素,你掌握的素材、元素有多少,你的选择余地就有多大。创作是从材料或元素积累中调用,而临摹是积累素材或者元素的过程。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心中所想要的感觉和效果,就需要在技法和表现手段上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为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我们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相对于写生过程中对生活中各种植物﹑动物﹑风景的观察,临摹就是为了积累素材、技法、能力,竟可能的去积累当你积累的素材库足够大,你不可能画的很难看。临摹是创作的手段和基础,创作是临摹的目地和归宿。

临摹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临摹可以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分为理解性临摹、研究性临摹、和创作性临摹。

理解性临摹是临摹的第一阶段,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亦即要“知其然”。从具体技法、方法、认识的层面上理解并掌握范本中的笔墨表现技巧和形式构成规律。通常这一阶段的学习时间最长,也最具基础性。优秀的美术作品非常多,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临摹,首先由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是“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根据需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进行临摹,力求达到某一特定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如我们在临摹素描静物的时候要解决台布的问题我们在选择时就可以找台布处理好的作品,或者以台布表现为主体的适合自己的作品,没有必要只要有台布的作品我们都去临摹。学习以披麻皴为代表的线皴技法时,就没有必要将关于这种技法的作品全部临遍,在临摹的过程中,临摹对象是相对单一和固定的,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只对一件作品进行反复的临摹,但是要堆与该作品相关的许多作品进行赏析。以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临摹的时候没去分析和观察物体的结构,只知道一味的去画那些虚的东西。

研究性临摹。在研究性临摹阶段我们已经不再是机械地、被动地模仿范本,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范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改造。或者可以脱离范本进行默写,在这种情况下,范本的主体性已经被消弱,临者的主题存在性开始有所显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在理解性临摹过程中所分析理解到的知识,如技法如笔墨如章法如结构如空间表现等。我们应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自己有意识的最求,对原图进行某种变化,并依然保留原作的风貌。

其次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刚开始学素描要选择画得基本(石膏体,静物等)的临摹的书,画面要完整,一幅画要有画画的步骤,和文字搭配的解说。当你有一定的基础了,画得好一些了,就有能力选择画得比较完整,画面效果特别棒的作品来参考,然后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来临摹。

临摹时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着重解决某一个问题,如笔墨、造型、结构、空间表现等,以取得对范本本质上的理解与把握。重点解决笔墨问题时,就要把笔墨的表现放大,而不用太注重形体的造型,注意线条的干湿和力道要尽可能忠于原作;若以研究造型为目的,就要着重塑造精准的造型,这样作品的形象的丰满度才能有所依托。

研究性临摹里还可以进行意临。意临只取其大意,不必与原作完全一致。

意临的种类:

1)临心中的印象,与默写不同,是大意上仿某位画家的风格气象。

2)在创作中,有意借鉴某家的某些画法,将别人的画法溶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将临摹和创作结合起来。主要是学习某位画家或某种方法的精神和手法,而这种借鉴是经过自己消化了以后的对象,和借鉴的对象可能已大不相同,只取其精神和大意。

在具体临摹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作品来说,可以先起稿子。起稿的方式很多,可以用铅笔勾勒大型,以及树木的位置、面积等,也可以用淡墨。当然,也可以将稿子起的更具体些,可以勾勒处树木的姿态甚至是出枝、水口的排布、山石的疏密关系等。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只有植根于生活,生命才会不竭。写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外师造化”的功夫是每位画家的必修课。没有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作品将永远只能停留在“书斋”的趣味上。

写生之“道”,不外乎“法”与“理”。“法”为法则,“理”即物理。春景则协和销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当然,艺术本体也是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的,国画在笔墨、设色、构图及透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应该说是每个艺术家一生的追求。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家在传统基础之上要有所突破,这其中包含多个层面,如宋代的范宽对关中景色的表现、龚贤之于南京清凉山景色等、石鲁对陕北黄土高原的表现、李可染的南方山水等是对绘画表现题材地域性的突破;黄公望表现富春山一带的景色,借助的是披麻皴;倪云林为表现太湖景色,用的则是折带皴;同是渍墨法,黄宾虹用的是短笔交叠,而李可染用的是阔笔大面积重叠等例子则是艺术家对于绘画技法的突破。临摹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和个人风格的形成以及表现手法上的突破是必要的手段。

摘要:创作是从材料或元素积累在大脑组合调取运用的,而临摹则是一种积累素材或者元素的过程。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心中所想要的感觉和效果,就需要在技法和表现手段上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如果绘画过程中缺少临摹这一基础学习的过程,那么可以说我们脑中如果没有积累,缺少对大自然的认知,缺少技法和变现手法的学习和锻炼,那么在创作中必然力不从心。为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我们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相对于写生过程中对生活中各种植物﹑动物﹑风景的观察,临摹就是为了积累素材、练习技法、加强能力。尽可能的去积累,当你积累的素材库足够大,你就不可能画的很难看。

关键词:创作,临摹,素材积累

上一篇: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浅析下一篇:小学古诗教学阅读指导“六式”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