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的评析

2022-09-11

每年的六月份是我校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展出的时间, 连续看了几年的毕业创作展, 自己颇有些想法, 那就是我们的美术专业生的毕业创作质量太差了, 还未能达到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1) 题材太老套, 每年几乎都表现仅有的几种题材, 比如, 渔夫、女学生、静物、风景等;2) 作品缺乏内涵, 习作 (写生作品) 当创作;3) 表现技法比较单一;4) 作品缺乏个性等等。这种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也对我们的美术老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质疑。面对这种情况, 怎样使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有所突破呢?怎样使他们的创作更具个性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1 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明确创作动机

三年制或五年制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开设两到三次创作课, 往往在第一次创作课上, 一些学生对创作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出学生本身的问题 (自主学习观念差) , 还反映出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老师所灌输的知识非常有限。其实并不是非得在创作课上, 学生才能创作,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 老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帮助他们明确创作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 很多任课老师只对教材指定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指导, 很少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 学生也几乎没有明确的创作方向。比如在色彩静物写生课中, 任课老师会把静物放在画室里摆好, 要求学生画顺光画法、逆光画法或者是灯光画法。在这个过程当中, 任课老师可能会教会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和表现色彩, 但是极少有老师训练学生记忆色彩。生活给了我们彩色的记忆, 色彩也使我们体味生活。每个人都有绿树成荫的夏天、金黄色麦浪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等的深刻记忆。但是, 我们的学生未必能对画室里的静物有深刻的记忆, 即使是他们面对室内的静物有一周或两周时间, 由于任课老师没有对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 很多学生也只是课间画画, 应付了事, 压根儿就没有记忆色彩这个概念。记忆画是画人们记忆深刻的部分, 这个过程当中允许对物体的造型、色彩有所忽略、取舍和夸张, 它与写生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训练比较接近创作,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学生一旦有了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后, 他们才会积极自动地去探讨和研究。所以, 美术老师无论教哪个画种, 都应训练学生类似这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加强他们创作动机的明确性。只有学生熟悉了这种方法, 才不至于到了真正创作时拿不出作品来。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收集素材的习惯

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中,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开设创作课时, 都是苦于找不到自己想要表现的素材, 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就勉强把习作当创作, 草草交差。创作是一项有目的性的活动, 必须以素材做为参考,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凭空想像出个创作作品来, 即使是抽象画其素材归根结底还是源于现实世界中千千万万个具体的实物。可见, 创作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的美术老师平时要让学生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 深入体验生活, 养成收集素材的习惯。表现他们熟悉的又能触动他们心灵的题材。只有作者有感而发的创作作品, 才是有内涵, 有生命力的, 才有可能去感动别人。

3 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技法, 并学以致用

美术学生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时就开设技法课, 从他们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还不懂得创造性自主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表现在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他们局限于老师示范的或讲过的技法。比如, 技法课上, 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每人完成四幅不同的肌理效果作业。结果, 虽然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有部分学生是按照书本上的教法做出来的, 但是具体这些技法表现在哪些画面上比较合适, 如何运用, 只有少数学生是认真研究的, 大多数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在教学中类似这种现象, 不乏见, 究其原因主是学生的依赖性太强, 所以我们的美术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技法, 还要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只有这样, 他们的毕业创作才不会陷入技法表现单一的尴尬境地。

4 尊重个性差异, 促进个性发展

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样也找不出一样 (相貌、心理特征等方面) 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的, 他们之间既有共性, 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事实上人与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学识和经验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尤其是美术学习中的差异更加突出。比如, 在对同一组静物写生时, 有些学生善于抓大效果, 落笔大胆洒脱;有些善于表现客观色彩;有些偏爱表现主观色彩;有些画面轻松;有些画面细腻写实。由此可见, 个体的差异性不仅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 而且也反映在他们的学习效果上。尹少淳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这是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美术教育必须尊重它, 呵护它, 应成为学生个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庇护所”。[1]老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 不仅要视其为正常, 还应依据其差异性开展教学, 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绘画创作作为一个过程, 是一种艰辛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求作者要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具备从事专业行当的能力, 同时还要求作者深入体验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积累审美经验……只有这样, 绘画创作才具有创造性。

摘要:毕业创作是美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比较重要的课题, 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的好坏, 不仅是对该专业学生几年来所学专业理论技能技巧及艺术修养的综合性训练和考查, 也是学生艺术才能的一次自我展示, 更是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输送美术人才是否合格的一次检验。然而, 近几年来我校美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1、创作题材老套;2、作品缺乏内涵;3、表现技法比较单一;4、作品缺乏个性等。针对我校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保量不保质这种现状, 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创作,动机,表现技法,素材,个性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98.

上一篇: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国土资源文书档案整理归档流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