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内容生成的研究

2022-09-1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学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 全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生成能力等教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尤其是具有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 面对如火如荼的中学教师的成长, 我们大学教师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呢?大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尤其是课程内容生成方面如何创新呢?

1 课程内容生成问题的研究概说

“生成课程”由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贝蒂·琼斯 (Betty Jones) 提出的。生成课程主要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 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本身体现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有较明显的过程倾向和实践倾向。在实践中, “生成”的课程对应“预设”的课程。生成性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 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 而代之以“一切将成”, 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 课程活动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 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即生成课程从根本上来讲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

目前, 在小学, 中学的教育阶段研究内容很丰富, 尤其是理论阶段的生成课程探讨, 生成课程的案例, 各学科对生成课程的实践初探, 生成课程结合课程改革的探讨等研究的较为火热。大学的生成课程也有不少研究, 但是比较集中在理论阶段的探讨。本文将从课程内容的生成角度研究大学的生成课程。

2 大学课程内容的生成研究

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从生命的高度, 从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教学, 看待课堂。从现代课程观来看, 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 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但是, 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 只有在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 才具有课程的意义。即决定课程的现实生成的四个要素中, 教材是一个变量, 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而教学情境是课程实践的现实载体, 它规范着课程的性质, 决定着课程的实际内容, 但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主体或主角。所以, 教师与学生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主体, 是课程现实生成的关键因素。据此, 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状态表现为教师对课程的建构行为、课堂 (教学情境) 对课程的规范态势、学生对课程的经验结果。

2.1 教师对课程的建构行为

大学教师具备对某一课程丰富的学科理论和知识, 尤其是目前课研促进教学的风气影响下, 教师在某一专业可谓专而深。但是存在的状况是很多教师的基本教育学知识严重缺乏, 也很少有高校的教师钻研教学理论, 改革教学行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学还是教授法, 很多情况下总是从学生的“应然” (即根据成人世界的价值判断) 的需要出发, 而不是从“实然” (学生的成长世界) 的需要出发来教学。实际上, 高明的教师的教学, 在教学方法的构成上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而且总是隐含着新的独创性的因素, 是千变万化的。因此, 还必须强调:

2.1.1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 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 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预设是课堂的生命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我们必须作精心的预设。生成, 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 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生成才是课堂的生命活力。这要求教师更全面地关注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 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 也是能力与方法方面的, 更是态度、情感、价值感方面的。因此, 预设教学流程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每一个学习个体的情况, 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 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又会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 帮助他们生成新的经验, 从而需要把单一线型的教学流程改成多线型并存的流程, 这样灵活的设计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主体的活动, 出现多种创新的想法, 使课堂变成“生成性”的课堂。

2.1.2 重视课程资源意识, 构建生成性课堂

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身边能够建构的资源诸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另外, 还有本土知识, 网络课程等。

本土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区域性知识、民族性知识。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 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本土知识。它是我们祖辈文化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体现, 是我们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往, 我们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反映各民族自身文化观、价值观的本土知识, 随着后现代知识“文化性”“价值性”的确立, 本土知识将被开发出来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本土知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网络是21世界人们离不开的一种工具, 学生如何利用网络的资源生成知识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目前, 网络课程是常见的利用网络体现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 虽然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但是也是值得进一步值得研究的和最有潜力发展的一种课程资源。

2.1.3 进行教学反思, 形成实践智慧

只有具备实践智慧的教师, 才能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 包括课堂的突发事件, 微小事件, 这些都是教育契机和教育生长点, 可以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是积极的事件”。这要求教师在实践中, 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智慧。

2.1.4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保障课程内容生成

以往的教学强调课堂实际与教案的一一对应, 任何的偏离都被认为是教学不成功的表现, 而且, 评价时往往重视教师的表现忽视学生的表现, 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建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瓶颈, 因此, 应以发展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程度,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体验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接轨中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2.2 教学情境对课程的规范态势

教学情境是由教师和学生来创建的, 教师的教材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情景的导向。目前, 我国大学的环境和评价, 评定等往往以“科研成果为主, 教学业绩为辅”, 致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 而对教学关心不够, 投入不足, 甚至敷衍了事。课程生成的生命性要求做到:

2.2.1 构建互动网

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是课堂的主人,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因而学生是动态生成的主人, 任何一个课堂中, 如果缺少了学生主动的探索, 积极的活动, 那么, 课堂上就不会有生动、鲜活的交流, 就不会有学生的自主建构, 就不会有智慧生成的可能。因此注重课堂的状态, 从激发学生的思考开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及时探讨问题,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将会使得学生解决自己产生的源源不断的问题。

2.2.2 教学情景的构建范式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意味着,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而且, 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个体, 会由于经验积累、思维习惯、方法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显现出多样性。所以真正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交流的课堂, 是师生在互学中共生, 在不断地探究困惑的过程中生成知识, 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成了课程的有机构成,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2.3 学生对课程的经验结果

2.3.1 学生体验的教材课程潜能

教材是一个变量, 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课程的潜能。课程潜能是指“出自特定来源的为达到范围广泛的教育目标的全部学习经验”。通常教师习惯于把课程教材看成是课程编制者的意图的体现, 但实际上, 课程教材还表现出比这些意图更多的东西。课程教材一旦从其编制者那里脱手, 会因不同的设计者不同的价值取向、设计者语言表达上的有限、学生个体的差异等, 使得学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使用, 从而可以体会到超越知识本身的、更多的东西。

2.3.2 学生体验的课程内容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 老师改变教育观念, 做到和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成, 学生也需要主动和老师交流, 主动提出问题, 从自身的理解去构建课堂, 回应老师的提问, 调查等一系列促进知识生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 相同的课堂教学流程, 因学生自身理解的差异, 会使得理解的内容不同,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老师预设课堂, 学生互动, 和老师理解内容, 再在生成课程, 老师不断反思, 改变教学策略, 逐步提高教学艺术。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解和实践循环中, 即从理解走向实践, 又从实践中提升理解中, 周而复始, 良性循环, 螺旋上升, 不断促进课程内容的良好生成。

摘要:随着中学教育课程改革, 呼吁生成课程的诞生。作为教育系统工程的大学教育, 根据现代课程观, 本文从课程的四要素阐述了大学课程内容的生成。

关键词:高教教师,课程内容,生成

参考文献

[1] 柳志红.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 早期教育, 2002, 8.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教育研究, 2003, 6.

[3] 张春玲.生成性目标的生成机制研究,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4] 连学吉.“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5] 谢旭慧, 李莺.开发整合现代大众传媒中的现代汉语课程资源, 教育探索, 2006, 11.

[6] 郑东辉.论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个体生成性, 教育与现代化, 2005, 3.

[7] 江峰.谈高校的教学方法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 (3) .

[8] 王惟远, 王雪.面向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生成系统研究,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4.

[9] 毕华林, 刘冰.试论化学教材内容的生成, 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1.

上一篇:探索校本研训文化创建品牌特色学校下一篇:电力变压器绕组对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的影响